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桓容-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货物运上车之前,需逐一开箱检验。
箱盖打开的瞬间,阳光直射而下,绢布的花纹愈发鲜活,刹那间闪花人眼。
波斯商人瞪大双眼,险些当场流口水。看着箱盖合拢,用粗绳捆紧,一箱接一箱送上木车,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发财了,发财了!
秦⑦印
这样的绢过于鲜艳,阿母和阿姨都不喜欢,觉得花纹太俗,胡商却是如获至宝,就差把眼珠子粘上。
想起从盐渎归来的商队,秦唤肿臁
谁能想到,小小一个盐渎有如此大的能量,盐巴稻麦之外,竟运出如此多的丝绢!
石劭的“北地财神”之名果真不需。
这样俗气的绢布,庶人不能穿,士族不屑穿,在南地都是积压落灰的下场,没有商人愿意充冤大头,肯大量订货。
石劭反其道而行,大批量买下,全部随船送到北地。
换做旁人,未必能看到其中隐藏的商机,纵然看到也不会有这样的决心,行动如此之快。
这全靠桓容对石劭的信任。否则,他压根无法调动如此多的金银。
士为知己者死。
石劭感念桓容的活命之恩,竭尽所能也要报答。这笔生意仅仅是开始,给他充裕的时间,必定发挥财神之名,为桓容赚下一座金山。
交接完货物,胡商取得秦猓诳拷乔降牡胤酱罱ㄕ逝瘢蟪滴С梢蝗Γ坝芯畈嫉某当晃г谥屑洌瞪嫌谢の腊咽兀袂蟛槐挥行娜俗炅丝兆印
夜半时分,胡商犹不放心,实在睡不安稳,干脆走出帐篷,睡到了车上。
入秋之后,北地依旧炎热,蚊虫滋生。
胡商躺在车上,很快被叮出满脸肿包,照样笑得见牙不见眼。
有了这些绢布,他回去后能换来数不尽的黄金宝石!
可惜自己来得晚,没能交易到珍珠。听说坞堡藏有金色的珍珠,一个有鸽卵大小,价值连城。如果能带回去献给国王,不只是财富,更将获得地位!
胡商越想越美,心情愉悦之下,脸上的疼痒都减轻许多。
坞堡内,秦募锹冀灰椎牟静幔该睦舭诔鏊愠铮硕哉四俊
不是谁都有钟琳的本领,可以一心二用。
因交易的货物种类繁多,价值需要互相折算,工作量委实不小。几人一起动手也要忙上三四天,熬油费火,才能全部核对清楚。
文吏实在忙不过来,张参军友情援手。
“还需多久?”
“至少还需两日。”张禹摆开算筹,头也不抬道,“因胡商突然增多,郎君交易时又不讲价,一天换得五批牛羊竟是五种价格。”
秦プズ缶保苁遣缓靡馑肌
“要是阿弟在就好了。”
秦璟在时,这些事压根不用自己操心。
如今秦玖在上党驻守,秦玓在洛州巡视,秦玒跟在长兄身边,秦玦和秦玸少年心思,不添乱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帮上忙。
坞堡的“对外生意”全落到秦缟希⒏杆凳嵌运男湃危孬‘却是一个头两个大,只想撞墙。
这且不算,还要整日面对张参军这张冷脸,秦炖锓⒖啵蛊侧蚕蛲范ッ啊
“张参军,日前阿弟来信,需再送五千牛羊往枋头。”
“五千?”张禹难得现出一抹惊讶,“仆未记错,不久前才送去万余头。”
秦阃罚溃骸鞍⒌茏鍪伦苡械览怼P胖兴担馕迩Q蛞愿呒劢灰祝骨胝挪尉才乓幌隆!
“诺!”张禹没有推辞,迅速收拾好算筹和纸笔,翻出写好的牛羊簿册,告辞离开内室。
几个文吏心中羡慕,手中不停,这是他们的分内之事,没法推脱。
秦昧Υ炅舜炅常掳胝挡杼溃俑芯窈昧诵矶唷
这种茶汤的制法是从盐渎传来,少去味道浓重的香料,没有添加葱丝和姜丝,初饮难免觉得寡淡,次数多了,逐渐习惯清淡,再饮回往日茶汤,反而有些不适应。
翻开一卷簿册,看着列好的方格,清晰的数字,秦唤⒊龈刑尽
“二公子,可是帐中有错?”一名文吏道。
“没有。”秦肆较虏弊樱倨鸩静嵝Φ溃把武鲁瞿苋耍诖酥埃牍梢匀绱思钦剩俊
文吏深表赞同。
魏晋时期,纸张开始广泛应用。
碍于条件限制和思维固化,记账的方式仍延续传统,不是专门的帐房,很难看懂账簿内容,遑论挑出错漏。
这样一来,假账错账层出不穷。
桓容在盐渎时,看过竹简记录的账册,当即头大如斗,两眼蚊香圈。
为免日后麻烦,特地找来白纸,裁开装订成册,绘制成简单的表格,当着石劭的面记录下几笔生意,算不上十分精细,却能一目了然。
此后,类似的账簿和记账法在盐渎广泛应用,甚至向周边郡县辐射。
随着同坞堡的盐粮交易,“桓氏簿册”流入北地。
坞堡内的主簿和文吏看到账册,当即如获至宝,直言此法大善,可将历年账目全部清理核对一遍。
事实证明,主簿所言不假。
但对秦裕偌虻サ陌旆ǎ懿蛔∩馓茫ぷ髁恐鹑赵龃蟆
按照这样的交易规模,等到邺城的仗打完,他也无法从账目中抽身。像其他兄弟一样,领一处郡县驻守更是想都别想。
秦ψ潘阏耍鄣昧窖鄯⒒ā
张参军奉命点出牛羊,记录成册,着人送往枋头。
秦玦和秦玸恰好巡视归来,听闻要派人乔装商队,登时眼睛发亮。
兄弟俩心有灵犀,互相递了个眼色,一把扔掉马鞭,提着猎物赶往后宅。
这事不能求阿父,必须求阿娘。只要阿娘点头,事情准能成!
看到两个儿子,知晓他们的来意,刘夫人和刘媵都是一愣。
“你们要出堡?”刘夫人没有发怒,也没有立刻否决,而是奇怪道,“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秦玸一向沉默寡言,这次却抢先秦玦开口:“我和阿岩久闻邺城,想去看一看。如果邺城被晋兵攻下,十有八九要被焚毁。”
“是啊,阿母,阿兄就在枋头,我和阿岚带足人手,一定不会有事!”
刘夫人出身高贵,见识不凡。
她并不以为将儿子拘在身边是良策。生在乱世,将儿子养得手无缚鸡之力,只知锦绣膏粱,不识人间疾苦,不知胡人凶恶,反而是害了他们。
只不过,以秦玦和秦玸的性子,是否该现在就放他们去邺城?
“阿母!”
“容我想想。”刘夫人微蹙眉心,转向始终未出言的刘媵,道,“阿妹以为如何?”
“妾觉得无妨。”秦玦和秦玸是刘媵亲子,她比刘夫人更了解他们。如果这次不应下,说不定这两个小子会偷跑,到时又是一场麻烦。
“邺城最近不太平。”刘夫人有几分犹豫。
秦玦和秦玸尚未及冠,如果年纪再大些,她就不会这么担心。
“阿姊,从大郎君到五郎君,哪个不是舞象之年便临阵杀敌?四郎君未束发即能射杀胡寇贼匪,更率部曲一路奔袭,剿灭侵扰坞堡的胡人部落。”刘媵浅笑道,“阿岚和阿岩年已十六,比当年的四郎还大三岁,阿姊何必担心?”
刘夫人没好奇的瞪她一眼。
“你可真是心大!”
“谢阿姊夸赞!”
刘媵笑靥如花,刘夫人到底点了头。
秦玦和秦玸笑弯双眼,嘴角咧到耳根。
退出内室之后,兄弟俩抑制不住兴奋,当场一蹦三尺高,险些撞到头顶。
“你瞧瞧,都是惯的!”刘夫人看向刘媵,道,“阿妹,阿岚和阿岩到底没离过西河,你去安排一下,让刘蒙几个都跟去,务必要护得他们安全。”
“诺!”
“带去的仆兵和部曲要仔细挑选,最好是既能认路又能赶羊的。”
“阿姊放心吧。”刘媵笑道,“武乡郡和上党郡都在夫主手里,唯独广平郡难走些。有仆兵和部曲在,不会有事。”
李夫人点点头,唤婢仆取来绢布,写成一封短信,打算尽快送去枋头。
“阿晓。”
“奴在。”一名相貌带着胡人特征,身材高得惊人的女子跪伏在廊下。
“取只鹰来。”
“诺!”
黑鹰从西河郡飞出,秦玦和秦玸整装待发,准备往枋头与秦璟汇合。
晋军营盘中,桓温命郗超和邓遐探查,得知送来牛羊的是秦氏商队,想请来人过中军一叙,不料被一口回绝。
“不识抬举!”
事情一桩加一桩,桓温心情不好,愈发显得暴躁。正在帐中运气,桓冲恰好挑帘走进,扫两眼放在角落的冰盆,暗中摇头,眼中闪过一抹惋惜。
“大司马。”
“幼子来了。”
“大司马,自枋头往邺城再无水道,大军仅能从陆路进军。”桓冲正身坐下,道,“从陆路走,必会慢于水路。如大军不能尽快出发,继续留在枋头,军粮恐将不足。”
“我知道。”桓温沉声道,“袁真已攻下谯郡和梁国,正开凿石门。如果石门凿开,引黄河水入水道,军粮可源源不绝运来,幼子无需担心。”
“阿兄,兵精粮足方可立于不败之地。如今石门未凿开,须得再寻他法,有备无患,方不致动摇军心。”
“幼子的意思是?”
“我见过秦氏商队领队之人。”桓冲正色道,“许以高出市价五成,从其手中市得牛羊。”
“五成?”
“阿兄,时间紧迫。”桓冲微微倾身,道,“氐人动向不明,建康传来消息,近日谢安王坦之频频出入台城,太后两次召琅琊王入宫详谈。我担心,此战胜且罢,如不胜,朝中情势恐对桓氏不利。”
桓温神情凝重,眉心深锁。
“消息确实?”
“确实。”说话间,桓冲从袖中取出一张绢布,展开放到桌上。
桓大司马细看一遍,再不追究秦氏商队无理,当场表示,愿向其购买牛羊。
“此事大司马不便出面。”桓冲继续道,“不妨交给冲。”
桓温和桓容的关系,不说势成水火也差不了多少。外人不知道详情,桓冲和郗愔等人实是一清二楚。
秦璟来到枋头,看的是桓容的面子。桓冲出面买粮,难免有向桓容低头的顾虑,桓冲愿意代劳,正好免去这场尴尬。
“如此,事情就交给幼子。”
“诺!”
桓冲达成目的,退出中军大帐,想起前番同秦璟的交锋,再想对方给出的消息,不免叹息一声。
难怪秦氏能占据西河等郡,令胡人闻风丧胆。有这样的郎君在,家族何愁不兴!
桓氏并非没有佳子,奈何……
“老了啊。”
部曲跟上前,听到这句愣了一下。
“使君何出此言?”
“年过半百,何言不老。”桓冲摇摇头,一手负在身后,一手搭在身前,迎着犹带热气的晚风,越过中军大纛,返回左营军帐。
前锋军中,役夫架起火堆,烧起大锅。
沸水中投入几块干瘪的葱姜,再加一把食茱萸,放入大块的羊肉。随着肉在水中翻滚,香味开始在营地飘散。
除了不能吃的羊毛,羊皮内脏均没有浪费。
仍有十余头羊待屠,血腥味越发浓郁。
桓容不太习惯这样的场面,悄悄退到人群外。秦璟随他返回武车,两人登上车辕,进入车厢,沉默对坐半晌,桓容又开始不自在,耳根发热。
他一定是哪里不对劲!
秦璟支起一条长腿,单臂搭在膝上,因为赶路的关系,头发仅以葛布束在脑后。
一缕黑发垂落鬓角,恰好擦过眼角的泪痣,随着笑意染上黑眸,整个人气质一变,不再如冰山冷玉,煞气迎面,反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魅惑,只令人心跳加快,脸颊发热。
如果桓冲当面,怕是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风流郎君,会是几句话将自己逼到墙角的秦氏子。
“容弟可有小字?”秦璟忽然开口,话题有些出乎预料。
桓容愣了一下,点点头,道:“有,阿母唤我瓜儿。”
“瓜儿?”
不知为何,这两字从秦璟嘴里道出,竟似有几分调戏的意味。
“璟亦有小字,乃是大父所取,谓之山峰高峻,举目峥嵘。”
“峥嵘?”
秦璟摇头,唇角带着笑意,愈发显得潇洒恣意。
“阿峥?”
“对。”秦璟倾身,视线锁住桓容,道,“容弟果然聪慧。”
桓容咽了口口水。
祸害有没有?!
甭管古代还是现代,这样的绝对是祸害,男性公敌,原子弹级别!
秦璟继续倾身,车窗突然被敲响。
桓容似从梦中惊醒,忙转身推开车窗,绑着绢布的黑鹰从窗外飞入,没等落下,突然间鸣叫一声,当场炸毛,翅膀扑棱两下,几乎是逃命般的飞走。
抓着一根掉落的羽毛,桓容看看秦璟,再看看车窗,满头雾水。
话说,这是鹰是来送信的,没错吧?
绢布还没解开,车里又没猛兽,它干嘛要跑?
第七十七章 璟甚慕
黑鹰逃出车厢,头也不回的飞走,临近傍晚方才归来,见到秦璟,依旧有炸毛的倾向。
彼时,宰杀的羊肉皆已入锅,洒了盐巴和胡椒,营地中弥漫着肉汤的香味。
士卒和役夫列队盛汤,运气好的,碗里还能多添一块骨肉。虽然肉已炖得酥烂,九成融进汤里,骨头上连的一层筋皮照样能解馋。牙口不错的话,骨头都能嚼碎吞下肚。
刘牢之有粮任性,大手一挥,杀了百余头羊。
厨夫肩膀搭着布巾,脸被蒸汽熏得通红。
抓着手臂长的大勺,两勺一碗,肉汤几乎要漫出碗沿。
有个年轻的士卒运气好,临到他时,恰好捞起一只羊蹄。厨夫“呦呵”一声,笑道:“你小子今日得了彩头,他日和胡贼厮杀,定能多砍几只耳朵!”
众人哈哈大笑,士卒到底脸嫩,抓起一只蒸饼,捧着汤碗走到一边。看到同里的老卒,就要将羊蹄让出,却被对方敲了一下脑袋。
“有得吃就快吃!”
老卒将蒸饼撕成小块,浸泡到汤里,美美的喝上一口,特意将年轻的士卒护到身边,道:“多亏有桓校尉,咱们才有这肉汤喝。永和年间,我随大军北伐,一天两顿,就没能吃饱过。”
“肉汤?刷锅水就不错了。”
“别说油星,盐巴都没有。”
“瞧见厨夫腰间那两条布没有?想当年可不是用这个擦汗……”
老卒有滋有味的喝着肉汤,吃着泡软的蒸饼。见有几个刀盾手联袂过来,马上朝着年轻的士卒使个眼色,让他背过身去快吃。
“快些!”
有刘牢之的命令,前锋右军上下都能分得肉汤,想得块骨肉却难。
这些刀盾手膀大腰圆,目露精光,最为精锐。临到战时,都是冲在最前面,豁出命去和胡人搏杀。每次战后清点,他们的战功最高,伤亡也是最大。
类似的布阵传统一直延续到唐代。
只不过,那时他们不叫刀盾手,而是换了个专业的名字,跳荡兵。
因为他们的凶狠,无论弓兵还是长枪兵都惧其三分。要是他们动手抢,压根没处说理。
好在刘牢之治军严谨,几场军棍打下来,营中风气焕然一新。
刀盾手走到近前,见老卒的样子,忍不住咧嘴一笑,道:“许翁,作何这般防备,知晓是你族中子侄,咱们没那么不讲究。”
这番话出口,老卒松了口气,被他护着的士卒转过身,到底将两人的汤碗换了过来。
看到碗中的羊蹄,老卒叹息一声,几个刀盾手却是大笑,干脆捧着碗蹲在两人旁边,一边搭配肉汤撕扯蒸饼,一边道:“此子孝顺,难怪你护着他,许翁有福!”
老卒也笑了,不再推辞,几口喝干半碗羊汤,吃光蒸饼,抓起羊蹄啃了起来。
“许翁,我恍惚听到,你方才说起永和年?”一名而立之年的刀盾手道。
老卒点点头,道:“我刚和他说,早年间,甭管前锋军还是中军,都没有桓校尉这样的运粮官。当时吃的蒸饼,个头小不说,麦麸超过一半,能把嗓子划出血。汤就是刷锅水,盐布涮两下就当是有了咸味。”
“可不是。”
一名刀盾手喝完肉汤,用蒸饼擦过碗底,不管肉渣还是骨头渣,一股脑塞进嘴里,鼓起半边腮帮子,照样不妨碍说话。
“我跟着大司马伐姚襄,别说一天两顿,一顿都未必能吃饱。”
“要我说,今年是碰上好运。”另一名刀盾手道,“你是没瞧见,前锋左军吃的都是什么。”
“还有那些州郡来的私兵和仆兵,听说顿顿都是半饱。”
“府军倒是好些,终归是大司马和郗使君麾下。但我琢磨着,八成比不过咱们。”
“那是肯定!”为首的刀盾手是个什长,脸上横着一条刀疤,极是狰狞骇人。
“我之前去送牛羊,进过北府军的营盘,见他们埋锅造饭,蒸饼倒是管饱,个头却比不上这个,还掺了许多麦麸,汤就是许翁说的刷锅水。”
“牛羊送过去一头也没杀?”
哪怕杀一头,好歹能尝尝肉味。
“哪里会杀!他们营里的牛羊压根不是军粮,而是战后的奖赏。”
“奖赏?”
“说是斩首五级赏一头羊,十级以上赏一头牛。”
“嘶——”
不知何时,四周聚起二十余人,听到刀盾手的话,齐齐吸着凉气。
“五级?”
正面同胡人接战,完全是以命换命,能斩一级就不错了。五级、十级,当他们是桓校尉的竹枪兵?
“消息确实?”许翁皱眉道。
“确实。”刀盾手点头道,“就是这样,那些私兵和仆兵还羡慕。除非再有商队入营,不然的话,连这份盼头都没有。”
众人沉默了。
看看碗中的肉汤,不禁对桓容生出更多感激。
如果不是桓校尉,他们能吃上肉汤?
不饿着肚子拼命就不错了!
回忆起桓熙统领前锋右军的日子,众人都是一阵后怕。以那位的贪婪,别说出面筹粮,估计早先运到的军粮都会贪墨一空。
“运气啊!”
“谁说不是!”
用过膳食,士卒役夫各自散开。
虽说营地面积不小,但众人并不会成日呆在营地。尤其是役夫,营地需要的木材,牲畜消耗的草料,都需外出搜集。
好在大军临河扎营,不似旁处干燥,每日能搜集到足量的草料。
随着进入九月,草料越来越难寻。浅一些的河流逐渐干涸,现出成片河床。
有经验的役夫发现河床边出现异状,好奇的挖开土层,当即瞪大双眼,连忙转身回营,临走不忘背上捆好的草料。
“蝗虫?”
刘牢之擅长兵事,于农事仅是一知半解。
他知大旱之后必有蝗灾,只是没想到,现下就出现苗头。
役夫躬身立在帐下,手里抓着两只飞蝗。由于刚刚成虫,尚未来得及祸害庄稼,两只蝗虫个头一般,一把就被役夫捏死。
刘牢之没有经验,询问谋士,曹岩等人均是摇头。
他们擅长军事谋略,知晓朝堂斗争,关于蝗虫,实属能力之外。再者言,这些蝗虫出现在北地,于晋朝并无关碍。如果就此成灾,北地粮食绝收,或许能逼慕容鲜卑尽快投降,未必是坏事。
桓容走到帐前,恰好听到这番言论,脸色微沉,拳头攥紧。他知道以时下的环境,谋士此言并无过错,可当真接受不了。
蝗灾发生,慕容鲜卑固然不得好,但受灾最重的却是北地汉家百姓!
大军未至,他们要受胡人压迫,衣食不济,朝不保夕。
大军来了,他们照样被抢走粮食,前途难料。
如今灾情出现,这些谋士不思百姓,只想着灾难能让己方获取好处,这样的北伐有何意义?
一瞬间,桓容很想掀开帐帘,冲进帐中“爆发”一回。
权衡之后,终究是理智压过情感,桓容深吸一口气,压下骤起的愤怒和烦躁,用力咬住腮帮,随痛感加深,人也逐渐冷静下来。
不能冲动。
没有半点好处不说,更会平白无故得罪人。
以他晋朝官员的身份,在北地治理蝗灾,实属“叛国”行为。必须想个办法,既能救一救百姓,又不会引来众人质疑。
何况,邺城好歹下过一场雨,其他郡县多是滴雨未下。邺城外都有蝗灾迹象,其他郡县未必能够免灾。
水灾旱灾有局限,蝗灾则不然。
蝗虫会飞!
如果靠近晋地的郡县出现蝗灾,当地的粮食被祸害完,这些蝗虫岂会不往南飞?皆时,所谓的“借天灾之力”完全会沦为笑话!
想到这里,桓容不禁开始担心盐渎。
如果盐渎遭遇天灾,未知石劭能否从容应对。
军帐中,随桓容的到来,气氛稍有变化。
刘牢之将他让到左侧上首,桓容没有推辞,同众人拱手见礼。
“蝗灾之事,桓校尉想必已经得知?”
当着曹岩等人,刘牢之并未唤他容弟,而是以官职替代。
“回将军,仆已得知。”
“桓校尉可有主意?”
“未知将军与诸位同僚可有计较?”
曹岩等人纷纷出言,细说其中条理。刘牢之不时点头,显然倾向于放任不管。
无论几人说什么,桓容都没有出言反驳。
直到话音落下,刘牢之二度问他意见,桓容才缓缓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