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套路影帝-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爷要去草原?”
“对,为了天下苍生,刀山火海本王也要去。”沈白肯定的说到。
宋之安叹息一声:“王爷胸怀,在下佩服,龙潭虎穴也愿意为王爷开路!”
“多谢!”
第112章 奉旨出京
安排好了宋家兄弟,沈白又详尽的交待了赵普,让他和黄即庵对接好。
因为西北的事情,沈白提前收到了中书贾世安的信函。
信函中贾世清采取了密信的方式,着重的笔迹和刻意缩小的几个字代表了特定的意义。
沈白确定字迹确实是自己大哥的,才放心的看。
信的普通内容是说秦玉夫妻已经说服了季卿,她也在安心的养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目前中书前沿的发展非常的顺利,他一次就招募了二十万步兵进行训练,但是今年的费用可能非常的吃紧。
暗信的内容是老黄记收到一封信,已秘密送往茶楼。
沈白看完信后,提笔给贾世清贺喜,暗里说了宋之安的事情,要他安排接洽,另外,两族女真在高丽会盟的事情不要放松,一定要断定下来。
沈白这样急切并有此判断是因为一旦琼州在五月左右如果解决了大事情,那么知道自己失去一张王牌的耶律安其可能会大举出击,以扭转乾坤。
晚上吃过晚饭后,沈白带着子寰还有冷少君一起去古渡茶楼喝茶。
到了茶楼,依旧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沈白上去,引起了几个东云书院学子的注意。
“沈兄,不是,沈郡王。”陆涵走过来看着沈白。
“陆兄,你还是叫我沈兄就是,就你一个人吗?”沈白问到。
“不是,季乘风也在,明远山去年中了进士,已经调去你之前治下的中书任官去了。”陆涵依旧是活蹦乱跳的样子。
“哦,明远兄去了中书,什么时候的事情?”沈白问到。
“就是今年年后,他去了大名府下面的骊阳。”
沈白点点头,带着他一起去雅间坐,过了一会季乘风也过来了,大牛和一众暗卫守在外面和楼下。
“二位王爷。”季乘风依然是书生气质,笑得恬淡得体。
“请坐,你们去年考得怎么样了?”沈白让茶博士看茶,和他们聊到。
“我没中,季大哥也中了举人,不过没有空缺。”陆涵说到。
沈白表示不解:“怎么会,下面的空缺应该不少啊!”
“他出身低,没钱,一直分不到位置。”陆涵心直口快的说到。
“陆涵,别瞎说。”季乘风喝到。
陆涵摸摸头:“这有什么,二位王爷又不是外人。”
沈白认同的说到:“对,你说说看,说不定我们还能帮忙呢!”
季乘风叹口气说:“我有心报国,但是三千两的孝敬钱实在太多了。”
子寰看看沈白,没有发表评论,但是心里满是不解。
沈白想了想:“不是说一中举之后,就是鸡犬升天吗,为什么季兄如此呢?”
季乘风笑笑:“王爷有所不知,以前举人难得,中举就等于是有了出路,后来天家广纳贤才,举人也就多了,再中举人家送田送地的也就没了。”
沈白了然的说到:“这是除了一种弊端,但是却没想到天子脚下,依然有此蛀虫在,是户部的吗?”
冷少君忍不住说到:“王爷,肯定是户部的,他们主管这些。”
“少君也碰到过这些事情?”沈白忍不住问。
子寰白他一眼:“他是三榜状元,砍他们的头也没人敢为难他啊!”
沈白被子寰说得发笑。
“我们一起联名写一个折子上去,参他们一本?”子寰说出这句话,季乘风都忍不住看着沈白。
沈白却不急,看着季乘风:“季兄想去哪里任职呢?”
“咸阳。”季乘风说到。
“喔?”沈白这倒有点惊讶:“子寰的封地?为什么啊?”
“我就是咸阳人,而今西北战火弥漫,我想为自己家乡做点事情。”季乘风看着子寰不好意思的说到。
子寰看着他也笑笑:“真没想到是乡党。”
沈白摇摇头:“你祖籍汴京,算半个乡党好了。”
子寰反驳他:“不管哪里,你既然问了,肯定会管,怎么办呢?”
沈白想了想:“我们上奏折,未免太过夸大这个事情,天家会以为我们是排除异己,这样于我们不好,何况我现在树敌本来就多,实在不利。这个事情,我们来揭发就不如皇上自己看到,他的手段会比我们快得多,整治的也会更彻底,这样季兄相同的那些人,才不会被认为是我沈白的党羽。”
子寰笑笑:“鬼头鬼脑,皇上的心思都被你猜透了。”
沈白看看季乘风:“你把一起没有安排的同年理出一个名单出来,我不要多,七八个人就可以了,我会把你们安排出去,剩下的你们就不要管了。”
季乘风起身一鞠躬:“多谢二位王爷。”
离开的时候,大牛已经从茶博士的托盘下面拿到了密信。
沈白回府后,打开密信。
战国策十三卷‘安其整备军力,扩充至四十万,你当心。’
看完以后,沈白烧了密信,起身看着窗户外面的月色。
子寰端来一杯红茶,看着沈白:“怎么了,过来歇会吧,我看你又是翻书又是写东西的,忙活了一阵子。”
沈白负手走到桌前,坐了下来:“子寰,拿埙来,我们合奏一曲。”
子寰笑笑:“好啊,叫少君一起来,他洞箫吹得不错。”
“喔,顺子去请冷公子。”沈白对着外面说到。
“你说沈白晚上在古渡茶楼去喝茶了?”宇文拓看着暗卫。
“回禀皇上,是的。他回府之后,还和慎亲王和冷状元一起合奏,我们的人只是沈府的普通下人,只能在远处听着,听不清他们说了什么。”暗卫回答到。
“你们下去吧。”宇文拓挥挥手。
舒昱站在一旁:“怎么皇上觉得有所不妥吗?”
宇文拓摇摇头:“他和贾世清的信函内容太过平常,所以才想问问,而且今天他两次和黄六七交谈,也不知道是谈什么!”
舒昱心里叹口气:“皇上,怎么这么关心沈白的事情?”
宇文拓看他一眼:“他离京在即,很多事情出去以后不方便联络,自然要全盘做好安排,朕就是要看看他对这些下属和故部做了什么安排。”
“皇上深谋远虑。”舒昱忍不住赞誉到。
宇文拓指指自己的脑袋:“朕倒宁愿不要老是这样深谋远虑,太过劳心了。”
“皇上准了他几天后离开呢?”
“三天!朕给足他时间,就是想看看他这三天做哪些安排,见哪些人,布什么棋,他不在汴京朕也想看看这场汴京风云,其他人还能不能演下去。”宇文拓自嘲的说到。
“汴京风云?”舒昱咂咂舌:“皇上说得太夸张了。”
“哼,你看吧,不管沈白走还是不走,都会有好戏上场的。”宇文拓自信的说到。
三天时间快如白驹,沈白走的前一天,中书来了信,说是高丽那边已经联系好了,只等东海女真回信。
信是明的写的,宇文拓看了冷笑了几句。
然后从今天的秘奏里找出福州水师的奏折,他们已经和越王的舰队在琉球会师,正在直捣琼州的路上。
二月底,沈白在大批禁军的护卫下前往北大营,北大营的大军十万和西大营大军一起向北原和云州方向开拔练兵。
而明里,贾世乐接管大军的训练,沈白穿过北原前往西北。
此时的三月,北方大地还没有完全的封冻解除,依然很冷。
沈白的两百多人的护卫在身边贴身保护,前面有两百人的护卫开路,后面是三百人的跟随。
也分了前中后前行。
所以人都换做便装,但是这样的队伍也足够显眼。
北原都护府的所在地就是今天的榆林,下面是保安军和镇戎军,再过去跨过黄河就是西平府,也就是历史上西夏首都兴庆府。
沈白的队伍一到北原路上,杨敬禾的五千骑兵就远远保护着,一路护送他进入北原都护府。
杨敬禾带着两千骑兵轻车简行的在城外二十里迎接沈白。
“恭迎沈郡王。”杨敬禾一马当先的说到。
“抚远大将军客气了。”沈白下车回礼到。
“沈郡王有礼!”杨敬禾的儿子杨幕也行礼到,这个杨幕曾经还在古渡茶楼偷偷的看过沈白,沈白对他还留有一点印象。
众军一起回到都护府,大都督府里已经摆下了小的酒宴,即不夸张又不会泄露沈白的行踪,这让沈白甚为感谢。
“前几次多谢沈郡王出手,为我们抵挡了耶律安其的进攻,如果不是中书军的策应,恐怕我们北原就凶多吉少啦!”杨敬禾举杯对沈白和冷少君说到。
沈白举起杯子:“大将军过誉了,我们是唇齿相依,理应如此。”
杨敬禾与他干了一杯以后说:“而今对面安静了不少,这都是我们两府合力所为啊。”
沈白轻叹口气:“我收到了线报,耶律安其扩充兵马,兵力又直逼四十万,此人不除,国之不宁。”
“此事当真?”杨家父子惊讶的问到。
“千真万确,我在契丹安插了暗线传来的消息。”沈白故作神秘的说到。
“哼!”杨敬禾虎目一睁:“这个耶律安其,用兵阴险,手底下的骑兵实力不凡,若是全力来攻,我军难以策应。”
“所以眼下最好趁早期待老天让黄河解冻,好使得我军有险可守才好。”杨幕也说到。
沈白点点头:“兵者诡道,一定要小心对手,重视对手就能百利而无一害。”
杨敬禾赞誉到:“不愧是鬼帅,喜欢兵行险着,其实小心翼翼,这才是一代名帅的风采。”
“我取道北原就是想破了耶律安其的局,此人能力之高,非同小可啊!”沈白说到:“琼州何氏,党项反攻,都有他在后面布局,他是一心想要忘了我们大宋的人。”
杨敬禾对这些已经有所耳闻,叹口气:“我国国力虽强,但是军士久未历练战场,唯有一个‘拖’,且战且拖,让我军锻炼起来,才可来日方长。”
“不错!”沈白举杯恭敬的说到:“朝中能有如此见地的人已经不多,如果一味贪功,我军就会速战溃败,兵败如山倒,数战而被破,黄河北岸不保,划江而治,那就麻烦了。”
第113章 初见东平侯
“在战略上北原无险可守,黄河沿线太过漫长,难以全面阻挡敌军渡河,一旦有所贻误,可能就会导致两个不利结果。”沈白站在地图前面和杨氏父子商议,他明天就要离开继续赶路,为此双方抓紧时间来商议之后的军事协作就非常必要。
沈白现在的职务是太尉,这为他全权协同调度大的军事合作奠定了一个‘名义上’的基础。
实际上,如果不是三大都护府大都督的买账,任何一个太尉想要协调他们都不是一个易事。
很简单的一点,就如之前的西京会战。
谁来做牺牲,引敌入境,谁来得大功,跨境出击,这方面没有一个很大的共识,几乎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哪两个不利结果呢?”杨幕年纪和沈白相近,但是沈白已然是郡王了。
他之前就想在汴京结交,包括沈白在古渡一首‘逍遥游’之后,但是却一直没有把握主动。
“一个是北原被攻破,耶律安其大军正面直下,攻击汴京,引发我朝的大乱。”沈白指指地图黄河沿线,手指榆林对岸的太原和都护府下面:“这里只有保安军和镇戎军,前沿还有一个延安府,在过去绕过黄河湾,就到了汴京前沿。”
“第二个就是他绕过都护府,打通切断北原和西北之间,从后面攻击,对西北都护府形成威胁,帮助党项人。”沈白手指指后方。
“那不管哪一个方案,我们都会很被动!”杨敬禾看着说到。
“可我们的军力也不可能容许敌方如此轻易达到目的啊,除非是攻破我们北原都护府。”杨幕看着地图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对!”沈白点点头称赞,手指着地图:“纸上谈兵的想象要变成兵临城下之境,都须统帅胆识过人。然战场之上,对敌对我有两样东西很重要。对敌要‘知己知彼’,对我要能‘兵行诡道’。”
杨幕闻听后点点头:“沈郡王的意思是,做最扎实的防御盘算,想最离奇的攻防对垒。”
沈白看着杨敬禾:“令公子他朝一定是一个好的帅才。”
杨敬禾看着他们一问一答,老生慰怀。
次日一早沈白的队伍从枞树岭离开穿行,北原的六万多步兵在岭下以操演的方式欢送目前宋国名义上的最高军事统帅。
沈白看着下面的万人方阵队伍,旌旗飘扬之间,是宋军三大精锐边军的底气。
由榆林而过去,就是过去的河套地区,途中路过的统万城曾经就是西域赫连勃勃建立的都城。
而眼下的党项王的名字也很有趣,没有按照历史套路而来,党项王的名字竟然叫‘赫连天骄’。
不论是沈白也好,耶律安其也好,眼下这两个绝对的统帅都无法冷眼无视赫连天骄这样的人物。
他被宇文拓以数十万大军的攻伐,举全国之兵一役夺取西北之地,凭借古玉门关为疆域,划定了西北都护府。
但是客居回鹘的赫连天骄没有使得党项灭亡,而是以三十五的铁骑始终虎视眈眈的准备打回来。即便在回鹘的地头上‘借据’,也是一个不可小觑任人欺凌的对象。
就这以上两点,此人的能力之强,就能在战场之上排得上号。
而宇文拓的资料里对赫连天骄的资料不多,只是略微介绍了其人,四十五岁,是党项退守之后选出的王。
沈白一路直行,而在汴京这里,他丢下的炸弹却在陆续引爆。
宇文拓坐在龙椅上一只手不雅的在挖着耳朵,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总有点痒,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一样。
“你说沈白走了之后,慎亲王按着他的意思安排了八、九位在京待职的举子出去任职?”宇文拓看着户部尚书说到。
“是的,陛下!”户部尚书站在宇文拓面前一副要讨回公道的样子。
舒昱在旁边对宇文拓眨眨眼,宇文拓会意的说到:“你先下去吧,朕问问是怎么回事?”
户部尚书走后,宇文拓看着舒昱,后者在宇文拓耳边耳语了几句。
宇文拓皱皱眉头:“就这么简单,因为沈白在古渡茶楼看到了东云书院的同窗而已?”
“就是这样,怎么皇上还以为有其他什么阴谋吗?”舒昱不解的问。
“不是这个!”宇文拓摇摇头:“有句话你没听过,叫做‘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以为事情就这么简单,沈白想钻空子向下面布置文官也要有这个机会啊,你以为汴京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中书省吗?”宇文拓反问到。
“那?”舒昱看着宇文拓。
“查!”宇文拓一拍桌子,“下面那么多地方百废待兴,怎么可能会没有空缺,而且朕把六十以上的官员逐步遣返,怎么可能会有大批的年轻官员替补不上?”
舒昱听出了里面的猫腻,点点头,转身出去。
宇文拓坐在龙书案前,对汪公公说到:“去给朕请慎亲王来。”
汪公公领命出去。
子寰接到宇文拓的传唤以为是沈白有什么动作,想想他也只是到了北原,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啊。
赶到南书房,宇文拓直接问到安排官员的事情。
子寰松了口气:“这个事情的确是我和阿白故意为之的。”
宇文拓看着他:“为什么?”
“因为阿白说我们树大招风,还是让皇上自己来处理就好了,何况皇上见微知著,一定能明察秋毫的。”
“哼!”宇文拓笑笑:“你们两个倒很有谋略啊!”
子寰赔笑到:“是很无奈才是,天家面前又不好说人是非,群臣面前又不敢直指人过。”
“这叫什么话,连你们作为朕的亲人都如此,那么还有人敢在朕面前说实话吗?”宇文拓不悦的摆出一副刚正不阿的样子说到:“何况你们都是王爷还如此行事,那其他人还要怎么活命?”
子寰笑笑:“正因为我们是王爷,才不敢妄意而为,这其中的曲折别人不理解,皇上自然知道。”
子寰的话语带双关,一方面暗示宇文拓对勋爵的打压,另一方面却是说你宇文拓也当过王爷,应该知道夹着尾巴做人的浅显道理。
宇文拓果然被噎得无话可说,和子寰问了点情况后,让他离去。
子寰离开宫里的时候对沈白之前说的话想笑,他已经断定只要是自己有意而为的“无为”,宇文拓基本上不会反对,果然如此,八个人里面有三个是夹带私活的任命,也被无视。
西北荒凉之地,这是很多人口耳相传的话,也是很多人对这里的第一印象。
其实在这个时代的西北并没有那么的糟糕,黄河冲击平原富饶的土地,没有那么多的人口暴增和牲畜养殖,更没有毁灭性的城市开发建设。
山坡地上积雪之下是片片暴露的癞俐头一样的青色草皮,草皮上正是发芽的青青碧草。
沈白打马骑行在这里,驻足观看塞外的风景,逐月因为有点心野,急切的刨着马蹄催促自己的主人。
沈白一拉缰绳,在身边众骑的拱卫下享受塞外的天高云淡。
西平府附近都是优质的小麦种植地,但是跨过黄河处却需要通过一座木桥。
把守的兵士在这里层层检查,沿途的百姓骑马的,骑骡子的,还有骑骆驼的都有。
与中原地区不同的是,这里的百姓的马匹或是骆驼边上都放着把弯刀。
“前面过河就是西平府的地界,派人先去打个招呼,顺子拿禁军的令牌去,我们直接过河。”沈白看着好长的人流排队,有点不耐烦的说到。
顺子带着几骑过去,把守的护卫兵丁喊来了军头,军头护送他们大队人马过去。
沈白前后护从七百多人一起过河。
在过河走了小半天时间,沿途都是一些村庄,因为有田地的存在,这里的百姓明显要多于河的对岸。
只是每一个村庄前面都设有小的箭楼和岗哨、地堡还有阻马沟也延蔓不绝。
“看来这里的百姓打仗打精明了,几乎都是村村防御。”沈白看着村庄以村寨的形式存在,不禁感慨。
“驾!”大批的骑兵打马而来,与中书骑兵和禁军骑兵不一样,这里的骑兵以四骑一排为列,分得很开,但是层层叠叠的如同波浪一样拍打过来,气势非凡。
村寨的青壮年看到,纷纷吹响号角。
“防御!”大牛拔出双鞭,一声大喝,禁军骑兵分作锥字形防御,前面的军士打出了沈白的王旗‘奔虎下山’。
“刷!”雁翎刀纷纷出鞘,禁军骑兵不为对面的排山倒海所动,一派的镇定从容。
舒昱派来保护沈白的七人骑果然不凡的拔出雁翎刀,成北斗七星的拱卫在他身旁,刀芒横立,一派萧杀。
“定马!”东平侯一声令下,众军止步训练有素。
他排开众军打马上前。
“收刀!”禁军同时收回雁翎刀,给他让出一条路。
“臣恭迎悠扬郡王!”东平侯半鬓白发,下马跪倒。
沈白下马扶他起来,仔细打量这个和肖衍非常像的中年人:“东平侯果然和肖衍很像,不,应该说肖衍和您长得很像。”
说起肖衍,这个战场虎将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多谢沈郡王的栽培,衍儿他才有今日,封侯拜将,领兵出征。”
沈白回握东平侯满是老茧的手:“肖伯父客气,他是个好样的,是我的得力爱将,你之前要是想要他回身边,或许我还会不舍得呢!”
东平侯闻听哈哈大笑:“他能跟在您身边是他的造化。”
“他的枪法可不是我教的,端的是一员虎将!”沈白笑着说。
“他,他长得像我吗?”东平侯肖墨在自己儿子的话题上就显得有点激动。
沈白看看他:“像极了,不过他性格可能被我教得有点冷静,是一员将帅合一的人才,前途不可限量。”
两人对视一眼,议论起肖衍来,虽然沈白比肖衍大不了一点点,但是却好像是说自己家的孩子一样的骄傲,他和东平侯也立即热络起来。
第114章 西北议事
“我这次来西北都护府,不要提前声张,李鲁他们都在西凉府一线吧?”回城的路上,沈白和东平侯肖墨交谈到。
“对,他是个难得的虎将,非常的勇猛,虽然是定西侯的世子,但是却不愧是将门之后。”肖墨赞誉到。
“都是虎父无犬子。”沈白感慨到:“贾家、李家、肖家还有杨家,真真是不错啊。”
肖墨被说得心里感慨,自己的儿子没有靠自己,是这些人里面唯一一个自己打出一片天来的。
当然贾世清和李鲁所受的福荫其实也不多。
“我准备去那里一趟,知道党项王赫连天骄的动向吗?”
东平侯虽然知道沈白在辽东的战绩,但是一听沈白要去西凉前沿,不由劝道:“王爷,西凉那里敌军活动很频繁,非常的危险,而且近期可能会有出击之举。李鲁将军镇守的凤城就是最靠近他们的位置,您冒险前去实在不妥啊。”
“要打吗?”沈白关切的问。
“只怕可能性非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