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行有常-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有人以陛下行“广学新政”、推白纸与印刷术,造福天下士人,文治犹胜前人,请陛下准名列文庙,与孔圣等并列。
  司马师虽然将这些溢美之词一一收下,但最后也没同意臣僚的请求。
  张晓梦已经是白发苍苍的模样,而司马师却依然容颜不改。
  这个在登基之前就一手主导了朝鲜灭国、在登基之后灭万千邦国而封华夏子民的皇帝,看着慢慢的咽气的张晓梦,满脸漠然,似乎完全找不到外面无数人称颂的“仁君圣皇”的模样。
  ……
  张晓梦因为胃部疼痛突然昏迷,被送往医院三日后,才苏醒过来。
  醒来后的她洗心革面,不再沉迷小说和影视剧,但是对于魏晋时代的历史依然颇为痴迷。
  养病期间,她看着《三国志》中的《魏书》记载的“寿春农民妻自言为天神所下……帝疾甚,饮神水,然无用而崩……郭后赐死此女,以为帝殉”,愣愣地不说话。
  她总觉得,并不是这样的。
  病房里的电视上,播放着小说臆测的晋景帝司马师驾崩之前将后世治国的种种纲要留给后人的场面,看着白发苍苍、在临死前才将深思熟虑的一切拿出来、让子孙后代代为实行的司马师,张晓梦总觉得有很大的违和感。
  电视剧将司马师描述成了一位为天下百姓殚精竭虑,又重情重义的好皇帝,世家的衰落、对司马氏心怀不满的部分臣子被清算、远贬边邑,都是他的后人做的,但是这种白莲花一般的形象是许多大众认知中的司马师,事实上,电视剧最后的留遗旨已经是将司马师阴险化了。
  张晓梦迷茫:司马师,有电视剧上的这么阴险吗?……不,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
  不,这个人,这种形象,并不是真正的司马师。
  真正的司马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  阿师形象的阴险狡诈版,由张晓梦、也就是梦仙子同学倾情提供,当然和这一卷全文表现的阿师主观白莲花、纯洁无暇、颇受委屈,只在最后稍微暗黑了一把的形象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第六卷 :不为隋叹 


第122章 长孙
  开皇三年; 隋都由汉长安城迁往新都; 因天子杨坚在北周时曾受封大兴公,故新都名曰大兴城。
  作为太子长子而养育在祖父、祖母膝下的杨俨,在摇摇晃晃的迁都路上; 苏醒了过来。
  现在的杨俨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只有一个小名金鳞儿。
  杨俨的祖父杨坚“傍无姬侍,五子同母”; 与祖母独孤氏的感情极好; 五子五女都是同嫡妻所生。
  杨俨的父亲杨勇是祖父寄予厚望的嫡长子,从小就特加培养。
  而杨俨; 虽然他是庶妃所生,母亲在太子五品姬妾中只是第四位的昭训; 但她殊为得宠,杨俨又是太子长子,在太子妃无有子息的如今,他可谓是皇孙辈中理所当然的第一人。
  然而杨俨却知道; 这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 面上看着光鲜罢了。
  大兴城就是隋唐之后的长安城; 原本的长安城是汉长安城; 以龙首原作为分割线。
  因为大兴城与汉长安城并不远,所以在杨俨醒来后不久,他们这一部分人的迁都工作已经完成,大兴城已经到了。
  杨俨在路上倒是无甚印象,醒来后; 便问身边人:“阿翁、阿婆,在哪里?”
  服侍他的内侍允恩答道:“大哥先梳洗一下,圣人那边已遣人传唤,道是大哥你醒了便过去,大哥很快就能见到阿翁与阿婆了。”
  他的语气轻柔,唯恐吓住了杨俨,又上手摸了摸杨俨的额头,道了声“佛祖保佑”。
  杨俨点了点头,任凭宫人们服侍。
  他养在祖父母的膝下,相互之间传话也甚是方便,纵然是在宫中,也不过是几个偏殿的距离。
  杨俨面上看着恹恹的,打不起精神来,到了杨坚与独孤皇后面前,强打着精神行了礼,便被杨坚抱置在膝上。
  杨俨安静地坐在杨坚的怀里,心里已经是感慨万千。
  这已经是他的第三次人生了!
  第一世,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因为意外身亡之后,穿越成了同名同姓的幼童杨俨,也就是隋文帝废太子杨勇的儿子。
  前世的他对这段历史并不算太熟悉,只知道需要提防二叔、也就是未来的隋炀帝杨广,并且努力地讨好祖父母,希望为父亲加分,但是最后,依然没能逃过父亲被废的厄运。
  作为废太子的长子,杨俨知道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但是最令他没想到的就是最先替杨广说出斩草除根的提议的,不是别人,而是他和两个同母弟弟的亲外祖父,云定兴。
  杨俨被二叔杨广毒杀,剩下的同样是杨勇血脉的九个弟弟也没有逃过厄运,最后一一身亡。
  而这一世,在悲惨的挣扎过后,他重生回到了穿越之初——养在杨坚与独孤皇后膝下的杨俨生病的时候。
  暂时整理好了自己的思绪,杨俨对着独孤皇后扬起笑脸,可怜兮兮地说道:“阿婆,金鳞儿饿,糖,吃。”
  原来的杨俨将所有带甜味的东西统称为糖,如今的杨俨自然也延续了他的说话习惯。
  独孤皇后听罢,反手将他抱过来——杨俨生于开皇二年,今年虚岁两岁,一般的孩童也已经能学话、说话了,虽然因为他是穿越者的缘故,思绪更敏捷一点,但是这个时间段,他才刚刚穿越,为了不显得反常,少不得要学习一下幼童吐字不清晰的说话习惯——点了点他的鼻头:“金鳞儿可真是嘴馋,只是你还是小孩子家家的,糕点可不许多吃。”
  独孤皇后说着,作势把杨俨移得离边上那张摆着果盘并一盘糕点的桌子更远一点。
  杨俨在她的怀中哭闹起来,只是动作不大,吵闹声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对于有五子五女的独孤皇后来说,这只是小儿科,反而更加想要逗弄杨俨。
  这边正闹着,外头又有人通禀,道是汉王过来了。
  杨坚与独孤伽罗生有五个儿子,除了作为太子的长子杨勇待在京城之外,次子晋王杨广与三子秦王杨俊、四子蜀王杨秀都已经被分封到外地去做诸侯王,以稳固国家统治,最后只剩下一个汉王杨谅没有就国或者镇守地方。
  开皇二年、其余皇子分别镇守地方的时候,排行第四的蜀王杨秀也都已经十岁了,只有汉王杨谅,时年八岁,因为年纪最小的原因依然养在父母膝下。
  杨谅进门来向父母请了安,便极其自觉坐到独孤皇后身边去,又因为不知从何处弄得满头大汗,从果盘里拿了一个梨,故意在杨俨面前吃得卡兹作响。
  杨俨气道:“益钱,坏坏!”
  益钱是杨谅的小字,杨坚与独孤皇后毕竟夫妻情分深厚,保留有更多的普通人家的称呼习惯,对于子女,也多是称其小字。
  杨俨作为小辈,却用训斥的口气说出杨谅的小名,让杨坚与独孤皇后都忍俊不禁。
  到午间的时候,命人传膳,虽然杨坚与独孤皇后都素来提倡节俭,但是这里毕竟有三个大人——杨谅虽然只有九岁,但是比起杨俨,自然算是大人——还有一个孩子,饭菜就做得丰盛了些。
  杨俨年纪虽小,却不像许多富贵人家的孩子一样,长到三四岁依然让乳母抱在怀里,吃的主食依然是乳汁,他已经开始用一些鸡蛋羹之类的辅食了。
  四个人正其乐融融地用着饭,又有人通禀,道是皇太子来了。
  杨勇这一年也不过十九岁,还是个年轻人,相貌也很符合这一家人俊美的特征,且这时候并没有失宠,依然很得皇帝与皇后的看重,但是这时候听到内侍通禀皇太子的到来,杨坚与独孤皇后都不怎么欢喜。
  等到看到自己那为人虽然仁厚但是个性颇为张扬恣意的父亲进来的时候,杨俨心中就暗道不好。
  整顿饭的时间,杨勇都在围着杨俨这个儿子转,恨不得将自己久不见长子的心情尽数地抒发出来,但是他这样,显然是在侧面表现他对父母抱养长子的不满,杨坚和独孤伽罗这为人父母的,又怎么能高兴得起来?
  杨俨记得,前世就是杨勇经常派人来向杨坚夫妇讨要他,要将他带到太子东宫去抚养——整个大兴宫的宫城分为三部分,东宫离皇帝、皇后的居所并不算太远,杨勇并不是不能见到儿子——最终导致杨坚夫妇如鲠在喉,更将此事作为罪状之一。
  等到杨坚说起自己废太子、对太子不满的理由之时,就将“初,长宁诞育,朕与皇后共抱养之,自怀彼此,连遣来索”,作为了杨勇的罪名之一。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什么呢?
  杨坚与独孤皇后这对天下最尊贵的夫妻要抚养孙儿,这本来是给杨俨长身份的事情,更能说明他们对杨俨的看重与宠爱,但是杨勇这个不识趣儿地,似乎担心自己的长子在父母那边受到了虐待似的,经常派人到父母那边说要将儿子讨回来,自己抚养,明摆着信不过自己的亲爹娘。
  这不是缺心眼儿是什么?
  老爹犯傻,这辈子第二次重来,杨俨可不敢再跟着他一起犯傻。
  俗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要是杨勇自身真的无懈可击,怎么会让杨广成功挖了他的墙角,把他从太子变成了废太子?
  于是乎,杨俨在吃饭的时候,故意将速度加快,甚至挥退了宫人,自己闹着要用汤匙进蛋羹。
  非要在父母面前作态,向儿子表示他是二十四孝好爹的杨勇当即不由分说地将杨俨从专门的小凳子上抱了起来,另外抱着他坐了一个位置,要亲自给儿子喂饭。
  杨俨扁扁嘴,用小孩子特有的奶声奶气的声音说道:“金鳞儿自己吃,阿耶,也,自己吃!阿婆喂金鳞儿,不喂阿耶!”
  他的话说的前言不搭后语,杨勇自然要问这是什么意思。
  杨俨便用“阿耶给金鳞儿喂饭,是因为也想等会儿让阿婆给他喂饭;金鳞儿自己吃,所以阿耶也要自己吃;金鳞儿已经长大了,不用阿耶看着吃饭了,阿耶也已经长大了,不用阿婆、阿翁看着吃饭了”这样的思路强行解释了一波。
  杨俨努力地想给往儿控路上走的蠢爹加一个别扭的、想要亲近父母的人设,这么近的距离特意跑来看儿子不是因为担心爹妈虐待自己的娃,而是想要找借口跟爹妈再亲近一下。
  杨俨的梯子都已经给杨勇架好了,只看蠢爹的演技和理解能力在不在线了。
  听罢杨俨的童言稚语,杨勇失笑,但是他人也不蠢,自然晓得自己的行为可能伤了父母的心,自然就顺着杨俨的梯子往下爬。
  一边失笑着让宫人继续服侍杨俨用饭,一边腆着脸说要来蹭阿耶、阿娘的饭,让人与他也添一副碗筷,杨坚与独孤皇后自然无有不应。
  一时间,这饭桌上只剩下其乐融融的阖家欢景象。
  作者有话要说:  新的一卷开始了,这一卷的主角任务很艰难啊!【叹气】
  史书上没有记载杨勇和其诸子的年龄——然而杨勇的四个弟弟都有详细的年纪记载,因垂丝汀——所以这里的年纪是蠢作者推断的。
  杨勇、杨俨年龄推断:
  杨广及剩余三个兄弟年龄隔两岁,然杨广初受职时为13岁,推杨勇授官时间,则可能比杨广大四岁,且因祖父的功绩而受封为侯,则出生时间当在祖父去世之前,即568年之前,初步定于565年,祖父杨忠出征、归来之后,这个时候最有可能因祖父的军功而幼年受封为侯。
  则开皇元年,杨勇十七岁,二弟杨广十三岁,三弟秦王杨俊十一岁,四弟蜀王杨秀九岁,五弟汉王杨谅七岁。
  杨广长子杨昭生于开皇四年正月,而杨勇长子杨俨为皇长孙【不确定,隋文帝杨坚对杨俨的形容是“此皇太孙也”,说是太子长子、非皇孙中最长的也有可能,但这里取皇长孙的可能性】则杨俨的生年在开皇三年之前(包括开皇三年)。
  初步定其生年比杨昭怀上的时间早。
  杨俨外祖父云定兴在杨勇受封为太子后才开始巴结他,而且看云昭训的生年,她和杨勇勾搭的时间不可能太早,则杨俨生年不大可能在开皇元年。
  因此暂时推断杨俨生于开皇二年,这里采用这个时间。
  关于杨俨的小字【小名】:
  因为有“此皇太孙也,何以生不得地”,然后云定兴对“天生龙种,所以因云而出”的敏对,给主角取小字为金鳞儿。
  杨勇、杨广几兄弟都有小字,杨广的几个儿子也都有小字,因此取小字的情况应该挺常见的,而且太子诸子是后来才一同取以嘉名的,也就是说可能长到几岁了都没有名字,那肯定有小名了……


第123章 梦魇
  用罢了饭,杨俨在一旁自顾自的玩; 杨勇之前似乎想说什么话; 用完了饭之后; 却好似这回只是单纯来蹭饭的一样; 一个字儿也不往外蹦。
  然而到底是知子莫若母; 就在杨勇盯着杨俨瞧的空档; 独孤皇后发话了:“晛地伐,我许久未见到阿元了。我也知晓,迁宫之后,哪宫的事情都多。等到东宫的事情处理好了; 让阿元来见我。”
  杨勇听到“阿元”这个称呼,面色骤然一僵,只是独孤皇后发话; 他也不敢违背; 只得答道:“阿娘放心; 儿知道了。”
  “这就好”,独孤皇后说道; “金鳞儿虽是庶出,但毕竟是你的长子,阿元是你的嫡妻,金鳞儿是要称她为‘家家’、‘阿娘’的,这许多日子,不见可不行,感情是要从小培养的。”
  独孤皇后只说太子妃; 并未提及杨俨的生母,显然是在告诫杨勇,不要打着让儿子和其生母亲近的主意。
  在一旁玩耍的杨俨听到这段丝毫不避人的对话,心中已是一片哀叹了。
  他是庶出,母亲原本是一个工匠云定兴的女儿,因云定兴能媚上邀宠、常做些拐带太子奢侈享乐却投其所好的事情,所以太子还算看重云家,云定兴的女儿容貌又颇为美艳,于是将她纳入宫中,封为昭训。
  太子的嫡妻姓元,乃是朝中一位重臣元孝矩的女儿,太子娶妻,在这个皇朝初立的时候,自然不可能只谈感情,更重要的是家世地位以及其能带来的助力。
  前世的独孤皇后谈及为何想要废了杨勇这个太子的时候,曾经忿然说道“我为伊索得元家女,望隆基业,竟不闻作夫妻,专宠阿云”,可见独孤皇后对杨勇宠妾灭妻的做法是相当不满的。
  独孤皇后是代北贵女,而在他们的认知观念中,需要“姻结贵戚”,也就是说,高门显贵之间互结姻亲,以稳定权力,但是杨勇专宠云昭训等庶妃的行为却显然破坏了当初独孤皇后和杨坚为其选择元氏为太子妃的本意。
  独孤皇后对杨勇的不满,大抵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不过因为有独孤皇后的撑腰,再加上太子妃自身的家世也不俗,所以她的性子可不像一般人想象中那么柔弱端方,而是像火一样热烈,或者说暴烈,很对独孤皇后的胃口。
  若是杨勇自己“持身正”,有个性子烈的太子妃,独孤皇后可能会“同性相斥”,感到不满,但是谁让太子夫妻失和,反而让皇后对太子妃产生了同情心理呢?
  最后元氏的死因比较离奇,据说是因为心疾两日病亡的,作为杨勇的亲娘,独孤皇后提出的第一个猜想就是他和宠妾云昭训一起毒害了太子妃。
  前世的杨俨知道这消息的时候,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实在不禁感叹这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而且还不一定是杨勇做的。
  突发性的心脏病并不是没有,杨勇已经和太子妃闹得那么僵了,谁都知道,骤然害死太子妃对他难道会有什么好处吗?
  反正太子妃元氏死了之后,云昭训也没被扶正,那他们这么做除了给自己身上泼脏水,还有别的作用吗?
  作为杨勇的庶子,杨俨对自己的身份认知很清楚,保住老爹的太子之位是第一要务,而老爹的嫡妻嘛,屁股决定脑袋,如果他仅仅是一个旁观者的话,或许会愤慨杨勇宠妾灭妻的行为,但是当杨勇宠的那个妾是他的亲娘、杨勇的太子妃是一个恨他们这些庶子欲死的烈性子贵女的时候,杨俨觉得自己还是什么都不说的好。
  杨俨不想和元氏接触,上辈子其实他已经碰过壁了,这辈子不希望再来一次,然而对长孙还算看重的独孤皇后突然转头,问道:“金鳞儿想不想见家家?”
  杨俨无法,自然只能回答说:“想。”
  不过他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也算是个机会。
  杨勇虽然宠爱庶妃,常下太子妃的面子,但是和后期将近于水火不容,时时争吵的情况相比,他们还是有生下嫡子的可能的。
  太子妃元氏自然也抱着这样的期望,所以在前世穿越之初,知道自己只是庶长子的杨俨还想着要不要试着去讨好一下太子妃元氏,结果自然是热脸贴冷屁股,元氏起初并不算看重杨俨,对他这个庶子反而有种眼中钉、肉中刺的意味。
  一个巴掌拍不响,虽然这样的解释有为渣男老爹洗白的意味,但是为了杨勇的太子位,杨俨也只能降低元氏在独孤皇后心中的评分,以侧面提升杨勇的形象了。
  杨俨的身边散落着七巧板,又有鲁班锁、九连环、华容道等益智的玩具,只是和前世真的是初见不同,这一世的杨俨对这些玩具显得有些兴致缺缺。
  杨勇兴致勃勃地跑到他身边来,要给他做示范,教导他玩这些玩具。
  杨俨撇撇嘴,看着傻爹这副模样不说话。
  杨勇玩得倒是很开心,他大概是许久没有玩过了,但是对解法还有记忆,所以解起来虽然生疏,但速度还算不错。
  看着杨勇有如此兴致,独孤皇后看着不禁长叹一声:“晛地伐现在这模样,也不知道他和金鳞儿谁的年龄大,谁的年龄小了!”
  汉王杨谅便在一边调笑道:“金鳞儿看着倒是比大兄稳重。”
  那边杨勇拿七巧板搭了一个图样,在杨俨面前献宝似的炫耀,杨俨似乎是要伸手去够他手里的七巧板,又似乎是拍拍杨勇的手表示鼓励,看起来两个人的年纪似乎确实颠倒了。
  独孤皇后听罢杨谅的话,笑道:“晛地伐自幼便是这么个性子,也不知像了谁。”
  这样说着,她又想起往昔来了。
  杨坚与独孤皇后夫妻感情甚好,五子五女都是嫡出,儿女都是在膝下悉心养育过的。
  对于每个子女,他们都有一大堆能回忆的事情,而人一回忆起从前,就容易心软。
  杨勇作为长子,自然是这对夫妻寄予了厚望的继承人,小时候是手把手教导,品性也很端正。
  独孤伽罗想起杨勇幼时稚气未脱的模样,冷硬的心又柔软了几分。
  那边的杨勇还在献宝,杨俨拿起九连环跌跌撞撞地跑到独孤伽罗身边去:“阿婆,解,阿耶,不要!”
  说着,他还煞有介事地点着头。
  殿中顿时笑闹成一团。
  杨勇有些窘迫,故作发脾气的样子。
  殿中一片欢声笑语。
  然而这几日迁都,事务繁忙,很快他们就要忙起来。
  杨勇初被封为太子的时候,就被批准参与军国大事,而从前受到的培养让他做出的选择都比较能令父母满意。
  午间休息了一会儿之后,杨勇干脆被留在杨坚与独孤皇后这边,同他们一同处理一些事务。
  独孤伽罗与杨坚并称“二圣”,也就是说,杨坚将属于皇帝的权柄分了很大的一部分给自己的皇后,处理事务的时候,是他们两人一同处理的。
  于是很快,杨俨就剩下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玩着,汉王杨谅也是有功课要学习的,并不是很轻松。
  作为照顾他的主力内侍,允恩又服侍犯困的杨俨入睡,在睡梦中,杨俨梦到了前世被杨广用鸩酒毒死的那一幕。
  作为废太子的儿子,他其实有深刻的认知,晓得杨广不会放过他,常常被杨广带在身边出行的时候,就认识到杨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弄死他,常常提心吊胆地活着,其实还不如早点死的好。
  但是,鸩酒的感觉实在是太痛苦了,四肢逆冷、呼吸困难,到最后呼吸的时候会大口大口地吐血,只恨未能速死。
  “大郎?大郎!”
  被允恩唤醒的时候,杨俨满身都是汗。
  这青年内侍双手合十默念了几声佛,才放下心来:“大郎可是被魇住了?方才怎么叫都叫不醒呢!”
  杨俨的情况早就传到杨坚夫妇那里,杨勇放心不下,因此杨坚夫妇先打发他来看看杨俨,午间的时候还好好的,怎的下午的时候就成了这副模样。
  杨俨自然不能对杨勇说实话,不过他小孩子家家的,这个年纪思想都没发育多少,心绪当不似成人那么复杂,魇住了这种事情,不能轻易发生在他的身上,否则若是深究,指不定又要扯到杨勇的后院争斗里去。
  最大可能背锅的就是太子妃元氏。
  只推说不知道的话,杨俨不知为何,又颇为不甘。
  只是一直等到杨勇进门,杨俨也没找好借口,只能将这事儿当作杨俨这个小孩儿身体弱,迁新都的路上怕是遇着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等到将近半月之后,四月初二,杨俨见到一幅柳树图,才想起该怎么解释自己被魇住的事了。
  柳树同槐树一样,在民间风俗中有不祥的兆示,道是易招鬼,杨俨若是说自己梦见了柳树,倒是能侧面解释一下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