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其他地方的气氛就没有这么欢乐了。
赵家,接连被撸掉了礼部尚书和大理寺卿,这个年赵家注定是一片阴霾。
赵立身为家主,很快就意识到了龚家落败的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那些证据必定是收集了很久的,才能如此全面。如果不是龚家得罪了什么敌人的话,那就是圣人打从一开始就想要毁了龚家。”
闻言,赵家一位已经古稀之年的族老眼皮一跳:“该不会是……圣人已经知道自己不是龚元良的亲外孙了吧?”
那族老话一出,在场的年轻人一片震惊。当年的事情他们并不知晓,但听族老这么一说,再联想戚博翰大义灭亲那正义凛然的模样,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若真是如此,那圣人的心思,可太深沉了。”赵立低着头,半响才道,“如今局势对赵家十分不利。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那该如何?”被撸成大理寺少卿的赵行十分着急。
“我们太低估圣人了。他跟戚靖琪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赵立喘了口大气,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自己身上来,才缓缓地说出了自己的决定,“投靠圣人。”
与此同时,在宁安境内仅存的唯一一个世家,年夜饭后,谢家的掌权人齐聚一堂。相比三年前,如今的谢泫竟显得比之前年轻不少,面色红润,眼神中是坚定又激烈的野心。
这一夜,注定是要被谢家世代传颂下去的一夜。
翌日一早,年味还未散去,谢家家主一脉,竟纷纷开始收拾细软,准备居家搬迁了!
开年之后,全国各地的考生都纷纷启程赶往京城,小学的选址却迟迟未定。
因为陶笉然发现,京城里上不起学的学生,还真不多。不是说京城里没有平民百姓,而是跟其他地方比起来,京城的需求真的一点也不迫切!
于是陶笉然暂时打消了在京城建小学的念头,而是将目光放到了隔壁的淮阳府。
淮阳府虽然很有钱,但他还有下属的县城,那里上不起学的孩子们可多了去了!而且那边还有个盟友:郭家。
戚博翰登基之后,特意许给郭家三个参加科举的名额,不管哪年用都行。但是如果这三个名额用完,郭家没出一个可以入朝为官的人才,那只能等下一次,戚博翰的恩典了。
郭家也知道,下一次的机会或许永远不会有了,所以现在全家族都在拼着一股劲呢。
如今郭家正是皇恩浩荡的时候,一听到礼部尚书有事相商,寒冬腊月的,郭成威屁颠屁地就跑到京城来了。
郭成威听说新任礼部尚书深得圣上宠爱,却不曾想,这传说中圣上面前的大红人,竟然是当年那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少年!
只是当年那少年身上稚气已经褪下,取而代之的是上位者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势。但是陶笉然于其他官员又有所不同,其他的官员给人的感觉只是威严,而陶笉然则是祥和之中给人一种距离感。
看上去明明是很亲和的一个人,但却会让你敬畏他。这两种奇怪的气质糅杂在一个人的身上,却不会让人觉得违和。
“郭家主,好久不见。”陶笉然笑吟吟地对郭成威打招呼。他对郭成威的印象还不错,因为去年夏天,郭成威给宁安带了许多白花花的银子。
郭成威有些受宠若惊,连忙道:“多谢大人惦念。”
陶笉然点点头,也不跟他说废话,直接进入正题:“今日找郭家主来,是因为我打算在淮阳建一所行知小学。”
郭成威立即听明白了陶笉然的言下之意:“大人的意思是让郭家来办?”
第138章 138
“咳咳; 就是我们在那边没人手; 银子我们出,但是想让郭家主帮忙看顾一下,找找场地; 雇佣工人,还有初期的招生宣传之类的。当然; 我们也不会让郭家白干。”陶笉然说着; 故意吊人胃口地喝了一口茶,看到郭成威急切又不敢催促的憋屈表情,这才慢悠悠道,“那三个名额实在是少了点; 如果郭家能把此事办好; 我去跟陛下给你们再要三个; 每年份的,如何?”
郭成威闻言,激动得眼睛都瞪大了; 连忙道:“郭家定为陛下肝脑涂地; 死而后已!”
瑞朝的童生考试一年一次,只要能考过童生; 就能名正言顺地继续参加往后的考试,并不再需要特许的名额了!每年三个名额,这跟平常的世家没什么差别了啊!毕竟再大的家族,每年能培养出多少个能参加科举的子弟?!
陶笉然只觉得自己这空手套白狼有点不厚道,却被想到郭成威竟然会如此激动; 看来他还是高估了商人在瑞朝的地位了啊。陶笉然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很快,事情就定下来了。如今行知小学有两种模式,一是乡村小学,走读模式。一是城郊小学,军事化管理模式。这两种模式,如今都摸索出了一套办学经验,陶笉然把潘文山总结的材料,交给郭成威,其余的就不用再多说了,会有公孙明志跟他交接。
这次在淮阳府,办的自然是城郊小学。一来是收留淮阳境内的孤儿,二来是为了征兵做准备。
匈奴那边的内斗,二皇子已经显露出明显的颓势,戚博翰已经命王君浩开始清点瑞朝的军队。等北方的暴民镇压下来,戚博翰的皇位坐得更加稳固后,就要开始对瑞朝军队进行大清洗了!
岳州府的行知小学即将修建完毕,三位工匠也不用时刻守着,于是乎陶笉然直接把张大钧和刘幸福调到了淮阳盖小学去,岳州就只留章文远,负责最后的收尾。
等过了正月,发配到边疆的劳役就要启程了。
陶笉然知道那群人里有很多都是无辜的群众,对于他们将来的际遇有些同情。但是他也没有贸然提出要释放他们,只特意在他们出发之前去天牢里探望了一眼。
天牢很大,龚家上上下下几百口人,有小一百人是被无辜连累要发配的。这些人被三三两两地关在一起,看到陶笉然过来,有的人还好奇地打量了几眼,有的人看都不看,一副了无生趣的模样。
陶笉然一进天牢,就被里面扑面而来的臭味给熏到了。
牢里面是没有厕所的,只有便桶。但是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小小的牢房里,将近一百人的排泄物的气味,那酸爽……
陶笉然几乎要打消继续往里走的念头了,却突然在一个角落看到一名女子。
并不是因为那女子有多漂亮,而是因为牢中的其他人都是了无生趣地瘫倒在地,一脸麻木。只有那名少女,即使是在劳中,也坐得端端正正,虽然是面无表情,但从她眼神里还能看出一丝倔强。
看到陶笉然盯着那女子久了,旁边的狱卒立即狗腿道:“大人,那便是龚莹。”
陶笉然闻言,有些惊讶。说实话,从一开始他对龚莹的印象是很不好的,就算没有见过这个妹子,他也下意识地把想要靠近戚博翰的人当成情敌。但他这才意识到,或许当皇后不是龚莹自己的想法。
沉吟了一会儿,还是心中的恻隐之心占了上风,陶笉然任性地使用了特权,带龚莹出去说几句话。
龚莹一身单薄的囚服,一离开空气混浊的天牢,立即被冻得打了个寒颤,但脸上的表情却灵动了几分。
陶笉然也没走太远,就出了天牢走到了一个空旷的地方,驱散了周围的人后,才道:“你以前在家都读什么书?”
龚莹以为陶笉然会为难自己,或者继续逼问龚家还有什么秘密,却没想到他一开口就是这么奇怪的问题。脑袋虽然是呆愣的,但还是下意识地回答了:“女诫、内训、女论语和女范捷录。”
陶笉然没看过这四本书,但一听名字大概能猜到是什么内容了,心中不免有些可惜。虽然是个识字的妹子,但思想可能没有王琬凝这么开阔。但现在女老师可遇不可求,能识字已经不错了!
“你要不要来当女先生?”陶笉然说完,又跟龚莹解释了一下行知小学是咋回事,当老师有哪些福利等等。
龚莹早就被陶笉然的第一句话砸蒙了,后头他说了什么基本没听明白。又等到陶笉然再次问她愿不愿意的时候,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扑通一下跪了下来,哽咽道:“大人再造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
“哎哎哎你先起来,别这么激动嘛,也不是没得报的,你先起来说话。”陶笉然不敢去扶龚莹,就怕妹子以为自己是在轻薄她,只能好说歹说让人先站起来。
龚莹此时情绪有些激动,原本以为自己此生恐怕要在边疆孤苦终老了,结果临上路之际还有人捞自己出来,还给了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谁能不激动啊!
不过龚莹还是勉强逼自己冷静了下来,问道:“大人要小女子如何报?”
“嗯也没什么,就是我们学校比较缺女老师,刚刚牢里也有不少女眷,你知道哪些人识字的吗?”陶笉然内心有些激动地搓了搓手,感觉坑了龚家这波简直赚大发了。不仅戚博翰立了威信,行知学院还能收获一批女老师,简直一箭好几雕!
龚莹闻言,立即说出了不少名字。龚家是个大世家,家中不管是嫡女还是庶女,都会有人教习识字。而没干啥坏事等着被发配的人里,有七成都是女眷,其中除了几个从小户人家里纳进来的妾之外,大部分都是识字的。
龚莹说完人名之后,又欲言又止地看着陶笉然。
然而陶笉然并没有接收到龚莹的眼神讯息,他正在用系统的备忘录狂记人名。
龚莹咬着嘴唇,犹豫了半响,才决定开口道:“大人,我那几个庶妹虽然识字,但为人处世恐怕……不太适合当先生。”龚莹支支吾吾地说完这句十分隐晦的提醒,就不敢再开口了。能挑战从小受到的教育在背后说人坏话,已经是她的极限了!
陶笉然秒懂,示意她不用担心。反正他可以把人都收入行知学院,然后再用系统查人品值,太低的话就直接解雇好了,反正他也没保证过这是终身制的铁饭碗呀!
陶笉然在心中奸笑,然后把天牢里四十多个女眷都给带走了。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不可能瞒得过其他人,第二天早朝就立即有御史参了陶笉然一把。
戚博翰听暗卫说起陶笉然跟龚莹单独说了好久的话,此时心中正是各种醋意乱飞的时候,这个御史跳出来,摆明就是撞到了枪口上:“陶爱卿是奉了朕的谕旨去的,难不成御史大人还要参朕一把不成?”
这御史也是个硬气的,梗着脖子道:“即便是陛下的命令,那群女子已然定罪,陛下此时无故将她们调走,实在不合律法!”
戚博翰眉头一挑:“你说得对。律法是该改改了。”
每一任皇帝登基之后都会下令修改律法,但戚博翰登基之后各种政令一直在被世家大臣们反驳,修改律法的事情他也暗示过几次,但都被那群老狐狸略过不谈。
世家这么做无非就是想要给戚博翰添堵,顺便压一下皇权的权威罢了。但如今龚家这只鸡已经死了,其他世家不知道是打算跟赵家一样投靠戚博翰,还是打算避避风头,这次戚博翰提出来修改律法的事情,竟没有人反对,反而十分积极地对戚博翰赞美了一番。
话题就这么被戚博翰生硬地转了过去,但陶笉然最终还是躲不过戚博翰的那顿妒火,被戚博翰趁着沐休的日子,摁在房间里狠狠地……咳咳咳。
陶笉然揉着快要被折断的老腰,决定要给自己找多点活干。之前整治礼部的时候他忙到天昏地暗,戚博翰就没舍得折腾他,每次两人在一起都是盖着棉被纯睡觉,简直美滋滋!
这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宁安的一些产业复制到京城来。戚博翰现在虽然富有四海,但现在瑞朝就是个烂摊子,北部赈灾又是个无底洞,国库早就被掏空,全靠戚博翰的私库还有宁安的产业在支撑啊!
陶笉然身为资深的经营养成玩家,知道现在换了个大地图,是时候要继续扩大产业,来囤多点金币了,为后期的开疆辟土做准备了。
陶笉然第一个考虑的就是玻璃工坊,毕竟从宁安运镜子过来,路上的耗损非常大!大到陶笉然一想到摔碎了多少银子,就心肌梗塞到睡不着觉。
就在陶笉然琢磨着该如何下手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子期欣喜的声音:“公子,冷月姑娘寄信来了。”
陶笉然闻言,笔尖一顿,连忙道:“快拿进来我看看!”
第139章 139
冷月离开王府后; 戚博翰并没有派人跟着; 这大半年冷月就像是彻底从人间蒸发。每次看到贝儿那张酷似母亲的脸,陶笉然就忍不住担忧那位在外漂泊的小仙女。
冷月这信件是托一位走商带过来的,到陶笉然手上的时候; 信封表面褶皱比较多,上面甚至还有几点并不明显的污渍。信封上写着“陶笉然亲启”的字样; 陶笉然忙不迭的拆了开来。
信上; 冷月只粗略写了自己这大半年的经历。她离开岳州府后,漫无目的地走了许久,也见识了不少景色,如今在瑞朝的中部。听说陶笉然被封为礼部尚书之后; 便立刻写下了这封信; 来报个平安。也算是履行了当初的诺言; 要写信跟陶笉然分享路上的风光。
得知冷月平安,陶笉然长舒一口气。可惜如今冷月居无定所,陶笉然也没办法给冷月回信; 只能让子期帮自己把信收起来。
陶笉然又继续低头写计划; 突然问道:“我听说谢家有人上京了?”
“回公子,谢家家主一脉已经全部迁到京城了; 听说想重新回京城发展。”子期身为管家,对京城发生的大事必须了如指掌。
陶笉然闻言,才知道原来谢家不是宁安的本土世家,于是又问道:“这样啊,他们在京城过得好吗?”
“不太好; 如今一大家子近百人,挤在一个三进的宅子里,听说花了很多钱铺路,但是……”
世家圈子怎么可能说进就进,就算谢家曾经是这个圈子的一员,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别说人走茶凉,怕是连茶杯都不剩了。
“嗯,帮我去送份请柬吧,邀谢家主过来吃个便饭。” 陶笉然心中很快有了决断。如今戚博翰的人手都在忙着国家大事,根本分不出什么人去打理产业,还不如跟人合作。凭着戚博翰这么一尊大佛压着,任谁也不敢坑他们。
而且如今世家被戚博翰镇压得如此厉害,有道是物极必反,陶笉然觉得还是要松弛一下比较好,他还是比较喜欢温水煮青蛙。
如果他能将一些产业跟世家合作,与世家分利的话,想来应该能让其他世家接受到信号,其实戚博翰并不是打压所有世家,而是只针对不听话的世家罢了。
不过京城的那些大世家在朝中都是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陶笉然自然不会跟他们合作,免得增长敌人实力,这时候谢家就是最好的选择了。等郭家发展起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对象。
谢泫收到陶笉然的邀请函时,还有些意外。因为在宁安的时候,戚博翰就不怎么理他们谢家,再加上自家之前干的那些蠢事,谢泫也拉不下面子去求见戚博翰。这次进京,谢泫只是想着新帝继位,肯定会撸掉一些世家,这是他们谢家借机而上的机会,却没想到,还能收到陶笉然抛来的橄榄枝。
陶笉然是什么身份,谢泫看得比其他人都要清楚。其他世家最多也就当他是当红的宠臣,但谢泫知道,这位的将来决计不限于此。于是谢泫在收到邀请之后,花最快的速度收拾一番后,便立即上门赴宴了。
说来陶笉然也是个奇葩,人家请人吃饭,一般都是约好几日后甚至几个月后,他就直接当天中午约了当天晚上的饭。得亏约的是谢泫这种拎得清的,要是邀请别人,肯定会落下个不识礼数的名声,礼部尚书这个位置就怕是悬了!
陶笉然在宁安就养成了这一股雷厉风行的性子,以后想改也很难。说是请便饭,还真的就让厨娘做了跟平时一样的饭菜,只是增加了些分量,看上去实在不像是宴客的样子。
幸好谢泫的心思也不在这席面上,见到陶笉然之后,连忙问好,又恭维了一番。
陶笉然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清咳两声让人入座,便直接谈起了正事:“谢家主来京城这么久,可曾去过琉璃阁?”
“回大人,那琉璃镜颇为精妙,草民家中有幸收藏了一面。”谢泫答道平静,心中却是惊涛骇浪。莫非那日进斗金,所有世家都眼红得不行,但又死活查不出背景的琉璃阁,竟然是当今圣上的产业?!
陶笉然笑吟吟地肯定了谢泫的猜想:“不知道谢家主对这比生意有没有兴趣?”
谢泫听到自己咽了咽口水的声音,然后才勉强维持表面的平静:“自然是有兴趣的。”
“那太好了!我把那琉璃制造的方子给谢家主,今后赚的钱,我们五五分成,如何?”陶笉然觉得自己现在的笑容肯定特别奸诈,一千声望点就想空手套人家一半的利润。不过他也是故意把这数字说得高一些,接下来才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嘛!这可是翁元基亲自传授的谈判技巧,据说可管用了!
谁知,陶笉然这次总算按套路出牌了一回,对方却不接招了。谢泫激动得脸皮抽动了几下,喘息都粗重了一些,连声音都是颤抖的:“大人大恩大德,谢家必定结草相报!”
啊?
什么?
什么大恩大德?
不是,兄弟,你不还价吗?!
陶笉然一脸懵逼,就听见谢泫嘴巴一张一合,开始讲述起了自己目前有什么资源,将来要怎么将琉璃阁发扬光大,巴拉巴拉……
这一顿饭,也勉强算是宾主尽欢,除了陶笉然原先准备好的说辞没说出去,有点憋出内伤之外,其他真的无可挑剔。两人当场就签下了契约书,谢泫也带了一本玻璃制造大全回去。
半个月后,城郊一个原本已经废弃的陶瓷厂被人买了下来,还重新建了一栋高高的围墙,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做什么。
转眼便到了二月,天下文人齐聚京城,陶笉然每次出门,都能看到穿着长袍的书生三两成群,高谈阔论,一扫京城奢靡的风气,反而有了一种文人之都的假象。
这个比喻在心中一闪而过,陶笉然却想到了前世的首都。国内最厉害的两所高等学府都位于首都,那是一座国际化和历史感并存的城市,也是全国学子最向往的学府。
瑞朝的京城虽然不是最迫切需要小学的地方,但却可以在这里建大学啊!
算起来京城也是有一所全国学子都向往的学府:学子监。
可是学子监入学通道只有两个,一是世家蒙荫,二是科举上榜。
第一条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基本没戏。第二条路的条件也非常苛刻,学子监只收每次春试的前二十名学子,里面寒门学子的比例低得不行。因为从国子监出来,就是直接任官了,世家又怎么会让寒门学子占了自己的份额?
如果在京城再盖一座行知大学的话,一来可以压一压学子监的风头顺手打压一下世家,二来也可以培养更多的寒门学子,三来还可以提高戚博翰以后在历史书上的文治地位!
不过办大学可不像小学,这可是一件大事。陶笉然当即回家,让暗卫带自己进宫去找戚博翰。
当陶笉然到御书房时,戚博翰正在看一封密信,也不知道上面写着什么内容,总之戚博翰的脸色不太好看。见到陶笉然,神色才放缓了一些,柔声道:“今天怎么过来了?冷不冷?”说着,直接伸手捂住陶笉然被冻得发红的脸蛋。
“是有点冷。”陶笉然直接扑到戚博翰怀中,“想见你一面好难啊。”还得被暗卫背着在半空中飞来飞去,风大还冷。
戚博翰闻言,眼神愈发柔和了:“要不我直接下旨,立你为后好了。”
“还是算了吧!”陶笉然才不想当什么皇后,到时候一个人被困在这深宫之中,恐怕得憋成怨男!
戚博翰抱起陶笉然,坐到椅子上,把人整个搂在怀中。
陶笉然享受地半眯起了眼睛,嘟囔道:“为什么我感觉在你怀里的时候就特别想睡觉?”
“嗯,我也是,特别想睡。”戚博翰说完,陶笉然隔着厚厚的棉袄都能感觉到自己屁股被那玩意儿戳到了,老脸一红,骂了一声流氓。
戚博翰笑了笑,突然道:“听说冷月给你写信了?”
陶笉然嗤笑一声:“装什么,那信你没看过?”陶笉然才不信戚博翰掌控欲这么强的人,会没有看过那封信。
戚博翰被戳穿了也不尴尬,只是语气有些微妙道:“我都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感情这么好了?她写信给你都不写给我。”
陶笉然敏感的小雷达闻到了一股酸味,连忙转移话题:“你说我如果在京城办个大学城,怎么样?”
“找得到教师吗?”戚博翰看过几本大学的教材,只觉得上面有些内容晦涩无比,如果不是专门钻研此道的人,根本不可能看得懂。而这种人才,说真的,他没把握能找到几个。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中秋快乐啊!今晚都吃什么月饼呀~(*/ω\*)公司发了星巴克的月饼,看起来好高大上的样子!然而我只想吃双黄莲蓉_(:з」∠)_
第140章 140
陶笉然闻言; 这才冷静了一些:“对哦; 那能多办几间小学吗?”陶笉然惦记起了四级系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