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夫夫养家记-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春花竟然也有下地干活的时候?
    其实村里的大婶们说,刘春花以前没出嫁的时候我在家里干活也算勤快,后来嫁给童为民,童为民惯着她,地里的活都一手包揽,慢慢的,刘春花连家务活都不做,丢在那里等着童为民有空的时候做,自己则抓把瓜子满村子乱逛。
    在上一辈子的童潜小时候,他就偷偷羡慕过。
    为什么他爹是整天不着家的童为龙,而不是虽然沉默却对老婆儿子都很好的为民二叔呢?
    可见各人有各人的命。
    自从上一回,童为民认真要和刘春花离婚,刘春花一时赌气,拿了钱跑去县城里做起了饭团生意。
    谁知生意没做起来,还倒赔不少。
    她又回到家。
    本以为过去这么多天,童为民的火气该消了,哪知一进家门,就被童为民拉住,要去民政局离婚。
    刘春花懵了。
    她抓着门框要死要活,无论如何都不放手,加上儿子在一旁鼓着两泡眼泪,看他们吵闹,童为民这才放弃了当场离婚的想法。
    结婚这么多年,刘春花还是了解自己的枕边人的,知道他这回是下定决心要离。
    可她决不会允许,为了让童为民消气,她不得不伏低做小。
    这才有了和童为民一起出门干活的一幕。
    “要是春花婶以后都这样该多好,别老想着那些不着调的事情。为民叔叔多好呀,忠实也是个老实孩子,一家人就这样过,不也挺不错的。”
    面对童潜的感慨,周明晏却不乐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觉得不容易。”
    说着话,三个孩子走到了家门口,发现向来冷清的家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许多过年才见一次面的亲戚笑逐颜开,亲热地拉着王萍萍的手说笑,仿佛她们是亲姐妹一样。
    “怎么回事?”

第88章集体犯了红眼病

  
    “妈妈,你今天没去县城卖盒饭吗?”
    面对满脸疑惑的童潜,王萍萍走过来,把儿子的小书包拿下来,放在椅子上,说:“你这些婶婶伯母刚好过来找我,想着县城里你赵力叔叔在那,我就没去了。”
    这些人找王萍萍做什么?平常可不见她们过来走动。
    无事不登三宝殿,招呼也不打一个突然到访,肯定没好事。
    一个婶婶本来坐在沙发上,看见童潜,二话不说先伸手来摸童潜的脑袋:“这是你家宝宝吧,都长这么大了,我是你三婶婶。”
    童潜下意识躲过,自称是三婶婶的女人脸上一僵,窘迫地把手收回去。
    这人我在过年的时候都没见过,现在是从哪冒出来的?
    不止三婶婶一个,后面陆陆续续又围过来一堆并不熟悉的亲戚邻居,和童潜打招呼,顺便动手动脚。
    见童潜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模样,他们又把目光转向了童盼儿和周明晏。
    “这是你大女儿吧,都这么大了哟,长得真好看,今年几岁了,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童潜黑脸:“我姐还是个小学生,你们想什么呢!”
    说话的人抽抽脸皮,随即若无其事地又去夸周明晏。
    “哎哟,萍萍啊,这是你大儿子吗,长得真俊,像你,还有点像他爸。”
    引来一堆人赞同。
    “是啊是啊,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孩子。”
    周明晏彬彬有礼地说:“我不是阿姨亲生的孩子。”
    附和的人噎住,气氛终于变得有些尴尬。
    童潜烦躁得几乎想要骂人,这些嘴碎的大妈到底跑到他家干什么来了!
    很快,他就平敲侧击地了解到经过。
    原来,自从王萍萍在县城摆摊开始,关于她赚了很多钱的流言就没有消散过。
    但很多人并不相信,在大牙村这个落后的村庄里,大家心中最有地位的职业还是吃公家饭的。
    可看着王萍萍给孩子们买新衣服、新书包,还有连村长家都舍不得买的高档彩色插画小人书,村里人也开始犯疑惑了。
    王萍萍的家庭状况如何,一个村子的,谁不心里有数?
    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如果不是有男人给王萍萍钱花,就是王萍萍确确实实靠摆摊子挣钱了。
    本来大家都只在心里嘀咕,可许佳投靠了童大凤之后,不仅帮着她设局害人,还无意间透露了不少关于王萍萍的事情。
    一听自己仇视的人赚了那么多钱,她的摊子才刚刚收回本,嫉妒得童大凤眼睛都红了。
    后来这些事情又不知怎的,传到了大牙村村民的耳朵里。
    小小的一座村庄,哪有什么秘密可言?
    不多久,所有人都在传,王萍萍确实是挣大钱了,听说几个月挣了快一万!
    若是从前,传这话只会被人嘲笑异想天开,然而,王萍萍的一举一动似乎证实了流言的真实性。
    没看见吗,她不仅雇了赵力这样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做帮工,甚至还能在县里租一栋房子,就为了放自己的小推车!
    终于某一天,在一群妇女闲话家常的时候,不知是谁多嘴说了句:“都是一个村子的,她王萍萍挣了钱,也不给我们指条明路。”
    气氛沉默了。
    半天,才有一个女人说:“这可是吃饭的本事,换你你会轻易教给别人呐!”
    有人争辩道:“不是说教,我们也没那个厚脸皮,就是想问问她,怎么才能赚钱。要知道,谁家里都不富裕,哪怕能多挣一点钱,我也愿意学。”
    这话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
    王萍萍先前都是被她们嘲笑同情的对象,提起她,都绕不过给她戴绿帽子还甩手不管家里事的丈夫童为龙。
    可现在人家已经大步朝前走了,她们却还只能在这里暗戳戳嘲笑她。
    其中落差,早就有人眼红不已。
    在有心人的鼓动下,一群妇女鞋底也不纳了,针线都等不及放回家,浩浩荡荡奔向远离村里的那栋泥土房,刚巧,把回家准备拿小菜的王萍萍堵了个正着。
    听到这儿,童潜冷笑一声:“哪有那么巧的事?”
    他妈天天早出晚归,只有小菜是腌在家里的,中午卖盒饭的时候,孙晓兰刚好从小推车前经过。
    孙晓兰停下来和王萍萍寒暄两句,顺嘴提了下:“你车上的小菜就剩这么点了,够卖吗?”
    王萍萍也没在意,说:“这阵子人多走不开,等迟些我就回家拿去。”
    就这样,她被一群人堵住了。
    家里来了这么多人,王萍萍忙前忙后端茶倒水,童潜看不过眼,故意走过去,拉着她的袖子说:“妈妈,你不过去,赵力叔叔一个人忙不过来的!”
    要是这群人有点眼色,就该主动告辞。
    然而,童潜完全不了解部分农村妇女的脸皮厚度。
    只听那个三婶婶说:“赵力一个大男人,你妈还给他钱,多做点事情不是应该的吗,况且就一会,也不碍什么事。”
    童潜愤怒,周明晏发现不对,及时把他拉进房间里,灌了好几粒药,才让他的心跳平静下来。
    “平静、平静。”周明晏一下下拍着他的胸口。
    童潜委屈上来,也不管别的,钻进周明晏怀里,气闷道:“我就看不惯这群不要脸的欺负我妈。”
    周明晏安抚他:“阿姨一个成年人了,又做了这么久的生意,相信她会有办法对付她们的。”
    “真的?”
    这群妇女明显就是想逼王萍萍交出赚钱的法门,可要是这些大家都知道了,整个村子的人一股脑都去县城摆摊,他们家哪还会有钱赚?
    周明晏:“先答应我,不许生气,平稳情绪,我带你出去,看看阿姨是怎么治她们的。”
    童潜知道他是为自己好,平复心情,便拉着他往外走。
    冬天厚重的门帘还没换下,周明晏一掀开门帘,原本被挡住的声音顿时清晰起来。
    “……不是我王萍萍不厚道,只是我现在做的生意大家也看到了,说白了就是卖卖家常饭菜,做这全凭个人手艺,大家想学,我也没有办法。”
    话音未落,孙晓兰咄咄逼人:“这么说,你是不想顾亲戚的情面咯?”

第89章机锋

  
    三婶婶连忙打圆场:“晓兰,我相信萍萍是最善良不过的了,她自己发达了,会不顾我们这些亲戚吗?”
    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你方唱罢我登场,配合得默契极了。
    王萍萍却丝毫不惧。
    她和和气气地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什么话,我也不会藏着掖着。盒饭生意不一定,但是我可以教大家怎么做饭团。”
    众人呼吸一窒:她竟然真的愿意?
    王萍萍笑着说:“饭团成本小,做起来方便,需要的地方不大,不像盒饭,要专门找个地方放车。”
    话都说的这么清楚明白了,其他人也不是傻子。
    饭团和盒饭,两种生意的利弊都分析得清清楚楚,更何况,王萍萍现在就在做盒饭生意,总不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吧,她有所隐瞒也很正常。
    三婶婶喜上眉梢,迫不及待地夸道:“看,我就说了吧,萍萍不是那样的人!”
    王萍萍脸上挂着笑,童潜却猜,他妈妈现在心里一定已经开骂了。
    得了便宜还卖乖。
    孙晓兰却不依不饶:“不过一辆车的事情,刚好我有亲戚在县里,你教会我做盒饭,回头我把车放他家去。”
    上一次,她被刘春花拉下水,虽说后面爆出来刘春花和赵寡妇合谋陷害王萍萍的事情太过劲爆,以至于没人注意她,可回去之后,她还是被婆婆夹枪带棒地一顿嘲讽,她也不是个好欺负的,婆媳俩大大小小闹过不下十来次,家里鸡飞狗跳的。
    孙晓兰不反思是自己平日里多嘴多舌招惹的祸端,反而把罪过都怪在了其他人头上,其中,就有王萍萍。
    她敢当众这么说,无非是觉得王萍萍自私自利,绝不可能把卖盒饭的手艺公布,正好借此机会呛她一顿。
    王萍萍脸上依然带着笑意:“行啊,你这么想卖盒饭我也不能拦着,你回去就先找人给你做一辆小推车吧。这车我们这边没人买,我是去外地找有名的手艺师傅做的,花了才差不多两百块钱。”
    “两百?”不说孙晓兰,连其他有意染指盒饭买卖的人闻言,都不由倒吸一口气,“这么贵?”
    童为民帮人打张拔步床才不到50块,还是人们有喜事时才舍得花钱,这张床也是重头彩礼之一。
    童潜偷笑,妈妈已经不是从前的妈妈了,现在的她,深谙说话之道。
    小推车确实是他们找人做的,相对于大牙村来说,临水县城可不就是外地吗?
    手艺师傅?县里的张木匠也算闻名四邻八乡了。
    差不多两百块,可以是两百多,也可以是一百多,而一百零五也算一百多了。
    孙晓兰脸色变得很难看,就算她狠下心真的拿钱去做车,她婆婆和丈夫也绝不会允许她这样败家的,她觉得自己脸上火辣辣的,王萍萍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击败了她。
    剩下的妇女们偷偷对视一眼,害怕孙晓兰惹恼了王萍萍,万一连饭团怎么做都不肯教给她们,那就亏大了,便纷纷出言来劝,并且有意无意地,都站在王萍萍这边指责孙晓兰不懂事。
    孙晓兰被说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忽地冷笑一声,指着她们说:“不就是赚了两个臭钱吗,看你们一个个上赶着讨好的样,好像前段时间传人家坏话的时候没你们的份似的。”
    如此直白,搞得婶婶伯娘们很是尴尬。
    只有三婶婶理直气壮地反驳:“晓兰呀,话可不能乱说,我就没乱传过!”
    她那时候还跟丈夫在外头打工带孩子呢,压根不在村里。
    孙晓兰一噎,又想不出什么话辩别,加上方才口不择言得罪了一票人,干脆不在这讨嫌,袖子一甩,连声招呼都没打便走了。
    她一走,更热闹了。
    三分恼怒,三分讨好,加上四分八卦的心态,一群妇女竟然把学手艺的事情抛到一旁,你一言我一语,开始批判孙晓兰平日里的种种言行。
    “看她嚣张的,也没看她像人家王萍萍那样能赚钱啊,天天忙着嚼舌根。”
    “哎呀,你不要这样说,听说她最近跟她婆婆关系不好,两个人在家吵吵闹闹,心情肯定正差呢!”
    “她婆婆算是不错的了,帮忙带小孩还洗衣服做饭,像我家的那个,跟伺候祖宗一样给她把饭端到面前才愿意吃!”
    “我婆婆才叫过分,她……”
    眼看话题越跑越偏,王萍萍也不插嘴,只微笑着听她们抱怨念叨,最后还是挂念做生意的三婶婶开口,把话题拉回到正途来。
    “呵呵,时候不早了,现在我们还是听萍萍的,让她赶紧教我们做饭团吧,免得拖到天黑。”
    王萍萍才想起来似的,哦了一声,不紧不慢地喝口茶,“做饭团呢,其实真不难。就是我嘴笨,光说给你们听怕你们弄不明白,这样吧,我先讲讲大致步骤,然后再现场演示两遍,应该就差不多了。”
    说着,她给守在一旁的两个小孩使了个眼色。
    接收到指令,两个小人精哪还有不明白的?趁着王萍萍把人拖在前厅的功夫,连忙奔去了厨房。
    等王萍萍慢悠悠的把步骤重复了两三遍,在客人不耐烦之前,把她们领去了后厨。
    家里的厨房并不大,砌了一口土灶,摆了一个案板,一个碗橱,根本塞不下那么多人。
    三婶婶仗着身手灵活,硬生生挤在前头,跟着王萍萍进了厨房。
    厨房里空空荡荡的,除了两把小葱,几个蒜头,还有两缸小菜之外,竟然没有别的什么食材了。
    王萍萍后知后觉地“哎呀”一声,皱眉道:“我忘记了,我们家不做饭团生意已经有一段日子,最近天越来越热,就把剩下的材料都处理了。”
    这话合情合理,无可辩驳,三婶婶却不甘心。“萍萍啊,不然你再找找,就做两份饭团,也不需要多少东西吧?”
    王萍萍似笑非笑地瞥她一眼:“行啊,你们都帮我找找呗。”
    结果自然一无所获。
    就在众人失望之际,童潜忽然笑嘻嘻地给出一个提议来。

第90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童潜仰着小脑袋,对妈妈说:“我记得春花婶不是也在县城里卖饭团吗,她家里肯定有食材,不然,直接让三婶婶她们去春花婶家里,让她演示给大家看,不就好了吗?”
    刘春花?
    一听见这名字,熟悉她脾气秉性的人都悄悄后退两步,连声否决了这个建议。
    开玩笑!这就是一头母老虎,没事都怕被她挠两下,现在明目张胆地去虎口夺食?哪怕她们人多,刘春花疯起来也未必愿意给面子!
    不,是肯定不会给面子!
    童潜挠挠头,满目不解地说:“三婶婶,为什么找我妈妈做演示就可以,找春花婶就不行?”
    即使明白这只是孩童的无心之言,在场的人仍忍不住感到一丝羞愧。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欺软怕硬?
    觉得王萍萍一个女人在村里生活,仗着她不敢得罪亲戚邻居,这才逼上门。
    刘春花泼辣不讲理,就没人敢招惹。
    王萍萍明白儿子这是在给自己抱不平,心里一暖,笑了,弯下腰给儿子擦去鼻尖滑落的汗珠。
    她站直身体,忽然对这一群所谓的亲朋好友感到无比厌烦,便不再耽搁,淡淡地说:“既然没有食材,那我也没办法了,我要给宝宝他们做饭,你们看?”
    面对王萍萍冷淡下来的态度,脸皮再厚的人也扛不住了,纷纷告辞。
    三婶婶临走的时候,尤觉不甘,回头冲王萍萍说:“那我回头买点糯米送过来,到时候还要麻烦你了……”
    王萍萍挂着客气的笑容,假装没听见。
    等人全部都离开了,童潜才气哼哼地说:“想占我们家便宜,不仅没门,连窗都没有!”
    他转头指挥周明晏和童盼儿:“明晏哥哥,姐姐,你们把菜搬回来吧。”
    刚才王萍萍一给他使眼色,他就懂了,马不停蹄跑到厨房,把厨房里的糯米、白菜、鸡肉、猪肉等食材全部转移了,让那帮人无话可说。
    把食材放回原地,童潜这才担忧着抬起头:“妈妈妈妈,这回我们把她们赶走了,要是下回还来,怎么办呀?不然你去城里住,这样她们就逮不到你了。”
    “什么逮不逮的,又不是老鹰抓小鸡。”王萍萍笑,“放心吧,妈妈可不是那些没能力的小鸡,只能被人抓住吃了。”
    见她似乎已有应对之法,童潜便不再多问。
    重生回来以后,他像是护犊子的老母鸡一样,试图把母亲和姐姐护在羽翼下,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紧张万分。
    矛盾在于,他想要保护的两个人都比他大,尤其在王萍萍眼里,童潜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孩子,却试图做出大人的举动,违和感满满。
    “你要试着放下这种心态,你姐姐还好,阿姨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你这样的做法,只会加重她的愧疚感,觉得自己没办法给孩子们带来安全感,才让你这样患得患失的。”
    面对周明晏意味深长的剖析,童潜把自己埋在被子里想了大半夜,才不得不承认,周明晏就是比自己看得透彻。
    自那以后,童潜便有意控制自己,不再过多去关心王萍萍的去处和做法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王萍萍自身能力在不断增强,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能很好应对。比如今天这件事,她就轻描淡写地让那些贪婪的人无言以对,不仅什么好处都没捞着,还得领王萍萍的人情。
    再说中途被气走的孙晓兰,她独自走在路上,越想越觉得不甘心。
    她公公早年好吃懒做,把家里唯一的几亩田偷偷卖了,她嫁过来的时候家里一穷二白,往后又连生了三个女儿,后面两个女婴在医院里就丢掉了,直到儿子出生,丈夫为了儿子,觉得日子不能这么继续过下去了,便外出打工,有时候过年都回不来一次。
    留下她和公婆相看两厌,孝道压死人,孙晓兰无奈之下,便想着法子在村里县里转悠,除非天黑,否则不愿意回家。
    离家很近了,孙晓兰一想起婆婆的那张晚娘脸,便火上心头。
    就在这时,家里传来一阵鬼哭狼嚎的嘶喊声。
    “二宝!”孙晓兰心里一紧,儿子可是她好不容易才生下来的,全家都当宝贝一样供着。
    她快步跑回家,童二宝正哭天抹泪,指着自己的爷爷骂,“老王八蛋!”
    孙晓兰的公公算是这个家里最不在意童二宝的人了,准确来说,他谁都不在意。
    被孙子指着鼻子骂,他怒目:“狗娘养的,你再说一遍!”
    “王八蛋!”童二宝丝毫不惧。
    “狗日的!”公公怒气冲天,随手抄起一旁的小矮凳,砸向胖乎乎的童二宝。
    “二宝!”
    “心肝!”
    孙晓兰和婆婆同时扑过去,童二宝笨重难行,眼看结实的小矮凳飞过来,哪里反应过来?
    还是孙晓兰年轻,动作利索,一肘子把凳子拐到旁边,童二宝这才免去被打成傻子的命运。
    接下来的事情一团糟,婆婆忙着安抚宝贝孙子,公公气得甩手走人,大女儿趁没人注意,跑弟弟房间偷嘴馋很久的红薯干。
    刚才一时情急,等一阵麻木过去,孙晓兰被矮凳砸中的手肘迅速肿了起来,一片青紫,她稍微试着移动手肘,只觉疼痛难言。
    童二宝挂着鼻涕,冲孙晓兰大喊大叫:“我晚上要吃鸡腿!你给我做!”
    她连忙解释:“二宝,家里就剩三只鸡了,吃了你就没鸡蛋吃了。”
    童二宝压根不理:“我不管!我要吃鸡腿!”
    婆婆一手摸着孙子的背,边说:“心肝差点被砸到,杀只鸡给他吃怎么了!你妈不烧,奶奶给你烧!”
    童二宝这才破涕为笑。
    婆婆转头对儿媳妇又是一张脸:“晓兰,还不快去杀鸡,都这么晚了,别把我心肝孙孙饿着!”
    孙晓兰摸着肿胀的手肘,面对家里的一地鸡毛,心中悲苦难言,差点想甩手走人。
    童二宝本来已经打算回屋玩玩具了,看见孙晓兰独自站在院子里,又走过来催促:“妈你快点,我饿了。”
    孙晓兰望着儿子比肥猪还要油腻的脸,觉得他似乎瘦了,火气一下子全消了,巴巴地说:“二宝先吃点东西垫垫,妈妈马上就给你做。”

第91章跟风容易

  
    孙晓兰伸出手,让三婶婶帮她在手肘涂上药膏,清凉的药膏一沾上红肿的皮肉,立刻疼得她嘶了一声。
    “哎呀,怎么搞成这样?”三婶婶皱眉。
    孙晓兰满腹怨气,开始抱怨好吃懒做的公公,整天给她找事的婆婆,蠢笨的女儿,却不提自己儿子一句不好。
    三婶婶虽然回来没多久,却对她家的情况心知肚明。
    惯子如杀子,迟早有一天,你要栽在你儿子手上。
    当然,她不会蠢到把这句话说出来,相反,在孙晓兰抱怨家里连儿子天天吃鸡腿的愿望都无法满足的时候,她深表同情,然后趁机提出自己的想法。
    “合伙做生意?”
    一直以来,三婶婶都和她丈夫一起外出打工,去的都是大城市,虽然都是到处打小工,但也听人说过,现在最赚钱的就是生意人,不免心动。
    可丈夫生性保守,觉得做生意要投入本钱,一毛钱损失都承受不起,她就只能把心思按捺住。
    可现在,有王萍萍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在眼前,她沉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