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疯狂安利员[快穿]-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御书房走出来,凌彦默默检讨自己后,也庆幸,皇帝至少没有一个激动把他抓去练兵。
作者有话要说:
增乘开平方法那段介绍来自百度百科。
不要怀疑古人的智慧。
第15章 安利数理化
这个活,凌彦当仁不让把墨清拉下水帮忙了。
凌彦一走出御书房,就反手抓住墨清的手腕,一路走着都不肯丢。墨清浑身僵硬,又不敢在宫殿里与他拉拉扯扯,只能随他去。
其他大臣们只当他俩一起入仕,私交不浅,笑过之后走到宫门便一一离开,只留下他们俩。墨清警惕地看着凌彦: “叫我干嘛,我忙着翻译书呢,你都快把我累死了。”混熟了之后,凌彦发现这人不仅身上一开始的傲气无影无踪,甚至还不时流露出无赖的神情。
墨清说的倒是实话。知道了这位懂英语后,凌彦就没少压榨他,一开始还是客客气气的,后来就干脆得多了。数学的基本读物已经有不少了,物理才是要抓紧的:杠杆原理,浮力定律,凸透镜成像,折射衍射,匀速匀加速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事多着呢!
不过,凌彦也就在心里愧疚了两秒钟,就又打起精神说服对方一起背锅:“这可不行,这是陛下交代的任务,再说,你不是对这个感兴趣么?”
“交代给你的!”墨清这个“你”字咬得很重,还刻意拖长了一点。终于感兴趣,那简直不值一提。
两位推推搡搡,一路从宫门走回了翰林院。
巧的是刚进门,就有人叫住凌彦问道:“吴修撰,这么巧,我正想找你呢。你说说,这个词何解?”来人的语气很不客气,墨清脸上的笑已经渐渐淡了下来。
凌彦一抬头,眼睛就亮了,露出一个热切的笑容。他还没来得及找其他外援呢,这些人自己就送上门了。
来的人是同他们一道入仕的,夷文馆的学生,与墨清也算是师出同门了。他们被凌彦压下去,原本就不甘心,听到墨清对凌彦大家推崇推崇,还夸赞他还懂两门夷文,就更加不服气,这是专程找茬来了。
凌彦一扫那词汇,不认识。他英语没有西班牙语那么专业,高考以后就应付着过了四六级。如今早忘光了。不过,这都不重要。
“原来仁兄还懂夷文,这真是太好了!”凌彦顺势亲昵地握住对方的手,“今日陛下方才下令我等翻译夷文典籍,我正愁人手不足,缺乏你这样的人才呢!”
被凌彦一把搂住的学子有些反应不过来。“这,这怎么能随随便便就定了!”
“这怎么能说随随便便定了?仁兄指的这个词如此艰涩,却还能读下去,可见才华横溢。”凌彦惊叹,“难道不愿为陛下分忧吗?”
“我,我……”那学生又不敢说不愿为皇帝尽力,这么一含糊,就被凌彦带到了沟里。
那学生求饶地看向墨清,还望这昔日同窗手下留情拉他一把。然而墨清自己都是被凌彦拉进坑底的,对于更多小伙伴跟着自己一起摔进坑,自然是乐见其成。于是他拍了拍这学子的肩膀,笑眯眯地说:“正好,我这里有一本介绍光学的,可以匀给你。”
墨清不仅要坑一个,还要坑一片。刚刚凌彦与人交谈时,墨清就注意到了周围有几个昔日同窗探头探脑,窃窃私语。这会,凌彦径直走上前,挨个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语气轻快地说:“诸位都是心怀天下有才之士,想必都是要尽一份力的。”
那几人讪讪笑着,眼神闪避。墨清由不得他们推诿,直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拿出书,分了出去。至于不通夷文的,墨清也不打算放过,“我知道范兄字写得极好,正好可以誊抄书稿献到御前。”
这是皇命,原本就要分派,翰林院学士也不怪凌彦和墨清擅作主张,反而在一旁笑眯眯看戏。等这一出闹剧结束后,看热闹的人灰头土脸走开了,墨清桌边的书也少了一大堆。他才说道:“皇命自然要紧,不过也不可耽误了尔等本职。”
翰林院原本就是个清闲的地方,他们这群没有官衔的学生,更只是跟着学士们读书写诗的,有什么本职呢。那些学子只能赶鸭子上架,怏怏地开始翻译了。
凌彦冲着墨清挑挑手指:“澄明,我都找人替你分担翻译了,你还不来帮忙么?”
“什么叫你替我分担,分明是我帮你把工作分派出去了吧?”
说到底,墨清也就占一占嘴上的便宜,真正等到翰林院散值,还是乖乖跟着他去了一趟工部。
在翰林院,凌彦便开始着手查找资料。如果不是这么一次奇遇,凌彦可能一直不会知道,原来中国人这么早就开始使用煤炭了,这并非架空世界的虚构,而是在《史记》里记载得明明白白:“至宜阳,为其主人入山作炭。”
蒸汽机烧煤炭将水烧成蒸汽,推动活塞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句话已经是凌彦知道的全部了。他上一次见到蒸汽机这几个字都是好几年前高中时代学习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时候,至于瓦特,做了什么来着?
凌彦穷尽所能回忆从前,看见身侧的墨清依旧一副自信沉稳的模样,忍不住稳:“你知道我们该怎么做?”
墨清轻轻一扬眉,“这不是我该问你的吗?”
凌彦在御前奏对时大放厥词说什么提高功率效率,到了挖了坑还是要自己填。
工部的大人似乎也没指望他们真的做出什么来,只是皇命难违,给两人准备了一台小型的蒸汽机供他们观摩,此外还拨了一个匠人听他们指挥。
两个读书人冲着蒸汽机团团转,凌彦蹲下来研究,觉得这玩意和自己印象中的不太一样。锅炉还是那个锅炉,但是好像,少了点什么?
“陛下今日的意思,约么是要开战了。”墨清站在他身侧,突然耳语。凌彦知他意思,不动声色地回了两字:“练兵。”
皇帝在召见他们时谈了许多奏对时各家提到的想法,对于凌彦说了诸多的,也是当日的主旨和练兵却只字未提,明摆着要背地里讨论。
“粮食,水运。”墨清的嘴唇翕动,迅速给出两个关键词。
凌彦也迅速明白了墨清的意思:以墨清的算力,恐怕已经计算过,边关屯的粮食不足支撑,然而陆运太慢,运粮又需要大批人、马,等运到恐怕都消耗一半了。所以唯有水运。
水运,需要船,需要更高效的蒸汽机。
两人都沉默了。凌彦折腾着锅炉,墨清仔细研究起了活塞和拉杆。
过了一会,墨清又清清嗓子,光明正大地发出邀请:“半月后,诸家学派要在国子监设论坛,凌彦能否拨冗前来?”
墨清是好意,半只脚踏在娱乐圈那么久,是善是恶凌彦一听就明白。墨清八成是觉得除了当日参与御前奏对的,各家很多弟子都对他不服气,所以借这个机会把他介绍给众人。
“近日诸事繁忙,不知是否能前去。”
凌彦也不是推脱,他确实忙得不得了了。吴远去国子监了,凌彦作为他唯一的亲人,总得打点一下。凌彦初来乍到翰林院,也忙着跟上官和同窗联络感情。还有翻译的事,还有不定时地抽出时间给墨清补课——主要是补物理知识。
“这样么。”墨清的话语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看着身边人小孩子一样委屈巴巴的感觉,凌彦的心软了下来。“只要没有旁的要事,我一定去。”
两人开始了每天散值泡在工部的日子。
朝夕相处,每日天擦黑才一起出来,一起吃饭回家,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承认墨清的聪明对凌彦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坦然承认他们之间的默契,和相处时的凌彦内心的舒适感反而更难。
【呵,男人。】许久未刷存在感的系统突然出声,【都是大猪蹄子。】
蒸汽机的改造,第一个突破是墨清做出来的。在看着凌彦研究了好几日的锅炉之后,墨清试探着问:“这连杆可不可以连着两个活塞?这样,一个出来,另一个进去,似乎能省一些动力?”跟着凌彦厮混久了,墨清也学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名词。
这不是往复活塞嘛!凌彦豁然开朗。虽然历史没有学过这个,不过物理倒是做个类似的模型。既然现代有这种模型,应该就是可行的吧?他们当即叫来工匠说出了想法。
有了墨清的启发,凌彦也终于想明白的那种违和感:“你说,在汽缸外壁加装夹层怎么样?用蒸汽加热汽缸壁,还可以减少冷凝损失。”
墨清听得似懂非懂,于是发问:“你的意思是用蒸汽保温,让水汽慢一点冷下来?”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凌彦再次赞美他们之间的默契,和墨清的敏锐。“还有冷凝器。”凌彦终于想起这个东西了,这个在化学实验中不时跑出来骚扰他一下的倒霉玩意。
凌彦借了纸笔画出一个冷凝管,对上墨清茫然的目光,他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容,“……试指出水的进口和出口,并分析冷凝管的作用。”
第16章 安利数理化
“水流方向应该与蒸汽流向相逆吧。”墨清秒答,“这样才能接触时间最长。”
服了,凌彦心服口服,拱了拱手。没想到对于一个数理化刚刚入门,化学甚至还没入门的古人,这个问题都那么简单。
他正要把图纸交给匠人,伸出去的手却猛然一顿。【等等!系统,这个世界还没有玻璃吧?】
【的确没有,不过已经有琉璃了。】
凌彦搔了搔耳朵,思索自己有没有机会顺便制个玻璃水泥什么的,但是他好像就记得玻璃是二氧化硅了,但是沙子也是二氧化硅啊,怎么把沙子变成玻璃?
不知道。
凌彦眨了眨眼睛,干脆地承认人是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
日子就在每日和墨清的吵吵闹闹中过得飞快。转眼间在这个世界待的时间已经超过上个世界了,凌彦有时候也忧心忡忡,但是系统一次没有催促过他。
【系统啊系统,我这已经在这个世界呆那么久了,评分是不是要扣完了?】
【凌老师不用担心,完成时间是根据任务难度衡量的,这个世界的任务比上个世界要难,所以用时长也是自然的。】
凌彦这才放下心,一心一意地和墨清研究机械。
改良完毕的蒸汽机被献给陛下,经凌彦亲手测试,耗煤量减少的同时功率也提升了。皇帝大喜,命工部快速生产多台新型蒸汽机,用在船上。
凌彦负责给墨清启蒙物理,第一课是力,然后就是做功。起先只是匠人和墨清、凌彦以及验收的官员为了方便用一用功率的说法,后来越用越广,凌彦为了防止大家以讹传讹误用,只好拿着个小本子给工部的官员都科普了功和功率的概念以及对应的单位和英文符号。
一来二去,工部尚书听说了。这位大人比他的下属们要敏锐的多,在意识到了这套工具有多么大的用处后,他第一时间找到了凌彦,只问了一个问题:“这是你创造的概念?”
“并非如此,实是我早年学了些夷文,看过洋人的书里提及。”凌彦露出了谦逊的笑,“至于用夷文字母代替描述的,也是那些书中古来有之。”
工部尚书一拍桌子,立刻给皇帝奏上一本,请开翻译书局,设经算学堂。
经算学堂这名字是凌彦取的,他一心一意要在本土发扬数理化,坚决拒绝西学、夷文之类的字眼。数理化是人类共同的文明,凭什么被一国包揽,打上记号?我朝不是也有算学么?
测算了新的蒸汽机的功劳不小,凌彦和墨清都受了褒奖,只是因为才入朝不久,不好直接提拔。然而凌彦在翰林院的地位一下就稳了,连带着算学也再次出了风头。
这次蒙工部尚书再上书,说明洋人典籍的好处,皇帝终于点了点头。开翻译书局,翰林院自然要选调一批人前去,之前翻译的工作也要检查一下。
凌彦翻译的稿子是最先印刷出来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他开始得早,还有更熟悉内容。那些学子们虽也是学过夷文的,但是遇到的生词众多,挨个抠下来实在是够呛。凌彦就没有这种烦恼了,他翻译不讲究字词,只要定理公式没问题就行嘛。
经此一役,那些其他学派的学子们彻底服气了。墨清也总算耳根清净了一些,不必总听人叨叨要他与凌彦保持距离了。
开经算馆、夷文馆和翻译书局,凌彦原本正适合去监管,然而这当口,却有另一件大事让凌彦不得不挂心:练兵。
这练兵,远不是凌彦口中每日奔袭多少里,劈砍多少次那么容易的。原因是,这个世界的国家,已经有火器了凌彦头一次在演兵场看见时直接懵了,还是对这些破有经验的墨清为他一一讲解:三眼铳,鸟铳,还有红夷大炮。
回过神来,凌彦就开始惊愕,为何什么佛朗机炮,西班牙火绳炮,长径炮之类的,他也有些印象,既然能够与海外通商,何不叫人一一买来?
“澄明,你为何知晓那么多?”
墨清抱着手环顾演武场,眼中流露出一丝怀念,“因为我昔日曾学武艺,专程上京想一道前去边关,最后被师父抓回去了。”
凌彦看了看自己细瘦的胳膊,又看了看对方孔武有力的手臂,心中霎时涌起一股敬佩和惋惜:人家墨清看着仪表堂堂,文采口才出众,还有超强心算能力,甚至懂英文,通武艺,哪像自己,穿越前虽然是个宅男,好歹还有点腹肌,现在整个一纸片似的身材了,哎……
【凌老师还有腹肌?】系统发出了嘿嘿嘿的猥琐笑声。
凌彦眼睛一眯,【不信等我回去你摸一摸?】
系统果然不敢出声了。
火器都在手,凌彦一方面积极地表示派使者与西班牙商人沟通,只要肯花钱,不愁买不到好的炮,另一方面也要抓紧给士卒科普数学知识,抛物线方程总得了解一下吧?自己不会算,现成的结果总要背一背吧?不然人家都打得中目标,怎么就你打不中呢?
相比之下,翻译书局和经算学堂的事,倒是可以放一放。毕竟凌彦也只是九年义务教育长大的,真要说什么微积分常微分偏微分的,他也搞不懂。学夷文的不止他一个,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吧。
于是他和墨清从相伴工部变成了日日相约演武场。
“凌彦,明日论坛我同你一道去如何?”
凌彦习惯性地扭向凌彦的方向,听完他的话却微微张开嘴,一句什么差点脱口而出,被他控制住了。这段时间太慢,凌彦险些忘了之前说起的论坛的事。不过,既然都这么说了,还是去吧,顺便见一见吴远。
“好,那我们一起去。”
相处久了,除了自来熟,学识渊博,口才好这样的初始印象外,墨清身上也逐渐浮现出戏精、话痨这些特质,而且。
比如说明明只是一起去论坛,他却要投来含情脉脉的视线,一手抚着胸口,再压着嗓音说上一句,“望你勿负我。”
凌彦么,小部分时间陪着这家伙一起疯,大部分时间则一边无奈包容,一边力挽狂澜防止他太过放飞自我把墨家嫡传弟子的形象败坏干净。
现在凌彦倒是不太在乎借论坛扬名,蒸汽机的改造这个功劳已经足以让凌彦和算学在几年之内安居各大学派之中。但是既然他的任务是安利数理化,那么既然有这个机会,他当仁不让,把安利贯彻到底。
这不是凌彦第一次去国子监。但是他仍然震撼于古代的最高学府庄重肃静的样子。来往的学子都身穿长衫,一一核实腰牌才能入内。
凌彦万分庆幸自己好说歹说劝着墨清回去换了一身衣裳,不然直接从演武场穿着短衣回来,他们可能门都进不了。
墨清先带凌彦取拜见几位大家的长辈,比如孔家传人,墨家传人,李家传人等等。他们大都是在野的学者,但凌彦一律行晚生礼。这些人也微微颔首,和蔼地回礼。这原因除了自然是因为蒸汽机的改进利国利民,虽然学派不相容,但是目标却是一样的。
之后由这些长辈先上台发言,晚生们按照各自的学派老老实实站在下面。凌彦是独身一人,便站在墨清身边。
许是几家提前达成了一致,这些大家们发言后,第一个轮到的就是凌彦。
凌彦一个主持人自然没有怯场的份,他站起身,轻轻一拍墨清的肩膀,就走上了台。
“百家为何争论不休?”凌彦问。
自然是因为各有主张,而这些主张之中总有相悖的那一部分,文人不肯轻易认错,只能互相争辩。
“然而似儒家礼乐教化,墨家兼爱非攻,道家大音希声,其大体上并不矛盾。而纵横家政治外交,名家逻辑思辨,杂家兼百家,农家劝耕桑,从本质上就并无冲突。”
“为何不能以别家思想为自家学派注解?”
这个想法起初源于凌彦和系统的一次闲谈:
【系统,如果是你会选择哪一门派?】
【法家。】系统毫不犹豫。
【依法治国——很政=治正确了。】
【其实百家的思想很多在今天看来都是正确的,先不考虑可行不可行,包括法治,在君主至高无上的封建时代也不是完全可行的。我之所以选择法家,也只是因为法家提出的思想,一来比较全面,可以覆盖到整个社会,不像纵横家、名家那样专注某一领域。二来也是因为可实施性,相比格物致知、无为而治这样的思想,律令是实实在在的。】
凌彦放眼望去,大多人的表情都是疑惑或者怀疑的,唯有墨清冲他笑着,那笑中是赞扬,认可,信任,无声的默契和惺惺相惜。一如既往,不用言语。
“算学的一大优势是它是一套工具,任何一个学派都可以将它运用于自己的思想。”凌彦清了清嗓子,依旧是不紧不慢的,“任何人通过学习都能很快地掌握基础知识,接着,农家可以借此计算土地产量,改良种子。名家在论辩时也可以数字为据,毕竟这远比言语辩驳更加直观。墨家,”
他又看向墨清,墨清在朝他点头。“儒家,法家……各家——皆可效仿。”
“我说的够多了,下面就请墨家弟子墨清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吧。”凌彦冲墨清挤挤眼睛。他可不仅会发言,还会cue流程。
第17章 安利数理化
与他一样白色长衫的人与他擦肩而过,长袖衣摆遮挡下,他握了握他的手。
墨清说了很多,也是他一贯的神采飞扬,口若悬河。每当看着这样的墨清,凌彦都忍不住想起自己曾经在网上看到过的,一度无法理解的描述:
他的眼睛中有星星。
凌彦看着那个人在台上为他方才的一番话做注脚,看他历数算学在墨家中的应用,看他描述这些日子以来的所见所闻,感到胸口气血翻腾,一片灼热。
这种震撼,久久不能释怀。
论坛结束后,凌彦告别墨清,独自去探望师弟吴远。
今日国子监摆论坛,吸引了很多人。凌彦本以为吴远也会在其中,出乎意料的是,他找了一圈,却没见到那个小家伙。
凌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向着国子监的学舍走去,一路上拦下监生问路,总算问到了吴远的住处。吴远正在屋子里读书。
“师弟,我来看你了。”
凌彦以为这小家伙会露出腼腆羞涩的表情,或者,惊喜而意外的,却没想到吴远面沉似水,这表情显得他一转眼长大了许多。“我们出去说。”他站起身。
注意到他连师兄都没叫,凌彦一挑眉,跟着他走到一个僻静无人处,接着,吴远的眉心攒成一团,目光如剑,射向凌彦,声音愤然:“你不是我师兄,你到底是什么人?”
凌彦迟疑了一下。他当真没想到,吴远会脱口而出这么一句话来。
“你为什么这么说。”他的语气依然平稳,表情也足够镇静,以至于那小小的少年眼里也闪过一丝犹疑,然而片刻后犹疑就变成了怒火。“你……你为何将老师的教诲弃之不顾,学蛮夷的那些旁门左道的东西!”
“你知道师父教了我什么?”凌彦顿了顿,自己便明白过来。“哦,你当时听到了,一直都是记得。”
吴远抿着嘴唇低着头,显然是默认。“你,你为何要这么做!你分明不是这样的人!我本以为,你有苦衷,所以选试后你就会……可是……”心绪复杂,少年的话语支离破碎。
凌彦却从这只言片语中拼出了大概的真相。一开始亲近是从前的关系使然,吴远大概是觉得他们缺少盘缠,缺少进身之道,凌彦才研究杨老送的书籍,研究夷文,却没想到他入仕后仍然故我。
凌彦慢慢冷静下来。“那你想怎么做呢,上疏弹劾我背弃师门,有违师训,不堪为算学弟子?蒸汽机的改进是借夷人的手,所以应该弃之不用?翻译书局、经算馆也要一并关掉?”
吴远的眼神惊恐无比,他嘴上还在说着不该、不是,但是又明显清楚自己不可能那么去做。
“先生教我们的,你都还记得,那先生说过的,你还记得吗。”凌彦的表情漠然。他记忆中吴先生的话已经不生什么清晰的字句,然而他思索着,拼凑出来:“忠君报国……是这个意思吧?”
吴远抽泣出声。凌彦共情能力极强,最怕看到人痛苦的模样。他别下头。
“算学已经式微,不变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