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书]落花风雨古人诗-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桑则点了点头,他不好意思跟世子爷直言,多亏了他这段时间的忍辱负重,主动放低身段,处处伏低做小讨好蒙古人,这才换得了蒙古人的信任。
  完颜绰何等精明的人,哪怕桑则一个字都不说,他也能想象得到,一个外族人,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曾经兵戎相见,都快杀红了眼的敌人的信任,个中心酸苦涩,不足为外人道也。
  知道这些活下来的女真勇士们都不容易,完颜绰由衷敬佩,深呼吸一口气,朗声说道:“诸位将士,辛苦了!”
  死何其简单,难的是活下来的人不改初衷,一心为国。
  从决定诈降蒙古的那一刻开始,桑则就已经做好了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准备,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世子爷竟然如此宽宏大量,不仅不治他们的叛国之罪,反而还安慰他们,诈降并非是投降,情势所逼之下的权宜之计,其情可悯,其行可原。
  桑则红着眼,想也不想就给完颜绰跪下,重重磕了一个头,哽咽道:“世子爷……末将……末将……”
  心中有千言万语,可临到头来,却是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第115章 新主继位

  这么大的块头; 说跪就跪; 噗通一声巨响,吓了完颜绰一跳,这话说得好好的; 怎么又跪下了; 完颜绰顿时感觉一头两个大,不等桑则磕完头,赶忙上前将人扶起,苦笑道:“桑则将军快快请起。”
  “世子爷; 末将还有一事相求。”
  “桑则将军请说。”
  “世子爷,末将率领剩于的士兵诈降之后,窝阔台汗命我们去清理战场; 趁此机会,我们偷偷藏起了徒单将军的遗体……”
  完颜绰听闻后,不禁十分高兴,惊喜道:“真的吗?藏在哪里?”
  徒单绎好歹也是名门之后; 又是以身殉国; 壮烈牺牲,怎么着也不能让人就这么暴尸荒野; 按完颜绰的想法,为了表彰徒单绎的忠烈,必须得风光大葬。
  “世子爷,末将想说的就是这件事,在徒单将军的遗体上; 我们找到了世子爷曾经派人送来的密信……”一边说,桑则一边从胸口摸出了那封密信,双手呈给了完颜绰。
  完颜绰一愣,下意识地接过,这才想起,确实是有这件事,当时他听闻窝阔台汗亲率二十万蒙古大军来犯,心中放心不下,怕徒单绎意气用事,这才派人前来叮嘱,让徒单绎稳扎稳打,以守为主,万不可轻敌冒进,结果没想到,徒单绎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以至于战败身死。
  唉,天意啊!
  “世子爷……”桑则也知道自己这个请求很不近人情,但是为了徒单将军,他也就豁出去这张老脸不要了:“世子爷,徒单将军已经战死,希望世子爷能看在徒单将军一片忠肝义胆的份上,为徒单将军留个好名声。”
  毕竟,不听世子爷规劝,贪功冒进,以至于最后中了埋伏,身死魂灭,怎么想都不会是一个好名声,徒单将军那么要面子的人,想必不愿意带着这样的污名离去,桑则也就自作主张这一回了。
  “凭什么啊?”听了桑则的这番话,塔讫很是为世子爷感到不平,他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直来直往,徒单绎以身殉国,固然很令人钦佩,但是对方不听号令,善做主张在前,所以才会落得如此结局,此乃自作自受,凭什么让世子爷代他受过,这样世子爷也简直太冤了。
  “塔讫,死者为大!”未免塔讫口不择言,说出什么冒犯不恭的话来,完颜绰赶忙抬手,制止了塔讫。
  看在世子爷的面子上,塔讫这才乖乖闭嘴了大,但心里还是很不服气。
  跟塔讫的愤愤不平截然相反,说起来,完颜绰其实并不在意这些,当即看也不看,当着桑则的面,直接命人烧毁了手中的密信,明着告诉桑则,此事已了,他会当做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反正债多了不愁,完颜绰在中都本就是声名狼藉的纨绔子弟,也不需要再费心维护什么好名声。反倒是徒单绎,一生小心谨慎,最后一着不慎阴沟里翻了船,实在可惜,若是自己隐瞒下密信一事,能全了故人的一世英名,倒也划算。
  念及此,完颜绰无所谓地笑了笑,道:“桑则将军说得对,树死留皮,人死留名,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以后谁都不准再提了!”
  “世子爷恩义。”桑则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世子爷了。
  最后,在完颜绰的亲自操持下,徒单绎被盛装入殓,风光大葬,相信,只要有世子爷在,徒单绎这个名字,依然能光宗耀祖,蒙荫子孙。
  与此同时,中都的胡沙虎也迎来了人生中最为得意的时光。
  金国国主已经身死,太子完颜绪又是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正是谋朝篡位的大好时机,可惜,胡沙虎并非完颜氏一族的宗室贵胄,金国历代国主都出自完颜氏,非完颜氏而称帝,天下共逐之,胡沙虎当然不敢明目张胆地做这么犯忌讳的事。
  称帝之路,障碍重重,胡沙虎也是有贼心没贼胆,不敢强为,只好退而求其次,自称监国元帅,大权独揽,俨然皇宫里的新主子。
  胡沙虎大权在握,自然少不了无耻的文武百官上赶着给他溜须拍马,建言道:“启禀元帅,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元帅统揽朝政,自可效仿魏文帝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名正言顺。”
  胡沙虎闻言大喜,好一个名正言顺,他现在缺的就是名正言顺。
  “该当如何?快快细细道来!”
  “元帅可还记得睿王殿下?”
  “睿王?”胡沙虎仔细想了想,好像确实有这么一个人,不过跟文武双全的荣王殿下不同,睿王可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纨绔子弟,根本不怎么引人注目,在中都也没什么好的名声,正是最适合掌控的人选。
  “睿王乃章宗皇帝第三子,先国主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年已五十,为人仁厚,老成练达,如果能让他承继大统,元帅可高枕无忧矣!”
  为人仁厚,老成练达那是比较委婉的说法,说白了就是傻,好控制。
  胡沙虎又仔细想了想,睿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平日里怕也是沉迷酒色财气,看上去就是一副即将油尽灯枯的衰老模样,指不定哪儿天就两腿一蹬过去了,所谓的仁厚老实,真是笑话!平民百姓若是得此评价,还能勉强能算是称誉,但是宗室贵胄,若不是真的大智若愚,故意藏拙,此评价便是窝囊无能的代名词,难怪章宗皇帝会不喜欢这个第三子,不过对胡沙虎来说,窝囊就代表了好控制,也更方便他把控朝政。
  越想越高兴,胡沙虎当即就把睿王接入了宫中。
  就这样,新主登基,金国再一次改朝换代。
  太子,不,现在应该说前太子了,完颜绪自打被姜邺救出来之后,一直隐姓埋名,藏身于中都的迎春阁当中,换下了锦衣华服,一身粗布麻衣,倒也难掩一身的非凡气度。
  得知乱臣贼子胡沙虎把控朝政,拥立了睿王完颜洪煦为金国国主,完颜绰勃然大怒,没过多久,又听闻新继位的金国国主给胡沙虎封了太师、尚书令、都元帅、泽王等一系列大官,最重要的是,委命胡沙虎执掌军政大权。
  诏书一下,显少感情外露的完颜绪也跟着气得满脸通红,咬牙切齿地说道:“我看三王叔是真的老糊涂了,在我们大金,有史以来,除了开国名将完颜宗弼之外,再无人能身居如此高位,胡沙虎何德何能,不过是一个祸乱朝纲的乱臣贼子,怎可跟古之先贤相提并论!”
  越想越是生气,完颜绪忍不住又是一番长吁短叹:“三王叔糊涂啊!像胡沙虎这种乱臣贼子,早就应该被斩首示众,与虎谋皮,日后一定会招致祸患。”
  姜邺倒是不以为然,他跟着完颜绪这么久,就算没学得完颜绰的十分聪明,三分也还是有的,当即笑道:“浅薄之见!想那睿王初登帝位,羽翼未丰,手边并无可用之人,如何能对付手中权势滔天的胡沙虎?再者,退一步说,睿王也不是有意要改朝篡位,实乃时势所逼,不得已才坐上了那个位置,白捡了这么大一个便宜,就跟天上掉馅饼直接掉到他嘴里没什么两样,睿王没事儿偷着乐都还来不及,胡沙虎即便是乱臣贼子,于他也有拥立之功,是从龙的头号大功臣,睿王若是聪明,仰仗胡沙虎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自断臂膀。”
  仔细想一想,似乎很有道理。
  被姜邺一番抢白,完颜绪这才渐渐冷静下来,不过再看姜邺,还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如过不是早知道对方是满都的人,迎春阁也是满都的地盘,完颜绪绝对不会耐着性子继续留在这里,什么都不做。完颜绪越想越觉得憋屈,再看姜邺一副吊儿郎当,混不正经的模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下意识地开口嘲讽,道:“我倒现在都没想明白,满都这般玲珑剔透的人,怎么会看上你这么一个市井无赖!”
  姜邺浑不在意,还是那副轻佻的浪荡子模样,面不改色地说道:“我与绰儿的事,不劳太子殿下费心,您呐,顾好自己的小命就是,千万别死了,不然我可没办法跟绰儿交代!”
  完颜绪被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恶狠狠地瞪着姜邺。
  姜邺无所谓地耸了耸肩,说实话,这世上还能让他有所顾忌的人,除了他师父姜啸天外,就只有完颜绰了,至于其他人,姜邺根本就不在乎。“太子殿下就安心留在这儿吧,我答应过绰儿,一定会保住你的小命,可别让我失信于人!”
  完颜绪气得连话都不想多说,冷冷地看了姜邺一眼,默然地转过了头。
  姜邺也不在意,耸了耸肩,自顾自起身离去。

  第116章 迁都南京

  如今的胡沙虎; 大权在握; 为人处世更是嚣张跋扈,不仅在朝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中都更是为所欲为; 毫不收敛; 搞得百姓们怨声载道。
  初登帝位的完颜洪煦也不是对胡沙虎毫无怨言,自打进了宫中,完颜洪煦就彻底失去了人身自由,名义上虽然是金国的国主; 万人之上,实际却是被胡沙虎捏紧在手中,肆意操弄的一枚棋子; 想做什么都必须经过胡沙虎的批准和同意,甚至,如果没有胡沙虎的允许,完颜洪煦的诏令根本就出不了皇宫。
  人心不足蛇吞象; 已经是权势滔天的胡沙虎犹不满足; 为了巩固已经到手的权利,一直牢牢地把完颜洪煦控制在手掌之中; 虽然不住在皇宫里,却比皇宫里的那位名义上的国主更像是金国的最高统治者。除了时不时跟完颜洪煦廷争面折一番,敲打敲打完颜洪煦之外,胡沙虎最常对完颜洪煦说的一句话就是:“此事微臣早已处理妥当,就不劳陛下多操心了。”
  态度嚣张跋扈; 根本就没把完颜洪煦这个名义上的金国国主看在眼里。
  久而久之,完颜洪煦对胡沙虎也渐渐心生不满,夜深人静时,思考的最多的就是:朕贵为一国之君,何至于如此?胡沙虎乱臣贼子,怎能除之?”
  真是瞌睡来了,马上就有人帮忙递枕头。
  正当完颜洪煦苦于没办法收拾胡沙虎,被迫受制于人,束手无策时,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被送到了完颜洪熙的面前。
  窝阔台汗亲自率领的二十万蒙古大军马上就要杀到中都了,此番南下,蒙古大军来势汹汹,锐不可当,接连拿下了西京和紫荆关,一鼓作气直奔中都而来,中都危矣。
  胡沙虎之前在蒙古人手上吃够了苦头,自知不敌,一开始就不打算正面抵抗,而是选择避其锋芒。这时候,不知道是哪个缺德到祖坟冒烟的谋士向胡沙虎进言,蒙古大军几次三番侵门踏户,不过是看金国富庶繁华,想要劫掠财富,并不是为了侵占土地,与其蒙古大军每次挥师南下都避其锋芒,倒不如一劳永逸,直接迁都。
  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胡沙虎同意了。
  而在这国破城危的紧急关头,完颜洪煦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猪油蒙了心,脑筋不正常了,居然也跟着赞同了这个自毁城墙的馊主意——迁都南京。
  金国从开国以来便有五个都城,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中都,而南京,原本是宋国的开封汴京,康王赵构建炎南渡之后,这里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金国的属地,直到现在。
  胡沙虎想得倒是挺美,迁都南京,凭借黄河天险,固城坚守,抵抗蒙古大军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这样做的后患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第一点就是动摇军心民心,中都乃龙兴之地,金国历代国主均在此治国,安定天下,近百年来未曾更变,如今无故贸贸然迁都,让金国百姓们作何感想?又让天下人作何感想?
  反正完颜绰得知这消息时,很是生气。
  去他妈的!
  完颜绰都忍不住气得想要骂娘了!胡沙虎这什么玩意儿!小爷我领着将士们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浴血沙场,你丫却能龟缩在中都享受山珍海味,荣华富贵,不心存感激也就算了,妈蛋的一群酒囊饭袋尽知道拖后腿!留着这些尸位素餐的酒囊饭袋们又有何用?还不如全部杀了干净!
  不过,完颜绰也只是想想罢了,事情的轻重缓急,他还是分得清楚的。
  没多久,留守中都的探子传回来了更为详细的密报,原来,不仅仅是建议迁都南京,胡沙虎甚至异想天开地提出了一个建议:将黄河以北的金国军队全部撤到黄河以南,集中有限的兵力,重兵固守南京。
  完颜绰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了,如果胡沙虎这番建言是当着完颜绰的面说的,完颜绰一定会忍不住将胡沙虎给骂个狗血淋头,真是见过蠢的,还没见过这么蠢的!就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仅仅防守南京,沿途州郡通通放弃,等蒙古大军攻下中都,一鼓作气往南进犯时,岂不是犹入无人之境,直接就能长能驱直入,到时候,想要再进一步,拿下南京,简直是易如反掌,轻而易举。
  金国的朝堂现在是胡沙虎一人说了算,这么漏洞百出的建言,上到被赶鸭子上架的金国国主完颜洪煦,下到满朝文武百官,竟然没有一个站出来反对。
  胡沙虎志得意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夸下海口,道:“陛下放心,迁都南京的途中,微臣会一路尽心尽力地护卫陛下,蒙古大军不来则已,若是胆敢来犯,微臣一定第一个领兵出征,将这些人全部斩于刀下!”
  完颜洪熙性格懦弱,但又不是真的蠢,闻言忍不住苦笑,开口不痛不痒地讽刺胡沙虎,道:“爱卿要是真的英明神武,最好是能想办法安抚窝阔台汗,阻止其妄动干戈,两国就此罢兵,化干戈为玉帛。如若不然,待两军交战时,也应该像荣王世子那般,率军抵抗,守土卫国,悍不畏死,保一方太平,何必非得等蒙古大军兵临城下了再来谈勇?这样又与纸上谈兵何异?”
  言外之意,话说得再漂亮也没用,败军之将,何敢谈勇?
  自从成吉思汗崛起,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大蒙古汗国之后,近十年来,金国跟蒙古屡有交战,结果却是一边倒的,金国军队屡战屡败,数十年来安逸祥和的生活,消磨了女真人的锐气,早已不复先祖那般骁勇善战,凭着族中子弟不足万人,就能无敌于天下。近年来,也就只有荣王世子完颜绰一手建立的忠孝军,尚且还能咬着牙跟蒙古人一较长短,不仅成功守住了紫荆关,护下了中都,还在蒙古大军撤走时给对方使了一个不小的绊子,为风雨飘摇的大金国稍微挽回了点颜面。
  “陛下莫不是在责怪微臣?”胡沙虎不高兴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接变了脸色,目光直直地看着坐在龙椅上的完颜洪煦,挑衅味十足。
  气氛陡变,文武百官们都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别样的氛围,瞬间安静下来,整个朝堂安静得有些吓人,文武百官们更是大气都不敢出,规规矩矩地低着头,默默看着自己的脚尖。
  “爱卿说哪里的话?”完颜洪煦一脸僵硬地笑了笑,违心夸赞了胡沙虎几句:“爱卿乃是朕的肱骨之臣,日后处理国家大事,还得多多仰仗爱卿!”
  听完颜洪煦这么说,胡沙虎才稍微高兴了点,脸色也不那么难看了。
  文武百官们各怀鬼胎,或是趋炎附势,跟着拍胡沙虎的马屁,恭维胡沙虎英明神武,亦或是明哲保身,低调地不予表态,敢怒不敢言。
  与此同时,紫荆关。
  完颜绰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大决战做最后的准备,这一次,他一定会让这群贪得无厌的蒙古人有来无回,这样才能杀鸡儆猴,让始终盘踞在北方草原上虎视眈眈的大蒙古汗国好好长长记性。
  自从来到紫荆关后,完颜绰一直都没能睡个好觉,每天要他思考谋划的事太多,大脑一直在高速运转着,连放松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为了能让自己快速冷静下来,避免冲动地做出决定,误国误民,完颜绰时不时会提笔写写字,练练书法什么的,而最近,他抄的最多的便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塔讫进来时,一眼就看到世子爷正站在书案前,挺直脊背,手腕高悬,笔走龙蛇,挥毫写意,姿势漂亮得十分引入注目,不忍心打扰世子爷,塔讫进来后默默站在角落里,没有贸然开口说话。
  “塔讫,有事吗?”最后,还是完颜绰主动开口询问,不过问话时,完颜绰并没有抬头,依旧自顾自地写着。
  “回禀世子爷,中都传来消息,迁都南京的事,怕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想了想,又顺口补了一句:“胡沙虎此人,嚣张跋扈,朝中文武大臣根本就不敢反对他。”
  塔讫都能一眼看明白的事,完颜绰当然不可能没注意到,但是,更让完颜绰担忧的是,胡沙虎已经开始偷偷将金国的主力军队往南京靠拢,看样子,是打定主意要放弃河北,山东和山西等地了。
  一想到祖宗流血奋战才得到土地被弃之如草芥,完颜绰就忍不住痛心疾首,这群误国误民的混蛋,早晚会有报应的。
  “世子爷……”见世子爷眉头紧皱,一脸担忧的样子,塔讫也想像谋士李典那样,帮着世子爷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要不末将派个武艺高强的刺客偷偷溜进中都,把这个胡沙虎给解决了,一劳永逸,如何?”
  完颜绰一下子就被逗笑了,也不知道塔讫脑子是怎么长的,竟然会想出派刺客暗杀这种计谋来,有点意思,不过这样做风险太大,不值得。
  轻声笑了笑,完颜绰抬头看了塔讫一眼,摇头否决了他的计划,侃侃而谈道:“不用多此一举了,昔日胡沙虎率军驻守西京时,遇上蒙古大军来犯,吓得临阵脱逃,弃城而走,留下了副将术虎高琪困守西京,抵挡蒙古大军,此举无异于让术虎高琪去白白送死,术虎高琪也算是命大,虽然丢城失地,但好不容易从蒙古人手中侥幸逃命,经此一事,术虎高琪断不可能再跟胡沙虎同心同气。况且,据我了解,术虎高琪此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跟胡沙虎本来就有这么大的一个心结在,再加上胡沙虎得势之后就一直在不断打压术虎高琪,术虎高琪怕是早就对胡沙虎心存不满了。”
  塔讫将自己代入进去,设身处地地仔细想了想,确实,如果有人敢这么明目张胆地算计自己,白白推自己去送死,日后还不知悔改,对自己一再打压,赶尽杀绝,自己一定不会轻易放过那个人的,就跟当初对付蒲鲜万奴一样,一定会让对方死无葬身之地。
  “世子爷莫不是想……借刀杀人?”
  完颜绰此时正好写完了,遂放下笔,一边偏头欣赏自己的作品,一边轻声答道:“不用我们做什么,静观其变就是。”
  “不会错失良机吗?”
  “等着瞧吧!”完颜绰胸有成竹,很是肯定地断言道:“胡沙虎得志便猖狂,短时间内树敌太多,怕是命不久矣,既然术虎高琪对胡沙虎心有不满,我们不如就坐山观虎斗,任由他们狗咬狗去吧!反正到最后都会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塔讫点了点头,偷偷抬眼看了看世子爷刚刚完成的墨宝,只见洁白的宣纸上,不过短短四句诗,笔锋刚健有力,气势十足。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第117章 术虎高琪

  在金国; 术虎高琪也算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虽不及荣王世子完颜绰那般声名远扬,但也曾经是胡沙虎账下最得力的一员猛将,为金国南征北战; 立下过赫赫战功; 在军中颇有威望,这样极具威胁性的人物,势必会成为胡沙虎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过碍于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胡沙虎不会轻易跟术虎高琪翻脸,但打压和排挤却是可以做的; 一手大棒,一手甜枣,居上位者想要拉拢人心,惯用此招。
  胡沙虎现在贵为大元帅; 在朝堂上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可谓是权势滔天; 伴随着胡沙虎一人得道,其它的阿猫阿狗也跟着鸡犬升天,相比之下,术虎高琪这个常年跟随胡沙虎出生入死的得力干将最后只落了一个元帅监军的职位,明升暗降; 地位就显得很尴尬了,若说术虎高琪心中并无怨恨,那是不可能的。
  与此同时,接到前方探马来报,蒙古大军已经从紫荆关出发,窝阔台汗信心十足,正领着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往中都杀来。
  中都城内流言四起,百姓们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如今,胡沙虎统揽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