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之纨绔生涯-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一个穿越者,面对如此嚣张,如果还憋屈的委屈求全,给人家做狗腿,那不如死了算了。
  此刻秦观不禁没有担心,反而正在处在接收奖励的乐趣中。
  “叮,宿主完成临时任务,狠怼装逼郡王,系统发放奖励,请及时领取。”
  “系统发放奖励:变脸面具。”
  秦观坐在马上,心神进入系统。
  名字:秦观。
  级别:凡人。
  技能:书法,剑术,袖里乾坤。
  装备:神秘莲子。
  宠物:无。
  奖励物品:战神卡(3),变脸面具(10)。
  思维点了一下变脸面具,立刻出现这个奖品的全部信息:“变脸面具,带到脸上可以让宿主变成另一副模样,使用次数十次。”
  这不就是人皮面具吗。
  现代已经有很多这种东西了,大掏宝上就有卖的,而且制作精良,可以以假乱真,据说还有犯罪分子带着人皮面具作案,逃避警察抓捕的案例。
  可是秦观仔细研究后发现,不同于化妆术的那种面具,带上这副面具之后,可以瞬间让你变成另一副面孔,就好像你原本就长成这样一样,就算用现代手段检查都查不出任何破绽。
  简直是做坏事的利器。
  不,是神器。
  我有一个想法……
  哈哈哈哈。
  秦观的队伍继续往雄州进发,沈逸辰终究没有忍住,靠近秦观说出心中担忧:“少游兄如此得罪雄安郡王,以后怕是会遭到他的报复,他在雄州有着庞大实力,或许会给少游兄造成很大麻烦。”
  秦观淡淡一笑:“他的产业涉及整个雄州,几乎所有赚钱的行业都在他手中把控,历届知府都成了他的走狗,财帛动人心,一成利润每年万贯收益,足以打动无数人,而且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
  “不过你觉得我是那样的人吗,除非选择做他的门下走狗,要不然终究为敌,我们没有和平相处的可能。”
  “在这雄州他已经作威作福惯了,今日半路拦我,无非就是想要给我一个下马威,显示他在雄州的权威,让我臣服,今天我哪怕不硬气一点,以后在雄州,就没人会在乎我的声音。”
  “他给我下马威,呵呵,我也正好拿他来立威,既然要得罪,那就所幸得罪到底。”
  沈逸辰看着秦观,以前觉得秦观除了才学好,诗词有灵性,在为人处世上,或许还不如他,至少少了一分沉稳。
  以前还总是思考,自己为何会不如对方。
  可是今天,他突然察觉自己与秦观的差距。
  大气。
  如果让自己来处理,自己虽然不会做那雄安郡王的走狗,可是初来乍到,可能也会选择虚与委蛇,然后再徐徐图之。
  却是没有秦观的这份抉择与霸气。
  难道自己在才学上不如他,诗词上不如他,在为官之道上,也不如他吗。
  沈逸辰又问道:“这雄州,可以说是雄安郡王的天下,以后我们该怎么办。”
  秦观哈哈一笑,指着天空说道:“他的天下,开玩笑,他顶多算是一片乌云而已。”
  “什么郡王,什么地头蛇,他想遮住这片天空,那老子就一剑将他劈开。”
  秦观说的大义凛然,其实他心里想的却是,为了系统奖励,就算系统让自己弄死他,秦观估计都会偷偷找个机会去把那个家伙的脑袋砍了。
  洛依人掀着车帘,看着自己男人意气风发的样子,心里满是迷醉,这才是真男人。
  不像那些文弱书生,只知道吟诗作赋,骨头却是软的很,真的没几个有担当。
  几个女孩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的讨论着。
  “原来少爷的武功这么厉害,我的天,那可是八匹马,万斤大车啊,少爷一枪就给扫到一边了。”
  “估计也就霸王项羽、唐朝的秦琼、尉迟恭有这样的本领吧。”
  “崇拜死少爷了。”
  车队终于抵达雄州城外,远远看去,雄州城方圆不下十里,墙很是高大,不少于三丈高,也算一座雄城了。
  这里是边疆,防御外敌的意义大于民生。
  秦观的车队一出现,就有很多人迎了上来,头前十几人都穿着官服,这些人是前来迎接秦观的雄州官员和士绅。
  车队停下,秦观穿着一身红色官袍下车,一个四十多岁,皮肤有些黝黑,留着短须的中年男子带队上前,恭声说道:“雄州通判徐清,携雄州各级官员、士绅,前来迎接知府大人。”
  秦观笑着上前,拱手道:“感谢诸位。”
  通判徐清给秦观介绍雄州官员,判官、推官、兵马都监、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户参军、司法参军,还有几位雄州本地非常有名望的家族士绅、大商贾。
  秦观也给他们介绍了沈逸辰这位新任临安县知县。
  双方一阵寒暄过后,众人重新坐上轿子,往知府衙门而去,等进了城,秦观发现,与高大的城墙不同,城里的景象却显得很是破落。
  靠近城墙的位置,竟然是大片农田,种植着各种谷物,看这些谷物略微泛黄的叶子,想来长得也不太好。
  往里走了几百米,才看到建筑,街道到是很宽阔,足可以并排跑八匹马,不过两边的建筑多是一层青砖瓦房,两层的都少,秦观估计,这雄州城内的土地,利用率估计只有一半。
  走到府衙,有人带着家眷们去后面安顿,秦观带着众位官员和乡绅来到正堂。
  徐通判告诉秦观,已经在酒楼安排了晚宴,到时候给秦观接风洗尘。
  秦观欣然答应。
  其他人散去,秦观单独留下了徐通判。
  “徐通判,黄大人被押解进京后,雄州一直由你代管,雄州的情况你最清楚,我刚刚来,想了解一下现在雄州的情况。”秦观说道。
  徐通判看了看秦观,说道:“雄州的情况确实有些糟糕,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第174章 能花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徐通判皱眉说道:“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现在缺钱缺粮,两县一府,最少有三万灾民需要安置。”
  秦观听后惊讶问道:“不是一万多人吗?”
  徐通判道:“那是完全无家可归的流民,真正需要救助的人更多,如果这些人不安置,照样会出现麻烦。”
  “黄知府被问罪带走,我能力所限,只能尽量维持,如今知府大人来了,这些事情还需要您来定夺。”
  如果按照正常手续,秦观应该和上任知州做交接,清查钱粮官库,清查监犯,交代重大事物等,可是由于去年辽国犯边,黄知府工作不利,而且有重大失误,被皇帝问责了,已经进京准备受罚,秦观的交接只能找徐通判了。
  随后两人又聊了很久,让秦观对雄州现在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说,现在需要秦观解决的问题很多很棘手。
  晚上,秦观去酒楼赴宴,这次来的人更多,虽然雄州是个边疆州,但官员士绅依旧不少,秦观足足见了三四十人。
  酒会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秦观发表了对今后雄州发展的展望,士绅表示了对秦观来雄州执政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拥护,最后双方共同举杯,表示为雄州今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酒会又在热烈的气氛下结束。
  第二天早上起来,雄州城悬牌放告,贴红榜告诉雄州百姓,新的知府上任了。
  至此,秦观算是正式上任雄州知府。
  秦观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徐通判一起去到灾民安置的地方看了看,给秦观的感觉就是触目惊心,为了防止发生骚乱,专门给难民划归了地方安置,就在城东城墙下的一处宽阔空地上,周围有很多厢军把手,就是为了不让他们生事。
  由于没有必要的设施,这些人只能用蒲草弄一个窝,像牲畜一样躺在上面。
  秦观看了放粥的地方,一口大锅里没有几粒米,薄的像是清汤寡水。
  灾民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徐通判说,雄州官仓已经开仓,不过人数众多,每日只能保证二两粮食,以不饿死人为底线,就是这样,雄州粮仓里的粮食也不多了,最多还能维持半个月。
  随后两人又去了雄州官府粮仓,偌大的粮仓只在角落堆了很少一些粮食。
  徐清道:“昨日知府运来的那十万斤粮食,估计又能多支撑十天左右。”
  第三站,秦观去了银库,这里是州府存放府衙银子税收的地方,秦观看着空空如也,可以跑老鼠的仓库,眼角抽了抽。
  第四站又转了监牢,翻看了监舍的情况。
  秦观转了一圈,皱眉回到知府衙门,心中感叹,真是哥烂摊子,超级大烂摊子。
  两人坐下后,秦观问徐清道:“徐通判,如何处理那些流民,先说说你的意见。”
  秦观觉得其他都可以等一等,流民问题才是头等大事。
  徐清道:“对于难民流民,我们大赵历来的做法是官府出资兴修道路河渠和招募厢军”。
  秦观点头:“这个方法可行。”
  徐清摊摊手,“可是大人,雄州没钱。”
  “雄州地处边境,全州不过五万多户,三十余万人,每年税收不过万贯左右,这些钱需要应付各项开支,本就入不敷出,从来没有结余。”
  “去年辽国犯边,年底的税收就没有收上来,官银库的情况您也看到了,没有一分钱,不仅如此,全州所有官吏已经三个月没有发饷银了,所以我们还欠账上千贯。”
  秦观平静说道:“你觉得需要多少钱,才能将他们彻底安置。”
  徐清道:“最少五万贯。”
  五万贯多吗,对雄州衙门来说,这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不要以为大赵国很富有,大赵国的经济确实很繁荣,可是国家真的没钱,因为花钱的地方更多,要不然皇帝也不会那么器重曾毓了,因为曾毓最大的本事就能能给朝廷弄来钱。
  雄州衙门是绝对拿不出五万贯的,就算是河西省,也拿不出来这么多钱。
  至于朝廷的救济就不要想了,他只会让地方政府自己解决,而且现在秦观被放到雄州,就更不要想和朝廷要钱了,因为曾毓绝对不会批。
  五万贯多吗,对秦观来说,真的不多。
  他的空间里,现在就堆放着十几万贯的金银铜钱。
  随便拿出两条珍珠项链,一个假夜明珠,几件琉璃制品就可以价值五万贯。
  可是秦观不能随便拿出钱来。
  掏自己的钱干公家的事,这绝对不是为官之道。
  徐清见秦观不说话,以为他在上愁,就说道:“大人,这些时日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些问题,心里到是有些想法。”
  “哦,说说看。”秦观道。
  徐清道:“第一,找巡抚衙门和布政司衙门,继续要赈灾救济粮款,能要来一些,就能减轻一些我们的负担。第二,将两县的县令叫来,让他们负责将自己辖区的流民接回去,达到分流的效果,第三,如果州府能够筹措一部分钱,就可以多买一部分粮食,以解决眼前困局。”
  说到这里,徐通判叹了一口气道:“大人,这些方法其实只是治标不治本,如果想要彻底解决这些流民,应该让他们回归家乡,给他们发放粮食和物资,熬过这个冬天,待到明年也就彻底安稳下来了。”
  秦观看了看这个皮肤黝黑的徐通判,通过这两天的接触,他发现这位副手性格有些古板,不过对州府的情况却是了若指掌,秦观问到的数据他都能随口答出,看来也是一位能吏。
  秦观的手指敲了敲桌面,随后说道:“让我考虑考虑,明日我们在做商量。”
  徐清有些失望,心想,或许这位新来的状元公也拿不出什么好的对策吧,没有再说什么,告辞离去。
  等徐清走后,秦观叫来衙役,命令他们搬来地界版籍,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了半天,又叫来几名典史,问了一些情况,最后秦观心中有了计较。
  敲了敲桌上的几份地图,秦观笑着自言自语道:“能花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第175章 官府卖地
  秦观不怕花钱,他考虑的是如何将钱花出去。
  直接拿钱出来是绝对不行的,只会让所有人觉得你是个异类。
  经过仔细研究,他终于想到了破局之法。
  第二天徐通判过来后,听了秦观的方法后就是一愣,惊讶道:“卖地筹款?”
  “对,卖地筹款。”
  秦观点了点挂起来的几幅地图,指着其中一幅说道:“这是雄州城内的地图,我发现,城内的土地,除了已经售卖的,剩下的基本上都在官府手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土地挂牌卖出去,不就能换回钱了吗。”
  徐通判皱眉说道:“知府大人,这恐怕很难。”
  “雄州城本来就不发达,人口又少,土地很宽裕,大人来的时候应该也看到了,城内空闲的土地就多达千亩左右,本地有钱人也就那些,这些土地其实一直在挂牌销售,想买的基本上都买了。”
  “况且雄州城的土地也并不值钱,如果大人想要用大幅降价来吸引人,又怎么可能凑够所需的费用。”
  秦观笑笑道:“不需要降价,就以现在的价格销售,自然会有人买的。”
  “怎么可能。”徐通判不可置信地说道。
  秦观也不解释,继续道:“我昨晚让典礼查了资料,雄州城现在可以官售闲置土地是一千一百二十三亩,官府挂牌售价是十八贯一亩,这就是两万贯了。”
  “是两万零二百一十四贯。”徐清马上道。
  秦观又指着另外一张地图道:“你昨天说,想要安置这些流民需要五万贯,就算将城内土地全部卖了也依旧不够,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销售城外的土地。”
  “大人,城外除了私人田地就是荒坡地和荒山,荒坡地不值钱,按照雄州这里的价格,一亩也就百钱左右,至于荒山,就更没人要了。”徐通判皱眉说道。
  秦观用手指划了一个圈道:“一亩荒地不值钱,多了不就值钱了吗,雄州城西南十五里的秀珑山,应该是无主之地归咱们府衙管理吧。”
  徐清一愣:“大人,你不会想把秀珑山卖了吧?”
  “不可以卖吗。”
  徐清道:“可以是可以,可是谁会要啊。”
  秦观指着地图道:“我听典吏说那里风景不错,青山绿水钟灵毓秀的,应该是个不错的踏青游览修养之地。”
  徐清点点头道:“我到是去过那里,确实有山有水风景如画,如果是在江南,肯定有人愿意买,不过在雄州吗,恐怕没人会花钱买那里。”
  “不试试怎么知道。”
  “那大人准备卖多少钱一亩。”徐清问道。
  “挂牌100钱,你觉得如何。”秦观问道。
  徐清直言道,“我觉得不会有人要。”
  他觉得这位知府大人太异想天开了,雄州地处边境,本来就不安全,那些山里又没有什么产出,谁会花几万贯买一座山呢,如果想去看风景,去就是了,又没人要钱。
  “大人准备卖多少土地。”徐清又问道。
  秦观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大圈道:“这一块,共计四个山头和三处山谷,方圆四十里,共计六十万亩,如果每亩卖100钱,那就是六万贯。”
  “你不是说府衙欠着那些小吏三个月工资吗,而且今年的税收恐怕也很难收上来,如果这几块地方卖掉,足可以解决灾民安置费用,剩下的还可以作为今年的财政开支。”秦观道。
  徐清看向自信满满的秦观,突然间心里生出一阵失望,原本他以为秦观这样一位状元之才,或许会有什么高明手段,现在看来,完全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读书郎。
  或许读书是个人才,可是到了地方,想的却是太过理想。
  可这是知府上任后的第一个举措,又不是什么劳民伤财的举动,他也不好阻拦,且让他碰个壁,以后就知道为官艰难了。
  徐清拱拱手,脸色平静地说道:“如果大人已经有了决定,我可以与大人共同用印通过售卖土地决意。”
  “不过大人最好还是去巡抚衙门和布政司衙门那里跑一跑,毕竟我们的粮食不多了,如果到时候真的断粮,必然引起民乱,这才是如今的重中之重。”
  知府衙门的动作很快,当天就贴出公告。
  “兹有雄州知府公告,对外售卖土地,雄州城内闲置土地一千一百二十三亩,每亩十八贯。秀珑山方圆四十里,共计六十万亩,每亩100钱,欲购者从速。”
  落款是知府衙门的大印。
  这个公告一出,顿时引起整个雄州城的热议。
  “新官上任三把火,可咱们这位知府大人却是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呵呵,原本城内土地就是十八贯一亩,挂了十几年也没有卖出去,这有什么好吆喝的。”
  “大手笔啊,秀珑山方圆四十里六十万亩,还每亩100钱,我地个乖乖,最少六万贯,谁钱多的没处花,才会去买这些荒山。”
  “也说不定哦,如果和尚道士买来做道场还是不错的。”
  “你拉倒吧,只见和尚道士收钱的,几时见过他们花钱,他们都是看到好地方,然后直接占了修庙宇的。”
  有人大声说道:“咱们知府大老爷,那可是陛下亲点的状元郎,亲口封的词仙,文曲星下凡,如此决定自然有其深意。”
  有人小声嘀咕:“有什么深意,读书读呆了而已。”
  在衙门内,售卖田地的经历司官员在接到这个通知后,都是一愣,随即小吏们纷纷议论起来。
  “咱们这位大老爷来自杭州,不会以为咱们雄州的土地也和杭州的土地一样值钱吧。”
  “我听说杭州城外的山林,那可是500钱一亩的,咱们雄州卖便宜了。”
  “哈哈,50钱一亩,你要吗。”
  “如果是一亩的话,到是可以考虑考虑,找一个风水好点的地方,以后做坟头。”
  “离城15里,你就不怕过几年你的子孙嫌麻烦不去祭拜。”
  秦观的这道命令一出,人们议论纷纷,所有人都不看好,都觉得没人会这么傻去买这些土地。


第176章 大豪客
  兴安县城南,有一片占地极广的华丽宫殿,这里就是雄安郡王王府。
  整个王府占地八十亩,殿阁房舍不下百间,十分广阔。此刻,宋克正坐在客厅,脸色阴沉的听一名下人汇报。
  “王爷,小的们查明,那秦观带了一个小妾上任,以前是杭州花魁,还有十个仆人,四名男仆分别是他的书童和管家,还有那两个前日冲杀我们车队的壮汉,另外还有六个丫鬟,如今安顿在知府衙门。”
  “跟随秦观一起来上任的临安知县沈逸辰,已经于昨天离开,去临安上任了。”
  “秦观到了雄州城后,昨天转了衙门各部,银库、粮仓和难民营,今天早上就颁布了售卖土地的公告。”
  听完这些,宋克露出一丝狰狞的笑容:“想卖土地换钱来解决眼前的问题吗,呵呵,你吩咐下去,凡是与我郡王府有生意往来的商家都通知道,就说谁要是敢买地,就是与我郡王府为敌。”
  下人退出去后,宋克眯着眼喃喃道:“敢和我作对,秦观,我要玩死你。”
  一则消息在雄州传播,而且越传越广,无人不知。
  “什么,秦知府在上任的路上,和雄安郡王怼上了,后来竟然动手了。”
  “秦知府竟然将郡王的马车打到沟里,郡王险些受伤。”
  “我的天哦,雄安郡王在咱们雄州可是无人敢惹,这下状元郎的知府位子怕是不好坐了。”
  “郡王府已经递出话来,谁敢买地就是和他为敌,郡王府坐地几十年,生意遍布雄州,那些士绅大商人哪个愿意得罪他。”
  “这次秦知府怕是有难了。”
  这些消息自然也传到秦观耳中,秦观听到这些消息后,只是淡淡一笑。
  经历司门前可谓门可罗雀,平日里或许还有一两个人前来办理业务,有了宋克的话,所有人为了避嫌,连经历司的门口都不敢过,更别提买地了。
  雄州府衙贴出售卖土地公告,一连两天过去,却一分土地都没有卖出去。
  有典吏叹道:“唉,知府大人一上任就得罪了郡王府,以后怕是在这雄州寸步难行了。”
  “是啊,之前还想着,如果有人来买地,欠着我们的工钱或许就有了着落,这下算是完了。”
  徐通判听到这些消息后,眉头紧皱,在他看来,秦观的这个计划本来就不靠谱,现在又有郡王府为难,这下更不可能了。
  徐清找到秦观,说道:“大人,有一件事情向您汇报,雄州城的粮食价格又涨了。”
  “哦,现在多少钱。”秦观问道。
  “现在是每石一千六百三十钱。”徐清道。
  秦观皱眉,粮食价格是百价之基。
  粮食作为人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也是流通最广泛的商品,其价格于社会生活关系极大,影响着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农业与手工业、商业。
  尤其是在灾荒年间,粮价不仅对人民群众而言关乎生死,对官府而言,如果百姓买不起粮食而挨饿,就会引发变乱,所以官府对粮价同样十分重视。
  秦观问道:“我记得杭州的粮价是6、700钱一石,大原城的粮价是一千钱一石,怎么雄州的粮价却如此高。”
  南方产粮,粮食价格低一些,大原城算是边省,产量少,价格高一些也正常,可是雄州距离大原城不过二百里,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