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地球导师-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晨只是微笑。他让这些人来灵武山庄做客,求的不就是这样的结果么?

这样的结果,他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知道,凭借灵武山庄拥有的那些东西,必然会让这些股东们动心。

所以他只是稍微开心了下,就重新投入到了实验之中。

这一次,实验的是火箭发动机。

第0468章 半人马座号火箭引擎

“‘半人马座号’灵能核聚变组合引擎第174次推动力实验,现在开始!”

随着一声令下,亲自担任操作员的萧然按下了启动引擎的按钮,被牢牢的安放在试验台之上的“半人马座”火箭发动机喷口,便喷发出肉眼几乎不可见的湛蓝色焰光。而同时,和试验台连接在一起,被用来检测引擎的推动力度数的引擎推力检测粒子矩阵上面,代表火箭发动机推力的数值,便从零开始,飞快的跳动起来。

“推力10吨,引擎发动时间0。3秒……”

“推力51。5吨,引擎发动时间1。1秒……”

“推力127。3吨,引擎发动时间1。5秒……”

“推力364。9吨,引擎发动时间2秒……”

“推力513。3吨,引擎发动时间2。3秒……”

“推力901吨,引擎发动时间3。9秒……”

“推力2800吨,引擎发动时间4。8秒……”

“推力5500吨,引擎发动时间5秒……”

……

伴随着数据的飞快刷新,萧然等人的状态从兴奋,几乎转到了亢奋!

要知道,当前最大推力的运载火箭,也还是美国用于阿波罗登月的“土星五号”火箭和前苏联的“能源号”。

美国的土星五号为当前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起飞推力不过3408吨,前苏联能源号火箭起飞推力不过3200吨,还不如土星五号,前苏联倒是试验过起飞推力达到了4600多吨的运载火箭,但这一计划最终失败了。

不管哪一种,不管是研制失败还是曾投入使用的,起飞推力都没有超过五千吨。

相对于现在的“半人马座号”灵能核聚变组合引擎的推力来说,相差实在太远。因为达到五千五百吨推力之后,实际上这个引擎的推理还没有达到极限。

而且,仅仅只用了五秒钟。推力就彪升到了五千五百吨。这种推力增加速度,也是其他任何运载火箭无法比拟的。

或者可以说,当前全球任何一个航天发动机,都达不到这个水准!

推力数据高。代表同样数量的火箭发动机,可以将更多的物质送上太空。

而且。这仅仅只是一个火箭发动机!

看过华国卫星发射直播或者转播的人应该知道,在很多情况下,火箭发射不仅仅只有一个火箭发动机。其他国家的火箭发射也都是如此。

美国的航天飞机发射之时。也使用了好几个火箭发动机的。再比如前苏联能源号运载火箭,达到了3200吨推力。可是那用了整整四个火箭发动机才做到的。

论单个的火箭发动机推力,现在的“半人马座号”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

而这还不是极限。

“萧老,当前火箭引擎运行正常。是否要将引擎推力提升到极限?”

旁边一个负责记录的散修问道。

“等我看看。”

萧然凑近了这个运行中的火箭发动机,查看情况。

和传统的火箭发动机不同。“半人马座号”火箭发动机,并不是采用燃烧的方式提供能量,所以引擎喷口处的温度。并没有那么高。

加起来,也就是三四百度的样子。所以萧然可以凑近了看。

要还了传统的火箭发动机,那种高温根本无法让人靠近。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火箭发射台下面会有一个大水池用来降温的原因。

而之前杨晨制造的小型版本火箭发射台,就完全没有这个设施。所以萧然看一眼就知道这东西用来发射传统的火箭是不行的。

萧然凑近了之后,虽然这火箭发动机和传统的不一样,但是他仍然凭借自己的经验,看出了火箭引擎的运行状态。

因为“半人马座号”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本身就是仿造了传统火箭发动机,也就是将传统的固体、液体燃料,变成了灵能加核聚变产生的。

“现在采用的模式还是反重力模式对吗?”

“没错。”操作员看了眼记录回答。

“半人马座号”引擎立足于太空航行,打算作为一个系列通用引擎的最初版本。这个引擎不但将会用于传统上的火箭发射,还将会用于航天飞机、可往返式空天飞机、现有传统飞船(即类似于神舟号这种必须靠火箭送上太空,自身不具有独立脱离地球引力能力的飞船)、星际飞船(即科幻作品中描写的真正飞船)等,作为杨晨航天事业的第二块基石。

第一块基石,当然就是附带了通信、导航、定位、能量粒子扫描、太空作战等功能的天罗系列卫星了。

也正因为打算作一个系列,所以原始版本的“半人马座号”引擎,将会拥有多重模式,这也是根据所处环境不同、功能需求不同的差异而来的。

首先第一个,就是脱离地球引力圈所需要的反重力模式。这种模式下,实际上并没有名字那样看上去高大上。因为它虽然包括真正的反重力技术,却因为技术水平不够,用的还是传统的那些摆脱地球引力的做法。说白了就是通常的火箭引擎的工作方式,只是讲原本的燃料转化为灵能能源。因此,确切的说应该叫做“抗重力模式。”

“那么,先采用单独的灵能引擎全功率运行一个小时,然后切换为灵能、核聚变引擎联合全功率运行一个小时。”

萧然下令道。和平时的表现不同,陷入工作状态的萧然反而并不那么惜字如金、沉默寡言,话也开始多了起来。但仍然没有半个字是废话。

“是。”操作员马上操纵引擎,将领能引擎的推力达到极限。

伴随着推力极限的到来,整个固定引擎的试验台,都在轻轻的颤抖起来,那代表了无比巨大的力量,正在试验台上爆发。

整个试验台,实际上用了近千吨的石块配重,同时还通过大阵的力量,将整个试验台连接到了地脉上。只要这个连接不断绝,哪怕是数十万吨的巨力,也休想脱离。

要不然的话,用普通的方式固定引擎,如此海量的推力根本固定不住。

但就算如此,试验台也开始颤抖起来,这代表其本身材料已经在这庞大的推力下,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一旦这材料无法负荷,就算是试验台联系到地脉的力量可以拒绝更大推力的推动,仍然会导致引擎和试验台的连接部分断裂,从而造成可怕的冲撞事故——五千多吨以上的推力撞击过来,那将会是一场灾难。

还好杨晨见机得快,马上动用大阵之力,将整个试验台保护起来,这样一来,实际上所有受到的力量,都被大阵整体转移到了大地之上,试验台的连接部分本身受力反而不大,自然也就不会出问题了。

还好推力检测仪的法阵和大阵相连,仍然可以准确读取推力数据。否则安全是安全了,但这推力也就无法检测了。

“推力七千吨!”

“推力八千吨!”

“推力万吨!”

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实验的进行,当推力彪升到了万吨之时,所有人几乎都是同时欢呼起来!

这是一个记录,一个超越了当前人类所掌握的最强推力技术两倍以上的记录。

最后,推力数值达到了一万一千三百二十五点七四吨的时候,引擎终于达到了极限。

萧然也是露出了满脸笑容,欢喜之极。

这是美国人和前苏联人都没有达到过的水平,这在毕生都以追赶美国和前苏联航天技术为最高目标的萧然,也难免一改从前的沉默,显得开朗起来。

“杨晨,干得漂亮!虽然这个技术目前还不能够传统科技化,也还没办法被国家所接受采用,但我相信,那一天的到来不会太远!”

所谓的传统科技化,并不是说将这技术通过传统科技重现,而是让这些技术摆脱灵能技术的最大短板:必须要由人来操纵,至少是开启。

一旦摆脱了这个束缚,那么灵能科技也就是一个新理论的传统科技,而不是现在和传统科技有些泾渭分明的特殊技术。

科技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只要研究出来,就可以无限制复制、重现,从而可以通过大工业生产,将原本高昂的成本降低到白菜价。而一旦研究出来,不需要是科学家,只要会按按钮,都可以用。

灵能技术,至少现有的灵能技术缺乏的就是这个。它并非不能重现,但却无法在普通人身上得到重现,在这一点上有这致命缺陷。

所以杨晨也好,萧然等人也好,最大的努力,其实就是要把灵能科技变得跟传统技术一样。而这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哪怕后世也没有做到——毕竟在全民都可以修行的时候,甚至很多人一出生就天生拥有修为,就算不是如此,也会很快拥有修为,实在没必要开发出并非修士也能够使用的技术。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不过,萧然的欢喜,却并没有让杨晨喜笑颜开,他摇摇头:“现在这个技术还没有达到我的要求。”

“这样的技术,还没有达到你的要求?那你想要什么样的技术才合心意?”萧然也不免惊愕。

第0469章 引擎测试完成

“为什么我要将这个引擎取名为‘半人马座号’?萧老你应该明白吧?”

“我明白。”萧然点点头。

为什么要将这个火箭引擎取名为“半人马座号”?

因为这个火箭引擎,瞄准的就是距离地球仅仅4。2光年的半人马座。

半人马座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

对于寻找类地行星或者说宜居行星的天文学家来说,这个星系是当前人类最有希望寻找到类地行星和宜居行星的地方。

其他的星系,距离地球实在太远,远远不是短短数百年时间能够指望的。

所以,在科幻作品中,往往将半人马座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大写特写。

杨晨的目标,也瞄准了这里。

他希望,这个火箭引擎有朝一日,可以将人类带到半人马座,出于这种希翼,杨晨将引擎命名为了“半人马座号”,也就是“指引人类前往半人马座的引擎”。

哪怕以后有特洛伊入侵的风险,在实在无法对抗敌人的情况下,太空移民也是一种选择。拥有航行到半人马座的能力,仍然对于抵抗入侵是拥有战略性意义的大事。

杨晨这么一说,萧然也就明白了:“所以你对现有引擎的水平不满意。”

“没错。”杨晨点头:“要前往半人马座,我们需要的推力数量,万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必须携带足够的燃料才能够往返半人马座。也许这个燃料的数量,本身就需要上万吨乃至于数十万吨。这么大的数字,区区万吨推力,根本微不足道。况且……”

他指点着试验台上的引擎:“当前的模式,实际上只能够在地球上使用。确切的说,使只能在拥有大气层的星球类使用。灵能引擎技术,虽然可以引动天地之间无所不在的灵力作为能源,但是仅有灵力是不够的。要想形成推力,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就必须要由工质被反向抛出作为动量的提供者。”

“这一点。反重力模式是作不到的。因为反重力模式的原理。就是将无处不在的大气作为工质,提供反向动量,而其本身是不喷射工质的。这也是为什么引擎喷口可以做到如此低温的原因所在。而一旦上了太空,在外界不存在工质的情况下。就只能自己提供工质,到时候。所能提供的推力,绝对没有这么大。”

萧然点点头:“也就是说,上了太空。推进方式仍然将回到传统引擎上面。”

“差不多如此。灵能引擎最大的优点,仅仅在于灵能推动模式下。可以通过灵能粒子矩阵的放大作用,放大工质可提供的冲量。换句话说,同样质量的工质。灵能引擎将会获得比传统引擎更大的冲量作为推力。所以,我们需要的燃料数量。也将远远比传统引擎低。”

“那么这么一来,不是很好吗?”洪不器等人都是认真的在旁边旁听学习,听到这里。他不禁代表周围的旁听者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就意味着,我们对工质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那么太空航行所需要携带物资的质量,也不用那么大啊。所以真人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点?”

“不行。”杨晨摇摇头,轻叹一声:“半人马座距离我们太远了。长达4。2光年的距离,会发生什么事情,永远不是我们现在能够预测到的。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多的携带物资,以避免航行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所以,我们的推力,还是不够,远远不够……”

高达万吨的推力都不够,那要多少才够?

有人认真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杨晨想了想:“以我的意思,再高也不够。当然综合是计情况考虑,基本上二十万吨以上的推力,勉强算是够用了。”

听到这话,人们一个个神色黯淡。

现在的万吨推力,都是他们几乎无法想象的了,杨晨心中够用的标准是现在的二十倍,更是不知道应该怎样才能做到。

别看现在这个引擎研发速度不慢,那都是因为大部分技术由杨晨提供,主要计算力也是杨晨提供的原因所在,而且也不是通过传统科技而是通过灵能技术来实现的原因。否则的话,就算集合了全球最优秀的科学家,用几十年时间也未必能够成功做到,更别提他们这个草台班子了。

也许有人会疑问,即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人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就能够达到3400吨推力,那么要达到万吨,会有多难呢?

但是要知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技术,至今仍然是无人能够超越。四五十年过去了,为什么技术还无法超越?当然这因为美国不再进行登月有关,但这也说明了,这技术进步的难度有多大。

这么难达到的技术尚且远远不够,那更难的技术,要做到就更够呛了。

看到大家斗志似乎受到了一些打击,杨晨连忙给大家鼓劲:“大家也不用产生畏难情绪。我们的技术才刚开始,远远没有达到瓶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是能够很快超越这个水平,达到甚至超过二十万吨的水平。人类正是迎难而上,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不断化不可能为可能。否则,人类又怎么会从离地三丈都作不到,变成现在可以将人员送往月球,而将飞行器送往火星、冥王星乃至于太阳系外了?难,只是因为不去做。去做了,再难也难不倒我们!诸位,努力加油啊!”

人群沉默了片刻后,终于爆发出来呼喊:“没错,我们能办到!还有什么差距,能比离地三丈都作不到变成飞往太阳系外更大?人类既然可以超越这个差距,那么就一定能够超越区区二十万吨推力的差距!”

斗志终于重新点燃了。

萧然卫华二人满意的点点头。他们可是老专家了,当初一穷二白搞研究的时候,碰到的难度不比这个更大?不照样跨越过去了?他们可没有多少失去斗志。

其实下面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心志坚毅之人,只是之前被过高的目标给吓住了,否则的话,也不会失去斗志。也正因为如此,杨晨鼓劲一下,就能让他们重新点燃斗志,换了其他人,也没那么容易。

经过这么一段差距,实验继续进行。

这一次,采用的就是灵能混合核聚变同时使用的引擎模式了。

这种模式,被命名为太空模式,顾名思义,是可以在太空中使用的。

事实上,核聚变引擎除了提供能量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提供工质。聚变产物将会作为发动机的工质被抛射往飞行器后方,提供正向冲量,推动飞行器在太空中飞行。

基本上这种模式,也将会成为未来计划中飞向半人马座飞船的引擎主要工作模式。

毕竟,在太空中,尤其是陨星带,要补充水,难度还是不会太大的。而只要有水,就可以分解成为氢氧元素。氧气将为飞船的维生系统提供氧气,氢元素则会被转化为出同位素作为核聚变的燃料——灵能科技中预言了可以将普通氢元素转化为氘氚等核聚变燃料的技术。现在虽然没有,但应该是可以研发出来的。

这要比完全从地球携带物资前往星空彼岸更稳妥。

太空模式的测试也不容易,杨晨必须提供一个接近真空的空间,作为模仿太空的环境。要不是通过阵法做到这一点更容易,要是完全依靠传统科技,几乎没办法搞——人类虽然拥有制造近似真空的能力,但要大规模制造真空,尤其是庞大到足以测试出引擎数据的大型真空,还真是不容易。除非直接去太空中做实验就没这个问题了,但那样的话,成本又太高了。

而有阵法就简单了,阵法将会不断抽取实验空间中的空气,同时杜绝外界空气进入,这只需要一个比较简单的抽气和隔绝法阵即可完成。

这一番试验,又是半天时间过去,整体上,火箭发动机引擎的数据基本上满足了设计要求。至于具体在应用中会遇到什么情况,那就不是现在这种闭门造车的方式,可以测试出来的了。那必须真正进入太空之后,才能暴露出来。

“天罗一号卫星现在制造完成了吗?”

杨晨询问旁边的卫华。

“都完成了,就在四个小时前,我们已经将卫星外壳外面的整流罩最后一个部件安装完成。”

“也就是说,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没错!”卫华脸上露出期待和兴奋之色:“我很期待这颗卫星将会发挥什么样的功能。”

什么样的功能?肯定将会比你所知的多得多。

杨晨心道。

至少,卫星的作战系统方面,卫华是一无所知的。作为一个卫星专家,本来如果有任何试图把卫星变成攻击卫星的动作,都无法瞒过他的眼睛。虽然他并非搞攻击卫星的,但相关的东西还是能够认出来。

但真正的作战系统,完全是灵能技术产物,这卫华就认不出来了。

“那就好!我们的运载火箭也早就制造完成,就等着安装火箭发动机了。那么今天晚上,我们就加班把这发动机和卫星装上火箭,明天,就正式开始运载火箭发射实验!”

杨晨大手一挥,下了命令。

“等等!”卫华却突然提出了异议。

第0470章 发射之前

“小杨,第一次火箭发射实验,你就直接把卫星装上去了?这样是不是有些过于冒进啊?虽然我们对发射得成功很有信心,但是万一失败了呢?那样岂非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你也说过,这卫星属于三颗核心卫星之一,不但造价高昂,而且材料也极其稀少,用于三颗核心卫星之后,几乎没有剩下来的了啊。”

作为老航天人,卫华本性还是比较慎重的。尤其是航天工业这种东西,更是来不得丝毫马虎,尤其需要小心。火箭发射也从来没有第一次实验就真正把卫星给装上去的啊。

杨晨却笑着摇头道:“卫老不用担心,我自有打算。”

说着他走向放在一个托盘上已经彻底安装完成,因为加装了整流罩、保护层,因此比起之前大了两圈的天罗一号卫星,手一指,发动了卫星上面的某个特殊的阵法,马上卫星的整流罩和防护层,包括卫星外壳,便“咔嚓”一声打开了一个口子。

然后杨晨将手伸了进去,拿出一个大约拳头大小的部件来,做半透明的状,仿佛什么晶体一般,上面还隐隐闪烁着湛蓝色流光,灵动得如同条条灵蛇一样。

“这……这不是这卫星的控制核心吗?”

卫华马上认了出来,这分明就是这天罗卫星设计之中的卫星控制核心。整个卫星最关键的控制核心,便都是安装在了里面,其技术融合了传统科技和灵能技术,技术含量之高,在整个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甚至他认为,这技术比现有的技术,至少先进了五年到十年以上!

杨晨点点头:“没错。”

说着,他屈指一弹,从指尖之中逼出一滴精血,在空中浸染散开,或作一片血雾。然后杨晨轻轻念动咒文。精神力从灵宫之中发出。在空中形成无数密密麻麻的粒子方程符纹,这无数粒子方程纷纷落入血雾之中。血雾马上就变得如同活物,在空中奇异的扭曲变化片刻之后,再将整个控制核心完全的保卫在其中。

“敕!”

接下来。杨晨轻喝一声,将手一指那控制核心。就看到控制核心完全将血雾吸入,随后本身一阵扭曲,似若变化本质。已非实质,而是化作了半虚半实的某种奇异存在。

“这是……这是法器化?”

“是的。”杨晨心念一动,那控制核心马上飞到头顶,落入他身体中。和他融为一体,消失不见:“我已经将这卫星的控制核心炼化为本命法器。凭借本命法器和我之间的感应,即便火箭发射失败,亦可借助这核心控制卫星。使之安全返回,而不致于在空中坠毁,从而损失一颗卫星。”

说着杨晨含笑回头看向卫华:“这样,卫老就不用担心发射失败的损失问题了吧。关键是,不管什么实验,最终还是要投入使用的。那么各种实验,又怎么比得上真正的发射能够暴露各种潜在的问题呢?”

“可是,这卫星一共三十六颗,这么多卫星控制核心你要法器化,这负担可就……”卫华还是有些担心。

“无妨,真正需要法器化的,不过三颗中枢卫星的控制核心,致于其他的嘛,通过中枢卫星即可。如此便可两全其美了。”

卫华听得点点头。

旁边的萧然也道:“可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