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翻过一遍了,农人便到田埂的水渠旁,开口将水灌进田地中。
  这是在做什么?
  吕易比普通的读书人更加关心农事,虽然管理产业他的确比不过大哥,但是吕家佃户如何种田的,他大哥可就比不上他了解了。
  吕追最后无奈的看着他叔父,兴致勃勃的和路旁的农人交流起来,他觉得,自己还是早日考上那学堂,然后早日学成出来找份活儿养活自己和自家叔父吧。
  但谁知道,后来的事情却完全脱离了吕追的想法。
  他叔父被青州刺史郭溪大人直接封了个官衔,然后丢进了天衍院做了首席院士,工作?工作就是继续叔父感兴趣的各种奇怪东西的研究。
  而自己则直接被进益班录取,拜在一位饱学之士门下继续深度学习。
  比起青州之外的颠沛流离,吃了上顿没下顿,比起幽州家乡时的朝不保夕和被人鄙视,如今的生活,不知道轻松了多少,吕追也暗暗下定决心,尽量早日结业,然后能够帮上主公的忙。
  就算是他这个新来的,也能很快发现青州的日益壮大,但是这种急剧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可以说,如今的青州,许多人都是一人身兼数职,忙得不得了。
  吕追没说出口的是,他一直暗自祈祷,主公能快快的占下幽州,他能看见青州治下百姓的生活到底如何。虽然说大家干活都干得很辛苦,但这种辛苦背后是触手可及的希望,所以整个青州的精神面貌一直都散发着积极向上的味道,生机勃勃的好似能感染外界,吕追到底与幽州这个家乡很有感情,他希望幽州百姓也能活的这么幸福安康有奔头。
  至于朝廷,哈,现在就算是街边的一个小孩都知道,朝廷早已名存实亡,未来将重现汉末之乱世。
  青州刺史府。
  刺史府中虽然有议事厅,但是游鸿吟一般不会去那边谈事情。虽说政务理当十分严肃,但是做人没必要时时刻刻都绷紧了精神,平日里处理事情放松些也无妨。
  好吧,说一千道一万,游鸿吟便是不喜欢议事厅的压抑氛围,他如今身边人才虽然多,却还没有正式出现党派之争,所以也没必要端着架子,搞得自己和属下的距离那么遥远。
  花厅之中有不少书籍,有些是游鸿吟感兴趣,让人从崇文馆中抄录来的,也有些是他自己搜集或者录写的。除了这些书籍,花厅之中最多的便是游鸿吟养的一些花草,如今恰是金菊盛开之时,灿烂的花朵将整个花厅都浸染上了花香。
  厅的内侧放着一张卧榻,游鸿吟偶尔坐累了,就会趟到榻上休息一会儿,而此刻,这榻却是陆云靠着。
  虽然在真正了解了青州之后,陆云终于松口认游鸿吟为主公,但是这家伙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他是‘谋主’,所以会翻阅处理游鸿吟手中的所有情报,却绝对不会替游鸿吟分担具体事务,在游鸿吟做决策的时候,会提供意见,会反驳方案,却从来不替游鸿吟做决定,也从来不会死硬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
  精明又紧守本分。
  游鸿吟能明白陆云的想法,作为一位谋士,未进先思退,并不是一件坏事,陆云如此做法,便是彻底断绝了未来君臣之间‘见疑’的根本源头,让君臣之间相处的摩擦降低到最小,最后关系融洽想和,两相欢喜。
  但是,游鸿吟却大大的叹了口气。
  他也想倚着靠垫,悠悠闲闲的翻看各方战报,而不是在这里处理不知道什么地方冒出来的那么多事情。
  “士龙真的不肯帮忙吗?”游鸿吟做最后一次努力。
  陆云笑了笑,很是温柔的说:“主公,现在已经申时了,不要忘了晚上还有庆功宴。”
  意思就是,别偷懒不想干活儿,今日事今日毕,快点把政务处理完,晚上还要宴请宾客。
  举办庆功宴自是因为有了重大喜事才会举办,而这件喜事就是翼州已经被游鸿吟收入囊中!
  虽然明面上翼州并不是他的。
  去年秋收之季,他将陆云和葛洪请了回来。
  葛洪那边无需细说,他的确在短短半年之内就将青州医疗制度建立了起来,大体的人员框架也建造的差不多,只要后期培训的医疗人员跟得上,基本上这个制度也就定型了。
  而葛洪建的差不多后,就十分干脆的撒手了,他兴致勃勃的去做了长广城的城尹。
  长广城原本只是个小小的村庄,但是自胶州码头建立起来,长广就变成了青州举足轻重的重镇了。
  游鸿吟原本是自己一直在负责长广城事务的,作为青州最为超前的城市,游鸿吟对它有着超乎寻常的期待,所以一直都是亲力亲为。
  如今长广城基本上已经架子搭好了,让葛洪去填补血肉,似乎也不错。
  所以对于葛洪的要求,游鸿吟立马答应了。


第209章 名士风流(三十六)
  然后葛洪葛半仙便和那些放出笼的鸟儿一般; 再也不把刺史府当做家了。
  葛洪虽然没有提; 但是游鸿吟却记得自己的诺言; 他在青州城外的一座小山上; 建立一个名叫天衍院道观。
  刚开始葛洪听到这件事还十分感动,但是看了那读作道观; 看做学馆的道观,一脸冷漠。
  这道观的建筑风格和青州城内的学院十分相似,庭院围墙等等一应不少; 但是那建筑; 却是四四方方的盒子状,表面还涂了水泥; 灰白灰白的。
  而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让葛洪确定; 这座天衍院的道观根本就不是用来给他这个可怜的被拐骗来的穷道士当道观的,而是自己不知怎的昏头拜见的那位好主公,又给自己找了活儿。
  天衍院的院主葛洪,实际上一直忙于了解长广城和与长广城距离不远的胶州码头,并没有什么精力来管个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的天衍院。而另外一方面; 游鸿吟会时不时丢一两个人过来; 比如之前的吕易,这位便是一位天生的机关大师,好好培养; 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葛洪的事情暂且不提; 这一年以来; 陆云这位游鸿吟自己冒险亲自请回来的谋主; 开始真正展现自己的手腕。
  游鸿吟自己并不差,但是他的确并未做过争霸天下白手起家的活儿,所以难免有些举棋不定。比如,阴谋阳谋,明争暗夺等等到底该怎样选才行,这其中的‘度’他把握的并不好。
  太过光明正大是作死,太过阴谋诡谲给人以不可信任之感,明争之下必有牺牲,暗夺之事为人不耻。
  世间安得两全法,纵然手段通天,心有九窍,游鸿吟在某些时候也是会为难的。
  所以,他请来了陆云。
  若说智谋,他和陆云估计不相上下,若说经验和眼光,他甩陆云几十条街,但是若说世情把握,陆云怕是能吊打他。
  陆云到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出建议,让游鸿吟拿下冀州。
  原本游鸿吟的想法,是同样以财物等手段贿赂朝廷重臣和司马越,让那边下个圣旨什么的,这样他那下冀州也算是师出有名,依旧披着一层窗户纸。
  照他算来,这种操作应当不难,因为司马越迁都就代表了放弃北方,像翼州这种危险区域,连刺史都跑了。翼州刺史那家伙聪明的很,从司马越决定迁都的时候,他就十分干脆的打包行李,给出一个采菊东篱下的标准名士答案,一路直奔建康。然后翼州就变成了群龙无首的状态,全靠着当地的一些本地郡守这些小官撑着运营。
  所以游鸿吟觉得,翼州这地方摆明了已经不算是司马氏的地方了,开个口子送给旁人,对他来说应当是不痛不痒才对。
  除非,司马越觉得,自己这个捡来的青州牧,是个值得他限制,值得他花费心思灭杀于萌芽之中。
  但游鸿吟觉得几率很小。司马越的确不蠢,却是个十分傲慢的人,司马氏诸多王侯,哪个不是对洛阳和洛阳里的蠢皇帝虎视眈眈,但是最后的胜利者是他司马越。所以游鸿吟从平日里的情报中可以看出,司马越越来越刚愎自用。
  所以,他这种人,应当是将目光放在刘渊这个大威胁上,而不是转而关注他这个小小的青州刺史身上。
  而陆云的观念却是另外一种。
  他认主公的第一时间,便是开口确认郭溪的家庭成员状况。
  这件事情游鸿吟之前也一直都在关注。毕竟是郭溪这具身体的亲人。而陈喜全虽然如今已经不再惦念那些乱七八糟的名士三观,却偶尔还是会想知道,没了他这个儿子,郭氏一家的最终将会是走上哪一条路。
  自游鸿吟离开求学,郭家的经历也和原来大不相同。
  郭父在洛阳之郊未曾遭受到胡人掠夺之前,便当机立断想要投靠司马越,想要做个门客。但是司马越是什么人,自然是没放在心上。
  不过在查清楚郭父资料后,看在他背后站着的洛阳郭氏的份儿上,司马越有所顾虑。最后干脆封了个头衔给郭父,算是释放出了一个友好的信号给洛阳郭氏。
  当然,洛阳郭氏很是闻弦歌而知雅意,非常快的便送来了诸多礼物,算是正式投了司马越。
  不过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郭父并不知晓,他只是觉得自己多年努力没白费,果然只要经营名声得当,必然是能够出人头地的。
  最后,无论是郭父还是洛阳郭氏,都暗自得意,觉得自己眼光好,诸王争霸,最后是司马越胜出,这次站队很犀利。
  司马越掌权后,背后投靠的世家自然获得不菲利益,朝廷诸多官职都有所调整。
  郭父也混了个官做做,比起曾经的郭祖父,这官品阶还更大些。可是,郭父却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洛阳郭氏嫡脉看在眼中,暗地里不知笑话了多久。
  重回洛阳城中定居,让郭家一家都扬眉吐气,不过郭父终归是世家出身,很明白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敲打了几次才放下心来。
  随后便是替郭溪大哥张罗婚事,让人尴尬的事是,城中并无适婚女子,就算是有,面对郭父提出的结亲之事,也是连忙拒绝。
  偏偏让郭父给自己的长子娶个寒族女子,却是万万不可的。他自傲与世家名声,如今这种世家寒门不通婚的习俗,更是被郭父牢牢记着。
  如此便一直耽搁下来,直到司马越迁都广陵。
  路途中,洛阳郭氏倒了大霉。
  刘渊派遣义子率领匈奴铁骑,狙击司马越南迁的队伍。
  要知道这次南迁那些北方豪族不知道携带了多少奇珍异宝,但是本身却和那些蹭着军队的行商一般,靠着外界武力震慑宵小,自己却是战五渣。
  郭父虽与郭氏不和,但是总归是血脉同源,两家南迁之时,郭家一家老小没什么人照应,便和郭氏一起行走,而郭氏虽不喜这个旁支,却不好在这个紧要关头撒手不管,否则不知道会传出什么闲话出来,到最后,两家便一起走了。
  朝堂上虽然是司马越一家独大,说一不二,可是终归还是有两个不太鸟他的人,其中一个便是统领天子六军之一的王将军。
  司马越毫不心疼的将这个脑壳硬的刺头派出去殿后。
  匈奴铁骑的能为大家都知道,这位王将军凭借着人数优势,将匈奴铁骑拖住,让其他人有了时间奔向南方。
  然后殿后的十万将士,包括那位王将军,都死了。
  没了人阻隔拖延,匈奴人很快就追上来了。
  匈奴铁骑的次一次冲击,挑的位置便是洛阳郭氏。
  后来的事情游鸿吟并不是很了解,洛阳郭氏嫡脉皆亡,郭家也遭遇横祸。据鸿雁探报,可能郭家之人,能幸存下来的几率很小。
  这倒是让陈喜全不知道该如何说了。但是他终究已经放下,而游鸿吟的目标,一开始就不再郭家那一干人身上。
  所以游鸿吟基本上不太避讳的说了家中之人遭了兵祸,幸存几率很小。
  而听到这个消息,陆云则是迅速做出应对,调整了对付翼州的方法。


第210章 名士风流(三十七)
  像翼州这种无主之地; 不尽快拿到手简直是对不起自己; 所以陆云直接调动了青州诸多力量。
  他采取的方法是直接换郡守。
  如果当地郡守识相合作; 那就放着,然后青州军改头换面变成翼州军,入驻各个郡城,如果因为各种理由不想放弃郡守身份却也不想投靠过来的,无论是谁都会被撸掉了职位; 换上青州的人,然后郡卫则被打乱编制,重新混进青州军; 再驻守当地。
  利用这种光明正大蚕食的方法; 一年之内,翼州即便明面上没有刺史,实际上却是已经归到游鸿吟麾下; 军队、政务两条线; 都已经被游鸿吟的属下接管了。
  曾也有人质疑过陆云的这种方法,实际上; 这么做其实就是默认了反叛朝廷; 虽然没有和江东陈敏那样直接反叛; 却也差不多了; 游鸿吟的实力说实话; 在天下诸多势力之中; 只能算是中下游; 此刻就大张旗鼓的收拢地盘; 有些不智。
  但是陆云的三条理由,让游鸿吟下定了决心,也让其他质疑的人闭上了嘴。
  第一,主公家族被灭,便与刘渊结下死仇,所以能尽量给刘渊的汉国造成麻烦的,就不用客气。
  第二,朝廷迁都,放弃洛阳,那就代表了放弃整个北方,若是无人主持北方大局,便是将半壁江山拱手送给了胡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令人悲痛之事。所以接过翼州并非无义,而是大义。
  第三,青州位置偏僻,主公的名声打不出去,所以揽才困难,而翼州不同,此地非真正有实力者,难以守住,可助主公扬名,吸引更多人才来投。
  其实还有一点陆云没有说,那就是翼州兵源的问题。
  青州兵丁虽好,却绝大多数都没见过真正的战争,就算几年前发生过暴乱,那种程度也是不够的。
  翼州不同,能在翼州呆下来,并且一直当兵的人,都不差劲,在他们的生命中,怕是一大部分时间都在战乱之中渡过。所以将翼州之兵混入青州军,有助于兵将的心魄提升,至少不会出现那种战事稍有不利,便会发生叛逃的情况。
  这一点陆云没说,是因为这种情况大家都心中有数,不需要太过明显的说出来,有些伤感情。
  游鸿吟当机立断的采纳了陆云的意见,然后交托陆云便宜行事的权利。
  然后,便是翼州被收入囊中了。
  这期间不可能没有流血,但是好在至今还在翼州留守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性格变通,较为聪慧之人,可以说翼州算得上是政权平安交接,历时一年,最终归于游鸿吟麾下。
  而今日宴会,就是为了庆祝完全收服翼州而举行的晚宴。同时也是商讨,最终该如何处理翼州政务的会议。
  没办法,现在大家都忙,毕竟很少有机会共聚一堂,能够在一起交流了,虽然说陆云变成了游鸿吟的谋住,但正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无论是游鸿吟,还是陆云,都觉得大家一起商讨,更能查漏补缺,避免错误的政策推行下去造成巨大损失。
  游鸿吟收起自己偷懒的心思,迅速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刚将文书放好,元夕便进来回报,晚宴已经准备好了,诸位大人有空的也都基本上来了。
  陆云自己懒得单独一个人住,这一年下来,都是赖在刺史府的,听到元夕的禀报,边动身回自己的屋子里换衣服:“云今日恰巧可以见识见识,主公调教的烹饪大师,到底有几分能耐。”
  陆云为了处理翼州之事,这一年,虽说是住在刺史府,但实际上,呆在青州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反而在翼州的时间比较长。他一直听闻,刺史府厨师技艺非凡,却一直不曾有缘得见,只是平日里,饭菜的确可口,难免对大宴有些好奇。
  “必不会让士龙失望。”游鸿吟笑道。
  等陆云换完衣服出来,进入了宴厅,人到都已经差不多了,虽然说如今青州,高脚桌椅盛行,但是在正式的宴会场所,刘红英还是遵从古礼,使用的依旧是几案,案桌旁便是席地而坐的坐垫。
  说实话,陆云跪坐在案几前,还有一丝不习惯,毕竟舒服的桌椅使用习惯了,再遵循古礼就觉得格外不舒服了。
  可是陆云也知道,主公没有办法一下子就打破旧规,无论是青州还是翼州,还是有一些比较古板的人的,总要考虑他们的感觉,改变没有错,但是不能跨度太大。
  等大家都落座,先是侍女捧上一壶壶清茶,并干果四品,每一桌干果种类还不一样,都小巧玲珑的放在白碟中,等待众人品尝。此时,游鸿明与众人多是在彼此交流,并没有正式开宴。
  有过了一会儿,宾客来齐了,侍女又端上清酒,此酒并非青州贩卖作为珍品的白酒,而是游鸿吟特意酿制的冬藏酒,去年冬天便已经埋入了花树下,今日早晨才起出来宴请众人。宾客中许多好酒之人,闻其香,还未喝便开口喊道,好酒。
  然后游鸿吟在主位上先敬了一杯酒,算作正式开宴,随即便是请侍女上菜,也没有一开始就讨论问题,毕竟总不能太剥削了,压着属下空着肚子工作。
  先上来的菜式乃前菜四品,喜鹊登梅,蝴蝶暇卷,桂花糖藕以及姜汁鱼片。
  众人吃的头都不抬。
  喜鹊登梅,是一道图案菜,主要的材料是几样蔬菜和酱菜所拼,味道嘛,不谈,但是,寓意却很好,大家也就吃个好兆头。但是其他三样菜却都是非常新式的做法,至少,陆云以前没见过这种菜品,要知道,他出身江东陆氏,什么奢华场面没见过?平日里,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特别是那一道姜汁鱼片,很得陆云的心,他原本就爱吃鱼,这种新做法让他耳目一新。
  等菜品过半,主菜便上来了。
  葱爆牛柳,串炸鲜贝,醉虾八品,红烧鱼骨以及罗汉大虾。
  因为胶东湾距离青州城并不远,再加上已经修了路,海鲜可以算得上是非常新鲜的就能送到了青州城,这也导致了,游鸿吟办的宴席上海鲜比较多。
  看众人埋头苦吃,不再交头接耳,就可以知道,菜品味道不差。
  其实这些菜还是缺少调味的,不过即便如此,此时的味道也已经独步天下了。
  主菜结束后,便是膳汤一品,鹿筋和一些山间菌菇炖出来的,只能算是常见的菜式,但味道不差,众人吃得差不多了,刚好喝汤暖暖肠胃。
  最后便是又上了两份茶点,一份水果,应该是要开始讨论正式问题了。
  陆云却是非常怨念的看着自家主公,他刚才差点放弃名流公子的仪态吃撑了,此刻只想着站起来散散步,然后回屋睡觉!他相信,有这种想法的一定不是他一个人。
  好在如今坐在这里的,自制力都非常强,渐渐宴席上的交谈声不见了,彼此都安静下来,游鸿吟给出了今日的议题。
  就算是吃的饱饱,大脑供血不足,青州这帮人精也不会给出错误的建议。
  讨论进程很快,大致上框架也都出来了。
  首先,翼州无能立即就照搬青州的制度开始实行。
  因为翼州四周环敌,如果像青州这个样子的话,不过是沦为周围敌人的提款机,就算是不想将翼州当做提款机,丰厚稳定的生活环境也会将四周的民众吸引过来,从而将会变成众矢之的。
  所以翼州最主要的就是建立起坚固的城池堡垒,迅速扩充军备,同时将荒地零散村落进行收编,有了自保之力后,再考虑发展民生。
  而这期间,翼州本身是无法负荷这么重的劳役以及兵役,田中出产更是不用指望有多少,那么这一州的让就要全靠青州养活。
  青州养得起,但是这种经营方式不对,所以,如今的关键点就是,从翼州本身的特点出发,找到能够在战乱之中养活所有人,却又不会浪费人力的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简直是要无中生有,众人均是束手无策。
  陆云喝着清茶,随手拿了一块糕点,他的强项在于大局观,这种民生相关的实事,就不用指望他了,他自己过去还是靠着兄长陆玄在养呢。
  有人提出通过建立哨塔关卡和乌堡这种方式,以最小的代价将良田纳入保护范围,然后通过种植这些良田再反过来养活翼州军民。
  但是这种方法被否决了。方法是好的,不过不适用于现在的翼州,等翼州发展个两三年,才是使用这种方法的最佳时刻。
  要知道,翼州最主要的敌人,还是刘渊。而刘渊乃匈奴出身,手下最强的部队是骑兵。
  所以依靠乌堡关卡这种方法阻挡骑兵是不现实的,人家不用多,只要一队骑兵重进防线,在收获时节放上一把火,一季的辛苦就算是白费了。
  在翼州的军队正式强大,有能力和刘渊的军队刚正面的之前,翼州想要如青州这般全面发展农业,有些困难。
  随即又有人提出,将翼州打造成商业中心。
  就算是刘渊的汉国,也并非没有商人存在,而无论是鲜卑、幽州、徐州、青州、兖州等等与翼州接壤或是距离不远的地方,都需要一个商业中转站,如果将翼州打造成一个这样的商业中心,那么就不用担心翼州的人没饭吃了。到那时候,肯定有许多工作机会,同时翼州官府方面也会多出很多税收,足够养活翼州军民了。
  提出这个想法的人名叫朱清,是长广城的一名书记官,跟着葛洪来的,游鸿吟看了他一眼,觉得此人可以多培养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