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苏培盛了-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爷一边再度遣使,晓谕策妄阿拉布坦天兵之威,一边秘密通晓俄罗斯边界地方楚库拜姓城头目,令其加意防守边界,如有策妄阿喇布坦之人投向起处,即宜收留。
  十月中旬,哈密已聚集了一万士兵,康熙爷下旨将肃州等地的二百万担粮食送往哈密。
  然让人没有预料到的是,没过几天,甘肃巡抚绰奇题报,甘肃兰州等十八处旱灾,百姓流离失所,颗粒无收。


第377章 落水
  康熙四十八年
  十月二十,圆明园
  晨光熹微,梧桐院内一片静谧。张保掐着四阿哥醒来的时辰;打了热水,脚步轻巧地进了正堂外间。
  卧房内,四阿哥睁开眼睛,苏伟睡得还沉,脑袋枕了他大半个胸膛,两条腿都翘在床尾。
  四阿哥废了好半天劲;把沉睡中的苏爷爷挪回枕头上,摆了个舒服的姿势;掖好被子;又在嘴边亲了亲;这才依依不舍的下床。
  院子里;张起麟也起的颇早;正吩咐人给王爷叫膳;就见年氏带着几个侍女远远而来。
  “奴才给侧福晋请安;”张起麟迎到院外;俯身行礼;“侧福晋这一大早过来;是想——”
  年氏侧身,手搭到侍女提着的食盒上,“我让小厨房熬了一晚上的乳鸽汤,想着王爷应该也没用早膳,就特意带了过来。不知王爷起了没有……”
  说着话,年氏就想越过张起麟往院内走,不想张起麟后退两步,又正正拦在年氏身前。
  年氏脸色微变,张起麟却依然垂首带笑,语气谄媚地道,“侧福晋真是处处惦记着王爷,怪不得王爷一向最看重您。现下还不知王爷是否起身,让奴才先去禀报一声,还请小主略等片刻。”
  搀扶年氏的凌兮,左右看了看,略带不满地道,“公公难不成让我们小主在院门外等着?这一大早上,霜寒露重的,我们小主的身子才刚好——”
  “凌兮!”年氏打断了侍女的话,意味不明的眼神在张起麟脸上轻轻飘过,“张公公也是照规矩办事,就劳公公跑一趟了。”
  张起麟只是笑,听了年氏的话,连连应诺,转身进了院门。
  不是他非要把年氏拦在院外,是他实在不敢放人进门。
  梧桐院的屋子建的空阔,卧房和外间只有一排竹栏相隔。夏日里是清风习习、凉爽舒适,可也着实不挡光。
  他在东小院伺候了那么久,每次见到那过完一夜的旖旎风景,都禁不住的脸红心跳。这万一要让旁人瞥到了,那还了得!
  这厢四阿哥已经换完了衣服,张起麟垂首走进屋门,“主子,年小主带了乳鸽汤过来,奴才没敢让进门,您看这早膳——”
  “摆在清晏阁吧,”四阿哥低头理了理朝珠,“你先带她们过去,别让冻着了。”
  “是,”张起麟俯身应诺,行礼而退。
  张保替四阿哥系好了腰带,压低嗓音道,“昨儿苏公公还说今天要陪您去畅春园的,您看,要不要奴才去叫一声?”
  “不用了,你和张起麟跟着就是,让他睡着吧,”四阿哥往卧房内看了一眼,带着张保出了屋门。
  清晏阁内的早膳用的也颇为和谐,年氏从头到尾都没提过侯在梧桐院外的事。
  用完早膳,四阿哥特意让人暖了手炉给年氏捧着,两人带着奴才一起往湖边走去。
  刚走到柳荫下,船上就出来一个人,正是早上赖床的苏大公公。
  四阿哥略微皱了皱眉,往那人冻红的耳朵上看了看,心里不大舒服。
  苏伟给两人行了礼,年氏微微垂头,跟随四阿哥上了船。
  后湖上的船并不大,多是江南乌篷船的样式,见着苏培盛已经等在了船上,张保、张起麟便没有上船,只有凌兮跟在了年氏后头。
  秋日的湖面还是带着微微凉意的,乌篷两边都放了帘子。凌兮陪着年氏坐在篷下,时不时看着与苏培盛一起站在船头的四阿哥,轻轻握握年氏的手。
  船头,被四阿哥的视线扫射地莫名其妙的苏大公公,默默往旁边侧了侧身,他刚刚吃了三个热乎乎的烤土豆,现在胃里有些涨,想打嗝……
  乌篷船一路行至湖中央,本来不远的距离,合该一切顺利。但任谁也没想到,原本十分安静的船篷里,竟突然传来一声尖叫。
  苏伟离得近,一把掀开帘子,年氏与凌兮都缩在角落里,迎面的船帮上竟然缓缓游下一条蛇来。
  “小主快出来!”另一头摇船的船夫,也掀开帘子,让年氏跟凌兮退至船尾,又回头拿了竹竿来,准备把蛇挑出去。
  苏伟乍看见那么长一条爬行动物,也是浑身起鸡皮疙瘩,见船夫来挑蛇,连忙帮着把两侧的竹帘都拉起来。
  竹竿往蛇中间一串,还未抬起来,那蛇已经嘶着舌头,在杆上缠了好几缠。挑蛇的船夫经验也是不够,竹竿一头猛地一沉,竟控制不好手下的方向,眼看着就往苏公公的脸上甩过去了。
  危急时刻,四阿哥一把拉过苏伟,两人连退几步,几乎跌在船帮上。
  船随之猛地一摇,船夫手上更失了准头,蛇没甩出去不说,竹竿也脱了手。
  眼看着那蛇又顺着篷顶往船尾爬了过来,年氏与凌兮顿时尖声大叫。
  船夫一边要打蛇,一边又要控制在湖里打起了旋儿的船,一时手忙脚乱。
  苏伟当即爬起来,钻过船篷,跑向船尾。四阿哥捡起水里飘着的竹竿,又去挑船篷上的蛇。
  小小的乌篷船在湖面上左右摇摆,年氏与凌兮都穿的花盆底儿,大惊失色下更是站也站不住。
  这个年头,有身份的女人掉进水里,伤了身子事小,失了仪态就是大事了。
  而摇船的奴才是万万不敢随意拉扯小主的,好在苏伟的动作快,在两个女人眼看要跌下船时,慌忙拉住了她们。
  全没了重心的两个人一股气儿都坠在了苏伟的胳膊上,那头四阿哥在船夫的帮助下总算挑起了狡猾的长虫,向远远的湖面猛地一甩。
  船上又是一震,苏伟一口银牙咬在了腮帮子上,手下一股猛劲儿将年氏与凌兮都甩上了船,自己却重心一歪,翻身跌进了湖里。
  “哎哟,苏公公!”
  船夫是一惊未过,又来一惊。
  年氏与凌兮跌在船底,连头还没来得及抬,就听船尾又是“噗通”一声。
  “王爷!”
  这边另说跌进湖里的苏大公公,因胳膊用劲儿用得狠了,一时游不起来,正打算换个舒服的姿势漂一会儿,就听那头船夫跟年氏大喊大叫了起来。
  这一喊叫不要紧,正在湖边巡逻的侍卫和刚刚发现船上不太对劲的张保、张起麟他们都一连串地往湖里跳。
  苏伟侧头一看,他家四爷正奋力朝他游过来,因朝服太重,姿势也不是很标准,一时还游不太快。
  这还了得?苏伟顿时目瞪口呆。
  一个堂堂王爷为了救一个太监,冒着生命危险往湖里跳。
  这要让人发现了,他还能有命在吗?
  当下,苏大公公也不敢偷懒了,随意换了个狗刨的姿势,飞快地朝他家王爷扑腾了过去,边扑腾还边喊道,“快来人呐,王爷落水啦,来人救人呐!”
  许是苏伟的喊声太有震撼力,一时情急的四阿哥猛然清醒了过来,当下停止了动作。任由伴着一串水花扑腾过来的苏大公公,把他连推带举地弄上了船。
  被苏公公这神来一笔一搅合,连跟着跳下船的船夫,也搞不清王爷是失足落水的,还是自己跳下去的了。
  只有年氏,捂着一颗七上八下的心,在替王爷又是披衣裳,又是捧暖炉的时候,顺着王爷时不时投去的目光,往苏培盛身上扫一眼,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畅春园
  九经三事殿议政,因甘肃大旱,康熙爷下旨,赈济饥民之事较之征剿策妄阿喇布坦更为紧要,甘肃所属州县所有粮仓开仓散赈,至明年麦秋之后停止。
  而边关所需军粮,由川陕总督鄂海,调本省仓内米麦运至甘肃巡抚绰奇处,再由绰奇送至哈密。
  下朝后,康熙爷留了几位亲信大臣在偏殿议事,圆明园来人禀报,魏珠得了消息,在康熙爷耳边低语了几句。
  康熙爷坐在龙案后头久久不语,屋内几个大臣都开始你看我、我看你后,康熙爷似乎才缓过神来,端起碗茶喝了两口道,“胤禛这孩子啊,别看平时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其实总有让朕操心的地方。自打出宫建府,这大病小灾的就没断过……”
  自打太子爷被废,大臣们都很少见到万岁爷念叨某位阿哥的样子了,遂一个个洗耳恭听的样子。
  康熙爷叹了口气继续道,“你们说啊,就圆明园那么大个地方,有多少水?这一早晨就又是蛇咬,又是落湖的,朕听得都心惊肉跳的。”
  魏珠见状,陪着小心道,“万岁爷放心,王爷一点儿事没有,就是一条跑上船的水蛇,估摸受了些惊吓,圆明园那头已经宣了御医了。”
  “多派几个御医过去,”康熙爷一脸□□心的模样,“这几天本来就冷,别回头又着了风寒。”
  “是是是,”魏珠俯身应诺,垂首退了下去。
  屋内几个大臣,眼观鼻、鼻观心,心里都偷偷打起了小算盘。
  圆明园
  因着丁芪不在,四阿哥也不敢让其他太医给苏伟诊脉,只能一边自己应付着,一边让庄子上雇来的大夫给苏伟看诊。
  太医给四阿哥开了一堆驱寒养气的补药,四阿哥都让熬了两幅,自己又急忙赶到梧桐院去看苏伟的状况。
  庄子上来的大夫是个实惠人儿,给苏大公公看诊的结果是——有些积食。开了张促消化的方子就走了,苏大公公没让熬,极其嫌弃地把方子扔进了火盆里。
  “一会儿还是跟爷一起喝碗驱寒的药,”四阿哥坐在床边,伸手在苏伟额头上摸了摸,“你在那水里泡的时间长,爷摸着你有些发热了。”
  “是你手太冷,”苏伟一把抓下四阿哥的手,自己在被子里往床中间挪了挪道,“你也上来捂一会儿,一会儿就热乎了。”
  四阿哥又在苏伟脸上摸了摸,最后还是脱了靴子,跟苏伟一起躺到了床上。
  “我让张保他们去水里抓蛇了,”苏伟侧过身道,“船夫说那是水蛇,本身没毒,攻击性也不强,我想应该不是人为的。不过,后湖里头都得下网捞一捞了,说不定不止那一条。”
  四阿哥在被子里抓过苏伟的手,轻轻捏了捏,“爷的脑子里面,一直闪过你跌下湖那一瞬间的画面,心里好像被抽空了一块儿似的,现在还补不起来……”
  苏伟支起身子,半趴着看了四阿哥一会儿,突然扑过去,把四阿哥一搂,“现在补起来了吗?”
  四阿哥心口一热,半晌后轻轻一笑,“再抱一会儿!”
  “好!”
  张起麟端着药碗,候在门口,一边寻思着如何开口送药,一边在心里暗暗为自己叫好,他就说嘛,这个门是能随随便便进的吗!
  十月二十三,圆明园
  苏伟收到了王致和南酱园辗转送来的信,信是平安面馆的掌柜,也就是绣香的兄长借着买酱菜的掩护,暗中送到南酱园的。
  南酱园一直想将信交到苏伟手上,可惜苏伟和一帮老太监自离了王府后还没回去过。王府新换上来的一帮小太监,南酱园的人也不熟悉,所以信一直压在掌柜手里。
  这次还是苏伟派库魁回京收账,这才辗转送到了苏伟手上。
  绣香的哥哥识字不多,信也写的潦草,大体的意思是,绣香跟随侧福晋出京,很长时间没有消息,前几日突然拖人送来一堆绣品,说是为了给哥哥庆祝生辰,绣香哥哥的生辰早已过完,遂觉得十分蹊跷,特意详细查看了那堆绣品,发现其中两方帕子有些奇怪。
  苏伟拿出那两方帕子看,一方帕子上,绣了几根折断的桃花枝,一地的花瓣洒在碎石堆里。
  这是绣香曾经与苏伟约定的求救暗号,一地残枝代表她们遇到了危险。
  而另一方帕子上,绣了一支金簪被困在一个黑洞洞的屋子里。
  金簪代表的应该是嘉怡,难道是嘉怡被囚禁起来了?
  苏伟一时得不到确切的答案,但绣香她们确实遇到了困难是肯定的。
  嘉怡如今的身份,在八阿哥身边很有用,苏伟并不想放弃,他必须想办法,尽快查出八爷府后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十月末
  众人都随康熙爷回了京城。
  雍亲王府内,太监们明面上分成了两股势力。年轻的巴望着万祥,年老的还是以苏公公马首是瞻。
  只有东小院清楚,这王府里,其实从头到尾,仍然只有一个苏培盛。
  十一月初一
  苏伟从吉盛堂出来,迎面正碰上两张熟脸。
  “哟,这不是何公公和任公公吗?”苏伟眉角一翘,两只手往身后一背,端的是目中无人。
  任诚脸色一沉,还未待发作,就被何玉柱抢先压了过去,“苏公公安好,小弟两个听说苏公公营下的吉盛堂,那是客满为患,今儿是特地来开开眼的。”
  “好说,好说,”苏伟咧嘴一笑,“比起那个什么天和商号是要好上那么一些,但是也还称不上客满为患。”
  何玉柱的眼角抽了抽,强保持住风度,指了指不远处的酒楼道,“不知苏公公可否赏个脸,今儿既碰上了,就让小弟招待您一回?”
  苏伟往那酒楼看了看,打量的目光从何玉柱的脸上慢慢扫过,片刻后,干脆点头道,“好啊,既然何公公盛情难却,苏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第378章 无间道
  康熙四十八年
  十一月初一; 迎宾酒楼
  一行三人进了酒楼,何玉柱叫人开了最好的包厢; 定了十二两一桌的席面,酒都是现挖出来的七十年陈酿,又吩咐小二去临街的卤肉铺子拎了二斤压锅底儿的酱牛肉回来,可说是样样周全,给足了苏大公公面子。
  苏伟见此情形; 也不得不稍稍放下些架子; 接了何玉柱倒上的酒,举杯与二人共饮。
  何玉柱与任诚都是一饮而尽,苏伟眼珠一转; 仍只是沾了沾唇。
  酒杯一放下; 任诚又黑了脸,何玉柱却是毫不在意的模样; 一边给苏大公公布菜,一边歉笑着道,“今儿这酒席还是仓促了些; 待他日小弟悉心筹备一番,再好好宴请苏公公一次,届时多请几位兄弟来作陪,还望苏公公不吝赏光。”
  “何公公太客气了,哪能总让你破费呢,”苏伟吃着那酱牛肉倒颇为受用,心里寻思着一会儿自己也买点儿给四阿哥带回去; “兄弟们想聚聚,尽管到西来顺就是,咱家做东。”
  “哎唷,小的可一直馋着西来顺的羊汤锅呢,”何玉柱一脸喜不自胜的模样,看得任诚都直撇嘴,“不过,小弟请苏公公是小弟的一片诚意,苏公公要摆宴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咱们这随侍主子的,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也合该多多来往嘛。”
  苏伟眉头一挑,手在酒杯上轻轻蹭了蹭,嘴角微微弯起,“何公公说得有理,都是做奴才的,常来常往些,日后也好有个照应。”
  “可不是嘛,”何玉柱一脸被说到心坎里的感动神情,转头冲着任诚道,“咱们就说这次敬事房出的动静,折进去多少人呐。这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做奴才的,哪个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像你我之流,好不容易混到了主子跟前儿,再不好好跟苏公公取取经,说不准哪天就走上前人的老路啦!”
  任诚倒是被何玉柱忽悠地一愣一愣的,苏伟却只是笑,“何公公太过高看苏某了,咱家不过是跟着主子的年头多些,仰赖主子宽宏罢了。”
  “诶,苏公公的大名这宫里宫外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何玉柱翘起个大拇指,眼眉挑了挑道,“就是万岁爷身边的梁公公、顾公公,提起您来那也是赞不绝口。至于咱们这小一辈的太监,自打进宫来,哪个不是听着您的传奇长起来的?”
  “那是,那是,”坐在一旁的任诚,被何玉柱随手一拍,也紧跟着附和道,“我以前跟着师父时,就总听他讲起苏公公的事儿。苏公公不仅伺候主子伺候的好,在边疆还勇斗敌军细作,被万岁爷亲自下旨晋升,这可是宫里哪位公公都没有过的殊荣啊,小弟们都是打心眼里佩服您。”
  “何止万岁爷亲自下旨啊,”何玉柱一边给两人倒酒,一边继续替苏大公公追忆往昔,“当初阿哥所里,四阿哥跟六阿哥同患疟疾,那要是没有苏公公……”
  这一顿饭吃到最后,包厢里的三个人已经快要搂成一团了。
  苏大公公红着脸,大着舌头,一手搭着何玉柱的肩膀,一手指着自己道,“我,苏培盛,那是白手起家!跟着,就是那个,我们家主子,一路摸爬滚打,九死一生啊!容易吗?你们说,我容易吗?”
  “哎唷,苏爷爷,”何玉柱握住苏伟的手,一双眼睛饱含热泪,“您不容易,咱们都不容易!但是,说真的,小弟心疼您……咱们不管主子间什么关系啊,说句真心话,小弟我,心疼您啊!”
  “诶,别说这些没用的,”同样大着舌头的任诚挥开这两人握在一起的手,仰头指天道,“只要苏公公一句话!那个万什么的,他算个屁!”
  任诚的话音一落,半趴在桌上的何玉柱有那么一瞬间僵硬了一下,可当他再度抬起头时,迎面对上苏培盛的醉脸,两人又嘿嘿地傻笑了起来。
  苏伟冲任诚摆了摆手,嘴里啧啧了两声,“不过一个跳梁小丑,谁把他放在眼里啊……咱家是谁?咱家是苏培盛!我穿上这一身补子时,那个,那个万祥!还在吃奶呢!”
  “嗯,不提他,不提他!”何玉柱抓着酒壶又给两人倒酒,“提那么个人,扫兴!来,咱们继续喝,来,苏公公……”
  酒过三巡,包厢里的三人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被随从扶上马车时还拽着对方的手,依依惜别了半天,约好改日一定再聚,才各自离去。
  早等在马车上的库魁,看到完好无损的苏大公公这才略微松了口气,忙沏了浓茶给苏伟解酒。
  苏伟上了马车,眼中就恢复了三分清明,接过茶碗,猛灌了一大口,这才长长舒了口气。
  “苏公公,”库魁又沾湿了布巾给苏伟擦脸,神情满是疑惑,“这何玉柱跟任诚是打的什么鬼主意啊?怎么突然来找您喝酒了?刚才要不是吉盛堂的杜掌柜拉着我,我就带人冲进去了。”
  “嗯,还好你没带人冲进去,”苏伟打了个酒嗝,往垫子上一靠,“这两人是来跟我套近乎来了,估摸着是他们背后的哪位主子想要拉拢我吧。”
  “拉拢您?!”库魁一脸见了白痴的表情,有些不敢相信。
  “自然是我,”苏伟抬手在库魁肩膀上拍了拍,“你要知道,现在在外人眼里,我是个被主子厌弃过,甚至赶出王府的老太监。正所谓,一代新人换旧人,咱们本来想培植个万祥,分散分散旁人的注意力,如今这一遭,也算个意外之喜了。”
  “可是,”库魁总觉得有些不妥,“这事儿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啊,万一让人发现您是假意投诚——”
  “诶,不管那么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嘛,”苏伟用力挤挤眼睛,神情有些倦怠,“反正是送上门来的机会,咱们就将计就计,顺水推舟呗。”
  “哦,”库魁看出苏伟已经有些坚持不住了,遂也不再多问,替他整整靠垫道,“您先睡会儿吧,等到了府门我再叫您。”
  “嗯……等一下,”苏大公公又猛然想起了什么事,无奈脑中已经一团浆糊,推开车窗吹了半天冷风,刚好看见一个卖胭脂的走货郎蹲在路边吃饭,随手一指道,“我想起来了,临街有一家卖胭脂的很好吃,咱们去买两斤给主子尝尝。对了,跟伙计说,要压锅底儿的哟!”
  说完也不等库魁反应,捏着兰花指挽了个鬓边花的苏大公公就仰头一靠,睡死了过去。
  傍晚,雍亲王府
  苏伟再次清醒过来时,身上盖着毯子,躺在软榻里侧,四阿哥就坐在他身边,正俯首在炕桌上写着什么。
  榻里的人轻轻一动,四阿哥就停了笔,转过头来,见苏伟睁了眼睛,抬手摸了摸他的额头道,“醒啦,头疼不疼?”
  苏伟筋筋鼻子,慢腾腾地坐起来,脑子里虽然还是沉闷闷的,但身上很舒爽,显然有人已经给他擦过身子,换过衣服了,“不怎么疼,就是有些沉。”
  “吃点儿东西,去床上睡吧,”四阿哥拽过毯子把苏伟包严实,“喝了那么多酒,回来都不省人事了,下次再不许这样了,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出点事怎么办?!”
  “不会出事的,”苏伟嘟囔了一声,打算转移话题,遂抻着脖子往炕桌上瞅了瞅道,“你写什么呢?今儿边关有什么消息吗?”
  “鄂海发了奏章回来了,”四阿哥冷哼了一声,“说是甘肃存仓米麦及现在可供采买的米石,已尽够赈灾及配给兵丁。又庄浪、西宁、巩昌三处,有旧贮粟米四万余石,将此米运送三万石至甘州,再与甘肃存仓之麦一起,陆续运至军前,相兼支给,军需有余。若从邻省运送,路远费多,请行停止①。皇阿玛已经应下,现在回折已经在路上了。”
  “那,”苏伟皱了皱眉,盘着腿往四阿哥身边凑了凑道,“甘肃的存粮到底够不够啊?”
  “看地方呈上来的记录确实是够的,”四阿哥把一本册子摊开给苏伟看,“不过,各地方府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