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之少年文胥-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恐怕也不好过。
她们所见到的只是表象,在这场看似平静的波涛中,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到那场残酷的血风肉雨。
容妃无不庆幸母家的当机立断,帮助王上一举歼灭敌人,也庆幸自家小弟在危难之时奋勇杀敌救了王上一命,只这一点王上就绝对不会再怀疑他们的衷心了。
上一代的荣宠已经过去。而刚接到消息,自家大哥因一举剿灭乱臣贼子,王上已经拟旨其任命为骠骑将军,而自家的小弟虽然看似有功无赏,实则这一战小弟所得到的远比所有人都要想的多,那就是王上的信任,任何朝代,只要得到了王上的信任最后官拜封侯、加官进爵、封妻荫子的不在话下。
这荣耀看似荡然无存,实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东方升起。
昭昀殿外的许多参加过那场行动的侍卫们纷纷向没有同去的同事们传扬着少年的事迹,而听后的这些侍卫们无不遗憾,当时他们怎么就不在场呢?于是越发的崇拜起这个年龄最小,武力却是最高的少年了。
而少年也在这次的行动中知道了这些侍卫们的弊病,这次的行动无不庆幸对方太过高估他们自己了,这才导致最后的失败,文胥也在反思,自己是否可以尝试着提高这些看似威武的大内侍卫,这次他们也损失惨重,伤亡过半。
随即在得到王上的准许后对侍卫们进行了重新编排,分为几个队伍,两两对抗,武力上乘、中乘的各自重新为伍,能当上大内侍卫的是绝对不会出现武力下乘的。
让武力上乘的侍卫操练武力中乘的,每隔十天进行一次大的对抗,这样双方都会进步,对抗失败一方则自动降级,只有在下一次胜利后才能升级,而连续失败三次则被贬为普通侍卫,从大内侍卫中剔除。
最初每个人都对自己自信满满,可是渐渐地却发现力不从心,不能持久对抗,对此文胥也都进行了专业的训练。
而原本对许郅的这一行为怨声载道的人,在见到少年以一人之力抵抗他们几十号人完胜后,无不自相惭愧,原来他们在少年的手上竟过不了三招,若再遇到类似刺杀事件,那他们只有被动的挨打,乃至死亡,这下彻底的打破了他们一直以来的骄傲,让他们彻底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纷纷铆足了劲。
对于天赋不足,武力中乘的人少年也都会教授一些在现代的格斗技巧,势必做到大内无弱旅的现象,渐渐地就连看守宫门的守卫也都成了个中高手。
通过这些天的相处,侍卫们知道了这位看似老成实则内敛含蓄待人随和的少年,武力何其高超,见识何其过人,做事何其严苛,越发的佩服起这位倾囊相授的郎中令了。
这些行为也慢慢地为他在以后的军队生涯中打下了威信。
少年的日益壮大,欧阳瑾表示乐见其成,不由得感到自豪,因为是他最先发现挖掘出少年的才能的,有股子与有荣焉。而他与少年的相处越发的要好,不过为此经常惹的王上找各种差事安排他出远门去明查暗访,对于此事他却叫苦不迭。
而对于王上和少年之间的事情,俗话说的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明眼人他看的比谁都清楚,更何况在他的心底某一处同样也装着少年的身影。
看到半年以来,被少年训练的很有成效的侍卫们,宗政狂想着,这不是早就已经预料到了吗?少年此刻正缺少一个能够展翅高飞的机会。
而从一开始少年的一些训练之法就被有先见之明的王上给应用到了军营了,效果很是显着。
对于王上的执迷,一路看在眼里的尺桧就不明白了,王上既然这么的喜欢许郎中令,为何又不召幸他,干嘛整天一副看到吃不到的怨念样子?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众人不解,宗政狂自己有时也是自相矛盾,他也想要得到少年的身体,可是得到之后呢?
换来少年的厌恶、痛恨?他知道他的少年一定会是这个反应,这些日子来的观察足够他了解少年了。而他自己所渴望的又怎么会是那仅仅短暂的一晌贪欢。
现在的文胥修炼天源之力已经达到了第三层,虽然还有好多层够他探索的,但是这不妨碍他已经站在这个世界之巅了,闲暇之余他也会看看从鸡蛋诺那里搜刮的医典,再融合天源之力中的奥秘,渐渐地在医学方面也颇有成就,这也是在上次王上被刺后所产生的念头,这个世界的医学不是很发达,如果自己能够学会扁鹊、华佗之术,那么以后在战场上就可以救下很多人了,而且自从修炼到第三层之后,他能感觉到体内的天源之力正源源不断自行运转,无限循环,以后上战场,体力透支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了。
他知道这段时间王上一直在暗中观察着他,他也能够感受到王上给予他的与众不同的关怀,而他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这完全离不开王上的大力支持,他知道王上是个任人唯贤不是个为了一己之私就能不顾全大局之人,所以王上在知道他心不在此,而暗暗地为他铺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是现在的他还不想去想这些。
至今鸡蛋诺仍没有发布这次的任务,他多少也隐约猜到了些什么。
许郅所表现出来的优秀,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通过这些世家子弟的侍卫们的宣传中,他们身后的家族也都纷纷开始盯上了这个荣辱不惊,御前红人直赶欧阳靖的许郎中令了,在他的大哥被升为骠骑将军后,所有人开始请媒人到许府去说媒,这许家兄弟真是一个赛一个,兄长冷酷桀骜,小弟英俊随和,更何况现在能说话了,这地位可是一下子就水涨船高,再加上他们的大姐容妃娘娘如今甚得恩宠,在朝为官的大臣们不难看出这许家又将大兴,甚至比以前更兴旺。
在许晋威大将军请辞后还没有来的及断绝关系的人们无不庆幸当时的决定,让那些墙头草们纷纷后悔不已。逢高踩低古来就有许多这样的人,许府表示早已看惯了。
接到探子回报,居然有人敢打许郅的主意,想要与他结婚,王上怎么可能会同意,可是这主动权还是在少年的手中,他不知道少年会怎么想,不过在他还没有得到少年的爱的时候,是绝对不允许有其他因素前来干扰,正好接到边关谍报,敏锐的感觉到这次的战争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这次若不一举歼敌,那么以后的日子边疆恐怕再无安宁,可是即便如此,那又怎样,他对他的少年有极大的信心,也是时候让他开始振翅高飞了。
第23章
在召见内阁大臣们以及许君琛之时也让少年一同前来,对于内阁大臣们在看到许郅也出现在他们这次的会议中,众人颇感惊讶,这许郅居然得到如此的信任能够让王上准许他来参见内阁会议,不由得在心里暗暗记下了这个出仕不久刚满十七岁就能官居郎中令的少年,也开始权衡利弊。这些老成精的大臣们才不会去反对王上的此次做派,想必王上也是事先早有安排,而少年出现在这里也绝非普通意义上的旁听,恐怕是有重任要交由少年处理了。
可是就算是这样,内阁大臣们还是被王上的一席话给骇住了,什么?他们不会听错了吧?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的感到诧异,此次抵抗外来入侵者的将军居然是这个毛头小儿!
不管之前他们是怎么想的,现在他们全都出来极力反对,这国家大事岂非儿戏,而且这大玄国可是出了名的各个能文能武,似豺狼虎豹般一直是个蛀虫,对我朝之雄起一直虎视眈眈。
“王上,此事万万不可啊!”
“王上,还请三思啊!”
“王上,这许郎中令尚且年幼,恐为不妥啊!王上”
……
而许君琛却不为所动,一直站在旁边听从安排,似早已看穿一切,只是更加期待起他的这个弟弟今后的表现了。
殿里的反驳声仍旧络绎不绝,可是王上却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转头看向站在后面一直默默不语的少年,少年的表情从一开始他就全都看着眼里,原先宣布他为副将后,少年也感到吃惊,随后的反应一直波澜不惊,宗政狂见此无不满意,宠辱不惊,大将之风。“孤意已决,许郅,你能完成此次重任吗?”
文胥上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许郅定不辱使命。”
随即宗政狂回到龙椅上坐好“许君琛,许郅上前听令”
许君琛、许郅两人上前一一跪好。
内阁大臣皆跪于后,知道一定会宣布圣旨。
宗政狂拿起御案上的狼毫笔,大笔一挥写到圣旨上,其字龙飞凤舞,边写边念道“今特命许君琛为征北大元帅,许郅为将,领军十万出军北上于兹重关抵御外敌,出征之日定于下月十八,攻歼敌军,不得有误!”
“臣许君琛(许郅)得令”
既然早已知道这一天会来,少年一直早做打算,对于这次的行动,他势在必得。
众位大臣看着年幼的少年,他们知道他厉害,可是这行军打仗不是光有匹夫之勇就能行的,果真是无知者无畏啊!对于王上说一不二的性格他们早已知道,既然王上已经决定,他们再怎么规劝也是于事无补,还好此行有骠骑将军许君琛作为主帅,就算输也不会输到哪里去,所有人早就开始做了不看好的态度。
而此行也是少年名震天下的第一仗,在青龙王朝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为后世传颂——
此后一个月的每一天,少年都会混在军营里跟普通士卒一样,起早贪黑,一起训练,所有参加过战役的士兵都知道,此时的放松不努力只能换来最后的马革裹尸,战场上刀剑无眼,能有提升的空间就绝不会偷懒,就算一人偷懒,其他士兵们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大家作为同伴,谁都不希望回来的时候少了其中一人,所以每每都自觉的勤加练习。
如今天下豪雄不知凡几,文胥从不敢托大,自视甚高,虽以他一人之力可敌万千,可是战争永远需要的都是团体作战,训练起士兵们也愈加勤勉。
出征之日,王上在城外一里之处行祭祀礼,祈求这次出征的胜利,此时的十万大军整装待发,全部看向高台上祭祀的王上,落针可闻,寂静无声。
文胥在心里暗自和鸡蛋诺商议着事情。
对于文胥的请求,鸡蛋诺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在十万大军及赶来送行的百姓们的见证下,他们发现当王上在祭祀行完礼后,天将异样,,只见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极其眩目的红光,红光满天,其中有一道红光直射王上所在的祭祀台。
此乃吉兆,看到此景,原先还是满面愁容的百官们也开始出现一丝期待。
宗政狂更是切身感受到刚才的那一道红光,站在高台上,振臂高呼“天佑我朝,此战必胜”
士兵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满腔热血大呼道“天佑我朝,此战必胜”
“天佑我朝,此战必胜”
十万将领外加数万百姓,欢呼声响彻云霄。
此次出征,士气大涨,定能事半功倍。
见此情景,许君琛飞身跨马,左手一把掀开那厚重的黑色大氅,右手挥动红缨长枪直指前方,声如洪钟“全军出征”
在众人的期待中,十万大军开始了漫漫征途。
此时站在高台上的王上看着下面头发被高高扎起,身着一身红衣铠甲,身披红色大氅,跨马提枪渐行渐远的少年,目光一直追随,直至不见,这一战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一定要给孤平安回来。
这次的战争是王上早在一月前就接到的谍报,而大玄国所选的入侵之日就在三个月后,距今只剩下两月,以他们的行军速度只需一月有余即可到达兹重关,就算敌军入侵之日提前,也会有当地的将领负责抵抗,抗衡个一个多月足以,所以文胥他们才能早作准备,雄狮北上。
在大军行至一半路程时就接到信报,原来敌军在知晓青龙王朝这次的行动后就加速了进攻的日子,此刻的兹重关已经开始面临大敌了,对方已驻扎在关外十里。
是夜,许君琛就和许郅叫来随行将领入帐商议,十万大军一起行动会耽误行军速度,所以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兵分两路,由许郅率领三万骑兵为先锋先行,而许君琛和另外一名大将共七万兵分抄近路由水路前行,带着辎重部队(运输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的后勤部队)随后。
出行对策一出,众将领就立即拔营,各自领着队伍离开,许郅这一路作为先锋队,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最终在七日后就率先抵达兹重关,与当地的将领会和。
此刻两军对峙,谁也没有先枉自行动,敌军在了解到这次的青龙王朝这一路援军是许郅后,对于一个来历不明的将领,花费了一些时间来打探他的消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而许郅也通过当地的将领龙云的叙说后知道了这次他们面临的敌人的多么的可怕,这次敌方领军的是素有大玄国常胜将军之称的狄岸,许郅在还没有想到合理的对策前也不敢轻举妄动。
看来他们在来之前还是低估了这次大玄国的入侵,这次狄岸竟率领十五万兵马几乎是举全国之力来对付兹重关,而得到可靠消息,他们之所以现在前来入侵也是因为干旱,没有粮食只好派兵前来攻打,兹重关是青龙王朝的入内第一关,一旦沦陷,后面平原之地将无军抵抗,一马平川,而驻扎在此的我军却只有不到五万人马,加上文胥刚到的三万大军总共也才八万大军,看来他们以前还是小看了这个与之接壤的大玄国的野心。
而对方迟迟按兵不动也是因为兹重关的地势,易守难攻,以前他们也曾派兵攻打过,可是却都无功而返,这次只好拿出杀手锏,派出狄岸,看来他们此次是势在必得了。
不过谁胜谁负尚未可知,文胥的眉眼此刻无比的坚定,他有这个信心,古来以少胜多者不在少数。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文胥此刻却仍旧没有眉目,突然低头看着桌子上的兹重关地图,计上心来,嘴角微微弯起,眼角出现淡淡的傲气。
随后带着几名熟悉当地地形的士兵们亲自去到关外观察情况,回来后就开始着手安排准备。
而狄岸这边已经打探清楚许郅的来历,于是决定在对方的其他援军没有赶来之时速战速决,定好了作战计划,全军拔营。
早已在关外做好埋伏守株待兔的文胥等人听着对方的车鸣马斯之声,无不惊叹。
狄岸之师以人多为优势,许郅之师以占据地理位置为优势,两军看似旗鼓相当,若真要打起来实则狄岸之师的优胜大于许郅,在敌强我弱下,文胥只好先采取防御的形式,兵法有云:强而避之。
已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以自己的部队靠近战场对付敌人的远道而来;以自己的部队的安逸休整对付敌人的奔走疲劳;以自己部队的饱食对付敌人的饥饿;这是掌握军队战斗力的方法)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就是指军队作战首先要创造不可被敌战胜的条件,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求敌人可能被我战胜的时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两边埋伏已久的士兵们一直盯着对面缓缓而来的敌军,而暗哨们一旦发现敌军即将进入埋伏区就及时的转告给文胥。
两军对战,一触即发。
狄岸带领的军队刚行至险要区就知道对方一定在此早作埋伏,所以越发的开始谨慎行事,保险起见调整战略,以一位将领带领两万士兵为一伍,每个队伍之间隔了约八分钟的路程,前面八万人分为四队,后方七万人组成一对有自己率领,一旦情况不妙后方一队可提前做好准备或前去支援或随时撤退,想来伤亡也不会很大。
早在之前文胥就考虑了多种情况,在没有得到地方迎战兵马的准确数据前,凭狄岸多年的行军经验是不会让全部的十五万兵马一起进入,而是分批前行,只不过就要看他分几批了,无论哪种情况文胥都对此早已布阵。
第24章
在看到对方的队伍前面出现的不是狄岸后文胥就知道对方一定早就知道他们这边的埋伏,这点不难猜出,他也早算到狄岸会有此作态,所以在道路两旁也做了安排,让人速速通报给两旁的将领,让他们从两面包抄狄岸的中间部队,一定要做到速战速决,因为狄岸的这一安排有利也有弊,利则是前方战事打响,后方可作准备,弊则是不能立马支援,中间隔了八分钟的路程,只要能在八分钟之内杀掉他们,就等于瓮中捉鳖,深谙此道的狄岸也曾想到,可是真要做到在八分钟内消灭两万兵马,这个人就连狄岸都不可能做到。所以他才敢大胆的这么做。
可是他遇到的却是能以一人之力敌万千之军的文胥,所以注定了此战的失败。
在安排了两万人马对付对方两万先行部队,而由文胥率领的一万精锐之师负责对方中间的两队四万兵马,再由其他两位将领带领两万兵马对战敌方的第四队,就算到时候文胥带领的一万兵马很难抵抗对方的两队四万兵马,可是还有龙云和其他的将领可以进行围击,只要能顶住,这四万兵马同样的插翅难逃,这次参与行动的共五万千人马,分为三队进行对战,其余三万兵马负责接应以及守关,一旦他们兵败可迅速撤退,也无后顾之忧。
王上能让五万兵马守卫兹重关,可见这五万兵马全都是精锐之师,所以打起仗来也能以一敌十,再加上即将到来的七万兵马,如无意外,此战他们必胜。
目光直视,眼中流露出了锐利的好胜之意。缓缓站起身抬手拍了拍龙云的肩膀,文胥轻声说道“这里就交给你了”说完提起红缨长枪,飞身到后方与之接应。
众人在惊叹文胥刚刚显露出的轻功后更加信心满满,纷纷摩拳擦掌。
文胥一手执弓一手拿箭,五箭搭在弦上,瞄准对方将领,一旦前方战事响起,他手里的箭就会立马射出,让目标插翅难逃。
而他旁边的副官则目瞪口呆,本来还担心一下子让他们这一万兵马去杀对方两队,以一万对两万厮杀两次,这事想想都觉得难度也挺大的,可是在看到文胥露出的那一身功夫,还有经过私下打听,这许郅原来还有‘大内第一人’之称,或许多少会有点把握,再看到眼前一下子要连射五箭的许郅,他还从未见过,这位将军还真大胆啊!不过若对方将领真的被射中的话,那么他们这一队就会很好攻打,想想就是期待啊!
文胥也不敢自负,之前他也考虑了,特来这一手,所以在听着暗哨传递过来的消息,趁着对方将领还未发现前面已经开战,立马发射手中的箭,只见五支箭势如破竹,破空而出,几秒钟的时间就看见对方骑在马上的将领中箭倒地身亡。
所有己方士兵都在想如果这个人是狄岸那该多好啊!
不待他想,文胥就提起长枪上阵杀敌了,紧随其后的人其气势前所未有的高涨。对方的将领都死了,还不是任人宰割,“冲啊!”“杀啊!”
原本正在行军的士兵们见将领被突然射来的箭给杀死了,如此突如其来的事情打个措手不及,立马溃不成军,四分钟不到就被文胥带领的一万兵马全给杀了,这个时候受降俘虏他们只会给己方带来麻烦,看着显然意犹未尽的己方人马,文胥决定乘胜追击,杀对方个片甲不留。士兵们纷纷响应,杀,杀,杀。
短短的一刻钟不到的时间大玄国的军马被文胥一队就单单灭了四万,这些事情对于还在后方的狄岸还不知道,只不过在见到前方杀红了眼乘胜追击的文胥龙云等几万大军后,狄岸这才知道前方八万人马已经全军覆没了,在不知道敌军多少人的情况下只好快速的下令道“撤退,快撤退”
其实文胥他们追来也只是想吓吓他们,毕竟对方现在还剩下七万人马,而他们这方只有四万,在刚才的厮杀中损伤一万。双方的实力还很悬殊,而这一队由常胜将军狄岸所带领着这七万兵马,不似先前他们所杀的那些人一样,再加上刚才的行军和对战,己方已经开始出现疲惫之态,虽气势如虹,但始终体力不支,而对方一直养精蓄锐。
文胥也是看在对方自高自满下才杀的对方措手不及,狄岸当时一定也不会多想,肯定会以为他们举全城八万之力来对战的,所以一定会下令撤退。
见敌方走远后,文胥也下令回城,由文胥这一队负责掩护其他队伍先行离开。
这一战的胜利,引得全程欢腾,每个参加这次战役的士兵们纷纷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和其他负责守关的士兵们说着当时的情景。听的众人满腔热血。
在对战前,龙云对这个初来乍到的俊俏的郎中令还是有些不满,可是不满归不满,该听的他还是听了,而自从这一战后对少年那叫一个佩服崇拜啊!简直到了文胥说什么他就听着毫不犹豫的点头应着。
而这士兵们却更是到了盲目的崇拜地步,这种现象令文胥一时无法接受。毕竟此次的战役是靠着大家共同的努力才会取得胜利。
在文胥所知道他那个时代的古代以少胜多不在少数,可是在这个时代,以少胜多却是少之又少,加之少年今年才刚满十七岁,就能率领五万人马杀敌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