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靠山吃山-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爹阿么一起来的,他阿么刘素看面相还是一样的刻薄,不过想到他做的一些事,倒也不似以前那样招人膈应。
安华带着楚离是最后一个来的,他在村里除了二叔和叔叔,亲朋还有不少,即便心里不愿与他们走动,表面的功夫还是要做足,加上族长、村长、族老、村老这些必拜的,耽搁了好些时候,到安轩家都巳时了。
安轩把方伯一家介绍给了安华,说起安华的阿爹,那时方伯已经跟在安万义身边,对这件事情稍有些印象,但记得不甚清晰,听了安华的讲述,方伯道:“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家里人都还记得这件事情,快三十年了,当时那个小爷儿的孩子都这么大了,我家老爷就是这样的人,你也不必太挂在心上了。”安华笑了笑,不置可否。
初一不宜在别家用饭,安轩给了两人红包,安华呆了会儿就带着楚离告辞,楚离还不是特别想走,看着糕点一步三回头,为此秦风还特地把每样糕点给他准备了一份,他笑眯眯的说声“谢谢”方心满意足的走了。
方建成夫夫连孩子,安轩夫夫也都准备了红包,他们本来不要的,安轩道是年节图个喜庆,他们也就收下了。
这里年节不兴吃饺子,安如宝忍到晚上就忍不住了,拉着阿么、小夫郎外加韩石去厨房包饺子,包饺子是个技术活,几个人里只韩石和安如宝勉强算是会包,宋初秦风完全门外汉,学了半天,宋初擀皮倒是似模似样的了,包饺子还是惨不忍睹,秦风更是,包出来的饺子要么陷大包不上,要么馅小扁扁的一个,好容易包了个差不多的,歪歪扭扭的还露着馅儿,没办法他只得放弃,改为专门摆饺子,这个他倒是拿手,愣是把一盖顶连的饺子摆出了花儿来。
包完饺子,把它们放在厨房冻着,到了次日煮开了水,直接倒进锅里就可以了。因包饺子的水平参差不齐,饺子挣开了好几个,馅儿是传统的白菜猪肉馅儿,飘在白白的饺子中间,倒是相得益彰。
早饭吃了□□的饺子,安如宝心情不错,带着几个孩子出去玩儿,也没去很远,就去了河边,年节村里人都闲着,全村的孩子都在外面疯玩儿,河边也有不少,之前凿开的地方已经铺上了木板,一群孩子在冻的厚厚的冰面上,或是打出溜,或是抽猴子,也有拿着自家做的滑冰车的,就是一块布板底下钉上两条平行的圆木,圆木朝下的地方楔进去两条粗一点的铁丝,这样冰车在冰面上就可以减少阻力,手上再用两根插着铁钉的木棒一撑,可以在冰面上滑的又快又远。
宋亦伤疤好了忘了疼,在冰面上和几个孩子你追我赶,玩儿的忘乎所以。
这一次,安如宝再一次见识了自己小夫郎的本事,孩子们玩儿的所有游戏,没有他不精通的,孩子中也不乏年纪比他大的,去跟他挑战,宋初来者不拒,绷着脸百战百胜,不过每次赢了他都要看一看安如宝,冲他笑一笑。
安如宝没有去玩儿,内里是个大人的他,不太好意思跟小孩儿混在一起,只坐在河边的堤坝上看着,宋初看他时,就给他竖竖拇指,权当鼓励,也算悠然自得。
不过这份悠然很快被人打破,一个人静静走到他的旁边站定,起初安如宝也没在意,直到那人站了一会儿,打量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他才回过头去看对方,只见他身着淡紫色棉袍,长发高束,剑眉星目,身材高挑,儒雅风流,饶是安如宝自认见多识广,面对眼前之人也不由心中赞叹,想起那句被人用滥了的:“君子端方,温良如玉”。
那人看了他半晌,目光落在他的脸上,神情有些恍惚,喃喃道:“果然是万中无一,难怪……难怪……” 神叨叨的弄得安如玉一头雾水,他自说自话好一阵儿,方醒悟过来,忙道:“在下昨晚守岁,睡得晚了,精神有些不济,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安如宝嘴上道:“好说,好说。”心里腹诽:“看来这人是读书读傻了,可惜了一副好皮囊。”
那人顿了顿,又一抱拳道:“想必阁下就是安轩叔家如宝兄了,久仰大名,幸会幸会,在下安承佑。”人家以礼相待,安如宝也不敢怠慢,起身还礼道:“岂敢岂敢,幸会幸会。”一番话酸的他鸡皮疙瘩直冒。
随后两人你来我往了几句,不过是些相互恭维之语,没甚么实质内容,安如宝不认识对方,不明白他为何来此与自己虚与委蛇,正纳闷,眼见宋初又抬头冲他一笑,他忙还了个笑容,没注意身旁之人神色瞬间黯然。
安承佑二十六回家当晚就知道了发生在宋初身上的事情,当时就去质问自家阿么,安春是阿么的侄子,村里人是排外,无故却不会难为两个孩子,差点儿逼走宋初,他不用想就知道与自家阿么脱不了关系。
他阿么也承认了,还道:“我知道你对宋家小哥儿的心思,我这么做就是要断了你的念想,宋家小哥儿算的甚么,咱家的爷儿岂是他高攀的起的,要迎他进门,你就不用想了,你如今当务之急是好好念书,他日封侯拜相,何愁没有好夫郎!”
安承佑自小便知自家阿么的为人性情,除了生气也是别无他法,不过回去倒是和自家大哥大吵了一架,无他,只因他对宋初的心思,只跟自家大哥安泽仕提起过,一想到宋初被自己所累差点儿被赶出村子,流落街头,安承佑就愧疚不已,再想到宋初已经奉人,又是心痛难忍,几日来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今日本想出来散散心,却不料在此碰到了宋初。
说安承佑对宋初的郎官不感兴趣是不可能的,他已经在一旁看了一会儿,发现宋初偶尔会抬头向某个地方露出笑容,那笑容灿烂到刺目,自他与宋初相识,从未看过,再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自然就看到了安如宝。
安如宝,安善人的孙子,十四岁的秀才,不管听几次都不如本人给他的震撼更大,俊美的相貌,洒脱的气质,他就只是闲闲的坐在那里,就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在那一瞬间,安承佑输的心服口服。
宋初似乎也看到了安承佑,皱了皱眉,从人堆里走了出来,远远地,安承佑就能看到他脸上的戒备,心中苦笑,暗道 “自作孽不可活。”他心里还未放下,不意与宋初见面,对安如宝道:“我忽然想起家中有些事情,先告辞了,改日再谈。”说罢,不等安如宝反应,转身离开。
这人来的突然,走得蹊跷,安如宝看着他的背影,如坠五里云雾,宋初径直走到他的面前,伸着脖子看了看,道:“我就说看着像他,果然是他。”安如宝问他道:“你认得他?”宋初撇撇嘴道:“当然认得,他叫安承佑,是安富民家的小爷儿,他来干甚么?”
安如宝暗暗观察宋初的表情,发现他似乎对安承佑并无好感,道:“他就和我说了几句话,你……不喜欢他?”宋初斩钉截铁地道:“不喜欢,他也不喜欢我,从小到大总欺负我。”
安如宝怎么也不相信看似沉稳的安承佑竟会欺负人,不过联想他之前的怪异行径,心中略有了些猜测,再看宋初还是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心中默默为安承佑哀悼。
若果然如他所想,所谓爱他就要欺负他,说的就是安承佑这样的人了吧?
从初三开始,是出门走亲戚的日子,安万义这一支一直是一脉单传,安轩的阿么家虽说还有些亲戚,也是远了几支,并非非走动不可,倒是秦风家里,阿爹阿么还在,还有两位兄长,不走动不行。
初二就已将东西备好,到了初三一早,安轩套好车,拉着秦风、安如宝、宋初、宋亦和安如玉六口人往玉兴城行去,方伯说是家里无甚要紧亲戚,一家人留在家中。
第30章
自青山村到玉兴城,一般马车要走差不多三个时辰,安轩家的老马行的更慢些,用了近四个时辰,快酉时了方到。
玉兴城属连州府,是个颇有些规模的大城,四周修着高大的城墙,城门口有士兵把守,他们自北门而入,一进城门,眼前是宽阔的街道,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只是年节期间,大多关着门,不过门前都挂了红色的灯笼,倒也不显的如何萧条。
秦风本家住在城西,马车穿过几条街道,走了大约一刻钟,到达一处宅院,宅院不小,高大的门楼上悬着写有“秦宅”的牌匾,因事先已经通了信,一群人等在门口,见马车停下便围了上来。
秦风的两位兄长以及两个哥么都在人群里,等一家人下了车,几个小辈先上来跟安轩秦风拜年见了礼,秦风给每人发了红包,才走到他们两位兄长面前。
秦家在玉兴城算不得高门大户,但绝对称得上书香门第,如今秦风的大哥秦尚清,现任与连州府相邻的青州府乐山县县令,二哥秦尚远则在连州府辖下的明全县县衙里担任主簿。
双方见了礼,安如宝是第一次见阿么本家的人,秦尚清温文儒雅,秦尚远清瘦干练,看的出两位舅父对自家阿么是真心疼爱,对自家阿爹态度却是淡淡的,连带着对他们几个孩子也是不冷不热。
秦风的两个哥么倒是热情,一人拉着秦风一只手,引着众人往院里走,边道:“阿爹阿么一大早就开始念叨,直念叨到这时候了,莫让他们等急了。”
安如宝算的上是第一次来秦家,走进大门,三丈开外是一人多高的一字型影壁,将大门遮的严严实实,上书“耕读传家”四个字,众人并未绕过影壁去正厅,而是沿着影壁向东,穿过一道抄手游廊,又过了两道垂花门,到了一处院落,院门上挂着 “祥园”二字,门口几个侍仆垂手而立,众人进了院门,直奔正房厅堂。
厅堂里两位老人端坐上首,五十上下年纪,正是秦风的阿爹秦正元和阿么何瑾,秦风一进门眼圈先红了,几步上前跪拜在地,叫了声:“阿爹、阿么。”安轩、安如宝等紧随其后给两位老人叩头拜年,两位老人激动非常,忙让其他人将一家人搀起落座,先问了安轩夫夫一些搬走之后的生活,后又把安如宝和安如玉叫到面前好一阵摩挲,安如玉嘴巴甜,又是小哥儿,几句“外祖、外祖么”把老人哄得心花怒放,给了两人每人一个厚厚的红包。
至于宋初和宋亦,宋初和安如宝结亲他们并不知情,对安轩夫夫带着两个来路不明的孩子来本家有些疑惑,便用眼神询问秦风,秦风笑着拉过宋初,道:“我一高兴忘了介绍,阿爹、阿么,这是宋初,那是他小弟宋亦,他们不是外人,小初是咱家如宝的小夫郎。”
内堂里挤了一屋子人,待秦风说完,屋内的空气似乎凝滞了一下,等反应过来,众人一时间面色各异,打量的目光不时落在宋初身上。
首先变脸的是秦尚清,不过到底涵养功夫到家,并未当场发飙,只沉着脸道:“这是甚么时候的事?这么大的事情你们甚么时候定下来的,怎么没跟家里知会一声?”秦风用了小夫郎而不是准夫郎,看来是结过亲了,自家内侄子结亲他们居然不知道,也不怪他翻脸。
秦风却只淡淡地道:“这事办的急,两个孩子都没成年,办的仓促了些,没来得及通知家里,再说左右是咱家的人了,总是要带回来给你们看的,玉兴城和青山村离的不近,何苦让你们跟着折腾。”秦尚远面上也不好看,道:“当初你们一声不吭的搬到青山村没跟家里商量也就罢了,如宝的亲事你们也敢如此草率决定?!,咱家好歹是如宝的外祖家,他结亲外祖家无一人到场,传出去成何体统?果然是……”上首秦正元瞥他一眼,秦尚远一惊,把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
秦风似笑非笑地道:“果然是甚么?二哥怎么不说了,弟弟洗耳恭听呢。”秦尚远的夫郎严若站出来打圆场道:“阿爹、阿么,小风一家一路车马劳顿,怕是累坏了,我看不如先让他们回房歇歇,厨房已经在准备饭食,过会儿饭好了再去叫他们。”
秦正元闭目不语,何瑾拿过两个红包递给宋初和宋亦,道:“就照老二家的说的办,路途遥远,小风你们也累了,先回屋歇着吧。”秦风点点头,也不和其他人打招呼,昂着头带着一家人向外走去。
等他们一家出了“祥园”,秦尚远锤了一下桌子,气道:“本以为他经了事会有所收敛,可你们看看他那个样子,哪有半点儿悔改?!”
秦正元挑了挑眼皮,对他道:“你说小风不知悔改,我问你,适才若不是我阻了你,你接下来本想要说甚么?果然是甚么?嗯?我常说你这性子不够沉稳,多向你大哥学一学,你学了么?改了么?”
秦尚远道:“我又没说错,那安家本来就是商贾之家,以前给如宝定了个商贾人家的小哥儿也就罢了,如今好了,索性找了个乡野之人,如宝好歹是个秀才,以后说不得要中举人状元,到时传将出去,岂不要笑掉他人的大牙?”
何瑾在一旁道:“如宝也不是今天才是他们的内侄子,你们现在知道操心他的事儿了,也要看人家领不领情,好了,我们也累了,你们该干嘛干嘛去吧。”他下了逐客令,秦尚远本来还有话要说,却不敢忤逆自家阿么,只得随着其他人一同退下。
等众人都出了门,秦正元与夫郎对视一眼,心中暗叹。
他们生了三个孩子,只秦风一个哥儿,从小就备受家人宠爱,就是两个兄长对他也是百依百顺,长到十五岁成年,已是才名远播,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差点儿踢坏家中门槛,可谁也没想到,秦风却偏挑了出身商贾的安轩,家里人自是一百个不愿意,其中尤以秦尚清和秦尚远最甚,无奈秦风非安轩不嫁,拗不过只得从了他,从是从了,他们这样的人家对商贾的不待见是长在骨子里的,这么多年来,对安轩的态度总是不远不近,像今天这样的情形时有发生,久而久之,连带自家哥儿也疏远了,平日无事都不怎么回家。
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安轩家出了事,照理说秦风本家应该有人出面才是,可秦尚清和秦尚远两个做兄长的没一人上前,不过就是心中气秦风自寻苦吃,等着他先服软,谁知等来等去,却等来安轩一家搬走的消息,气的一家人差点儿吐血,如今好容易哥儿回来了,却是谁也拉不下脸面,还是闹成了这样。
秦风未奉人前,住在宅子的东南角一处以他名字“风”命名的院落,跨过垂花门,里面是个小巧的三合院,院子四周栽着矮矮的花木,正房三间,正中内厅,与卧房之间隔着套间,里面窗明几净,显见是刚刚打扫过。
带来的年礼已吩咐仆侍送去库房,剩下的行李早送到了卧房中,安如宝见自家阿么面色不虞,偷偷把宋初、宋亦和安如玉带进西屋,任秦风拽着安轩进了东屋。
东屋是秦风旧时居住的屋子,进门一架琉璃屏风将内厅隔开,套间里摆着书桌书架,兼做书房,再里是卧房,屋内的一应摆设用具与他在家时一般无二。
秦风一样一样看过去,看完了,转身抱住安轩,将头埋在他的怀里,良久闷声道:“小时候,大哥二哥最疼我,但凡我要的他们都给,我记得一次去大哥书房,看中了他最心爱的镇纸,大哥二话不说就给了我,还有每次跟二哥吵架,我就爱摔他屋里的东西,从小到大摔了多少,他从未发过火,为甚么……你是我爱的,为甚么过去这么多年了,他们还是连最起码的尊重都不给你?”
安轩拍拍他的头,道:“大哥他们这样只是心疼你,我能理解,我不介意。”安轩抬起头瞪着眼睛,道:“你不介意我介意,我心疼你。”
安轩捧着他的脸,亲亲他的嘴角,道:“我知道你心疼我,这就足够了,累不累?要不要歇会儿?”
屋里除了卧室里的一张雕花大床,套间内还摆着一张软榻,秦风在安轩怀里点点头,却不松手,安轩无法,只得抱着他歪在软榻上,有一句每一句的和他说话,直到把他哄睡着,方低头亲了亲他的头顶,也闭上眼睛。
另一厢,安如宝四人挤在一张床上,也睡了一会儿,等侍人来叫醒时,宋亦和安如玉还有些迷迷糊糊,安如宝和宋初一人照顾一个,简单洗漱了下,换了衣服出屋。
安轩和秦风也已准备好,一家人在两个个提灯小侍的引领下浩浩荡荡出了风园。
秦风一家不算外客,饭食摆在了祥园,共摆了两桌,大人们一桌,包括秦正元夫夫、秦尚清夫夫、秦尚远夫夫以及安轩夫夫,孩子一桌人也不少,连秦尚远已经成亲的爷儿秦文昌带着夫郎都和他们挤在一起,加上安如宝四个,秦文昌的小弟秦文辉,秦尚远家的大爷儿秦文明,小爷儿秦文广,挤得也满满登登。
秦文明比安如宝大两岁,眼看就要成年,似乎跟安如宝关系不错,用胳膊肘顶顶安如宝,道:“没想到啊,你倒是抢在我前面,明明我比你还大,不行不行,我也得赶紧找一个,我孩子怎么也要比你的大才行。”安如宝差点被饭噎死,接过一旁侍人递过的茶水,顺了好久才止住了咳,他是和宋初结了亲,不过孩子甚么的,现在说还太早了点儿。
秦文昌一巴掌拍在秦文明头上,道:“胡说甚么,好好吃饭。”秦文昌比秦文明还要大四岁,今年二十了,已经是举人了,正在准备下一次的会试,身材高挑,样貌清俊,和秦尚清一样不苟言笑,秦文明最怵他这个大哥,讪讪的收回手,埋头吃饭。
秦文辉和秦文广年纪与宋亦、安如玉相仿,四个人坐成一排,你一句我一句,大多鸡同鸭讲却相处融洽。秦文昌的夫郎名唤周桐,性子沉静,样貌也极儒雅,不言不语,嘴角含着淡淡的微笑,显是教养甚好,一看就是出身不俗。
宋初对着一桌大半的陌生人,开始有些局促,安如宝偶尔给他加些菜,说两句话才慢慢放开。
相对于孩子一桌,大人这里就有些尴尬,秦正元夫夫尽量缓和气氛,严若和秦尚清的夫郎杨歆也不时说些话打打圆场,可其他人脸上神色还是不太自然,也没人主动说话,一顿饭吃的沉闷无比,不说是味同嚼蜡,也绝称不上是愉快,是以吃罢饭,秦风和安轩略坐了坐,就以疲累为由,带着孩子回了风园。
翌日在风园吃完早饭,秦风和安轩领着宋亦和安如玉去祥园陪秦正元夫夫说话,秦尚清和秦尚远一早带着孩子陪夫郎回本家去了,安如宝给外祖和祖么请完安,就带着宋初向秦宅外面走。
路上遇到秦文昌夫夫,秦文昌冲两人点点头,周桐则笑着问道:“表弟,你们这是要出去?”安如宝道:“我想带着小初出去走走,表哥、哥么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周桐道:“去我本家,我本家就在城里。”
没说两句话到了大门处,门口停着辆马车,仆侍们正忙忙碌碌的往车上装东西,想来是给周桐本家备的年礼,安如宝同秦文昌夫夫打个招呼,领着宋初离开。
第31章
青山村四面环山,是纯山区,从青山村往南,越接近玉兴城,山越少,到了玉兴城只远远可见几座山峦绵延开去,其下是大片的良田,把整个玉兴城包在其内。
玉兴城面积不小,因地方平整,易于规划,整个城被分成了四个区,秦宅所在的城西大多居住的是普通平民,而城里的富户世家大多居于城东,南北相通的一条长街把东西两区分开,同时也将南北两个区分成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部分,这四部分各有所重,人员流动大,为鱼龙混杂之地。
安如宝带着宋初出了秦宅沿着街道往南走,开始四周大多是民宅,鳞次栉比,街巷交错,进出之人或衣着光鲜或蓬头垢面,贫富不均大体如是。穿过这些民宅,在通过一条宽阔街道后,商铺渐渐多了些,因在年节,商铺要过了十五方才开门,不过也有一半家自家开的小店开着,大多卖些饰品及日用之物,也无甚稀奇。
宋初之前最远只去过镇里,玉兴城自然不是小小的安平镇能比的,这里的一切对于他来说十分新鲜,一路上左看右看,虽只能看个门面,也看的津津有味,时而问些稍显幼稚的问题,安如宝也耐心细致为他解答,两人有说有笑,逛得很是高兴。
也不知怎么就招了别人的眼,经过一座小楼时,听楼上一人道:“切,土包子。”
此时路上行人不少,虽大多行色匆匆,以串门走亲戚者居多,但也有与他们一般出来闲逛的,安如宝没想要对号入座,是以并未理会继续往前走,又听那人喊道:“诶,别走啊,没听到啊,诶诶,说你们呢。”
这下安如宝想不承认有人要找茬都不行了,只得停下脚步向楼上看去。
小楼建的十分雅致,二层临街的一面修着一圈雕花围栏,一人斜倚在围栏上正往下看,安如宝这一抬头,俊美的五官一览无余,到让这人愣了一下。他与友人在此相聚,看到安如宝和宋初从楼下经过,其中一人见到甚么都兴奋的两眼冒光,东问西问个不停,一看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无聊之下嗤笑两句,未曾想土包子相貌竟如此出色。
不过他也没愣多久,见安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