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异世种田教书-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被人发现死在了路边,有人说是被那两个人杀了,有人说是摔死的,最后不了了之。
  这样,赵家就剩下赵山和爷爷奶奶。
  后来,爷爷奶奶也陆续的过世,他就一个人过。
  之前,还听纪母说过,村里有些流言,说赵山命硬什么的。
  村里的人多多少少有些忌讳,之后,便开始有意无意的孤立赵山。
  纪修然对这种言论很嗤之以鼻。
  赵山作为他们村里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他对这人的印象是很好的,而且这人头脑聪明,等他入学之后,有些发明创造倒是可以交给他去研究。
  一晚上,纪修然都很兴奋的,在夸奖赵山,并没有注意到石靖琛的情绪。
  等晚上睡觉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石靖琛的不对劲了。
  “三哥,你怎么了?不高兴吗?”纪修然此时还完全没意识到,石靖琛为什么心情不好。
  石靖琛心情低落的把头埋到他的脖颈处。
  清醒的时候,石靖琛做这样的亲密动作,纪修然总会反抗两下,但是今天看他心情不佳,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回想了一下这几天的事情,没发现不对的地方。
  纪修然茫然了。
  “你一直夸那个赵山。”石靖琛闷闷的声音从脖颈处传来。
  纪修然无奈的笑了笑,开口解释道:“我只是觉得他是一个可造之材,作为一个先生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聪明一些的。”
  原来三哥是因为这个而闹别扭,看着一贯沉稳冷静的人,闹起别扭,没想到竟像没长大的孩子一样无理取闹,纪修然觉得有些好笑。
  他从没见过这样的石靖琛,感觉一身健壮的八尺大汉,瞬间就可爱到不行。
  纪修然忍不住翘起来嘴角。
  石靖琛抬头看着他,确认道:“只当学生?”
  纪修然翻了一个白眼,回道:“当然,也只会是学生。”
  石靖琛得到他的保证,坐直身,眼中得逞一闪而过。
  不怪石靖琛谨慎,小的时候,他很清楚的记得,那个纪修然和赵山感情有多好。
  虽然他知道这两个人不是同一个人,但他不敢赌!
  纪修然看着他的眼,郑重的说道:“你放心吧,如果我要找一个人相爱,那个人也一定是你。”
  既然开口了,不如一次说明白。
  他不能保证最后会爱上这人,但,他却确定,他定然不会爱上其他人。
  而且他现在也确实是这样想的,如果他在这个世界真的会爱上谁的话,那个人只可能是石靖琛。
  他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已经慢慢的习惯了这人在身边,偶尔亲密接触,他也并不排斥。
  只能说,石靖琛徐徐图之的策略已经奏效了。
  石靖琛听到他的话,收紧自己的胳膊把人紧紧的束缚住。
  第二天,去上课之前,纪修然要石靖琛和他一起去。
  石靖琛之前就上过私塾,这一段时间纪修然又给了他很多书籍。
  纪修然有空的时候,也会给他讲解一下,他那个世界的新奇事物,眼界和知识储备早已和村里的其他人不能比的。
  算起来,青山村中识字的人全都扒出了,也没几个。
  村长和纪父是年轻的时候去外面闯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好心的管事,教给两人一些常用的字和算账的方法。
  村长的大儿子上过两年私塾,后来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没再去。
  而纪大哥和纪二哥到读书的年纪,正好纪修然出生,家里困难,没机会读书。
  还是后来纪修然和石靖琛去上私塾的时候,回来教他们的。
  这样算起来全村,除了纪修然,就数石靖琛的学问最高了,他的学问虽不足已做先生,但是给纪修然当助教还是足够的。
  而且青年班还只有赵山一个学生。
  虽然只有一个学生,他仍然会开课,但,一对一的教学,浪费资源不说,石靖琛心里也会别扭。
  不如让他做助教,在旁边看着,心里就舒服了。
  就这样,青年班开张了。
  每天,纪修然和刘向都精神饱满,给这两个班上课。
  过了一段时间,学堂慢慢走上了正轨。
  青年班的情况也变好了。
  赵山来上学之后,很快就有几个人来询问。
  对先入学,后还学费的事,也终于相信了。
  来问的人都报了名。
  成人班现在有六人。
  虽比纪修然预计的少很多,但,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六个人,除了赵山之外,分别是吴大娘的小儿子,吴小力;王大柱的弟弟,王二柱;
  周郎中的儿子周俊;村长弟弟家的两个儿子,李成和李晨。
  因为青年班的特殊性,每天只上半天课,上午上课,下午不耽误回家干活。
  纪修然这个先生,也跟着,只上半天班,下午便可以自己安排。
  经过开始的忙乱时期,很快生活又规律了起来。
  每天寅时起床,在院子里面走几圈,活动一下手脚,然后去书房,开始自己的早课。
  一个时辰之后,学堂就开课,便去带着他们晨读。
  成人班和启蒙班都要早读,他和刘向分工,一人带一个班。
  这时候,纪母和纪父也起床,开始做饭。
  等晨读完之后,他们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吃早膳,早膳过后就开始一天的课程。
  如果纪修然一天的课都是上午,那么,他就下午的时候读书,练字,写文章;
  如果是下午,那么就上午做这些,如果是上午下午分开,那就找时间,把一天的任务完成。
  反正他一天的任务量的固定的,时间就看他自己的安排。
  时间在着忙忙碌碌中,悄然划走,冬天很快便来了。
  天稍微短一些,下午酉时天色就开始变暗,纪修然这个上一辈子的高度近视,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很有意识的保护自己的视力,晚上,从不会挑灯夜读。
  在不能看书、练字的时候,他就会坐在书房里,闭目翻看记忆之书。
  记忆之书收录的内容,是纪修然以前接触到到内容。
  而纪修然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天都会有意无意的接触到庞杂的信息。
  不管是他有意还是无意,只要是他接触到的,记忆之书就把这些内容详详细细的收录进来。
  所以记忆之书里面知识庞杂,很多,纪修然也不怎么了解。
  也因为这样,每次翻看记忆之书,总会带给他意外之喜。
  没事的时候翻一翻,找出那些有用的东西,整理出来,是他现在最喜欢做的事。
  冬天,纪修然起床时间会晚半个时辰,每天他起来之后,不久,石靖琛就会醒来,纪修然不在,他也就睡不着了。
  他也没有赖床的习惯,醒了就起床晨练,他的晨练不像纪修然那样随意。
  他能够有那么娴熟的捕猎技术,也是和每天不辍的锻炼分不开。
  纪修然曾经看过他晨练,投掷石矛,一根石矛轻轻松松的就能掷出八、九十米远。
  那么轻松的样子,看起来就像扔根木棍一样。
  纪修然一时好奇,上手试了试,歪歪斜斜的二十多米就掉下来了,而且还没有插到地上。
  这,让纪修然对石靖琛的武力值,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晨练完之后,他会跟随纪修然一起到书房。
  纪修然开始自己的早课,他就在一边看纪修然给他的一些有趣的书。
  纪修然之前从记忆之书里,看到了一些野外生存技巧。
  特别是辨别方向,辨识可食用和有毒的植物,寻找水源等等,还有户外帐篷和睡袋的几张图片。
  纪修然觉得很有用,就誊写了下来,图片也用简图画出了示意图,拿给石靖琛。
  这几天石靖琛都在研究这些东西。
  初冬的早晨,室外清冷,室内却温暖如春,两人共处一室,安静而和谐。
  感觉有一种岁月静好慢慢的流淌。
  第 30 章
  石靖琛除了要当助教之外,其他的时间都要带着村里人去整地。
  纪修然之前买下的那片荒地和山头,趁着这个农闲时节,都要整出来。
  那块荒地是有名的地薄,之前村里的人开荒都不愿意在那一块开,所以他们听说纪修然买了这一块地,都觉得纪修然傻了。
  不过纪修然有自己的打算。这块荒地虽然地薄,但是便宜呀,而且也足够大,够他折腾的。
  他让石靖琛带人开出十亩地,五亩整平,用草木灰和发酵过的洗粉水混合成的肥料撒匀,然后深耕一次,放在那里,等着明年开春的时候种玉米。
  另外的五亩,也撒了肥料深耕,其中的四亩地刨成一陇陇的,等到明年春天用来种红薯,最后一亩留着什么都不做。
  他要用这几亩地实验一下新的种植方法。
  这个时代种庄稼都不施肥,不育苗,间距也不讲究,何时播种也是靠代代口头相传,真的是靠天吃饭。
  纪修然他并不擅长种地,但是以前小的时候也跟着家人下过地。
  一些常识还是知道一些的,但是他空口白牙的说自己的种植方法可以增加产量,人家也不会贸然相信他。
  而且农户对地里的事都是很慎重,费那些口舌,不如拿事实说话,等到他用新的方法种出成绩,这些农人自然而然的就会跟着他学。
  弄完这十亩地的事情之后,他又让石靖琛带人把那座山头仔细的考察了一遍,把山上生长了哪些植被都弄清楚。
  纪修然看着最后石靖琛画的分布图,初步制订的一份山头发展计划。
  他要在这座上山种水果,之前山上生长的野山莓和黄泡子,都留下来。
  为了这些植物长的更好,还给野生野长的这些果树进行了剪枝,扦插,扩大了种植面积,剩下的一些不需要的树木都砍掉。
  石靖琛从大青山上找来一下野生的果树,栽种到山上,另外,纪修然让人给曾君辉带来一个口信,让他帮忙找一些水果树苗。
  这样种满一山果树,等春天到了,整个山头就会开满各种颜色的花,到时候,还可以赏赏花。
  他做这一切的时候也没有避开那几个学生,还特意让那几个人给他帮忙做记录。
  他用的这种肥料,是自己自创的,是否有效,他不敢保证。
  但,草木灰是农家一般都会用的肥料,而洗粉水,就和洗米水一样,经过发酵之后也可以当肥料使。
  这两种东西单独可以起作用,说不定掺合到一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调配的比例他也是在试探着来,所以还是需要这些人记下具体的数据。
  他想教给他们的不是简单的几个数据,而是这种实验精神,记录实验步骤和数据,是必须养成的习惯。
  他想以后培养出一批可以把他脑子里的想法,通过实验给变成现实的帮手。
  这几个人中就赵山表现最突出,他的性格就是大胆设想,勇敢尝试,很适合做研究。
  而且脑筋灵活,就从他一个人就能琢磨出虾笼,可见一斑。
  纪修然也很看好他,当他有疑问的时候,也都很耐心,详细的解答。
  一个月过去,成年班的人学习劲头不减反增,而且他们学习的进度也很快,认字和计算都学的很好。
  那些观望的人也开始行动,很快成人班又迎来了一波新生。
  纪修然没有为了这批人,放慢进度,而是让赵山几个老同学给这些新生补习之前的知识。
  这几个老生过了一把当老师的瘾,也都没有怨言。
  纪家人晚上吃完饭,正坐在院子里,聊天消食。
  虽然已入冬,但青山村,地处大夏南端,气温偏高,这个时节还有些许秋燥。
  太阳下山之后,坐在院子刚刚好,不冷不热的很舒爽。
  几人正说话,就听到门口有人叫门,“纪老弟在不?”
  话音刚落就看到人从门外进来。
  “村长,你怎么有时间到我这来,吃过了吗?要不我让孩子娘再整几个菜,咱哥俩喝一盅。”
  纪家人看到来人是村长,都站起来迎客,纪父热情都邀请村长进屋。
  “别忙活,吃过来的,这次来有事找你,正好修然和二牛也留下听听。”村长进门坐在大堂的椅子上,说道。
  纪母赶紧出去,烧水泡茶。
  纪修然和石靖琛听村长留他们,也就顺势坐到下首的凳子上。
  村长喝着茶,说道:“现在已经入冬了,往年这个时候我们都要组织村里人去冬猎,今年推迟了一些,现在不能再推了,我今天来就是想和你们说一下。
  后天我们村里人要进山冬猎,每家都要出人,你们家往年都出两个人,今年虽然分了家,但是我想着是头一年,还是按照往年的规矩来。”
  纪修然第一次听说冬猎的事,一时有些疑惑。
  石靖琛低声给他解释了几句。
  为了阻止冬天山上的动物没有食物而下山攻击村民,每年入冬第一个月都会组织人,上山围捕那些大型的野兽。
  一方面为了冬天时候村民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想改善改善村里的伙食,让他们能过一个肥年。
  每年,村里都会组织,就算不组织,石靖琛他们也会自己上山。
  毕竟这个时候的猎物最肥,最好卖钱。
  农忙结束,纪家四个成年男人,都会带着村里的壮青上山打猎,好好的赚一笔,贴补家用,也过个好年。
  但,今年纪修然穿来之后,折腾出来那么多事,赚了大把的银子。
  纪家和村里以前跟着纪家父子上山的几家,都转了不少,不用进山搏命,也能好好过一个肥年。
  所以,农忙过后,都没进山,他们不进山,其他人便不敢随意行动,这一年来,还不知道山上的猎物泛滥成什么样了呢。
  为了村子的安危,这次冬猎势在必行。
  石靖琛想到打猎,手有些痒。
  这一段时间一直忙其他事情,只有偶尔在大青山外围的几个山头转转,打一些野鸡兔子,已经很久没有进深山,打一些大家伙了。
  纪父以前每一次都会参加,一听,也有些跃跃欲试,但,他现在年纪大了,家里人都不同意他去冒险,只好悻悻作罢。
  经过讨论,这次,纪家人让石靖琛和纪二哥去。
  虽然知道他们有能力自保,但出发之前,还是要做一些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课也顾不上上,纪修然就拉着石靖琛去镇上买东西。
  时间太短了,只能捡最需要的买。
  买了三大块油布,让他们到林子里打地铺的时候,一张铺到地上,其余的可以搭个木架子搭在上面。
  这样可以防潮,保温。
  之前虽然拿到了帐篷和睡袋的图纸,但是两人没有想到会这么快的用到,并没准备,只能用油布凑合一下。
  然后又去药店买了一些伤药和驱虫药。虽然村里的周郎中也会跟去,
  但是伤药这东西,他那里的存量也有限,到时候不够用就不妙了。
  反正都来了,买一些带着,有备无患。
  这一次冬猎,全村人出动了一半,成人班的学生大部分都要去,纪修然顺势给他们放了假。
  才开始走的第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少了一个人,纪修然突然不习惯,翻了覆去在床上翻了很久,才朦朦胧胧睡去。
  第二天,起床,精神有些不好,在书房练完字,感觉肩头有些酸涩,却没有往常那只主动过来,给自己按摩解乏的大手。
  坐在书桌旁,看了半天书,端起茶杯,才发现之前倒的茶水早就凉了,忍不住轻叹一声。
  原来石靖琛无微不至的关心,已经渗透到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一不在,竟然让他感觉哪哪都不对劲。
  当纪修然又一次在课堂上走神的时候,他才头疼的发觉事情有些大条了。
  揉了揉脸,强打起精神,拿出从大石村带回来的石头,研究起来。
  他要找些事情做,不然老是胡思乱想。
  这块石头已经带回来一段时间,之前事赶事,忙活起来,就把这块石头忘到脑后了。
  现在正好有空,拿出来,测量一下长宽,又称了一下重量,最后还费了老大的劲,把这块石头砸开,观察它的纹理。
  最后得出结论,这石头是造桥的最佳材料。
  得出结论之后他就去找了村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剩下的事就看村长的了。
  之前制粉坊第一季的收入,按照占比分红之后,村里账上一百五十两银子,造桥的费用还差一半。
  其他几个合伙人听说要造桥,主动表示,这一季的分成先不分,这样村里就有足够的钱了。
  大石村要起那么多的石头出来,给他们送来,也是要几个月的时间。
  所以,要提前通知他们。
  让他们赶紧准备石材,而他们拿到石材,还要一块块的凿成纪修然要求的形状和大小。
  这又要很长时间,所以越早准备越好。
第 31 章
  解决了石材的问题,纪修然重新埋头整理记忆之书,把一些经典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誊写出来。
  之后,又把先生给他的的著作翻出来看了一遍;
  然后,还趁机把原主记忆里面的一些知识翻出来,理解吃透;
  把这部分知识都收录进记忆之书。
  在纪修然忙活这些的时候,石靖琛一行人已经进入了大青山深处。
  大青山绵延十万里,山头连着山头,没人真正到达过它的中心,就算是石靖琛也深入数百里便不敢再深入。
  就算已经走了三天,进入了大青山的深处,但,实际上,离着大青山的中心还很远。
  但是为了自身安全着想,他们到达以前打猎的地界就停下了。
  他们只要保证山里面大型野兽不泛滥,不会跑出大青山,祸害到村里人就行了,并不需要真的搏命。
  一行五十多个人,大半都是有经验的猎手,到了地界之后,就自动降低走路发出的声响,找好树丛,灌木隐蔽起来,缓慢的向前进。
  石靖琛打头走了一会儿,听到一些细微的声音,打出一个暗号,其他几组人的带头人看到这个手势,立即示意组员全部停下隐蔽。
  等全员隐藏好,便看到从二十米外的灌木丛中跳出一头麂子。
  看到这头麂子,有人就有些蠢蠢欲动,但都被带头的几个人给阻止了。
  只好安静下来,继续等候。
  一息之后,一头成年野猪,从灌木丛中冲出来,身长三米多,半尺长的獠牙外翻,气势汹汹的冲过来。
  众人都骇了一跳,有人看到野猪冲着自己过来,当即顾不上其他,跳起来就跑。
  本来还没事,他这么一动,便成了大野猪的目标,喷着粗气冲的更急。
  石靖琛见状,一个用力把自己的矛掷出去。
  这可不是他平时晨练时拿到那个石矛,而是一把铁矛,平时晨练都舍不得拿出来用,被他保养的很明亮而锋利。
  一下子过去,正好插中野猪的后腿。
  本就有些暴躁的野猪瞬间被激怒,嚎叫一声,转头就向他冲过来。
  石靖琛从容的举着砍刀,岔开腿站在那里,一边冷静的打着手势,指挥其他的带头人配合自己。
  这些人都是经常和他一起上山打猎的伙伴,相信石靖琛的能力,也很信任他,听他的指挥,配合着站到相应的位置。
  其他人也都站在外围,举着武器准备着。
  大家配合默契,一起动手,很快一头成年野猪就被刺破喉咙,断了气。
  害怕血腥味引来其他大型野兽,结束后,大家合力把这头野猪分解开,又快速的把地上的血迹都打扫干净,每人背一些,迅速离开。
  之后又遇到了一些猎物,都是这样处理。
  太阳西斜,时间差不多,他们才停手,赶往第一个扎营地。
  是他们以前每次进山露营的地方,在一片山壁的旁边,一百米远的地方就是水源。
  一行人,走到宿营地,又累又饿,赶紧生火做饭。
  有人带着这一路上猎来的猎物去处理,今天晚饭就是这些动物。
  他们今天除了才开始猎到到野猪,后面还猎到了两只麂子,加上自带的干粮,足够了。
  石靖琛没参与做饭的事,而是拿出砍刀去砍了几段树枝,在地上搭起一个架子,然后拿出油布铺在上面,搭建了一个简易帐篷。
  这种天气晚上露水中,一不小心就能染上病,有了这个帐篷,睡起来就舒服多了。
  之前纪修然给石靖琛准备了五块大油布,给自家二哥也准备三块,两人把所有的油布都拿了出来,搭了几个简易帐篷,一个帐篷挤挤可以睡六个人。
  徐二虎进到帐篷里面感受了一下,出来之后对石靖琛说:“二牛行呀,有两下子,这个树枝房子不错,很实用,不怕露水漉了。”
  王大柱看过之后也点点头,说:“虽然简单,但是想法巧妙,也很实用。”
  石靖琛淡然的点点头。
  这种简易帐篷是他看了帐篷图纸想出来的,和真正的帐篷不能比,但是在这个时候用也足够了。
  一行人吃完饭之后,把剩下的肉熏烤了一下,这样才放得住,不然等回去的时候,这些肉就都坏了。
  做完这些,才收拾一下,安排好值夜的人,才去休息。
  因为有石靖琛他们搭的简易帐篷,一行人倒是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第二天起来神清气爽的继续往深山前进。
  纪修然这一段时间一直忙忙碌碌,没有清闲,等他忙完,想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