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世小日子_媚骨-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向南拿起酒勺舀了一点酒出来,尝了一口,对这个味道还算是满意,把酒勺递给了曹刚,示意他也尝尝味道,说道,“你尝尝,看看味道如何。”
上一年他靠着葡萄酒是小赚了一笔,今年有方梓烨在,就不是小赚一笔了,这一点曹向南对方梓烨是绝对地有信心。更何况今年除了他这边在酿葡萄酒,南阳那边的制酒坊也在酿制,到时候这个量也肯定是比去年多。
他现在见到这些葡萄酒,就跟见到了闪亮亮的金子似的,这些到时候可都是银子了。
到时候葡萄酒的产量高了曹向南也不担心会没人要,就是他没有办法了,方掌柜那里也有的是路子出了所有的酒,就凭方梓烨手下的所有的一品斋,这个量就不是一个小的数目。
“再放些时候。”曹刚小小地尝了一口,就放下了,点头说道。
“嗯,是的,是还要再放段时间,味道会更好。”曹向南点点头,刚酿成的酒味道还淡,酒还要再放些时候,越酿越醇香,味道自然就会更好。
几人查看完了葡萄酒后,就从地窖出去了。
“……那就先这么决定了,回头我去和冯师傅商议一下。”在出去的路上曹向南和曹刚把葡萄酒这边的事情商议下来了,南阳那边盖起了一座制酒坊,他打算也在汾水这边盖一座制酒坊。
家庭小作坊始终都是跟不上大作坊的,不如扩大生产,就算是到时候酒不运往南阳去,就是在这汾水码头,有往来的船只都能出不少的货,这也是足够的了。
这个想法曹向南的心里早就有了,不过在人力物力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爱,很多的事情就要一步一步慢慢地来,也急不得。
“好。”对于曹向南的决定,曹刚也是没有任何的异议。
跟在一旁的甘魏麒脸上早已经是没有任何的惊讶了,他来的时候曹向南所有的事情才是开始起步,到现在他是见着曹向南一步步地走过来,当然,他也参与其中。
甘魏麟一听说要盖制酒坊,舔了舔舌头,对他阿哥挤眉弄眼,他不就可以有酒吃了?
“……”甘魏麒。
家里的孩子都去了书院,孙白莲现在白日里无事都会跑到晚风这里来帮他带孩子,说是来帮忙,实则就是坐在那里嘴巴没停过,一直在吃个不停。
这个粗心的哥儿自己有孕了也不知道,前不久才是发现怀上了,孩子都已经两个多月了。平日里孙白莲整日到处蹦达,现在也被他夫郎禁足了,哪儿都不能去。
这个季节的太阳又大又晒,家里的两个孩子都小,小宝儿的身子一直都不是太好,祈晚风也没敢带着两个小的到处跑,留在了家里,孙白莲过来这边刚刚好。
“晚风,我出去一趟,你和孩子们留在家里,这外头太阳晒,你们别出去。”曹向南他们进去的时候,就见到了坐在厅里聊天的两个大人和孩子,他走过去伸手搭在了晚风的肩膀上,对他说道。
桌子上摆着不少的零嘴,孙白莲正坐在那里吃地欢,见到他夫郎进来,咧嘴一笑,曹刚也往对他笑着的人走了过去,这个汉子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了笑。
相视的眼里,是柔情万里。
跟在后面进来的甘魏麒面无表情,甘魏麟一把抓起了两只爪子捧着零嘴在吃的小乐乐,张着嘴巴问小乐乐要吃的,被小乐乐给塞了一嘴。
被塞了一嘴某乐吃过都是口水都饼干等某麒,吃也不是吐也不是,一脸苦逼地不行。
“……”甘魏麒。
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了。
恶作剧成功的曹瑞乐,小肥脸上是天真无邪的笑,不是你问我要的,我就大方地给你了!
曹瑞乐小朋友现在是长牙的时候,他也不晈人,就喜欢捧着小饼干啃,啃地满嘴都是。
“噗哧一一”还是祈晚风见到他家小子干的好事,忍不住地笑了起来,对甘魏麒说道,“赶紧把嘴里的吃食吐出来,乐乐你这个小子。”把手里的小宝儿递给了夫郎,他就伸手去把他家的胖小子接回来,拿过小不巾给孩子把嘴巴小脸给擦干净。
曹瑞乐小朋友才恢复成了一个干净的小包子,咧着嘴笑,就连牙龈肉都见地到了。
甘魏麒把嘴里的东西吐出来,一脸怀疑地看着那整他的小子,实在不愿意相信自己被半岁多点的小子给整了。
“嗯,知道了,夫郎你要去忙就去吧,我这在家里头。”一般现在早上和晚上,祈晚风才会带孩子出去外头,知道夫郎很忙,家里的事他也没有让夫郎操太多心,尽量地把家里这边的事情给弄好,几个孩子也带地很好。
和家里的人说了一声,马车就出门去了。
这一年从开春后,曹向南就觉得自己没有停过,一直都是在忙这忙哪,他自己在心里略微地算了一下,这一忙起码是要忙到年底,下一个冬季来临的时候。
不过现在这日子再忙也值得,家里的日子过地好了,媳妇和孩子都能过上好日子,这就是他最大的心愿了。
“冯师傅,东家找。”外头的汉子一听东家说找冯师傅,就往里面喊道。
曹向南是来书院这边找到冯光的,书院这边屋舍院子还在盖,这片地这么大,他当初是把这一大片的荒地都买下来了,反正这地买下来了,不用也不会跑。
里面的风光听到了声音,把头伸了出来,见到是小东家来找,吩咐了旁的人接了他手上的事情,就出去了。
“今儿怎地这么有空来了?”冯光出来见了人,问道。
曹向南比了一个手势,两个人找了树下阴凉的地方坐下来,桌面上就摆着两大碗的凉茶。他把要盖作坊的事情和冯光说了,冯光现在一听曹向南这小子说要盖什么地方就头疼地很,“我现在哪里抽地出人手来给你盖啊!”
别说是人手,他现在自己一个人要忙这么多处地方,整日里屁股连坐下凳子的机会都没有,这小子还好,这好几处的地方都没盖好,又来跟他说让他腾出人手给他盖作坊!
“嘿嘿……”曹向南笑地一脸奸诈,对冯光说道,“这没人就找啊是吧,凭你冯师傅的本事,还怕找不到人啊。”
“我去哪里找啊!”冯光一口老血喷地老远,他现在就差去跟人贩子买人了,就是为了给曹向南这混小子盖房子!
现在曹向南付给冯光的工钱都不是按月算的了,直接按年算的,年头冯光回来,他就把冯光这个总工头的工钱跟他谈妥了,直接地就付给了他半年的工钱。
这半年的工做下来,当初还觉得自己走了好运领了这么高的工钱的冯光,见着面前这个对他笑着的小子,咬了咬牙,觉得自己的工钱领地少了,明年很有必要把这个价钱再往上提一提这个人手不管冯师傅有没有,制酒坊的事曹向南都打下了,他给冯光的时间是最晚在冬天来临之前要盖起来,至于要怎么盖,人手怎么安排就不是他的事了。
两个人不是第一次合作,就连作坊的图样曹向南都不必在画出来给冯光了,把这个构造大概地跟冯光提了一下,冯光就能明白他的意思了。
“冯师傅,就麻烦您老了啊。”到走的时候,曹向南是笑容满面,毕竟目的达到了,只要是付钱,到时候他就有一座制酒坊了。
以前盖房子材料还要他自己去联系,现在专门的人负责这一块,到时候他只要对账,帐目没问题就好了,所以就是这些房子在盖,也一点都不影响他到处跑。
所以有钱好办事,没钱才是寸步难以。
正好赶在果子成熟的季节,加工坊的前部分都盖成了,开始投入了使用中。山上熟了的果子都运到了加工坊这边,经过加工的果子会制作成果脯。
村中干活的人手不够,还从邻村招了一批人过来做工。
每天进去作坊干活的哥儿们都要换上干净的衣服,戴上帽子才能进去工作间里干活,大家进了工作坊里说说笑笑的,手上的活计也没有停下来。
一开始大家伙都还有些不习惯要穿成这样干活,但是即使是不习惯,大家都要按照坊里的要求,严格地执行这一项规定。不然被抓到一次就会被坊里的管事记录下来,扣一次的工钱,多次被抓到的还会被坊里解雇,不过目前并没有人被坊里解雇。
一筐筐的果子经过清洗炮制,后面就是制作成果脯,每个工作间的人负责一道工序,并不重叠,最后的一道曹向南严格地控制在了自己的手里,以防被人偷了去了。
这个时候的果子成熟,过了这个季节就要等明年了。
漫山遍野的果子成熟的时候,这些野果子最不值钱,根本就没人要的东西,等到了冬季没有了新鲜的果子吃的时候,这些果脯就能卖上一个好价钱了。
从冯光那里离去,曹向南过来了加工坊这边,查看了一下这边的情况。
第316章 农忙
今年的时节赶地早,地里的庄稼比往年熟地快,金黄色的果实金灿灿的,人们的脸上带上了笑容,这可是他们一大家子一年的粮食,到时候交了田赋丁税,剩下的够全家吃,家里种的田地多的人家还有余粮,挑到镇上去卖还能卖几个钱。
收粮是一年里最忙碌的时候,往往是一家人,老的少的都下地里去一起赶着把粮收起来,这个时节碰上一场大雨,这粮可就毁了。
到了地里的粮熟了的这个时候,来曹家村做工的汉子们心里都在记挂着家里的粮要收了的事,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他们要是回不去地里的粮收不起来,这可是他们一家人一年的吃食,谁人的心里都记挂。
大家伙才在开始说起家里收粮的事,就收到了冯大师傅说东家给他们放工让大家回家的消息。在放工前的一天,他们做工的钱都发放到了他们每个人的手里,兜里揣着沉甸甸的银两,大家脸上都带上了大大的笑,想着把这银两拿回家去给家里的媳妇。
“东家可真是个好的,我老刘在外做了这么多年的活,还是头一回遇到这么好的东家。”
“可不是,曹东家是个好的。”
“东家如此地厚待我们,我们可是要好好地干活,谁要是偷懒,我老刘第一个不同意。”“哈哈……算我一个。”
知道这个时候是农忙的时候,曹向南也给手下做工的汉子和哥儿们都放三天假,让大伙回去把地里的粮食收起来,再回来继续上工,就连工钱都提前发放下去了。
大伙的这几个都是辛苦钱,该给的还是要给,曹向南也不担心大家拿了工钱回去就不来了。就是谁要回去不来了,跟他说一声,他也会把工钱结算了让人回去,这些都是别人该得的,他克扣不得。
也是因此,曹向南在这个老板也落了一个好名声,背地里没谁骂他的不是,大多都是夸他这个老板的好。
考虑到有的人家回家的路太远的问题,曹向南这个老板还亲自跟冯师傅说了,让他给回家路远的汉子提前半日放工,上午做完工下午就让路远的先回去,能在天黑之前赶回去。
“就你小子好人。”冯光都怼上了曹向南这小子了,怎地就不见少给他找点事做!就是这后面几日这边放工了,他也是不得闲,还要去老友问问要几个人来。
这起新的作坊的人手都还没找到,还是从他现在这里均出的人手去干。
“那是,我肯定是个大好人,哈哈,老冯你别这么地看我,我到时候让刘明赶马车送您回去。”曹向南咧嘴笑,知道冯光那不满意的眼神是在控诉他给他找活干。
这有活干才有钱不是?最怕的是没活干没钱赚,哪有人嫌弃有活干这事。
对于冯光这人,他是半点都不亏待冯光冯大师傅,还得好好地捧着,不然把冯大师傅给惹不高兴跑了,回头他去那里找一个这么一个能身兼多职、干活利索的大师傅来给他干活?
“你这小子就会收买人心,不过这给大家伙回去一趟也是个好的,大家伙也是许久未归家了。”冯光瞟了这小子一眼,也不是真的生气,端起桌上的大碗一口就干了这一大碗的茶,倒是也笑了。
他对曹向南这小子放大家伙几天工的事也是感到满意,这小子做事还是有点人情味。对他这个大师傅尊重,对来做工的汉子们也不亏待,也不难怪他手下的做工都汉子们都说这小子好“嗯嗯,是啊。”曹向南点头,工地这边是一个月才两天假休息,这么一天的时间都还不够有的人来回一趟家里,大多都人都是留在了这边没有回去过。
这好几处的屋舍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盖起来,也不差这几天的时间。趁着这一会儿有三天时间,大家伙都能回去,也好把积攒了几个月的工钱拿回家里去给媳妇儿,这积攒了好几个月下来的银两可是不少了。
上次沈正阳跟他提了他沈老夫人寿辰的事,沈小少爷是亲自开口请了他,他也是不能不去,这沈府的大门也不是谁人都能随便地踏进去,他还是得了沈正阳的面子。
所以是这沈老夫人的寿辰快到了,曹向南也要赶着过去一趟南阳。正好书院这边还有些日子也能放假了,到时候他打算带上晚风和孩子们一起过去。
今儿过来曹向南是要跟冯光提他要去南阳的事,到时候若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还可能去一趟凤都,沈正阳在凤都开了一家分店,到时候他也好过去看看。这一来一回的时间就不短,所以这边的事情就麻烦冯光管了,曹向南是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地扔给冯光,他说道,“……这边就麻烦冯师傅了。”
在走之前曹向南要把事情一一地吩咐好,对于一起合作了这么久的冯光,他也是放心。
“你这小子,我就知道你来准没好事,又给我扔了这一大担子。”冯光一听这小子又得去南阳,还一走就是这么久,所有的活都给他一个人负责。他的心里在高兴这小子相信他的同时,也为自己要负责全部的事情而感到头疼。
这小子这一年来是到经常跑南阳去,一去了这边的事情都是交给他,现在手上管的人多了,慢慢地冯光也熟悉了,处理起来也游刃有余。
“能者多劳,能者多劳,冯师傅你是能的。”曹向南就是笑,知道冯光的意思是应下了,他也没客气地就把需要交代的事情同冯大师傅交代好。
“得了得了,别光顾着拍我马屁了。”冯光听了后,点头应承道,“去吧去吧,这边的事情我会办妥,你快去快回就成。”
这小子现在是越来越常跑南阳去了,年轻的时候他也是去过南阳,最后还是回的汾水这个小地方。小地方有小的地方的好,有本事就到更大的地方去,他是看这个小子是个有本事的,这作坊是一处一处地起,生意是越做越好。
也难得这小子一如既往地对他这个小小的师傅这么地尊重,仅凭着这点,他就跟着这小子混了。
“就麻烦冯师傅了。”曹向南笑着端起桌上的茶,以茶代酒,敬了冯师傅一杯。
跟冯师傅坐下来喝了一会茶,也把事情交代好了。
到了最后一天的工上完,工地和作坊这两边所有的人都放工了,三天的时间也够大家伙回去把地里的粮收起来,再赶回来上工。
夕阳日落的时分,放工了的人沿着大道往家的方向回去,回去邻村的往那头走去,回去曹家村的往这头走来,三五成群结伴的行人,说说笑笑地往家中的方向走回去。
书院那边到现在也没找到合适的人当院长,这个人选并不好找,所以这个院长一直都是曹向南在代理,不过平时书院里的事情大多是郑书博郑大秀才出面。毕竟顶着一个秀才的身份,郑秀才说话也有分量些。
今年二月底书院才开的学,来的都是曹家村和附近村落送来的孩子,不乏有因着年纪小的能免束脩这一缘由,而把孩子送了过来。不过这个位置也有限,里面的位置满了,后面的再送来就要再等下一年开学了。
曹向南一开始盖书院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来读书,现在只是在一个起步的阶段,而需要改变着一现状要一步一步慢慢地来,也急不得,他相信以后会越做越好。
书院里的事情不少,这里面的事情也不是他一个人独断专行。当初他把书院弄起来,也没想过自己当院长,比起随便找一个人来管书院,万一以后这书院谁管就落到了谁的手里去,他找谁哭去?还不如暂时留在他的手上管,等到找到合适的人选再说。
对于书院的管理曹向南一直都是采取公平民主的方式来管理这个地方,书院里凡事都是经过书院里所有大家先生们召开会议一起商讨,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票多通过,票少否决一开始开了的好习惯,到了后面才好按照这个习惯运行下去。
这一次地里的庄稼快要成熟的时候,曹向南提出了书院这边也要放假,让孩子们去参加劳作的事。古人都遵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殊不知这书是要读,这活也要干,只读书不懂得世事的,只能称为死读书。
要洗这些古人的脑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也并不是一件难事。毕竟是隔了几千年的教育和思想,但是也不妨碍他把一些思想观念先灌给这些先生们,再经过他们灌输到下一代的学子们的脑子里去。
起码在这一点上,曹向南是成功了的,就凭着他这融汇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脑子,只要是他想做的,就没有做不到的。
这一年在庄稼成熟的季节,书院第一年就开了给学子们“农忙假”的先例,意思是这个假期是让他们回去同家里的人一起参加爱劳作,帮着家里的人收拾地里的庄稼,等回去书院了还要提交一份文章。
以后这个假期一直维持了上百年,在这个书院存在的一天,这个假期就一直地流传下去。
因而是,这一天书院了的孩子们上完最后一天课,书院里也放了几天的假给孩子们回去。
第317章 收粮
“喔……喔一一”一声鸡鸣声响,咿呀的门扉声响起,早起的人家打开了院子的门。
这一会儿天边方是露出鱼肚白,天才茫茫亮,早起的老汉肩头扛着锄头拿着弯刀就往田间去了,昨儿一夜里高兴地睡不着觉,今儿一早就赶着去地里收粮了。
青色的小草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顺着叶尖滴落下来,落入了土地里,湿。林间的小鸟儿在叽叽喳喳地欢叫声,扇动着两只小翅膀飞呀飞呀。
到东边的朝阳升起,金色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打在金灿灿的果实上,是喜人地很,老农的脸上是高兴的笑容。
田间处处是忙碌的身影,年轻的哥儿汉子们也放了工,回来家中帮着一起收粮,就连去书院里读书的孩子都放了学,先生让学生们回家帮家里人收粮,一个个小小地身影跟着出现在了地里干活。
做阿么心疼乖孙,这去读书好好的不在家里头看书,偏要来地里帮忙干活,还说是先生吩咐的,这先生都怎么教孩子的了!见着孩子拿着弯刀跟在他阿爷的身后,老阿么的嘴里嚷嚷着,“唉,乖孙,乖孙,你慢些呦。”
“别瞎嚷嚷。好小子,像你阿爷,你阿爷我当年比你还小就下地里帮着你太阿爷干活了,乖孙你跟着阿爷好好干。”老汉回头嗔了老伴儿一句,对着孙儿是和颜悦色。
“……”老阿么。
“阿爷,像这样是吗?”小子看了一眼他阿么,问着阿爷。
“哈哈……对了,就是这样,抓着这头一用力,看阿爷的。”老汉的手里拿着一把弯刀,那把弯刀在他的指尖翻飞似的,一把把的稻穗被割下来。
小子跟在阿爷的身后,笨拙地学着阿爷收粮,小脸上是开心的笑。
一早起来做了早饭吃过后,曹向南也准备带几个小的到田间去帮忙干活,对留在家中的人说道,“晚风,我带几个孩子到田间去了啊,一会太阳大,你就带乐乐和小宝儿在家就别出来了。”
家里的田地不多,他是买了不少的地,那些地都用来做别的了。种的几亩田地都还是当初分家的时候分给的,旱地他都用来种了辣椒,就一亩上等田地他用来种了一点粮,本来他连这一点粮都不打算种的,也没空打理,先前请的别人帮着打理,后来给了刘桂忠打理,这一会儿也能收了。
“嗯,我晓得,你去吧,这太阳晒,你多喝些水,记得也让安安他们多喝点水。”祈晚风对夫郎带几个孩子到田间去也不反对,乐乐和小宝儿还小,他也不适合带两个小的过去,只能是留在家里。
刘家一家子也一起过去帮忙,刘氏身子不适合干重活,就留在家中帮着做家中的活计,两块地也用不着这么多人一起去收拾。刘家人是感激主家的好,干起活来都很是用心。
曹刚家的田地也不多,一块地用来种了粮,其余的用来种了别的。
这一会儿曹刚带着他家的两个小的过来了,几个孩子头戴着草帽子,一见面了就闹在一起,嘻嘻哈哈的。
一起留下来的还有孙白莲,他如今是有了身子,也不便跟着到太阳底下去晒,也只好是留在了家中,这一会儿跟着一起来了祈晚风这里。
曹义康人小鬼大地叮嘱他阿姆照顾好弟弟,把孙白莲惹地哭笑不得,旁的人都笑了。
“我们走了。”一声令下,曹向南就带着一群小的出发,后面是跟着的大人。
见着大家都走了,被抱着的小宝儿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