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蟆A鹆Ц竺刻於急磺袄囱屎问庇谢醯难诀咝∝嗣牵碌盟共煌ā
  与此同时,在京城千金难求的小镜子,在陶笉然和戚博翰的房间凌乱地摆了一大堆,房间内还摆了几面超大等身镜。戚博翰非常臭美地在镜子前面端详了许久,才得出一个结论:“难怪然然这般喜欢我。”
  “呵呵!还要不要脸了你!”陶笉然一把将桌上的小镜子扫进一个布袋子里面,动作十分粗暴,完全不怕这些价值千金的小镜子会摔坏。
  “怎么?难道然然不觉得你相公很帅么?”戚博翰没皮没脸地黏到了陶笉然身上,双手还十分不老实地四处乱窜。
  “我以前都不知道原来你这么自恋!”陶笉然一把拍开戚博翰的手,提着布袋就往外走,吩咐子期把小镜子送到凌州给三娘她们。
  “然然放心,我最恋的还是你。”戚博翰的情话张嘴就来,陶笉然听这么多次还是不能习惯,免不了又是一顿面红耳赤!
  有了这镜子赚回来的钱银支撑,宁安在过完年之后,陆陆续续收购到了预计的粮食,宁安各地粮仓再度填满,也让陶笉然的心稍微安定了不少。
  在过年之前,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三州的知州要给戚博翰述职!
  这种时候,陶笉然自然是要去旁听的。
  岳州知州是王灵均,但他把述职的任务交给了翁元基,俨然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
  岳州去年发展极好,特别是在图书馆、公务员考试和中学招生考试的带动下,岳州府的经济,繁荣得能跟广义的州府有一拼!而且目前的发展形势也不错,因为图书馆里面书籍内容确实很多很广,图书馆在瑞朝文人中的名声也越来越响,如今每个月都有平均十来人把户籍迁徙来岳州。
  另外新的县令上任,没了以前的那些贪官污吏蛀虫,今年百姓们对官府的信赖也有了明显地增长,这对于以后政令的实行有着非常重大的帮助。
  海州在年末建成了晒盐场,如今已经开始有了稳定的产出。煮盐场的工人有一半转移到晒盐场,还有一半回家开荒去了。对于这群骤然失业的百姓,官府给予了特别多的政策优惠。
  官府把失业的工人名单统计出来,在农闲的时候给他们安排了短工的工作,以免他们在粮食收获之前饿死。
  还有就是持续半年的失业补贴,虽然只有在煮盐厂时领的薪资的三分之一,但加上短工的工作,只有不是懒惰之徒,生活水平肯定不会比原来的低。
  而且现在开荒还有税收优惠,有了沤肥大法,开荒并不会很艰难,海州遍地是荒地,也就是遍地是机遇啊!
  因为处理得当,这次大规模的失业,并没有给海州带来什么风险,反而释放了不少劳动力,相信明年海州的税收能增加不少。
  至于凌州,由于一场洪灾,今年的发展没有其他两州这么迅速。但这半年时间,凌州百姓们已经安定了下来,未来的小日子也逐渐有了盼头。再加上各个工厂的建立需要大量工人,就业机会增多,人人都忙着赚钱呢!可以说凌州的气氛反而是三个州中最好的!
  还有一点令人欢喜,新上任的县令们在解决了前任留下来的烂摊子后,纷纷开始组织百姓们修建行知小学了!这次述职,知州们也是为了来跟陶笉然要老师的。
  明年九月,预计会有十五个比较富裕的县能建完学校,所以陶笉然要在九月之前,培养出至少十五个能独当一面的老师来才行啊!
  任务非常艰巨,但陶笉然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第二天就去给行知学院的老师们发了通知,他要在春节结束后,开办校长培训班。
  就算是填鸭式教育,也要在九月之前,培养出十五个合格的小学校长来!
  而且这个培训班也不是随便一个老师就能进来的,考核方法当然是:考试!
  这次考试的重点不是老师们的学识,而是他们的思想和管理能力!
  对于开办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考试,行知学院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为了让大家回去过个好年,考试便赶在了放寒假之前。
  校长培训班的考试,几乎学校里所有的老师都报了名。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似乎对考试有着一股奇怪的热情。但是光有热情没有用,而且这次考的也不是学识,更侧重的是人情世故。
  试题是潘文山和公孙明志一起出的,两个实际上的校长,直接把管理学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其中还是以潘文山在乐径村小学当校长的经验为主。
  于是乎,背了一肚子四书五经的考生们一拿到试卷,整个人都蒙了。
  题1:如果学生家长要求让学生退学,你该怎么办?
  题2:如果有小孩想来学校念书,但他/她家里不让,你该怎么办?
  题3:如果……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没想到吧!拉灯了!!车还在我脑子里没码出来!!!_(:з」∠)_不过我周末码了95章末尾的那个车~想看吗~~~


第110章 110
  在大家的集体懵逼中; 最终百余名老师; 只有二十三人及格。
  没考上的老师也不气馁; 反而兴致勃勃地开始讨论试卷的题目; 可以说将重在参与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了!
  人选定下来后; 转眼就是寒假。
  今年宁安过年的气氛比去年还浓厚不少,街道上人来人往地添置着年货。看到百姓们脸上露出的笑容; 陶笉然觉得自己的心情也轻松了不少,带着弟妹上街扫荡年货!
  虽然府上有专门的人负责才买年货,但过年要的就是一个气氛,要是什么都交给别人代劳,那有什么意思!
  相对于宁安的喜气洋洋; 京城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在过年封笔前一天,戚靖琪突然在早朝时发威; 甩出了宰相家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 逼良为娼等等滔天罪行!
  戚靖琪在事前不声不响,而一朝发难时又人证物证具在; 李宰相完全没有翻案的机会。再加上其他家族对宰相之位早就虎视眈眈; 此时更是痛打落水狗,一夕之前偌大的世家; 直接一蹶不振; 从此步向衰落。
  更令人争论不休的是,这案件里所有涉案人员总共三百多人,全部在年三十那天; 被斩首示众!
  一时间刑场血流成河,而今年冬天一直没有来的雪,突然在行刑完毕后稀里哗啦地从天上飘了下来。沾染了地上的血迹之后,原本纯白的雪,很快蔓延成了一大片血红污秽的模样,被很多迷信的百姓视为不祥之兆。
  据说住的近的百姓甚至连年都过得不安生,他们自称晚上总能听到阴风阵阵,和凄厉的哭喊声。
  总之除了宁安之外,瑞朝其他地方的人们,这个年过得并不太平。
  有人说那些罪人死有余辜,戚靖琪此举大快人心,也有人说戚靖琪手段狠辣,有伤天和。
  岳州府小学的《时事周报》更是马不停蹄,在年初三出的报刊中用最大的版面报道了这一新闻,还请了翁元基和回来过年的公孙明德,分别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观点,写了两篇稿子。
  又请了留在岳州过年的中学生们,就自己所支持的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这一期周刊的水平从内容深度,和辞藻典故运用方面,可谓达到了巅峰。
  戚博翰看到这期周刊,惊喜地挑了挑眉,对陶笉然道:“看来学校真的是人才辈出啊。”
  这周刊虽说是就两个观点进行了讨论,但作为王府掌控舆论的工具,在这看似公平的辩论中,实际上每一句话都是在明里暗里嘲讽戚靖琪的□□。可以说,编辑部挑选稿子的眼光实在很不错!
  陶笉然对于这期周刊也很惊讶,自从三位指导老师完全了解了他想要利用这三份刊物达到什么目的之后,陶笉然就再也没有对三份刊物指手画脚过了。每次都是出了成品后,才给他这里送一份。
  今天看到这个周刊,陶笉然心中感慨之余,还十分与有荣焉:“那是当然!以后还有得你惊喜的地方!”
  戚博翰看陶笉然小傲娇的模样,只觉得心里痒痒。但他还是按捺了下来,道:“这期周刊再加印一千份,放到图书馆里免费借阅,一铜板可以买一份。以后再有这种水平的,也可以这么做。”
  “哎,其实如果中学的人多一点的话,办个对外的报刊就更加省事了。”陶笉然知道现在行知小学的一切还是小打小闹,想要真正能帮到戚博翰,起码得让学生们的知识积累再提升几个层次。
  “不急。”戚博翰知道行知小学的意义在短时间内是体现不出来的,而且他也从没有指望过一群小学生能帮他什么。在来宁安之前,他已经早早规划好了将来的复仇大计,即使没有陶笉然,他相信自己也一定能完成目标。
  但现在有了陶笉然这么一个惊喜,他的许多计划得以提前实施,而且进展也顺利无比。一个小学而已,就当是给陶笉然养着玩了。光是一个水车,所产生的价值,都远比养一个小学需要花费的钱要大得多。
  很快,一千份加印的周刊就出现在了图书馆门口最显眼的位置。
  来年春闱在即,即使是在年节,来图书馆学习的学子并没有减少很多,人来人往的门口,很快就有眼尖的学子发现了突然多出来的报纸!
  一千份报纸整齐地叠在地上,旁边有白纸黑字上书:时事周刊,免费借阅。贩售价一铜板一份。
  在这张纸旁边,还有一个陶瓷碗,明显就是要把铜板放在这里了。只是这架势,怎么看都像是要饭的……
  有好奇心重的学子,直接上前拿了一份报纸,进图书馆里详读,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效仿借阅。
  很快,一千份报纸就少了一小半。
  时事周刊内容不多,但不少学子看了许久都不愿意归还。原因无他,这上面可是有两位大官的亲笔文章啊!更重要的是,这文章也不是泛泛空谈,许多观点和论点都是他们在官场浸淫多年的心得!这对于指望科举跻身官场的学子们来说,无异于通天宝典!
  有不少学子习惯性想要抄录,但转念一想,自己抄录的纸墨钱都不止一铜板了,何不干脆买下来?
  于是乎,一千份时事周刊,三天内卖了个精光。
  都不用戚博翰刻意去宣传,那些买了报纸的学子,纷纷写信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让大家都来欣赏欣赏宁安两位大官的文采。而戚靖琪在文人间的声望,也因为这两篇文章,隐隐有所下降。
  然而这种传播十分隐秘,戚靖琪又不可能浪费时间精力在一群没有家庭背景又没有当官的学子身上,所以当日后反应过来时,已经是为时晚矣。
  周刊加印贩卖的消息也没瞒着行知小学的学生们,听说一千份都卖光光了,而且扣除成本,余下的五百铜板的利润全给周刊编辑部当经费!
  五百铜板!
  学生们何曾见过这么多的钱!现在竟然全部交给他们用了?编辑部的同学们恍如在梦中,满脸不可置信。
  “主编,你快掐我一下,看我是不是在做梦?”一个瘦弱的男同学凑到主编面前道。
  周刊的主编是个名叫陶明杰的少年,他依言狠狠地掐了一把男同学的胳膊,结果那男同学像杀猪般嗷呜了一声,连连后退,气愤道:“哎哟!好疼啊!你这么用力做什么!”
  “不是你叫我掐的么?”陶明杰无辜地眨了眨眼睛,但那同学也不是傻子,才不信他的话,两人立即闹成了一团!
  编辑部其他同学也是喜不自胜,而日报和杂志的两个编辑部,也是眼红不已。
  不行!他们也得做出可以拿出去卖的水准的报刊!倒不是为了钱,而是争一口气!原本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水准,现在有人不声不响跑到了这么前头,这怎么能忍?!
  杂志编辑部。
  《学术杂志》原本应该是在年十二发行,但是陶小妹却在年初十的时候,直接把她们准备交给王琬凝的样稿打了回来,严肃道:“不行!这样子的杂志,根本不可能被拿到外面卖,我们需要质量更高,主题更有深度的杂志!”
  陶小妹当上主编之后,性格愈发强势了。面对只有两日就要发行,却要重做样刊的要求,竟然只有一个副主编弱弱地提出了小小的反对:“那我们两天后还要不要出刊?”
  “这样的刊物出了跟没出有什么区别!”陶小妹急红了眼。原本她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够好了,大哥也经常称赞自己,但现在看到周刊那一期的内容,她才明白,她们做的所谓的学术杂志,在外面根本就是个笑话!
  陶小妹此话一出,几个女同学眉头微皱,虽然心中有不同的想法,但都纷纷低头沉默,不敢再劝。
  倒是一旁被陶小妹叫过来的田达,眉头微皱道:“小妹,我觉得你的目标太远了。”他没有把话说直白,其他女同学也暂时没学到一个词叫好高骛远,所以听不懂田达话里的意思。
  陶小妹闻言,脸色一僵,看到田达那黝黑的脸上满是关切的神情,却是把心一横,梗着脖子道:“我觉得不远!如果我们不把目标放远一点,只得到一点小小的成绩就沾沾自喜,那永远就别想进步!”
  看到田达还想说什么,陶小妹却不给他任何机会:“你要是不赞同我的想法,随时可以走!”
  田达被陶小妹决绝的话怼得呼吸一窒,站在原地犹豫了半响,最终还是转身离开了编辑部。
  陶小妹看到田达竟然选择离开,心中闪过一丝茫然,但很快又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大佬秦心白羽扔的1颗地雷!!!
  想看95章后续的小天使微博私信@晋江…炀师
  记得带上车票:订阅超过80%的截图~么么哒!!


第111章 111
  田达离开后; 转头去找了王琬凝; 把刚刚在编辑部发生的事情跟她说了一遍; 并且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小妹性子要强; 只是她的优点; 同时也是她的缺点。独断专横可不是什么好的性格,如果陶小妹不能改过来的话; 日后恐怕会过得很艰难。
  王琬凝听完之后,倒是并不着急。看着眼前这个满心满眼都在为陶小妹担忧的少年,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意,道:“小妹这种性子,不撞南墙是不会回头的。在学校里; 还有我们可以护着她,撞了南墙也不至于那么疼; 倒不如放手让她自己想明白。就算这次你拦得住她,那以后呢?”
  田达闻言; 恍如醍醐灌顶。之前是他关心则乱了!想明白之后,田达总算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恭敬道:“我明白了; 谢谢王老师。”
  田达规规矩矩地朝王琬凝行了个礼告辞,出门时正巧碰见戚靖宇。
  戚靖宇披着天青色狐裘; 里面穿的却是十分随意的常服。手抱着古琴; 一头青丝随意披散下来,像是刚睡醒便来访友的姿态,让田达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才悄悄离去。
  与此同时,周报编辑部也发生了争执。
  今日原本该是周报发刊的日子,但陶明杰却将样刊拦了下来:“这期的周刊不行!跟上一期比差太远了!我不是让你们去跟王知州邀稿吗?为什么没有他的稿子?!”
  “王知州不肯答应我们有什么办法。”副主编不满被训,十分不服气地回了一句。
  “不管用什么办法!我们一定要拿到需要的稿件!这是作为一个记者的基本职业素质!”陶明杰气不打一处来,自从上次拿了五百铜板之后,整个编辑部都开始飘飘欲仙,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都不听他的管了!
  副主编翻了个白眼:“那现在怎么办?这期周刊还发不发?要发的话就快点,还要拿去给王老师过审呢。”
  “发发发发,发个屁!全部给我重做!必须给我拿到王知州和张知州的稿子!”陶明杰忍不住爆了个粗口,将样刊一把拍在桌面上,气呼呼地离开了。
  陶明杰一出门没多久,就看到了隔壁日报的主编陶鹏飞,气呼呼地从公孙明德的办公室出来。
  陶鹏飞和陶明杰是宁安的流浪儿,无名无姓,进学校之后老师给起了个名字,问及想姓什么的时候,不约而同地选了要跟校长陶笉然姓。在行知学院,有六成学生都姓陶,但是彼此之间关系却不一定亲如一家。
  陶明杰看到老对头心情也不好,顿时心情就舒畅了,还十分贱兮兮的上去搭话:“哟,老飞,你这是干嘛去呢?”
  “要你管!”陶鹏飞将手里的样刊气呼呼地叠起来,藏到自己的胸口。
  陶明杰看到他这模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吹了声口哨,愉悦道:“哟,这是样刊被打回来了啊?稀罕事啊。”
  自从编辑部的学生们熟练之后,样刊被指导老师打回来的情况已经非常少见了。现在看到死对头吃瘪,陶明杰原本郁闷的情绪顿时烟消云散。
  陶鹏飞斜眼看了陶明杰一下,冷哼道:“还说我呢,没记错的话,今天应该是周报出刊的日子吧,你们的周报呢?这都快吃晚饭了,怎么还没见着?”
  陶明杰被踩了痛脚,冷哼几声转头就走了。
  于是乎,等过完元宵节,陶笉然才回过神来,三个校刊是不是开天窗了?他好像已经很久没收到送过来的报刊杂志了?
  开学第一天,刚下课,陶笉然便满心疑惑地往三个编辑部所在的方向走去。
  因为日报的编辑部人数众多,也为了让三个编辑部能多多交流,在搬新校址的时候,陶笉然特意划了一栋三层小楼给三个编辑部用,所以现在要找人也非常方便,下课时间直接在楼下一站,一逮一个准。
  日报主编陶鹏飞、周报主编陶明杰、杂志主编陶小妹。现在三个小年轻”垂着头站在陶笉然面前,看来是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了。
  陶笉然无意在这么多人面前给三个小主编难堪,把三人带到一个没人的房间,才板起了脸,学着戚博翰生气的模样,严肃道:“你们谁先说?”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好半响,陶小妹才站出来道:“大……校长对不起,这次是我一个人的错,跟杂志编辑部其他人没关系。”期刊最忌讳的就是开天窗,现在因为她太独断专行,直接毁了学术杂志的声誉,陶小妹这几日都惶惶不可终日,一是内心愧疚,二是害怕看到大哥失望的眼神。
  “校长对不起,都怪我,一直想着要做出比周报还厉害的报纸,忘记了日报的定位,让样刊一直过不了审。”陶鹏飞低着头道。一开始公孙明志就指出了他的错误,但他根本不服气。周刊的定位原本就比他们日报要占外销的优势,如果日报不改变定位,根本争不过周报!
  但是能当上主编的,心智都比同龄人要成熟。这些日子陶鹏飞已经想明白了,学校办校刊,原本就不是为了外销的。他看到周报得了奖赏就红了眼,才忘记了编辑部成立的初衷,去争那原本就不应该属于他们的东西,现在只觉得无颜面对校长。
  陶明杰也站了出来:“校长对不起,我一直想着要继续找厉害的大官邀稿,但是他们都没空理我们,导致稿件不足,发不了刊。”
  说到底陶明杰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人,因为一些成绩而飘飘然,被眼前的利益迷了眼,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他的身份不仅是个少年人,他还是编辑部的主编,其他人可以膨胀,但他绝对不可以!
  陶笉然听着三人的认错,脸上表情越来越严肃。这两年的历练让他身上多了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平时笑嘻嘻的模样,到时候很少会让人感受到他的变化。但如今他这幅模样,让没见过世面世面的三个年轻人瑟瑟发抖。就连跟陶笉然最熟悉的陶小妹,此时也不由得有些胆颤。
  陶笉然似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变化,在他看来,自己这表情还不如戚博翰十分之一的严肃呢。
  “你们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很好,但既然犯了错,就要接受惩罚。”
  陶笉然带着这气势,说出这句话,可把三个学生吓得不轻。纷纷脑补了什么上刀山,下油锅的惩罚,硬生生把自己吓出了眼泪来。
  陶笉然看不到低着头的三个学生已经快哭出泪来了,沉声道:“就罚你们三个编辑部的人,负责全校的公共卫生一周!”
  行知小学的教室和宿舍卫生是以教室和宿舍为单位轮值的,其他公共的地方的卫生,划分成不同的区域,让每个班级轮值。一个班一学期大约会轮值三到四次。
  现在三个编辑部一百多人不到,要负责全校的公共卫生,还要抽时间来办刊物,这个惩罚并不算轻了。但是对于已经脑补了一大堆恐怖刑罚的三个学生来说,这简直就是轻飘飘的一巴掌!
  陶笉然看着听到惩罚,兴高采烈像是过年一样的三人,实在是搞不懂现在学生的脑回路了!
  很快,三个校刊又恢复了有规律的发刊周期。而且在复刊的第一期,三个编辑部都不约而同的刊登了一封致歉信。为之前突然的开天窗道歉,并且请同学们一起监督校刊的发行状况和质量。
  在各自指导老师的建议下,又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投票类栏目,让同学们选出去年,自己最喜欢的一期日/周报。杂志的发行量没这么大,便让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篇文章。
  有了读者反馈的信息,对于将来栏目的改进和筛选稿子的方向,都会帮助!
  开年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