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何养成主角[穿书]-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那个神秘的世界,只是大世界下的中小世界那还好说,这个还存在无聊的高阶天梯境修士将人“乱丢”的可能。而如果那方世界是另一个大世界,那么绝对涉及到道君层次,甚至道君之上!换句话说,若然梁宫亦是同样的来历,那么在其背后估计至少站着一名道君,而且无法分辨对方抱着的是善意还是恶意!
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猜想,同样也足够让人绝望。毕竟荀天弃“升级”再快再容易,他现在也只是个天梯五重。就算算上他那两个留下无数传奇的前世,那两人也停留在天梯十重,未曾推开天门。这一事实,代表他不仅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有失去梁宫的可能!
虽然后来梁宫的那一句传音,已经让荀天弃进一步相信,前者与那方神秘世界的关系估计不会简单,但是荀天弃还是想要确定这一点。更何况,他也想要知道梁宫的打算。
他的阅历相对而言其实上不了台面,对一些事情认识甚至只是来源于梁宫说过的故事。不过,通过这些东西,至少他知道许多遗憾的产生,是源自双方的误会,而误会的形成,是由于沟通的不足,他不允许自己犯下这般低等的错误。
梁宫默然,许久之后,他才回道:“你愿意听我说一个故事么?”
#
魔域,血州,吞天魔门遗址。
游三变挂着一抹难以捉摸的笑意,一步一步地靠近曲江流:“原来你见过我啊。这样也好,对你来说,我说出来的话,可信度更高了!”
曲江流听罢,不禁嘴角微微一抽。游三变虽然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散修,但是守知殿这样的势力,绝对不会放过关于一名天机者的任何情报。在他的印象中,游三变的名声,可算不上是“真实可信”。不过,考虑到两人之间两重天的差距,他决定保持沉默。
曲江流的闷不做声似乎取悦了游三变,他轻笑出声拍拍前者的肩膀,就像是一名和蔼的亲人,他道:“这次来见你,主要有些事情,需要告诉你一声。”
“……前辈请讲。”曲江流没有问为什么要找上他,是怎样找上他的,他明白对方若是不想说,他什么都不可能问出来。
“唔,前辈。这一声‘前辈’我就应下了,毕竟你没有说错。”游三变咧嘴一笑,“来,前辈我告诉你,关于你真正的血亲到底是谁。”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行健(十二)
中域,守知殿,祭圣堂。
从外边看,祭圣堂大概就是三十平米左右的小房子,可当你走进去,就会发现里面的空间大得惊人。同样是祭祀历任前辈,无双城是挂着前人的画像,造化宫是挂着刻上名字的玉牌,而守知殿却是一个个泥人木偶。以最中间最高大面目那个为中心,围成一个半圆,粗略估算起码有上百个。
孔祥云关上大门走到祭台前,他神情肃穆,恭敬地从柜子里取出三条特制的线香,并用正气为燃料将其点燃,随后插在香炉里。
烟气缭绕,徐徐至上,没过多久,最高大但也只有一个人形,看不出面目衣饰的人偶亮起耀眼的金光。这金光虽然耀眼,但并不刺目,看着它并不会觉得难受,而是感到一阵温暖,正如冬日里的阳光,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全感。
守知殿的弟子都晓得,这金光其实不是别的,正是他们一直以来修炼的浩然正气!只是,一般来说,即便是寻常的天梯十重的修士,也不可能拥有如此庞大的正气,可谁让这一位本来就不是天梯十重的“尊者”呢?
孔祥云早有准备地后退几步,稍微低头以示敬意,口中说道:“末学后生孔祥云恭请至圣先师!”
话音刚落,那一团耀眼的金光亮度暴涨!似乎过去许久,又仿佛只是一瞬,金光的亮度渐渐收敛,最后从人偶身上“脱落”,落地后形成一个金灿灿的正常人的人影,依旧看不清面目。
“抬头说话吧。”声音从金色人影处传出,平和而让人忍不住信服,生不出其他念头,“有何要事?”
孔祥云依言抬起头来,神情姿态还是那般恭敬,他拱手回道:“回圣人,就在不久前,雪华道君……”
原来,这金色人影不是别人,正是守知殿的祖师爷、天门道君——守知圣人!当然,孔祥云也知道,在这里出现的并不是守知圣人本人,只是他的一个身外化身,守知圣人本身还在虚空中行走。而金色化身并无自身的意识,它就像是一个空壳,只是塞进了部分守知圣人的意识,说它是圣人也没有错误。
孔祥云没有直接将之前自己亲眼所见,以及后来造化宫议事中所闻一一告知对方,没有删减任何东西,也没有添油加醋。说完之后,他没有立即提出自身的疑惑,而是选择静待对方的反应。
金色人影——守知圣人安安静静地听完,虽然因为看不清面目,而无法得知其现在是何种表情,但是守知圣人能够让别人轻易地感觉到,它如今正在思索当中。
过了一会儿,守知圣人开口道:“此事我已有些眉目了,只是不便告知尔等。”
孔祥云没想到会得到这么一句话,忍不住问道:“圣人,这……是因为涉及到道君们的算计么?”
“知道得越多,对你们来说并不是好事。”守知圣人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看到孔祥云皱眉深思的模样,他长叹一声,“唉!昔年我告诫尔等不可因外界之艰而停下求知之心,如今却……罢了,倘若尔等无惧生死,可以尝试询问尹艳宗主。”
孔祥云拱手应下。虽然守知圣人没有多说,但他至少知道雪华道君之事背后内幕重重,甚至守知圣人也不能随意谈论。而更重要的是,守知圣人这是正面确定了白衣女子的身份,居然真的是玄宗第二任宗主尹艳!
或许是孔祥云的不解显露地太过明显,守知圣人忽然问道:“你是否疑惑,为何尹艳宗主并非道君却能活到如今?”
孔祥云回道:“学生的确不明白,按理说尹艳宗主既然并非道君,那么即便是四劫尊者,她的寿元亦不足以支撑她活到现在才是。”
“个中内情,吾亦不甚明了。虽然有所猜测,只是这份猜想同样不便告知尔等。倒是尹艳宗主,现在的状态可以大致给你说一说。”守知圣人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我们惯常计算的,其实只是我等人族的寿元。暂且不说别的,光是妖族,他们的先天寿元便因种群不同而参差不齐。”
“一只老鼠妖与一棵老树妖,天生就不一样。前者未成妖前,一生不过数年十数年;而后者,即使未能化妖,亦能轻松活个上百年。这份先天的本质不同,导致他们化妖后,每次突破生命界限时,获得的反馈也是各有差异。同等境界下,鼠妖或许只得了百年寿元,树妖却有可能获得成千上万年。”
“因此,妖族内部并没有像我们人族这般拥有固定的模板,每个人在突破每一境界后延长的寿元都是相近的一个数字。如此一来,人族修士的寿元清晰可见,任谁都能算出一二。而妖族则是一片混乱,无迹可寻。”
守知圣人不愧是当过老师的人,声音听起来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他说出来的每一个字,听的人都不愿意错过,就算那些内容听者本身早已知晓。这也是老师的一个特性,有时说得兴起了,就忍不住东扯西扯的,就是不进主题。
孔祥云与守知圣人之间隔了十几代,不说他们守知殿本身的特性,就算是普通宗门,后代弟子面对自家祖师爷,也肯定是敬重有加——邪魔道除外。所以他只是很认真地当一名听众,没有很煞风景地打断守知圣人的话。
“寿元耗尽,无论人还是妖都会死亡。即便所谓的超脱道君,只要还有寿元限制,也无法逃脱。”守知圣人似是自嘲地摇了摇头,“恐惧死亡,乃所有有智生命的本能。而关于此事,造化宫的玄元祖师有一句话颇有道理,他说,很多时候,我们恐惧死亡,本质上是恐惧未知。”
守知圣人语气中似乎带着几分敬佩:“虽然玄元祖师一生都未能超脱,亦没有逃离死亡,但是他留给世人的探索精神,却延续至今。以玄元祖师的观点形容,那便是‘虽然他死了,但其实他还活着’!”
“接下来,我要说的一切,正是牵涉到当年以玄元祖师为首,一种先行者对于死亡的探索。此事过于重大,不可立文字记载。今日传入你耳,便是你的机缘,切记不可妄传。”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行健(十三)
造化宫的祖师爷——玄元祖师是一位难以形容的奇人,只是究竟是“奇”在哪里这一点,除了造化宫历代高层以及真正认识他的人,其余人等都无法单凭只字片语展开想象。
玄元祖师来历不明,他死时修为境界是天梯十重——那时罗东风还是个小屁孩,死于寿元耗尽——但具体数字是个谜团。他唯一能够肯定的是,他是造化宫的祖师爷,造化宫如今的画风,其实就是被他带歪的。
梁宫跟荀天弃说起各种不同的修炼方式时,用的是练气体系、武道体系、咒术体系之类的称呼,看起来满满的“现代感”,可实际上这些名词并不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而是早在十万年前,玄元祖师已经如此称呼。
所以,相比起谷梁青、罗浮乃至梁宫自己这三个地球来的穿越者,梁宫总感觉玄元祖师更像是个主角模板的穿越者。可惜梁宫目前融合的残魂中,没有一个跟玄元祖师有过交集,他无法确认玄元祖师是否真有问题。
玄元祖师到底活了多少年,谁也不清楚,包括造化宫藏书阁中由玄元祖师亲手写下的个人传记里也没有提及。世人大多只知道,玄元祖师是从远古后期横跨到上古。
因此,活跃在上古时期的守圣人有幸曾见识过活的玄元祖师。更准确地说,守知圣人当初之所以会走上浩然正气这条迥异于练气体系的道路,离不开玄元祖师的指点。换句话说,他们之间即便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师徒,玄元祖师于守知圣人,亦是半师。
正因如此,守知圣人与造化宫门徒一样,都是遵称一声“祖师”,而不是和那些无关人士那般称之为“玄元天尊”——据闻天梯十重的修士之所以被称为“尊者”,同时玄修称“天尊”,魔修称“魔尊”,这种叫法也是由玄元祖师而起。
当然,玄元祖师指点过的非造化宫所属的修士,绝对不止守知圣人一人,只是其人最为出众。也因此,当初玄玄上人曾经遭到很多人的试探和骚扰,苦不堪言,直到被证实与玄元祖师毫无关联才彻底松了口气。
玄元祖师的丰功伟绩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守知圣人也没打算事无巨细都说出来,他只挑出昔年玄元祖师带头主持的一个课题——这个世界是否拥有轮回?
守知殿,祭圣堂。
或许是因为浩然正气至烈至阳的特性,祭神堂里面并没有那种祠堂特有的阴冷气息,反倒是温和如春夏之交。在祭圣堂内部充当照明物的亦非蜡烛,而是一颗颗镶嵌在墙上的明珠。这些珠子平时暗淡无光,只有当守知殿中人进入此地,将正气灌输进珠子里面,才会发出柔和的亮光。
此时,在一百零八颗明珠的照耀下,守知圣人的正气化身与孔祥云盘膝而坐。值得一提的是,正气化身的金色光芒并不霸道刺目,却让人感到比上百颗明珠加起来还要光亮许多。
“神话时代吾所知之不详,单论上古,在我等认知里,玄元祖师的确人族和妖族中是第一位提出‘轮回’之说的人。”
守知圣人大概有着好为人师的被动技能,说起事情来总爱长篇大论,从源头开始说起,“‘轮回’这一概念是由其提出,由其定义,意为有智生灵自然而亡后,洗去生前所有记忆因果,重新为人,除却本灵不灭与前世再无联系。”
他长叹一声道:“如今证明轮回的确存在,但在那时,却只是一个‘假想’。许多人都认为,这只是玄元祖师又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毕竟他留下的未能证实的猜想还有不少。”
“空想从来都不是玄元祖师的性格。有新的想法,就会付诸行动,这才是真正的他。所以,玄元祖师作为‘课题’的发起人,聚集起一大批或是对此感兴趣,或是单纯支持朋友,或是另有目的的人族修士乃至妖族。他们做了一件在当时称得上是极其疯狂的事情——探索冥土。”
说到这里,守知圣人的目光变得幽深起来。
冥土,亦即是阴面世界,这方神秘的土地究竟诞生在什么时候,就连亲身经历过远古天地大变的玄元祖师也说不上来。在玄元祖师的认知里,那些自称为“侍神者”的巫觋,一直都没有提起过“另一个世界”,而在那个神灵显圣的时代,“鬼”是不存在的。
诸如鬼宗的前身,他们更多接触的是各种尸体、骸骨,还是属于“物质层面”而非灵魂。他们所笃信的“死亡归宿”,也不过是类似“神域”、“神国”之类的存在,这玩意基本上大多数神祇的标配,算不上是什么新鲜事物,与真正的冥土未必有什么关联。
玄元祖师的脑洞是元明大世界一个天大的谜团,里面藏着许多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东西。
就好比寻常人想到生死,顶多就是渴望超脱,不受寿元限制。而玄元祖师却是想到人死后会去哪里,还掰出了个轮回之说。
又好比寻常人看到“清浊二分”,想到的是“清”成了头上的天,“浊”成了脚下的地,而他却是在想“会不会‘清’成了一方世界,‘浊’则是成了另一方世界?”
没错,像“阳面世界”、“阴面世界”这样放在元明大世界里各种画风不对而且槽点满满的称呼,其实也不是梁宫胡说八道的,这也是玄元祖师的锅。
玄元祖师企图探索轮回,那么就需要相关的证据,可能存在的“另一个世界”,成为了他的目标。凭借“神话”中的一句“清浊二分”,他展开联想,提出又一个猜想。
就这样,在旧问题还没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又多了一个新问题。或者说,正因为玄元祖师这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风格,才解决了那么多的疑团,也才会留下那么多未解决的课题。
寻找轮回小分队,因此变成了寻找反面世界小分队——当时还没有阳面阴面的划分。许多人都在看他们的笑话,结果那些人成了真正的笑话。玄元祖师他们真的踏入了冥土,那一片对人、妖二族十分不友好的土地。
玄元祖师当初是怎么穿透屏障的,估计只有造化宫才知道。总而言之,他们那个堪称是为了真实而奋不顾身的团队,成为了人族和妖族有史以来接触冥族的首例。造化宫中关于冥土的最初记载,便是源于玄元祖师对冥土的探索。
从此之后,人们对元明大世界的认知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如果说整个大世界像是一块石板,那么人族和妖族,不过占据了石板的“上面,而在另一面,还存活着一个冥族。根据两个“世界”的特性,玄元祖师将人、妖二族生存的空间称为“阳面世界”,冥族所在的地方称为“阴面世界”,亦称冥土。
“踏入冥土后,玄元祖师他们花了些功法,才大致了结,冥族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冥族颠覆了我等修士对于‘生死’的认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才晓得本命灵光的存在,才晓得本命灵光才是一个人的根本。”
玄元祖师从冥族口中得知,“轮回”的确存在,只是按照冥族的说法,那叫做“转生”。
人死后存留的神魂会被因为生前的记忆和因果而被冥土吸引,落入冥土之中。经由时光洗刷,那些记忆和因果渐渐被磨灭。这时候,被“清洗”过后的本命灵光将会重新变得轻灵,脱离冥土,重新形成一个崭新的生命,如无其他干涉,这点本命灵光将不断重复这一过程。
“得知的确有轮回之后,玄元祖师并没停下追求真实的脚步。”兜兜转转,守知圣人终于回归到他最初的话题,“他向冥帝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人族和妖族会有寿元的限制,而冥族没有?”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行健(十四)
再次强调一遍,玄元祖师是个奇人,一个难以言喻的奇人。
寻常人连冥帝的面也见不着,他却诡异地跟对方搭上线了;面对深不可测的冥族主宰,正常人再怎么小心翼翼也不为过,他却大大咧咧地直接丢出个容易让人误会的问题——“为什么人族和妖族有寿元限制,而冥族没有?”
这样的问题跟直接询问人家长生的本质有何区别!而冥帝居然没有把玄元祖师当场打死,还真是让人感到不可置信。更夸张的是,冥帝竟然还真的回答了,这也是玄元祖师一行人这一趟冥土之行最大的收获。
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冥帝这一番话,只有当初第一批前往冥土的修士得知,其余人等只能通过前者口耳相传,方能获悉。而那一批修士,大多数都选择将秘密带进“轮回”,如今唯有推开天门的守知圣人尚在人世,尚能告知他人。
守知殿,祭圣堂。
孔云祥正襟危坐,他何其有幸能够听闻守知圣人讲述上古时期没有流传下来的秘密。但同时,他又忍不住细想,为何守知圣人会选择在这时候将事情告诉他?
世间多少事,永远都没有真相。守知圣人地位尊崇,他没有回答任何人的必要,除非他自己愿意。如此重大的秘密,如今却这么轻飘飘地说出来,孔云祥只觉不真实。到了守知圣人这种层次,一举一动必有深意。其所思所想,其余人等却未必能够理解。
孔云祥的不理解,并不妨碍守知圣人的“倾诉”,他淡淡地道:“人族和妖族之所以会有寿元限制,这是自族群诞生之初便已经‘注定’。”
“注定?”孔云祥闻言,不由皱起眉头,他实在不喜欢诸如“命运”、“注定”这类词语——应该说,整个守知殿其实都是奉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的理念。
作为自强不息理念的守知圣人却不觉得自己说的话有什么问题,他点头道:“不错。以我等人族为例,先天注定寿元不过一百。修士修炼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打破原有的限制,因此天道才会降下劫难,渡不过则会灭亡。”
孔云祥问道:“如此限制,究竟是从何而来?”
“神祇。”守知圣人正色道,“在冥帝眼中,人族也好,妖族也罢,哪怕是他们冥族,世间种种生命,皆源自神祇。”
孔云祥若有所思地道:“那位冥帝是神创论的支持者?”
元明大世界是一个很有意思修行世界。大概是因为有玄元祖师带偏了这个世界的画风,穿越者深入了解这个世界的事情后,必定会感到各种违和。比如之前的“体系”,比如“神创论”。
生命是如何诞生的,神秘侧和科技侧会有不一样的解说。在穿越者看来,“古代世界”是愚昧的代言词,他们对世界认知太浅,容易将无法解释的事情归结到鬼神之说上。唯有“现代人”知晓,生命的起源,与所谓的“神”没有半点关系,是大自然的奇迹。
而元明大世界最清新脱俗的地方在于,这本来就不是一个科学的世界,而且真的曾经存在神祇,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对神祇保持敬意。神祇创造生命的说法,早已有人提起,只不过没有确凿的证据。
无法证明的事情,就怪不了有人会质疑,曾有造化宫曾有门人提出相关的一个课题,打算证实人族才是大世界孕育出来的精华,人族应该是大世界的主人——当然妖族铁定不会承认。而且除神创说、自然说之外,甚至还存在外来说,认为人族是从其他世界降临此世的。
有鉴于人族起源的扑朔迷离,各种假说自圆其说,互相抨击,神创说这一本来最多人支持的猜想,最后支持者越来越少,而孔云祥本人就是一个不相信神创说的人。
“神祇即是世界,除非你是认为我们人族是自天外以来,否则总是绕不过神祇的。”守知圣人点了点头有摇了摇头,他也知道这个“后生”的想法,只是他似乎不太赞同,“无论是神祇有意识地创造万物,亦或是无意识的顺其自然,我们终究不能彻底否定神祇。”
“言归正传,冥帝告诉玄元祖师,人族和妖族的寿元限制并非不幸,而是最大幸运。凡事都有代价,修士吞吐元气,突破自身枷锁,获取更多的寿元,却天然与大世界产生因果,因此天劫缠身,却有超脱的可能;冥族看似永生不死,其实与冥土绑定,失去冥土即是失去一切。”
见孔云祥瞳孔微缩,守知圣人亦不觉奇怪,他自是知晓前者正是惊讶于冥帝竟然会将冥土与冥族的关系道出,并怀疑其中真假,毕竟当年他也曾有过类似的怀疑。
“你用不着惊讶,在这一点上,冥帝估计没有欺骗我们,因为冥族几乎没有掩饰过这个事实。而且,如果你现在便已经开始惊讶,那么接下来,你怕是得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守知圣人小小地说了一句俏皮话,继而重新端起严肃的姿态:“元明大世界十分庞大,其下中小世界更是多不胜数。只是,当我们跳出大世界,踏入虚空,我们就会发现,整个元明大世界即便加上中小世界,也不过是虚空中一个小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