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乔入农门-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竹鼠啊!”乔墨惊奇的盯着肥嘟嘟的小东西,感慨着原来竹鼠是这么个样子,一身棕灰色的毛皮油亮光滑,还真漂亮。
林正提着竹鼠掂量了一下,说:“大概有两三斤。”
“真够肥的。”乔墨还真没吃过这东西,倒是听说过做法。还听说竹鼠肉多味美,营养丰富,这会儿得了一只,简直像中奖一样。
林正还是小时候吃过竹鼠,犹记得那味道之鲜美。
乔墨想着有关于竹鼠的菜式,便抬眼找了找,还真找到两个尚且算嫩的笋。不用他动手,林正用砍柴刀小心的挖了。
出山返回家后,已是傍晚,地里干活的人也陆续返家了。
将车停在棚子里,野鸡先拴着留一天,今晚吃竹鼠。林正拿了刀去处理竹鼠,乔墨则先去屋后喂鸡,给马添加草料。
看看菜地里一片生机绿意,顺手摘了把蕹菜。当初种辣椒时缺乏经验知识,真正长成的只有五棵,眼下正是花期,长出的辣椒还很小不能吃。黄瓜、豇豆当初栽种时都盖了草帘子,但出芽率也只有三分之二,如今都搭了架子长势良好,已陆续进入花期。
给园子浇些水,便回厨房做晚饭。
乔墨打算做竹笋烧竹鼠,方法简单,味道又好。
将新鲜的竹笋剥去外壳,清洗干净,切片待用。除了一些基本作料,再备点姜丝和葱花,至于料酒,周叔送来的酒挺不错,用来正好。
等林正将切好块的竹鼠肉端来,先在锅里用热水焯一遍。然后热锅,放入竹鼠肉煸炒,倒料酒、酱油,再加入盐、姜丝以及适量的清水,炒至肉熟烂,最后加入笋片烧至入味,出锅装盘。
晚饭仍是吃面,乔墨现在做手擀面做出了经验,熟练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锅里水开了,放面,煮到全开。将清洗干净的蕹菜放进去,放入适量的盐,添点凉水扣上锅盖,灶下只再添一把柴,闷上一会儿即可。
吃过饭,天已全黑。
听着外面呼呼的风声,再看夜空里一点星子也没有,只怕明天会下雨。远处传来村子里零星的声音,有喊吃饭的,有吵闹的,也有狗叫,都随着夜色渐渐低了下去。
夜里下了雨,不大,却平添几分凉意。
早上醒来风未停,雨淅淅沥沥的继续下着,但这并不能阻止农忙的脚步。乔墨想着地里都是除草的活儿,也不差这一天,何况若这雨势真下大了,还有得忙呢,倒不如歇一天,便把林正拦在家里了。
林正想着昨天刚砍了竹子回来,先处理了才好,也就没坚持去地里。
有过上一回的经验,这次顺手很多。先将竹子劈开,劈出编织小罐子需要的细窄竹篾,再去用淘米水浸泡。这次准备的竹篾很多,虽然小罐子规格有大有小,但也足够用了。
其实乔墨考虑过直接用竹筒,只是那样一来很像茶叶罐子,而且竹筒毕竟不大,做深了放入糖块后又不方便取出。用编织的罐子不仅解决了容量大小的问题,而且可以做出小提手,表面又能简单的装饰,更具美感。只怕一些客人只看着编织品漂亮就忍不住想买。
再者,铺子里还缺装饰品,倒不如都采用竹制品。
乔墨如今对竹编也是很感兴趣,觉得自己还是有几分天分的,一件件精致的编织品自手中诞生,十分的有成就感。他还打算在将来的新居里摆上一些呢。
辰时,雨势猛然加大,老房子免不了会漏雨。
乔墨看到屋子的地面东一块西一块的湿痕,心情也没先前好了,他真是迫不及待的想赶紧住进新房子。
这场雨一直下到下午才渐渐变小,林正戴了斗笠,披上蓑衣,卷起裤腿,直接光着两只脚就要出门。这次雨下的太大太急,怕稻田里会积水,他得去看看。
“阿墨,你就别去了,当心着凉。”林正交代一句,也不等他回话就一头扎进了细雨中。
乔墨皱着眉看着人走远,好一会儿才重新练习编织。
一个时辰后林正终于回来了,待脱下蓑衣,身上已然没有一块干的地方。乔墨连忙取了干净衣服给他更换,又去厨房煮了姜汤,特地多放了姜丝和辣椒。等林正换好衣服,不多时姜汤也端了来。
“给,一口气喝了。”
林正笑笑,接了碗,一边吹着热气一边就喝了,喝完额头就出了层细汗,身上也暖了。长出一口气,整个人都舒泰多了。
“水田里怎么样?”
“就是水积多了,已经排掉了。”
听他说话的口气便知问题不大,乔墨也就不再问了,摸着他还是热乎的,也放了心。这会儿早不早晚不晚,两人坐在堂屋里,一边看外面的细雨,一边说着话做编织。
林正说要学习编织不是玩话,学起来也极认真。他手劲儿大,常做活,以往又有编草鞋和藤筐的经验,几遍练习下来,进展比乔墨要快多了。不过林正做的东西也有缺点,大方面把握的很好,精致度方面有待提高。
两人练习用的竹篾没有经过漂色去青,也没有打磨,编好后是碧青色的,看上去挺漂亮。
这只竹编的圆型小罐儿,大小盈手可握,十分可爱。
因为是第一次做,竹篾也没打磨,不那么精致,上半部分的盖子不太合适。几番审视,乔墨觉得倒是可以将下端再收一收,做成苹果的式样,偏上部分开口做盖子。
想毕再次动手。
这次做的很顺手,只是编到上面时要缓缓的、一点一点的放大,再慢慢儿缩小,收口。上边的盖子收口最磨人,几次都没成功,做到第三个盖子,终于成功。
“阿正,怎么样?”将碧青的苹果罐儿托在手里展示给林正看。
林正先是看到他翘起的嘴角,亮晶晶的眼睛,然后才看到静静躺在那只莹白如玉般的手掌上的小竹罐儿。
“嗯,真不错。阿墨手巧。”林正眼里浮起笑,毫不吝啬的夸赞。
乔墨笑眯眯的接受夸奖,得意了一会儿又苦恼了:“可惜这个绿色会褪掉的,不然就用这个颜色多漂亮。用淘米水浸泡之后是浅色,单调了些,若是染色的话……染布的颜色能不能用?”
☆、第51章 两个巴掌扇回去
现今布料的颜色很丰富,可见染色业很发达。若是可用,不管是用矿物或是植物,用漆添上颜色和油熬煮,既能满足编织颜色上的需求,又方便简单实用。
“我倒是见过漆家具,若是用来刷竹篾,应该也能用。”林正觉得都差不多。
“我觉得也是。”乔墨考虑的更多,他做竹罐儿是当做糖的包装,做生意要考虑投入与回收。编织上用的漆不多,他并不打算满涂,到时候又是批量生产,所以成本不高。
林正忽然说:“阿墨,有没有想过卖竹具?”
乔墨疑惑:“你的意思是卖这些竹制品?”
“嗯。也不用这么精细的,只是寻常家里用到的东西,略做改变编织出来,应该会好卖。”林正又说:“如果铺子开业,你既要做花生糖、蘸糖,又要卖薄荷糖,还得分心花时间编这些,怕是顾不过来。如果雇人专门编,倒是省很多事。”
“你说的也有道理。”乔墨倒真忽略了这点,也没犹豫,直接与他商议:“咱们铺子到时候至少得请三个人,一边柜台一个,还得有个人做杂事。毕竟我们在这儿有房有地离不开。再者,卖这些竹制品的话,暂时不用铺子,咱们找个铺子谈谈,直接供货给他们,省好些事。只是这样一来需求量肯定不小,像你说的,得雇人。”
“嗯,少说也得五六个。”林正这是保守估计,毕竟刚开始都是生手,一个一个月也出不了多少件。
“不好。”乔墨摇头:“你忘了,咱们这边的竹林在深山里呢,近处很少,我们要是一有动作,村里人能不眼热?只怕一天不到竹子就砍光了。我想把那座有竹林的山买下来,开个编织作坊,第一次先招五个固定的人。另外,最简单大众的几样东西,咱们免费教给全村的人,然后他们可以直接从我们这边低价领处理好的竹篾,回家自己编,到时候若验收合格,咱们再买回成品。”
林正一听就明白,这么一来他们有了足够的成品,又省了一笔雇佣费,村里人也得了利益,减少了纷争。而且说起来是乔墨大方,愿意带着村里人一起赚钱,里正和族里也高兴,也会对他们多有支持。
“还是你的主意好。”
“对村里人我不太熟,你觉得咱们铺子里要不要请村子里的人?”乔墨想着做生意不同别的,首先人得利落大方,能说会道。在村里他就和李阿嬷家最熟,别人到底交往不多。
“李喜很合适。”这是林正第一个想到的人,随后又说:“李良人稳重,以前在镇上铺子里做过伙计,他也行。再加上于文吧。”
“于文?于老头的儿子?”虽然是头回听见这个名字,可上林村姓于的只有一户。
“嗯,于文今年刚十八,人很伶俐,打个杂没问题。”
乔墨想到于老头家的情况,便明白林正是有心帮衬,何况做个杂事要求不高,能听吩咐,人勤快就行。林正既然点了于文,肯定是真的了解。
“铺子我打算新房盖好后开张,你提前去和他们说一声,工钱的话……”乔墨有些犹豫,对这方面的行情他还真不了解,也不知开多少合适。都是一个村的,特别是李良又和林正关系很好,开少了不是伤感情吗。
林正出声道:“茶楼的伙计每月是三钱,包食宿,别的铺子也有一两的,都是其他地方补的。铺子开了之后,他们每晚都得留个人看店,每天往返县城也辛苦,给五钱吧,管饭。”
乔墨点头,五钱就是五百文。除了每天往返县城的辛苦,其他方面不需开支,等于是净得五百,别说是村里人,即便是镇子县城里的人来看,也是好差事。
“买山得多少钱?”乔墨猛地想起这件事,算算自家存款,一千四百余两,不知那座山有多贵。
“得找里正问问,说不好。”在林正记忆里,那片竹林是很大的,毛竹长得特别好。
乔墨却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再一次感慨钱不经用,只盼着铺子开张后能赶紧盈利了。
这场雨一连下了三天,终于放晴。
乔墨觉得屋子里都发霉了,见这天天气极好,便拉了麻绳,将两床被子抱出来晒晒。随后也不在家呆着,带上一罐儿热水,去地里找林正了。
傍晚回来,正准备去收被子,却见被子掉在地上,沾到不少泥土,甚至在被子上还有一棵带着土的辣椒秧。乔墨顿时感觉不妙,喊林正将被子捡起来,自己跑到屋后的菜园子里。
果然,菜园子里简直像是台风过境,几乎所有的菜都被连根拔了。
乔墨气的咬牙,冷静下来一想,马上就猜到做出这事儿的是谁。这是打定主意要将他家当做发泄场了?以为抓不住现形他就会算了?李水莲可打错了算盘!
林正刚放好被子过来,却与他迎面撞上:“阿墨?”
“我找他去!”乔墨丢下一句人就走远了。
一股气来到林阿爹家,正听见屋子里闹腾,李水莲和林老嬷吵架呢。若是在从前,乔墨肯定有闲情逸致看热闹,可眼下不是时候。
“大嫂来了……”
乔墨对着懦懦的英子点点头,直接进了屋子里,二话不说抬手就给正牙尖嘴利骂骂咧咧的李水莲两个巴掌。“啪”、“啪”两声脆响,不仅打愣了李水莲,也使气急败坏的林老嬷和旁观一般的林福都愣住了。
“你、你打我……”李水莲眼神怔怔的,摸着脸上两个清晰的红巴掌印,尚且没回过神来。
“我打的就是你!”乔墨冷着脸,直直盯着李水莲:“你做的那些龌蹉事别以为我不知道,以前不跟你理论,你反而越发得寸进尺。当我家是什么地方?由得你随便折腾?也别以为我会怕了你。今天我就把话放这儿,你折腾一次,我打一次,我倒要看看你这张脸还要不要!”
“你、你……”李水莲一贯强势霸道惯了,一下子遇到乔墨这样摆狠的,竟被震住了。
乔墨冷眼扫了屋里其他人一眼,转身走了。
当走出大门,身后传来李水莲尖利的叫声,夹杂着哭嚎骂狠,却终究是没追出来。
半途里,遇到了来找他的林正,对上林正担忧的目光,乔墨皱着眉将手递给去:“刚才太用力了,我的手都疼呢。”
林正低头一看,可不是,手都红了。
这下子不用问也知道他去干什么了。林正倒不认为他做错了,只是想到李水莲为人,不免心下暗中提防。若是李水莲再想出什么阴损主意,就怪不得他下狠手了。
乔墨一面走一面后知后觉的嘀咕:“你说他脑子怎么想的?他对亲事不满意,成了亲不顺心,怎么就把气撒在咱家?”
林正不好说那两人是在商议怎么害他的时候被自己给治了,否则他追根究底,势必会知道李水莲当初的恶毒心思。
乔墨也不过是嘀咕两句,心里也明白,天下就是有那么一种人,不管自身出了什么事,最会的便是迁怒。李水莲的失算处就在于,没想到他会撕破脸打上门,他可不喜欢跟人吵来吵去。
天下没不漏风的墙,何况林老嬷眼下最不对付的就是李水莲,亲眼看见李水莲被打脸,哪能管住嘴不说。于是当天晚上,整个村子都知道乔墨只身闯上门,干脆利落的甩了李水莲两个嘴巴子,又毫无阻拦的走了。
要知道,乔墨一贯是村里公认的长得最好的小哥儿,也从没见他发过火,最多只是嘴上会说理,可人家识文断字,这也不算特别。所以乍一听乔墨动手打人,打的还是李水莲,更是照着脸直接扇,好多人都愣了,一时都不敢相信。
且不说别人如何惊讶议论,李水莲他阿么听说之后怒了,马上就去找李水莲问清楚。
结果到了林家,一看,不用问了啊,李水莲脸上明晃晃的两个巴掌印,都肿了。
“哎哟,我的莲哥儿啊,这、这可是怎么弄的啊?真是那个乔墨打的?”金阿嬷连声追问。
“不是他是谁!”李水莲瓮声瓮气的不敢大声说话,否则牵引的两边脸颊火辣辣的疼。提起乔墨他就恨,可想起当时乔墨的眼神儿和下手的狠劲儿,又不敢找过去,也怕顶着这张脸出门招人笑话,所以连自家阿嬷都忘了告诉。
“竟真是他,我找他去!”金阿嬷怒气冲冲之余,也在盘算,要多少伤药银子才不算吃亏。
“阿么,阿么。”李水莲喊了两声没拦住,也不拦了。
金阿嬷进林家时就有不少人看见,这会儿又见他出来直往村子最西边走,就知道是去林正家。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半个村子都去看热闹。
这会儿乔墨和林正刚吃晚饭,之前都在抢救菜园子里的秧苗。幸而才下过雨,泥土松软,菜□□的时候根须基本没损伤,及时栽回去,只怕还能活。
这边正吃着饭呢,耳朵里却听见一阵吵闹,并且声音越来越靠近。
乔墨皱了皱眉,放下碗筷走到厨房门口,抬眼一望,顿时明白了。
☆、第52章 信口开河唬众人
眼见着金阿嬷来者不善,乔墨却不怕,并交代林正一会儿别插手。虽然不打算吃亏,但也不能让林正掺合进来,否则事情就闹大了,他们反而不利。
当金阿嬷刚踏进院子,乔墨就从厨房里出来了。
“乔哥儿!”金阿嬷想到自家小哥儿脸上的巴掌印,心下犯怵,尚离的很远便站住了。定定神,自持身后有那么多看热闹的乡亲,胆气又壮了,大着嗓子质问:“乔哥儿,当着乡亲们的面儿,你倒是说说,我家莲哥儿做错了什么,你竟对他下那般狠手?你把他脸打成那样,可让他怎么见人。”
乔墨气定神闲,淡淡说道:“我倒觉得他还是不见人的好。”
围观的人群一静,接着就闹哄哄的,都没想到乔墨一张口就那么嚣张。
金阿嬷先是一噎,接着一喜,觉得就凭对方这说话水平,一会儿准的老老实实掏银子。另外也得给莲哥儿出个气,得找林家族里说说,这样的媳妇能要得?
“乔哥儿,说什么气话呢。”李阿嬷几步走上来,焦急的提醒。
乔墨拍拍李阿嬷的手,不急着解释,而是看着金阿嬷说道:“李水莲是你儿子,你没发现他最近很不对劲吗?”
“啊?”话转的太快,金阿嬷没反应过来。
“我说,你家水莲,他得了间歇性的失心疯。”乔墨张口一句简直是炸雷。
“啊,你、你说什么?”金阿嬷太过震惊,简直怀疑是听错了。
其他乡亲们也全都呆了,李水莲得了失心疯?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我们怎么没听说?平时看见他,好像还挺正常的。”有个阿嬷憋不住话,替乡亲们问出了心声。
李阿嬷则眼中生疑,觉得乔墨在信口开河,生怕他一会儿圆不下去。
乔墨却是叹口气,犹豫了片刻才说:“这事儿是早有征兆,那时我也没多想。有次下地回来,见他从我家跑开,回来后就发现厨房里被翻的一团乱,摔破了好几个碗盘。又有一次,他趴在我家门窗上朝里偷窥,嘴里还骂骂咧咧。还有一次,他见着我张口就骂,污言秽语简直不能听。”
“起先我以为是他看不惯我,所以才针对,可总觉得太过了些。后来特地去问过县里的一位老大夫,老大夫说他很可能是得了间歇性的失心疯,只因平时与我有过节,面对我时表现的会特别明显,若以后严重了,则会见人就打见人就骂,慢慢儿连自己是谁都忘记了。”
“今天回来,他又在我家闹了,被子被扔在地上,菜园子的菜全都被拔光了。我去打他两巴掌也不是报复,而是为了救他,当时他正发疯和继阿么闹呢。之后他就好多了,人安静下来,也不吵也不闹,大约好几天不会再犯病了。”
金阿嬷瞪大了眼睛,简直没想到乔墨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明知道是编造的谎话,却不知道从哪儿反驳。
乔墨体贴的说:“金阿嬷不用担心,可以先给他抓几副药吃,若是没钱我这儿还有点儿。我到底是他大嫂,能帮的地方总要帮一把。”
金阿嬷连忙摆手摇头,也不敢再开口要钱,生怕对方真买了药给自家小哥儿吃。金阿嬷只是贪财,不是蠢笨,这会儿已经知道乔墨不好惹,起码这个亏是吃定了。
围观的人里有听明白了的,也有只听了表面言语的,三三俩俩的议论议论,也都各自散了。
金阿嬷也不敢再呆,回转去找自家小哥儿,再三嘱咐其留在家里养伤,别出门。
李水莲不解其意,只以为阿么担心他的伤,便点头应允。毕竟他也没脸出门。因此,直到再次出门后才知道今夜究竟发生了什么,而他自己莫名就多了一段病史。
眼看着人都散尽了,李阿嬷拉着乔墨进了厨房,这才好气又好笑的瞪了一眼:“你这促狭鬼,还真敢说。”
李雪却没懂,还在追问:“乔哥儿,李水莲真有失心疯啊?真吓人,完全看不出来啊。”
乔墨扑哧一笑:“你问李阿嬷吧。”
“回去再说。”李阿嬷叹口气,觉得自家小哥儿这脑袋瓜子不太灵活,幸好嫁的近,否则以后吃亏了都不知道。
经此一事,李水莲没有再出门,自然也没再来闹事,转眼就到了麦子成熟时。
麦子成熟时最怕遇到下雨,幸好,老天爷赏脸,一连几天都是大晴天。村里已有人家开始割麦子,林正每天都要去地里转一转,终于在某天回来说麦子可以收割了。
乔墨闻言提上竹篮,里面放着装水的陶罐儿和空碗,两条布巾,两把磨好的镰刀,还有两顶竹帽子。这帽子是早先准备好的,劈了宽宽的很薄的竹篾,编出这种帽沿儿宽大的帽子,就是为割麦子的时候用。
收麦时节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平时都不愿在太阳底下走动,何况下地呢。
“阿墨就别去了,我一个人就行。”割麦子又累又脏又苦,林正不舍得让他去受苦,何况他算过,自家有五亩小麦,自己速度快些,也就三五天的功夫。
乔墨何尝不知道他的想法,摇头说道:“虽然我速度慢点儿,但帮把手终究是快些。这种天气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变,万一下了雨,今年的收成可就毁了。我一块儿去,再辛苦也就几天的时间。”
林正见他坚持,只好同意,又不忘嘱咐:“你动作慢点儿,当心割到手,若是累了就停下歇会儿,别逞强。”
“知道了,我心里有数。”
到了麦地里,放眼一望金灿灿一片,左右早有人在抢收,基本上是全家出动,连十二三岁的小哥儿都不例外。谁都知道一年的辛苦就在这几天,若是收迟了下起雨,一家人就得哭死。
林正和乔墨也没多话,把篮子放在地头,各自拿了布巾镰刀就开始割麦子。
林正自小做惯了农活,熟练又麻利,不一会儿就赶在了前头。
乔墨却是从没做过,手生的很,割的很缓慢,还险些割到手。眼见着与林正差距越来越大,不免有些着急,本来天就热,这下子更是满脸是汗,麦芒沾在身上又痒,别提多难受了。
林正割了一会儿回头看他,见他动作虽慢,好歹算稳当,便撩起脖子上挂的布巾擦了擦汗,继续朝前割。
乔墨放下镰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