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种田不难-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维续眯了眯眼,看样子这小哥儿倒是个机灵的,更是感兴趣,和王掌柜对视了一下,二人眼中都闪过一丝精光。
苏青有点紧张,他不知道这里的物价,也不知道这茶叶能卖多少钱。
这时候苏青想到了方大爹还在外面等着他呢,也不知道对方现在怎么样了。
王掌柜看方维续喝完一杯又倒了一杯接着喝,于是自己也拿了个杯子倒了一杯,喝了一口,然后眼睛一亮,真是好茶啊。
“苏哥儿,你那还有多少这种茶叶啊。”王掌柜笑眯眯的说。
苏青也回了神,“我那里还有三斤左右,如果您要是收的话,我可以多炒一点。不过这价格您看····”
王掌柜看了一下方维续,见对方没搭理他,还在一个劲的喝茶。
这是让自己就做主了,“这样好不好,你这茶叶呢的确是个好东西,如果都是这种品质,我给你五两银子一斤怎么样。如果同意的话,你先送个十斤过来,看看客人的反应如何。”
虽然不知道五两银子有多少,但是想想以前看过的电视,五两应该不少。哎不管了,反正等一下去问一下方大爹。
不过做生意都要讨价还价的,要不要还个价啊,哎,都怪自己不懂生意经。
不过东家是东头村的人,应该不会坑自己吧,还是算了,万一把人家惹急了不收就麻烦了。
于是点点头,“好吧,看在王掌柜和东家的面子,这绿茶五两就五两吧。不过其他品种的茶叶工序比较复杂,现在也没时间,而且有些茶也要看季节才能采收。如果要的话,价格要稍微高一点。”
听到这里,方维续接了苏青的话,“如果口感好的话,肯定给你高价,你放心好了。”
本来王掌柜说定个契约,不过苏青只说自己年纪还小,不想签契约,不过答应方维续,只要自己炒制的茶叶都会优先卖给明轩茶楼。当然要卖给明轩茶楼,其他的茶楼苏青也不认识不是。
留下那半斤茶叶,拿着二两银子和500个铜板,给了那个小二哥十个铜板,倒把小二哥给高兴了一下,在小二哥感激的目光中出了茶楼,说好明天再把茶叶给送过来。
等苏青走了以后,王掌柜笑眯眯的搓着手,“东家,这下我们茶楼要发了,这绿茶还真是个好东西,香醇可口,回味无穷。
刚刚那哥儿说什么,这茶有好多功效,什么清思明目,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哎呦,好多,咱们赶紧准备一下。”
想了想又道,“看隔壁酒楼能嚣张多久,哈哈··我赶紧去通知一下钱老爷他们。”
方维续摇了摇头,这个王叔,一点也沉不住气。不过这茶倒真是好喝,自己还是好好想想要卖多少钱才合适。
··························
苏青走出茶楼,看见方大爹正蹲在不远处的角落里,一直朝这里看,满脸担忧,苏青觉得心里一暖。见苏青总算出来了,赶紧松了口气,还好没出事。
“方大爹,让你久等了。”苏青挺感激的说。
“没事,苏哥儿,怎么样那茶叶卖了吗?”
“卖了,说好先收十斤,让明天给送过来,你看还给了二两半银子,说要是喝的人喜欢的话,有多少就收多少。”苏青多了个心眼,没说是五两银子一斤。
“什么,二,二两银子半,我的天啦。十斤茶叶就可以卖二两半银子。这么多,这可比我们打短工还挣得多,那什么,你家里还有多少茶叶啊。”
苏青吓了一跳,二两多银子很多吗?“怎么啦,刚才给了半斤,家里大概还有三斤多,四斤不到。”
方大爹算了算,那不是还差六斤吗?
“那个苏哥儿,你不是说要是茶楼收你的茶叶,就让石头他们去摘茶叶吗,那个你准备怎么收啊。”不过等问完以后,才觉得不好意思,“那什么。我不是··”
看着方大爹不自在的样子,苏青也笑了笑“我知道方大爹的意思,我说过了,只要茶楼收我的茶叶,我就收石头他们摘的,不过我也不知道这里的物价,方大爹你给我说说呗。
还有啊,我希望你千万别告诉别人这茶叶的价格,你也知道我现在一个人住,这万一要是有些人···”
说到这里苏青也不再继续说下去。
方大爹虽然人很老实,但也不笨。赶紧保证说自己绝对不会告诉别人。
然后两人一边说一边往东大街走,东大街一直连着西大街很热闹,来往的人也很多,做小本生意的开铺子的尤其多,方大爹告诉苏青一两银子能换一千个铜钱,而大米要十个铜钱一斤,一些粗粮像玉米面倒是两个铜板就可以买一斤。
他们帮人做一天小工才三十五个铜钱,也就是说他们辛苦一天才能买三斤半大米,而且还不是天天能找到活干。难怪方阿姆一家都吃玉米糊。
想想自己刚卖的茶叶,照这样算起来还真是天价了,难怪方大爹那么激动。
苏青想了想,一斤干茶叶最少要六斤鲜茶,再除去人工,柴禾杂七杂八的,不过不管怎么算苏青都觉得自己的确是挣了。
想到山上还有很多茶叶没摘,要是全都摘下来的话,那··苏青止不住的激动了,这下子发了发了。
“方大爹,我们先去买点东西,然后再回家。
你也看见了,这茶叶山上还有很多,不过这鲜茶还要炒制一下,要好几斤才能炒出一斤呢,而且还要上品才值这个价,人家茶楼也不是什么样的都会收的。
如果你们愿意上山的话,我收你们十个铜板一斤鲜茶怎么样。”
苏青也不敢给的太多,怕人家有不好的想法,还好方大爹人品不错,没有那么多其他小心思。
听说苏青说十个铜板一斤,那不就是说摘的越多,钱越多吗,一天下来要是能摘个十斤,那就是一百个铜钱啊。想自己辛辛苦苦干一整天才三十五个铜板,还说什么,肯定干啊,不干是傻子呢。
方大爹有点呆不住,不过还是先去看看其他几人有没有找到活,如果没有的话,赶紧让他们回家摘茶叶去。
来到东街的闹市,很快就找到了几人,因为找事做的人很多,方家的几个人都等在那。要是平时,方大爹肯定会担心,这都过去一个时辰,还没找到活,今天怕是又白等一天了。不过现在却是一脸喜色,把几人扒拉到一块,说了苏青要收茶的事,几人听了以后都很兴奋。
十文钱一斤的树叶,那可真是天上掉馅饼啊。
一致决定大家都回家摘茶叶去,苏青见几人都很高兴,于是对方大爹说,“要不这样,你们留下一个人帮我,其他人先回去,让石头告诉你们该怎样摘。石头和思儿昨天摘过,他们都知道该怎么摘。”
几人都点点头表示同意,最后方大爹留下陪苏青买东西,其他人都回去了。苏青想了想,其实家里粮食还有,就是缺了一些菜和调料。
二人来到西街,这里有个菜市场,卖肉的,卖鱼的,卖蔬菜的,卖点心的,应有尽有,苏青觉得不管在哪,这菜市场都是这么热闹。
问了一下猪肉的价格,有点高,要二十文一斤,买的人不多,不过连大米都要十文钱一斤了,这肉也就不那么显贵了,再说了,家里也没有什么菜。
苏青让老板割了十斤,那老板一刀砍下,连着四根肋条,一称正好十斤。
苏青很佩服他,砍得真准,太厉害了,又让他帮忙把排骨剁一下,自己力气不够,拿回去肯定剁不开。
那老板也很爽快的把排骨剁好,苏青数了200个铜板给了老板,老板高兴极了还给搭了个猪心。
苏青也很满意,猪心也很好吃的。还有猪肺,苏青也很喜欢吃,不过没看到,就算了。
方大爹赶紧帮着把肉提在手里,心里很羡慕,自己家可是好久没吃肉了。
苏青想着家里也没有背篓,干脆买一个。跟方大爹说了一下,方大爹说有认识的人在镇上卖。来到认识的人那里买了个背篓,花了十五文,看到对方的背篓编的很好,就想着手艺应该不错,就想着让人编几个大晒扁,拿来放茶叶。
问那摆摊的人会不会编,那人正好也是嫁在东头村的,姓李,他说虽然没编过,不过说可以回家试试。
苏青定了六个,那人让旁边的人帮忙看着自己的背篓,晚上要是没卖出去就让自己的兄弟背回家去,然后自己就先回去了。
有了背篓,又买了其他的一些菜,还买了两坛酒,这酒也贵,要一百文一坛。也不过才两斤左右,又买了一些生姜,大蒜,八角,酱油也买了一斤,还有醋,最后还买了一条鱼。
走过包子铺,闻到香味苏青肚子就开始打咕噜,反正还有零钱,于是花了二十个铜板买了十个大肉包,真是不便宜,不过那包子很大个,自己拿了两个,其他的都给了方大爹。
方大爹不好意思要,这么贵的肉包子,“苏哥儿,这肉包子太金贵,我就不要了,你拿回家慢慢吃就是了,我帮你背回去。”
“方大爹,你不要跟我客气,肉包子虽然贵,可是我更感谢你和方阿姆对我的照顾。你也知道,我现在还小,只有一个人,以后肯定还有很多事要麻烦你们帮忙,要是你们跟我客气,我也不知道该找谁帮我,而且我现在不是还挣了钱了吗,以后还要挣更多的钱呢?这些包子你可以带回家分给石头他们一起吃啊。”
最后方大爹还是收下了,自己不舍得吃,把包子放好,想着带回家给其他人尝尝白面大肉包。
走了不到一个小时回了家,方大爹帮着苏青把东西背回了家,然后拿着包子急忙回家去了,他也要上山去摘茶叶。
苏青在后面大喊“方大爹,告诉方阿姆,晚上别烧饭了,都来我家吃饭啊。”
☆、第9章 茶叶
把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整理了一下,切了一半肉备用,另一半吊在井里,免得坏了。鱼也杀了,抹上盐备用。因为刚刚吃了两个肉包,现在倒还不饿。
怀里的那个大元宝和两块碎银都拿了出来,铜板还有三十六个,仔细掂了掂那个大元宝,虽然具体多少不清楚,苏青就想着,这个应该有十两吧,两个,那就是有二十两。
一两银子就是一千个铜板,能买一百斤大米,五十斤猪肉,看样子自己也算个小有钱人,这些钱应该可以用一段时间,再加上卖十斤茶叶的钱,算了算,苏青两眼发亮,那就是五十两银子。
想想还是觉得挺美的。看样子来到这古代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他要多挣钱,等将来老了,也好有个依傍。
不过想到那个十六岁就要娶汉子的说法,还是有点惊悚,也不知道那时他该怎么办。不过这些先不想,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再说吧,苏青很光棍的想。
对了,不知道建个院墙需要多少银两,不过按方大爹他们干一天活只要三十五个铜板来看,应该不需要很多。再加上饭菜,也可以承受。
等茶叶摘的差不多了,让方大爹他们帮忙建一下,到时可以多给点铜板。
也不知道石头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把肉也切好,腌上,晚上烧红烧肉吃,其他的菜洗好放着。看看天色,打了个哈欠,这身体还小,昨晚没睡多长时间,先去睡一下。要不然晚上哪有精神炒茶叶。
…………………………………………………………………………………………………………………
再说方家阿姆带着石头和思儿去了山上,蕨菜和笋子还要多采点回家,要不然过段时间可就没了,没看见山上已经有好多人也在采了吗。
昨天可是有好几个人来打听过了,方阿姆也没隐瞒全告诉了他们。
这不,今天这山坡上就来了好几个,方阿姆想着也许再过几天,全村的人都会来了吧,说不定别的村也都知道了。
哎,谁让这世道艰难呢,家家都不容易,虽然东头村是附近几个村子最富裕的,那是因为村里有了几个有钱人。
至于其他村民也只是图个温饱而已,要不这山上野菜也不会那么少了,想到这个,方阿姆还是很感激苏青的,他可是第一个告诉自己家的。
还好,这些东西山上很多,长势也不错,只要认真寻找,就是前面刚有人走过,你再走一遍,也不会空着手,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每天都不会空手回家的。
而且这边很多山坡,隔壁村也一样,山上也到处都是,还跟韭菜似的割完一茬,又长一茬,也不怕被别人采光了。
这时那几个哥儿看见方阿姆,就都围了过来跟他打招呼。其中就有两个是昨天来问他的人,看样子还带着几个要好的过来。
“阿云也来啦。”
阿云是方阿姆的名字,东头村大部分哥儿都姓方,汉子倒是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这个喊人的就是昨天来问的其中之一,也是方阿姆的好朋友兼亲戚。
其他几个哥儿也跟着打了招呼。
“是啊,这日子不是艰难吗?家里也没什么余粮,地里的麦子又没收,正好也没什么旁的事,看着这野菜就多采点回去,晒干了留着以后吃。到底还能填补一下肚子不是。”
“是啊,是啊,我们也是看见你们家石头采这个,往年也没见人来采,都不知道这两样东西怎么吃,石头阿姆,我们可都是一个村的,大家日子都一样,所以能不能告诉我们这些怎么弄啊。”
旁边几个年纪大的老阿姆也直点头,他们也是听说这东西能吃,具体怎么弄也不是很清楚,刚好碰到方阿姆也就顺口问一下,反正这东西山上多的是,也不怕自己摘了别人摘不到,往年还真没人注意,原来这两样是可以吃的。
方阿姆也不隐瞒,“我也是前两天才知道的,这两天家里也忙,刚好现在大家也都在,我呢就告诉你们一下。
随手在草丛里拔了一根小拇指粗的小笋,“这个呢叫笋子,只要把外面的皮剥了,喽,就是这样。”上手演示了一下。
“这里面的肉可以拿来炒着吃,煮着吃,晒干也可以,不过晒干的话也要先煮一下才好晒干。还可以腌着吃,就跟腌咸菜差不多。另外这个叫蕨菜,把这个头上的毛毛弄干净,也和笋子差不多弄就可以,不过苏哥儿说,这蕨菜还是晒干好吃,你们自己看着办。”
“哎呦,阿云,你可真聪明,亏你想得到,要知道现在山上的野菜也没多少了,还好现在又有这些可以贴补一下,不然的话,就要饿肚子了。”一个年龄大一点的哥儿大声的说。
“是啊,阿云就是聪明。”
然后大家都笑呵呵的,对于他们来说能找到一种新的吃食比什么都强。
方阿姆被说的不好意思,忙解释说:“你们都误会了,哪是我想到的,是我隔壁的苏哥儿,是他告诉我这东西可以吃的。”
大家因为不认识苏青,也就问了一下,方家阿姆就给好好的宣传了一下苏青,大家听了以后都不胜唏嘘,最后,演变成东头村不愧是人杰地灵的地方,你看这生病的人来到东头村不到一个月病就好了,还变得特别聪明了。
又把东头村也夸了一遍,然后各种忙自己的去了,这有好几个人呢,总不能都待在一个地方。
石头还趁机把苏青说过的那些不能吃的也说明了一下,就怕那些人不懂,把不能吃的也带回家,到时候怪罪自己家和苏哥儿就不好了。
三人离得不远,小小的思儿也很用心,他虽然人小,没多少力气,不过多找点还是行的,在竹子下面翻找的很仔细。
“阿云,石头,思儿,你们在哪里。”
钻在竹子底下的石头突然听见有人在叫他,听声音好像是二爹他们,赶紧钻了出来。
看见山脚下的二爹,三爹还有大哥,都背着个大大的背篓,石头赶紧打招呼。
几人都看见了石头,赶紧爬了上去,方阿姆和思儿也赶紧追了过来。
“二哥,咋啦,咋都回来啦,出什么事了吗,还有大哥呢,是不是他···?”方阿姆没敢说下去,只是苍白着脸摇摇欲坠的看着突然回来的几人。
他们不是出门找活干了嘛,怎么在这个时候回来了,而且大哥却不在,怎么能不让他乱想。
方二爹见方阿姆脸色不好赶紧扶着他解释,“没事,没事,你别担心,是好事。那个苏哥儿不是和大哥去卖茶叶了嘛,茶楼不但收了,还给了很高的价。这不说让我们帮着采呢。”
然后突然声音突然放小“还说给十个铜板一斤。”
“啥,你说啥,十个铜板,一斤,那么高。”方阿姆一听说给十个铜板一斤,激动的声音一下子就高了起来。方二爹阻挡不及,就怕被人听到,大哥可是提醒过自己千万别让人知道的。
没想到刚好被离着不远的一个哥儿听到,赶紧跑过来。他可是看见石头那一家人除了老大,都在呢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就多了个心眼,慢慢的靠近他们,又隐隐听到说什么十个铜板什么的,难道还有什么别的··。于是赶紧追问“阿云,刚刚说什么啊,什么十个铜板。”
方阿姆见是自己平时最要好的哥儿,也不知道该不该说,不过毕竟两人交好,瞒着也不好,而且对方好歹跟自己还有点亲戚关系。
“是这样的,二哥说有人收这个鲜茶叶,说好十个铜板一斤,不过要的不多,看在我们这么要好的份上,我偷偷的告诉你,你可千万别说出去,要不然太多的话,人家就不一定要了。”
“啊,你说真的,真的十个···一斤。”那人一惊一乍的,然后笑眯眯的说“放心好了阿云,我绝对不告诉别人。”
还转过头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周围,确定一下有没有人像他一样偷听。
方二爹虽然觉得告诉别人不好,但是也没有阻止,毕竟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而且对方还是自家哥儿的好朋友,也就不在计较。
大家都看着石头,思儿太小,大家自动忽略,苏哥儿可是说了,还得让石头教他们怎么摘呢。
石头和思儿都很开心,十个铜板一斤可真不少,他们一天要是能摘个几斤,那就是几十个铜板呀想想就觉得美啊,苏哥儿可真是好人。
石头和思儿认真的教了几人该怎么摘嫩芽,他们都已经摘过了,当然知道。
然后几人各自分开,寻找茶树,赶紧摘茶叶,多摘点就多点铜板不是。
………………………………………………………………………………………
苏青一觉醒来,太阳已经偏西,洗了把脸,方家人还没回来。于是开始烧火,先蒸饭,等饭熟了以后,盛到一个大陶盆里,盖上盖子,放在灶台旁边,只有一口锅真是不方便。
再把切好的肉放进锅里,一小块一小块的红烧肉,香喷喷的,苏青夹了一块尝了一下,很好,肥而不腻,满口酥香,太好吃了,这可是正宗的土猪肉啊,不是喂饲料的,不是注水的,现代菜市场买的根本没法比,差点没把舌头给咬了。
看看天色,太阳已经偏西了,方家几人应该要回来了吧。把肉也放在另一个盆里,又把腌过的蕨菜和笋拿出来各炒了一盘,在加上买来的包菜,莴苣和鱼。
这个时节蔬菜还真少,不过古代没有大棚,只能按季节种菜,也是没办法的事。
弄好以后,苏青去了方阿姆家,大门关着,看样子还没回来。苏青有点着急,这么晚了还能看得见吗?自己应该告诉他们要早点回来才对,天黑危险,还带着石头和思儿两个小豆丁呢。
正当苏青着急的时候,方家人回来了,看见几人都背着个大背篓,苏青赶紧迎上去。
“方阿姆你们怎么才回来啊,再晚点都看不见路了。”
看是苏青,方阿姆笑呵呵的说:“哎呦,苏哥儿啊,我们不是想多摘一点吗,呵呵,你看我们摘了好几背篓呢。”
“那真是太好了,赶紧进屋洗洗,然后来我家吃饭,我饭都烧好了。还有你们先称一下,看看有多少斤,我家还没称呢。”
“那好,我家正好有称,对了苏哥儿,这位是元阿姆,他是我好朋友,刚好也在山上,这不也摘了一袋子,你能不能也收了。”
苏青就见那哥儿有点紧张,点了点头,“今天的就先收了吧,你也知道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太多了怕炒不过来。”
方家人听了都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苏青让他们一家摘就是帮他们,自己怎么能不先问问再说呢。万一下次人家不让自己摘怎么办。
看大家尴尬,苏青赶紧说:“先别紧张,下次要是再收的话,我肯定会告诉大家的,不过下次你们可要早点回来,我可是要等你们回来才可以炒的,不过明天我得问问茶楼还要不要接着收才行。”
方阿姆听了点点头称是,然后拿了称,把大家的茶叶称了一下。
☆、第10章
方阿姆把所有的茶叶称了一下,他们一家一共摘了八十三斤六两,因为没有铜钱,苏青给了一块一两的碎银给方阿姆,方阿姆进房拿了一百七十个铜钱给了苏青。
苏青又数了六个给回方阿姆,方阿姆不收,最后苏青说是多少就给多少才收下。
元阿姆刚好十斤,给了一百个铜板,把元阿姆高兴坏了,这可是一百个铜板啊,他家当家的一天累死累活,才挣三十五个铜钱呢,而且那都是卖力气的活,不但辛苦还不一定天天有。
看着手里的铜钱,这可是一大笔收入啊,虽然方家挣得比他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