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行有常-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边的独孤皇后又说:“阿萧从并州那边来,快到大兴了。你说她和阿摩才成婚多久,便怀上了麟儿?阿元看着便是个好生养的,若你没有只是虚应故事,她怎么会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杨勇羞红了脸:“阿娘,这些话如何要说得这般明白?儿子是省得的。”
  看到这一幕,杨俨不禁感叹,岁月果然是一把杀猪刀。
  想他上辈子,杨勇和独孤皇后的关系彻底恶化之后,独孤皇后再拿着杨勇“内宠颇多”而嫡妻无宠、死因可疑的事情说事儿,杨勇的回答就变成了蛮横的“恨阿娘不与我一好妇”,甚至还指着独孤皇后边上的一应侍女,说等到他登基之后,这些人都是他的。
  杨勇明显是怒火中烧,把脑子烧坏了,这段话的结果就是让独孤皇后更加不满意他,然后,当了二十年皇太子的杨勇同学正式被废,没了当皇帝的可能。
  杨俨那边还在感慨呢,就听得独孤皇后一锤定音:“你说缓缓,那也不是不行。金鳞儿可不能被耽误了,就养在我同你阿耶这儿,你想看他的时候,自可以来看,只是不要随意将什么人都带来!”
  作者有话要说:  五点半起床去学车,今天一整天都很想睡,嗯,这就是典型的早起毁一天啊QAQ


第126章 宇文
  晋王妃萧氏被接到了大兴宫中待产; 养在皇帝、皇后身边的杨俨见到她的频率比见到太子妃的频率都高。
  作为一个尚在襁褓之时就因为命格的原因辗转多方抚养的人; 萧氏实在是个好脾气的女人,即便连杨俨这个太子之子,都不得不赞晋王妃一声好。
  相比之下; 太子杨勇的太子妃因为性格刚烈,爱和杨勇对着干的原因,反而不那么称职。
  萧氏的到来,让杨俨另外见到了一个人——姑母杨丽华。
  杨坚和独孤皇后生了五个女儿,但是女儿之中,名气最大的,一定是长女杨丽华; 北周宣帝宇文赟的天元大皇后、被杨坚害死的静帝宇文阐所尊奉的皇太后、大隋乐平公主。
  杨丽华是杨坚和独孤皇后最年长的孩子,虽然在宇文赟在位的时候; 处境堪忧; 但是她一直以大周皇太后自居; 而不愿意承认父亲杨坚的大隋。
  因为各种感情因素的加成; 杨坚和独孤皇后对长女都颇为愧疚; 纵是她这般表现,也没有叱责她,反而愈发愧疚。
  开皇三年,大隋迁都; 实际上作为大隋公主而不是大周太后的杨丽华随行,但是只看杨俨在这里这么久都很少见到她就知道她依然存在心结。
  等到晋王妃来了之后,因为她口才好; 又会说服人,竟慢慢地开始替杨丽华与杨坚夫妇说和,修复起他们的关系来。
  杨俨的年纪小,之前自然是见不到这位刻意避人不见的姑母的,可是之后,他却渐渐觉得杨丽华和杨坚夫妇的往来多起来。
  杨丽华的身边还养着她的女儿宇文娥英,因为是女孩儿,所以宇文娥英的命运比之她的三个异母兄弟要好一点。
  周宣帝宇文赟的三个儿子在杨坚建国之后,都被斩草除根了。
  虽然是前朝的帝女,但宇文娥英又是今上的外孙女,为了表达对女儿的愧疚,杨坚对外孙女也颇为看重,很是宠爱。
  这么一来,就苦了杨俨。
  虽然皇宫很大,但是皇帝亲近的人就那么一撮,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杨俨也常常和自己的那位表姐宇文娥英碰见。
  不过别误会,他们俩是不可能有汉武帝刘彻和废后陈氏那样的关系的,谁让宇文娥英的年纪已经大了,在杨俨的记忆中,再过三年,她就要成婚了,而杨俨还是个刚刚吃辅食的小屁孩儿,两个人之间怎么可能存在什么暧昧?
  不过为了拉近儿孙们之间的关系,宇文娥英作为表姐常常同杨俨玩才是真的。
  但是不论辈分的话,和她玩得最多的还是汉王杨谅。
  虽然杨谅是舅舅,但是宇文娥英的年纪比他大,又想着自己是长辈,要宠着外甥女,因此经常被欺负得不要不要的。
  小小软软,因为年纪小而比较行动不便的杨俨也没有逃出宇文娥英的毒手。
  宇文娥英活泼,其实是一件好事,杨坚和独孤皇后很是乐见其成,就苦了杨俨,和未来他见到的宇文表姐相比,现在的宇文娥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
  熊孩子已经让人不堪其扰了,再加上乐见其成的熊家长,这就完完全全的变成了灾难。
  被迫享受了前世没有的待遇,被表姐穿上了襦裙打扮成了女孩儿模样的杨俨生无可恋。
  而他威严的祖母独孤皇后,甚至还特意让人将这装束保留了下来,等到中午老爹杨勇来见过了之后才让人给他换掉。
  作为杨勇的长子,杨俨实在生了一个好时候,杨勇还只是初为人父。
  儿子有了,又想要女儿了。
  杨俨还记得前世,老爹总共生了十个儿子,却只有两个女儿,因此只论家庭地位的话,他其实更疼女儿一点。
  当然,论看重程度的话,杨俨表示舍我其谁?
  在现在,看见长子被穿上女装,日后妥妥儿的黑历史的表现,杨勇大笑了几声,竟说道:“依我看,金鳞儿扮成这模样,倒不能叫金鳞儿这小字了。依我看,玉凰儿似是不错!”
  杨俨的脸涨得通红,只可惜,依然改变不了自己被祖父母和父亲拿来说笑的现实。
  这边杨坚夫妇、杨勇、杨谅并晋王妃与宇文娥英,都在此处说笑,便听得有人来报,说是大公主过来了,杨坚夫妇忙让杨丽华进来。
  杨丽华从前以大周太后自居,就连通报的时候,都刻意让人说她是“周太后殿下”,只是最近态度软化,也不盯着通禀的人看他们怎么报的了。
  杨丽华过来,先与父母见了礼,转头便问宇文娥英:“我听说你将皇长孙扮了女装?还同汉王将花园那边挖得坑坑洼洼的,累得汉王被训斥了一通?”
  宇文娥英瞥了她的同谋杨谅一眼,俏皮地吐了吐舌头,才承认道:“是……”
  杨丽华听她承认,便当即呵斥道:“胡闹!你的胆子竟愈发的大了。这宫中是你能随便闹的地方么?捉弄人还捉弄到汉王、皇长孙的身上去了!”
  杨坚和独孤皇后只觉得女儿是在指桑骂槐。
  宇文娥英是前朝的帝女,若是杨丽华还是皇太后,作为静帝宇文阐的姊妹,宇文娥英纵是在宫中怎么闹腾,也是不为过的,杨丽华这是在演给他们看呢!
  汉王杨谅出生的时间晚,和气场强大的长姐不甚亲近,于是只有太子杨勇,在杨丽华话音落下的时候开口:“阿姊你也别说大娘了,她这般同我们亲近,正是一家人呢!”
  语罢,亲自站起来,将杨丽华迎到他的座位上,自己往边上移了一位,道:“瞧阿姊的气色,当是还未用膳吧?大娘的口味同阿姊你真是一模一样,阿耶和阿娘特意吩咐人做了这些菜式,阿姊你坐下来用点吧。”
  杨俨对老爹的神反应佩服得五体投地,果然,在不抽风的时候,老爹是个很正常的好太子嘛!
  晋王妃萧氏也在一旁搭腔:“是啊阿姊,大娘已在这儿用饭了,你若一个回去,未免冷清了些。我听闻宫中的厨子还是从前国公府上的旧人,阿姊正好坐下来,尝尝饭菜的味道同从前一不一样!”
  杨丽华只好在杨勇的位置上坐定,虽然杨勇是太子,但是一家人不必总讲究礼仪,且杨勇坐得离杨坚夫妇最近,换了位置之后,杨坚夫妇便能更好地看女儿了。
  皇帝夫妇争相给女儿夹菜,杨俨忍不住默默吐槽,因着从前国公府的习惯,家中成员感情甚好,常在一同用饭,因此大隋立国之后,皇宫中几位皇室成员一同用饭的时候,习惯实行合餐制,不过每样饭菜都是用公筷夹好了再用的。
  现在看来,这种习惯的好处就是在这种时候体现的吧!
  杨丽华别别扭扭地说道:“阿耶、阿娘贵为帝后,用饭的时候怎能为我夹菜?让侍人们来便是了。”
  “只恐旁人不似我们一样清楚你的口味哩!”独孤皇后说道。
  那边宇文娥英又插嘴道:“阿娘却不似外婆那样通晓我的口味!有些菜她同我一般爱吃,但有些菜我却是不爱的!”
  又举了几个杨丽华错给她夹错菜的例子,独孤皇后听罢,只觉心里暖洋洋的:“那是你阿娘心中有我,才将饭菜记成我爱吃的那几样了。大娘日后与阿娘一道来外婆这里用饭,有甚么爱吃的,我让人多做些,若是你阿娘再给你夹错菜,便将菜给外婆,外婆爱吃。”
  此后杨丽华与父母的感情果然愈发和洽起来。
  晋王妃到底是女眷,虽然杨勇同杨丽华是亲兄弟,但是对于杨家夺了宇文家的江山,杨丽华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对杨勇也不似从前亲近,而杨勇纵然想与姐姐重续姐弟情,也没有多少时间,毕竟事务繁忙,相比之下,晋王妃真是天然的优势了。
  杨勇被废后,朝中数有大臣为他说话,可见他并没有到人心尽丧的地步,只是皇帝、皇后夫妇的感情偏向已然出现,给他使绊子的又是血缘极近的家人,最后终究是无力回天。
  在杨俨的记忆里,姑姑杨丽华最初同父亲杨勇的关系不错,后来就渐渐地被杨广笼络了去,最后杨勇的倒霉,除了杨广之外,杨丽华也“居功至伟”。
  除了杨广这个大敌之外,杨俨表示,对于一切可以笼络的人,他都会努力去拉拢,不管前世是不是有大仇。
  他们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因此撕逼什么的先放在一边,他也不想一重生就像疯狗一样乱咬人。
  给人使绊子,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才是他的目标。
  这么想着,还穿着女式襦裙的杨俨朝着杨丽华露出了一个可爱的笑脸,还带着深深的酒窝,杨勇这个做父亲的最先在一旁起哄:“阿姊,你看,玉凰儿在朝你笑!”
  “甚么玉凰儿?金鳞儿已大了,能记事了,晛地伐你可别说这般不成体统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  打下“有皇位要继承”这句话的时候,蠢作者内心简直是感慨万分,甚至脑内还有很多的小剧场23333
  假设熊孩子的设定换了个人,表弟杨俨欺负表姐宇文娥英【当然,只是假设,咱们金鳞儿应该一直走的是可爱的芝麻汤圆的路线23333】:
  杨丽华怒气冲冲讨说法:说,这个熊孩子【鱼孩子?】该怎么处置?
  家长:唉哟,小孩子互相打闹很正常嘛!我们家孩子很乖的!【熊家长专用语,请勿模仿学习】
  杨丽华【气到原地爆炸】:你就这样教孩子,怪不得他会这么熊!你们家是有皇位要继承吗?!
  家长:唉哟,你怎么知道的?


第127章 杨俊
  杨俨只觉得自从自己重生之后; 宫中就愈发的热闹了起来。
  开皇三年,又有功臣阵亡; 杨坚怜悯其子; 下诏令其入宫抚养。
  新入宫的这个年轻人,名唤李敏,是未来的柱国、宇文娥英的夫婿。
  如果杨俨第一世的时候见过李敏的资料的话,就会知道宇文娥英和她的夫婿最后也被牵扯到了隋末的谶语事件中去; 最后被杨广给狠心地赐死了。
  隋末; 有“李氏当为天子”之语,在世间广为流传; 因为文帝杨坚曾梦到洪水淹没大兴城; 因此杨广认定; 所谓的当为天子的那个李氏子,名字中定与水有关。
  李敏小字“洪儿”; 因此和谶语相对。
  再加上李敏的堂叔李浑正是在隋末被杨广因为谶语所猜忌的另一个重要人物; 因此他们家族的命运在隋末可不算太好。
  但是; 只从隋初的开皇三年来看; 李氏家族依然极为兴旺; 李敏虽然没了父亲; 但是他战功赫赫的伯祖父申国公还在世,父亲的几位兄弟也有着郡公、国公的爵封,在朝中位高权重,而按照杨坚在早期表现出来的对功臣子弟的优待,未来的李敏还会承袭父亲的广宗县公之爵; 未来可期。
  杨俨在宫中见了李敏几面,和未来迎娶宇文娥英,保证了地位、获得了家族更多的重视的李敏相比,现在的他还是一个初丧父的少年,由于父亲早丧,他们这一支在族中、支脉中的话语权显得很弱,在皇宫中“寄人篱下”的他也显得颇为拘谨。
  开皇三年年末,元旦前百官给假,宫中行家宴。
  虽是家宴,但宫中不是什么人都能上桌的,最起码,东宫那里就来了太子与太子妃两个人,其他人连影子都没见到。
  杨俨用些小点心,也觉得很愉快,并不觉得桌上少了什么人,只是独孤皇后与杨坚两个人子孙成群,感受就与他大不相同了。
  晋王妃萧氏代表着晋王,汉王杨谅也在自己的座位上好好儿地坐着,在场的还有在京的公主与驸马,只是少了晋王杨广、秦王杨俊和蜀王杨秀。
  因为有晋王妃在,杨坚夫妇最思念的倒不是晋王,而是秦王杨俊和蜀王杨秀这两个儿子。
  虽然和汉王杨谅比起来,他们对这两个儿子的宠爱程度不高,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尤其是秦王杨俊的年龄渐长,到了要娶王妃的时候,父母在为他操心的时候,更是挂念起来。
  上头的独孤皇后提起杨俊、杨秀两个儿子,杨俨静静地瞥了她老人家一眼,只想为三叔杨俊默哀。
  皇族子嗣,所娶的也是高门贵女,这其实没什么问题,但是那位贵女的脾气太差就有问题了。
  和三叔杨俊比起来,杨俨都敢说和父亲杨勇吵得天翻地覆、人尽皆知的太子妃元氏是个贤良淑德的好女人。
  事实上,他的三叔杨俊是被王妃崔氏给毒死的,当时揭露出来的时候,可是震惊了整个大隋朝野啊。
  那边独孤皇后已经和杨坚说起,要为杨俊相看王妃,年后当选日子将他召回来成婚了。
  杨俨记得三叔的王妃是出身博陵崔氏的贵女,是崔弘度的妹妹,还是他的堂弟杨昭的王妃的亲姑妈。
  因为崔氏毒害了丈夫杨俊,因此真相揭破后,时封河南王的杨昭要同自己的妻子小崔氏和离,她那一支的女性婚姻也多有受到影响的,旁人与她们那一支深交的也少了,真可谓是一个人影响了一个家族的未来!
  当然,现在先不说秦王妃崔氏还没入选、秦王还没回来和她成婚,就连小崔氏的丈夫河南王杨昭都还没出生呢!
  但是,作为杨广长子的杨昭,他离诞生在这个世上的时间不远了。
  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晋王杨广长子杨昭于大兴宫降世。
  在杨勇被废之前,长宁王杨俨是众望所归的皇孙、未来的太子,但是当杨勇被废之后,取代他的就成了他的堂弟杨昭。
  事实上,和杨广相比,杨俨并不是很嫉恨杨昭,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
  作为孙辈的杨昭虽然受宠,但是和他父亲比起来,他还不够看。
  但是作为太子长子,未来还有将近二十年可以利用的杨俨,却能以孙辈的事情做更多的事情。
  君不见,后世的明朝有好圣孙之语,即使父亲作为储君不受天子的喜爱,也有可能报住自己这一脉的继承权啊!
  更何况,杨勇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只要他不作死,杨广想要把他拉下马只能花费更大的力气。
  杨昭诞生后,照例是只取了一个小名。
  因其生于大兴宫中,便取小字为廷生。
  晋王妃很快就回到了杨广的身边,但杨昭却留在了宫中,和杨俨一道,为皇祖父母所养育。
  上辈子的杨俨因为杨勇和云昭训的不懈努力,终于被他们带回了东宫,让杨坚与独孤皇后大为恼怒,更加宠爱杨昭这个孙子的同时,对不识大体的太子杨勇以及无辜受累的杨俨也不喜起来。
  上辈子对祖父母的好感度刷得不够,对老爹作死也没有多管,只想着帮忙掩饰、外加寻找二叔杨广的不良行径,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杨广的罪名没罗织好——毕竟人家早期就算是装的,也真的是没什么黑点——杨俨同两个云昭训所出的弟弟被祖母独孤皇后称为是“如许豚犬”,比之猪狗畜生之流,堪称穿越者的奇耻大辱。
  开皇末年,诸子夺位之势已显,而皇太子杨勇常居于帝后身侧,但凡有不妥之处,便被加倍夸大,这也是其失败的原因。
  重活一世,杨俨看明白了许多东西,此时就当早作准备了。
  杨昭出生后,有满月的习俗,一年后还有抓周。
  所谓抓周,又称试儿,虽说先秦时期在某些地区就已经有可能存在了,但是时人说起来历,都会追溯到吴大帝孙权。
  孙权晚年有二宫之争,一直犹豫不决,后来便令孙辈抓取信物,以观未来。
  据说当时吴末帝孙皓便抓到了玺印,以为天意,虽然最后孙权赐死了两个儿子,另立幼子为储君,但是若干年后,帝位轮转,孙皓登上帝位,时人便认为“试儿”之举果有奇效,逐渐作为传统流传下来。
  在杨俨穿越前,原主就已经抓过了,兆头吉祥,但只不过是一方普通的印章,杨坚、杨勇可没拿自己的印玺给孩子抓周玩。
  杨昭的抓周也没有特别了不起的地方,这个暂且不表,但是那个时间点,却是可以做一下文章。
  开皇四年这个时间段,要紧的事就是六月份的秦王杨俊回朝。
  其余的时间点,对外的战事,都不算显眼,最要紧的,便是开皇八年的灭陈之战,此后大隋才真正的一统天下。
  晋王杨广可去做监军,那为何太子杨勇不可?
  杨广后来渐得圣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江南经营多年,拉拢了许多南方的士族,太子杨勇与晋王杨广之争,还关系到士族归不归心的问题。
  所以皇后独孤伽罗可能更为感情用事一些,而皇帝杨坚要废掉太子,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后院嫡庶问题以及喜好奢华的原因。
  秦王杨俊和蜀王杨秀的年纪都不算大,骤然被放出去做藩王,绝不像兄长杨广那般习惯,杨俨觉得,作为一个合格的好侄子,他必须要拯救一下自己少年时期还是个纯良好少年的三叔杨俊了!
  至于后面会不会间接坑到晋王杨广嘛,杨俨表示:呵呵。
  六月份,最热的时候,秦王杨俊回来了。
  他在外头这两年,很是瘦了一通,看得独孤皇后心疼得和什么似的,等到日间父子议完事后,就叫人上些杨俊爱吃的东西。
  因为几个孩子都是亲生的,少年时都是娇养长大的,杨坚夫妇对每个孩子的习惯都了如指掌,杨俊很是感慨了一通,道是回到都城之后,方觉自己过的是好日子。
  只是没两日,杨俊就同杨坚夫妇闹起来了,宫中盛传,秦王殿下一时想不开,竟要去做沙门!
  所谓沙门,指的就是和尚,这年头,穷人做沙门不稀奇,富人做沙门也不算少,但是杨俊身为王公贵胄,从前虽笃信佛法,却也不似梁武帝萧衍那边到了“痴”的地步,如今怎么回了都城没两日,便闹着要出家去呢?
  杨俨猜测他是与杨坚夫妇闹别扭了,再一联想,大概是不想成婚,又或者是不想这么早就离京。
  他这么做,正好给了杨俨一个由头。
  杨昭三岁的时候有杨坚“天生长者,谁复教乎”的评语,杨俨觉得这一世,自己也当多出点风头。
  作者有话要说:  杨坚五个儿子里,就老三杨俊和老四杨秀的名字能连起来读。
  老五杨谅……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对不起,我邪恶了】
  下一章搞事,不确定能不能搞成,卡文ing我大概已经是个废人了Orz


第128章 兰陵
  开皇四年六月,秦王杨俊入朝; 留月余; 八月; 卫王杨爽入朝,是日,秦王纳妃,天子下令大宴百僚。
  杨俊纳正妃,虽然在礼制上场面不能超过太子; 但是也很是盛大了。
  杨俨作为杨俊的侄儿; 如今担起了压床童子的重任。
  于是杨俊成婚那天,杨俨也换上了一整套大红色的衣袍; 看起来很是喜庆; 配上他的外貌,看起来还真像是个粉雕玉琢的玉童子。
  压床童子取早生贵子的寓意,何况杨俨是皇长孙,身份不是一般的贵重。
  他在床上里里外外滚了两圈以后,就老气横秋地拍着新娘的手,同她说“三叔就交给你了; 你要好好待他”; 惹得特意出宫来参加儿子婚宴的独孤皇后与杨坚忍俊不禁。
  偏生跟着一道出门的太子杨勇还在那边拍着秦王杨俊的手重复了一遍; 说是把他交给王妃了,惹得喝酒喝得有些上头的杨俊红着脸要打他。
  皇帝和皇后是光明正大地出宫来的,但是借的是太子的辂驾,其他人只能心照不宣地当皇帝和皇后还留在宫中处理政务; 至于□□上的是什么人,不可说啊,不可说。
  崔氏这个王妃能做成,沾的自然还是家世与兄长的光,至于脾气,一般而言,各大门阀出来的贵女在外头的风评就没有不好的,如果不是有亲近的人、详细了解过了的话,大致情况下只能浮于表面。
  但是第二日,秦王带着王妃进宫的时候,真真是符合了新婚燕尔时的情景,虽不是好到蜜里调油,但也能看出二人的感情还不错。
  至于有多深嘛,虽说是夫妻,但是实际上也只相处了一晚的陌生人,还谈不上感情有多深。
  秦王杨俊新婚燕尔,然其妹妹兰陵公主杨阿五却已守寡年余了。
  杨阿五虽然年少,但是开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