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妖妃攻略-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往场上一瞧,原来云晞那一队通通穿了黑衣,睿王是红衣,忍不住笑话如铁道:“原来这个解说只面上是公平的,心里却向着承渊。”
  如铁大言不惭道:“那是当然的啊,儿臣和夫君才是一对!”
  经过睿王这几年的锤炼,如铁当着人也能脸不红心不跳地叫夫君了,这算质的飞跃,皇帝却有些替他害臊。
  睿王妃哪都不错,就是脸皮太厚了。
  不过睿王与睿王妃感情是真的好,这些年睿王果真没纳侧妃,别的不提,光这一条,皇帝还是挺佩服的。
  他曾拨了不少侍妾过去,以免睿王被人说道,也存了试探睿王之心,看睿王是否真对女子无意,结果去打探的暗卫回来之后都挺一言难尽的,赐下去的侍妾最后都成了睿王妃,皇帝是答应过让睿王自己选,可也不能这么个选法啊,睿王这是以行动告诉他,连侍妾也不想要呢。
  皇帝一气之下压了三年,愣是没立睿王为太子。
  但睿王这三年扎扎实实地给他干活,睿王妃又是个知冷热的好孩子,皇帝嘴上不肯承认,心里还是挺满意的,不知不觉已变得松动了。
  近在眼前的蹴鞠场上,两队向皇帝行过礼之后,便开始了较量。
  云晞那一队都是军中精锐,还有一个与他心意相通的阿泽,联手起来无人能敌。
  穆承渊的队伍则是宗室贵族,对面将军们武功虽整体高了他们一截,但将军们很少蹴鞠,倒是这些公子哥,经常在一起玩蹴鞠的不少,睿王也是个不错的指挥。
  两边可谓旗鼓相当,如铁和穆承涣弓着身子来来回回搬了几趟,把好几张白色的布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镜子搬到御前。
  皇帝好奇道:“小铁,你又在弄什么?”
  如铁道:“父皇,有这些镜子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皇帝对如铁以前做的“潜望镜”印象极深,听说有新的镜子了,定要开开眼界。
  白布都被张开挂了起来,如铁和穆承涣又把镜子的位置都摆好。
  如铁催促道:“承涣,快,我要看殿下,快给我切殿下!”
  穆承涣在制造司成了如铁的好搭档,这些镜子摆得贼溜,埋首拨弄了两下,所有的幕布上都出现了睿王的身影。
  皇帝猛一见儿子放大版的俊颜:“……”
  如铁给帝后行了礼,特意清了清嗓子,拿起自制的喇叭抑扬顿挫道:“父皇、母后,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的比赛由我负责给大家解说!首先出场的是红队队长睿王,我对睿王殿下的赞美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他英俊不凡,仪表堂堂,玉树临风,高大威猛……”
  他这喇叭就是个铜做的筒子,但是效果不错,整个蹴鞠场上全都听见了,哄然大笑起来,睿王脸一热脚一滑差点摔倒,这货到底在说什么啊!
  皇后和众妃嫔乐得腰都直不起来,长公主嘴角抽了抽,眼中却带着笑意。
  皇帝黑着脸道:“废话少说!”
  如铁一见被嫌弃了,赶紧略过对睿王的赞美直奔主题:“总之,我爱红队队长,红队加油!下一个出场的是黑队队长……”
  皇帝:“……”
  穆承涣配合着转动镜子,换成云晞出现在幕布上。
  望着自家儿子,长公主很有些欣慰。
  睿王觉得自己的脸都没处搁了,不过心情还是挺不错的,敬王世子穆承汶正好将鞠球踢向他,穆承渊稳住鞠球对云晞笑道:“云晞,你我兄弟多久没交过手了?”
  云晞与穆承渊是过命的交情,知他有意一战,云晞爽快道:“不必多言,放马过来!!”
  开场不久,两队队长直接战在一处。
  如铁不知不觉已看得入了神,蹴鞠和近代足球的技巧很不同,将军们的武艺和睿王的战术都让人眼睛一亮,他光顾着战势完全忘了解说,可是喇叭还在手里呢,皇帝只听得他的大嗓门不停在叽叽咕咕:“殿下快把球传出去!殿下快射门!殿下小心!殿下……”
  皇帝黑眼圈都快出来了,关键是他还听不懂。
  皇后笑道:“小铁,你要不要喝口茶润润嗓子?”
  如铁总算停下来,把喇叭放下,兴冲冲去喝茶了。
  皇帝眼神示意,李思贤憋着笑,把睿王妃的喇叭偷偷藏起来了。
  如铁一口气喝了三盏茶,回来也没想起喇叭,乖乖找了张椅子坐下。
  蹴鞠比赛到了至关重要之时,双方分数咬得极紧,鞠球飞到了睿王斜前方,这个位置有些高了,如铁正猜他要如何应对,睿王却忽然往如铁所在的方向看过来。
  如铁不解地与他对视。
  睿王朝如铁眨眨眼睛,勾起唇,纵身跃起,凌空一脚将鞠球踢入风流眼(球门)中。
  “……”
  如铁惊掉了下巴,殿下你这是在故意耍帅吧?!
  两队终究战平了,皇帝望着底下一排英气勃勃的青年,龙心大悦。
  “有尔等栋梁,实乃我大楚之幸!”
  皇帝在这些年轻人里,见到了自己的儿子睿王,睿王请战北燕,他想都没想便驳了,不是对睿王不放心,而是舍不得睿王以身犯险。
  这场蹴鞠很精彩,睿王是个能干的,有这么多人相助,以后应当无忧了。
  皇帝想,朕都一把年纪了,还是不生气了罢。
  皇帝道:“朕有一件事,趁着我军大捷一起宣布,朕决定立承渊为太子。”
  众人齐齐跪下,“皇上万岁”的呼号响彻天际!
  “父皇……”
  穆承渊不太敢相信,一直以为皇帝还要再生他几年气的。
  皇帝微微一笑:“承渊怎么还不谢恩?”
  穆承渊立即跪下道:“多谢父皇!”
  皇帝亲自来到他身边,手刚挨到睿王的肩膀,突然轻微地晃了一下。
  “父皇?!”
  穆承渊睁大眼睛,伸手扶住皇帝,他颤抖着去摸皇帝的脉,皇帝仍是笑着,并未拦他。
  稍远一些的如铁和皇后,沉浸在深深的喜悦之中,暂时都未看出异样。
  穆承渊眼里涌起了热意。近几年,皇帝一直没犯过病,太医院一直道皇帝身体不错,脉相却并非如此,皇帝龙体实际已很孱弱了。
  皇帝笑道:“朕的身体如何朕自己心里有数,是朕压着太医没让他们说,你也别告诉你母后,免得她担心。朕累了,想歇歇了,以后也该交给你了。”
  “朕以前不许你抢承澜的太子位,其实朕一直都知道,皇子中数你最出色,这位置不是你抢的,是朕真心想要立你。”
  皇帝拍拍他的肩,只是寻常的动作饱含了千言万语。
  “是,父皇,儿臣……不会让父皇失望的。”
  穆承渊哽咽着,磕头谢恩。


第119章 太子妃之争
  被立为太子可是天大的喜事; 如铁以为会有一辆缠绵悱恻的车,早早回傲霜院兴高采烈地等着; 穆承渊却一直未来寻他。后来还是蒲公公过来了一趟。
  “王妃; 殿下让您先休息。”
  蒲公公揉揉怀里的招财欲言又止。
  “……”
  如铁眼皮一跳; 心想该不会睿王当上太子就嫌弃他这个糟糠男妻了吧?
  他都不必问睿王身在何处; 就果断把傲霜院与无极院之间的门推开。婚后如铁从未主动打开过这扇门; 门后的无极院其实是穆承渊理事之处; 也藏着睿王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如铁一直觉得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不该贸然去打扰,可被立为太子还要躲起来,分明不对劲; 此时对睿王的关心就超过了一切。
  他来到穆承渊以前的卧房,首先发现桌案上放了几只空了的酒坛子; 睿王殿下平常不太饮酒,就算喝再多都很情形; 只是据说心情不好才会醉; 这么久如铁拢共就遇见到过一次。
  莫非……
  一道熟悉的身影背对着如铁; 伫立在窗前。
  如铁尝试着唤道:“殿下?”
  穆承渊回头; 困惑道:“你是谁?”
  “……”如铁有过一次经验了,尽量维持脸上的笑意不变,友善地道; “殿下今年贵庚?”
  穆承渊:“十五。”
  如铁兴奋地搓搓手; 真的是承渊弟弟呀!
  “我今年二十了!比殿下大多了; 该轮到殿下叫我哥哥了!”
  穆承渊:“……你是谁?”
  如铁道:“殿下真的一点都想不起来吗; 我是……是殿下很重要的人。”
  十五岁的承渊弟弟还没成亲呢,订婚对象还是过两年就要逃婚的顾小姐。如铁怕直接说自己就是妻子,吓到对方,睿王殿下这时候,显然还是个笔直的小直男呢。
  穆承渊有些醉意,迷迷糊糊想不了太多,只觉得眼前之人非常熟悉,可他偏就叫不出名字来。
  “我……不知道,你究竟是谁?”
  如铁灵机一动:“我乃长公主和云侯新认的义子,叫如铁。论辈分,你该叫我什么?”
  穆承渊与长公主夫妇感情极好,不觉便道:“表哥。”
  “诶,表弟!”
  如铁忍笑上前,大大方方牵住他的手。
  “你只是喝醉了,忘记了一些事,不过不要紧,明日就会好起来的。”
  穆承渊想抗拒,可潜意识又觉得该是如此,一时间竟让如铁近了身。
  “我……醉了?”
  他不可思议地看向自己摊开的双手。
  如铁大爱他这副纠结又乖巧的样子,按捺不住狼血沸腾,凑上去亲了亲他的唇,低声呢喃道:“你是醉了,还醉得不轻,都忘了你没和顾小姐成亲,你娶了我……”
  穆承渊大惊失色,推开他道:“你……休要胡言!”
  “不是胡言!”如铁仍不依不饶地缠上去:“承渊,你怎么可以忘了我?我们成婚四年,是一对神仙眷侣。还记得床前那面镜子吗?记得房里的紫玉屏风吗?记得招财和旋风那两只猫吗?记得你生辰我把自己当礼物送给你吗……有很多开心的事,我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别说了!!”穆承渊痛苦地捂住头,“我只记得父皇,父皇他不要我与皇兄争,他要我自己去挣王位,我哪怕战死了,他都不会在乎我……”
  如铁忽然有些明白,为何承渊弟弟一直是十五岁,这大约是睿王人生的第一道“伤”,他没办法与任何人倾吐,只能默默忍受着,一直埋在心里,唯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不小心爆发出来。
  那年他才十五,那时的他还未想过要争储,却仍是要承受被父亲明言放弃的痛苦,哪怕心里再明白这是为了保全他,可放弃终究是放弃。哪怕他后来成为了独挡一面的睿王,最终成了太子,这伤依旧是存在的。
  如铁再没了逗他的心思,紧紧抱住他道:“殿下不是的,父皇心里也有你,他和你一样,总是什么都不说。你还有母妃,还有我……”
  “真的吗?”穆承渊满头大汗,抬起清澈的眸子注视着他。
  “是真的。”如铁道,“接下去你可能还会遇见很多痛苦的事,你记住,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把苦都过完了,就会只剩下甜了……在此之前,你一定要好好的,等着我……”
  穆承渊在他怀里安静得听着,慢慢闭上双眼。
  如铁以为他睡着了,欲起身扶他回榻上,穆承渊却误以为他要离开,反手将他搂住,迷迷糊糊道:“你别走……别离开我……”
  如铁一愣,重新回抱住他,试探道:“殿下,还记得我是谁吗?”
  穆承渊睁开眼睛看了看他,轻声道:“小铁。”
  “承渊!”
  如铁眼睛有些湿了,心里却很高兴,这是终于想起来了吗?
  “究竟怎么了?你为何心情不好?”
  “是父皇。父皇他……已病入膏肓,没几年了。”
  如铁怔了怔,道:“我明白,我以前,有两位至关重要的亲人去世……”
  穆承渊的手爬上来,摸了摸他的脸颊,似要拭去他的泪。
  如铁其实没有哭,抓住那只手,贴到自己的脸上。
  穆承渊道:“我不是不明白,生离死别人之常情……”
  如铁接着道:“可轮到自己,还是会难过。”
  穆承渊点点头。
  如铁道:“可是难过没什么用,不如抓紧时间多想想办法,宫里有太医,有你,咱们还可以去民间寻厉害的大夫试一试……”
  “嗯……”
  如铁的主意特别多,穆承渊听他说着说着,真的睡过去了。
  之后,两个人尽心尽力为皇帝寻医寻药,穆承渊酒醉时的事本也记不大全,只是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如铁再没见过承渊弟弟,这也代表,睿王能控制住心情了,他本来就是一个坚强的人,皇帝的病虽没什么起色,可是至少,他们两个都努力过了。
  过完这个年,便是太子册封礼,皇帝当着奉先殿列祖列宗、满朝文武以及各位宗室的面,正式立睿王穆承渊为太子。
  群臣和宗室等这位新太子等了三年,若是刚废太子之时公布,免不了还有人要替废太子——如今的怀侯说道两句,可是这三年睿王积威已久,群臣和宗室都心里有数,睿王如今算是嫡长,德才兼备,六皇子才多大,皇上不立睿王立谁?
  唯一的不足是睿王暂时还未有子嗣,可是睿王府里有侍妾,有子嗣是早晚的事,皇帝和睿王都不急,他们急什么呢?
  群臣和宗室皆无反对意见,但是接下来太子妃的人选,半数的人却嚷嚷起来。
  睿王既当了太子,太子妃按理就该是睿王正妃,可坏就坏在,睿王妃是男妃。以前睿王只是郡王,他的王妃是男子终究影响不大,即便升为亲王,仍不是储君,朝臣们还不至于要去争议王妃人选,可就是因这一点始料未及,睿王当上了太子,而且十有八九会登基,这太子妃再不拦着可就真的不行了。
  毕竟谁都清楚,太子妃之争,正是未来的后位之争。
  反对的大臣统一拧成了一股绳,以礼部尚书为首,跪求皇帝“为太子殿下另立太子妃”。
  皇帝还气穆承渊当年拒了他千挑万选的唐国公府小姐呢,只一股脑往穆承渊身上推:“太子,你觉得如何?”
  穆承渊早有准备,不动声色道:“若是另立太子妃,王妃要居于何位?”
  礼部尚书道:“自然是退居侧妃之位。”
  这位尚书姓董,正是继顾珍之后任礼部尚书一职的。
  穆承渊嘲道:“众所周知,太子妃必得是正妻。本太子已有正妻了,董大人身为礼部尚书,莫非要我停妻再娶?”
  董尚书道:“臣并无此意,恕臣直言,太子妃一位关系重大,需有德者居之,这德其实是女德,太子妃合该是女子才对。”
  董尚书忍不住瞧了睿王妃一眼,因是在奉先殿中,睿王妃也是在场的。他极希望这位王妃能有点眼力见,自行让出正妻之位,免得太子殿下为难。
  谁知这位王妃居然向他挑衅一笑,朝天翻了个白眼。
  如铁心声,殿下多好啊,为了劳资侧妃侍妾都不要,劳资干吗还要把殿下让给别人!劳资王妃都当得,太子妃如何当不得!
  只是穆承渊叮嘱过他,叫他矜持一点,全部都交给自己,免得如铁一开口,把大臣都给怼死了。
  虽如铁什么都未说,董尚书仍气得够呛。
  穆承渊无视了如铁的嚣张,对董尚书道:“董尚书日日上朝,可知如今上朝路上的电灯,便是王妃与工部做出来的,我大楚如今有银行,有邮局,也是王妃的主意……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有王妃一份功劳,莫非这般功劳,还比不上闺阁女子,当不得太子妃一位?”
  董尚书道:“臣亦承认睿王妃于国有功,但他毕竟不是女子,不能为太子殿下生儿育女,恐会影响殿下的子嗣。”
  穆承渊道:“本朝也有数位皇后未能孕育子嗣,便是在座各位大人的妻子,也有未能诞下嫡子的,难道通通要休了再娶?”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董尚书道:“可是殿下至今也未有侧妃……”
  不待他说完,穆承渊便抢着道:“那是本太子敬爱王妃,不愿纳侧,但是府里侍妾,王妃从无亏待。”
  皇帝眯着眼睛听太子与朝臣在吵,时而惬意地抿一口茶,闻言差点把茶水喷出来。
  太子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见长,睿王妃和侍妾和平共处?呵呵!


第120章 情话【完结】
  董尚书眼看几条理由都被驳得体无完肤; 憋了一口气道:“太子殿下至今无嗣,难道王妃就没有一点责任?”
  董尚书此举相当于捅了马蜂窝; 不止大臣们暗暗摇头; 连皇帝都忍不住剜了他一眼。
  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但这也是大臣们都关心的; 他们都不约而同竖起了耳朵。
  穆承渊冷冰冰道:“董尚书; 本太子有自知之明; 已向父皇、母后坦言; 若是一直无嗣,便过继六皇子日后的子女。董大人是否满意?”
  众臣一听,果然子嗣这方面太子是有准备的,皇上也是知情的; 而且太子殿下还很年轻呢,侍妾们都没怀上; 与王妃关系不大吧??
  但说句实在话,太子殿下若连子嗣都考虑好了; 立个男太子妃; 甚至男皇后; 还真没啥好说的。
  宗室这边对于太子未来的子嗣可能要过继还是挺满意的; 宗室领头人慎王脑子转得贼快,六皇子才三岁多,往后是啥样都不清楚; 太子若有嗣最好; 无嗣说不定以后还得从宗室里找; 到时花落谁家; 谁家都开心。
  而且睿王妃出身很妙,他是荣安长公主与宁国公义子,长公主乃皇室中人,宁国公云家虽一门显赫,到底是新贵,不如百年世家势力复杂,也不会像以前的顾家那样,都忘了皇上姓什么了。
  老狐狸慎王笑着摸了摸愈发雪白的胡须:“若是太子殿下都想好了,老臣倒觉得睿王妃担得起太子妃之位。”
  另一位宗室领头人敬王一直是站太子的,与长公主关系也好,本就是属于不反对的那一派。
  宗室忽然之间松口,董尚书应接不暇,心知子嗣上为难不了了,只得继续回到之前的话题,道:“殿下还很年轻,子嗣暂且可以不提,咱们就只论德行。殿下可还记得,睿王妃经常被御史弹劾吗?”
  除了身为男子,这也是董尚书极不满睿王妃当太子妃的另一个原因。这些年,睿王和睿王妃没少被罚俸,如今睿王做了太子,肯定不是太子殿下德行有愧,自然就是睿王妃的问题了。
  已升任左都御史的曹宓笑道:“董尚书怕是有所误会,御史台虽弹劾过睿王妃,其目的都是希望睿王妃做得更好。依本官看,睿王妃只是性子跳脱了些,瑕不掩瑜,大方向上还是无错的。”
  御史们这些年弹劾睿王妃的次数是不少,无非是些芝麻绿豆的小事,他们都觉得睿王妃总是当街向睿王示爱,太不成体统。不过人家只是不要脸了一点点,既没有祸害百姓,也没有大逆不道,关键是睿王妃在工部做出的政绩,御史们心里是服气的,弹劾睿王妃大多是恨铁不成钢。听说过年时的蹴鞠赛,睿王妃又向睿王……太子殿下口吐狂言了,真是的,就不能做个正儿八经供人景仰的王妃吗?
  别看御史台老弹劾睿王妃,御史们都不是迂腐之人,睿王妃与太子殿下如此恩爱,非要拆散人家,那才是德行有问题!
  紧接着宗室之后,御史台又表明了态度,与礼部尚书拧成一股绳的越来越少,礼部尚书强撑着,也是为了自己所剩无几的脸面。
  董尚书最后道:“殿下若立男妃,就不怕被后人耻笑吗?”
  穆承渊道:“枉董大人在礼部任职这么久,既知太子妃之位重要,却忘了正妻当之、天经地义的道理。古人云,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本太子绝不会做违背良心之人,谁若是想笑,就让他笑好了!”
  “太子殿下……”
  董尚书跪下了。
  他不愿让太子立男妃,是怕太子名声受损,但是太子自己都不在乎,他又能如何呢?
  陈国公此时道:“皇上,太子殿下,各位大人,老朽并无官职,也不过问朝政,老朽只是想让各位看一份东西。”
  陈国公从怀里掏出长长的一张绢布,上头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
  “这是老朽从民间搜罗来的一份百姓联名书。这上头的人,平时深受睿王妃之恩,心中感激,得知今日是太子殿下册封大典,他们一同请求皇上立睿王妃为太子妃。”
  这些名字之中,也有杨氏和陈国公之名。
  睿王妃提出的归属法、和离法帮助过不少人,大楚银行、邮局都受到百姓推崇,要在民间寻得这样一份联名并不难。
  这是穆承渊的杀手锏,朝臣们在他娶正妃时没有言语,必会在立太子妃时为难,如铁曾助杨氏和离,由杨氏之父陈国公去牵这个头,向皇帝反馈民意,再妥帖不过。
  他已是太子了,只要他授意,会有许多人甘愿受他驱使,为如铁说话,可是面对董尚书的诘责,他却要一个字一个字亲自来反驳。
  这是他的王妃,他容不得别人污蔑与诋毁,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不论是当太子妃还是当皇后,是谁在给王妃撑腰。
  冒天下之大不韪又如何,被人耻笑又如何?
  正妻当之、天经地义!
  他是王,如铁就该是王妃,他是太子,如铁就该是太子妃。
  连一辈子都要给,何况是区区位份?
  穆承渊一拉如铁衣角,与如铁一起跪下。
  “父皇,儿臣也请求,立王妃为太子妃。”
  太子亲自请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