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逃出柯伊伯带-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歌从未去过澳大利亚,说实话他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国家,只是听说,那儿还有许多保持着原始生活状态的土著人。土著人的另一个名称是野蛮人,难道他们就没为难突然从天而降的不速之客?
  “当然有。”听了海歌的疑问,韦德尔答道,“与一百年前一样,澳大利亚中部的土著人分部落而居,相互之间友好往来,但很多时候也会发生局部战争。他们一直处于半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但早已不再是穿草裙拿棍棒的野蛮人。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现代化的通讯器材,一些部落里还用上了可以协助耕种与收割的机器人。他们使用的武器,也不再仅是装着石刀的矛或飞去来器,当然在打猎时用哑语互通消息的习俗,至今仍保留着。伴随时代变迁,更多的土著人走出沙漠地带,进入城市工作、学习与生活,在不同的领域功成名就。”
  海歌笑问:“看来您对澳洲土著的生活十分了解,我想您在迫降后并未立即就离开,而是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对吗?”


第一百零六章 沙漠迫降
  韦德尔说:“是的。飞船降落在距拉哈利部落三公里的地方,巨大的冲击力在沙漠中扬起百米高的尘土,发动机产生的高温也熔化了大片沙粒,将地面变得如镜子一样光滑。那个部落里的人以为来了沙尘暴,全吓得躲进屋子里不敢出来。但变星一号坠地时已有一半机身损毁,连发动机都与燃料舱脱离,给甩出去几百米远。发动机之间散落的机件相互摩擦打出火花,在高温下引发剧烈爆炸,拉哈利人看见冲天的火焰,这才明白发生在他们家门口的不是沙尘暴,而是人为的灾难。”
  “那您呢?您那时还好吗?”
  “我?呵呵~我与飞船一样,也只剩了半条命。我给绑在从载人舱弹出来的太空座椅里,努力想吸收阳光,以恢复一点体力,却连抬起胳膊解开安全带的力气都没有了。不过我很幸运,作为u星上的火族人,我与地球人的长相差异不大,只要不露出背脊上那些用以排除多余热量的散热气孔,就不会被看作是异类。更加幸运的是,拉哈利人不是食人族,他们虽然不喜欢直接与现代人接触,但也不排斥他们,因为那些穿着入时的家伙,总能给他们带来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通常还是能派上大用场的东西。”
  听到这儿,海歌松了口气,不知在那之后,拉哈利人是否已经意识到他们救下的是个外星人。
  韦德尔继续讲述:“那个部落里,从首领到年青人,有不少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为我省去了不少麻烦,我就不用从语言数据库中搜找他们的土著语了。再说,不懂土语更有助于得到信任,试想我这个闯入者,一张嘴用的就是他们熟悉的本土语言,不反而会勾起他们的戒备之心?只是可怜的变星一号,最核心的发动机没有了,整个尾部就只剩了燃料舱。燃料舱没起火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燃料全耗尽了,只剩了一个空壳。但值得庆幸的是,拖在后面,与飞船独立开来的货舱保存完好,这必须多谢聪明的玛瑞,她为货舱进行了多层加固,哪怕变星一号所有机件都毁了,货舱也始终能保持封闭状态,外界连一丝热气都透不进去。”
  “可变星一号,毕竟是外星飞行器,那时地球人对你的到访真的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吗?”
  “我说过,借助u星科技手段,我能象灰尘那样穿过大气层而不被发现,但飞船与大气摩擦闪出的火花,难以避免地会引起地面观察者的注意。果不其然,我来到地球后,地球科学界对于澳大利亚中部上空出现ufo,也就是不明飞行物的讨论甚嚣尘上,一直持续了数月才没有结果地平息。好在拉哈利人不常与现代社会接触,他们没有参与讨论这件由我制造的ufo事件。”
  海歌说:“我猜全球科技联合会里,也一定有人派出了探险队入沙漠地区寻找ufo的踪迹,但是是拉哈利人帮您逃过了他们的搜索,是吗?”
  韦德尔点头道:“可不是,事情正如你猜想的那样顺利。拉哈利人纯朴好客,他们渴望从我这儿获得带高科技元素的新鲜物品,但从未表现得贪婪。我想就算我没奉献出任何礼物,他们也不会对我见死不救。落地后,我余下的力气只够在操作板上检查,看看飞船操作系统与货舱是否也遭到了损毁,见它们无恙,我就陷入了半昏迷状态。拉哈利人抬我回他们的居住区,想喂我水喝,幸亏我意识还在,赶紧拒绝了,并从他们烧水的炉子上取下几块烧得火红的碳,用手碾碎了吞进肚子。碳的味道糟糕透顶,但总算是救了我一命。”
  “您当着土著人的面,吞了碳块?”海歌险些发笑。
  韦德尔耸耸肩说:“没从当地土人身上感受出敌意,估计他们不会对我不利,我就没必要那么谨小慎微了。并且不及时补充能量,我很快就会死,所以那时还能顾忌什么?当然,见我这个现代人吞碳,拉哈利人全吓坏了,他们理所当然地以为我是从天而降的怪物,惊叫着逃出屋子,隔得远远地不敢再靠拢过来。只有老族长胆子大一些,或许也是因为他肩负着保护部民的责任,所以必须表现得勇敢。”
  在仍保持原始社会风貌的沙漠地区迫降,可真是明智的选择。如果变星一号来地球的第一站是类似西津的现代化都市,不用问也能猜到韦德尔最后的命运—地球科学界如获至宝,将他和所有装在货舱里的生物全当成外星文明的样本,用尽一切手段拿他们做研究。如果韦德尔连自由都失去了,还谈什么建立地下植物王国?
  不过对于拉哈利人,海歌满以为他会隐瞒身份,谁知这想法反显出了自己的小人之心。韦德尔不愧是光明磊落的君子,接下来说的话,更加深了海歌对他的敬意。
  “我说过,u星人轻易不撒谎骗人,我便向族长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来历,u星的遭遇,以及我未来的使命。从那时起,地球人就开始称我为韦德尔先生。这名字听起来是如此亲切,我索性就将真名藏在了记忆里。土著人远没有城市人那样深重的心机,族长对我的故事笃信不疑,很快就叫手下人去帮我收拾了宇宙飞船的残骸。他们运来大批新的沙粒覆盖飞船造成的地表痕迹,并将装有操作系统的硬盘交还给我,还暂时帮我藏起了装满冷冻胚胎的货舱。”
  “所以等科技联合会的探险队根据ufo消失的坐标点找过去时,见到的就只有漫漫黄沙,那儿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海歌感慨地说。
  韦德尔点头,“七十年前,我的身体依然如年轻人般强壮,仅在拉哈利部落休整两天就完全康复了。为表示感谢,我送给族长两样东西,一样是分散瞄准器,也就是一个类似枪筒的小圆盒,能发射出一百多个视觉探测器。有了这个瞄准器,他们的狩猎就变得容易多了—以前只能拿望远镜寻找猎物,现在瞄准器能自动找到猎物,并通过蓝牙连接的手持机告诉他们猎物所在的具体方位。”


第一百零七章 拉哈利人的友谊
  “哇塞,那可是神奇的东西!”海歌啧啧称赞
  韦德尔又道:“还有一样,是一袋鹅掌苋菜的种子。沙漠里的人以食肉为主,蔬菜水果比较稀少,而我给他们的种子不需要用水与阳光培植,随便埋进沙堆,哪怕在夜间也能飞速生长。那种苋菜叶子的形状犹如鹅掌,生长周期总共只有七天。只要落入松散的土地,它们就能焕发蓬勃的生机,这对长期生活在沙漠中的土著而言,价值犹胜黄金宝石。”
  可以想象,拉哈利部落的族长在接过礼物时是多么欢喜。
  韦德尔继续道:“不过善良的拉哈利人认为,他们并没给予我多大的帮助,我能活过来,全因我是身体构造特殊的外星人,可他们却从我这儿接受了如此丰厚的礼物,实在受之有愧。对于我不幸的经历,他们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作为群居部落,他们非常理解一个人失去了至亲后无家可归,不得不流落地球有多么可怜。倒是星际宇宙或太空飞船什么的,对他们来说过于遥远,他们反而对这部分没啥兴趣。所以族长说作为回报,他可以借部族力量帮我一个忙,无论我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倾尽全族之力来满足我。当然,如果我想重新组建家庭,他也很乐意将部落里最美的姑娘嫁给我。”
  “哦~啧啧!”听到这儿,海歌羡慕地砸嘴,韦德尔不得不看了他一眼。
  “玛瑞与艾儿是我生命的全部,失去了她们,此生我还可能有家吗?拉哈利部落里最美的姑娘,还是留给最帅的小伙吧,但我也不能失去集众人之力着手地球拯救计划的机会。于是我请他们帮我在沙漠深处,寻常人找不到的地方建起一座金属加工厂。我不会长期在那儿居住,但会通过各种途径,用各种方式,定期将一些冶炼金属的材料与器件运往那里。族长等人不懂金属制造没关系,他们只需要按照我提供的图纸办事就行。事实证明,他们干这活一点也不困难。我与拉哈利人在一起生活了将近五年,终于实现心愿,在那儿建起了我在地球上的第一座,也是非常隐秘的工作作坊。”
  “先生,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海歌说:“真正的火伊人号宇宙飞船,目前正停泊在澳大利亚的茫茫沙海里,由一群土著人看守?”
  韦德尔否认了他这个推论,“傻孩子,你可能忘了,太阳提前进入红巨星阶段后,强光对地球的伤害是从哪一面开始的。首先,南极洲在数月内融化成汪洋大海,海水涌入印度洋后最先吞没的陆地,就是大洋洲与马达加斯加岛。”
  “什么?您是说澳大利亚,到那时就不复存在了?”海歌震惊了。
  “可以这么说。”韦德尔点头,“但印度洋的海面升高,导致海水以吞天之势向陆地倒灌并没持续多长时间,因为地球很快就被太阳的潮汐力锁定,渐渐停止了运转。朝向太阳的一面持续受到强烈日光的照射,海水很快被蒸发干净。当海啸气势汹汹地侵袭到印度半岛时,力量就已减弱三分之一,等淹没了印度,即将进入中国境内时,海面已降到安全的海平线之下。所以澳大利亚在被来自印度洋的巨浪吞没两年后,就又会露出原貌,甚至沙漠化程度更高了,只是那个国家,再也无人能居住。”
  “那么,拉哈利人全都会死?”海歌声音发抖,但没难过,因为他没从韦德尔的语气里听出哀伤。
  果然韦德尔就轻松地说:“不,他们到现在都还好好活着,并且还将一直活下去呢。老族长在灾难降临前就去世了,其实70年的时光中,他们已经历了两代首领,但每一任新族长都与我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把我看作了土著人最好的朋友。”
  “啊~谢天谢地!”海歌如释重负。
  “我能预测灾难来临的时间,也算得出它将持续多久,以及结束后地球将发生的变化,所以早就提前通知了他们,他们也连带通知了其它相熟的部落,所以这些人,正集体迁移去北半球。”
  “可真正的火伊人号建造工坊,就被海啸摧毁了?”海歌认为这次自己不会猜错了,又感到难过。
  “没有。”韦德尔肯定地回答,“未来海啸发生时,我不会再踏足过澳大利亚。但这并不意味我将工坊弃之不理了。它如此重要,现在我每天都会从远程监控上观察工坊里的动静。为防止到那时工坊被海水冲毁,我在它上空释放了一张人类现有的探测器难以监测到的,由超薄植物材料制成的薄膜型红外整流罩,这当然也来自地球人无从知晓的U星科技。顺便说一句,你将在真正的火伊人号上见识这种整流罩的威力。它刀枪不入,需要使用时往里充入氢气,就能膨胀起来,保护整座工坊不受气流或洋流的侵害,更不会被狂浪卷走。”
  “真实世界里的造船工坊,目前已完全由AI机器人控制了!”海歌蹙起的双眉松开,看来他又多虑了。
  韦德尔说:“其实火伊人号的宇宙飞船部分完工后,就能进行AI试航。地球人对于天空与海洋的恐惧,相当于天赐良机。只要不登上陆地,无论我们在这两个地方做什么都不会受到威胁,完全可以随心所欲。”
  海歌说出自己的看法:“尽管地球政府军放弃了从空中作战,航天科学家在宇宙中的探索也依然没有止步,是这样吗?相比战争,我更相信那些人持之以恒的求知精神。虽然他们没有跟随李正松教授一起进入地核层,成为救赎之光的一份子,应该也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并未因灾难临头而象个懦夫似的躲起来。那些人,难道察觉不到您的这些大动作?”
  “孩子,我赞同你的观点,但要想观点成立,需要附加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全球科技联合会依然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的科学研究组织。可惜事实早就不是这样了。”
  海歌心里一凉,意识到韦德尔是对的,否则救赎之光根本就没有成立的必要。


第一百零八章 洋流
  韦德尔说:“北半球因太阳灾变而沦为地狱炼炉后,当权者们犹如惊弓之鸟。当北极大陆陷入连绵的战火,他们不仅彻底封锁了空域和海域,连各国在太空建立的空间站也关闭了不少。剩下的那些,加上仍围绕地球运转的卫星,对我构不成威胁。”
  说这番话时,他面容冷峻。海歌则说不清地球人为不惊动太阳而关闭空间站,并减少运行的卫星数量,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总之心里很不是滋味。
  “好了,咱们现在来看看莫宁顿岛吧。”谈完拉哈利族与沙漠工坊,韦德尔便将海图视角转到了他们最需要关注的目标上。
  那是一个可以见到大面积葡萄园,还有美得独一无二的薰衣草迷宫的美丽小岛,这里用黑皮诺葡萄酿制的红酒一度风靡全世界,当然温泉也是它的特色之一。
  曾经优美的风景,被印度洋的海水轻易抹去,就象黑板擦擦掉粉笔字那样简单。更可笑的是,区区两年过去,海潮就干涸殆尽,露出了原来的地貌。可惜小岛再也不具备美感,成了承载旧日回忆的遗迹。
  韦德尔没花时间哀悼消失的葡萄园和薰衣草迷宫,而是将手指点在了一处竖着几块巨石的废墟上。
  “这地方名叫cape schanck light station,我想称它为角灯塔你更容易理解。选中此地作为火伊人号游艇的启航港口,是因为它距离我的造船工坊很近,驾驶最高时速为80公里的工程车,大约只需要行驶六小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被地球卫星侦测到的风险。角灯塔又是一个三面被陆地包围的海角,一般不会受到海上恶劣天气的影响,将火伊人号藏在那里,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再者,这个海岛位于澳大利亚南部,直接与太平洋相接,等启航时能就近驶入目标海域,很好地避开干涸的印度洋。就地球世界的现状而言,印度洋已死,还保留有充沛水量的大洋,就是太平洋、大西洋与北冰洋。”
  “其他海洋的海水,也正逐渐被蒸干吗?”海歌忧虑地问。
  “很不幸,这正是实情。”韦德尔遗憾地回答。“但好处是,从海床蒸发的水蒸气不会立即就钻进大气层飘离地球,越靠近北极,它们就越容易遇到在海洋上空形成的寒流,二者相遇后水蒸汽重新凝结成水滴,这样反而加高了另外三大洋的海面。地球正在苟延残喘,做着死亡前的垂死挣扎,但这也是我们最后的机会。海面越高,越有利于宇宙飞船启航,这也是我一再强调,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的原因。”
  “好的先生,我一定会尽力加快速度的!”海歌向韦德尔保证,但说不清这“加快速度”,指的是尽快开始在太平洋的航行还是加快航行速度。茫然作出承诺,他只为让韦德尔放心。
  韦德尔明白他的用意,感激地点了点头。
  “驾驶游船离开莫宁顿岛后,你得向右转舵,以避开过去印度尼西亚所在的海域。尽管那一带的陆地已成寸草不生的荒原,人造卫星还是有可能捕捉到火伊人号航行时发出的电磁波频率。往右经过莫尔兹比港后进入所罗门海,那是你将经过的唯一一处危险海域,只要能顺利绕开所罗门群岛,再一直向南,从东经165度的方位驶过马绍尔群岛,你就顺利进入了公海,不会再被任何人类卫星设备窥察到行踪。”
  韦德尔作这番讲解时,游艇确实正从马绍尔群岛绕过去。
  “那么等到真正的火伊人号宇宙飞船起飞时,火箭助推点也是在海洋里吗?”海歌问。
  “不错。轻型火箭助推器就悬挂在游艇底部,要想让它顺利地推动宇宙飞船升空,洋流的帮助不可少。可惜由于地球停转,地球表面再没有四季之分,过去按季节出现的风海流很难再形成势头,我们就只能等待密度流或者补偿流来助阵了。
  “这两种,又是怎样的洋流?”海歌不解地问。
  韦德尔答道:“不同海域海水的盐度与温度不同,就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而导致海水水位发生变化。变化发生时,两个海域之间的海面是倾斜的,在倾斜面上流动的海水就形成密度流。至于补偿流,它指的是当某一海域的海水减少,与它相邻的海域便来补充,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地球的四大洋中,太平洋的海水密度最大,当地壳运动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会将这种影响力带进海洋。曾经的海水密度急剧发生变化,海平面的倾斜方向也发生逆转,这时的洋流运动方向就很难预测了。你必须用安装在火伊人号上的测流仪,准确测算出新形成的洋流将出现的时间、具体方位以及将带来的作用。我知道,这对你是深奥难明的功课,但你必须尽快掌握。要想火伊人号冲破大气层,从正确角度进入太空轨道,一定要在洋流运动最激烈时启航!”
  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海歌脑子一炸,心房里也好像发出“咯噔”一声响。他只能强作镇定,悄悄对自己说:“你一定能行!”
  他不再看海图,而是看向一望无际的大海。这时海上的天气是由韦德尔按照自己的喜好设定,那种海天相接,宁静悠远的美好气氛,能让任何一颗躁动的心归于平静。
  他想象着,当真正离开陆地,任火伊人号跟随海浪起伏时可能遇到的恶劣天气。气候变了,大海的脾气一定更加难测。那时靠近北冰洋的海上已没有白昼,夜间的海是如以往那般温柔也好,凶恶地作出吞天之势也好,他都得拿出足够的斗志应对。
  想到未来,海歌很想称自己为天之子,向天空借力,他就能坚强地战胜任何狂风巨浪。
  最重要的部分讲完,韦德尔微微喘气,和海歌一起走出了瞭望塔。二人不再坐升降梯,而是顺着漂亮的金属旋梯回到休闲区,各找了一处松软的沙发坐下,懒洋洋将腿搁上茶几,享受着温煦的阳光的爱抚。


第一百零九章 回到现实
  “接下来,还剩最后两件大事。”韦德尔惬意地说。眼睛半眯着,没看海歌。
  他的意思,海歌听明白了一半,脸上没啥表情,心里却很紧张。他明白两件大事里的一件是指超能金属,不禁暗暗为韦德尔打气,但又恼恨自己对这门学问一窍不通,就只能站在一旁观看,实际一点忙也帮不上。
  但韦德尔说剩下的大事有两件,这就很奇怪了,除去超能金属,另外那件大事会是什么?是敦促救赎之光组织,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利用包括人工拉格朗日点在内的三个支点搭建三角航轨,还是打造火伊人号成品?
  “孩子,全息投影里的太平洋不象真实世界里的那样宽广,咱们这趟环海之旅,已接近尾声了。”
  “啊……这么快?”海歌一听吃了一惊,他怎么觉得旅行才刚刚开始呢?”
  韦德尔又笑着问:“你可知道,我们在这全息环境中呆多久了?”
  海歌摇头。他给拉锯声惊醒,穿过原始森林走进山洞,也就是那道光控走廊时,地下植物王国的夜正深沉。在造船工坊呆了那样久,又在模拟的太平洋上兜了一圈,现在至少应该是正午了吧?
  至于地面,白天与黑夜的转换越来越不规律,要按照以前的时间计算,还真说不清他们这趟奇幻之旅究竟持续了多久呢。
  韦德尔说:“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这儿呆了一天一夜了。”
  “啊?怎么可能那样久?不对,就算先生您能挺住,我也早就该觉得饿了!”
  海歌不相信。这一天一夜就象流星在瞬间划过,难道是因为思想太专注,时间才过得不知不觉吗?
  韦德尔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失去时间感,是韦德尔…U星全息图景的优势。你在这儿的体能,可比在现实环境中增加数倍。不过等我们离开GVR眼镜的感应区,你很可能会出现虚脱的症状。”
  韦德尔的预言,总是相当准确。
  海歌斜靠在游艇休闲区的沙发上,身心从来就没这样放松过。从给拐进狼窝的第一天起,他就如走在刀刃上,时刻都处于朝不保夕的恐惧中,直到这时,他才体会到什么是一个人应该有的正常生活状态。
  海浪拍打船身,发出悦耳的哗哗声。海鸥跟在船尾鸣叫,追逐在人字形浪花里跳跃的鱼儿。偶尔有大型海轮远远驶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