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能忍?绝对不能忍!
  戚·醋王·博翰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沉声道:“笉然。”
  陶笉然茫然地看向戚博翰,歪了歪脖子:“怎么了?”
  戚博翰被陶笉然的歪头杀萌了一脸,再大的火气也瞬间消失无踪,只柔声道:“你好久没回乐径村了,我们要不要回去玩几天?”到时候吩咐下面的人把那些个不重要的事务全部拦下,在那封闭的小山村里,媳妇眼里不就只剩下他一个了!
  戚博翰美滋滋地想着,陶笉然脑袋灵光一闪,拍案而起:“对啊!我怎么把潘文山给忘了呢!”
  戚博翰眼皮一跳,这才想起来乐径村还有个小白脸!这次醋王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陶笉然风风火火地出门。吩咐小厮给自己收拾行李,又让公孙明志挑了四个已经培训及格的新老师,准备带回去给潘文山。
  最后陶笉然在戚博翰的超低气压下,硬着头皮把人带回了乐径村。
  陶家的屋子已经被重新收拾过了,陶笉然两人连包都不用拎就能入住。不过陶笉然回来之后并没有在陶家停留,带着四个老师就往小学去了。戚博翰黑着脸跟在身旁,四个新老师躲到一旁瑟瑟发抖。
  陶笉然有些无奈,这可别把祖国的小园丁给吓坏了!
  “你别这样。”陶笉然轻轻扯了扯戚博翰的衣袖。
  戚博翰闻言,眉头一挑,十分不高兴了:“我哪样?”他还什么都没说呢,就怪起他来了,现在究竟是谁的错!这笔账今天晚上必须得在床上好好算清楚!
  陶笉然无奈地叹了口气,小声道:“你把人吓到了。”
  “是他们胆小。”戚博翰毫不顾忌地揽上陶笉然的腰,非常霸道地宣示主权。
  陶笉然在岳州府习惯了戚博翰的接触,一时间也没想着要避开,而且这时候不顺着毛摸,戚小朋友可要上天了!丰富的经验让陶笉然立即做出了反应:“好好好,那你别板着一张脸啊,跟我在一起不开心吗?”
  “哼。”戚博翰非常不服气,拉着陶笉然走远了一些,“这样就吓不着他们了!”
  陶笉然在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但是看到戚博翰吃醋的表情也这么好看,那就只能原谅他了!陶笉然拉着戚博翰悄悄说了好多好话,签了一些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之后,总算把这位小朋友给哄顺了。
  结果刚到学校门口,就看到了一位“熟人”,陶笉然眼皮一跳,心中顿时生起了一股不祥预感。
  今天媒婆打扮还是如上一次见面那么花枝招展,看到陶笉然过来,一张老脸笑得跟一多菊花似得,扭着自己水桶腰,迈着娇羞的小碎步凑上前来,用她那非常夸张的嗓门道:“哎哟~陶秀才您可算回来了~还带着这么俊俏的一位小公子呢,这位小公子贵姓啊?有没有定亲了?要不要老婆子给你介绍一户人家?”
  戚博翰刚被陶笉然哄完,心情正好,所以并不打算理会这个冒犯自己的人,带着陶笉然就想离开。
  然而好不容易才逮到人的媒婆怎么可能会这么轻易就放弃?连忙往旁边走了几步,拦下两人的去路,道:“哎呀,陶秀才您在外头可能不知道,这附近十里八乡的人家,都快要把老婆子的门槛给踏破了,今儿个不管怎么样,陶秀才您也要给个准话呐,可不能让那么多人家空等着呀。”
  陶笉然听媒婆这语速极快嗓门急打的一串话,脑壳都要疼了起来。戚博翰也算听明白媒婆这是什么意思了,当场黑了脸。竟然敢给他媳妇做媒?!真的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第87章 087
  陶笉然察觉到戚博翰的杀气; 哪里还管什么脑壳疼不疼; 也来不及跟戚博翰解释这是在给小妹做媒; 而不是他,只能连忙对媒婆道:“你不用说了; 你让他们都死了这条心吧!您请回吧。”再不走; 你可要连小命都没了!
  然而做得了媒婆这一行的; 厚脸皮也是职业技能之一; 怎么可能这样就被劝退?就算戚博翰的杀意已经凝成了实质,媒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这次委托她的那户人家; 可不是她能惹得起的,如果这件事搞不定; 那她以后就别想在这一行混了!
  “哎呀陶秀才; 您好歹看一眼啊。这次不是小妹的事情,是……”
  媒婆话还没说完,就被陶笉然打断了:“不管是谁的事; 现在我都没空,您请回吧!”不是小妹的事那就是他的事了; 在戚博翰面前给他做媒; 你这是寿星公上吊啊!
  不过戚博翰可不想就这么放过她,开口道:“是什么事?让她说完啊。”
  媒婆不知道前头有个大坑,还给戚博翰递了个十分感激的眼神,才道:“陶公子。这次可是隔壁平辉县县令家千金,老婆子连画像都带过来,您要不看两眼?那姑娘老婆子见过; 那模样是一顶一的好。”
  有人想要作死,陶笉然也拦不住,只能在心里翻个白眼。平辉县县令?看来干得不错的县丞可以升一下职了。
  戚博翰接话倒是快:“那就拿出来看看吧。”
  媒婆闻言,有些犹豫地看了一眼毫无兴趣的陶笉然,一咬牙就将手中的画卷打开。那姑娘模样却是不错,她就不信陶笉然这个半大小伙子看着会不心动!
  陶笉然为了不让戚博翰的醋火烧到自己身上,干脆别过头并不看那画卷,戚博翰倒是仔细端详几眼,嗤笑道:“不过是个庸脂俗粉,也好意思拿出来?”
  媒婆没想到一直很配合的戚博翰会突然翻脸,脸上顿时有些不好看。
  但这个任务没完成,她今天也不能无功而返,收起画卷又道:“既然陶秀才不喜欢这姑娘,那县令还有个跟小妹差不多年纪的外甥……”
  “滚!”媒婆还没说完,陶笉然和戚博翰异口同声地吼道。
  陶笉然发飙,是因为媒婆打他主意就算了,竟然还敢打小妹的主意,绝对不能忍!
  而戚博翰的脑回路就有些清奇了,这媒婆给笉然介绍姑娘就算了,竟然还介绍男人!戚博翰气得想杀人!
  媒婆被两人吼得脑袋一蒙,差点没反应过来。正巧李婶儿过来给潘文山和杜开宇送午饭,一眼就看到了堵在陶笉然面前媒婆,立即大喊道:“你怎么又来了!”
  媒婆看到李婶儿,脸色更不好看了,只在心中暗骂今天流年不利,可腿却实在迈不动道。她有股强烈的预感,今天要是走了,以后可就见不着陶笉然了!
  想到家中藏着那几锭金子,媒婆硬着头皮,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陶秀才,您要不再考虑……”媒婆话还没说完,李婶儿就来到了她面前。
  李婶儿把餐盒往陶笉然手上一放,一把将媒婆拽开,转头对陶笉然道:“大郎你们先进去。”
  李婶儿是做惯农活的力气,媒婆被她拉得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面对陶笉然和戚博翰,媒婆不敢强硬,但面对一个农妇,媒婆就没这么好脾气了,站稳之后叉腰就开始骂。媒婆嘴皮子利索,一连串骂人不带脏字的话,李婶儿嘴拙,根本无从反驳。
  陶笉然自然不能任由李婶儿被欺负,刚想上前,突然被戚博翰拉了一把。
  “让影卫去。”戚博翰说完,就把陶笉然拽进了学校。
  陶笉然知道戚博翰这是要收拾媒婆了,对媒婆的厌恶反而降了下来,冷静道:“她罪不至死,你不要……”
  “放心吧。”戚博翰又不是什么嗜杀之人,而且令人生不如死的手段多得是,死了多没意思。
  陶笉然闻言,这才放心下来。熟门熟路地来到老师办公室,一推开门就看到潘文山跟杜开宇两人面对面,距离只有一个手指宽,空气中气氛正暧昧,结果被六个硕大的电灯泡给打断了。
  杜开宇面色如常地退后了两步,朝陶笉然和戚博翰行了个礼。潘文山慢了半拍,但反应也算快,很快恢复了正常。
  陶笉然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自己刚刚好像太过激动,忘记敲门了。
  戚博翰倒是眉头一挑,脸上多云转晴,递给杜开宇一个“干得漂亮”的眼神。
  杜开宇嘴角一抽,连忙道:“王爷你们快进来说话吧。”再不说话,刚拐上手的呆子就要被吓跑了!
  陶笉然这才反应过来,脸上笑容僵硬道:“对对,大家先进来吧。”说着,把李婶儿递给他的饭盒摆到桌面上,“我们还从镇上买了些饭菜回来,先吃完再说。”
  说着,就有影卫拎着几个大食盒进来,食盒一打开,屋内顿时弥漫起了食物的香味。陶笉然原本不怎么饿,但是一闻到这香味,肚子就非常配合地打起鼓来。
  办公室桌子多,陶笉然也懒得去饭堂了,直接把菜摆了两桌子,让四个战战兢兢的新老师一个桌子,免得他们又被戚博翰吓得吃不下饭,这要是病倒了可就麻烦了!
  吃过午饭,气氛总算没有那么尴尬了,大家都默契地假装没看到之前那一幕。陶笉然则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计划书,让潘文山帮忙参详一下。
  说到教育问题,潘文山和陶笉然立即讨论得热火朝天,戚博翰看两人之间距离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且屋内还有这么多人,心中的醋劲总算没这么大了,给杜开宇使了个眼神,自己则离开了办公室。
  戚博翰走到拐角处,一个暗卫突然出现,单膝跪在地上,道:“主子,宫里传来消息,馨妃有孕。”
  戚博翰闻言,并不觉得惊讶,只问道:“谁的?”戚靖琪干的那事,确实足够隐秘,瞒了前朝后宫,但却瞒不过戚博翰的耳目。
  “按照时间上来看,应该是太子的。主子,我们是否要……”
  “暂时不要妄动,看戚靖琪准备做什么。若他想保,就助他一把。若是想毁尸灭迹,就把馨妃带出来。”戚博翰下了命令,又道,“去查查平辉县县令。”他倒要看看,什么牛鬼蛇神竟然敢打他媳妇的主意!
  暗卫领命离去,戚博翰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又回到了屋里。
  这时陶笉然跟潘文山已经讨论出了大概,他们打算办校刊!
  琴棋书画虽然也能陶冶情操,但是学起来太费劲,而且器材也很浪费钱!而办报纸,用报纸来引导学生们的思想,效果比琴棋书画来得更加直接一些。
  瑞朝本身也是有报纸的,不过这时候叫邸报,又称官报。是由京城官府发行,只有发给瑞朝官员们看的报纸。民间也有不少类似的刊物,所以行知小学要办校刊,也不算是什么很突出的举动。
  陶笉然打算在行知小学里搞一个校刊社团,让学生们来负责校刊发行的每一个环节。从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和编辑定稿到最后的印刷发行,这个过程也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说不定还能发掘几个搞传媒的人才?不管在什么年代,控制舆论都是一样非常强大的武器,这种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
  潘文山对这个校刊也很感兴趣,跟陶笉然讨论完后,道:“不如我也去帮忙吧,正好学习一下办刊的过程。”
  陶笉然正有此意。他也不打算让潘文山一直呆在乐径村,等将来乐径村这边步入正轨了,肯定是要把潘文山调到其他更重要的地方。这次先让他跟着学习一下校刊社团的组建,以后去别的地方,展开工作就方便很多了嘛!
  陶笉然和潘文山达成共识,这边有两个人立即不高兴了。杜开宇连忙道:“我也要去!”
  “新来的老师还不熟悉环境,你留下来带他们。”潘文山毫不留情拒绝道。
  陶笉然看杜开宇一脸倍受打击的模样,非常理解这种热恋中就要分离的心情,同情地安慰道:“别担心,不会离开很久的。”
  然而杜开宇并不相信陶笉然的话,一脸悲愤地把潘文山拖到小黑屋……啊不对,是宿舍,进行深入的交流。
  陶笉然解决了心头一件大事,总算有了休假的心情,让四名老师自由活动,自己带着戚博翰去村里逛逛。
  陈万勇上任宝浪县县令之后,励精图治,作为陶笉然的老家,乐径村是他重点关注的村子,短短几个月,村里就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今家家户户都建起了化粪池,看着田里的庄稼长势比往年要好上许多倍,村民们脸上都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今天正好是周末,但是田地小溪旁边却没有孩童嬉闹的身影。陶笉然走了一段路,才看到在村中央的广场上,几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下,孩子们围着一圈又一圈,隐约有读书声传来。
  陶笉然讶异地看多了几眼,发现有些孩子手上拿着一张纸,纸上的字体稚嫩,但可以看出写得非常认真。这应该是二年级的孩子们,每周上一次的书法课的作业。现在乐径村小学已经有教科书了,但是公用的。下课之后学生们就要把书本还回去。离开学校,学生们能带走的就只有脑子里的知识,和几张书法课的作业。
  此时还没到学龄的孩童和没有被家里送去上学的女娃们,正眼巴巴地看着那几张纸,也不懂小哥哥们教的是什么,就懵懵懂懂地跟着念起来。


第88章 088
  陶笉然看着那些求知若渴的女娃们; 原本放松的心情顿时又提了起来。
  戚博翰发现了陶笉然的变化; 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 柔声安慰道:“不要着急,慢慢来。”
  “你说我把她们收到三号学院可不可以?”陶笉然期待地看着戚博翰。
  戚博翰被看得心一软; 道:“可以试试。”
  得了准话; 陶笉然有了新目标; 说干就干; 立即转身回学校,跟潘文山商量这件事。如果直接让官府发出通告的话; 响应者肯定寥寥。毕竟之前针对三号学院的谣言,在大家心目中可能都会留下一丝对学院的不信任。所以陶笉然打算让潘文山以校长的身份;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去劝说那些有适龄女娃的家庭。
  这样做虽然有些麻烦,而且能影响到的范围也有限,但能招到一个是一个。陶笉然不敢再急功近利; 就像戚博翰说的,慢慢来。
  潘文山对此自然是没有异议; 身为已经踏入门的教育工作者; 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上学,来接受教育。不过这个也要等到报刊社团成立之后了。
  两人又讨论了一会儿,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陶笉然出门一看,发现是村里几个妇人,被侍卫们拦在了外头。
  看到陶笉然出来,妇人们更加激动了。喊道:“陶老师真的回来啦!”
  陶笉然微笑着点点头; 让侍卫把她们放进来,才对妇人们道:“你们找我有事吗?”
  潘文山这时候也走了出来,看到来的这几人,眉头微皱。
  那几个妇人看到潘文山,原本想说话的都僵在原地,欲言又止地看着潘文山和陶笉然。
  陶笉然不明所以,对潘文山问道:“怎么了?”
  “她们想让儿子退学。”说到这个,潘文山眉头皱得更紧了。显然这几个妇人找过来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让没犯过错的学生退学,潘文山真的做不出来。
  而他这话开了个头,那几个妇人也不拘谨了,七嘴八舌道:“是呀,我家大宝今年都十四岁了。现在只知道读书,农活样样干不好,都没有姑娘家肯跟咱家定亲,这可怎么办呐!”
  “是啊。俺们家狗蛋也十二了,现在都还找不到人家定亲呢。媒人都说他连田都不会种,将来连自己都养不活,没有姑娘家愿意给他耽搁啊!”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自家儿子又不是考秀才的料子,学了那么久认了几个字就够了,继续读书纯粹就是浪费时间,现在儿子年纪这么大了都还不会种田,没有姑娘家愿意嫁,还不如现在退学回家,跟着爹哥去学种田,还能赶在十六岁之前定下来。
  陶笉然听了个大概,就明白她们的意思了。对此,陶笉然也深感无奈。这些妇人的想法也是瑞朝的主流思想,他如果坚决反对的话,恐怕会招来更多的反感。
  不过事情这么一直拖着也不是办法,陶笉然摆摆手让妇人们先停下来,才道:“针对这件事,你们先不要着急,过两天学校会出个正式的通知,到时候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再过来找我,好吗?”
  闻言,妇人们也不是无理取闹之辈,也就乖乖离开了。
  周一上课时,潘文山就跟二年级的学生们宣布了新的通知。
  从下学期,也就是三年级开始,每个学期会有一次期末考试。
  连续两次考试不及格,或者超过五次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会被劝退。当然,在劝退之前陶笉然会用系统看看这人有没有特长。如果没有的话,就不要浪费大家时间了,让学生趁早找个好出路,也不一定要跟书本死磕。
  而每次考试的第一名,会获得五十文的奖学金。第二名四十文、第三名三十文、第四名二十文、第五名十文。如果连续三次都获得前三名,不管是哪个名次,奖学金一律一百五。如果连续三次获得前五名,不管是哪个名次,奖学金一律一百。
  另外,在行知小学读满六年级,并且毕业考试及格者,可以留在学校任教,最低月俸二十文,最高上不封顶,还包吃包住!至于是在哪个学校任教,那就要看到时候哪里的行知小学有空缺了。
  这个通知一出,那些想着让孩子退学的家长顿时就犹豫了。一年考两次试,如果每次都能拿第一名的话,那一年不就有一百文了?!这可比种田要赚得多啊!
  就算不能拿到奖学金,将来留在学校当老师,一个月二十文,也比种田有出息得多啊!而且在学校当夫子,说出去都有面子许多,还怕定不到亲?!
  这一通知一出,陶笉然的声望又涨了一小节,如今距离下学期招生还有两个月,就已经有不少人过来咨询招新的事情了!
  陶笉然在乐径村玩了小半个月,等四个新老师都熟悉了乐径村的环境之后,这才带上潘文山打道回府。
  来时陶笉然和戚博翰一个马车,回去时,戚博翰态度强硬地给自己争取来了两人世界,把潘文山塞到了另一架马车上,并且在心里决定,以后绝对不能带陶笉然来乐径村休假了!
  离开小半个月,岳州府没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就是街上文人打扮的男子比以前多了许多,还有一些已经通过行知小学招聘考试的新老师,把家人也都接过来了。
  根据翁元基统计,五月份来官府登基常住的人口,达到了五百三十人!而且还陆续有不少人正在赶来,相信要不了多久,宁安人口少的问题会改善许多。
  新来登记的人口,大部分是文人们的家属,如今被安置在岳州府周边的县里落户,还给他们佃了不少官家的良田,租金不算高,又分了点荒地给他们,开荒优惠跟凌州一样。只要好好耕耘,在岳州立足并不难。
  上个星期,小学的招聘考试有了结果,九百多人参考,录取人数只有不到百人。大部分考生学识卷都能及格,但都纷纷败在了教学卷上。
  这些人都是从自家夫子棍棒教育下出来的,教学卷上的回答实在是触目惊心,动不动就用戒尺打手心,看得陶笉然心惊胆战。吓得他又赶紧看了一眼被录取的人的考卷,这才放下心来。幸好不是所有文人都这么凶残的,还是有一些手段比较温和的可塑之才,现在已经开始接受培训了。
  看到公孙明志和王贞明办事这么靠谱,陶笉然也就不再多问,而是开始筹划报刊社团的事情。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三个学院,要不要成立三个报刊社团,办三份校刊?
  这时候有人商量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潘文山只考虑了一会儿,便道:“我觉得可以成立三个社团。办校刊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能力,这样就应该多办几个社团,才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其中来。”
  陶笉然闻言也觉得有道理:“而且到时候还可以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
  不过在三份校刊的定位上,也需要有所不一样,不然那就不是良性竞争了,那是恶性竞争了!
  于是陶笉然直接定下了三个主题,一个是日报,记录三个学院内发生的新闻轶事;一个是周报,记录岳州府乃至整个宁安发生的新闻和轶事,让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关心天下事;最后一个就是月刊的杂志了。杂志主要是学术方向,邀请学习好的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邀请老师来讲解更加高深有趣的知识等等。
  如果是在前世,陶笉然知道最后的杂志肯定会无人问津。但现在不同,行知学院内学习氛围很浓,这学术类的报刊也是有非常大的市场的!
  日报分给人最多的一号学院,这样即使出刊频繁,也能找到更多的人手来帮忙。周报交给二号学院,毕竟是要出学校跑新闻的,这个肯定不能交给三号学院,否则又不知道要传出什么不好的谣言来。学术杂志自然是三号学院的了,而且三号学院的学生平均成绩还就比其他两个学院的高,这一点不服不行。
  做好初始规划,第二步就是社团招新。这一点陶笉然不打算亲力亲为,而是让每个班推举一位同学出来,竞选主编副主编职位,然后再由选出的主编副主编,去招收自己想要的人手。
  动员通知发下去之后,会由每个班的班主任负责组织同学们推举代表,而选举活动定在六月一号。
  与此同时,纺织厂的女工们也得知了凌州要盖新纺织厂的事情,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不是所有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