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贤妻难当_凔溟-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昭的视线并没有在他身上停留太久,吩咐道:“去把你认识的那人带过来。”
    “喏。”
    片刻之后,两名护卫架着一个青年走过来,丢在马车下。
    “太……太子殿下?”那人看清太子昭的面容后惊的跌倒在地,浑身发抖。
    “你是大王子府的人?”太子昭问。
    “小的……小的……”那人眼珠子乱转,正思虑着承认好还是不承认的好,不过没等他想到答案,一柄重剑搁在他脖子旁,那重量将他压弯了三寸。
    “是,是,小人是大王府的侍卫,冲撞了太子殿下,还望恕罪!”那青年侍卫磕了三个响头,一脸懊恼和恐慌。
    “哦,那此人可是大王子府的家奴?”太子昭指着男子问。
    “不……是,是的。”青年侍卫犹豫不决。
    “是不是不是?想清楚再回答,你可知欺骗孤的下场?”
    那侍卫苦着脸摇头,“不是。”
    “那好,既然不是大王子府的家奴,那孤就把人带走了。”
    “不可……”
    “恩?”太子昭冷笑着看着他。
    “殿下,他……实不相瞒,他是大王子看上的人,还请殿下高抬贵手。”
    王鼎钧凑过来小声汇报了一句,大王子好男风的事情不是秘密,只是他并非男人不可,也照常娶妻生子,所以外人关注的不多罢了。
    太子昭自然也是知道的,大王子因为这个爱好被禁足了几年,没想到出来后还是死性不改。
    喜欢男人不算什么,但非要用抢的就不那么好看了。
    事情到这一步,按正常剧情走,太子昭应该让他们把人带走才对,毕竟是自己兄长要的男人,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不过太子昭还记得除夕那天的事情,自然不会高抬贵手,而是让王鼎钧把人救了。
    “回去告诉大王兄,如此当街抢男人的行径还是莫要有了,否则传到父王耳中,万一让他老人家想起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就不好了。”
    青年侍卫面皮一紧,低下头应了声,不敢再争辩了。
    等他们撤走,王鼎钧才问:“殿下,此人该如何处置?”他指了指还跪在路中间的男子,有些微的紧张。
    如果太子昭殿下要把人带回府,他该怎么向太子妃交代呢?
    虽然这不关他的事,可是和太子妃相处了一段时日,他们也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友谊了。
    而且在他眼中,颜值再高的美男子也抵不过太子妃的才干。
    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起太子殿下,才有母仪天下的资格。
    太子昭瞥了自己的侍卫一眼,打趣道:“孤记得你也能接受男人,不如你带回去?”反正王鼎钧还没成亲,屋里多个人也无所谓。
    王鼎钧惊讶地张大嘴巴,“这……这不妥吧?”他又看了地上的男子一眼,既没有兴奋也没有排斥,只是可有可无的情绪。
    “孤只是随口说说,他既然不愿意跟着大王子,未必看得上你这个小侍卫,派个人送他回去就是了。”
    听到这话,那男子终于有了反应,不过他不是高兴,而是更慌张了,“这位公子,还请不要送小人回去,他们一定还会去抓小人的。”
    王鼎钧嗤了一声,“那你想去哪?”
    “这……”男子的目光在太子昭和王鼎钧脸上晃了晃,无论是长相和气质,太子昭自然更胜一筹,而且必定是贵不可言的身份,看着就是个大靠山。
    “小人擅琴,不知府上可缺琴师?”这算是变相的求收留的意思了。
    他这个要求不算突兀,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有这个靠山在,刚才那伙人就不敢把自己怎么样了。
    这么粗壮的大腿,不懂得抱才是傻瓜!
    太子昭这样的身份,琴棋书画自小者最是要学的,只是学的少,也没什么兴趣,完全只是当成陶冶情操的项目。
    不过他还不知道唐越喜不喜欢,于是让人先把人带回去,如果唐越有兴趣,就让他教几天琴又何妨?
    如果没兴趣,找个地方让他住两天再赶走就是了,当然,在此之前,这男子的身份还是必须要查的。
    男子听他肯收留自己大喜过望,忙磕头谢恩,那张过分精致的脸因为激动而染上一层红,看着更加魅惑了。
    王鼎钧眉头皱了皱,到底没有说出反驳的话来。
    路上的小插曲并没有给太子昭带来太大的困恼,他按部就班地忙碌,该查的查,该抓的抓,该审的审,短短时日内就在朝堂建立了自己的威望。
    “太子把人带回府去了?”
    “是的,据咱们在太子府的眼线回复,太子把人安排在了前院。”
    “没被太子妃看到?”
    “暂时还没有。”
    “那就想个办法让他们见见面,想必太子妃会有兴趣的。”
    “王爷,您是想让太子妃误会殿下么?”
    老郡王回头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个残酷的笑,“你以为本王是想用此人去勾引太子吗?”
    难道不是?
    “哈哈……你也太小看太子了,他什么样的美人没见过?岂是那么好勾引的?不过太子妃就不同了,一个乡野出身的小子,就算本领再大,心性也没那么坚定。”
    “王爷真是高明!”
    “去办吧,本王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结果了。”
    “喏。”
    
    第165章 下场只有一个:死!
    
    唐越彼时正在院子里雕刻一套茶具,刻刀在他手上犹如沾上了胶水,肆意挥动,眨眼功夫,茶座上就多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鱼。
    “郎君……”管家在他身后站了半天,见他停下雕刻,甩着手腕休息才敢出声。
    唐越回头问:“何事?”
    管家有些难以启齿,他内心虽然对太子殿下忠诚无比,事事以太子为先,可对他刚成亲没多久就往家里领人的行为还是有些不赞同的。
    尤其在他越发了解到太子妃是个多么不可多得的好孩子后。
    “是这样的,刚才侍卫送了个人回来,是说殿下在路上偶遇时救下的,人老奴安排在了前院,您看可否?”
    唐越并没有放在心上,“既然是殿下救回来的,那就好生照顾着,你看着办就好了。”
    管家一方面佩服他的心宽,连是什么人都不问一句,一方面又有些担忧,如果将来两位主子为此人闹了别扭,可就糟了。
    于是乎,管家心里暗暗下了决定,一定要把那人看牢些,不让他乱跑。
    “殿下可说了晚膳要来吃?”
    “说了的,不过他让你先吃着,衙门里的事情比较多,殿下可能会回来晚些。”
    “不要紧,我在家也没什么事,饿不着,正好商队那边的面粉也运来了,晚上本公子给大家做点好吃的。”
    面粉能做的东西可多了,包子、饺子、煎饼、面条,他天天换着花样做就能做一个月。
    至于今天晚上,他就先包一顿饺子,简单又好吃,主要是他实在馋的厉害。
    “郎君如此贤惠,是殿下之福啊!”老管家一派真诚地赞扬道。
    因为唐越的出现,他们的伙食蒸蒸日上,吃的他老人家恨不得晚投胎几十年,这样就有一口好牙吃这些美味了。
    被管家夸了一顿,唐越身心舒畅,休息了会儿就继续专注在自己的雕刻大业上了。
    不过没过多久,管家又来了,依旧是等到唐越中途休息的时候才出声,“郎君,那商队的首领想见见您,说是您让他找的东西他找到了一些,人您送来了。”
    唐越这时也顾不上雕刻茶具了,把刻刀收好就跟着管家云了前厅,之前商队只面粉送来,他还以为没找到他要的东西呢。
    到了前厅,唐越就见一位满脸络腮胡的壮汉正拘束地站在一旁,看到来人忙大步走过来,还同手同脚。
    唐越想笑不敢笑,免了他的礼,问:“单领队,久等了。”
    “不敢,小人也刚到片刻。”壮汉手足无措地看着唐越,视线都不知道往哪摆。
    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过的人也不少,并不是胆小怯弱的人,可偏偏眼前这位身份太不一样了,以男子之身成为太子妃,他便有些不知所措了。
    “单领队找到了哪些东西?可都带来了?”
    壮汉这才恢复平静,从角落里提了个大麻袋出来,手腕一提,把麻袋里的东西统统倒出来。
    这一倒,把唐越看傻眼了,腹诽:这大老粗真够大手大脚的,把所有药材混合在一起,也不知道药效会不会发生变化。
    唐越之前列了单子,让商队帮忙寻找一些北方独有的药材,如果能弄到种子就最好了。
    他蹲下身子,捡了一棵已经枯黄的植物凑近看,从根茎的形态和味道勉强辨认出是天麻。
    “这……小人也不知该如何装运,想着只是让郎君先过目,若是有用,下回小人再多带些,也带得细致些。”
    唐越点点头,开始在一堆一堆杂草一样的垃圾里挑挑拣拣,有些还真的只是杂草,不过更多的都是有用的药材。
    等他从杂草堆里挖出一根人参时,嘴角都抽搐起来了。
    不管在哪个时代,人参都是珍贵的药材,没想到今天竟然被人随意丢在杂草堆里,实在受委屈了。
    唐越举起那根人参晃了晃,“认识不?”
    壮汉点点头又摇摇头,“似乎像是人参,不过小人也未见过,不知是否正确。”
    “是人参,你在哪里摘来的?”看着人参的根须部还带着土,想来不会是买来的。
    “这个小人就记不清了,也许是在途中经过的某座山上,不过一路小人见过不少的,您喜欢下回多带些回来。”
    唐越差点晕倒,不知道该佩服他们的狗屎运,还是该感叹这个时代的物种真是丰富。
    人参都能在路上捡到的!
    他兴奋地说:“很好,这可是好东西啊,不管年份多少,能带回来的就带回来吧。”
    “诶。”单统领仔细回忆了一下位置,准备回云就把地点记下来,免得忘了。
    “咦,怎么还有小麦?”唐越抓着一把小麦问。
    “您说只要能吃的能用的,咱们这儿没有的,能弄回来的都弄回来,这东西据说就是产那啥面粉的,所以小人就给带回来了。”
    “做得好!”唐越先是夸了他一句,等见他一脸笑开花跟中了五百万大奖似的表情,不忍心地打击一句:“可惜你带回来的都是没有成熟的小麦,连留种都留不得。”
    “……”单领队大受打击,尴尬地抓了下头发。
    唐越最后挑挑拣拣也选出十几样药材,主要是白芍天麻甘草龙胆等一些比较常见的。
    他还在里头发现了几块当归,这玩意儿光闻着味道就很重,一般人也看不上他。
    单领队看唐越又是闻到又是敲的,还掐下一段放进嘴里嚼了嚼,同情地闭上眼睛。
    这玩意儿他曾经也闻过,实在太丑了,要不是听当地的人说这东西也是药材,他才不会带回来。
    “郎君这是何物?真的也是药?”
    “当然是,此物名当归,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好东西呢。”
    单领队一听是好东西,便咧开嘴傻笑,心里暗道:怎么随便挖个野菜回来也是好东西?太子妃懂得可真多。
    唐越得了当归,第一件事就让厨房宰了一只鸡炖上,加上当归、党参和枸杞,晚上就着饺子吃,好吃又大补。
    丞相府内,数十名官员正襟危坐,听着上方的青年宣读着一长串的名单,有的吓得魂不附体,有的笑得格外安慰。
    丞相府内有个百官朝会殿,平日里就有丞相大人在此主持廷议,然后领衔上奏。
    由此可见,丞相一职权利重大。
    “以上一十七名官员,皆参与了此次贪墨案,涉及金额有多有少,该如何发落由廷尉大人拟个章程,交由大王批示。”王鼎钧说完往后退了几步,规规矩矩地站到太子昭的身后。
    一时间,跪坐在下方的官员们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太子昭大手一挥,命令道:“先把这十七人收押,空出来的缺由其副职暂代。”
    “殿下……饶命啊……殿下……”
    “殿下,还请念在老臣当年从龙有功,网开一面。”
    各种求饶的姿态尽出,太子昭一个也不想听,挥挥手,让人赶紧带下去。
    等大殿上安静下来,太子昭才继续说:“无论你们当年有多大的功劳,如今有多大的权利,敢视朝廷法度为无物,敢草菅人命谋取私利,下场只有一个:死!”
    “殿下圣明!”大臣们纷纷奉承。
    “此案就先在此结案,孤知道,后面再扯也一定能扯出一连串的官员出来,不过孤此次就放过你们,若是再有犯,孤绝不姑息。”
    “那……殿下,不知这奏折该以谁的名义写呢?”
    “这种小事丞相大人自己看着办就好了。”太子昭是万万不想出这个头的,连这次查案的功劳,他明面上也推给了几个属下。
    不过,不算明面上他没占什么功劳,但大家都门儿清,都说太子殿下非但武功高强,能统御一方将士,这是位天下罕见的智者,有大谋略啊。
    于是乎,太子昭的名声越传越好,南晋王对他也越发看中,只是心里埋着的那根刺也越发腾空了。
    
    第166章  好消息
    
    “丞相大人,您走的这么急,欲往何处去啊?”御书房外,老郡王满脸笑容地将丞相拦了下来。
    “是郡王爷啊,本官有要事禀报大王,您这是刚从御书房出来?”
    老郡王点点头,然后眼珠子一转,摸着胡子说:“若非十万火急的大事,丞相大人还是明日早朝再奏吧,大王此时不得空呢。”
    “还真是十万火急,不知大王在忙何事?”
    老郡王脸上怪异的神色一闪而过,模棱两可地回答:“总归不是坏事。”
    丞相大人稍一犹豫,还是让人进去通报了,他心下嘀咕:这老郡王平日占着大王的宠对他可没这么好的脸色,今日这是怎么了?
    不过等他进去后看到南晋王在做什么,就大致明白过来了。
    “渠爱卿,何事让你火急火燎的在此时入宫?”
    丞相大人眼皮一跳,下跪行礼,低头说:“回大王,前日定下的贪墨案又出了新证据,此事牵连甚大,臣不敢擅自做主。”
    南晋王从龙椅上坐直身体,他衣裳不整,面色潮红,双目炯炯有神,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十岁。
    “哦?难道说一起贪墨案还要把整个朝廷的官员都牵进去才算完吗?”
    丞相大人听出他语气中的不满和愤怒,压低脑袋说:“倒也不是,只是臣刚得到消息,之前淮安一带爆出的雪灾,当地郡守上报的伤亡人数有误,死者不止百数而是上千!”
    “哐当!”南晋王砸了一顶香炉,不可思议地瞪着他,“上千?此话可真?”
    丞相忙从怀里掏出一本奏折递上去,“证据在此,还请大王过目。”
    南晋王一目十行的看完,上头皆是淮安一带的百姓上书的实情,目击者众多,只是之前有人阻挠,无法上达天听罢了。
    南晋王咬牙切齿地看完,“啪”的一声将奏折摔了,“看来寡人还是太过仁慈,仅仅斩杀这些蛀虫还不够啊,下旨,命人将所涉及的官员家眷一同缉拿归案,株连十族!”
    丞相大人愣了一下,嘴角抿了抿,到底没敢说出什么反驳的话来,低头应了声:“诺。”
    “此事是何人揭发出来的?打赏黄金百两,绸缎十匹,以示嘉奖。”
    “是淮安的一名县令,逃过了郡守的监视,一路逃到邺城,又连夜将此证据交给了下臣。”
    南晋王听完沉默了片刻,然后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丞相大人见他脸上退去了刚才的红潮,显得有些精神不济,咽下嘴里想问的话,主动告辞了。
    等出了王宫,他先把正事办完了,才让人去将太子昭请来,说是有要事相商。
    “等等,让殿下小心着些,别被人看到了。”能当到一国丞相,执掌政务,丞相大人当然不傻,而且对圣意的揣测也相当精准。
    今日一事,他总觉得有些怪异,而且说不清什么由头,就是笃定是冲着太子昭去的。
    太子昭是在傍晚时分到的,也不拘礼数从侧门入了丞相府。
    丞相大人连忙告罪,“委屈殿下了。”
    太子昭坐上主位,接下头上的帽子,让他直属央,“无碍,父王忌讳王子与大臣交往过深,小心些总没错。”
    “是。”丞相大人将今天发现的事情说了一遍,神色担忧,“臣也是记挂大王的龙体,郡王爷那句话说的莫名其妙,实在令人心疑。”
    太子昭低头敲着桌面,手指下意识地在桌面上滑动,“你是说……刚进去时,父王精神亢奋,脸色泛着红,可是过了半刻钟后,又恢复如常,甚至脸色越来越难看?”
    “是的,臣本以为是大王听到这样的坏消息给气的,可臣并非没有见过大王发怒的模样,与今日的不太一样。”
    太子昭瞥了他一眼,“既然如此,孤就派人查查此事,从老郡王身上下手总没错。”
    丞相大人见他相信了自己的话,松了口气,说实在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太子殿下很优秀,将来无疑会成为一位明主,可他一定会重新提拔自己信任的官员,未必会再重用他。
    人走到这一步,要说不眷念权势都是假的,丞相大人也有一部分是为自己着想。
    且不说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太子昭回到太子府中,瞧见唐越正等他用饭,而且桌上只有两个大盘子和一只大碗,用碗盖着,不知是什么。
    “怎么不先用膳?孤说过不用等的。”太子昭凑到他脸上亲了一口,自从两人有了肌肤之亲,这些寻常的肢体接触就渐渐多起来。
    唐越把他脸推开,“之前商队送来了面粉还没吃完,我便做了些吃食,也刚做好。”
    那天他做了整整两百只水饺,一顿饭的功夫就全被抢光了,太子昭吃到肚子撑爆还意犹未尽。
    “是水饺?”太子昭还记得那味道,肉馅鲜美,混着香菇冬笋也不腻,皮薄又有嚼劲,真是令人记忆犹新。
    “当然不是,这才过了几天,当然要做点新鲜花样的。”
    “那是做了什么好吃的?”太子昭对唐越的厨艺有百分之两百的信心,已经迫不及待想掀盖子了。
    唐越却不急,催促着他去换衣服,等他换了衣裳,洗脸洗手完才揭开谜底。
    只见其中一个大盘子里层层叠叠地叠着一塔煎饼,另一个盘子里则是两个饭团模样的东西,只是中间被切开,似乎夹了肉,最后一只大碗里装着香喷喷的浓汤。
    唐越今天做的是鸡蛋灌饼,肉夹馍,还有乳白色的鲫鱼汤。
    这样的食物其实算是粗糙的,在现代也随处可见,很难被端上贵族的餐桌,不过好在太子昭没怎么吃过面食,对这种食物还处于新鲜阶段,倒也不介意这外表看着粗糙的食物。
    而且,这几样食物也确实好吃,唐越自己只吃了一块饼一块肉夹馍,其他全进了太子昭的肚子。
    看着他摸着肚子打饱嗝,唐越忙递了杯茶过去,满脸笑意地说:“再这么吃下去,我还真怕你吃成个大胖子。”
    “那岂不是更好?证明太子妃能力超卓,把孤养的很好。”
    饭后,两人一如既往地在院子里散步消食,刚走了一圈,就听到鸟儿展翅的声音,然后便看到不远的草地上落下一只白鸽。
    唐越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时代的飞鸽传书,好奇地看着太子昭走上前把绑在鸽子腿上的竹筒取下来。
    他好奇地问:“这样真的安全吗?”万一鸽子半路上被人射杀宰了吃,那这信岂不是就丢失了?
    在这个缺少食物的时代,打几只鸟打牙祭恐怕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时代的传信工具很简陋,连个网络完整的驿站都没有,想要快速传递消息,只能靠这个了。
    太子昭一边将鸽子交给一旁的柯,一边解释说:“太子府的信鸽都是异人培养出来的,耐力足,记性好,真要万一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紧,只要是重要的消息,一般都会发三份飞鸽传书,走不同的路线,想来不会倒霉若此吧?”
    唐越想想也是,催着他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消息,是好是坏。
    “这信鸽是当初孤留在边境的,此时传来,也不知是不是边境又有战祸。”太子昭叹了口气,扒开竹筒,从里头抽出一根布条。
    唐越也跟着紧张起来,他还记得太子昭说过年后要出征的事情,他当时也有心想去的,可现在身份变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跟去。
    太子昭看完信的内容,嘴角露出一道舒心的微笔。
    “是好消息?”唐越也跟着笑了,心想:难道留在边境的将士已经打了胜仗不成?
    太子昭点头,“很好的消息,去年冬日过冷,连南晋都灾祸连连,北越更胜,由于死伤众多,国库拨了银钱又被中饱私囊了大半,以至于百姓死伤惨重,想来是无暇开启战端了。”
    唐越暗暗松了口气,这可真是绝顶的好消息啊,没有战争,太子昭便不用离开邺城,边境的百姓也可以得到一个休养生息的好机会。
    

    第167章  尽力而为
    
    “唐小郞……唐小郞……”一道急促的呼喊声从府门一路传到后院,所经之处的侍卫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
    最后还是王鼎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