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套路影帝-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宇文拓一副打趣的样子和他们讲了这个事情。
  “长得像就被抓了,这个大理国主果然是欺人太甚啊!”安国公忍不住说到。
  “你们说沈郡王的信,它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韩冬细细的想着,问安国公和舒昱。
  “以朕看,段宜生只要没疯,就要放人,即便许进真是他的兄弟,他也不敢认亲,要等许进平安回来后再说。”宇文拓断定到。
  “吐蕃对大理可是一直不满意,大理遏制了他们的砖茶进出,如果不是沈郡王从羌人那里突破,吐蕃的百姓还得喝高价茶。”安国公分析到:“以老臣看,吐蕃就得卖他的帐,说不定借机找大理麻烦。”
  “可?沈郡王让英云侯按兵不动,这合适吗?”韩冬说到:“毕竟沈郡王现在不是太尉。”
  宇文拓摆摆手:“三天无所谓,更何况,这个段宜生以朕的看法,他是在摸我们的底,也好让沈白代替朝廷给他交交底。”
  “皇上是说,借力打力。”安国公佩服的说到:“皇上真是高明。”
  “不管是借力还是打力,反正咱们不出力,且看看这次的危机能以什么结果解决。大理嘛,国家虽然不大,但是这个段宜生的野心不小,如果没人和他杠一杠反而不好。”宇文拓运筹帷幄的说到:“何况,沈郡王赋闲这个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他办到了呢,咱们也得个便宜。没办到,罪责在他,不在于朕,他也没代表朕。”
  “皇上说得对,这样朝廷进退自如。还有回旋的余地,也能敲山震虎。”韩冬活学活用,讲出敲山震虎这个词。
  “嗯,看看不战而屈人之兵,奏不奏效吧!”宇文拓肯定到。
  “那,我们要不要调集边陲的军队,向大理施施压?”安国公担心沈白一人之力不够,建议到。
  “不,沈郡王自信十足,朕就要对他信心满满。”宇文拓似笑非笑的说到。
  十天之后,沈白接到消息,说是许进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宇文拓坐在南书房,像是打赌得胜的赌客一样,看着安国公还有韩冬他们,得意得笑容满面。
  “皇上还是对沈郡王知人善用,才会算到这个结局。”安国公拍马说到。
  宇文拓手指轻轻的磕着龙书案上的茶盏盖:“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诸位爱卿想听哪一个?”
  “还有好消息和坏消息,不是大理的吧?”韩冬不可置信的说到。
  “好消息是契丹皇帝萧起和贾世清签订了城下之盟,并且和女真和解,还了女真的沿海土地,只是以会宁府和中都为界线。”
  “这可是好消息啊,契丹安定了。”安国公高兴的说到。
  “别太高兴,坏消息来了。室韦朱颜大汗的二十万铁骑直下契丹,恐怕要在会宁决战了。”宇文拓的话一说完,众人脸色一变。
  “我们不管,契丹就完定了。”韩冬想到宇文拓的虎狼之术说到。
  “可我们一动,耶律安其的四十五万大军就会动,我们?”安国公脸色难看的说到:“中书加上北原两个都护府,恐怕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舒昱脸上波澜不惊:“让沈郡王去吧!”
  宇文拓扫他一眼没有说话,半天之后才拿出国书:“这是大理的国书,许进走了没几十里,又被段宜生请了回去。段宜生来了国书还有私信,一封给朕,一封给沈白,说是仰慕沈白已久,想请他在十万大山一线一见。”
  在座的三人都傻了眼。
  “这个段宜生,九成九是有问题。”沈白坐在被命名为‘观湖苑’的书房看着被宇文拓原封不动打包来的三个人。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沈郡王您准备怎么办呢?”安国公看着沈白急切的说到。
  “皇上的意思是什么?”沈白反问到。
  “皇上说,随你自己的意见,不过就一句话交待,慎亲王必须留京。”韩冬说到。
  沈白点点头:“契丹的事情,你们准备怎么办?”
  安国公看一眼韩冬:“想联合女真还有高丽,一起在会宁府会战,北原军拖住耶律安其。”
  “王爷什么看法?”舒昱看着沈白直截了当的说到。
  沈白一只手伏在方形茶几上,手指轻轻的敲打思虑着。
  “我只怕北原有失。”沈白半天之后才说出这么一句话。
  “怎么守,哪里是关键?”舒昱也简洁明了的问。
  “夏州和太原,一个在黄河以西,一个在黄河以东,都是汴京的咽喉,此二城不失,京兆和西北军就可以援助夏州。汴京和中书军就可以援助太原,形成困局。只要契丹有突破,耶律安其就变成了孤军奋战了。”
  “那要会宁府守不住呢?”韩冬提出质疑到。
  沈白看他一眼,自信的说到:“我相信萧起的军事才能,天下能排前五。”
  三人沉默不语,离开时也没再多说。
  “皇上在这个时候让你自己决断,这里面有什么深意吗?”子寰不无担忧的说到。
  “你赶紧给琼州去封密信,务必要越王及早的回来。”沈白说到。
  “为什么?”子寰看着他:“要是皇叔身体还没好呢?”
  “那你就要顶着前面,随时有可能代天出征。”沈白断定的说到。
  “我守太原?”子寰问到。
  “你会守夏州!”沈白看他一眼说到:“如果我是宇文拓,就会让你守夏州,到时候不愁肖墨和李鲁不拼死救援你。”
  子寰叹口气:“如果你不出京,是不是你会去镇守?”
  “想得美,我去大理是没有军权的,空架子接活。他会给我在北原坐镇一府,指挥三路的可能吗?把快六十万大军的指挥权都给我?”沈白忍不住说到。
  “大理的段宜生如果是个疯子呢?”子寰想了想。
  沈白摇摇头:“他绝对不是疯子,而且不但不疯,还是一个少有的攻心高手。他要我去十万大山,在时间上配合了耶律安其有所交待。在策略上,可以试试我这个‘鬼帅’的虚实,同时可以和我套套近乎。”
  “那他一定和耶律安其有盟约,否则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么一个要求。”子寰悻悻的说到。
  沈白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茶:“宇文拓有底牌,就在汴京。他期待着大决战的来临,好一次性的解决所有的问题。”
  “何以见得?”
  “直觉!”沈白说到:“可我在想先皇留下的那些人,那些神秘的势力,他们太可怕。我有种不好的感觉,大内恐怕不是什么铁桶一样。我怕宇文拓的溃败是从内部开始的。”
  “要不要提醒皇上?”子寰想了想。
  沈白闭上眼睛,轻轻摆了摆头:“没用,我猜他已经在查,只是有些东西,他一定不知道。”
  “为什么?”子寰好奇的问。
  “因为造反是诛九族的大罪,所有参与者,必定死守秘密。”沈白断定的说到。
  “那在汴京我们怎么办呢?”
  “这里,还有码头!”沈白说到:“要有两万人的后备力量在,在关键时刻保住关键的人。我们就有三个都护府做后盾,来一场力挽狂澜的表演。如果关键人物丢了,那我们就是天下第一大乱臣贼子,死无葬身之地。”


第152章 廷议打赌
  六月初十,廷议的大日子,沈白出京已经四天。
  子寰坐在左边上首,似在非在一样端端正正的看着前方,可眼睛却是一片的空明。
  “女真两部希望他们能够统一建国,在建国之后,才对会宁的危机进行驰援,算作是师出有名。”安国公滔滔不绝的介绍情况,关于契丹东部和北部分裂的情况。
  “耶律安其就没有反应吗,来个清君侧,或者是其他的什么理由,以契丹南院来干预两都的事务?”宇文拓坐在龙椅上议着别人家的事情,倒是多了几份自在。
  “皇上,关于契丹的事情,微臣有事情要启奏!”文官里有人站了出来。
  “什么事情?”宇文拓慢慢的喝了口茶问。
  “有茶商上报,说是咱们的悠扬郡王勾结大理国主段宜生,垄断对外的砖茶贸易,谋取暴利,引发了吐蕃等多国的不满。”
  群臣们议论纷纷,韩冬看那文官一眼:“李大人,你说这话有何凭据啊?”
  文官看一眼韩冬:“就凭沈郡王偷偷出京,去私会大理国主。”
  宇文拓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人,心里却在揣测,半只手撑在龙椅的扶手上,看似毫不在意,实则他的心里百转千回。
  到底是谁呢?这么准确的拿住了沈白离京的这个秘密呢,来就此的栽赃嫁祸。
  “慎亲王,你是勋贵之首,你怎么说?”宇文拓看一眼子寰问到。
  子寰漫不经心的看那文官一眼:“沈郡王就在龙源寺清修,谁告诉你,他离京了,本王怎么不知道呢?”
  宇文拓一听心里暗赞。
  “王爷没说笑吧,沈郡王离开汴京去大理可是人尽皆知的啊,您竟然说不知道,不会是真有什么秘密吧?”文官不依不饶的说到。
  “哈!”子寰抬头笑了下:“人尽皆知?你说得言之凿凿,那就随本王同去芙蓉谷看看如何?”
  “可以!”文官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子寰点点头:“好,本王就成全你。安国公,沈郡王有过什么交代?”
  安国公起身回答:“沈郡王说过,他已经退隐,如果还有人揪着他不放,那他就要拔一拔这些人的舌头,好让他们知道沈白不是好欺负的。”安国公大声的说到,顿时让朝堂之上安静下来。
  “各位,本王现在就带这位大人去芙蓉谷,是真是假,一会便知。不过,本王堂堂亲王,沈白是郡王,就这么被人非议,不妥吧?”
  “不妥!”众勋贵和武将们异口同声的回到,声震明堂。
  “行,如果沈郡王出京了,本王和他认罪。如果他被冤枉?”子寰站起来,看看身后的勋贵和对面的部分武将:“你们不答应吧!”
  “不答应!”众臣们一起向子寰鞠躬行礼。
  “好,李大人,走吧,走之前还有谁要和你一起参沈郡王的就站出来,等本王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灭你们九族!”子寰一摔衣袖,单手负后,傲然的说到。
  “这。”被唤作李大人的文官看看身后低头的同僚们,吓得一激灵:“慎亲王,臣也只是道听途说的,还请王爷大人有大量,不要在意?”
  “嗯?”宇文拓坐在龙椅上非常的不满:“什么叫道听途说,说实话,朕昨天还叫人送了佛经给沈爱卿,你们这些人啊,朕还真想拔一拔你们的舌头!”
  宇文拓的话如同判决一样,吓得李大人跪在地上:“陛下饶命!”
  “哼!”宇文拓冷哼一声,手一挥示意子寰坐回去。
  “不要好的不学,学人瞎说。你们前有祁百里,后有顾昌勇,别不拿自己的命当回事!”宇文拓训到。
  “皇上圣明!”群臣勋贵一起向宇文拓回礼到。
  南书房里。
  “皇上,还真别说,连臣有那么一刻,都怀疑沈王爷没有出京!”安国公看着宇文拓说到。
  坐在他对面的韩冬露出思索的样子。
  “韩爱卿在想什么?”宇文拓看着韩冬的样子问到。
  “觉得后怕!”韩冬看着宇文拓慢慢的说到:“沈王爷出京,只有几个人知道,现在竟然就成为了人尽皆知,哼,这汴京还是皇上的汴京城吗?”
  安国公脸色一变看着同样表情严肃的宇文拓。
  “朕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宇文拓生气的皱着眉头:“你说说看,到底是哪些小人在后面布这些局?”
  “不管这个人是谁,就是盯着沈王爷来的,而且也害怕沈王爷所做的一切。”万金侯也忍不住说到。
  “老黄,你怎么这样说呢?”安国公惊讶得直呼其名的问。
  “你看看,沈郡王的砖茶边贸,多大一盘活棋,下得周边诸国俯首帖耳,还为朝廷增加了收入,你知道上个月到现在,边贸一开,京兆和西北两府所收的赋税是多少吗?”黄六七伸出手说道。
  “多少?”韩冬都忍不住问。
  “七十万两!”黄六七用手比了个七字。
  “这么多?”安国公忍不住看一眼宇文拓,后者点点头。
  “可偏偏是这样,他们都可以张口白话的说,吐蕃对沈郡王的砖茶贸易不满,谁不知道赫连国主,为了这个事情,已经三次在国内降价,还把砖茶卖到了花拉子模去了。”万金侯如数家珍的说到:“整个西北多国,有哪个不对我们的新边贸策略心服口服啊!”
  “的确如此,赫连国主和吐蕃赞普都向李鲁和肖墨写了信函,让他们向朕致谢。”宇文拓说到。
  “如果不是慎亲王厉害,今天来了一招死不认账,把他们镇住,那有心之人,抓住沈郡王私自出京的事情,可就得大做文章了。”安国公感慨当时的情况说到。
  “慎亲王本就是厉害的主,只是平日不喜欢出头罢了。”韩冬客观的说到。
  “你今天的话,是自己想的呢,还是沈白真的说过?”宇文拓看着安国公问。
  “他真的说过。”安国公解释到:“就是他搬去龙源寺的前一夜,亲口说到,说有人要让他退隐都不自在,他就要这些人,知道他沈白的手段。”
  “哼哼!”宇文拓笑笑:“这小子,匪气十足!”
  韩冬看看宇文拓:“皇上,这文官的山头,恐怕要平一平才好啊!都说沈郡王势大,其实他路上的人都是本身不凡之辈,如贾家,如万金侯,如肖家,如李家,都是底蕴深厚。而且这些家族都是国之望族,皇上能把他们一杆子都打成沈白党吗?”
  宇文拓看着韩冬,再看看一脸尴尬的万金侯,还有一脸正气的安国公,忍不住说到:“还真不能,他们都是豪门望族。”
  “对啊,可文官的山头,这些年可偏颇得有点厉害了,你看看一个祁百里,再看看顾昌勇,还有天天在家叫骂的王名章,哪个山头低了呢?”
  宇文拓没有说话,而是思考京中的人事。
  “朕知道了,你们都下去吧!”宇文拓有点疲劳的说到。
  “把汴京所有的文官的监控加深一层,另外把他们平日交集的规律整理出来,不要等朕来问你们,否则要你们有什么用?”宇文拓看着六个暗卫统领骂到。
  “皇上息怒!”暗卫统领们低头认罪的说到。
  “朕要知道,谁是后面的推手,谁泄的密,谁是谁的党羽,给你们三天时间,做不到,你们就自裁!”宇文拓一挥手说到。
  “是!”暗卫统领汗颜的退下。
  舒昱在他们退下后进来:“皇上,韩大人来说,先帝皇陵有点发现。”
  “喔?”宇文拓不可置信的看着他:“刚刚他没说,看来趁着廷议派人去果然是对的。”
  “先帝陵里,那些太监的尸首都在,果然有四个不在。根据腰牌,就是失踪的白公公和一个神秘的景公公不知道踪迹。另外,先帝留有一个手札,专门提醒您,小心他们。”
  “你刚刚说什么?”宇文拓站起身看着舒昱:“先帝有手札?”
  “是!”舒昱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盒子。
  “你坐一下,其他人都下去。”宇文拓让汪公公接过手札说到。
  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黄色的折子,打开来,果然是先帝的字迹。
  “拓儿,朕思量,百年之后,你称帝的可能性最大,亦如你手谈时说‘当立天地间’一样,朕之身后如何,朕无心过问。然,朕有生之年,惊觉一事,关于天选盟之事,可惜朕发觉之时,已无力查验,陪朕殉葬之人,皆为朕之怜人,非天选盟者。而朕去之时,密旨是处死全部贴身近侍,但有不在者皆为其人。天选盟野心极大,秘密深远,存在时日比之我朝更甚,你心缜密,务必小心!”
  宇文拓合上奏折,惊叹不已。
  “折子后面,还有先帝记录天选盟秘密的藏书地点,臣已经在大内密库取出送来,就在外面。”舒昱提醒到。
  宇文拓看看折子后面,点点头:“好,信文,你办得好。”
  满满一大箱子就书籍被抬了进来,宇文拓让人急宣韩冬进宫,一场针对天选盟的布置在宇文拓心里紧锣密鼓的开始。


第153章 明修暗渡
  “王爷,再往前就是洞庭湖,走水路,进湘水直下,然后到梧州,就快到十万大山了。”黄即庵露着酒窝笑着说到。
  “前方的布置怎么样了?”沈白问到,这次黄六七不知道是不是感觉有什么事情,千托万请的要沈白带自己的儿子同行。
  “前面的水师,我们秘密布置了六艘战舰,其中一艘五层的大舰可以陈兵数百,足够防御。”黄即庵这次负责沈白的一切联络事宜。
  他办事利落,果断精干,让沈白大为赞赏。
  他们一行人,由陆路,在三千禁军暗中护卫下出发。准备从长江进洞庭,沿湘水直下,到灵渠,走离水进粤水进桂。
  沈白看着前面的大河感叹:“走桂州到十万大山,还有一段山路崎岖,时间上耽误太多,沿途的传信点都设立了吗?”
  “设立好了,我们的后续人马都在沿途跟着设立定点。”黄即庵难得跟着沈白出巡,不免有点高兴的说到。
  沈白心里却有很多思量。
  他们一队人马在江州上船,沿江之上,这是的景致与之前沈白南下时完全不同。
  江南夏初的大雨时来时往,阴晴不定的天气,使得江水上涨。
  黄色的江水滚滚而流,不少渔船却在这个时候收获丰饶。
  坐在主舰上,沈白身披大衣以御阴冷。
  船上的饭食很不错,都是江鱼河虾,因为辣椒的介入,滋味十足。
  沈白看着地图,在走的时候,他给会宁发去了信函,要萧起放低姿态,团结女真和高丽,和贾世清一起抵御室韦的铁骑。
  肖墨得到了宇文拓的授意,很敏感的出动了部分兵力前往北原交界驻防,以应万全。
  在北方大战阴云笼罩的时候,他却在大江之上,看着滚滚长江东逝水,这种命运的变化实在是令人感到难以捉摸。
  会宁城外,萧起在高大的城墙上看着对面人数众多的室韦骑兵,心里虽然并不担心会宁的防守。可却对整个国土的其他区域的安危深感担忧。
  现在女真人以救援为名义,在后面大兴安岭一线形成了一个屏障,看似要断掉室韦军的退路,实则是深有远意的。
  他们没有在正面为自己抵住敌军的锋芒,甚至没有会师出击的意思,却是在后方摇旗,这个动机本身就可笑。
  进一步可以在室韦败退的时候坐收渔利,扫灭朱颜残军和他的辎重,并且和在贝加尔湖的达勒古台一起瓜分边境的两国地盘。
  退一步,他们可以在会宁危机的时候,和达勒古台组成联军,抄室韦的后路和大本营。
  而不管怎么打,上京都是一个诱饵,牢牢钉住室韦军的诱饵。
  “皇上,中书有消息来。”部将紧急的送来信函。
  萧起打开一看,是贾世清的亲笔信:“一万援军在路上,今夜你军出五万驰援接应,需万分稳妥。”
  “这宋军是什么意思,就来一万人救援,那能有什么用呢?”左丞相萧法有点不满的说到。
  “二叔不要急,这个中书省的大都督是沈白的结义兄弟,他坐拥二十几万人马,眼下这样干肯定有自己的目的,不管怎么样,先把他们接进城了,自然就有见地。”萧起安慰到。
  “那怎么接呢?”将领们问到。
  “出兵十二万,在前沿布置陷阱,接他们的继续接,在城外好好的夜战一次,让朱颜开开眼。”萧起笑着说到。
  “是!”
  夜色下的会宁府三门大开,大批的军队趁着夜色悄然出城。
  “大汗,对面的大军从三个门出来,看来是要偷袭咱们!”室韦的前军都统回报到。
  朱颜坐在大帐思考了一下:“左军出,就打他一面。”
  “不全军出动吗?”前军都统看着朱颜。
  “他们三面而出,谁知道他们的目标是不是袭营呢?咱们在大营布置,等他们来送死看看。”朱颜生性多疑,对任何战场判断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尤其这一次的对手是以狡猾出名的萧起,还有诡诈而闻名的中书军。
  “对面只出了一路大军,我们是不是全线打掉他?”探马回报后,契丹的将领们询问萧起。
  萧起摆摆手:“他们来了,乱箭齐发,其他路不要动,疑神疑鬼的,让朱颜不敢肆意妄为才好。”
  “桑坤的接应一到,就让外面的大军全部点起火把回城。”萧起看着城下的夜色说到,月亮全无,黑云密布,真不是个什么夜战的好日子。
  “点起火把?那咱们不是暴露了吗?”萧法不解的说到。
  萧起奸诈的笑笑:“就是要让朱颜搞不清,咱们到底有多少援军来了,我想中书的军队只派一万人来,肯定有目的。接应的话,也不需要在晚上,还指定我们的人数,我猜他们的目的也是这个。”
  “难道他们的一万援兵是幌子,大部队在外面埋伏着?”萧法有点兴奋的说到。
  “还真有可能,你想想中书军打仗,向来喜欢伏兵出击。”萧起的话,让众将都有了很大的信心。
  “而且女真和高丽不卖咱们的帐,可不得不卖中书贾世清的帐吧?”萧起反问到。
  众人闻听一起点点头,眼下宋军势大,还控制了边贸的主动权,的确是周边不敢轻易得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