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农家之石山-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爷,怎么这么晚回来?也不让人跟着”
“让槐儿以后别再打石记楼的主意,整天做些不三不四的,有这些闲心不如多花点心思在店里”
“可是,老爷……”
关老爷子知道她要说什么,自家夫人的脾气,把槐儿已经宠得不像样子,慈母多败儿,出声打断“行了!真金不怕火练,自家招牌过硬,怕得旁人抢什么生意”
第30章
青溪书院的学子书生大半都愿意绕个远路来石记楼吃饭; 特别是以谢氘(dao)为首的一群,每次来都是二十多个人,其中不乏有钱人家的公子哥; 但到饭点; 客人本来就多,石山的店又不是很大; 前厅里都已经挤着支了不少桌子,二楼现在没折腾捣鼓装修出来; 也坐不了人; 所以吃饭的人都是排队一拨一拨的吃; 吃完了给旁边等着的人腾位置,有客人本不想就为口吃的等这么长时间,但看到别人餐盘里的菜色; 想想还是等等位置,反正都已经等了这么长的时间了,不在乎再等那么一会。
石山看一群靛蓝色布儒的书生排了一长的队,明晃晃眨眼得很; 已经引了不少客人望去,其中还有不少小姑娘呢,于是便招呼着他们; 在后院厨房旁摆了张桌子,让当中的小江带着一伙人去那,在前面一窝的排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做什么呢。
“小山哥; 今天有脆炒土豆丝、百合蒸肉吗?”
“可惜现在不是早上,不然没烧饵块吃,可惜可惜”
“你早上不是才吃的吗?”
左一句右一句就是说吃的。
石山从厨房端出一个大锅,锅里是炖烂的猪蹄尖煮茴香根,他昨几天去市集买菜的时候,看到有人挖了一大篮来卖,忙把全部买了,这根比上面的茴香好吃,煮扒之后,口感甜脆,汤色奶白也鲜甜,配上烧过的猪蹄尖最好吃不过。
石山把手里的锅放下“土豆丝、百合蒸肉今天没做,但有这个,味道绝对不差”
锅才摆上桌,几双筷子忙不迭的伸下去,夹了几根茴香根尝了尝“这玩意以前没吃过,长得还挺像人参的,不过,好吃,好吃,小山哥,你店里的东西都好吃”
“对对对,比书院饭堂的菜好吃多了,书院的菜怕也只有何院长和夫子他们吃得下”
提前何院长,一小书生停下筷子叹道“本来想把小南瓜带着一起过来,吃完饭又赶回去,结果,今天是何院长给他们上的国学课,我们,实在没这个胆子”
“就是就是”谢氘咬一口蹄尖,笑着拍拍胸脯保证“下次一定带着小南瓜一起”
石山“去,别带坏我乖儿子,我儿子还要读书识字呢,敢跟着你们这些牛鬼蛇神瞎混,我揍他屁股”招呼完他们石山还要到前厅帮忙,临末了又不放心的说道“你们在书院要多多照顾我儿子,别让人欺负了他”
想着又去锅蒸那拿了些新试做刚蒸好的糕点,放到一个小木盒,放满之后,把剩下的摆桌上给他们“新试做的点心,尝尝,这盒给我家小南瓜”
谢氘第一个下手抢了一块“这什么点心,你怎么这么多花样”
“看,这是猴子啊”
“我这是猪”
“我的是羊”
这些是石山用动物模型做的糕点,每个只有巴掌大,好吃又好看,让小南瓜拿到书院交朋友,小孩都喜欢这些。
小书生们随后都感叹一句“好想把小山哥招到家里做厨子啊!”
——————
青溪书院饭堂,用饭的人很少,春晨堂里的都是才刚入学的四五岁的学童,都是统一在饭堂用饭,免得来回奔波,也不安全。
小南瓜用木勺舀了一勺子米饭放到嘴里,鼓着腮帮子嚼着,奇怪为什么同学都离他坐得远远的,又看了看,坐在他对面正襟危坐的先生,先生之前来过阿爹的店里吃饭,他记得还帮他下了五子棋赢了阿爹。
夹了一块肉放到嘴里嚼了嚼,没有阿爹做的好吃,又夹了另外的菜,阿爹说过不能浪费粮食,恩,不想一个人吃饭,小南瓜已经自动忽略坐在对面的人,朝自己这些天交到的小伙伴喊道“木木,来我旁边坐,我们一起吃饭”
“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要安静,不要说话”
小南瓜扬起脑袋,一脸乖乖的表情,看着对面的先生“阿爹没说过吃饭的时候不可以说话啊,说话才热闹,先生,你太严肃了,阿爹说太严肃的人老得快,很快就会变成小老头,变成小老头马上牙齿掉光,很难看的”说完还想了一下先生牙齿掉光的样子,恩,真是太可怜了。
此等谬论让何隽之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看着一派天真眨着眼睛的人,半响沉声道“书院里要听先生的……还有,我不到而立之年,不是老头,你可转告你阿爹”
在店里正忙得热火朝天的石山猛的打了个大喷嚏,胖丫在旁边问“老板,好好的怎么打喷嚏了,是不是感冒了?”
石山揉了揉鼻子“这么热的天,怎么可能感冒?八成有人在念我”说着喊了在忙的刘丰过来,打发在他先回去,大林今天病了,没来上工,瞧着刘丰做事也心不在焉的,还不如让他回去照顾人,石山想着还在纳闷,昨天还好好的,怎么就说病就病了。
刘丰闷声不说话。
“吵架了?真难得,就你们两这样还吵得起来?”石山一脸的八卦样。
——————
店里的生意已经开顺坦了,于是石山给店里交代了些,让大林他们照顾小南瓜一天,他要回溧水村去看看谷花鱼养得怎么样,他做甩手掌柜也不能甩得太厉害,得回去看看铁柱哥把鱼养得怎么样了。
铁柱在田边搭了个草屋,方便照看这十亩田,秧苗绿油油的以及有了嫩麦穗,长得喜人得很,铁柱也买了鱼苗养在自己家的几亩水田中。
两人才走在田埂边上,稻田里的鱼都闻声逃窜,很有活力,而且铁柱弄了纱网把稻田外都围了一圈,花了不少的心思,人也比之前看着瘦了些,但精神头足,干劲也大。
回到家后,毛婶乐呵呵的和石山拉着家长,说了一大推,最后说了句“听说周大孝娶亲了”
石山打着哈欠“谁?”
“周大孝啊!”毛婶白了他一眼,什么记性!这都能忘记!
“哦,你不说我都快忘了这个人了”好久没听到周家那边的情况,没想到他都要娶亲了。
毛婶叹了口气,继续念叨着“上次祭祀周家还想害小南瓜,结果不成,最后还是让家里的小女儿祭了祀,真是造孽的!”
小女儿?石山隐隐约约记得,是大宝的妹妹,叫秀秀的。
“也真舍得”石山语气有些嘲讽“怪只怪她生在了那么个家里,各人有各人命”
“唉,可怜了那么个孩子,我说小山,你看你现在在镇上有了店,生意也不错,有没有想着重新找一个”前一句还在有些可惜孩子,后一句就旁敲侧击的在问石山。
石山心里明镜似的,嘴上道“啊?最近忙,还没想过这茬”
“忙也要想想啊,你年纪也老大小,难不成就和小南瓜两个人过一辈子?”
直奔主题了。
找个人啊,石山其实也动过心思,特别是店里的刘丰和大林那个恩爱劲,不羡慕是瞎说的,不过这不是集市上随便买颗大白菜,说有就有的。
但石山没想到他的表情被毛婶看了个透,中午的时候,家里就来了一个瘦瘦小小的少年,扭扭捏捏仔细的打量着石山。
石山“……”
“这是村里的叶元”毛婶脸尽显媒婆风范,笑得像朵花似的,拉着人介绍。
叶元低下头,喊了一声“小山哥”
“恩”
石山面上不显,一派淡然,心里却道:这介绍对象也太快了吧,他都没个准备打理自己一番,衣裳穿得灰扑扑的,咳,真是尴尬。
等石山端着最后一道菜出来的时候,饭桌上只给他空了一个位置,石山愣了一下,走过去坐下,旁边坐的就是叶元。
“小山,别愣着,给叶元夹菜”毛婶在旁多热情的,自己碗里的饭也顾不上吃。
“给叶元夹块肉,挑大的”
石山“哦”了一声,从盘子里挑了一块到旁边人的碗里。
叶元“……”
“小山,你夹什么呢,让你夹肉,夹什么姜,让人家怎么吃”毛婶激动得从桌子上站起,把那一盘肉往石山那边推了推,让石山重新夹一块。
石山这才看了一眼,果然黄橙橙的一块姜在叶元的碗里。
“额……刚刚眼花了,我重新给你夹”
“不用,不用,小山哥”这么一出,叶元也弄得有些不自在,说什么也不让石山夹菜了。
后来还是玉珍拉了拉自家毛婶,毛婶才消停了下来。
一顿饭在不尴不尬中吃完。
吃完饭,石山被喊着送叶元回去,才回来进屋,毛婶就忙着问“印象怎么样,叶元家虽然是穷了点,不过这孩子心软和,是个好人”
“人家愿意来给我做男妻吗?”但凡能找个母的,这里的男人是断不会找男妻,除了像大林和刘丰一样真心喜欢的,剩下的要不就是有所图,要不就是走投无路实在没办法只能将就将就,不然谁会找男妻,又生不了孩子。
“叶元就一个哥哥,没娶他嫂子之前,兄弟两个倒是还过得去,这么有了嫂子,也不待见他,我瞧着是个好的,不能被他哥嫂拖累,也能和你搭个伴,而且他的情况也和你差不多,我想着你们两个也合适”
又是个遭亲戚,石山都有些烦了这些“再看看吧,我也不急着找”
第31章
和溪镇; 有大半个酒楼都在仿照石记楼的小吃,不说几荤几素就连烧饵块也是争相效仿,其中制作出来的饵块虽不如石记楼的细腻味好; 但价格上却是低些; 而且里面包的馅料,还会换些花样; 加一些肉干,熟蔬菜; 别有另一番味道; 为了省钱而又想换口味的的人也往往喜欢买着吃一些。
所以说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举一反三无处不在,这世上又怎么会有蠢人。
烧饵块的原料都是用白米做的,白米价贵; 石记楼订下的价格石山是没打算降的,不然逞一时的痛快,只会得不偿失,降了就没得赚了。
石山咬着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又开始捣鼓新的吃食,画了几笔觉得不对,抓抓脑袋; 扯了纸揉成一团丢到一旁,重新开始画,唉,没办法; 竞争压力大,不往前一步就是后退,他现在除了有儿子还有店里的伙计要管,不然石记楼倒了,他们也没了谋生的活计。
店里现在的客人不算多,大林看了店里的人一圈,挪着步走到石山边上,推了推正在画画的石山,压低声音“那个,小山,你看能不能给我先预支这个月的月钱”
“月钱?怎么了?急着用钱?”石山停下笔,有些奇怪,大林自从上次病了之后来上工,就感觉像是有什么心事,心不在焉的,而且这月钱……
“没,你要是不方便就算了,我就是问问你”
石山看了一眼正在招呼客人的刘丰,不知道小两口是不是闹别扭了,但就刘丰这不爱说话的性格能闹起来吗?“你们俩怎么了?我怎么觉得你有些不对劲”
“没怎么,我能有什么不对劲”大林强挂起笑容。
石山转动了一会手里的毛笔,想了想道“行,待会我给你拿,不过这事你家刘丰知道吗?”
大林朝正招呼客人的人看了一眼,眼中明显有挣扎“没有,小山,你也别告诉他,就当帮我这次,就一次”
石山心里有些怪怪的,想起之前关于大林的流言还有老黑的提醒,把毛笔一放,皱眉“大林,别告诉我,你是皮痒了,你又去赌了”如果是这样,月钱是万万不能给他的,腿都瘸了还赌,真没救了。
看大林不说话,莫不是还真是去赌了,石山提高了声音“你找死啊!不是戒赌了吗”
“没有,没赌,没赌”大林急忙解释,说着还压低声音怕刘丰听到,拉着石山的胳膊“小山,我真没赌”
“那好,我信你,没赌就行,月钱我一会给你”
——————
石山画费了好多张纸,才勉强把机器画出来,这里没有电,机器改动了不少,到时候得靠人力来拉动,能不能用还得先试试。
把图纸送到长期合作的铁器铺去,过了差不多半月,成品才被送过来,石山试用了一晚就觉得用不了,送回铁器铺估计也做不成想要的样子,只能自己拿锤子打打砸砸,重新加工捯饬弄一番。
随后的日子石山把前厅的生意交给了刘丰和大林,整天在后院捣鼓机器,一连熬了好几个晚上,当细白软和的米线从机器里出来时,石山都想点蜡烛庆祝了。
他娘的!浪费了我多少大白米,心疼死老子了。
做吃食生意最要紧除了干净好吃,还要有不同于别店的特色,云南的米线是一大特色,其中以过桥米线最为出名,除了制作出的米线独有的味道,汤头和调料也最为重要,极为讲究,要香,香得用味道就能勾起馋虫,所以米线这东西绝对当得了石记楼的招牌。
米线口感爽滑,细软柔韧。
用米浆秘制,新鲜食用,味道爽口。
大米经过发酵,用石磨磨成浆,用细细的纱网澄滤,再上锅蒸,最后放到机器之中,在夹层之中加炭火,挤压煮制成线状,放到大大的竹制木筛中,米线就制作完成。
单是用石磨磨成浆就很费力,再加上用纱网澄滤的过程中要注意力度,更别提机器比不上现代的先进,通宵了一个晚上,石山也只弄出来两木筛米线。
早市才开,石记楼门口不少排队买烧饵块的人,每天早上一个香喷喷的饵块,值当!不过,今天不少排队的客人却被店里案桌上放得东西吸了眼。
看来是石记楼的老板又弄出稀奇的吃食了,今天有口福了。
左右两边的调料桌子上,摆放着一个个翠绿的陶瓷口缸,油汪汪的辣椒油、麻油、盐、切成丁的胡萝卜、韭菜、香菜、酸菜的莲花白泡菜,一瓶酱油和酸醋,整整齐齐。
中间案桌上一大木筛的细白线条物,旁边两大锅散发着肉香的汤头,还有三大罐半盖着盖子的陶罐,里面有猪肉冒、鸡肉冒、耙肉和油汪的肠旺。
香气隔老远都能闻到。
再看店外挂着的牌子,新吃食:米线,小碗十三、大碗十五。
大林开始拿着菜牌子去挂时,有些迟疑,觉得石山的定价觉得订高了,出声提醒“镇上最贵的面顶多六七文钱一碗,这个叫米线的,小碗就要十三,会有人买吗?这么贵!”
“不贵,穷人是有,但富人还不是也有,何况和溪镇来来往往的人不少,有钱人更是不少,镇子又大,有钱人不缺这点钱,而且这都是实打实的大白米做的,你看看为了做这东西我的手都破成什么样子,还有我的黑眼圈你看看有多重,好歹再加我的劳动力也妥妥的值这个价了,我都还嫌定价低了呢”石山说着伸出自己为了弄出米线这玩意的双手,有些泡的发白,还有不少细小的口子。
大林推开石山靠过来的脸,知道他确实费了好多心力,刚刚也只是给他提个醒“行行行,你是老板,你说的算,我就是和你说说行情,瞧你的炸毛样,味道好肯定能卖得好”
石山这下笑眯眯的“这还差不多,来来来,我先弄几碗给你们都尝尝味道,让你们知道米线的魅力”
说着去后院洗了手挽起袖子,打开正滚着热水的锅,从木筛中拿了差不多一碗量的米线放到锅里,在大锅的热水中烫过的米线,用漏网捞出,颠一颠沥干水,放到碗里。
浇上浓浓的肉香汤头,舀一勺油炒过的鸡肉帽,洒葱花,完成!
“来,试试”石山推出碗去。
细白的米线散发着诱人的味道,大林还没端过来就被早就饥肠辘辘的胖丫抢了过去。
“我先尝,你等着老板给你重新弄”说完就端着跑到调料桌子放调料。
“哎!死胖丫!有你这么抢食的吗?”大林慢了手,不满的朝胖丫嚷嚷。
石山又重新弄了一碗“别嚷了,现在也没客人,诺,给你重新弄的”
大林这才收了嘴,端着碗去放调料,放好调料之后倒是先端给在店门口正卷着饵块的刘丰,自己最后才吃上。
石山笑眯眯的,看着小两口又和之前一样亲,是没什么事了,亲亲密密恩恩爱爱的,唉,又开始撒狗粮虐他这只老狗了,扎心了。
那边一早端了的胖丫已经稀里哗啦的吃了半碗,用筷子夹着细白的米线,刺啦刺啦吸进嘴里“好吃,好吃,老板你这是咋做的,太好吃了”
空气中飘着汤头的肉香,刺激着门口正排队买饵块的人的味蕾,齐刷刷盯着木筛里的细线物,咽了咽口水,半响:
“老板,给我来一碗”
“老板,我也要一碗”
“还有我”
浇上的汤头有两锅,一锅是鸡肉汤头,一锅是猪肉汤头,带的肉冒有鸡肉,炸酱、扒肉、还有肠旺。
耙肉是选用猪骨棒上粘连的肉,煮熟后不容易散烂,然后撕下,味道口感绵软。
有不同的肉,这样一来就有好几种种类可供选择,而且味道不一,能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
两木筛子米线没多长时间就卖完,并没有因为定价而卖不出去,相反还有一些知道石记楼出了新吃食的人急着赶过来尝一口,但现在过来哪里还有,只能等明天一早再过来。
结果新吃食一夜仿佛就传遍了整个和溪镇,第二天石记楼直接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调料桌上的调料也是换了一拨又一拨,最后直接在店门口的烧饵块摊子旁边摆了桌椅才能勉强坐下人,但即使如此,店里熙熙攘攘的,等米线卖光了店里才人少些,这吃食新奇,早上吃早饭的人都瞅着石记楼的米线,店门一开,街角这热闹得不行。
随后石山调整了下店里的作息,虽然这几天忙,但是他暂时不想招人了,忙的时间就那么几个时辰,能三个人就干完的活,没必要让五个人干,干活还是要效率,给大林他们和胖丫加钱就行,他们也乐意这样,以后烧饵块依旧是只卖早上,米线则是从早供应到关店门,但若是提早卖完了就卖完了,早点收拾休息,而几荤几素的量则相对减少,重点推出特色米线和饵块作为石记楼的特色,也能方便打开名声,在镇上站稳脚跟。
第32章
石记楼从早开始就排起长长的队伍; 早上有烧饵块和热腾腾的米线,米线那叫一个味道好,赶集的人都要一早来石记楼吃口热乎的; 不然就白来镇上走一遭了; 石山把二楼收拾出来用来招呼客人,不然只有一楼; 客人多的时候实在是坐不下。
石山泡的小米辣也好了,他用陶罐装着; 放在柜台后面的柜子里摆成一排; 一罐一罐的卖; 也很受欢迎,来店里的老熟人,总会带上几罐; 回家下饭特带劲。
大林在店门前的饵块摊子卷着饵块,石山在店内汆烫着米线,一碗碗的出去。位置才有人吃完站起,陆续的就有排队的人坐下; 已然成了镇上顶热闹的地方。
“好,味道好!不枉我起了个大早,就念着这口; 来一碗一整天都舒坦”
“不错,不错!吃了这碗,我还要再来个烧饵块!”
“那你得赶紧的,没看摊子上排队买饵块的人都快排到哪里去了; 等你吃完这碗,早没了”
“哎呀,那我边吃边排队”说着端着米线起身到店外烧饵块的摊位上边吃边排队。
路过的人闻着香味,又看着排队的人手上端的一碗,细白细白的线状物,见所未见,有个心思凑热闹的都往店里走,看看到底是什么吃食。
大林卷着饵块,手里飞快,刘丰和胖丫收着一张一张的桌子,早过了早饭的点,人是一点没少。
等霍氏药铺的福来排了半天队买下了饵块摊子的最后五个饵块,饵块全部卖完,大林对后面还在排队的人不好意思的到了声:没有了,各位明个赶早。
福来捂紧自己买的饵块,生怕后面没买到的人过来抢,嘴里叨叨着“吃点东西跟抢一样,要是再晚点,都买不着了,吃东西跟要人命一样”看了一眼排了更长吃米线的队伍,福来琢磨着等到自己恐怕早就没有,要不去套套近乎?
“呦,石老板,生意好得很嘛”
石山看着笑嘻嘻的福来瞅着出炉的米线,手里的动作不停“呦,怎么过来了?霍老头没来?”
“掌柜的在店里忙,我过来买口吃的,你这米线看着味道不错,吃的人真是多”
石山哪里会听不出来他的语气“去后院等着”
福来抱着饵块乐颠颠的跑去后院了,面子这东西真是要得要得,沾光啊。
另一边,县太爷看着空手而归的下人。
“没买到”
“没有了,卖完了”
县太爷八字胡都直了“你什么时辰去的,怎么什么都没买到?有银子都买不到吃的,没用的东西!”
二夫人温声细语的顺着他的胸口“老爷不气,我做了些粥,平时老爷不是喜欢吃吗?买不到就明再买,当心气坏了身子”
“不吃,不吃”县太爷挥挥手,想吃的没吃到,吃什么吃!亏得他一早就交代下去,竟然没买到,没用的东西,肯定是去了迟了,这个月通通扣月钱。
见老爷气得不轻,二夫人朝身边的丫鬟使了个眼色。
丫鬟知意,端过桌上的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