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行有常-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好的资源,而且是商朝这个不重男女大防的朝代,虽然商朝后期已经向父权社会进一步进化,但是女性受到的约束和其他朝代相比还是很轻的,种种条件之下,不搞事简直对不起爹妈给的条件啊。
  就连后世的朝堂都有吕后、武则天等女强人,更何况在大商这个女性参政合法的时代。
  在权衡了一下放自家的皇后和妃子们出去野和继续把她们关宫里的利弊之后,纣王被子干描述的后宫不会有人唧唧歪歪地烦他、提到他参政的后妃一定会将他拿出来与高宗武丁相提并论的未来打动了。
  好二叔,朕就信你一回。
  比干:喵喵喵?发生了什么?
  自从子干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因为《封神演义》的设定所以不得不走向明朝迂腐文臣风的比干表示自己的心脏每天都在受到挑战。
  那个子干和他一定不是一个人!
  然而可悲的是,他的侄子明显更亲近子干而不是他,而子干说服起纣王来,理由也是一套套儿的,几乎次次都奏效,比干表示自己非常受打击。
  子干:谁让我有特别的顺毛技巧呢?
  在九尾狐版本的妲己带着她的两个好姐妹进宫的时候,在黄妃对自家哥哥的撒娇之下,姜后等人已经成功地借到了一支兵,化身女将军出去浪去了。
  当然,她们已经提前征得纣王的同意了。
  在纣王“若是在朕不开口的情况下你们能借到一支兵马朕就应允”的话下,黄妃、姜后终于要一圆童年的女将军之梦了,被迫成为随行军师的杨妃表示姐妹们你们高兴就好。
  这种时候,根本没有想起夫君来呢,王后、王妃们!
  完全没有自己被自己的三个后妃嫌弃了的意识的纣王振奋地等着妲己的到来。
  见到人以后,纣王很满意,虽然和子干二叔描述的妲己有点区别,但是朕知道,她就是朕的那个她啊!
  九尾狐:呸,美得你!
  不要乱扯什么一见钟情,迷魂术作用下的第一感觉能当真吗?狐妖天生自带的魅惑属性能当真嘛!
  如果真把一个第一次见面的女人当成一辈子的真爱,把相伴多年、生育了王子的王后和王妃都丢之脑后,那这位凡人帝王,你真的很棒棒哦。
  在纣王的后宫集体出征上战场的现在,妲己发现想要达成女娲娘娘不妄造杀孽又能虐纣王的任务还真挺容易的,就是画风有点走偏了。
  永远不知道自家“爱妃”在想什么,偶【经】尔【常】只能一个人独守空闺【喂!】的纣王表示爱妃的思维怪怪的。
  爱妃,朕和你说,你再这样和朕“撒娇”,真的很容易失去朕的!
  放进进你的寝宫啊,朕真的不和你的侍女说话了,不要让朕一个人处理事务啊!
  爱妃咱们一起生猴子啊!
  雉鸡精and琵琶精:这就是所谓的虐人吗?受教了……
  姐姐你醒醒啊,再这样下去你真的会被这个凡间帝王带坏的啊!咱们在轩辕坟餐风饮露那么多年的苦修不能随便就坏了啊!
  被母后留在宫里又被父王遗忘的殷郊and殷洪:母后、母妃,你们把我们带走吧!
  这个无情无义的皇宫我们不想再待下去了QAQ!宝宝心里苦啊!
  从纣王七年,子干从天而降起,这个世界的走向就换了一个方向。
  本来想当一个奸妃败坏纣王国家的九尾狐只能走向升职加薪哄大王的道路,因为没有她的出手,商朝的朝政秩序还是非常和谐稳定的。
  七窍玲珑心的比干王叔表示自己受不了另一个自己比自己更受信任的刺激,愤而辞职,和夫人回家生孩子去了。
  子干有三个嫡子,比干他还只有两个呢!
  子干的孙子都不知道出生多久了,比干的大孙子还没影呢!
  比自己受侄子信任,比自己位高权重,连子孙都比自己多,比干看着子干表示伐开森,要和夫人一起回家生宝宝【bu】。
  这是一个仙神世界,大商的不少总兵都会一两手仙法,在物质建设方面简直能媲美唐宋等封建社会巅峰时代,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这样便利的条件下,就算是纣王真要弄什么酒池肉林,也不影响民生,反而能带动经济发展。
  良好的交通条件对经济发展还是很有利的。
  纣王暂时还做不出什么强买强卖,搜刮民脂民膏的事情,能让上层享受的东西本就不多,大商这么多年来的国库积存够他花用的了。
  所谓杀人放火金腰带,虽然这句话有失偏颇,但是大商这么多年来对东夷等部的用兵,除了奴隶增多以外,还收获了许多金银粮食,足够支撑住大商。
  就算妲己要弄什么鹿台、摘星楼之类的建筑,子干也不在意,宫殿面积大是大商的普遍特征,这个世界因为是明朝作者写的,所以宫殿面积和真实的比已经算小的了。
  他们那个世界都能建成,这个世界不可能建不成啊!
  因为奴隶众多,所以在哪个世界都扯不上是耗费民力。
  奴隶是不算在大商子民的行列里的,毕竟他们原本都是敌人。
  而且,要知道,汉朝的长安城三个月就建成了,在神话世界存在的大商,建一个摘星楼还能耗费多少人力物力?真当是秦始皇修长城那么浩大的工程啊?
  说来也怪,分明是商末要开封神之战的时候,但是天上的仙神迟迟都没有动静。
  看着在朝堂上当个小官,还没有离开此地去往西岐的意思的姜子牙,子干表示不是很懂你们阐教的人。
  封神之战最先是因为圣人门下的门徒们触了杀劫,毕竟再怎么不理凡尘,总也有业力沾身的。
  截教门徒多是妖族,妖族在封神之战前已经应过一次天地大劫了,通天教主自然认定此番要应劫的是他二哥门下的弟子,可是元始天尊不那么想啊,他的弟子都是精挑细选的——论起原身,元始天尊的弟子也多算是妖族,只是和那些“湿生卵化”之辈不同,什么玉鼎真人、云中子之流,都是跟脚不凡的——真要死几个弟子上封神榜,当然是通天的弟子为首选了。
  最后兄弟俩争执不下,才定了门下弟子自去应劫的规矩。
  按照原著走向,阐教的二代弟子们为了消除自己的杀劫,收了好些凡人做弟子,让他们代替自己上榜,阐教三代弟子扑街的同时,二代弟子在自己的洞府中安然无恙,通天教主的截教就比较惨了,最后被坑得,偌大一个截教就此烟消云散。
  但是在子干降临这个世界以后,从女娲发现自己被其他圣人算计了开始,剧情就走向了一个不受人控制的范围。
  再次被拉出来背锅的西方二圣:谢谢大家,我们就是洪荒锅王组合。我们的口号是no zuo no die,希望大家以后继续支持我们,谢谢!
  通过女娲在凡人帝王进香之时被算计而进行联想的一众圣人,很快就大致猜到了后续的发展。
  不能算,他们还不能自己想吗?能当上圣人的,智慧可都不是盖的啊!
  因此圣人们默契地换了封神榜上人的方式。
  只从原著纣王冒犯了女娲以后,女娲都要顾忌他的天命,只能推动商朝的气运快点败坏来看,大商的气运还是能撑上好些年的。
  虽说有周享国八百年的设定,但是西周之后,东周的周王能真正统辖的地方真的不多,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周天子名存实亡,姬姓真正享国的时间并不长久。
  封神榜,阐教等想出让三代弟子上榜替死的方法了,既然都已经作弊了,那就换一种选人方式好了。
  在不知道的时候就失去了许多金手指的姬发和周部:科科,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在没有阐教和元始天尊强行给周部开挂的情况下,本身就和截教关系匪浅的大商碾压起周部毫无压力。
  子干对这个世界满意的地方也只有这一点,按照封神原著的设定,大商国力强盛,周部根本不能比。
  封神演义是作者假借商周对比影射明末时代明与女真的说法,这样看起来似乎还真有点道理。
  圣人们本身是不满意封神榜的存在的,谁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教出来的弟子送给地位不能与他们相比的昊天上帝差使呢?
  既然都已经破了戒了,他们干脆就一黑到底了。
  于是在最后,和商朝的许多文武、被征召的阐截二教的子弟一起被敕封的子干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弄了一帮凡人界的文武百官,也就是专业人员上天为官也就算了,毕竟在阐教二教大肆在人间扩收以后,不少人也算得上是“圣人门徒”,但是子干他是妥妥儿的异界来客啊,为啥这样都能弄到这个世界的神位啊!
  这个世界的神位是不是来得有点太简单了啊!
  要知道,纣王他的王后、王妃们没有被弄死,而是常年在外征战不和他玩,这样都能受封。而且因为境遇的不同,受封为神的封号都有变化。
  纣王的两个儿子因为他没有作死的原因倒是还在人间活得好好的,殷洪还继承了大商帝位,继续和实力膨胀起来的周部打擂台,但是听说已经预定了神位了,毕竟他们俩是原著里命定的阐教门徒,也确实被阐教的二代弟子收入了门下。
  如今天上一切就绪,就等着他们俩死后上天了。
  子干:你们有没有想过天道的想法?有没有想过昊天上帝的想法?本来想用封神榜招手下,结果招来了一堆另起炉灶的祖宗,怎么看怎么是要被穿小鞋的节奏啊!所以放过我啊!
  文曲星君比干:异界的我,你就认了吧。
  子干:封神也就算了,毕竟我不是那些心高气傲的圣人门人,当神仙有什么不好的,但是……老子已经不想再带熊孩子了啊!
  纣王代替本该死去的伯邑考受封紫薇帝君一职,朝中的文武百官一般是先以紫微星下辖的职务进行分配的。
  紫微星旁,有左辅右弼文曲文昌等星,子干就得了文昌星君的封位。
  其实文昌星君和文曲星君一样,都是吉星,受人尊奉,但是文昌帝君还有一个别名,是为……梓潼帝君。
  子干:放开我,我不玩了!
  子干日记:
  谢谢大家,我在封神世界走上了人生巅峰,成神了,以后我和大家就不是同一个物种了。
  感谢在娲皇宫里一时兴起掐指一算还没算出来的女娲娘娘,您可是改变了一个世界呀!
  另外,比干你真的不要和我换一下封号吗?咱们俩是一个人,我不会坑你的,真的不坑你!
  作者有话要说:  纣王全程自称“朕”,虽然符合封神原著,但是宝宝打起来真的好别扭啊orz
  蠢作者看到有小天使说子干活到八十几是开挂,嗯,没错,蠢作者就是给亲儿子开挂了23333现在还把他的挂开到了封神世界……
  谢谢大家,我就是传说中的亲妈哈哈哈
  对了,虽然封神演义说纣王的儿子叫殷郊、殷洪,不论合理性,单纯看这俩娃的名字,就不对。
  商王室是子姓,但是不知道他们的氏名,所以这一卷的商王室全程都叫子某某,但是其实这个称呼也是有不正确的地方的,有人说夏王室是姒姓夏氏,商王室是子姓商氏,参考姓纂有明确记载的周王室是姬姓周氏的话,可能对,但是前面两个王室的氏我没有查到明确的资料,所以直接就用子姓称呼了Orz我们称呼殷商是因为盘庚迁都迁到了殷,但是王室的传承是没断过的,所以就算纣王的儿子不叫子某某,叫商郊商洪反而更有可能。
  下一卷周朝卷,主角是姬伯服,爹妈都是作逼的倒霉娃儿23333


第二卷 :不为周昌 


第23章 王后
  “王子大喜。”姬伯服尚在宫中的花园赏景,就听到一个内监谄媚地来到近前逢迎。
  这人是常在姬伯服面前刷存在感的一个内监,地位在宫中也不算低。
  “喜从何来?”姬伯服郑重其事地反问。
  他实在是受够了宫中的人看到他就像财迷看到金子一样锲而不舍地贴上来了。
  虽然他的态度很严肃,但是配上他如今八岁的年纪和下巴上还未褪去的婴儿肥,威慑力不大,反而有一种奇怪的萌感。
  “一来是恭喜夫人终于成了王后,二来则是贺王子您将要登上太子之位啊!”内监不慌不忙地回道,显然这番话是经过思考的。
  姬伯服愣了一会儿:“你说什么?”
  内监谄笑道:“王上已废了前王后姜后,如今的王后乃是褒姒夫人。姜后既废,王子您受封太子的日子想来亦是不远。”
  姬伯服长叹了一口气:“我知晓了。我去母亲那处与她贺喜。”
  内监点头哈腰地送姬伯服走了。
  作为一个虚岁八岁的未成年人,知道自己的亲妈从妃子变成了王后,自己也从庶子变成了嫡子,姬伯服却一点高兴的感觉都没有。
  就算看似会成为一个人生赢家,但是迟早都会狗带有什么好高兴的啊!
  姬伯服,现代穿越者,原名周般,穿越前是一个大学生,专业中文系,历史爱好者,在学完古代汉语和先秦文学专题之后的那个暑假,穿越了。
  穿成小婴儿的周般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才弄清楚自己的处境。
  毕竟上古汉语和他们那时候说的普通话差别太大,光是听懂别人在说什么就耗费了周般不少的精力。
  也正是因为在说话前就有努力学习这个时代的语言的底子打底,周般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天才少年的称号,本来就很喜欢他的亲爹更喜欢他了。
  但是周般一点都不高兴。
  如果他不知道他那个从没笑过的冰山美人娘是褒姒的话,或许他会开心一点的。
  褒姒,褒国美女,因褒国为夏禹之后,国姓姒,而褒国礼制“妇人称国及姓”,因此周般出身褒国的美人娘人称褒姒。
  既然周般的娘是褒姒了,那他的父亲当然就是那个因为烽火戏诸侯而“名垂青史”的周幽王了。
  听听这谥号,就能知道他爹在历史上的评价有多不好。
  周般姓周,不姓姬,所以穿越成为周幽王和褒姒的儿子姬伯服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很绝望的。
  这是开局就要扑的节奏啊!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在学先秦文学的时候,他还特意了解了一下西周和东周的历史,从初中开始,《东周列国志》他起码翻了五遍。
  周幽王的继任者是周平王姬宜臼,而不是褒姒的儿子姬伯服,周般对这个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要说周幽王自己认可的继承人,当然是姬伯服。
  就算周幽王死后,大臣们拥立的也不是姬宜臼,而是幽王之弟姬望,此君又名姬余臣,史称周携王,与周平王姬宜臼东西相对,但是后来,诸侯插手,周携王和他的“西周”小政权悲惨地扑街,“东周”的周平王姬宜臼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不过大概是因为周幽王废长立幼留下的不良影响太深远了,周平王姬宜臼去世之后,他的继任者周桓王姬林喜爱幼子王子克而厌弃长子周庄王姬佗,而周庄王姬佗则是喜爱幼子王子颓而厌弃长子周釐王姬胡齐。
  总而言之,东周时期,王室内乱频频,以“王子某之乱”作为总结的叛乱事件屡见不鲜。
  但是,就像是那些王子总会以失败者的身份收场一样,开创了废长立幼、废嫡立庶的开头的周幽王和他宠爱的幼子姬伯服,同样没有得到好下场。
  等到再大一点,终于开始系统的学习之后,周般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穿成姬伯服。
  这个时代的姓氏是两分的,贵族们有姓也有氏,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大周王室也不例外。
  根据记载,帝喾生后稷,至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国为氏。
  太王,即为古公亶父,是姬昌的祖父,周部是从他那时候才定在周原,正式以邑名命名的,所以到了姬昌的时候,他以周为氏,因此大周王室这一支,应当是姬姓周氏,而不同的姬姓诸侯国,诸侯们的氏则同样是他们的封国之名。
  所以,文王姬昌应当是周昌,武王姬发是周发,而后世的燕太子丹,则是燕丹。
  按照这种命名方式,作为直系王族的姬伯服,应当叫做周伯服。
  周般和周伯服好歹是一个姓,鬼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穿成周伯服,他也只能认了。
  当然了,因为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胆子妄称周王之全名,所以王室之中,无论是周王还是王子,都是被直接称呼名字的,从不加氏。
  因为后世的习惯,周般还是习惯以姬伯服称呼自己现在的身份,心中对其他人的称呼也都用的是姬姓。
  姬伯服知道老爹居然已经把发妻姜后给废了,而是立了自己的美人娘为后,就知道,距离他们一家三口——没错,被大儿子恨得要死的、连死后的谥号都是幽王这么个难听的谥号的周王姬宫湦,在姬伯服面前一向是个慈祥的好爹,“一家三口”这种话差不多也是他的原话,就是姬伯服总结概括了一下而已——集体扑街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姬伯服熟门熟路地走到褒姒的寝宫,只见里头一阵兵荒马乱,显然是忙着“搬家”。
  褒姒升级成了王后,很快她就要搬到属于王后的中宫去了。
  姬伯服皱着眉头往里走,宫人都不敢打扰他,这种时候,他脸上的表情倒是能显示出他和冰山美人褒姒之间的母子关系来。
  升级成了王后,褒姒依然是没有一点开心的样子,当然也不是特别的凄楚,却无端显出了一副忧郁的样子来。
  让姬伯服来评价的话,他娘就是活脱脱的西周版林黛玉啊。
  “母亲,可是因为宫内乱糟糟的觉得不舒心了?”姬伯服这样问着,又盯着褒姒的眼睛看。
  作为亲母子,他还是能从褒姒细微的表情变化中看出她的心情的,哪像他的蠢爹,天天觉得美人娘不开心。
  真要这样,他娘就不会是身体健康的褒姒夫人,而是整天泪盈余睫的林妹妹了!
  褒姒开口道:“我儿也觉得今日端的烦人吗?又不是什么喜事儿,怎么一夕间满宫都在为此事庆贺呢?”
  姬伯服的眼角抽了抽。
  褒姒是宠妃,已经被废的姜后是王后,虽然她们两个似乎已经处于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中,但是她们都是女人,姜后被废,宫中皆在为褒姒庆贺而无人理睬被贬入冷宫的姜后,怎么能让褒姒开心得起来呢?
  姬伯服:唉,我多愁善感的美人娘哟,我要怎么样才能拯救你呀!
  “父王前几日允了孩儿,待到八月西巡的时候,在外头多待些日子。孩儿想着,能不能去褒国看看,孩儿还没有见过褒国呢!”姬伯服这样说着,分神看着褒姒的脸色。
  显然他的提议很得褒姒的欢心,虽然她是孤儿出身,但到底在褒国长了这么多年,在宫中多年,她可还没来得及回褒国一看呢!
  “难为你这么想着我。只是你父王一旦带咱们去了褒国,外面又免不了有人要说嘴了。”褒姒的神色忧郁,很显然,过分的荣宠让她有些不堪其扰了。
  姬伯服晓得,毕竟这些年宫廷内外关于褒姒的话题就没有断过:“母亲不必忧心,天子出巡本就是常事,难不成父王连带咱们母子出游的权力都没有吗?”
  他这话倒是有些诛心了。
  虽然从周厉王因为改革受阻被迫逃亡彘地后王室的威严就更加地衰落下去,但是和东周相比,西周的周王无疑还是能保有天下共主的权威的。
  “你说的是”,褒姒同意了姬伯服安慰她的话,转眼又说起别的事儿来,“我在这里住久了,已经习惯了,搬去中宫去也没什么必要。服儿你是什么想法?”
  姬伯服还和母亲同住一宫——当然不是同殿,而是住在偏殿处——也不是很愿意搬去中宫。
  褒姒要是搬走了,姬伯服不能不跟着一起搬,到时候姬宫湦发现宝贝小儿子在中宫那里住不好,说不定会推动废黜太子姬宜臼的进程。
  姬伯服表示刺激已经很多了,用不着再提前给他一个“惊喜”了。
  “孩儿觉得母亲说的很是,中宫有什么好的?孩儿还不乐意往那处去呢!”
  姬伯服嘴上说得漂亮,但是他不愿意往中宫晃荡,多半还是被他大哥姬宜臼吓得。
  自从褒姒进宫后,王后姜后的地位就受到了威胁,姬伯服出生之后,姬宜臼母子的地位都受到了威胁,姬宜臼能喜欢得了姬伯服这个异母弟弟才怪的。
  小时候曾经偶然撞见这位便宜大哥的姬伯服,被那个大了他八岁的大哥吓蒙了。
  小时候的姬宜臼对庶母和庶弟就是这么一种态度,可想而知,在母亲被废,他自己的太子之位也不保的现在,他心中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绪。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充满后古代风格的对话,完全是因为蠢作者不知道西周时期的对话是怎样的Orz
  “帝喾生后稷,至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国为氏”,是《姓纂》里对周王室的氏名的解释,鉴于魏晋时期时的世家对姓氏、家世特别看重,而且《元和姓纂》对古籍资料多有考据,蠢作者就采用这一条说法了。
  文里提到的“八月西巡”是《礼记·王制》里头的记载,这一篇记载了周朝的制度,天子二月东巡至东岳,五月南巡至南岳,八月西巡至西岳,十一月北巡至北岳。
  关于周平王姬宜臼的年纪,因为史书上记载他逃亡外公的国家申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