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俦闶恰!
“有王大人这句话,本官就放心了。”习天韵微微一笑,“这次陛下交代的事情,本官打算让王大人主持,我就在一旁学习了。”
王婉凝心中诧异,面上却不显:“大人言重了,此事事关重大,还需要大人从旁监督。”
学校办各种比赛都不算大事,但是要以帝后的名义办,这意义就不同了。就算是习天韵,也不敢轻慢了。
听到王婉凝这么说,习天韵也很欣赏她的稳重,两人第一次会谈,气氛很是和谐。
有了习天韵这个新尚书带头,升任了左仆射的慕容温瑜,也一如既往地对王琬凝多加照拂,王琬凝在礼部的日子总算开始好过起来。
然跟同事见面的气氛还是尴尬,但人家也不至于无视她了,见着面,也总要点头打声招呼。
只是,这礼部也不是人人都开心的,比如说赵立。
送去边疆的信已经一个多月了,赵立却迟迟没收到回信。两位陛下对他的态度也越来越冷冰,怎能不让他焦急,只能频频去信给赵文清,让他快点想想办法。
而在边疆的赵文清,也很是烦躁。
柳娘离开赵府的时候,赵文清还年幼,不清楚柳娘和家里的那档子事,但是自家父亲是什么性子,他能不知道?
经历了这么多场生死战斗,赵文清早已成长为一个心智成熟的男人了,一看到父亲的信,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干脆假装不知道,不予理会。
这日,张翔宇又拿着一封信,从外面走来,对赵文清说道:“你家中又来家书了,怎么这个月这么多家书,可是家中出事了?”
“算是吧。”赵文清将正在擦拭的□□放到一边,就这么拆开了家书,看了一眼便给撕碎了。
张翔宇看赵文清这烦躁,但是又不是很焦急的神情,不由得猜测道:“看你这模样,该不会是家中催你回去成婚了吧?”
“哪跟哪啊。”赵文清急忙否认,“要是催婚,我还巴不得呢!就是一些糟心事。”
听到赵文清这话,张翔宇心中不知是喜是愁,但表面不动声色:“什么事?说给哥听听,哥给你出主意。”
赵文清闻言,眼前一亮!
对啊!张翔宇这脑袋瓜子比他好使多了!于是一股脑地将家中的事情说了一遍。
张翔宇虽是武将,但心眼不比文官少。一听便大概猜出了什么事,于是连忙劝道:“这事你最好不要帮你爹,而且,最好劝你爹现在就辞官。否则晚了,恐怕可就不止是掉乌纱帽这么简单了。”
“啊?有那么夸张吗?”赵文清一脸懵逼,他以为陛下只是不喜欢父亲了而已,怎么到了张翔宇口中,就变成了容不得父亲了呢!
“跟你解释你也听不懂,你这么做就是了。现在你们家有你,丢了个侍郎不算什么。”
赵文清不明觉厉,抱着对张翔宇的盲目信任,便给赵立写了回信。
赵立收到之后,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亲儿子不帮自己就算了,竟然还要他辞官!真是个不孝子!
赵立自然不肯听从,也不再跟赵文清求助。只是行事作风收敛了许多,努力争取在帝后面前当个透明人。等帝后不再盯着他之后,再图谋翻身之策。
转眼又到了夏季,这几天京城总是乌云盖顶,雷声隐隐从天边传来,可是一点雨也不下,空气十分闷热。
就连宝儿这个精力旺盛的闹腾鬼,这几日都有些精神颓废。
陶笉然看着吃过午饭,就急匆匆跑到冰盆旁边待着的四个小家伙,眉头微皱:“你们离远一些,小心着凉了。”
“可是好热啊,宝儿不喜欢夏天。”宝儿嘟着嘴,默默地往外挪了半厘米,就再也不肯动了。
陶笉然穿着天蚕丝,倒是不觉得酷热难耐,只是空气太闷,让人心情不爽而已。
宝儿几个当然也有穿天蚕丝,但是小孩身体本就比成人要热一些,而且忍耐力也没有大人这么高。
这几日,皇家小学的孩子们,也全都无精打采,老师上课的效率非常低。
陶笉然虽然心疼,但是对于天气这种不是能认为控制的事情,也很是无奈,只能柔声道:“你们去把作业写了,就去洗澡睡个午觉吧,这样会舒服很多。”
宝宝和贝贝闻言,乖乖地就去写作业了。宝儿磨磨蹭蹭地在冰盆旁边,不肯离开。
陶笉然正要说话,突然外面一声惊雷,随之而来的是噼里啪啦的倾盆大雨!
大殿内顿时吹入一阵阵凉爽的风,宝儿高兴得又蹦又跳,陶笉然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原本被闷坏的心情,也随风消散了。
不过陶笉然没笑多久,就见戚博翰皱着眉头过来了。
“怎么了?下雨了还不高兴?”陶笉然很是疑惑,之前他们还在担心今年夏天不下雨,可能又会有旱灾呢。
戚博翰递给陶笉然一个折子,声音沉重道:“地理研究所来信,他们监测到,今年南方降雨量可能会很高,恐怕会有涝灾。”
地理研究所成立多年,一直默默无闻,没有其他研究院那么有存在感。是因为陶笉然交代他们的天气预报,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现代,人家不仅有各种仪器,还有卫星监控云层走向,那样的准确率还不高呢,更何况是在这要什么没什么的瑞朝。
许多地理研究所设计出来的仪器,还需要其他研究院的配合制作。可是各个研究院分布南北两地,这样来回调度,自然而然地就花费了这么长时间。
直到今年,地理研究所才研究出了一些成果。
但是这个成果所带来的消息,却令人忧心。
这是戚博翰登基之后,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天灾。
说是天灾也不准确,毕竟还没发生,他们还有时间预防啊!
“得让各地预防起来才行,离水源近的民居,有堤坝就修整,没有就暂时搬离,等过了雨季再说。让百姓们注意防潮,囤积好雨季的食物和日用品。没钱囤的,就找让当地官府开仓借粮,先保证人活下来再说。降雨量不多的地区,也要让农民们修整好田地,以防被雨水涝伤了庄稼。”
听着陶笉然这么有条有理的措施,戚博翰也也点点头,补充道:“还要立法,禁止商家趁机哄抬物价,违者斩立决!常用的药材也要储存一批,免得到时候缺货,又让人奇货可居,起了黑心念头。”
“明日早朝再跟大臣说一下这事,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吧。别急,我们这预防,比赈灾要简单多了。”陶笉然看戚博翰这忧心忡忡的模样,有些不解,“怎么了,这也不算大事啊,怎么愁眉苦脸的?”
“就算预防得好,今年财政收入肯定不比往年,攻打突厥的事情,只能暂缓了。”这才是戚博翰最在意的。
匈奴那边事件已经平息大半年了,戚博翰原本计划今年就开始挑起突厥的事端,如今计划被迫延后,也就意味着收割声望值的事情也要延后了,自然叫他不爽。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卖安利啦~~!!基友开新文啦,文荒的小天使们赶快去看呀~~
《论主角光环的不必要性》
宋凉兢兢业业,努力奋斗,杀人如麻,机关算尽,只为摆脱悲惨的反派命运。
被天劫劈死后,他终于成为了正道的希望,天道之子,主角模板的代言人。可没想到的是,入门没人要,功法贼坑爹,修炼特别难,赚钱还要躲城管。
更惨的是,天道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女主角,这个女主角,还是个男人。
等等,修仙界不是无欲无求好好修炼吗!住手!我不要被逼婚!!!
赵承宣觉得很犯愁。
不小心对男人做了那种事,有必要负责吗?
高智商刻薄嘴贱低情商受
武力爆表高冷霸气生活无能攻
第287章
不爽归不爽; 这种天灾; 谁也没办法控制。
戚博翰狠狠地跟陶笉然要了“安慰”之后; 心情这才恢复正常。
第二日早朝,戚博翰和陶笉然两人就安排了各种预防事宜。
这一次; 地方官们的表现至关重要; 但朝官们也不能闲着。他们需要监督抗灾的各项事务,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帝后汇报情况。只有万众一心; 瑞朝才有可能平安度过这场灾难。
除此之外,陶笉然还安排了地理研究所; 分出天气预报小组,然后从行知学院中挑选适合的学生进行培训。目标是在今年结束之前; 每个州府都要设立一个天气监测院!
这件事情; 仍旧交给礼部督办。因为,以前这种夜观天象的钦天监的活,也是礼部的……
这么算下来,礼部可真是陶笉然这一脉的大本营了。
圣旨很快就传到了各地方,而涝灾的消息也逐渐在民间传开了。
百姓人心惶惶; 他们万万没想到; 不过是多下了几场雨; 竟然要演变成涝灾了!
这涝灾可不仅仅是灾区的事情,其他没受灾的地区,也常常会受到连累。比如说灾后的难民过境,比如说大灾之时; 常有造反的事情发生。
这些,都会影响正常百姓的生活,甚至威胁到他们的性命!
与百姓们不同,有志向的地方官,却是由此看到了一条晋升的康庄大道!
当年翁元基,不就是因为灾后重建有功,才被封为宰相的么!若是他们能带领地方百姓,平安度过这场涝灾,还怕得不到圣上的赏识吗?
但是与之相反的,就是那些没啥能力,在这官位上混吃等死的家伙。
这次传到各地方的圣旨有两道,一道是安排抗灾事宜,还有一道,就是让周围的地方官互相监督。若是发现哪个地方的父母官消极怠工,就可以跟上级打报告。
在这特殊时期,上级可以不通过京城,直接让打报告的人临时监管那官员不作为的地方。
如此一来,那消极怠工的官员,到了灾后,还能指望要回自己的监管权?不被撸了乌纱帽就已经是万幸了!
而那获得监管权的人,只要把两个地方管得妥妥当当的,还怕没有晋升的机会?
一场风雨欲来的涝灾,就成了这些地方官的照妖镜。谁是有能力之士,谁又是碌碌无能之辈,全部原形毕露。
抗灾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了。看着官府井井有条地安排抗灾事宜,原本恐慌的民心逐渐安定下来。
而不在灾区的地方,比如京城,就有世家自主发起了募捐行动,筹集善款和物资,运送到灾区去。
这一行动,是谢家和郭家共同发起的。短短半个月,就已经成功募捐了白银万两,还有粮食衣物足足装满了一百辆运货马车!
陶笉然和戚博翰得知之后,狠狠地嘉奖了谢郭两家,其他参与募捐的大户,也得到了口头表扬。
别的地方得知此事之后,又纷纷有世族跳出来组织募捐,陆陆续续为灾区收集了许多物资,为抗灾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这些物资不仅给灾区的百姓们带来了温暖,更让原本显得有些风雨飘摇的瑞朝,呈现出了一股从未有过凝聚力,以及希望。
民间百姓的情绪日渐高昂,很快就摆脱了惶惶不安的状态。灾区的百姓们积极配合官府的调度,其余地方的百姓也都安心地过回了自己的小日子。
民间日报更是特派了前线记者,前往几个预计受灾最严重的州府,进行跟踪报道。
见此情况,陶笉然自是欣慰。而谢郭两家的所作所为,也让他这个多忘事的贵人,想起了他们的存在。
陶笉然让人查了一下,发现这两家都各有一名家族子弟,在地方当县官,而且都恰好处于受灾地带。
“如果这次这谢郭两人能顺利完成任务的话,要不要额外给些嘉奖?”陶笉然有些拿不定主意。
谢郭两家,从戚博翰微末之际就开始站队了,也给陶笉然带来了许多的好处。如今这两家终于有家族子弟入朝为官,他们于情于理都应当拉一把。
但若是陶笉然的偏袒太过直白的话,又怕伤了那些表现更加优秀的官员们的心。
陶笉然的担忧,在戚博翰看来却并不是什么大事:“只要给比跟他们水平差不多的人高一些的奖赏便好了。”只要奖励不超过那些真正优秀的人才,又怕什么寒心。
陶笉然恍然大悟:“那就这么办吧,希望他俩争点气。”家族给力只是外在条件,若那两人自身足够优秀,无疑能让人更加高兴。
整个六月,向来少雨的京城,几乎每一天都是阴沉沉的,就算下雨不多,也让人心情烦闷。
陶笉然看着各地传回来的折子,脸上表情十分生气:“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当我们是傻的吗?!他隔壁州的折子全都是请求支援的,就他一个州被夹在中间,歌舞升平?!”
现在涝灾的危害已经尖锐地显露出来了。虽然很多地方官都积极预防,让百姓们性命无虞,可是田里的庄稼全军覆没,百姓们情绪十分失落。
百姓们自己储备的粮食也即将吃完,官府仓库内的粮食更是飞快地消耗。即使有民间的募捐,但那些物资也总有用完的时候。
真正用心在抗灾的官员,都纷纷开始上折子,请求开国库赈灾了。
而有的地方,明明也处于灾区,递上来的折子却全是一片祥和之象,连庄稼都完好无损,骗鬼吗?!
以为陶笉然和戚博翰这么容易就凭一封折子,就看重他们,真觉得他们能力非凡,然后重用?!脑子有坑吧!
戚博翰也脸色阴沉:“看来有些人,是活腻了。”
陶笉然知道,不管哪个朝代的官场,都不可能是一片清水。
之前的监督史制度,已经消灭了一大片贪官污吏了。但是万万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胆敢在这种特殊时期,欺下瞒上!
“正好,袁沙净最近闲得很。赐他正二品钦差大臣,去好好查一查这些州是怎么回事!”戚博翰说着,很快就起草好了圣旨,等不及到早朝再宣布,急匆匆就让小太监去宣旨了。
宣旨的小太监刚离开,又有一个小太监带着一封新的折子回来:“启禀陛下,天气监测院传来折子。”
“快呈上来。”陶笉然急忙道。
戚博翰对折子的内容也很迫不及待,但是还是安静地让陶笉然先看。
陶笉然打开折子,脸上一喜,激动道:“大概还有半个月,降雨就会结束了!”
戚博翰闻言,脸上的阴霾也散去不少:“不过今年受灾地区的庄稼都没了,还得开国库赈灾才行。”
“这个倒不是问题,前几年风调雨顺,国库粮食足够了。而且我已经命户部准备好番薯种子了,涝灾结束之后能抢种一轮,入冬前年能收获了。支撑到来年春耕不成问题。”这就是番薯的好处了。
生长周期短,而且十分果腹。受灾地区剩下一个冬天的赈灾辆,对于国库来说可是节省了二分之一的赈灾支出了!
也只有在这种时候,番薯的好处才能这么明显地显露出来。戚博翰脸上表情也放松了许多:“那就派张霖和王寅亲自带兵护送物资,等袁沙净好好处置完那些渣滓之后,再往各灾区巡视一遍灾后恢复情况,以免有人拿着赈灾的钱粮,中饱私囊。”
张霖是兵部尚书,以前也是军营出身,再加上身经百战的王寅,以及一队精锐之师,物资在国内运行,应当是安全无虞。
这种事情,陶笉然自然是听从戚博翰的安排。不过对于灾后的评绩,陶笉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博翰,你登基这么久,都没有离开京城过。宝儿他们也基本都没出过宫,不如我们……”陶笉然凑到戚博翰耳边,小声道,“微服出巡?”
戚博翰对于陶笉然这个提议,很是意外。
自从出了影一那事之后,陶笉然甚至都不太喜欢离宫了。这些年一直平安无事,陶笉然离宫的次数才多了些,却也不敢离开京城。
陶笉然在心中,给自己建了一堵厚厚的围墙,一直不肯走出来。今儿个怎么突然转性了?
陶笉然看出了戚博翰的疑惑,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微服出巡应该不容易遇到危险吧?而且我也想去看看影一过得怎么样。”
陶笉然原本就是宅男,宅在宫里他倒不觉得辛苦,反而乐在其中。
但是这些年跟戚博翰一同治理瑞朝,如今也是小有成果的时候,陶笉然也想要亲眼去看看,自己努力的成果。
至于当年的那道心理阴影,如今已经淡化了许多。而且现在的陶笉然,内心比当年强大了不少,总不能再让自己一直这么懦弱地困在围城之中了。
就算戚博翰不嫌弃,他还怕自己给孩子们做了坏榜样呢。
第288章
微服私访的事; 戚博翰自然没有意见。
不过他们俩人也不是说走就能走; 还得等到涝灾彻底结束; 朝廷恢复正常秩序之后,才能脱身。
随后的日子; 京城果然开始放晴了; 各地也都陆续传来了雨停的好消息。
陶笉然和戚博翰在早朝时脸色也柔和了不少,不再是看起来一言不合就要砍人的模样了。
这段时间两人忙于抗灾,没时间理会赵立。赵立龟缩了一阵子之后; 胆子又大了起来。看到戚博翰和陶笉然的脸色好转,便想着做点什么; 讨好两人。
赵立回家跟嫡长子一合计,两人脸上都露出了一抹猥琐的笑容。
这日; 陶笉然和戚博翰正在商讨微服出巡的事宜; 忽然听到赵立求见。
陶笉然眉头一挑:”他来做什么?不见。”陶笉然现在可没心思听赵立拍马屁。
小太监立即出去回话,可不一会儿又回来了:“陛下,赵大人说此次乃有重要之事,恳请见陛下一面。”
陶笉然皱着眉头,实在不想见这个渣男。
倒是戚博翰问道:“外头好像不止他一个人?”
“回陛下; 赵大人还带了两名少年过来; 似乎是要带他们见陛下的。”
陶笉然闻言; 倒是有些兴致:“难道是他搜罗来的人才,特意来举荐的?这个倒可以见一见。”
戚博翰听到陶笉然这话,低头轻笑了一声。
没想到媳妇竟然也有这么天真的时候,赵立每次拍马屁都能拍到马腿上; 这次也不太可能真的带过来他们想要的人才,反而更像是……
戚博翰嘴角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对小太监吩咐道:“那就让他进来吧。”
赵立很快喜气洋洋地进来了,先是天花乱坠地对两人恭维了一通,然后才道:“陛下,臣特意寻了两名少年,特来贺陛下平定灾事之喜。”
陶笉然听他前面那么一大段,差点就睡着了,如今见他终于进入正题,连忙道:“那快点传进来吧。”
赵立见陶笉然表现这么猴急,心中一喜,连忙让小太监把外面两个少年请了进来。
陶笉然定睛一看,两个少年唇红齿白,男生女相,一双眸子含情脉脉,走起路来也是万般风情。
怎么感觉哪里怪怪的?
陶笉然眉头一皱,对两个少年问道:“你们两个人又什么本事?”
听到陶笉然问得这么直白,两位少年脸上露出一抹娇羞,如实答道:“回禀陛下,我们兄弟俩从小便接受训练,身体柔软,不管是何姿势,皆能……”
陶笉然越听,脸色就越黑。看着还得意洋洋的赵立,一股火气涌上心头,当即拍案而起:“赵立!”
赵立被陶笉然吼得一个哆嗦,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两名少年也立即停下了话头,跟着跪下求饶。
“你身为礼部侍郎,平日里不思进取,行事荒唐。朕顾念旧情,从不对你加以苛责。可你今日竟然做出如此荒淫无道之事,朕实难容你!”
赵立听到陶笉然这话,这才真正慌了,一边磕头一边求饶:“求陛下赎罪!求陛下赎罪啊!臣一时糊涂,以后不敢了,求陛下赎罪!”
陶笉然冷哼一声:“即日起,撤赵立礼部侍郎一职,回家面壁思过,无朕允许,不得外出!”
陶笉然不再听他辩解,直接让侍卫将面如死灰的赵立给拉了出去。
剩下的两个少年,围观了全过程,见到礼部侍郎这么大一个官,说被革职就革职,而他们不过是草芥之身,不知道要受什么惩罚呢!顿时吓得六神无主,就差没有尿裤子了。
陶笉然处理完赵立,才将注意力放到两个已经抖的如筛糠一样的少年身上。无奈地叹了口气:“以色侍人,如何能长久?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了,出去之后找个正经工作吧。”
两个少年没想到自己竟然什么事都没有,一脸懵逼地就被侍卫给扔出宫外了。
御书房没了外人,刚才还一身霸气的陶笉然,瞬间就变成了一只战斗公鸡,揪着戚博翰的脸皮,恼羞成怒道:“你早就知道了是不是?!”
“你太看得起他了。”戚博翰说起赵立,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我是没想到,他连这种蠢事都做得出来。”赵立以前虽然只会溜须拍马,但从来都是识时务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陶笉然和戚博翰之间,哪里容得下第三者?
“不过是病急乱投医罢了。”戚博翰冷笑一声,然后表情一转,将陶笉然揽入怀中,似笑非笑地问道,“方才,我见你看那两人看得眼睛都直了,既然这么喜欢,怎么不留在宫中?”
“我哪有眼睛都直了,分明是你乱吃醋,看错了!”陶笉然早已忘了自己方才见到两个少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