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炮灰为王[快穿]-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起。”孟则知捂着嘴打了个哈欠; 一边掀开身上的被子; 一边接收剧情。
原主林岁寒,户省祁县长柳镇林家村人; 养父是个半吊子老中医,姓林。因为捡到他的时候正值岁末,天寒地冻; 故而老中医为他取名林岁寒。
林岁寒没上过学; 十六岁结婚; 十七岁生下长子林大勇,三十岁时老婆没了; 一个人做牛做马把四个孩子拉扯大。好不容易大孙子到了上学的年纪; 小女儿也考上了中专——
八十年代的大学录取率极低; 哪怕是考上重点高中; 也有很多人考不上大学,尤其是文科生;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
一九七七年国家恢复高考的时候; 全国上下人才断层相当严重; 不光缺乏大学毕业的高级人才,同时也缺乏具备专业技能的中等专业人才。于是,鼓励初中生、高中生放弃读大学的机会; 报考中专学校的相应优惠政策纷纷出台。
在当时,上中专是除了出嫁和考上大学之外; 唯一一种可以将户口迁入城里的办法。更何况中专生毕业之后可以像大学生一样政府包分配工作,还是带干部身份编制的那种,在当时那叫铁饭碗。
那个时候城乡居民待遇差别极大,对于农村考生来说,跳出农门是首要任务。上中专,比上高中再考大学要少念三年书,省了学费不说,还能提前三年出来工作,给家里减轻负担。
最主要的是,早年中专毕业生分配到的工作也不比大学毕业的差。一些热门的中专对口的都是非常好的一般人进不去的单位,比如广电、通讯、汽车行业,进去了就是有编制的正式工,而且在职还可以继续进修大专本科学历,单位都认可。
所以在当时大多数优秀初中毕业生第一个选择是中专,然后才是高中,有些中专的分数线有时甚至会超过重点高中。
三代同堂,儿女个个都有了出息,苦尽甘来,林岁寒就差没把屁股给撅到天上去了。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
他的亲生父母找来了。
一九三一年,卫国战争爆发。
一九四零年,林岁寒出生于淮海地区的一个农村里,母亲詹淑真是当地妇女救国会的主任,父亲陆有恒是根据地作战室的参谋。
林岁寒出生之后不到两个月,敌军开始针对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部队必须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去。按照当时的规定。为保证部队轻装行军作战,营以下职务的伤员每人发放十块银元之后就地遣散,自找归宿,营以上的仍然用担架抬着随军行动,孩子一律送入老乡家里帮忙喂养。
詹淑真没办法,左挑右选,给林岁寒选了一户家里有媳妇刚刚生了孩子没多久,奶水还算充足的人家,又给了十块大洋做抚养费。
林岁寒就这样离开了亲生父母。
三年后,局势稍微稳定了一些,陆有恒和詹淑真找了过来。听说陆有恒已经做了旅长,老乡夫妇有了自己的私心,他们把林岁寒藏了起来,把自己的孩子抱给了他们。
陆有恒和詹淑真为这个孩子起名陆延风。
又过了半年,老乡病重,没了,家里的担子全都压在了他老婆也就是孙梅身上,孙梅一咬牙,为了减轻负担,把林岁寒领去了县城。
就这样,老中医捡到了林岁寒。
四年后,卫国战争结束,华国成立,顾念着当年的养育之恩,陆有恒和詹淑真把老乡一家接到了京城,并为他们安排了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
三十一年后,也就是一九八零年,正值上头两大派系争权夺利,哪怕陆家选择中立,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牵连。
因受人陷害,陆延风工作上出现重大失误,还害死了两条人命,被上头停职审查。
心灰意冷之下,陆延风夜不能寐,索性半夜起来喝闷酒。结果扔下的烟蒂点燃了地上的纸巾,引起了火灾,陆延风一家四口不幸遇难。
孙梅也就是陆延风的亲生母亲得知消息之后悲痛不已,当晚就发起了高烧,家人紧急将她送去了医院。浑浑噩噩之中,她把当年换子的真相说了出来。
却没想到这番话正好被前来探望她的詹淑真听了个正着。
就这样,林岁寒一家被陆家接回了京城。
人死为大,加上三十多年的亲情摆在那儿,不是三言两语的就能磨灭掉的,陆有恒和詹淑真到底是没再追究这件事情,只是把孙梅一家赶出了京城。
陆家虽然受到了重创,但陆有恒和詹淑真的人脉都还在,在他们的帮扶下,林岁寒的四个子女,选择经商的长子创办的公司成了华国最大的家具制造商和零售商之一,选择从政的二子最终官至一省之长,三子成了外交家,小女儿也当上了大学校长。
创业有父母,守业有儿女,前半生的穷困换来后半生的富贵,林岁寒四十多岁就开始养老,一直活到了九十六岁,死的时候已是五世同堂。
然而实际上——
世界男主陆哲,前世就是一个普通人,挣扎在温饱线上,一事无成。在得知交往了五年的女友劈腿精英男之后,陆哲心如死灰,应好友邀请去他家喝酒,十几瓶啤酒下肚,等他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换了人间。
他吞噬掉了重生而来的陆弘毅的灵魂,并重生在了陆弘毅的身体里。
而陆弘毅,就是陆延风的儿子。
从陆弘毅的记忆里,陆哲得知了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于是他帮着陆延风粉碎了政敌的阴谋,挽救了陆延风一家人的性命,又引着陆家向希公投诚……
在辅佐陆延风登顶的同时,他不忘拉着孙梅(陆延风的亲生母亲)的小儿子,他实际意义上的小叔下海经商。
以走私发家,到经营歌舞厅到创办出租车公司,从开办连锁超市到抢购新股认购抽签表,从圈买土地到入股微软苹果……
所谓抢购新股认购抽签表,是指九十年代初,一大批企业筹备上市,上市前会进行新股申购,股民“打新”就是抢最早申购的资格。一般情况下,股票上市后的价格都会高于申购价,而且股票基本是第一天最低,慢慢往上涨的。
在当时,一只股票的上证指数能在一天之内涨幅高达百分之四百,前所未有的超级牛市中,许多抢占先机的普通人摇身一变成为百万富翁,要知道那时一个普通工人兢业业上班,月薪最多一二百块。
陆哲(以后直接称为陆弘毅)几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力,打造出了一个属于他的商业帝国。
相比于陆弘毅慷慨激昂的创业史,不为人知的是他丰富多彩的感情史。
正妻是左家三代里唯一的女孩,左家老爷子曾是陆有恒的顶头上司。
平妻是万家的小女儿,万家在东南亚华商圈子里属于领头羊一般的存在,和陆家还沾着点亲戚关系。按辈分,万家的小女儿是陆弘毅的小姨。
小妾是港市大明星卢小雅,陆弘毅一手捧红的,娇嫩如花,听说是陆弘毅前世的偶像。
情人是M国摩根财团的继承人,虽然有联姻对象,但并不妨碍她给陆弘毅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女。
……
至于和他有过露水情缘的红颜知己更是数不胜数。
二零三五年,年已古稀的陆弘毅带着一大家子一百多号人游览长城的时候,路上偶遇了上一世狠心抛弃他的女友。
她穿着一身臃肿的工作服,正在清理地面上的垃圾。
富裕和贫困,分割出两个极端。
对方抬头看他,面上难掩羡慕之情。
陆弘毅愣住了。
他的长子问他怎么了,陆弘毅回过神来,轻笑一声,摇了摇头,继续前行,留下一地的释然和感怀。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林岁寒一家的下场可想而知。
尽管陆延风没出事,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詹淑真还是从陆弘毅的体检表里发现了端倪。陆有恒和詹淑真的血型都是O,陆弘毅母亲的血型是B,陆弘毅的血型却是A。
父母都是O血型的只能生出O血型的孩子,O血型的人和B血型的人结合在一起的话,怎么也不可能生出A血型的孩子。
她起初只是怀疑陆弘毅不是陆家的种,后来才发现,不仅陆弘毅的血型是A,陆延风也是……
就这样,林岁寒一家被陆家接回了京城。
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
林岁寒大字不识几个,一个粗鲁不堪的农村老汉,哪里比得上刚刚升任京城市市长,已经是省部级官员的陆延风。
林岁寒的三个儿子文化水平也都不高,和小小年纪就已经创业有成的陆弘毅来比更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而表现的落落大方的陆青(陆延风的女儿)更是把林岁寒引以为傲的小女儿林小露衬成了丑小鸭。
加上孙梅,也就是陆延风的亲生母亲得知事情败露之后,为了保住陆延风的地位,选择了自杀赎罪。
权衡利弊之下,陆有恒选择了继续培养陆延风,当然他也不会亏待了林岁寒,毕竟林岁寒是他的亲生儿子。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陆有恒有自己的理由。
一是为陆家的未来着想,他不可能放弃前程远大的陆延风父子,而去选择看不到未来的林岁寒一家。不管怎么说,陆延风都喊了他四十年的爸,他对陆延风父子的感情不比对林岁寒的少。
二来,陆有恒对陆延风的人品还是很放心的,在他看来,等陆延风成了势,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待他百年之后,少不得会好好关照林岁寒一家。
詹淑真却不这么想,母爱总是极端和盲目的,当初她有多宠爱陆延风,现在她就有多恨孙梅一家。在她看来,要不是孙梅母子,林岁寒也就不至于流落在外那么多年,陆延风父子的优秀只会放大林岁寒一家的贫苦。
凭什么,她的儿子在外头吃尽了苦头,仇人的儿子却享尽了荣华富贵,甚至于还要继续鸠占鹊巢。
她也恨自己,她竟然连自己亲生儿子都认不出来。
尤其是在得知陆弘毅私生活极度混乱的时候,思想进步、三观端正的詹淑真对这一家子更是恶心不已。
但她无力左右陆有恒的想法,因为她知道陆有恒这么做,出发点是好的。
有詹淑真嘘寒问暖,林岁寒一家这才把忐忑不安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林岁寒一家和陆弘毅真正意义上的交恶是在一年后。
林岁寒的三儿子林三义对左家的孙女左攸宁一见钟情,彼时,左家的孙女正和陆弘毅打得火热。
陆弘毅的死对头赵文旭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计从中来。他收买了左攸宁的闺蜜兼跟班,让她撮合左攸宁所在的班级和林三义所在的班级联谊,然后分别给左攸宁和林三义下了药。
好在陆弘毅及时赶到,大错虽然没有铸成,但不该看的林三义都看了,陆弘毅怒火中烧,在根本没看清楚人的情况下,把林三义打了个半死,还打断了他一条腿。
陆弘毅下的手太狠,那条腿彻底废了。
事后,陆延风狠狠的打了陆弘毅一顿,陆弘毅咬牙赔了林三义五万块钱,这事在陆有恒那边就算是揭过了。
可在陆弘毅眼里,林三义看光了他未婚妻的身子是事实,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林三义明知道他喜欢左攸宁,却还敢怀有觊觎之心,这就是原罪。
詹淑真和林岁寒一家也彻底的恨上了陆延风父子。
只是詹淑真毕竟年纪大了,林岁寒一家的手段实在是有些低级,在陆延风父子俩眼中就和过家家一样,根本就动不了他们分毫。
等到陆有恒一死,陆延风大势已成,陆弘毅当即就翻了脸。
他一句话,林大勇辛苦创办起来的公司破产了,从政的林二德辛苦拉来的投资商转投了邻县的怀抱,林三义被污蔑考试作弊,被学校处以记大过处分,他的外交家梦想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林小露的未婚夫更是直接登报和她解除了关系……
身体本来就不太好乐的詹淑真急火攻心之下,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去了。
对此,陆延风只轻飘飘的说了一句:“别再弄出人命就行。”
就这样,林岁寒一家就像是陆弘毅父子手中的玩偶一样,任由他们拿捏,一辈子都没翻过身。
第115章
对此,林岁寒一共发布了两个任务。
主线任务一是替他好好孝敬詹淑真; 功德奖励两千点; 任务完成度依林岁寒满意程度而定。
主线任务二是帮他报复陆延风父子; 功德奖励三千点,任务完成度依林岁寒满意程度而定。
相比于前两个任务世界来说; 功德奖励有点少。
大概是上一个世界他刷功德点刷的太狠了,偏偏上边又都得了他的好,所以这个世界的任务才会这么简单的吧。
孟则知想着; 扯了扯露出两个脚趾头的破袜子; 拿起床边的布鞋套上。
眼下正是一九八二年; 再过一年,陆家就该找来了。
孟则知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说道:“系统; 帮我兑换八十瓶灵魂强度增长液; 木系异能和宗师级中医技能。”
前身养父可是个老中医来着; 虽然只是个半吊子。不过据他所说; 他家祖上曾是岭南一带有名的中医世家,还传出过‘一门两御医; 历代有贤才’的佳话。
而且前身也曾跟着他养父学过一段时间的中医; 只是后来他养父突然得了重病; 没了,家里失去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前身这才不得不放下还没捂热的医书; 扛起养家的重担来。
这么好的背景,不利用起来可惜了。
毕竟医药总比玄学术数要更贴近生活不是。
上一个任务世界; 孟则知已经领会过木系异能的好处了,现在,他需要木系异能来催熟药材。毕竟一株药材从发芽到成才所需要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点,而木系异能能完美的避开这一缺陷,最主要的是木系异能催生出来的药材的药性比之野生药材还要好上三分。
“好的。”
只听系统说道:“八十瓶灵魂强度增长液,价值八万点功德;木系异能,价值一万点功德;宗师级中医技能,价值一万五千点功德,总计十万零五千点功德。”
“叮,购买成功。”
话音刚落,一大堆东西如潮水一般涌入他的识海,伴随着刺骨的疼痛,孟则知一个踉跄,栽倒在床上,蜷成了一团。
大概是需要传输的知识太多,这一回技能的购买所带来的痛楚比以往哪一次都要剧烈而漫长。
约莫过了有小半刻钟,大概是看孟则知还没起来,房间外再次传来那个年轻男人的声音:“爹,你起了吗……爹?”
“就来。”孟则知咬牙说道。
年轻男人听着他爹的语气好像有点不太对劲,他原本想着打声招呼就去挑水来着,这会儿却不由的停下了脚步。
过了好一会儿,里边还是没什么动静,他试探性的开口:“爹?”
只听见里边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紧跟着房门打开,年轻男人一抬头,正对上一张两眼浮肿、嘴唇苍白的脸。
他连忙伸手扶住孟则知:“爹,你这是怎么了?”
孟则知蓦地握紧了他的手,面上难掩激动,他哆嗦着嘴角,瞬间红了眼眶:“三义——”
说着,孟则知直接抱住了他,痛哭流涕。
“爹,到底怎么了?”林三义有些手足无措,这是他第三次看见他顶天立地的爹痛哭的样子。
——第一次是在他娘的葬礼上,第二次是在昨天,小妹拿到了市里中专的录取通知书,他爹带着他们去给祖宗上坟,第三次就是现在。
孟则知呜咽着说不出话来,等到他哭够了,这才慢慢的松开林三义。他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忍不住的伸手摸了摸林三义的脑袋,一脸庆幸,勉强扯出一抹笑来:“没事,我……爹就是想到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说话间,他的目光落在了林三义手中的木桶上:“行了,你去忙吧,爹自己待一会儿。”
“哦。”林三义有些摸不着头脑,看孟则知心事重重的样子,直觉告诉他,他爹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只是他爹明显是不想告诉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林三义张了张嘴,也就只能把疑问咽回了肚子里:“那我挑水去了,早饭在灶上热着,你记得吃。”
“嗯。”孟则知应了,目送林三义离开,然后果断烧了一盆热水出来敷眼睛。
要不是刚才接受技能的时候疼的太厉害,他还真就不一定能哭这么长的时间。
孟则知正在努力扮演一个受到已逝的养父入梦点拨,知晓了未来会发生的事情,顺便接收了祖宗医术传承的人。
只有这样,无论他接下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他的这堆便宜儿女都只会惊讶于他身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而不会怀疑到他是不是换了个芯子这上面来。
谁让前身只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呢。
好不容易,眼睛舒服了一点,孟则知拿下覆在脸上的毛巾,低头就对上水盆里倒映出来的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这是一张慈父的脸。
林家村靠海,祖祖辈辈都靠出海维持生活,渔民常年在海上风吹日晒,四五十岁就得了风湿病、痛风和腰椎疾病的不在少数。
前身看多了村里的老人被疾病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样子,不想自己的儿女也遭这样的罪,所以卯足了劲,拼命干活,想把他们供出去。
大儿子林大勇打小被他送去了镇上的木匠家里做学徒,十年前出的师,平日里给人打打家具做做木工什么的,因为手艺好,日子过得还不错。
二儿子林二德学习成绩一般,没能考上高中,现在在公社里的小学当数学老师,前年娶了村里生产队队长的女儿做老婆,这会儿娃娃已经揣上了。
三儿子林三义,学习成绩和林二德差不多,前身同样为他找好了出路。
镇上食品加工厂的工人老李因为身体不好要退休了。他无儿无女,恰好前身之前帮过他一个大忙,听说林三义赋闲在家,他就想着把这份工作让给林三义。
当然这份工作不是白给的,他要前身准备三百块钱,而且林三义进厂之后两年内领到的工资要给他一半。
即便是这样,还是林家赚了。毕竟这个时候,工厂可是铁饭碗,更别说是食品加工厂这么一个油水十足的岗位了。
小女儿林小露更不用说了,考上了中专,算是提前捧上了铁饭碗。
一家子出了两个城里人,也难怪昨天前身会在老中医坟前差点哭晕过去。
这也是一张让孟则知叹气的脸。
太糙了,他家爱人见了肯定会嫌弃的。
刚拧干毛巾,就听见屋外有人喊道:“岁寒,该出工了。”
“马上就来。”
孟则知应了一声,转身进了厨房。
锅里熬着的是红薯海鲜粥,有虾仁、鱿鱼、蛤蜊……海边的人从不缺吃食。
林家村的渔船都是木质的小渔船,适合在近海捕捞。
林家村附近的海域的出产还算丰饶,平均一天下来能捕捞到上千公斤的渔获,这还不包括老弱妇孺每天赶海找到的螃蟹和贝类。
每天晚上,国营水产供销公司都会派车来把林家村村民捕到的渔获运走。
这个年代,海产是除了猪肉之外,最受普通民众欢迎的肉类,因为海产产量大,所以相比于其他肉类来说都要便宜,大黄鱼一斤才四毛,乌贼一斤才两毛五,至于螃蟹贝类就更便宜了,一块钱能买五斤大螃蟹,十斤的大海螺。
因为海产没有太大的腥味,大多数清蒸一下就能直接食用,河鱼的价钱高不说(鲫鱼八毛钱一斤),因为土腥味重,不放油,不加调料根本没法吃。更别说像是泥鳅老鳖田螺这些了,那都是喂牲畜的,除非实在是饿得受不了了,一般人可不会把主意打到那上面去。
正因为如此,渔村的工分大都特别值钱,以林家村为例,其他村子可能十个工分才七分钱,林家村一个工分就值八分钱,出海的青壮一般都是记十工分,一天就能挣上八毛钱。就算是每天只在岸边赶海的老弱妇孺,平均一天也能挣上四工分。
当然了,渔民冬季是不出海的,而且岁末也不分粮食,需要自己花钱去买。
孟则知则是有自己的打算。
前身辛苦了二十多年,不过才攒下来四百来块钱的家当。这些钱里边,三百块是为林三义的工作准备的,一百块钱留作林小露的学费和生活费,剩下的钱勉强就够他送林小露去学校的路费。
村里都是每个季度结算一次工分,现在还早着呢。
孟则知需要一笔钱作为启动资金,不管是购买医疗器械还是药材种子。
他把目光盯向了大海。
这么想着,他跟在队伍后面,上了渔船。
等他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家里老大媳妇已经做好了晚饭。
林小露也从她外婆家回来了。
这年头讲究父母在不分家,林家也不例外,好在这房子是前年新建的,虽然比不上村里其他人家的青砖大瓦房,但胜在宽敞。
“吃饭吧。”孟则知拿起筷子戳了个土豆放进碗里。
他发了话,林家众人这才纷纷拿起筷子来。
林小露夹起一筷子豆干放进孟则知碗里:“爹,尝尝这豆干,我从外婆家带回来的。”
“好。”孟则知打起精神来:“你外婆他们身体还好吗?”
“都挺好。”林小露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