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贤妻难当_凔溟-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将木盒里头的书本拿出来,翻天覆地看了几眼,只看到书皮上写着三个端正有力的大字:《三字经》。
    “启禀父王,这是一本用纸张装订成册的书籍,是儿臣手抄的《三字经》,您可以翻阅看看。”
    纸张的好处一时也说不完全,说的再多没有亲身体验的人是想象不到的,太子昭就有这样的心得体会,所以与其他夸夸其谈,不如让南晋王自己摸索。
    众人眼巴巴地看着南晋王将那本小册子一页一页翻过去,速度很慢,仿佛每一页上都刻着精美的仕女图,惹人离不开眼。
    当南晋王翻到最后一页,还意犹未尽地往回翻,时不时用手指搓一搓纸张的手感,或者是对着灯光照一照。
    “你刚才说,此物叫什么?”
    “是由纸张装订成的书籍,那一页页轻薄的便是纸张了。”
    “纸张?”
    众人的视线紧紧盯着南晋王手上的书籍,纸张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陌生的,可能装订成书册,那一定是好东西了。
    平日里大家用的最多的是竹简,重不说,要制作一卷空白竹简也颇麻烦,每日上奏折都要用马车拉过王宫,而看南晋王手上的那书,似乎没有一点重量。
    “敢问太子殿下,您这……纸张是如何制成的?可否大量推广?”
    “制作工艺不方便告知,不过孤敢断言,这纸张将会取代竹简,甚至成为我们南晋最重要的改进,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太子这话未免夸大了,不过是书写的载体而已,竹简也好,布料也罢,不都差不多么?”
    太子昭淡淡地瞥了大王子一眼,“大王兄之前说,每日在家中抄写佛经,不知这些年一共抄了多少份呢?”
    “自然是多不可数。”
    “一份佛经少说也有上千字,一卷竹简记录的字数不过几百,大王兄日日抄经,恐怕府里已经堆了几座院子的经书了吧?不如改日带孤去瞧瞧,想必那场面一定很壮观!”
    “噗!”唐越忍不住笑了,看来他根本不用担心太子昭在这朝堂之上会被人口水围攻,他也不是闷嘴葫芦。
    “昭儿,你上来!”南晋王朝太子昭招手,让他走上这高台。
    南晋王想知道这纸张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如果成本太高,肯定是不适合广泛使用的,他也不傻,知道这项工艺要保密,否则流传出去,南晋还有什么利可图的?
    “喏。”太子昭走到宝座前,站在离南晋王三步远的位置。
    “离那么远做什么?你小时候父王还曾抱着你上朝呢。”
    太子昭又往前走了两步,这次怎么说都不往前走了,南晋王无法,只好压低声音问他:“你告诉父王,这纸张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用的东西可会稀有珍贵?”
    “不会,纸张制作流程简单,用的原料也多是竹子破布这样的东西,影响不了什么的。”
    “可以大量生产?”
    “可以。”
    “可以广泛用于书籍?”
    “不仅是书籍,只要是记录用的都可以,还有一样……”太子昭回头瞅了唐越一眼,轻轻咳嗽一声,“不连如厕时用的手绢也能换成这个了。”
    普通百姓家,上完厕所只能拿树枝竹片刮一刮,权贵之家自然要金贵些,都是用布料。
    南晋王抚摸着书皮,好一会儿才让人将册子传递下去给大家看看,众人看的稀奇,难免多动几次手,只听见轻微的“撒拉……”一声响,书籍上的纸面掉了一声下来。
    “这……”书籍正传阅到安国公手中,这一破,可把他吓坏了。
    太子昭摇头说:“不要紧,这只是给大家看看的经书,并不珍贵。”
    众人可不这么想,那纸张轻薄如翼,一本书的重量才这么轻,显然是个好宝贝。
    大王子坐在一旁淡定地看着这一幕,笑了一声说:“看来,这纸张也不是很牢固啊,一扯就破,哪能和竹简比?”
    “这便是纸张的缺点,易破损易燃。”
    “这样看来,也没什么好的地方啊,九弟为何把他当宝贝一样?”大王子这是认准了要和太子昭对干到底了。
    “等王兄当真抄了一屋子的佛经,便可知用纸张的好处在哪了。”
    “殿下有理,纸张确实比那竹简好用,大家看,这纸张是白色的,用毛笔沾墨书写一定非常清晰,而不像竹简那般模糊,而且这样一来,书籍的传阅就方便许多,也会有更多的学子参入到朝中来。”
    “本王看着也挺好,不过这涉及政务,太子殿下确定要在除夕宴上闹一出?”整个朝廷,从大年二十九就开始放假了,要一直到元宵过后才有开朝。
    “这是孤送给父王的贺礼,不知父王可还喜欢?”太子昭压根不想理会王子贤,这种毫无意义的口水战不是他的风格。
    “好!好!没有比这更好的贺礼了!”这可是太子昭免费送给南晋王的功绩啊,南晋王如何不开心?
    如果太子昭要把这东西私藏起来,南晋王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要等他登基后再拿出来,可就是一项造福万民的大功绩了,说是流芳百世也不为过。
    
    第152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除夕宴因为太子昭的一本纸质书籍而彻底沸腾起来,大殿上乐声也停了,歌舞也撤了,南晋王与各大臣商议着该在哪里建厂,该投入多少资金。
    好好的一场宴会也不知道怎么就变成谈公事的了,而且一个个还谈的很激动,手舞足蹈的。
    太子昭找了宫女来给唐越换上一些热的菜肴,让他自己吃着,反正这种国家大事也没有人要咨询他的意见。
    可唐越的嘴巴向来刁,太子府的厨子又是经过他调教的,比这御厨强了不是一点点,这所为的御膳实在不怎么好吃,他吃了五分饱也就不再动筷了,而是饶有兴致地看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相争不下。
    “大王,这些年军饷已经耗费了大半国库的银子,好不容易今年战事少了,又遇上百年一遇的大雪灾,实在无法再拿出钱来做这个。”
    “可是太子殿下已经说了,造纸所用的原料有其低廉,只要耗费工时而已,根本费不了多少银子。”
    “开荒建厂要钱,劳役要钱,要想造出够天下学士够用的纸张,岂会是一笔小数目?”
    “占大人,你又不管钱粮,此事与你何干?”
    “梁大人,治粟内史温大人上事已高,早已不管政务,本官身为少府,乃九卿之一,怎地就不能发表意见了?”占大人高声说:“大王,还请三思啊!这纸张虽好,却不是急需之物,待国库丰盈后再造也是一样的啊。”
    “大王,我南晋国力一直不及北越,一来是人口不足,二来便是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在北越学子眼中,我南晋乃是蛮夷之人,不懂教化,终其原因不过是我们的文人学士太少,若是能快速提高学子的数量,何愁国家不兴?”
    “笑话!南晋若是真成了北越地样的迂腐书呆子,还谈何一统山河?谈何打败北越大军?我南晋之所以常年不败,靠的是数以万计不怕死的将士!”
    “占大人莫要以偏概全,本官只是说要加大教育,却没有说兵力不重要,这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
    “好了!”南晋王拍案而起,大好的心情像被一桶冰浇下来,所剩无几了。
    唐越听太子昭提过这位占少府,既然是与他们作对的人,那便是敌人了。
    他起身说:“父王,可否容儿臣说几句话?”
    “……”场面一时间安静下来,众人都好奇地看着唐越,不明白他怎么会出这个头。
    按理,以唐越此时的身份是没有参与朝政的资格的,可是太子殿下不阻止,大王也没反对,众人便不好说什么。
    “你想说什么?”南晋王没好奇地问,在他眼中,唐越只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而已,医术再好也不代表他会懂得朝政。
    “儿臣刚才听了许久,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钱财二字。”
    “太子妃真是财大气粗啊,不过想想栎阳侯府,想想您那嫁妆,本官倒也理解。”占少府酸溜溜地说道。
    “这天底上能用钱财解决的事情就不算大事,占少府担心的无非是国库拿不出钱来办厂招工,既然如此,为何不把此事交由民间的商户来做呢?”
    “商户?太子妃在开玩笑吧?此等大事怎么能由那贱民来负责,若是他们将这机密泄露出去,后果谁来承担?”
    “这也没什么机密可言,只要将每道工序分开,用不同的人来完成,商户负责出资、管理与销售,技术方面依然可以掌握在朝廷手中,否则就算纸张造出来了,朝廷该派谁去销售呢?”
    “销售?”不少人不太明白唐越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难道说这纸张造出来不是无偿给学子和百官用的吗?
    “这么好的东西,北越肯定会喜欢的,想必能卖个好价钱。”这可是一笔垄断的生意啊,只要北越渐渐习惯了纸张的存在,他们自然会舍得花钱购买,那还不是财源滚滚来?
    “呵,听闻太子妃聪慧过人,小小年纪便已经是杏林高手,可到底隔行如隔山,这朝廷的事情你未必懂,把如此珍贵的东西卖人敌国,与通敌卖国有何区别?”
    占少府这顶帽子扣的可够大的,王子观暗暗叫好,如果能让唐越在大王面前出丑,那打的可就是太子的脸了。
    “珍贵?纸张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现在才刚出现,如果所有人都习惯了纸张的存在,它也就是一张纸而已,而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纸张,如果北越人也习惯了使用这个,那他们就要源源不断地向我们购买,这可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到时候何愁国库不丰?”
    唐越知道,这个时代的人都有些敝扫自珍的毛病,有什么好东西都喜欢藏着掖着,最好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
    可是这样珍藏起来的东西有什么用呢?无非是自已一个人欣赏罢了,起不到任何实际性的作用。
    唐越就算不会做生意,也知道这笔账该怎么算。
    “那也不能由民间商户来做,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将此技术据为已有?”
    “商人,以赚取钱财为天职,交给他们做一定会比朝廷自己经营更好,我们只要从中抽取一定的税收就可以了,占少府若是不放心,可以派几名官员监理。”
    “臣附议!”第一个站出来公然表示支持唐越的是一个他不认识的官员,有了第一个,很快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不管他们是出于真心还是给太子昭面子,最终半数以上的官员都表示赞同。
    毕竟这生意与他们的利益不冲突,是谁来经营又有什么关系呢?
    “寡人记得栎阳侯名下便有不少商铺,也有一大批懂得做生意的管事,可是如此?”南晋王开口问。
    栎阳侯今天晚上一直默不吭声地坐着,没有发表意见,毕竟他成了太子殿下的岳父,还是不要太高调的好。
    听到南晋王的问话,他不和不站出来回答:“回禀王上,臣家中确实有些许生意,都是管事们管着呢。”
    “既然如此,不如此事就交由爱卿来做,如此寡人便放主了。”
    唐越愣了一下,不明白南晋王这思维怎么转的,怎么会点明让他们家来负责经办造纸厂?
    这到底是对他们家的信任还是对他们家的试探?
    “大王,您可要三思啊……”占少府欲言又止,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父王,您要三思啊,儿臣听说……听说……”大王子目光深邃地瞥了太子昭一眼。
    “听说了什么?”南晋王眉头皱了下,似有不悦。
    “儿臣,听说太子府在招募私兵,还私下打造武器,恐怕……”
    “砰!”南晋王一掌拍在桌上,厉声呵斥:“如此狂妄这言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大王子被吓了一跳,不过他好歹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很快就恢复了镇定,“父王息怒,儿臣也是道听途说而已,您莫要动气,此事还是要问问太子殿下才好。”
    南晋王放在桌子下的手紧紧握着,他对这个九儿子的忌惮一直存在,如果他真要造反,自己这个位置迟早要易主的。
    “昭儿,你怎么说?”
    太子昭面无表情地坐在座位上,只回了一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太子殿下敢发誓自己没有私自招募士兵?没有私自打造武器?”
    “孤自然敢。”太子昭斩钉截铁地回答:“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孤怎么会瞒着父王做?大王兄才刚出门,怎么会听到这样的谣言?”
    大王子自嘲地笑笑,“不过是无聊中听到有人嚼舌根才记住了,为兄久居府中,消息并不灵通。”
    消息不灵通都能听到这样的谣言,那消息灵通的人岂不是连大王每日上和趟茅厕都知道?
    “大王兄太谦虚了,不过这种道听途说的话您也敢拿来与父王说,孤实在佩服你的勇气。”
    南晋王看看这人儿子,又看看那个儿子,“昭儿回邺城才半年时间,恐怕还办不成这样的大事。”
    “父王英明!”太子昭做了个揖。
    “父王,儿臣这可不是道听途说,儿臣连什么地点都记住,您不妨派人去打探打探。”
    南晋王盯着太子昭看了许久,对方只是淡淡地说:“既然大王兄如此肯定,那就带人去查吧,孤也很想看看,你能找出什么东西来。”
    
    第153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南晋王最终还是派了大内禁军前往大王子所说的地点查看,在等待的过程中,大殿内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众人免不了为太子殿下捏了一把冷汗。
    要说太子殿下招募私兵,自造兵器也不是不可能,但他这么做的理由绝不会是为了和朝廷作对。
    昔年太子殿下在边境时,就曾用自己私库的银子打造兵器运往前线,不过当时走的是光明正大的路子,大王还是很夸赞了几回。
    如果是这些行动都是瞒着王上进行的,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唐越在桌子底下握住了太子昭的手,指甲轻轻刮着他的掌心。
    太子昭回了他一个从容不迫的微笑,唐越的心就瞬间安定下来了。
    也不知这王子煦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竟然偷偷摸摸地把这件事情捅出来了。
    太子昭要组建重甲军,第一批人数只有一千人,这些人一部分是从现有士兵中挑选出来的,一部分是从太子府新招募的护卫中挑选的。
    说是私兵也没错,毕竟这部分人目前都没有出现在军队的花名册上,除此之外,他们在泰阳城附近的深山里建了兵工厂,专门为这一千人打造铠甲与武器。
    而王子煦查到的地方大概是他们在郊外练兵的场所,这一千人的训练不可能在城内进行,也不能离得太远,否则太子昭兼顾不到。
    “昭儿,寡人相信你不会有此荒谬的行为,关于造纸的事情,就暂时交给栎阳侯,寡人希望能在三个月后看到第一批纸张出现在案桌之上。”
    “臣遵旨!”
    时辰已晚,若是往年,这个时间早已经散宴了,可是今天,恐怕他们得熬到子时之后了。
    一个时辰后,派出去的侍卫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带着一身寒气走入大殿中。
    南晋王下意识地身子前倾,眼神犀利地看着他们。
    “如何?”王子煦忍不住先出口问道。
    “回王上,卑职到了大王子所说的地方,确实是一座民宅,且占地面积极广,里头住的人几个卑职认识,确实出自太子府……”
    “啊……”人群中有人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震惊地看向太子昭。
    大王子则一脸笑意,志得意满的表情看得唐越嘴角直抽,难道古人们不知道,笑道最后的才是赢家。
    “有多少人?都是作何打扮?”南晋王沉声问道。
    “卑职将全庄子的人召集出来,清点了一遍,一共是三百多人,男女老少皆有,打扮就是一般的平民打扮。”
    “这大过年的,想必九弟的私兵也不可能穿着铠甲训练,想必都在过年吧?”
    “这……倒也不是……”
    “嗯?不是什么?”
    “卑职强行入门的时候,他们大部分人都聚焦在一间大屋子里,四处点着灯,在抄录书籍。”
    “抄录书籍?是什么书籍?兵书?”占少府提高音量问。
    “卑职读的书少,但大致翻了翻,应该都是医书。”
    “不可能!”大王子大声反驳。
    “煦儿,先听卫将军把话说完……卫卿,你将那宅子里的情况一一道来!”
    “喏……他们所抄录的确实都是医书,卑职询问了他们的身份,他们的回答也很一致,说是太子妃的学生,是跟着太子妃学习医术的,宅子里有放草药的仓库,有药房,也有他们素日学习的书房和病房,应该不是作假。
    至于大王子所说的士兵与武器,卑职只看到有一小间存放武器的屋子,里头有些小巧的匕首,细针般的暗器之类的,杀伤为有限。”
    “咳,卫将军是吧?你所说的匕首其实是手术刀,你所说的暗器其实是银针,都是些医疗工具,可不是武器。”唐越听完他的话就知道这件事情暂时揭过了,于是笑着纠正他。
    “微臣见过太子妃使用的工具,确实有刀子啊,镊子啊,针线啊之类的,那都是救人的东西,岂会是武器?”乌太医终于忍不住站出来说了句话。
    “父王若不信,儿臣可以让人将庄子里的人全部请来,他们多数是从我府上出去的,是儿臣送给太子妃的学生。”
    “狡辩!”王子煦嗖地站起身,“那么多人怎么可能都是太子妃的学生?而且本王查到那地方时,那里面可不仅仅只有几百人,定然是被九弟转移到别处了。”
    “大王兄,我敬你是兄长,才不追究你故意攀咬,事实摆在眼前,你还想说什么?孤在这之前可不知道你今夜会给孤强加上这个罪名。”在不知道的前提下,太子昭自然也不可能提前将人转移走。
    “好了,煦儿想必是在家中呆久了,有引起糊涂了。”南晋王严厉地扫了王子煦一眼,转而对唐越和颜悦色地问:“没想到越儿还藏了如此多的学生,照看的过来吗?”
    “谢父王关心,儿臣原本是想等这批人培训成功了再告诉父王,也算是个惊喜,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大王兄发现了,可见大王兄虽然不怎么出门,还是能知天下事啊!”唐越感慨道。
    南晋王眉头微蹙,“你培训如此多的医者做什么?”
    “其实他们算不上医者,只是懂点医理的助手而已,这些人多半是战场上退伍出来的,身有残疾,做不了重活,如果能将他们培训成一支高效专业的医疗助手,将来派上战场,也能最大限度的减轻伤亡。”
    这个出发点无疑是神圣而无私的,谁也挑不出错来,甚至不少人都想得到一两个这样的人,有他们在,自己的生命健康也更有保障些。
    “太子妃真是菩萨心肠,如此为国为民着想,不止是解决了战场上军医不够的问题,也安置了不少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残士兵,大大减轻了国库的压力啊。”
    大臣们纷纷附和,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对唐越这个太子妃都有了明显的好感。
    “很好!你做的很好!”南晋王赏了唐越不少金银财宝,脸上的笑容真诚多了,一个能时时牵挂着百姓的儿媳妇,做实事不求名利,这一点确实值得赞扬。
    “多谢父王夸奖,只是一场误会,解开了就好,想必王兄也是不知从哪听来的谣言,就信也为真了,好在只是误会。”
    大王子还想辩解几句,就见对面的老郡王拼命地给他使眼色,他只好低头不甘心地说:“是儿臣听错了,误会了九弟,还望勿怪。”
    南晋王气得直喘气,指着大王子摇头道,“看来你还是要多多学学规矩才行,自明日起,你每天进宫来,自有人教你这些。”
    “父王……”
    “闭嘴!此事就此了结,莫要再提!”南晋王甩袖离开,留下一屋子的大臣面面相觑。
    这大概是他们过的最波折的一次除夕宴了,反反复复,人的神经都快要崩溃了。
    散宴后,大王子直奔自己家中,片刻都没有停留,否则那一双双带刺的眼睛准能将他插出几个洞来。
    “砰!”大王子砸了屋里所有能砸的东西,气喘吁吁地坐在一旁。
    “王叔,此事与你之前说的可一点也不一样啊,那太子非但没有被父王厌弃,反而因为献上了那什么纸张而使得龙心大悦,之前那黄花村的事情更是不了了之,咱们什么便宜也没占着啊。”
    “大王子太心急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太子殿下根基深厚,岂是一点小伎俩就能扳倒的?”
    “咱们想方设法将李贤拖下水,费劲心力,可不只是一点小伎俩而已,反观太子,才是真的不痛不痒。”
    “本王也没有想到,太子昭非但事先转移了黄花村的村民,还设了埋伏,算准了有人要对付他是的。”
    “这有何奇怪?谣言早就散播出去了,太子可不傻,难道会不防着有人杀害村民嫁祸于他?”
    “大王子些许何意?当初这计策您可是拍手说好的。”老郡王冷哼一声,教训道:“你就是太过急躁,行为冒失,才会失了大王的宠信,这一点若是不改,以后也难成大事!”
    “王叔,你我既已成同盟,这种诛心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