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套路影帝-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宇文拓点点头:“你要沈白为你说话,朕亲自来了,给足了你们何家面子,你说说看,要朕如何信你们呢?”
  何继尧磕头说到:“草民的父亲就在岛上,他已经年迈,草民愿意作为向导引兵去琼州,家眷都留在这里。”
  宇文拓看一眼沈白,沈白点点头,示意他认得何继尧的父亲。
  “好,明天一早你们来津口港,朕在那等你们归来。”宇文拓挥手说到。
  “谢陛下!”何继尧感恩戴德的山呼。
  回去的路上,杭青青跪下来。
  “杭姑娘这是为何?”宇文拓不解的问。
  “民女愿意拿出家里所有大商船,随军出征,为亡夫报仇。”杭青青坚定的说到。
  “不愧是有情有义!朕封你忠义县主,就圆了你的心意。”宇文拓得了便宜也没小气,出口封了杭青青。
  “多谢陛下成全。”杭青青磕头谢到。
  “呃!别谢朕,朕是看许先生的面子。”宇文拓难得心血来潮的做了回红娘,看看许进,许进感激的谢到。
  岳扬看杭青青的举动心生佩服,宇文拓看他一眼:“岳公子如何说?”
  岳扬跪下:“岳家所有,但凭皇上差遣。”
  “好!”宇文拓拍拍手:“朕也封你宝应县主,望你为国立功!”
  岳扬磕头谢到,对沈白也投以感激的眼神。
  几家欢喜,沈白心里舒畅。
  晚上回去就在津口歇下。
  次日上午,外海的战船带着何家三十几艘大船组成的船队回来。
  何醒通带着家人下船,看到沈白就跪下:“多谢沈督帅帮忙。”
  沈白上前搀扶:“都是皇上洪恩,何老爷谢过皇上即是!”
  何醒通看向宇文拓,带着全族人跪下,宇文拓当场宣布了赦免,并把他们安置在辽东都护府先。
  “现在炮船不足,可以靠甲板炮弥补,但是主要是你的这种甲板炮的生产速度如何?”回到都护府宇文拓召集沈白等人商议。
  “炮一天能生产十门,火药我却是不足,很难生产到朝廷那样的质量。”沈白为难的说到。
  “哼,朕的军造处总得有点优势吧!”宇文拓得意的说到。
  “皇上还是得从汴京支援火药过来,臣这里全力开工,力求把火炮的数量弥补上来。”沈白回话到。
  “船队有了,你们看看谁人领兵出征好呢?”宇文拓看看沈白,子寰还有舒昱和许进。
  “皇上的意思要辽东出将?”沈白会意的问。
  “好是如此,也可以掩人耳目,兵士嘛,朕可以从汴京派五万人来。”宇文拓自信的说到。
  “贾世清倒是指挥过舰队袭击,但是云州军务也是天大的事情,品级低的战将分量不足,莫不如臣弟亲自去?”沈白问到。
  “不妥!”宇文拓摇摇头:“北原和西北吃紧,你作用重大,不可轻易离开,何况海上通信不便,一旦有事,鞭长莫及。”
  “那就要一个勋爵去了。”
  宇文拓想想:“就越王吧,只有他合适,你为他选好战将即可。”
  “是!”沈白恭敬的回到。


第91章 加封郡王
  宇文拓在辽东的四天收获甚多,和各个商贾家和商会进行了一次接见,大肆的布局了商贸的改革话题,这样的机会对于商人而言不仅是天大的机会,也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
  士农工商,商排最后,即便现在农商并重,但是商人们的想法还是没有那种摆脱历史束缚的觉悟。
  ‘商人重利’四个字是商人们自己都有感的认知,也是他们不敢反驳的事实。
  “要把商业当做国家发展的一种重要行为,士农工商缺一不可,没有商业天下物资不得通流,那四海之民依然贫困。若是无盐商,边地之民何来盐碘行走;若无粮食,西北之民如何度过青黄不接;若无药商,天下苦病之人如何求生;若无茶商,北地牧民如何清除油腻;商业百行千业,譬如大江细流,滋养万物,为商者应顺势而为,易顺水行舟,切莫逆水行舟。今天下事,万千变化,何远通败尽商贾信誉,然何醒通同为一族,一母同胞,则心系天下,与其势不两立,此何为也?”宇文拓对在座的商贾们说到。
  何醒通坐在堂上,被说得百转千回,心情的复杂五味杂陈,却为宇文拓给他的定位而感叹。
  沈白坐在席上,听着宇文拓白话开头,咬文嚼字结尾的谈话,实在觉得他有点失了水准,是什么使得宇文拓心里的变化这么大呢?
  结束了商贾的谈话,宇文拓坐在军政殿上,递给沈白一个奏折,沈白接过,上面四个大字的封面“西北战报!”
  “十五日,党项强攻西凉府,十一万铁骑围城,战况激烈。”寥寥数字的战报,深得沈白的精髓,即没有谁输谁赢,也没有战损报告。
  沈白深吐了气,合上奏折。
  “皇上决定什么时候兵发琼州?”沈白转向的问到。
  “正月初七!”宇文拓说到。
  子寰和许进还有被召回的贾世清都对两人突然转变话题有点不理解,舒昱却见怪不怪,这两人都是战略大家,跳跃性思维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且他们一问一答,都有各自的目的。
  “你准备怎么安排将领呢?”宇文拓询问到,看着沈白的眼神很镇定。
  沈白想了想:“任命英云侯肖衍为征讨琼州大都督,渤海舰队行军总管,领辽东都护府副都督,协助越王征讨琼州。任命岳扬左路舰队指挥使,指挥岳家船队,任命杭青青左右舰队指挥使,指挥杭家船队。
  贾世国为监军!”
  宇文拓点点头:“这样是可以,但是,为什么现在这个时候派肖衍去呢?”
  沈白看着他的眼睛说到:“现在西北战事,辽东鞭长莫及,如果东平侯守住西平府,待肖衍回来,我自然有时间和能力抽调八万到十万大军给他,穿北原救西北,救他父亲。”
  在场的人,包括宇文拓和舒昱还是第一次听说肖衍是东平侯肖开平的儿子,不免有些惊讶。
  沈白没有在意他们的反应继续说到:“退一万步说,如果西平府失手,敌我会战京兆路,肖衍得胜回来,臣也会保他征讨西北大将军,领兵为父报仇。”
  宇文拓手抵着下巴,半响后说到:“朕把汴京以上,黄河以北所有区域都给你节制,任命你为中书省大都督,悠扬郡王。”
  沈白看了看他,没有说话。
  舒昱在一旁看了有点急切:“沈白?”
  沈白不急不缓的说到:“此议恐怕不得人心,臣不想陛下难堪!”
  宇文拓翘着嘴唇,自信的说到:“天大的事情,有朕顶着,你知道朕可以给你的是什么,朕要的是什么?”
  沈白撩袍跪下:“臣遵旨!”
  宇文拓来也神秘,去也隐匿。
  但是沈白却受命的控制了自汴京以上,河南、河北、江苏和现在山东的全境。
  这已经完全超越都护府大都督的权限,宇文拓信口说出的‘中书省大都督’其实不是信口雌黄,历史是这里曾经是合并为中书省,不过那是版图巨大的元帝国。
  沈白不知道这算是宇文拓的历史理解的觉醒,还是对他的巨大期许。
  或许这二者皆有,但是沈白肩膀上扛着了三百多万人的生计,这和之前辽东都护府三十万人口亦如繁星比之皓月。
  “铁和煤的开采提炼已经被承接下来,可以源源不断的开展,但是把辽东区域的土地全部都分包出去,是不是太过冒险?”贾世清对沈白的新战略感到惊讶。
  “我们只是分包城市周围的土地,还有矿产,还有可以改造的耕地。这个都没有任何问题,荒地放在那不管永远就都是荒地,只有被人改造才能产生收益。我们缺的是人,缺的是本钱,有人即出本钱又出人,咱们就等着分收成。我们是地主,他们才是佃户,大哥心态上要高,这样才能更加的以俯视的角度去看待下面的问题,以大的视野去审视全局。”沈白劝解到。
  贾世清点点头,对沈白的见解表示钦佩。
  沈白却轻叹口气,大哥完全没有自己去思考这片土地的未来,而是站在自己的眼界去观望,这样他朝又怎么能统领辽东呢?
  “下个月是我爷爷七十五岁生日,我想请你去大名府赴宴,不知道四弟有时间吗?”贾世清问到。
  “好,只要你我在时间上都抽得出来。”沈白对前景实在不敢乐观。
  贾世清点点头:“大年初三的日子,希望没有战事。”
  “但愿如此。”沈白回以一笑。
  十二月二十一日,沈白接到了朝廷封号的金印和圣旨。
  还有沈菲儿给他送来的生日礼物。
  十二月二十三,是沈白十八岁的正经生日。
  十八行冠礼,在他身上已经没有了,沈学士去世的时候为了让他支撑门户,就给他行了冠礼。
  这一点沈学士和汉景帝一样,为人父母者为了子女都计之长远。
  沈菲儿的礼物是一身衣服,宇文拓的是对他的封赏和封郡王的荣誉。
  而外甥宇文安的是写得已经有模有样的一副字,字的内容很简单“百战百胜”!
  沈白看看安安的字,笑了笑,自己的外甥对他的期许,是小男孩对英雄似的崇拜呢,还是单纯的祝福。
  沈白觉得自己想得复杂了,复杂到对安安的字都抱有想象。
  轻叹口气后,拿出自己的阮琴,看着屋外已经漫天飘洒的飞雪,闭上眼睛微微的弹奏。
  琴音里是沉醉、是痴迷,是忘我,是混乱,最后是悠扬。
  年前的最后一本《要闻月刊》出来,消息震动天下。
  外姓人里唯一一个封郡王的人物出现,支持他的人认为这是众望所归,反对他的认为是浮而不实。
  两极的分化代表了沈白存在的争议,这种争议的风暴如同无形的气象一样,谁也说不准下一刻是艳阳高照,还是狂风暴雨。
  包括所有对手在内,都在屏息静气的等待,等待暴风雨的到来。
  “云州来了消息,说是耶律安其派人来传来消息,说是送战马过来了。”许进跑过来传话到。
  他现在很忙,经常来回的跑港口和都护府,杭青青的造船速度再快也赶不上正月初七的大战,现在主要是要帮助改造商船。
  加设桅杆和风帆的数量,安排船首炮的位置。
  这次沈白没有预计要多少炮舰来助攻,有二十艘船首炮都是他水师的船改的,武装商船还是主要承载着运兵登录的功能。
  肖衍把生活安在了船上,为了适应自己的海上生活,还有训练都护府给他的一万五的‘飞鱼卫’。
  海战不比陆战,航行的时间比战斗要多得多,水上的训练就是如此。
  渤海舰队的远航已经开始,直到山东海域,目的就是适应性。
  沈白放手去供养花费巨大的水师,虽然宇文拓加大了拨款,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他的治下自给自足。
  索性的是人口的加大,和边贸的发展,辽东府年前抽到的税已经达到了三十几万两。
  这对开支而言不多,但是却是短时间的杰作。
  虽然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出售土地的一次性收益,但是占到了之前朝廷拨给辽东都护府七分之一的收益。
  而他出售的土地集中的还是在津口港和都护府。
  为了适应发展,沈白决定恢复都护府所在地“幽州府”的全称。
  上报去的奏报得到批准,辽东都护府取消,设立的‘中书省’彻底取代了辽东都护府。
  “女真为此而乐,误会尽除,布局上更占一筹,为后续女真建国共处打下基础。”
  沈白在给宇文拓的回信里写到。
  贾世清这里却很不顺利,接到信函的他带领了三万骑兵前往云州边境交换战马。
  “对方有什么动静?”贾世清问探马到。
  “回副都督,敌方的战马没有出现。”探马回报到。
  “他们送来交换的战马也没看到吗?”贾世清诧异到。
  “没有?”
  贾世清大惑不解。
  半天之后,云州下段的烽火台冒出滚滚的浓烟。
  “不好,敌军绕路来袭!”贾世清看着烽火喝到。
  “怎么办大哥,咱们立即回去救援?”贾世乐问到。
  “不行,如果是四弟这么做的话,一定会在我们回援的路上设伏对付我们!”贾世清看着下面的烽火脑子里第一时间是沈白的‘换位思考’说。
  “那咱们怎么办呢?”贾世乐问到。
  “继续前进,从他们的边境进入,绕到他们的后面回援我们,断了他们的退路,我们云州府留有五万骑兵,不可能轻易被破!”贾世清指挥骑兵越境出击。


第92章 檄文征兵
  “敌军越境过来的兵力有多少?”沈白看着战报问。
  “有八万多骑兵!”军士回答到。
  沈白没有说话示意他先下去。
  “怎么办?”许进在旁边问到:“要不要出兵救援大哥呢?”
  “大哥没有上他们的当,而是突入敌境,就是为了打乱敌人的部署。”沈白分析到:“何况我大军在云州还有五万骑兵留守,天寒地冻的,我倒要看看白狼军能坚持多久?”
  “那大哥不会有事吧?”许进还是有点担心。
  “以战养战,但愿大哥的操控在能灵活无间,让对方被他牵着鼻子跑。”沈白其实对绥远的贾世清有点远水解不了近火之感,他现在要做的是怎么对付着入境的八万白狼军。
  召集来战将,沈白派出贾世忠和贾世君各领一万步兵在幽云交界处扎营布防,以防敌军奇袭都护府和津口港所在。
  另一方面他也要考虑大规模兵团集结对云州来敌进行一次会战。
  “咱们治下已经有了三百万百姓,为什么不大规模的征兵呢?”子寰看着忧虑得没怎么吃饭的沈白问到。
  这已经是沈白第二餐这样食不知味了。
  “下面州府的所有现役兵力不足十万,常备兵力多点,十二万。”沈白吃了一口子寰夹的菜:“可是年关将至,我实在不忍心在这个时候强制征兵。”
  “可我们在意这个,对方不在意啊,如果我们没有行动,恐怕大哥他们年关就危险了。”许进劝道。
  “我想想看,有必要的话要把现有的驻军带过去,进行一场亲征!”沈白放下碗筷说到。
  子寰看看许进,后者表示无辜。
  宇文拓查看了沈白送的奏报,召来舒昱商议。
  “你看要不要带兵去走一遭,帮助沈白一下。”
  宇文拓看向舒昱,舒昱沉默不语,难得的安静。
  “怎么?”宇文拓看着他不解。
  “相比援助沈白,莫不如兵出云州进入绥远,和贾世清想办法在西京附近好好打一场。”舒昱坚定的说到。
  “去绥远打?”宇文拓摸摸自己的脸颊,轻吸口气:“这可是很大胆的想法,但是人家几十万大军在那啊!”
  “贾世清都敢孤军深入,我又有什么怕的呢?我作为殿帅,久居汴京,除了燕山之战,再未领兵出征,我倒是很想纵马扬鞭,在正面战场帮助沈白一次。”舒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铮铮男儿的一腔热血又岂是会由官职的变化而束缚的呢。
  “你准备带多少人去?”宇文拓反问到。
  “三万。”舒昱的回答简单而自信,透发出战将的内心强大。
  宇文拓轻叹了口气,对汪公公说到:“封丞相王名章京兆留守,加太师衔。”
  舒昱低头,这就是宇文拓高明的地方,他先落子西北的后方,为的就是不论自己在前方如何,西北门户不失,而且王名章还被钉在了西北。
  四大外戚,三个在外,顾昌勇他一日不宣回京,就没有一个外戚在汴京做搅屎棍。
  “你领兵去吧,准备什么时候走?”宇文拓看了眼舒昱问。
  “准备明天就走。”舒昱回答到。
  宇文拓点点头:“注意自己的安危,和贾世清合兵后就回击云州,解了云州之围就是大功一件。”
  舒昱拱手行礼退下。
  宇文拓看着屋外的大门,沉默不语。
  汪公公站在一旁,丝毫不敢发出半点声音,生怕惊扰了宇文拓。
  半顷,宇文拓拿起玉管笔在秘折上写道:“陈兵五万云州界,十万黄河边,炮轰对岸示威,大军随时准备跨界攻击西京。”
  写完后他放下笔:“快马送至北原都护府。”
  十二月二十三日,沈白向新成立的‘中书省’发出的通告张贴到了整个治下。
  “边境不宁,大军在外命悬一线,白有守土保疆之则,戍边卫国之命。今敌军奇袭,数十万金戈铁马整装待发,我中书兵马弱敌一倍,然士气高昂,上下一心。年关将至,白祈告四方,愿再领兵北伐,荡除蛮虏,镇边卫国。今特向中书三百万父老请命,凡十六至四十五岁男丁有自愿从军者,舍身投戎;凡后备军士,有忠君爱国者,舍家赴义;大战虽至,年前绝不强征入伍,一切皆由自愿。厚土深恩,沈白叩拜!”
  这样的告示一天之前发出,一夜送递所有的州县,腊月二十三的中书省一片哗然。
  “说他是愚忠呢,还是英雄主义呢?”萧起次日已经接到了密报,这份告示昨天中书首府所在的幽州已经张贴出来。
  萧起看着窗外的风雪连天,冷哼一句:“都是些疯子,哼,疯子!”
  宇文拓在朝上接到中书省的通告,让人在朝堂宣读出来,他自己也轻叹口气,世事变化之快,斗转星移之间。
  对沈白,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了。
  “他对贾世清等人,还真是真情真意。”宇文拓看着越王宇文真等人叹道。
  早上吃过一碗长寿面的沈白,接到顺子来回报。
  “肖衍回来了。”
  肖衍从门外走来:“少爷,末将请战。”
  沈白欣慰的摇摇头:“你要在海上继续操练,无论前面打成什么样子,正月初七出征琼州不能变,天塌了也不能变。”
  肖衍看着他,虎目微红。
  沈白起身,打开海疆地图,手指现在的台湾,地图上叫做琉球的岛:“船至琉球后不动,命令福州水师在这里与你汇合,不要等广东水师,就直接扑过去,攻其不备。”
  “少爷,云州之战?”肖衍看着沈白问。
  沈白抬起一个手示意他不用继续说:“慎亲王,坐镇幽州,如果前方有失,你要护卫他的安全。若是招兵得当,加紧训练向前线输送过来。”说着他手按着肖衍肩膀上:“初七前,少爷的后背都交给你了。”
  “禀督帅,大名府龙骧大将军贾月楠领兵两万前来支援。”校军前来汇报。
  沈白拿起帅座后剑架上的龙吟剑:“出城迎接。”
  风雪连天的天气,两万大名府的士兵士气高昂的前来,老将军贾月楠一马当先,领兵在前。
  沈白带着留守的赤虎卫迎上前去:“老将军!”
  贾月楠的胡须都被风雪沾染,手抬画戟回礼:“王爷不必多礼,老朽前来助阵。”
  沈白下马行礼:“多谢老将军!”
  贾月楠和次长孙贾世平一起下马,满是老茧的手扶着沈白:“一代书生鬼帅都能不畏死,何况我们贾氏一族好男儿呢!”
  回到都护府,用过接风宴,沈白召集众将领进行商议。
  “贾世忠、贾世君为前军将军,已经在幽云交接布防。耶律安其用兵狡诈,我恐怕其偷袭幽州和津口。
  于效国。”
  于效国出列:“末将在!”
  “你领兵本部兵马两万镇守津口不得有失,但有敌情协助水师及副都督肖衍一起退敌。”
  “是!”于效国领命回去。
  “贾世乐!”
  “末将在!”贾世乐已经从重伤里恢复,一派龙精虎猛。
  “你为中书省镇守总兵,专职训练新兵,不得有误。”
  “末将尊命!”
  “贾老将军!”沈白看向贾月楠。
  “老将在!”贾月楠从右手第一个位置起身。
  “你和慎亲王留守幽州,朝廷后期调来的禁军给你两万,加上大名本部军总共四万人,镇守幽州不得有失!”
  “遵命!”贾月楠中气十足的说到。
  沈白看了眼担忧自己的子寰点点头,站起身来:“贾世忠、贾世君为前军,赤虎卫及本部步兵四万为后军,起兵六万,战将十七员,明天一早发兵云州。”
  “督帅威武!”众将一起起身喊到。
  “四弟不带子寰去,怎么也不带为兄去呢?”开完军事会议,许进来到沈白的房间说到。
  沈白看看他,:“三哥初七陪杭姑娘去琼州,不要耽误。”
  许进满脸通红的看着他:“我,我不去琼州了,我陪你一起去云州救大哥吧,提出救人的是我,现在我临阵脱逃算什么呢?”
  沈白笑笑:“没有什么人提议才促使我出兵,出兵是我职责所在,你的任务就是去琼州帮杭姑娘报仇,然后把她娶回家,早点生个小许进给我看看是不是和你一样调皮。”
  “四弟!”许进双眼泛红的看着沈白。
  “去吧。”沈白拍拍他:“我想今夜多陪陪子寰。”
  许进看看一句话没说和掉了魂一样的子寰,嘟嘟嘴唇最终什么都没说的离开。
  沈白躺在床上,头枕在子寰的腿上:“哎,我就是个劳碌命啊!”
  子寰轻轻抚抚他额头前的发髻:“又是为忠,又是为义,你什么时候能为我呢?”
  沈白拉过他的头,一记长吻:“我活着,每天都是为了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