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喜家有女-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家人一一效仿。

  上完香,一家人又退回了大厅,静等着那香燃了一半,李氏才让尹氏三妯娌去烧了纸钱,除了桌前的锅里,还分了两堆到院子外面,烧罢,喜世廉往火堆里扔了几个干竹节,权当作鞭炮,桌上的六杯酒也洒了进去。

  这一次的祭祀比之去年还要细琐许多,而且,李氏也没有把那牌位抱回房,而是供在了大厅的条案上,香炉蜡烛、供品也移了过去。

  那一边,妇人们把桌上的烧菜端回了厨房重新加工,喜世廉和喜世耿则把桌子抬回了餐厅。

  “四哥,如何?”喜清欢见没人注意,又凑到了方继身边。

  “她收下了。”方继虚握拳头凑到唇边,虽然红又情不自禁的红了一下,不过神情不算忸怩。

  “过了元宵你便要回辉城了吧?”喜清欢偷偷的拱了拱手以示恭喜,问起了他的行程。

  “我本打算上八就去的。”方继笑笑。

  “那你什么打算?要是觉得她不错,就早些订下呗,四伯娘可着急了呢。”喜清欢笑看着刚刚端菜出来的方氏,暗自打探着方继的决定。

  “会不会太仓促了?”方继一愣,眼中的欢喜显而易见,不过,他比较担心的还是柳小月那边会不会觉得他太没诚意?

  “四哥,她十八岁了,小柔姐也十五岁了,如果你们俩彼此有心,还管什么仓促不仓促的,再说了,也不是让你们马上成亲,这请媒人开始说媒一直到成亲,三四个月、半年的很正常的好吧。”喜清欢翻了个白眼,他和柳小月好歹是认识的,这别的人连面都不曾见过便送入洞房的很多好不好。

  “也是……”方继下意识的点点头,随即睨着喜清欢笑道,“没想到小四妹妹对这些也这般内行。”

  “……”喜清欢被他的调侃噎了一下。接着略抬了下巴故作傲慢的摇头晃脑。“那是。有道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就你书里东西多。”方继不由乐了。

  “你们兄妹两个躲那儿乐什么呢?过来吃饭了。”说话间,餐厅里的酒菜已经准备好,柳氏过来请众人入席,一转身就看到方继和喜清欢两个站在柱子一边说悄悄话,便招了招手。

  有了喜守勋一家的加入,又得知了喜安平过得极好。喜庆靖心情自然极好,席间,和两个儿子三个孙子连连对饮了好几杯,连喜延年和江洛也被允许喝了一杯,两个都是初次饮酒,只一杯,白皙的脸颊便染上了粉色,喜世耿再劝,两人却是一口都不沾了。

  当然,江洛是因为一向自持极好。而喜延年则是接收到了杨氏警告的眼神,他和喜婉悦一样。如今在杨氏面前都极乖巧,不敢惹她半点儿生气。

  今夜要守岁,喜家里里外外的红灯笼也都点得通明,一家人慢条斯理的吃了近一个时辰,李氏拿出红封一一派放,众人才停了手转移到了大厅里。

  江洛和喜守业说了一声想要回竹屋,被喜庆靖留了下来:“去把竹屋门锁上便回来,今夜守岁,自然是要一家人一起的。”

  “我陪你去。”喜清欢还没说,喜延年便抢了她想说的话,她只好闭了嘴。

  喜玉欢和喜洁欢回了一趟屋,回来时手里多了两条红绳子,过来找喜冰欢几人玩翻绳,喜清欢没有兴趣,加上喜念欢眼中流露的跃跃欲试太明显,她干脆让了出来,不过,瞥到各自手的珍珠手链,喜清欢倒是想起要做什么了。

  忙掌了一盏油灯匆匆回屋,翻找出几根红绳,十四颗穿好孔的珍珠下来,翻过了年,喜念欢便十四岁了,而她和姐姐们也十二岁了,想想日子过得还越快,一晃眼,她在这儿已过了两个除夕了。

  不知道外公外婆他们怎么样了……喜清欢心头闪过一丝惆怅,不过,她并不是个沉迷往事的人,只一闪念便又把这些抛开,拿着东西回到了大厅。

  江洛和喜延年已经回来了,喜清欢直接过去,很自然的支使起江洛来:“帮我拉着线头。”

  江洛很配合的接过,两人都站在柱子边上,喜延年在边上陪着说话。

  她早便说过要送喜念欢一条,却一直拖着,今天都是除夕日了,她还不曾兑现自己的话。

  不过,一上了手倒也简单,不出两刻钟,喜清欢手里的手链便完成了,这次,她换了一种编法,十四颗珍珠都间或排列在手腕上方,下面的却是用了同一方向的编方,完成之后便出了螺旋的效果。

  编好后,喜清欢立即送给了喜念欢,喜念欢很高兴的接过,戴上后看了又看,软软的说道:“谢谢小四妹妹,只是,为什么和你们的不一样?”

  方氏离她们近,这会儿也注意到了,走过来握着喜念欢的手腕看了又看,笑道:“小四的手真巧,这小小的红绳居然就能编出这样美的链子,只是,要是你们姐妹都能一样花式,出去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家人了。”

  这话一出,江洛不由眯了眯眼睛,喜清欢也是一愣,只是个链子而已,花饰也是她一时兴起想的,可听方氏这话,却似乎有不一样的意思?

  “四伯娘,自家姐妹就是自家姐妹,花式一样不一样有什么关系,难不成戴着不一样,我们就不是一家人了?”喜冰欢在边上很随意的笑道,目光却一直盯着方氏。

  “当然是一家人了,我就是随口说说,没别的意思。”方氏忙又改口。

  “四伯娘,是这样的,这不是过年了嘛,我们姐妹原先带的是十一颗珠子手链,我是想着过了年再换一条新的,只是眼下珍珠不够,便先给五姐编了一条,我们以后自然也要换成一样的花式。”喜清欢注意到二老的目光都看向了这边,想着今天又是好日子,抱着息事宁人的心思解释了一下。

  “没错,一年一个花式,也好区别。”喜玉欢也凑过来握着喜念欢的手饰看了看,温柔的笑着。

  “娘,我有事儿想和你们说。”这时,方继走了过来,看了看喜清欢,又扫了喜念欢,把方氏拉了过去。

276媒人上门

  方继这样郑重其事的把方氏喊了过去,自然是吸引了众人的消息,接着,他说的一句话让方氏彻底的没有心思再与喜清欢讨论花式不一样的问题:“爷爷,奶奶,我想请媒人去柳家提亲。”

  一句话,如重石沉水,击起重重浪。

  “真的?!”方氏头一个惊呼道。

  “哪个柳家?”喜守勋却是一头雾水。

  “好,过了初五便去。”李氏一口答应。

  “是小月那孩子。”尹氏与李氏几乎同时开口,“虽比继儿大一岁,不过是个会持家的好姑娘。”

  紧接着,柳小月的事便被知情的尹氏、柳氏、杨氏等人搬了出来,难得的是,喜庆靖竟也点了点头,表示了支持。

  于是,请媒人去柳小月家提亲的事被全家通过,只不过,这时李氏又犯了难:“小月那孩子家里也没个长辈,这亲该向谁提?”

  “找小月姐自己呗。”喜清欢理所当然的说道。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向她自己提亲,免不了又要被旁人非议,以我看还是去问问柳老村长,小月可还有没有比较近的族亲,若没有,柳老村长也是能做主的。”尹氏却摇了摇头,分析了一下其中利害,虽说喜家并不是那种重视流言蜚语的人家,柳小月有那泼辣的名声在外,必也不是什么固执的人,试问,可是柳小月家一个族人没有,那她姐弟三人还要不要成亲?就算是长姐如母,可长姐无人作主。后面两个还如何议亲?

  这些弯弯绕绕。喜清欢并不清楚。她本想说成亲是两个人的事,可一想到之前方氏对花式的事还有些微词,她便自觉的闭上了嘴,除夕这样美好的夜,引起口角就不好了,再说了,一家人本和和美美的,她要是一时失言伤了一家人和气。她以后过日子岂不是别扭。

  “没错,我们家的礼数不可废。”喜庆靖一锤定音,“初五过后就去找尖子娘问问吧,她想必是清楚的。”

  “也是,之前还是尖子娘提的小月呢,这门亲要做还得尖子娘来。”李氏笑眯眯的看着方继,过了今晚,喜事又要近了。

  方继的亲事开了头,李氏等人便兴致勃勃和讨论起喜念欢和喜玉欢几个姐妹的亲事来,翻过了年。喜念欢十四岁了,议亲尚早。可也得开始留意有没有什么好人家了,既然开始留意,不妨顺便排摸一下喜玉欢三姐妹的亲事,不知为何,喜清欢被她们排除在了外面。

  “婆婆,小四不也十二岁了吗?玉欢、洁欢、三三都提了,怎么独独缺了小四呢?”方氏纳闷的看了一圈,她是知道喜清欢和与江洛之间有些不一样的,只是,既然家里人都同意了,为何不把他们俩订下来?

  “小四啊。”李氏笑着应了一句,目光打量了一下喜清欢,方才提到几个姐妹的亲事,无论是喜念欢、喜玉欢、喜洁欢还是大大咧咧的喜冰欢都不好意思的避开了,远远的坐在门边那儿玩她们的红绳,偏偏这个小四,一脸坦然的听着他们说话,没有一丝一毫的忸怩,李氏不由好笑,说道,“小四最小,先忙完了几个姐姐的,再提她的不迟。”

  “我瞧着洛哥儿不错。”方氏凑近了些说道。

  “都还小,再过两年再给他们订。”李氏抬眼看了她一眼,放轻的声音回了一句。

  方氏了然了,回眸看向喜清欢和江洛的目光中有些遗憾,可惜了……

  夜,一点一点深沉,在座的大人们却是兴致勃勃,说不尽的话题,喜延亭早已偎在小杨氏怀里睡了过去,这会儿被喜世耿抱了过去,喜婉悦耷拉着头,坐在喜世廉腿上,头一点一点的。

  喜清欢几人还略好些,虽然犯困的一直哈欠连连,却还能坚持得住,总算,子时一过,外面便传来乡亲们烧干竹子的“噼哩啪啦”声,告示着已经翻过了年。

  学着人家一样,喜世廉几人出去烧了几节干竹筒,喜世廉便主动揽下守岁的任务,让众人各自去歇着,按着风俗,今晚里里外外的灯笼是不能熄的,有人守着也是为了防止灯笼被风吹斜引起祸事,要知道,在这种靠山的村子里,失火是件很大很大的祸事,一个不小心便可能会祸及整个村。

  方继也留了下来,喜世耿送了喜延亭回房,也出来相陪,尹氏又给三人端了些点心,暖了一壶米酒。

  众人散去,只留下三兄弟秉烛对饮。

  喜清欢回到屋里,把李氏给的红封压在枕头底下,几乎是一沾枕便睡了过去。

  大年初一,和往常一样的拜年。

  大年初二,虽然柳杏儿离开了,可柳老村长还是很郑重的给柳阿元设立了祭奠的灵常,派了几个儿子去招待前来吊唁的乡亲们,只是,柳阿元家没有人出面,乡亲们也没有送太多的东西,只各自带了些纸钱过去在灵堂上烧了,柳老村长家也没有准备什么回礼的东西。

  喜庆靖和喜守业一起去了,喜清欢和喜冰欢也跟着,柳阿元在的时候,每天为喜家提供天气预测,喜清欢打心眼里敬重他,要说柳杏儿做下的这件事最大的错,便是失去了柳阿元,而喜冰欢自然是因为柳杏儿的关系去的。

  烧完了纸,上了三柱香,和柳家兄弟聊了几句,几人便跟着喜庆靖回来,路上,不免又谈起了柳阿元走的遗憾,没有了柳阿元,以后出船要找谁看天?

  “这倒不是解决不了的事,当年跟着柳四家的出过船的并非全部遇难,也有那谨慎的不曾跟着出去,只是,当年的海难涉及太广,那些留在村里的人也怕了,想要找他们出来。还得费些功夫。”喜庆靖解释道。“等我闲暇时出去逛逛。探探他们的口风。”

  喜庆靖开口,喜清欢便撂开了这件事,天气也并非时时变幻莫测,大不了在找到能看懂天色变幻的人之前,让他们谨慎些便好。

  接下来两天,一家人不是拜年,就是接待来拜年的客人,一直到大年初五。才算清闲了下来。

  初六这天天气晴朗,喜清欢难得的睡到辰时才起来,一年之中也就这几天能安闲一些,只不过,姐姐们却依然躺不住,依然如往常一样早早的起来各做各的事情,喜清欢起来的时候,喜念欢正拿了抹布在大厅里抹椅子,喜玉欢和喜洁欢也在院子各处抹着柱子门窗,喜冰欢没见身影。估计又出去练功了。

  喜清欢一一打招呼,便往餐厅走。

  喜玉欢看到。放下手上的东西折身进了厨房,端了一碗莲子羹出来。

  “谢谢大姐。”喜清欢随意的坐下,“学堂何时开课?”

  “我不去了。”喜玉欢却摇头,“年前便与外公商量过,家里这么忙,你们个个都要做事,偏我一个进学。”

  “大姐,那是我们不喜欢进学啊,你学的好好的干嘛也不去了?”喜清欢一愣,“爹娘知道吗?”

  “娘知道了的,我也并非休学,只不过是和洛哥儿一样领了课业在家学,有什么不懂的再去找外公、舅舅们解惑便好了。”没想到,喜玉欢竟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大姐,其实家里也没什么可忙的,你还是回学堂好些。”喜清欢还是不怎么赞成,之前洛哥儿坚持在家学,她也只是觉得他跟着爹能学得更全面些,所以支持,只是大姐却是想在家帮忙才不去学堂,这完全是两码事了,她还想着把二伯娘和娘辙出来呢,如今哪有再让大姐也搭进去的道理?

  “我又无须考状元,看书只是自个儿喜欢,要是因此整日拘着读书未免得不偿失了。”喜玉欢柔柔的笑着,心意未变。

  喜清欢也不好再劝,大姐看着柔,实际上却极有主意。

  “家里有人在吗?”这时,院门口传来一个老妇人的声音。

  “大娘,您有事吗?”喜洁欢和喜念欢都在外面,比起喜念欢的胆怯,喜洁欢再寡言也不至于小家子气的躲起来。

  喜清欢好奇,之前可是说了今天要请媒人去向柳小月家提亲的,难不成是尖子娘来了?可听声音又不像。

  想到这儿,喜清欢放下碗匆匆走了出来,站在厨房门外走廊看着院门口,喜玉欢跟在后面。

  喜洁欢已经把人迎了进来,却不是尖子娘,而是一个五十左右打扮清爽利落的陌生老妇,边走边打量着喜洁欢,笑盈盈的,不过,神情坦然,倒也不至于让人心生反感。

  “我是来找喜老夫人的,她可在?”老妇人似乎对喜洁欢很满意,边走边问道,目光开始打量起院子来,自然便瞧见了站在厨房的喜玉欢和喜清欢,她不由一愣,转头又瞧瞧喜洁欢,笑道,“你们是三胞胎?”

  “是四姐妹。”喜洁欢微微一笑解释了一句,看到喜玉欢和喜清欢在,她也松了口气,停下脚步看向喜清欢,“大姐,小四,你们先陪着这位大娘,我去请奶奶下楼。”

  喜玉欢和喜清欢自然不会反对,喜玉欢去泡茶,喜清欢迎了过去,喜洁欢上楼,三姐妹之间没有多余的话,却是配合的默契,至于喜念欢,看到有客人的时候便端了那盆脏水退到厨房那边去了,低着头连招呼都忘记了打。

  老妇人也没有注意,她的目光一直在喜清欢三姐妹之间流连,直到跟着进了大厅落坐,才笑着问道:“小姑娘行几?”

  “我是小四,方才开门的是二姐,大姐去倒茶了,大娘稍坐,我奶奶就来。”喜清欢早留意到了老妇人的种种神情,也不着急打探她的来意,陪坐在老妇人下首。

  “原来是小四姑娘,你们几个姐妹可真像,简直一模一样。”老妇人满面笑容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喜清欢一番,才好奇的问道,“那你们家在柳家学堂进学的是哪一个?”

  竟是冲着大姐来的……喜清欢不由一愣。

277谈婚论嫁

  李氏很快便下来了,当然后面还跟着尹氏和柳氏,一坐下,那位老妇人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老夫人,两位夫人,我是小杜庄的,娘家姓魏,今儿来是受了杜家托付,特来攀个亲的。”

  魏老妇人显然修养极好,说话也带着几分文绉绉的味道,不过,喜家人都没心思考量她说话文不文,此时,她们的心思都是她说的最后一句上:攀亲。

  喜清欢忽的领悟过来,目光扫向喜玉欢,方才,魏老妇人提到了在柳家学堂,那可不就是大姐吗?

  喜玉欢还在愣神,乍然接受到喜清欢的目光,白皙的脸颊腾的通红,躲开了喜清欢的目光,低头走了出去。

  喜清欢看看魏老妇人,又看看李氏等人,有心想留下听听是怎么回事,可是,有人上门提亲这样的事,确实也不合适她们在场听,便站了起来,跟几人说了一声也跟了出去。

  “大姐,那个杜家是怎么回事啊?”听不成里面的消息,喜清欢便去找喜玉欢挖消息。

  “什么杜家,我不知道。”喜玉欢低着洗着刚刚喜清欢留下的空碗,一遍,一遍。

  “真的假的?”喜清欢弯腰去看她,“大姐,你是不是因为这个才不去进学的?”

  “瞎说,我进不进学跟杜文先有什么关系……”喜玉欢脱口而出,说到最后才知失言,迅速抬头瞪了喜清欢一眼,脸红红的,眉眼间却流露着一丝少女的娇羞。

  喜清欢乍然一见。不由愣了愣。大姐何时这般动人了?

  “哦。原来他叫杜文先啊。”盯着喜玉欢看了一会儿,喜清欢才作怪的拖长了声音说道,这会儿,她又好奇起那个魏老妇人会怎么推荐那个杜文先了,这古代的媒人她还没见识过呢。

  “小四。”喜玉欢被喜清欢盯得有些无奈,不自不觉中,语气便带了几分哀求。

  这样的大姐,喜清欢更是第一次见。想想便放过了她,转而把主意打向了大厅,要不,去餐厅试试能不能听到?

  想到便做,喜清欢转身出了厨房进了餐厅,可惜,声音太轻听不太真切。

  就在她正打算着近一步凑近的时候,李氏等人已经把魏老妇人送了出去,她只好叹着气走了出来。

  送走了魏老妇人,李氏便喊了喜玉欢过去说话。喜清欢趁机跟了出去。

  “玉儿,你说说。那位杜文先是怎么回事?”柳氏沉着脸问道,当初是因为大女儿爱读书才送她去的柳家,没想到她竟然给读出一段亲事来了,这要是传了出去,她将来如何自处?退一步说,要是这么亲事成了,这婆家知晓她是在学堂认识的那人,岂不会看轻了她?

  “娘,我……”喜玉欢脸上红霞未褪,被柳氏这么一问,直到耳根子后面都红了一片。

  “玉儿,别怕,好好说,奶奶给你作主。”李氏却温和的笑着,招手让喜玉欢站到身边,“你说说,那位杜公子人如何?你们如何相识的?”

  “奶奶……”喜玉欢感激李氏解围,却也被李氏的问题为难住,低着头咬了一会儿下唇,才轻声说道,“他……文才极好,每次先生布置的课业,都是他诠解的最佳,他……是外公的学生。”

  短短几句话隐含了某种隐约的钦佩,显然,大姐对这个杜文先还是评价挺高的,喜清欢多看了喜玉欢几眼,心想:该不会是梁山伯祝英台的桥段吧?

  “他今年多大了?家里都有什么人?”尹氏接着问,自喜翎欢之后已经许多年不曾有人上门提亲了,一个个的都有些兴趣,要知道,在这个日子拮据的年头,换作其他庄户人家,有读书人上门提亲那可是天大的荣幸啊。

  “他十三……不,十四岁了。”喜玉欢忸怩的和自己的衣角较着劲,“家里有什么人却是不知。”

  “和洛哥儿同岁。”尹氏点了点头。

  “看来那位魏媒婆说的也是实话。”李氏拍了拍喜玉欢的手,抬头看向柳氏,方才魏老妇人说的文才极好之类的话,便是与喜玉欢的没什么区别,看来也是知道喜玉欢和杜文先认识,才没有夸大其词,“六儿媳妇,你觉得如何?”

  柳氏先盯了喜玉欢一眼,叹了口气说道:“先访访吧。”不访又如何?自家女儿去学堂时,她也没深想这些,谁知道如今都有人上门提亲了,传出去与大女儿名声有碍,还不如就势访访,要是那人真的不错,那就订下吧,若是不怎么样,这事还是重作打算。

  在柳氏的心里,读书人到底是比寻常村夫走卒要强一些的。

  听到柳氏的话,喜玉欢的脸再次染了红布。

  柳氏也确实心急,等到中午一家人都在的时候提了提,见家里人都没意见,当天下午便和尹氏一起去了,小杜庄在柳庄边上,这时去,晚上回不来也能在柳氏娘家歇上一晚。

  喜玉欢自吃了午饭便躲回了屋里,再不出来,喜冰欢还特地的去找她探问消息,也被她赶了出来。

  晚饭时,尖子娘才姗姗来迟:“老嫂子,我刚刚走亲戚回来,听我儿媳妇说你找过我?”

  “没错,本来是想跟你打听一件事的。”李氏点头,把她让到大厅,喜庆靖和喜守勋也在。

  “啥事?”尖子娘也不客气,坐下便问道。

  “就是我家四儿那个小儿子的事。”李氏指了指喜守勋,笑道,“不瞒你说,继儿他呀,看上小月那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