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靠山吃山-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腿上,他才露齿一笑,拿起筷子夹起一箸青菜放到安华碗里,笑眯眯的看着他吃下。
安轩一家见惯不惯,就是安轩和秦风也只无奈地摇摇头,面不改色的继续吃自己的,倒是何阳不住的看向他二人,见安华一手抱着楚离,一手给楚离夹菜,嘴角翘起,看向对方的目光温柔似水,他与安华自南平城开始一路同行,朝夕相处十来日,从未见过他这般表情,心里一酸,握着筷子的手指不自觉的用力,指节都有些泛白。
秦风见他许久不动筷子,关切地道:“可是饭菜味道不合口?”
何阳忙收敛心神,勉强笑道:“叔么不知道,这一路风餐露宿的,吃的大多还是冷的硬的干粮,这冷不丁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叔么的手艺又这么好,让我都有些不知怎么下筷了。”
秦风给他夹了几著,笑道:“喜欢吃那就多吃些,你一个哥儿确实是吃苦了。”何阳闻言眼圈一红,忙假装低头吃菜,掩饰了过去。
宋亦和安如玉坐在一旁,用眼角偷偷瞄着何阳,倒是比平日乖了许多。
吃罢晚饭,安华领着大家来到东屋,在堆在地上的东西里,将送给楚离的捡出来,指着剩下的道:“这些是给家里人买的,我也不知道该买啥,都是些特产啥的,也不知道合不合你们的意。”说着一样样拆开给他们看。
这些东西,小到泥人吃食大到布匹摆件应有尽有,有几个给宋亦和安如玉带的玩具,把两个孩子高兴坏了,一人手里抱了几个跑到一边去玩儿。安华边拆边做介绍,最后指着几匹布道:“这里有两批是瑞锦,其余的是我在知江买的绡纱,据说这绡纱薄而不透,遇水不浸,做出的衣服穿在身上即使出汗也不沾身,最是适合这个季节穿。”
安轩皱眉道:“你跑商不容易,赚的都是辛苦钱,我们不愁吃喝,哪里用你惦记,多花这些无用的钱做甚么?”
安华道:“没花多少银子,这些东西很多都是我这次自南边进来的货物,我想着既有卖的,哪里没有自家人用的,我就多少留了些,叔放心,银子我都赚出来了。”安轩面色还是有些不虞,他之前也是做生意的,虽说不擅长,但也多少知道些里面的门道,倒买倒卖看似利润大,其实风险也不小,尤其这次安华路上还遇到了匪患,他终究是有些不放心。
秦风知道他的心思,在一旁道:“安华,你叔也是为你好,东西既然带来了,也是你的一片心意,我们就收下了,下次断断不可再如此。”安华垂首应下。
秦风将东西收起来,天色也暗了,何阳一个哥儿不好和安华回家,留在了安轩家同宋初同住,安如宝则还是被留在了西厢陪着宋亦,安如宝抱着宋初在院子里腻歪了会儿,郁郁地走进西厢。
翌日一大早就开始下雨,六月天孩儿面,这雨下的又大又急,瓢泼一般铺天盖地,施工队的人没来,而何阳自然也无法成行,只能暂留一日再说。
吃罢早饭,安华就来了,打着油伞,小腿以下的裤腿灌满了水,身上也被潲进的雨淋透,而挂在他背上,被蓑衣裹得严严实实的楚离却一点都没淋倒。
一进屋,安华就先将楚离放到地上,给他脱去蓑衣,方接过秦风递过来的布巾擦干身上的水渍,拿着两件安轩的衣服去外面换上。
宋亦和安如玉也未能去上学,坐在套间的书桌旁温习功课,楚离刚落地,就跑到两人面前,看了看,又转头对秦风做了个握笔的姿势,道:“小离……写字。”他这段时间每日都要学几个字,已然成了习惯,这会儿看宋亦和安如玉在写,也有些痒痒。秦风笑着给他找来纸在桌上铺好,给他写了几个字,告诉他读法,让他看着描,楚离点点头,拿着笔一笔一划的写起来。
安华换好衣服进屋,就看到了这副场景,有些愣怔,宋初在一旁道:“这几个月小离一直跟着阿么在学字,已经学了很多字,对不对,小离?”楚离抬起头,看向安华,挺了挺胸脯,道:“小离……写字……读,读华信。”
他这会儿忽地想起自己放信的小木盒昨晚忘了没带回家,站起身就往外跑,宋初忙拿了把伞追了出去,不一会儿两人又一同撑着伞回来,楚离几步走到安华面前,将怀里的木盒递给安华,仰着头道:“华的信,小离……要会读。”
安华接过木盒打开,看到里面都是信纸,都被叠的四四方方的,放的整整齐齐,足有多半盒,心里顿时暖融融的。这个木盒是他临走时送给楚离的,本意是安抚他,他从未想过楚离居然会记得他说的话。
安华轻轻的将盒盖盖好,俯身在楚离额头上亲了一口,楚离眨眨眼睛,摸摸额头,弯了弯嘴角,绕过他又坐回桌前继续描字。
何阳坐在一边,将这一幕看在眼里,脸上神色莫辩。
三个孩子学的认真,其他人也不好打扰,安如宝、安华、宋初和何阳呆了一会儿就结伴回了西屋,留下安轩和秦风看着三个孩子。
安华不好进入内室,进了屋,就和安如宝坐在外面的套间里聊天,而宋初和何阳则径直走进卧室,他二人实在不熟,坐在一起也无甚话可说,宋初只得拿出之前看了一半没看完的书,歪在炕角看了起来。何阳坐在另一边,侧耳听屋外安华与安如宝谈话,无外就是安华再讲这一路见闻,虽他在信上曾有提及,但限于篇幅,所说不多,这会儿讲的绘声绘色。
何阳听了一会儿,低头沉思片刻,抬眼看向宋初,道:“小初,我有一件事想要问你。”
宋初把目光自书上挪开,支起身子道:“啥事,何阳哥哥你说吧。”
何阳扯了扯嘴角,道:“我和华哥从南平来到这里,一路多蒙他照顾,心中对他十分感激。我想要报答他,却对他不甚了解,又不好直接问他,我听他说你们一家一直待他如亲人一般,只得问问你,嗯,就是华哥家里还有其他亲人在么?他……有没有……有没有结亲。”
宋初不觉有异,如实答道:“安华哥阿爹阿么去的早,还有一个二叔和一个叔叔,只是走得不太近,至于有没有结亲,呵呵,安华哥没跟你说么?小离就是他的准夫郎啊,全村人都知道的。”
何阳笑容一僵,他心中已略有猜测,此刻经宋初确定,心中五味杂陈,喃喃道:“是……是么,他没跟我说过。我看……看小离似乎,似乎还未成年,他……他是和华哥住在一起么?”
宋初听到这个问题,面色一正,楚离一直被村里认作是安华的养夫郎,他怕何阳也误会楚离,澄清道:“虽说小离的确还未成年,可安华哥说了小离会是他唯一的夫郎。”
有了养夫郎还能再迎正夫郎,何阳原本尚有怀有一线希望,听了此话,心中一凉。
第48章
何阳阿么是前两年走的;他阿爹身体又一直不好,他要照顾阿爹;就把自己的亲事耽误了;不久前他阿爹也走了;他家虽有些家底;但他一个哥儿在南平城举目无亲,到底呆不长久。他阿爹是溯溪村出去的,家中还有一个大伯在,只是他阿爹走时;正赶上南平城匪患横行,他大伯尚不知道,他琢磨着不如来找大伯,一来想告之大伯此事,二来也是前去投奔,只是他一哥儿终不敢独自成行,正在为难,刚巧碰到安华所在的商队被困在南平城,听闻他们是到玉兴城,便遮了哥儿印,扮作小爷儿,求队里的人带他一带,商队众人自顾不暇,大多摇头不理,只安华见他可怜,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南平城与玉兴城之间相隔千里有余,两人朝夕相对,安华样貌不差,为人稳重义气,对他又照顾有加,何阳一个刚成年的哥儿心中怎能不起涟漪,是以在来安平镇的路上,他就和安华坦白了自己是哥儿的事实,安华听后虽十分吃惊,却无半点儿逾越之举,让他愈加心动,可让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安华确实已经有了准夫郎。
何阳沉默了一会儿,强打精神道:“我观楚离天真浪漫,与华哥年岁相差不小,不知华哥和他如何相识的?”
楚离阿爹阿么的事,宋初也是知道的,在他心里何阳终归是外人,不愿与之深说,便道:“小离的阿爹对安华哥有恩,小离和安华哥挺早就认识了,后来小离阿爹阿么相继去了,就剩小离一个人,安华哥就把接到了家里。小离现在还小,安华哥说等他成年了就和他结亲,好好照顾他一辈子。”
何阳听完低头不语。
此刻套间内安华和安如宝的气氛也渐趋凝重。
安如宝自来这里,只在书本和他人口中对这个世界有了大体的了解,却未亲眼见过,安华跑商去的地方不少,对安如宝将他所到之地的人文风俗一一告之,听得安如宝向往不已,只是说到晚归一事,他却含糊其辞,只道在南平城中有事耽搁,对匪患一事只字不提。
安如宝明白他是怕家人担心,可他心中上有些事情想与安华商量,便将家里人已知晓此事告诉了安华,安华听后先是一惊,后惭愧道:“我本不想让你们知道此事,却不知你们却早已知晓,让你们跟着忧心是我之罪,我会跟叔和叔么好好请罪。”
安如宝摇头道:“你迟迟不归,我们固然担忧,可最着急的是谁却是小离。你不知道,没有你消息的这十几天,他每日坐在门口等,先是等你的信,后来就是等你,从日升等到日落,常一等便是一天。如今你平安归来万事大吉,可跑商风险不小,倘或哪天你……你可想过小离该如何是好?”
安华面色微变,良久方道:“我十五岁就出去闯荡,随着商队四处行走,倒也逍遥自在,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四年来只有这一次出去时,心中诸多牵挂。不瞒你说,当日我离开时,从出了村子那刻起就日日煎熬,尤其被困在南平城时,更是恨不得长翅膀飞回来,只有在见到小离的那一刻,整个心才回到了原位,我也不知道再有下一回,我还能不能承受的住。”说完,将头扭到一边。
安如宝假装没看到他用指尖轻轻擦拭眼角,问道:“跑商虽说赚钱多,可是其中颇多风险,变数太多,终究不是长久之道,你可有其他打算?”
安华道:“我又如何不知跑商不是长久之道,我在南平城就已发誓,此次若能平安回家,再也不离开小离半步。可虽说我家中尚有几十亩田地,倒也足够我和小离吃用,可若想让小离过的更好些,却是不够的。不瞒你说,我手上还有些银钱,打算在镇上买两间铺子,只是铺子该干啥营生还无半点儿头绪。”
自打后山开垦出来之后,看着大笔的钱砸进去,安如宝着实肉疼,这些时日总想着找些赚钱的法子,好歹给阿爹阿么收一些回来,安华的打算正中他的下怀,不由嘿嘿一笑,道:“安华哥,你这想法正好与我不谋而合,不如小弟跟你谈笔买卖如何?”
安华知他心里主意多,忙道:“不知是啥买卖?”
安如宝道:“你昨日回来的晚,今儿又是雨天,还没来的及看,这几个月我将我家的后山开了出来,栽了好些果树苗,不出几年这些树就能结果,再有我在山上还种了地珍珠,就是我之前和你说过的花生,这可是好东西,改日带你去看看,再者你这次还带了土豆回来,加上你这许多年跑商经验以及在商队里的人脉,咱们两个合作,在镇上开个南北杂货店如何?”
安华摸着下颌想了想,眼睛一亮,道:“杂货店?好,我之前怎么没想到呢,好想法。咱镇说不上小,卖南边东西的店铺却没有几家,别的不敢说,商队的人我还是认识几个,货源完全不是问题,再加上你说的花……对花生和土豆……好,就这么定了,铺子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过两日我就去镇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安如宝笑的眼睛都没了,给安华倒了杯水,双手奉上,道:“好,铺子的事就交给安华哥你了。放心,这事儿小弟绝对不让安华哥吃亏。”安华接过水杯,顺手用手指点点他的额头,失笑道:“啥亏不亏的,就是亏了也是我愿意的,你不必有顾忌,只管干就是了。”安如宝捂着额头,笑眯眯地点头。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就听外面一阵“啪嗒啪嗒”脚步声传来,很快门帘一跳,楚离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他没打伞,头发淋了些雨水,顺着发梢不住滴落,也顾不得擦,双眼在屋里咕噜噜一转,见到安华在就扑了上去,抱着人就不放。
秦风打着伞随后进屋,道:“他们刚写完字,我正看呢,他就忽然跑出来了。”安华笑着摸摸楚离埋在腰间的脑袋,楚离蹭了蹭他的手心,手上又加了两分力。
何阳和宋初听到动静出来,见状,宋初抿嘴一笑,跟秦风打了招呼,就蹭到安如宝跟前,在他耳边嘀咕了两句甚么,安如宝笑着捏捏他的脸,两人神态亲密,而何阳则在没人看到的地方,暗暗皱了皱眉。
雨没下太长时间,未到中午便停了,趁着秦风和宋初准备午饭,安如宝去库房把盛土豆的筐拉出来——昨日太晚,今天一早又下雨,土豆还没来得及放到菜窖——因还未完全成熟,土豆的个头不大,表面坑坑洼洼,与上一世他见过的土豆相比,卖相上差了不是一点儿半点儿,不过有总比没有强,安如宝已经很知足了,乐滋滋地捡出几个拿到厨房,洗净削皮,一部分切丝,一部分剁成块,准备做一个醋溜土豆丝和土豆烧肉。秦风和宋初看到圆滚滚的土豆很是喜欢,一人拿了一个研究,安如宝灵机一动,又跑去拿了几个洗净备用。
醋溜土豆丝算的上是安如宝最擅长的一道菜了,等在锅里放好油,又放了花椒和辣椒以及蒜,才想起来,家中没有青椒丝,没办法只好不用,等油热力,将土豆丝倒进锅里,翻炒几下,放入醋、糖和盐,继续翻炒,觉得差不多,出锅装盘,宋初双手端着,闻着醋溜土豆丝特有的酸香味狠狠吸了几下口水。
至于土豆烧肉,因和红烧肉做法相近,是由秦风完成的,虽说费了些时间,可出来的成品色泽和味道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而备用的那些土豆,安如宝在锅中倒上水,将它们放到一个大碗里坐到水中蒸熟。
安如宝上一世出生在北方,大学却是在南方上的。那时校门口常有私自支摊的小吃摊,卖各种小吃,很得学生们欢迎,其中有一种吃食安如宝最爱吃,就是土豆泥。将土豆削皮蒸熟,捣成泥状,再用油和各种作料炒熟,吃时撒上些葱花,味道极其美味,让他现在想来还口水直流。
安如宝只知道大体步骤,做还是头一次,且家里只有荤油,安如宝试着做了一大盘子,出锅时尝了一下,味道差了不少,好在这里的土豆贵在天然,味道更加纯粹,还算不错。
秦风也做了几道家常菜,等到吃饭时,其他人看到桌上的菜时,都有些目瞪口呆,尤其安华,指着土豆丝和土豆烧肉,惊讶地问安如宝道:“这两样就是……就是土……土豆做的?”
安如宝点点头,指着放在中间的土豆泥,道:“这个也是,你尝尝。”安华拿起筷子每样尝了尝,冲着安如宝竖起大拇指。
楚离、宋亦和安如玉最喜欢吃土豆泥,个个吃的满嘴流油,宋初最爱土豆烧肉,秦风却是对土豆丝情有独钟,其他人也都这些新鲜吃食赞不绝口,最后这三样菜被吃的精光,大家还有些意犹未尽。
若说安华之前觉得土豆有些鸡肋,经过这一餐立马让他在里面看到了浓浓的商机,是以一吃完饭,就拉着安如宝去了西屋,两个人头对着头商讨了半天。
第二日天气晴朗,下过雨的天空蔚蓝纯净,地上的路经过一夜已经干透,安华一大早套好马车来到安轩家门前,不久安轩一家人将何阳送了出来。
何阳微笑着跟他们一一道别,楚离原本坐在车厢里,安华不愿带他去,早将他抱了下来,待何阳到完别上车,楚离大眼睛不住在何阳身上转,撅着嘴抱着安华的手臂不松,安华从来拗不过他,只得又将他抱上车。
楚离上了车,脸上就有了笑容,也不进到车厢里,盘腿坐在车辕上,靠在安华身上耍赖,安华宠溺地揉揉他的头,一扬鞭子,车轮滚动,向村口行去。
等马车看不到了,秦风方道:“何阳这孩子知书达理,模样也好,一看出身就不错,只可惜流水无情,望他能想开,否则作茧自缚,得不偿失。”
宋初听不太懂,拿眼睛看安如宝,安如宝在他耳边解释了流水无情的意思,宋初这才恍然,歪着脑袋哦一声,道:“怪不得这两天何阳哥哥一直问安华哥的事,我还以为他是真的是想报答安华哥呢,原来……原来……哼,安华哥是小离的,他可抢不走。”
安如宝笑着摇头,回身进院去拿东西,昨天的雨不小,后山多是沙溜地,他不放心地珍珠,要上山去看看,宋初跟他亦步亦趋,看出他要上山忙跑到屋里,等安如宝准备停当出了院门,就见宋初已换上了上山的短衣,腰上别着匕首,叉着腰等在门口,看到他出来灿然一笑。
不出安如宝所料,地珍珠地里一片狼藉,苗有些倒伏,幸好并不严重,地垄也未被冲开,安如宝和宋初小心翼翼的将倒伏的秧棵弄好,又把地垄重新整好拍实,也就差不多了。随后他
们又在山上转了转,半路碰上安水生,他昨日下午已经来过,把一些个头小,被风吹歪的树苗扶正,今天来看情况。
安如宝见到安如宝十分激动,安如宝对他的认真十分赞赏,夸了两句,更是让他兴奋的脸颊通红,嘴都咧到了耳根处,一再表示他会继续努力。
宋初站在一旁,双手抱胸,抬头望天。
第49章
六月中旬;天气越发炎热了。
因天气变化无常;新房的进度很受了些影响;好在快要上梁,家里的木料也晒得差不多了;安轩索性把做梁的木匠请了来,共找了六个,都是口碑极好的老木匠;还专门把前院正房收拾了出来,做木匠们休息之用。
做梁选用的木料;遵循树木笔直且非独木的要求;都是安轩自己亲自动手砍的。木匠师傅来了后,先量好梁木所需尺寸,方开始动手做梁。因新房场还在施工;梁是在老院的前院做的,好在前院面积不小,且未养牲畜,倒也不显的如何拥挤。
安华自打那次和安如宝商量好之后,次日就开始往镇上跑,相看合适的铺子,他想要买两间,要相邻,要临街,还要在闹市,条件太过苛刻,镇上牙行的伙计陪着他转了不少,都没遇到合心的,劝他差不多将就,他也不听。
这一日他又去了镇上,安如宝照常上山,不料等他下了山,却看到安华正站在了自家门口,满脸喜色,见他回来上前拉着他就往车上拽,安如宝吓了一跳,忙道:“等……诶,安华哥,等等。”
安华这才松了手,讪讪地笑道:“你看我,是我太过兴奋,我跟你说,铺子我找到了,我觉得还行,想拉着你去看看,这不就……就高兴过头了,哈哈。”
一听铺子有了眉目,安如宝也有些兴奋,道:“那你等我一会儿,我去换件衣服。”安华点点头,安如宝几步跑进院内,七手八脚换好衣服,又洗漱了一番,打扮的整整齐齐,方出来,上了安华的马车,向镇上驶去。
到了镇上,安华先拉着安如宝去了牙行,伙计正等着,一见安华回来,满脸堆笑迎了上来,道:“客人考虑的怎样了?”
安华一本正经地道:“我这兄弟想亲自相相铺子,麻烦你再带着我们去看一次。”那伙计忙道:“好说好说,请跟我走。”他们在牙行做事,挣得是辛苦钱,有时一月也未必碰上大买卖,像安华这样一口气要买两间铺子的更少,伙计自全力讨好。
安平镇附近山也不少,呈长条形,中间一条主街横贯东西,镇上的商铺大多集中在主街,而安华看中的两间铺子就在主街靠东的位置,这两间铺子紧挨着,都是上下两层,大小也差不多,据那伙计说,两间铺子本来就是一个老板的,原本一家做的是玉器买卖,一家卖的书画,那老板不知因何缘故,突然决定要将铺子盘出去,刚好便宜了他们。
两间铺子都带有后院,因之前是一人所有,是以两个后院是通着的,正房都是一拉三间,里面一应用具齐全,安如宝前前后后转了一遍,也颇为满意。
两间铺子要价一共是六百两,说起来价格还算公道,安如宝冲着安华点点头,安华当即跟那伙计当即要求见见卖主,那伙计忙去跟卖主联系,回来说卖主有事,要等明日才能与他们见面。
正好安华和安如宝还要仔细商量一番,明日见面正合了他们的心,点头同意,定好见面的时辰和地点,两人驱车离开。
回去的路上,安华兴奋不减,安如宝却陷入沉思,六百两银子,他与安华每人要三百两,后山开垦已花了阿爹阿么不少银钱,他实在无法开口再要。
到了家,安如宝就将自己手里现有的银子都拿了出来,这是开垦后山剩下的,当时安轩夫夫共给他了八百两,加上他自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