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桓容-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守军来不及发出惨叫,眨眼被愤怒的人群淹没。
  “打死他们!”
  “就是他将我一家抓来!”
  愤怒的叫喊声充斥耳畔,几名守军被活活打死。待到人群散开,地上只留下四五滩血渍,哪里还能拼凑出人形。
  见到同伴的遭遇,城头上的守军都是一凛,哪里还敢下来。
  “挡住!”
  幢主情知不妙,立刻命人堵住通路,阻拦愤怒的百姓。
  可惜的是,众人已被怒火烧红双眼,烧灭了理智,压根无视冰冷的枪矛,挺着胸膛冲上了城头。
  这个时候,命令和威慑都失去作用,为了保命,幢主不得不拿起环首刀,且战且退,试图从另一条通道下去。
  可下到一半,发现后路也被堵住。
  原来,日前袁瑾下令封锁城门,通向城外的暗道亦不得幸免,全部被石块和泥土封死。
  迎上抢过刀枪,凶狠扑上前的汉子,幢主惨笑一声。
  时也,命也。
  上天注定袁氏的气运终于寿春,他这个旁支子弟,终归是逃不过这一劫。
  城头的鼓声突然停了,城下的百姓却更加急躁。
  终于,堆积的断木和碎石被全部移开,几名汉子扛起门栓,合力拉动绞索。
  吱嘎几声闷响,封闭多日的城门缓慢开启。
  “开了!”
  “快,冲出去!”
  “快走!”
  城外夜色茫茫,城内火光冲天。
  一座城门间隔,却是不同的两个世界。
  不等城门全部打开,众人群涌而出。奔跑间有人栽倒,幸亏靠近墙边,被家人拼死拉出,方才保住一条性命。
  秦雷没有随人群前进,而是尽量贴紧墙面,护着做村人打扮的袁峰,避免被焦躁的人群卷入其中。
  袁峰抓着秦雷的衣摆,脸色愈发苍白。保母担忧的开口,声音却听不真切。
  在他们身后,数名袁氏部曲紧紧跟随。
  袁瑾身死的消息尚未传开,但人心早已涣散。
  大火烧起时,竟无一名谋士武将赶往袁府,也无一人站出来组织事务,而是各顾逃命,甚至裹挟走金银,拉走城内的守军。
  之前战鼓响起,北门之所以没有回应,并非是被百姓冲破,而是两名参军串通守军,早在火起之前就跑了出去。
  或许是窥探先机,也或许是一场巧合。
  总之,奔去北门的百姓没受到任何阻拦,全部顺利出城。
  袁峰决定投靠桓容,这些部曲自要跟随。
  后者多是袁真留下,只认袁峰为主,各个忠心不二。知晓袁瑾死在房中,眼睛都不眨一下。
  如果袁真能再多活五年,袁氏必将交到袁峰手里,袁瑾连家主的边都摸不着。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懦弱了近三十年的袁瑾,先是杀妻,继而害父,将好不容易扭转的命运重新推向死路。
  “小公子可害怕?”秦雷看着袁峰,莫名想起了秦璟。旋即摇摇头,觉得这个想法实在可笑。
  “害怕。”袁峰攥紧手指,脸色煞白,惊恐之色溢于言表,声音却格外坚定,“可我想活。大父说过,一旦他和大君都不在,只有投奔桓使君我才能活。”
  袁真对晋室心灰意冷,对郗愔同样生出防备,反倒愿意将长孙托付于桓容,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袁峰的声音不高,秦雷仔细听,仍没听清最后半句。
  此时,火光蔓延至整个城内,城门前的人少去大半。
  秦雷不再犹豫,道一声“得罪了”,弯腰抱起袁峰,护住他的头颈,脚步飞快的越过众人,迅速跑过吊桥。
  保母咬住红唇,紧紧追在身后,拼命的不被落下。
  袁氏部曲动作更快,行动间不忘留意四周,排开混乱的人群,提防可能出现的危险。
  距离城门百步远,骤然亮起一排火把。
  火光中,漆黑的武车横向排开,车身间立起挡板,挡板后是锋利的长枪,闪着刺目的寒光。
  数百名身着皮甲的州兵自两侧涌出,单臂撑起高过肩头的藤牌和木盾,组成半圆形的屏障,挡住混乱的人群。
  轰!
  鼓声炸响,一声接着一声,一阵急似一阵,愤怒的叫嚷声迅速被淹没。
  人群涌向藤盾,立刻被推了回去。想要掉头,却发现后路也被堵死。
  几名身染血迹的汉子从队伍中走出,貌似要上前理论,实则借身体遮掩,向武车后的私兵打出手势。
  私兵点点头,举起右臂,鼓声为之一变,破风声骤起,十余枚箭矢凌空飞来,三枚恰好钉在为首的汉子跟前,距脚尖不到半寸。
  汉子呲牙。
  射到老子怎么办?
  张弓的周延不以为意。
  按照使君的命令,演戏也要演得真实,至少不能让人看出马脚。
  汉子气结,用力磨了磨后槽牙,心一横,噔噔噔倒退三大步,口中高呼:“莫要放箭,我等不是乱民!”
  不得不佩服汉子的嗓门,这一声高喊,竟隐约压过了鼓声。
  一人带头,余下几名汉子陆续出声,高呼“不是乱民”“实为逃命等语”。人群先是惊讶,继而变成疑惑,激动的情绪渐渐削弱,强冲的劲头为之一顿。
  武车后,周延收起强弓,朗声道:“某乃幽州刺使麾下,今为讨逆而来!尔等是为何人?”
  汉子立刻接话道:“我等是被逆贼抓来的村人!还请将军明鉴!”
  周延嘴唇动了动,到底没纠正汉子的话,再次高声喝问:“即是村民,为何手持兵刃,身染血迹,冲至大军营盘?”
  营盘?
  众人四下里张望,果然见不远处有一片帐篷。只是心中仍存几分惊疑,没有立刻松开手中的刀枪。
  正在这时,一辆更大的武车从火光中行来。
  拉车的不是骏马,而是两名魁梧的壮汉,均是宽肩厚背,腰粗十围,样貌粗犷,虎目闪着精光。
  武车停住,车门推开,一个少年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
  一身绛缘官服,腰束金玉带,头戴进贤冠,身侧悬一柄嵌金宝剑。
  少年身姿修长,气质温雅,眉目如画。
  此刻立在车辕上,袖摆随夜风舞动,双眸灿亮如星,纵然未笑,也令人如沐春风。
  不得不承认,在刷脸的时代,有副好相貌可谓无往不利。
  周延固然英俊,奈何过于粗犷,不符合当世审美。典魁、魏起更不用说,后世还能做个型男,现下能止小儿夜啼。
  换做桓容,根本无需开口,只是站到众人面前,身份便彰显无疑。
  趁人群被吸引注意力,秦雷抱着袁峰侧行两步,迅速躲入藤牌之后。
  袁氏部曲心生警惕,立刻想要跟上,不想被州兵拦住。前者正要发怒,但见对方扫过手中长刀,意思很明白,人要过去,刀先留下。
  眼见秦雷越走越远,部曲心中焦急,终于咬牙交出长刀,只留下随身的匕首,快步跟了上去。
  嘡啷几声,长刀落地。
  人群茫然四顾,就见之前带头“冲杀”的汉子陆续丢掉兵器,伏跪在地。
  “见过使君!”
  桓容没有出声,视线再度扫过众人,目光冰冷。
  无需做到极致,只要学会秦璟三分,就能应付眼前场面。实在不行,摆出渣爹的表情也是一样。
  咚!
  私兵齐声高喝,长枪顿地,鼓声再起。
  眼见带头的汉子伏跪在地,余下人等心中惊慌,纷纷丢开刀枪,不敢当面造次。
  桓容暗暗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破风声乍然响起。三枚利箭分别从不同方向飞来,越过众人,目标直指桓容。
  “使君小心!”
  典魁魏起同时大喝,抄起手中长枪。
  周延动作更快,飞速拉开弓弦,眨眼连出三箭。
  电光火石之间,只听三声脆响,偷袭的箭矢被撞飞两枚,余下一枚被典魁扫开,当场断成两截。
  “抓活的!”
  “诺!”
  典魁护在车前,魏起盯准箭矢飞来的方向,当场带人扑去。
  武车前的百姓顿时陷入恐慌。
  竟有人行刺?
  会不会连累到自己?
  “使君,是氐人用的弓箭。”
  “氐人?”
  看过三枚箭矢,桓容挑了挑眉,神情莫名。
  见百姓愈发惶然,随时可能再生乱,立即朗声道:“尔等如是村民,当与谋逆之人无干。然事关重大,不可轻断,需得核对身份,逐一查清之后,由同村之人彼此做保,方能放尔等归家。”
  “如有逆贼藏身于此,自首罪可从轻,举发可获赏赐。”
  随着桓容的话,众人的心情大起大落,到最后,再生不出半点反抗之心。在几名汉子的带头下,按照私兵的指示排成长列,走进临时搭建的一处营地。
  营地中,大锅的肉汤正在翻滚。
  对又惊又惧,刚自城内逃出的人而言,这无疑是意外之喜。
  “每人一个蒸饼,一碗肉汤,都有,不要急!”
  排队领取肉汤时,一旁的文吏会当面记录姓名、年龄和籍贯,还会查问清楚家中几丁,长居哪县哪村。
  待蒸饼和肉汤分发完毕,记录下的名册已堆成厚厚一摞。
  用桓刺使的话来讲,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人口普查”。
  从某种意义上,他还要感谢袁瑾。不是这位突然奇想,将寿春附近的人口都集中起来,事情未必能如此顺利。
  拦截其他三座城门的队伍陆续折返。
  除上千的百姓之外,还有逃出城的谋士武将,以及被收缴兵器的袁氏仆兵,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没能逃脱。
  荀宥尚算客气,至少给对手留下几分颜面,虽说都是五花大绑,至少是绑在车上,没有让他们和仆兵一起步行。
  饶是如此,除少数几人外,余下仍时满面怒容,神情很是不善。
  “仆幸不辱命。”荀宥跃下武车,上前复命。
  不费一兵一卒,寿春自乱。带来的将兵压根不用冲锋陷阵,只需埋伏在预定位置,守株待兔即可。
  讨逆讨成这样,自晋立国以来,当真是独一份。
  荀宥守在北门外,不只抓到袁氏仆兵,还有十几个氐人。
  确定身份之后,荀宥没着急审问,而是全部绑起来塞进车里,和众人一起带回营地。
  途中遇见魏起,得知桓容遇刺,当下心急如焚。回营之后,亲眼见到桓容安好,心才落回实地。
  “又是氐人。”桓容皱眉,将三枚箭矢交给荀宥,口中道,“我本以为是有人设计,如今来看,八成真是北边的恶邻。”
  恶邻?
  对于这个比喻,荀宥仅是挑了下眉。
  “袁瑾有意北投,氐人出现在寿春不足为奇。但其意欲行刺明公,绝不可轻忽。”
  如果是受命于苻坚王猛,问题可是相当严重。
  建康不过一时风平,等到新帝继位,迟早会再起风雨。身边的麻烦已经够多,突然再加一个氐人,连荀宥都感到压力山大。
  桓容无语叹息。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甭管压力再大,麻烦再多,也没法中途转向,必须沿着既定目标前行。
  就像是一场血腥的游戏,开始就无法回头,不玩到最后休想轻易撤出。试着反抗只会死得更快。
  “暂且将人关押,无需着急审问。”桓容捏了捏额际,莫名的有些心烦,他忽然有些理解,为何历史上会出现那么多暴君。
  这些拐弯抹角找麻烦添乱的,不拍死实在不解恨。
  “等到天亮,派人入城救火。”
  待荀宥应诺,桓容又补充一句:“能救则救,实在不成也不要强求,莫要搭进人命。”
  “诺!”
  荀宥立即着手安排,桓容转过身,见秦雷站在不远处,手指向距离五十步的军帐,明白的点了点头。
  “典魁。”
  “仆在。”
  “今夜你来巡营,不能闹出任何乱子。”
  典魁抱拳领命,又为难的看向桓容。
  明白对方的心思,桓容笑道:“无需担忧,留下一伍私兵即可。”
  话落,桓容转身走向军帐。
  秦雷迅速跟了上来,将情况简单说明,最后道:“仆观此子不凡,不似五岁小儿。”
  桓容没说话,一路沉默着来到帐前。
  几个生面孔守在帐外,单手按在腰间,表情中尽是防备。
  不等桓容开口,帐中人听到声响,帐帘忽然掀开,现出一片温暖的橘光。
  一个穿着短袍的童子立在眼前,明明是个四头身,却是表情严肃,硬充大人模样。此刻双手平举,躬身揖礼,动作称不上行云流水,也是一板一眼,分毫不错。
  “袁氏子峰,见过桓使君。”
  见到这样的袁峰,桓容莫名生出一丝古怪的感觉。
  袁真英雄一生,奈何儿子是个废物点心,始终烂泥扶不上墙;袁瑾脑缺到极点,袁峰却聪慧得超出想象,压根不像五岁孩童。
  该怎么说?
  隔代遗传?


第一百三十一章 坑爹上瘾
  和五岁的孩子交流,是个问题。
  和不像五岁的五岁孩子交流,是个更大的问题。
  此时此刻,桓容正面对这样的难题。
  看着正身坐在对面,一板一眼行礼,并向自己道谢的袁峰,桓容无语半晌,心头仿佛有一群二哈狂奔而过,滋味委实难以形容。
  “峰谢使君收留之恩。”
  袁峰正身跪坐,双手扣在腿上,想行顿首礼。
  奈何条件限制,身子弯到一半,再也弯不下去,强行“突破”的结果,突然间失去平衡,咕咚一声栽倒,控制不住向前滚去,恰好滚到桓容怀里。
  桓容下意识伸手,正好抱个正着。
  活了两辈子,这还是他第一次抱孩子。感受到怀里的温热,顾不得许多,下意识问道:“可碰到哪里?”
  袁峰低下头,又抬起头,大眼睛定定的看着桓容。
  大父说桓使君是人中俊杰,有贵极之相。初见的确不错。然而,现在看似乎有点缺少防备心,还是说过于心软?
  如果自己心怀歹意,只要一把匕首……
  感受到扶在上臂的手,袁峰咬住嘴唇,攥紧拳头,大眼睛雾蒙蒙的,“峰无碍。”
  从三岁启蒙,大父和大君再没抱过他。
  大父固然疼爱,却视他为家族继承人,仍会以家规严格教导。在临终前,偶尔会慈爱的抚过他的发顶,眼中带着不舍,表情中满是遗憾。
  不是如此,他早忘记被长辈关爱是什么滋味。
  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桓容和袁峰都是一愣。
  前者皱起眉心,轻轻将怀里的孩子扶起。后者有片刻的眷恋,到底咬牙收起表情,重新变作小大人模样。
  “周延。”桓容扬声道。
  “仆在。”周延立在帐门前,并未走进帐中内。
  “帐外发生何事?”
  “回使君,书吏核对记录的名册,村民互相做保,查出有人形迹可疑,谎报姓名籍贯,正欲以抓捕。”
  “恩。”桓容点点头,道,“尽快将人拿下,勿要伤到无辜百姓。”
  “诺!”
  周延抱拳行礼,转身传达桓容的命令。
  趁着这个空当,袁峰已经正身坐好,探头看着桓容,黑葡萄似的大眼一瞬不瞬。
  “使君。”
  “恩?”
  咕噜噜——
  腹鸣声突然响起,打断了未尽的话。
  桓容眨眼,再眨眼,看着脸颊泛起红晕的小孩,忽然笑了。
  “可是饿了?”
  “……是。”
  “正巧,我也有些饿了。与我一同用膳如何?”
  “诺。”
  军帐是临时搭建,为让袁峰和部曲安心,少有私兵巡逻至此。
  桓容站前身,顺势向袁峰伸出手,“来。”
  袁峰惊讶的抬起头,表情十分不解。
  桓容叹息一声,道:“我帐中有酥软的糕点,还有特制的肉干。阿黍的手艺很好,熬些甜汤正好做晚膳。对了,你喜食甜吗?”
  袁峰双眼微亮,桓容暗笑,在心里比出胜利手势。
  他就说嘛,再早慧也是个孩子。祭出甜食这个大杀器,还愁不能更好的交流?
  见袁峰迟迟不动,桓容也不多话,干脆弯腰将人抱了起来。虽说他身板有些弱,抱个五岁的孩子总不成问题。
  “使君,这不妥。”袁峰皱眉。
  “恩?”桓容用双臂托着他,迈步走出军帐,口中道,“哪里不妥?”
  袁峰不说话了。
  依他受到的教育,样样都很不妥。可是,感受到环在背后的温暖,又舍不得开口,干脆大眼睛一闭,双臂环住桓容的脖子。
  大父说要投靠桓使君,尽量让使君喜爱他。如今这么做,也算是让桓使君喜欢。
  小孩在心中做着建设,耳朵尖已然泛红。
  桓容再比胜利,嘴角不自觉翘起。
  看来他比较有孩子缘,该说是件好事?
  桓使君满心高兴,脚下生风。殊不知,他这一亮相,当场惊掉眼球无数。
  袁峰是被秘密带入营盘,除了经手的秦雷和私兵,多数人并未见过。
  如今,桓容突然抱着一个孩子出现,姿态又是如此亲密,怎不让人惊讶。
  众人目送桓容背影,脑子里迅速闪过数个念头,思绪就像是狂奔中的野马,撒开四蹄,沿着不同的方向绝尘而去,再也回不了头。
  “使君尚未及冠吧?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孩子。”
  “那如何解释?”
  “捡的?”
  “……”那样子看着就是士族小郎,身边还有保母部曲,你去捡捡看!
  各种猜测纷纷出炉,迅速传遍营地,热度竟然压过氐人刺客。
  荀宥立在帐前,看着桓容信步而去,想到袁峰的身份,以及从秦雷口中问出的消息,不禁生出几分担忧。
  此子不凡,明公如此不加防备,委实有些不妙。看来,该同贾秉商议一番才是。
  被担心的对象毫无所觉,抱着袁峰走进帅帐,不等将人放下,就令阿黍准备甜汤。
  “先送两盏蜜水,几碟炸糕和馓子。营中做的蒸饼太硬,另外做些蒸糕。”
  “诺!”
  阿黍退出帐篷,亲自动手,在临时搭建的灶台前忙碌。
  婢仆送上温热的蜜水和糕点,桓容先用银匙试过,然后才推到袁峰面前。
  “先润润喉咙。”
  桓容放下银匙,取竹筷夹开一块炸糕,分别放到两只漆碗里,半块自己用,另半块送到袁峰手边。
  不是他过于热情,而是要消除小孩的戒心,让他安心用膳,总要麻烦上这么一回。
  “谢使君。”
  袁峰捧起漆碗,先是饮了一小口,受香甜的滋味引诱,连续又喝了三口。眨眼之间,小半碗蜜水下腹,肚子总算不再叫得那么厉害。
  放下漆碗,费力的抓起竹筷,试着夹起炸糕,几次都不太顺利。
  桓容看得皱眉,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咳嗽一声。见袁峰看过来,笑了笑,舍弃竹筷,用手拿起炸糕,送到嘴边咬了一口,动作十分流畅自然。
  袁峰嘴巴微张,满脸惊讶。
  桓容继续下口,很快将半块炸糕吃完。
  “味道不错。”
  “……”
  小孩半晌没动,到底明白对方的好意,放下筷子,胖乎乎的小手抓起炸糕,一口一口咬得仔细,嘴边没有沾上一粒芝麻粒。
  待他吃完炸糕,桓容又掰开一块馓子,照样一人一半。
  袁峰沉默接过,配着蜜水吃进腹中,渴望的看向漆盘,桓容却摇了摇头。
  “稍后吃蒸糕,这些不宜多用。”
  婢仆撤去漆盘,桓容亲自用布巾为袁峰擦手。
  胖乎乎的小手握在掌中,像是一小团棉花,让人不自觉的软了心肝。
  少顷,帐外又是一阵喧哗。
  不用桓容询问,已有私兵前来禀报,言是又在村民中发现探子,其中竟有投靠胡贼的汉人。
  “都抓起来,暂时分开关押。”
  “诺!”
  喧闹持续了有一阵,可见查出的问题不少。
  阿黍送上甜汤和蒸糕,外加几碟炙肉和腌菜,正要退到帐外,忽听桓容道:“送两只调羹来。”
  “诺!”
  自始至终,袁峰都没有说话,只是规矩的坐着。
  等到婢仆退下,拿起桓容递给他的调羹,按照惯常礼仪用餐。无论取用炙肉还是甜汤,竟没发出半点声音。
  食不言寝不语。
  两人沉默用膳,满盘的蒸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桓容惊讶的发现,袁峰的食量和他的头脑一样,压根不像五岁孩子。
  准确形容一下,面前这小孩有成为吃货的潜质,尤其喜好甜食,想必和远在盐渎的阿兄很有共同语言。
  袁峰用下五块蒸糕,仍想再取,桓容出声拦了一下。
  不是怕他吃,而是怕他撑到。
  每块蒸糕都有三指厚,婴儿拳头大,五个分量已然不小,吃多了怕会积食。
  “晚膳不宜用得太多,七分饱即可。”
  以桓刺使的食量,实在不适合说这句话。如果让知晓内情的人听到,绝对会下巴落地,扶都扶不起来。
  知道对方出于善意,袁峰点点头,放下调羹。想了想,开口道:“使君放心,峰并未多食。”
  也就是说,小孩食量偏大,五块蒸糕完全小意思。
  桓容嘴角微抽。
  好吧,他不是有孩子缘,而是吸引吃货。
  婢仆撤下碗碟,送上熬制的茶汤。
  袁峰感到奇怪,桓容笑道:“这是我的习惯,你如不喜,可以放到一边。”
  “诺。”
  稍歇片刻,桓容端起茶盏,袁峰抿了抿嘴唇,竟也端起饮了一口。
  “不要勉强。”桓容皱眉。
  “不会。”袁峰摇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