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安宁-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从没见过的有趣玩具,李欣然很快就将身后的一群小弟抛之脑后,一声令下,何宁就晋升为李欣然的溜冰教练,在打谷场平坦的地面上开始了现场教学。
  想必溜过旱冰的人都知道,一开始学习溜旱冰先要掌握的是站稳后扶着墙慢走,逐渐适应并掌握溜冰鞋的节奏,这个过程一般在三天以内就可以掌握了。
  令何宁意外的是,仅仅一个小时都不到的时间里,李欣然就已经可以摆脱别人的搀扶,一个人慢慢地滑行了。这对于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女孩来说,可以算是有天赋了。
  看李欣然玩得欢乐的模样,何宁可以确认家里佃的十亩田可以保住了,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暗下决定回去劝家人里今后别再佃田种了。
  当李欣然可以自己慢慢滑行后,何宁便抽工夫将溜冰鞋的其他隐藏功能一一告知并演示给了李斩,例如:配合每个人的脚部调节长短宽窄,如何前后刹车等。
  他可没打算将时间全部浪费在陪练上,反正溜冰简单易学,李欣然也从来不缺保护她安全的人。有这大好的时光,他还不如用在研究家里的木头上。
  到了饭点,李欣然被李家派来的人通知回去吃午饭,大伙儿才散了场。
  解决了一桩心事,何宁也终于松了口气,带着小跟班何安打道回府。
  只是不知是不是错觉,何宁总觉得一路上何安的心情很低落,虽然对方一句话也没说。
  不经意间,何宁扭头看了一眼跟在自己左后方的何安,果然见他低着头,看不清表情,两只手紧紧地攥着衣角。
  “喂,衣服再攥就烂了。”
  话一出口,何宁楞了一下,又瞥了一眼何安。突然发现对方从来何家到现在,好像就穿过那么两件灰扑扑的旧衣服。也不知道是拿谁的旧衣服改的,大小勉强合身,但颜色很是老气,还被洗的泛白。
  “哦,对,对不起。”
  何宁的话说的突然,何安却有种被抓包的心虚感,连话都说得不利索了,赶紧松开攥着的衣角,还用双手仔细地抚平。
  “家里的地不用被收走是件好事吧,怎么还一副不开心的样子?”
  这是第一次从何宁的嘴里说出关心何安心情的话,话一出口,连何宁都觉得有些惊讶,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竟然关心起何安的心情了?这个问题何宁找不到答案,但回忆中那天下午的拥抱让他内心模糊地认识到:何安对他来说是不一样的,是同这个世界中其他人都不一样的。
  然而,处于慌乱之中,想要遮掩内心的何安却没有意识到何宁的反常。
  “我,我没有不开心啊,家里的地不用被收走,我当然高兴了,大郎你真……(厉害)”话还没说完,何安就被打断了。
  “够了,我不想听你敷衍我,我想听你对我讲实话。”
  刚刚意识到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就被对方不信任的态度泼了冷水。何宁有点上火了,直接停了脚步,转过身面对面地看着何安的眼睛。
  “大,大郎,我……我……”
  何宁强硬的态度让何安有点害怕,但让他说出自己内心的猜测却又不敢,他怕一说出来,猜测就变成了真相。
  “何安,告诉我你内心真实的想法。”
  何安退缩,何宁却步步紧逼,他希望这个在他心里占据不同地位的人对他是信任的,不论他的性别是什么,不论他的身份又是什么。
  “我……我……我没想什么……”
  等了半天,期待了半天,对方还是没有向他坦诚,何宁很失望,也不想再多看对方一眼,直接转了身,大步往回走。
  “大郎,大郎,你别走,我说,我说。”
  何宁失望得表情让何安惶恐起来,这一刻他才明白,何宁有多在意他的坦诚。然而,他挽回的话并没有换回对方的一刻停顿。
  何安真的慌了,他害怕何宁对他失望,害怕何宁再一次对他冷漠,内心的恐惧和慌乱让他不顾一切地冲上前,拉住何宁的手。
  “大郎,我害怕,我害怕自己配不上你,害怕你喜欢上李小姐,更害怕你从此不再理会我!”
  说着,何安感觉自己的喉咙哽咽起来,却忍着不敢流泪,大郎不喜欢他哭,他不能哭。
  这个答案足够坦诚,却让何宁感觉有些啼笑皆非,同时内心也因这股酸涩而柔软了几分。
  “嘁,真是有够无聊的,谁会对那种小屁孩儿感兴趣。再说,我也是有家室的人了。真不知道你的脑袋里成天都想点什么,有这时间还不如回去给我多打磨两块木料!”
  对一个不到八岁的小女孩吃醋,何宁真是高估了何安的脑回路,想想自己刚才还因此而发了火,不禁懊恼三分。
  趁着何安还傻愣在那里的功夫,何宁赶紧抽出了自己的手,先溜了。
  何安却是被何宁话里的内容给惊喜到了,他以为听到自己那番话,何宁可能会承认,也可能会生气。但万万没想到,何宁竟然会说不喜欢李欣然,还是因为自己!
  虽然何宁的语气带着三分嘲讽两分嫌弃,但何安就是知道,大郎的话是真的。
  等他从何宁的“甜言蜜语”带来的晕眩中走出来时,却见何宁已经走远,只得放下心思赶紧追过去。
  “大郎,等等我啊~”
  在何宁的眼中,何安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他不同于何宁前世见过的种种女性,也不同于前世相处过的各种男性。当然,这些不同不仅仅是性别上的,更多的是性格上的。
  但偏偏就是这么一个让他不知怎么对待的人成为了他的妻子。
  相比起前世何宁追过的女生或者追过何宁的女生,何安没有她们自信,没有她们开朗,也不像她们钻石般闪耀。他不需要自己像对待女生那样呵护,也不能像对待兄弟那样义字当先。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让何宁把他放在了心里一个特殊的位置。这么一说是有些奇怪,可仔细回想起来,似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从何宁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何安就是陪伴他最多的人。在他被称之为傻子的时候,在他为生存迷茫的时候,在他控制不住思念前世亲人的时候,默默陪在他身边给他信任,给他支持,给他拥抱的,始终是何安。
  也许在刚得知何安喜欢他时,他是毫不犹豫拒绝的,但他也是茫然无措的。没认识何安以前,何宁从来不知道一个人的喜欢是可以让自己卑微到尘埃中的。这样的喜欢给他带来压力,而童养媳的身份捆绑了他的婚姻让他叛逆,让他愤怒,让他残忍地伤害别人。
  当他清醒过来,打算妥协于现实时,他以为,让他从心底里接受何安作为自己另一半的身份会很困难。可恰恰相反,四个月的陪伴,早已让何安成为了他的习惯。他们之间的相处没有无措,只有习惯。
  当陪伴成为习惯,身边人已经不能称之为过客。


第30章 定中镇
  宅男之所以可以宅得住,是有那么一个东西吸引着他,让他不断地投入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东西很是神奇,可以让男孩甘愿在最活泼好动的年龄静静地呆在一个地方,久久不挪窝儿。
  以前,这么一个吸引着何宁的东西是电脑;现在,却是一堆各式各样的木材。
  对于大多数男孩子来说,或多或少都有一个机械梦,喜欢摆弄各种机器零件儿;喜欢将家里的电器拆了重组;喜欢关注各种汽车模型或者武器。何宁就是这样的机械控。
  前世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何宁没能涉及机械领域,只能收集一些模型过过干瘾,再在网上搜集资料或者看一些军事杂志,了解最前沿的军事武器。但要说实际触及机械零件的机会,何宁前世还真没遇到。
  幸运的是,这一世何宁可以把他大把的时间用在研究、涉及以及制作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他有支持并传授知识给他的家人,有趁手的工具,有合适的器材和环境。
  虽然受到时代技术的限制和约束,很多设想无法在技术上得到支持,但不妨碍他利用学过的力学、动力学等知识,换种思路“曲线救国”。
  但是,作为一只初初涉及该领域的小菜鸟一枚,何宁依然常常感觉到技术上的束缚和限制,很多时候,理论上可以实现的方案,操作起来却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技术漏洞。
  何大爷传授于他的知识是老一辈们一代一代钻研、探索、创新而来的,这些瑰宝往往看似理所应当,并不出彩,但只要看到其本源,就可以以此为基点,进行千变万化的创造。
  但时间一长,何宁将这些知识消化吸收后,就总觉得思维受到了限制。老一套固定的模子需要被打破,新的知识需要被吸收,以产生更多的创造力。
  这天,正好父亲何大柱要到镇上交一批做好的摇篮,顺便买一头壮实的黄牛。毕竟以后若是经常来镇上交货,老借别人家的牛也不是个事。虽然该掏的租金一文没少过,别人也愿意出借家里的牛,但要是真到了农忙时候,没准会借不来牛耽误了事。
  而买牛这事得靠何大爷的眼力,老人家年纪大见识多,对牛也有几分了解,是此行不可或缺的人。
  何宁也打算一起去镇上。一来呢,到这里这么久了也没出去逛过,老在家里憋着思维都固化了;二来呢,能到镇上别的木匠铺里见识见识;这三嘛,还可以去镇上的书局看看,能找到有关木工的书就最好不过了,即便没有,那能找到关于这个世界风土人情的奇闻异志也是不错的。
  而何安也被何老娘交与了生活物资采购的重任,需要一同往镇上去。
  何大柱选的这天正好是镇上赶集会的时候,热热闹闹的的集市里有不少卖小吃的,卖菜的,卖胭脂水粉的,还有吹糖人,捏泥人儿的,运气好时还能在码头附近碰到杂耍的。这个镇子不大却能如此热闹,得得益于镇子依偎的河流——定中河,镇子依定中河而建,又因定中河而繁盛,顾名曰“定中镇”。
  定中镇上的所见所闻让第一次见识到古代镇子的何宁吃了一惊,看来这里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民安物丰。
  四人一路走马观花,倒也不耽误正事,先跟着何父到一家杂货铺交了货。
  这件杂货铺名“稚淑坊”,名字起得秀气也让人一目了然,店内专卖各种女士及幼童用品,小到银针彩线、首饰布匹,大到织布机、屏风、美人榻等应有尽有。虽然种类繁多,物品琳琅满目,却因合理的摆放布局而不显得杂乱。不得不说其老板绝对是个精明玲珑之人,懂得女人与孩子的钱最好赚的道理。
  何氏摇篮在镇上的第一笔生意就是和稚淑坊做的,何父还应店主的建议给品质上好的摇篮上雕刻了寓意吉祥的图案。
  虽然这些除了好看就没什么别的功能的图案在和宁看来甚是鸡肋,但也不能就这么忽视市场回馈的信息。为此,何宁还花费了不少功夫在学习雕刻上,奈何确实对此兴趣寥寥,水平也只能达到个入门级。
  何父在稚淑坊交了货,何安也正好购置了一批母亲李清交代买的针线。
  看见摆放在台面上的几匹棉布质量不错,何宁想起了何安身上的衣服,正想着买些回去给他做身新衣服,却想起自己囊中羞涩,钱财都交给何安保管了。
  不花钱的时候也没觉得自己窘迫,等到有了花钱的地方才发现存款竟如此微薄,看来这次回去花点心思赚钱才行,否则别说买布了,就是给家里的妹妹们一人买朵绢花都够勉强的。
  等四人出了稚淑坊就兵分两路,何大爷与何大柱直奔牛场选牛,何宁就和何安一起采购生活物资。
  虽然要买的东西总结起来就四个字——生活物资,但林林总总的算起来可真是不少了。除了油、盐、醋等调味料,还有米、豆、面、糕点等粮食,等所有东西都买齐全了,两人的背篓也装满了。
  虽然两人都是负重前行,但一点没影响何宁的兴致,两人一路走走停停,找到一家木工店。
  说是店面,倒不如说是一个院子。宽敞的院子只用齐腰的篱笆围了一周,可以一目了然的看见几个刨木料的,雕刻的,安装的正在各司其职地忙活着。这样规模的木工店在这个镇上已经是最大的了,店主加上几个学徒已经可以满足整个镇子对木制品的需求了,甚至还常常能接到周边几个村子的活儿。
  院子后面是一栋一进的房子,却有一间不小的厅堂,两边各有两间屋子。房屋的墙边摆放了几把新制的农具,从外面隐约可以看见厅堂内有几张家具的影子。如此看来这家木工店主要经营的大概是农具和家具的制作了,但也不排除做一些需要特殊定制的木制品。
  令何宁惊喜的是,他竟然在院子里见到一架还未完工的筒车(俗称:水车),这个大件儿在何宁的眼中可比那些雕了花儿的美人榻有吸引力多了。
  “咦?你是做出‘何氏摇篮’的何家人吗?”
  不知不觉进到院子里的何宁被这声疑问唤回了神志,却不明白对方是怎么知道他的。眼前是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少年,古铜肤色,身材修长而有力,一看就是做惯了活的。何宁不确定对方是否是前身的旧识。
  “抱歉,我们之前认识吗?”
  “你不认识我,我却知道你。”
  少年的话让他想起对方之前提到“何氏摇篮”,想必对方也是因此而关注过何家吧,但有一点却令何宁有些疑惑。
  “那你是怎么知道我是制‘何氏摇篮’的何家人?”
  听到何宁的发问,少年的眼神下意识的瞟了一眼站在何宁身后的何安,表情有些怪异。
  一直关注着对方举动的何宁也发现了少年的眼神,顺势看到了身后的何安,瞬间秒懂了,原来带着何安的自己就像身后贴了一张巨型标签。
  北猛国人的五官相比起夏国的人来说立体不少,眼睛瞳孔的颜色也大多是较浅的棕色,毛发浓密还普遍自然卷,种种特征都与传统的夏国人区别甚大。
  何安身为两国混血,五官相比起北猛国人没有那么立体,但也是棱角分明,浓眉双眼皮再加一头自然卷,这样子在一群夏国人堆儿里也算是十分突出了。
  也是何宁以往在各种传播媒体上见惯了混血,对何安的外貌没觉得有什么异常的地方,甚至有时候还会暗搓搓地羡慕这样很man的外貌。
  可对于生活在中原的夏国人来说,没有自己国家文字、游牧为生的北猛国人代表的是粗鲁、蛮夷、未开化,北猛国人的外貌也被“恶屋及乌”,视作丑陋粗鄙。
  何宁不喜欢少年甚至周围几人投在何安身上不礼貌的目光,也不想跟他们讨论审美的问题。这种时候,转移话题是最明智的选择。
  “这架筒车是你做的吗?”
  谈到筒车,少年的表情立马焕发出亮眼的光彩。
  “你也知道筒车吗?这是我跟父亲到南方时见到的大家伙,用来灌溉农田很是实用的,我想把它做出来,可是中间有几个地方总是做不好。你知道它的名字,你会做吗?”


第31章 结果?过程
  两个年龄相仿的大男孩有个相同的兴趣爱好,很容易就能打成一片。再加上少年心性简单而真挚,即便两人交往中发生过一些小摩擦,转眼也就烟消云散了,这样的性情让两人结为了好友。
  相互了解后的何宁也意识到这位名王章沐的少年,也算是痴人一个了。
  王章沐家里是世代做木活儿的,这家木工店就是他家开的。他的父亲和爷爷也是镇上有名的木匠,镇上大户人家嫁闺女都会提前跟他家打好招呼预定婚床。他的爷爷年轻时曾单独一人耗费三四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张千工床。千工床是一种极为考究的婚床,需要做工的木匠一天一工耗费千工的工时来完成。
  而王章沐的父亲也即将完成自己的第一张千工床,可以说婚床和家具是他王家祖传的手艺。
  可到了孙子辈儿,作为长孙的王章沐却“不学无术”,不想着好好学习制作家具,反倒醉心于研制各种农具,让王氏爷俩操了不少心。
  比如王章沐自己提到随着父亲到南方游历的那次,王父本想着带儿子到南方繁华的大城市见识见识更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千工床,期望儿子能“改邪归正”,体会到千工床的真正魅力。可结果却恰恰相反,王章沐完全被南方稻田内的筒车吸引去了注意力,根本没领悟到千工床半分魅力。
  无计可施的王父终于对大儿子放弃了治疗,任其肆意地朝着农具研究道路愈走愈远,只能寄希望于刚学会刨木料的次子了。
  在王父眼中长歪了的王章沐与何宁却是兴趣相投,两人都对繁复的图形雕刻不太感冒,反而更喜欢机械类的研究方向。
  对于筒车,何宁也很是感兴趣,以前还在南方的田地里或是旅游景区见过不少,也在网上查过运行原理,大概知道个章程。但亲自动手去做一个筒车是何宁从来没想过的,感觉就像眼前突然打开了一扇大门。
  以前何宁想起机械,脑海里浮现的不是汽车、轮船、机床,就是枪、弩、机器人等,都是一些现代产品,在古代几乎不可能接触,甚至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何宁忘了一点,即便是我国古代也早就出现并能够熟练应用各种机械原理了,而这些技能最大的发挥之处除了武器就是农具。
  何宁脑海中能够回忆到的古时的农具小到独轮车,大到龙骨水车,都是先祖们千年的智慧结晶,其中蕴藏的奥妙足以让何宁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了。
  明白了这一点的何宁也明确了自己以后的研究方向,很是兴奋地研究起了王章沐制作的半成品筒车,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对着一件半成品嘀嘀咕咕了半天,都受益匪浅。
  眼见的时间一点点过去,何安担心错过约定时间,何父与何大爷找不着何宁着急,这才提醒了一下正谈的火热的何宁。
  “大郎,时间不早了,我们再不回去怕是要惹父亲和爷爷担心了。”
  听何安这么一说,何宁也意识到时间的问题了,赶紧对王章沐道:“和章沐兄的交谈,真是让何宁受益匪浅。但仅凭你我二人纸上谈兵,怕是不足以解决所有实际问题。依我看,不如这样:我俩可以用少量的木材做缩小版的筒车。这样一来不仅节省时间和体力,还能解决实际操作问题。如此一来,只要小筒车制作成功,那么依据小筒车的原理而建的大筒车也能成功。”
  何宁的话让王章沐眼前一亮,顿时觉得能想出这么一个绝妙主意的何宁形象高大了许多,“宁子,你这主意真是绝了。咱俩以后就是亲兄弟,你也别王兄、章沐兄地叫我了,直接喊我章沐就行,我也喊你宁子怎么样?”
  何宁也不是喜欢说客套话的人,既然对方都不介意,他当然更加乐见其成。
  “当然好了,那我们就以一个月为期,到时候看谁做的筒车模型最好!”
  “好,就以一个月为期!”
  这趟定中镇之行收获志同道合好友一枚,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心中乐呵的何宁辞别了王章沐,到约定地点与何父、何大爷碰了面,倒也没忘记往书局走一趟。
  可惜的是镇上的书局不大,木工类的冷门书一本没有。最终,何宁只得退而求其次地选了一本关于风土人情的书。
  见乖孙孙对书本还有兴趣,何大爷很是支持,爽快地结了账,还体贴地为何宁添了一套笔墨纸砚。
  就连走出书局回家的路上还不忘继续叮咛:“你现在虽然跟着爷爷学做木工,但读书的本领也不能丢,那些可都是能受益终身的知识,到哪只要说你读过书,就没人敢忽悠你。可别不信,爷爷这么大的岁数可不是白长的,啥人没见过。这世界可没有你们想象的简单,多读书才能少吃亏……”
  吧啦吧啦吧啦……
  伴随着何大爷普及江湖经验的口水声,以及两只黄牛一唱一和的哞哞声,四个人映着夕阳的余晖轻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之后几天,醉心于研制筒车的何宁在家里接连宅了四五天,连早上运动的时间都被他用来思考了。
  家里人见他如此拼命很是担心,可劝也劝不住,也只能在吃食上下功夫。但即便天天好吃好喝的养着,也没见长肉反倒清瘦了几分,这可愁坏了何老娘。
  恰好,这日早上何家人刚吃完早饭准备做工时,李蛋儿到何家说是找何宁玩儿,何老娘欢天喜地地没收了何宁手里加工了一半的小零件,顽强地顶住乖孙孙不乐意的眼光,强行把他推出去找小伙伴儿们玩耍去了,还派了监工何安跟随。
  无奈之下,何宁只得暂别他的宝贝们,目光不善的跟着走在前面的李蛋儿,出了何家的门。
  走在前面带路的李蛋儿又不是没有感觉的木头,瞧,这货虽然脚步没停,但已经开始同手同脚了。他也没想到何老娘会这么痛快地放何宁出来玩儿,根据他打听来的情报,何老娘不是该担心孙子磕着碰着百般阻挠吗?而在家“憋坏”了的何宁不是该对自己感激万分吗?
  “哈,哈哈,今天天气不错啊,正适合出来玩呢。”李蛋儿尴尬的随口开了个话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弱弱地期待着能削弱几分背后的幽怨。
  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何宁抬头看看了周围,八月份的乡村到了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