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套路影帝-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台阶上一起坐着。每个人面前一个小瓷碗羊头肉羊杂碎,人手一只酒葫芦,五个大汉一口小菜一口酒的聊着,泯着。
  沈白好奇的蹲下,为了防止书生带拖在地上,他把书生带搭在胸前来。
  卖的乐器稀奇古怪,不少竟然是西方的乐器。
  还有冬弦,胡琴,以及芦笙等少数民族乐器。
  沈白拿起一个欧洲古老的小竖琴,仔细的看着琴弦。
  “这个是什么奇怪的乐器?连调音的都没有一样?”子寰也好奇的问。
  “这个有乐谱吗?”沈白问到。
  摊主在一片红晕的脸里睁开眼睛看着眼前蹲在的人,晃悠悠的起身,带着一身酒气过来,从另一个的摊子里拿起一本乐谱递给沈白。
  沈白看看,好在不是五线谱,竟然是改良成中国的工尺谱。
  沈白照着谱子,抓着里拉琴,双手十指并舞之下,竟然弹出了优美的音乐。
  音乐曲调带着欧洲音乐的纵情于娴静,悠悠的琴音使得来往的路人都停下脚步看着。
  那五个喝酒的摊主都瞪大眼睛看着沈白,沈白一个眼睛看着曲谱,一只手飞舞的弹奏。
  弄懂了竖琴的音律变化之后,他没有看乐谱,而是琴音一变,弹奏起今天和宇文拓一起唱的四季歌。
  子寰看着沈白像个孩子一样满足的玩弄着乐器,一旁的护卫却着了急,普遍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街道本来就不宽阔,这下可给他们的护卫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这个怎么卖?”沈白看着琴和旁边的乐谱问。
  “您?”五个摊主蹲过来看着沈白,其中一个忍不住问:“你是悠扬郡王吧,我看过您?”
  沈白看瞒不住点点头,街道上的百姓们不少都围了过来。
  “王爷,您不能辞官啊,我家儿子还在北原从军啊,没有您,契丹人打来怎么办?”一个老头在沈白身后喊到。
  “王爷,我儿子也在中书啊,您不管他们了吗?”挑着豆花叫卖站在旁边的老妪也悲伤的说到。
  “王爷,王爷!”街道上的百姓们纷纷喊了起来,看着沈白留着泪花。
  沈白看看左右,心情很低落,但还是挤出笑容喊到:“大家放心,朝廷已经有了安排,除了契丹之外,我们目前没有大敌。边境的数十万大军都是好样的,他们一定能戍边卫国,大家要对他们有信心,要给他们鼓励。天佑我朝,天佑圣上,我们的边境安宁已经指日可待了。”


第136章 艰难任务
  “指日可待?”王名章一大早坐在书房里,因为习惯了天天早起去早朝,今天也是天不亮就起来了,但是却无所事事。坐在书房正生着闷气,管家来回报昨天晚上在鬼市发生的事情。
  “这个狗东西,还去鬼市显摆去了,故意弄出点动静来好臭老夫,这个十足的小人。”王名章骂道。
  “胡子长,帮倒忙;
  会做文章会龇牙。
  东也管,西也管,
  说是清流大主管,
  一把年纪不下台。
  西边虎,北边狼,
  南边还有黄鼠狼。
  为争权,为霸位,
  赶走帅才用蠢材,
  可怜百姓无处埋。
  老天爷,睁睁眼,
  左边这位不要脸。
  拉山头,养走狗
  祸害忠臣不眨眼,
  苍天求你快开眼;
  送他一程别瞎眼。”
  汴京的百姓四处传唱这首歌谣,一时之间满城尽知。
  “昨天晚上沈白去买了什么东西?”宇文拓问着暗卫。
  “回陛下,沈郡王买了好多东西,书籍,乐器,乐谱,还买了不少小物件。另外他还在市集弹琴了,被百姓认出来给围住了。”
  “朕知道他被围住了,朕是问他是故意的吗?”宇文拓追问到。
  舒昱站在一旁沉默不语,在思量沈白的行径。
  “不是,沈郡王就是看到一个没看到过的西域乐器,好奇的看着乐谱弹了弹,这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而且沈郡王的头巾,这样长的书生巾,汴京也就是他独一份。”暗卫统领回答到。
  宇文拓摸摸下巴,挥挥手让暗卫下去。
  “他还真是有心思玩,看来拿得起放得下啊!”宇文拓问舒昱。
  舒昱笑笑:“沈郡王玩了十几年,真正拿起才多久呢?”
  “嗯?”宇文拓看看他,手指指他笑:“还会说冷笑话了,王名章有什么反应啊?”
  “没有,今天起了个大早,才想起来不要上朝,早上坐那骂沈郡王呢!”
  “哼哼!”宇文拓听了哈哈的笑笑。
  “皇上!”安国公急匆匆的跑来:“不得了啦!汴京的百姓都在编着歌谣骂王名章呢!”说完他递给宇文拓一张纸。
  宇文拓看看,又给舒昱看看。
  “不押韵,却很上口,看来还真是百姓们传的,谁这么损,竟然这么骂王名章呢?”宇文拓笑着说。
  舒昱摇摇头:“不好说,不过结合昨天晚上的事情,和今天的歌谣来看,沈郡王在民间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宇文拓摸摸自己的眉头:“不止是民间啊,很快这样的歌谣也会传到禁军之中。”
  “臣会派人盯着的。”舒昱回答到。
  宇文拓点点头,没有多说话。
  沈府三个人,包括沈白在内,睡到快中午才醒。
  “唉,这也算是舒服啊!”沈白拍拍子寰的翘臀说到。
  子寰踹他一脚:“起来了你就去龙源寺,不是说今天去看看吗?”
  沈白伸伸懒腰,半天才起来:“一起去,难得我们都没事,现在都是失业的人。”
  用过很晚的午餐,沈府的马车载着沈白他们三人一起去龙源寺。
  沈白看着车窗外轻轻飞扬的雨珠。
  “今天还好没带那么多人出门,竟然下起雨来了。”
  “可这样不安全呢?你不怕王名章让人杀你吗?”子寰打趣到。
  “不怕,就怕他不敢,皇上的暗卫就在旁边呢!”沈白笑着看着左右的山坳说到。
  “哼哼,你倒想得开。”子寰摇摇头。
  “当然!”沈白拿出昨天买的小竖琴,慢慢的弹奏起来,琴音悠悠荡荡的传递,伴着马车外面的细雨。
  山谷之间,青山已经碧绿。那个人工水库的水面上,被雨点打出的层层涟漪不断泛滥,山风吹拂之间,带着一种凉爽,却不是那么的咄咄逼人,而是一种爽咧。
  许多大树的枝杈上已经长出了嫩芽,山谷青涩之间不时传来鸟鸣的回转。
  沈白的琴音控制在低音之中,丝毫无间的穿插在其中,跟着他的暗卫们叹口气,悠扬郡王轻车简行,累坏了他们不说。
  车里的几人还这么的悠闲,简直是踏春一样。
  马车到了龙源寺,沈白在前面广场下车,小沙弥看到他,摸摸脑袋站在山门前笑。
  “小师父好,我们来芙蓉谷看看!”沈白有子寰和冷少君给他打伞,一副大老爷出行的惬意。
  “沈施主,师父圆寂了。”小沙弥看着他说。
  “我知道,他给我托梦了。”沈白走到山门天王殿说。
  小沙弥摸摸脑袋:“哎呀,师父怎么不给我托个梦呢,我还想问他我前年做的风筝放哪去了。”
  沈白看着他瘪瘪嘴:“下次我要梦到他,我就帮你问他,怎么样?”
  小沙弥点点头:“好吧,好吧,我带你们去芙蓉谷吧,那里我每天都打扫的。”
  沈白跟在他身后:“那有劳小师父了。”
  山涧里一片春晖,细雨之下粉色的野花遍地盛开,沈白他们一起走到凉亭。
  “我去给你们打水烧茶!”小沙弥说着去石桌拿茶壶。
  “咦,这里怎么有个卷轴,我昨天来都没有啊!”小沙弥拿起卷轴说到。
  沈白看看,上面写道:“沈施主启!”
  “给你的,沈施主!”小沙弥把卷轴递给沈白,一蹦一跳带着顺子去打水。
  子寰和冷少君好奇的看着沈白手里的卷轴,沈白却从容的笑笑:“大师法力无边,很正常。”
  说着他打开卷轴,竟然是从这里到外谷的设计图。
  “咦,在寺前修建寄语塔,寄语前世思念的人!”子寰小声的读着卷轴上面的字,十分不解的问:“谁知道自己前世思念谁呢?”
  沈白看着卷轴却若有所思,带着他们坐下:“没准有很多人会如此呢?”
  “慧光大师真是非常人!”子寰忍不住赞叹到。
  沈白看着三米长的卷轴,上面精细的建筑和蝇头小字的提醒,从谷外就延伸到龙源寺门口,不仅感叹:“慧光大师把咱们要建的东西,全部都标注了出来,这下就省事了。”
  子寰看看图:“你倒是省事了,你知道这些要多少银子来修建吗?”
  沈白倒是非常轻松的看着画卷:“没钱就慢慢修,先修寺周和山谷口,这样总有修通的一天。”
  回到沈府,赵普带来了东市楼面的契约还有从古渡茶楼传来的信函。
  信是萧起写来的,密密麻麻三张纸,全是各式的数字,沈白一看差点没晕过去,把子寰和冷少君抓来,一人一张纸,坐在书房翻译一样的忙活了大半天才看到整个信的内容。
  信的内容很多,包括开春之后,倒春寒的袭扰,室韦内部已经乱了。几个部落都纷纷向契丹劫掠,边境一片战火,打得难解难分。而东海女真借机发难,被他屡次击败。西北的变化,耶律安其似乎早有了察觉,大军可能随时攻打过黄河,望沈白多加提防。
  倒是因为责任的划分,与中书的对战交由了契丹北院负责,为了表表态度,新集结的北院大军派驻了六万在边境驻守,贾世清会意,也派出部队对峙,形成胶着态势,以堵悠悠众口。
  沈白看完书信,最后问的是‘琼州事宜何时解决,君何日可至高丽及女真?”
  “要是萧起知道我失去了权势,不知道会作何感想?”沈白放下书信说到:“可惜了,室韦劫掠之前,我不能和其中一部结盟,这是一大损失!”
  子寰很不理解:“为什么你这么执着要和室韦一部结盟?”
  沈白比划到:“西夏,契丹,女真,室韦,西北的四个强势者。虽然国土未必都互相连着,但是有一点,他们之间可以互相牵制,谁强,弱的可以牵制强的。我们国家虽大,人口虽多,但是百姓根骨不如他们,久战难胜,无非是消耗而已!”
  冷少君恍然大悟:“阿白是要他们自己拖住自己,我们国家就被战火所遗漏!”
  “不是战火遗漏,而是他们无暇兼顾,同时,边境驻军数量不减,有坚城高壑的防守,敌长我亦不消,他奈我何?”
  “汴京这几天开始传诵的歌谣有十几个,都是一边倒的在骂王名章,而且大有把清流也给拖下水的可能性。”舒昱在南书房向宇文拓回报到。
  “一边倒!”宇文拓摸摸下巴:“看来沈白的民心之强,大大的超乎了我们大家的预料。”
  “那眼下要不要想想办法,堵悠悠众口恐怕是不可能的了。”舒昱小心的提醒。
  “沈白这几天在忙乎什么呢?”宇文拓突然问到。
  “招工!”
  “招工?招什么工?”宇文拓不禁好奇。
  “木匠,瓦匠,泥匠,说是要先在龙源寺修建佛塔。”
  “喔?”宇文拓笑笑:“不是要做书院呢,怎么修起了佛塔呢?”
  “我派人去打听了,说了慧光大师的意愿,还留了副画卷出来,让沈白照图索骥的建!
  “画卷?”宇文拓挥挥手:“晚上去沈府看看。”
  “这个就是慧光大师送你芙蓉谷,要你帮忙修建的东西?”宇文拓看着画卷啧啧称奇:“这么长的画卷,说是修建阿房宫朕也相信啊!你别说,慧光大师还真是高看你,这是准备把沈府以后的积蓄都用在建筑上去,以后汴京的泥瓦匠木匠都要靠你养活了。”
  “皇上快别打趣了,我都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修完呢?”沈白一副苦大愁深的样子说到。
  “别啊,这个寄语塔,想法就新鲜,不修怎么行?”宇文拓看着图卷有点热切的说到。
  “可皇上也说了,我沈府拆皮剥骨也修不完这么大的工程啊!”沈白打趣的说到。
  “朕把禁军分作数批,效仿你在中书的练兵法,让他们帮你开山劈路,这样也能帮你顶不少事情。”宇文拓笑着说到,看着画卷上的建筑群觉得万分惊奇。
  “也只能这样了。”沈白看着画卷叹息一声。


第137章 天选之地
  回宫的路上,宇文拓心情很好,到了南书房留舒昱陪他喝茶。
  “本以为沈白只是说说,没想到啊没想到,慧光大师帮了朕一个大忙!”宇文拓兴奋的说。
  “皇上是说,沈白以后数十年的精力都要耗费在那上面?”舒昱会意的看着他。
  “当然,这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事情吗?要不是沈白手眼通天,慧光恐怕都不敢托付给他,别说是他。就是托付给朕,朕也不会去接。”宇文拓不禁感慨的说到。
  “那沈郡王怎么做的到呢?”舒昱非常不理解慧光大师的做法。
  “慢慢来呗,之前朕还担心沈白布局那么大的生意,将来会富可敌国,现在好了,这个消耗性的工程在,朕心已安!”
  “您就不怕沈郡王不做吗?”舒昱疑惑的问:“连皇上都说不会去做,何况是他?”
  “他不一样,他受慧光的救命之恩,又被他托梦交待,他不敢不从!”宇文拓十分肯定的说到。
  “那沈郡王也是碰到了鬼!”舒昱不禁感叹。
  “这是福分,百年之后,他要做成了这个事情。王名章谁还会记得,但是他沈白却不一样,人人都会歌颂他的功绩,这就是造化和福气!”宇文拓喃喃的说到。
  宇文拓嘴里的福气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享受点了,甚至是愿意去享受的。
  但是沈白却认真了起来,仔细的研究起慧光大师的画卷,以期许在里面看到些什么重要的规划,例如‘寄语塔‘这样的建筑。
  慧光大师的画卷里前后的建筑群落有一定的要求,其实大部分的建筑并不多,而重在一个‘借重山势,以景取静’。不主张过多的去破坏山体的构造,甚至是老树枯藤都是他心里的一景。
  前面的建筑群落里,有大的讲堂,群居的院落,还有其他的藏书楼之类的场地,看来是可以用作书院使用。
  看了一下午,沈白心里有点了然。
  傍晚时分,他起身伸伸腰,坐了半天人都累了。让顺子找来从西北带回来的一袋子辣椒,取了仔,交代人去催芽,试种。
  然后就着鼎炉牛排,放进去混合了蒜泥加了滚油一激的辣椒糊,鼎炉的牛排汤色变成了艳红,加上香料,白色胡椒粉同煮,顿时香气四溢。
  觉得来了兴趣,他让顺子赶紧去买了块猪肉,就着白水一煮,然后削成薄片,拍碎了蒜泥加上香菜末,让人把辣椒舂成末,加上热油一淋后做出辣油,一起倒进去加盐拌匀。
  吃饭前,安国公父子跑来商议事情,听说沈郡王在下厨,黄六七露出哈哈大笑的表情,拉着儿子坐等吃饭。
  黄即庵看看一副好奇表情又坐看热闹的父亲,不禁有点莞尔。
  沈白忙碌完,用香皂洗了手,让人送菜上桌。
  看到黄家父子,立即让顺子去拿自己从西北带来的葡萄酒。
  “来,尝尝我的手艺。”沈白拉着他们坐下。
  黄六七看着鼎炉里咕嘟的牛排发出的奇异香味,还有一大盘蒜泥白肉不禁好奇:“啧啧,王爷,你吃的都这么奇怪啊?”
  “这是从西北带来的香料,味道之妙,呵呵,估计侯爷你吃了以后就忘不掉。”沈白夸张的说到。
  “真的?”黄六七夹起一块蒜泥白肉,闻着蒜香和辣椒油混合的味道:“还真香。”然后他把肉放进嘴里,晶莹透明的肉香为化在嘴里,让他不禁感慨:“香,香,说不出来的想,就是舌头热热的,这个是?”
  “辣味!”沈白解释到。
  “过瘾!”他一拍桌子,一筷子夹起几块大快朵颐。
  “吃,吃!”沈白招呼黄即庵还有子寰,少君。
  黄即庵有点不好意思,自己的父亲好歹也是侯爷了,还是汴京首富,竟然吃得这么的吃相难看。
  沈白知道他在尴尬什么,给他亲自布菜:“吃就是,来了我这里别搞得和赴宫宴似得,以后都是这样吃,随意就好!”
  黄即庵笑笑,尝了口肉,辣得眼泪都出来了,却觉得肥肉在嘴里层次分明:“这个是什么肉啊,竟然这么好吃。”
  “猪肉!”沈白说到。
  “猪肉能这么好吃,真真是不易。”黄六七说到,举杯与沈白他们共饮。
  “嗯,酒也是好酒!”黄六七感叹到。
  “西北边贸开启了,这个酒,侯爷就能够销往全国了。”沈白笑着说到,引起黄六七的无限向往。
  “果然是天下之大,各有所长,我们作为商人,能够做到货通四海,就是为天下人谋求了福利啦!”黄六七不禁饱含感情的说到。
  “嗯!”沈白举起杯子:“侯爷这话有点贤商的意思啦!”
  “贤商!”黄六七听了点点头:“嗯,比儒商要好听多了,还实在,这个称呼好!”
  “好就干几杯!”沈白和他豪迈的碰杯笑道。
  热气腾腾的鼎煮牛排已经非常的入味,众人吃了以后又是另一种味道。
  “牛排这样煮真不错,这样的香料您还有吗?给点我带回去。”黄六七吃了后忍不住问。
  “不多,我看看能不能种,你想要就要去西北运来了。”沈白不敢辣椒流出去,怕引起宇文拓的怀疑。
  晚饭完毕,黄家父子酒足饭饱的坐着清思堂和沈白商议。
  “已经有消息从西北传来,庆发号茶庄的茶叶在西北被赶了回来,西夏和吐蕃除了安顺茶行的茶叶一律不收,这下可引起了轰动,王爷的茶行再不开业,恐怕就不妥当了。”黄六七说到。
  “嗯,择日不如撞日,你看什么时候开业好呢?”沈白问他。
  “就后天,我们做好准备。”黄六七算算日子说到。
  “行!”
  悠扬郡王不当官,开了茶行的风声一下传开了。
  东市三层高的气派店铺,牌匾上遮了块黄色的绸布,门前舞龙舞狮,热闹非凡。
  万金侯父子,还有舒殿帅一起在店门口陪着悠扬郡王沈白,慎亲王子寰等人一起看着门口的热闹非凡。
  “咱们去二楼看着。”沈白说到,带着大家去二楼,居高临下看着下面。
  “吉时到。”唱礼官喊到,街道旁的鞭炮声隆隆的传来,黄绸布落下,御笔题写的“安顺茶行”四个大字金光熠熠。
  十大茶行派来喝彩的人看着,心里五味杂陈。
  赵普作为管事,和一干人马在下面招待得井井有条。
  红色骆驼图案,安顺茶行四个字的包装纸包裹的各式茶叶在店里的货架上异常的显眼。
  “砖茶,三两!”低于供货三两五的价格让不少茶庄的人都看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茶叶卖得如此便宜。
  店铺里很多位置整套的景德镇来的各式茶具摆放得玲珑满目,还有各式的茶托。
  影青瓷的荷花盏还有马蹄碗,本身都是一种艺术品。
  汴京不少名流对摆放的各式茶托非常有兴趣。
  “景德镇的瓷器联系得怎么样了?”坐在二楼沈白问黄六七。
  “齐活,您放心,那里好的瓷行我都有联系。”黄六七拍拍肚子自信的说到。
  “景德镇这个名字是什么时候开始叫的呢?”沈白不解的问,这里又没有宋真宗,哪来的赐年号呢?
  “前朝啊,前朝皇帝叫刘景德,赐的名字。”安国公帮腔说到。
  “哦!”沈白点点头,心里不禁猜想,难道这个时代很多因为时空错乱的事情,会被慢慢的扭转过来吗?
  茶行生意火爆,来订货的西夏客商还有吐蕃客商最为显眼,三两一块的茶叶被他们订下不少,这个时候的砖茶一块就有两斤重,够一户人家喝上小半年的。
  十大茶行的看看,都默不作声。
  沈白晚上回到府里,赵普就来回报:“少爷,有两家茶行同意一两九向我们供茶。”
  沈白点点头:“越到后面和我们谈的价格越压,我要给他们立立规矩。红茶还有其他的发酵茶问得怎么样了?”
  “那个都谈得很好,今天西夏的客商就定了一批红茶,合到了一两不到一斤茶。”赵普兴奋的说到。
  “好,打开多元的出路,黄家组织的镖局怎么样了?”
  “报名火爆啊,三千名额要不是要筛选,一会就满了,还是舒殿帅推荐了几个退役的千户来做头头,非常的不错,干练精明,还认识不少沿途的地方官兵。”赵普翘着大拇哥说到。
  “好啊!”沈白感慨:“你招募的修塔工匠要快,让人知道我的重心在这里,好转移视线。”
  赵普点点头:“少爷放心,我一丝都不敢懈怠。”
  “嗯,忙的话多带点人出来,以后家大业大!”沈白打趣的说到。
  赵普离去,沈白还是想到那个景德镇名字的话题。
  找出鬼市买的那堆书,找出那本《浮生梦》。
  “穿越来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留学西洋,以躲避国内的军阀混战。而来之前,碰到从翡冷翠来的一个传教士,他第一眼看到我就说‘你是个天选的人物’。我当时以为他说的是传教的荤话,并未当真,只是笑到‘我是耶稣吗?’他丝毫不生气,说到‘你的未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