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黎锦再也忍不住,把少年的一条腿抬过肩膀,两人对视着,都能从对方眸中看到自己的身影。
而黎锦就是在这个状态下,一寸寸地深入,攻城略地。
第89章
翌日;黎锦神清气爽的去了书院。
他此前跟万教谕说过;那笔四成的净利润润笔费也有他的一份,所以,这三百两中;至少得匀出六十两给万教谕。
但直接当面给钱又不符合读书人的习惯,黎锦则跟万教谕商议了日期,打算改日登门拜访。
这么一来,其实拿到手上的只有二百四十两。黎锦没有坐吃山空的习惯,他打算拿出二百两去做生意。
无论是买些田地、雇人来耕;或者在内城买些地段偏远但胜在安静的空地建房子;都是不错的打算。
不过;如果黎锦真的打算直接做生意;那他就得亲自走访去了解行情。
什么事儿都得一步步来,一口吃不了大胖子。
《农桑算经》编纂完成后,知府大人也再给黎锦布置更多任务。
但经此一役,黎锦自己倒是对‘改编算经书’有了不少兴趣。
之前在考县试的时候,他就想过要独立编撰入门算学书。
毕竟对那些年幼的蒙童来说;《九章算术》还是太过深奥了些。
黎锦登门拜访万教谕的时候,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毕竟若是他真的打算这么做,以后指不定还得麻烦万教谕帮忙校对。
万云在家里面色倒是温和不少,不像在书院里那样,一直都板着脸。
兴许是黎锦与他身世相近,年岁也相差不太多;他对黎锦也生出不少惺惺相惜的感觉。
听到黎锦说《九章算术》深奥,万云笑道:“你可是辛丑年参加的县试和府试?”
黎锦道:“正是。”
“那你可还记得知府大人当时主持编纂了一本《算术·详解》,那就是咱们算经部其他三位教谕共同完成的。”
黎锦听闻后顿时心生佩服,当时他看的书还少,手里的算经书也就只有两本。
县试前也是埋头苦学,才对照着这本《详解》,吃透了《九章算术》。
黎锦笑着把自己当时学习的场景说了出来,“真是多亏了这本书。”
万教谕又道:“但我听闻你的意思,不是继续给算经做注解,而是自己独立编纂算学的启蒙书籍?”
黎锦答道:“学生是有这个打算。”说着他掏出一个缝了无六页纸的薄册子,呈给万教谕,“这是学生列出来的纲目,还请教谕指点。”
黎锦第一个列出的就是乘法表,这个早就有了《九九乘法歌诀》,但却是从高到低排列,也就是说,蒙童背这些口诀,第一句开口就是‘九九八十一’。
黎锦有打算把其反过来,从‘一一得一’开始,但他也不知道这方法到底可行与否。
毕竟这关乎蒙童的数学启蒙。
万教谕看了后,起初神色淡然,毕竟他也见过不少有黎锦这种想法的同僚,但编出来的书籍都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可取价值。
突然间,他的眉头拧起来,面带思索。
黎锦则一直坐在原地品茶,静静等待万教谕给自己答复。
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万教谕看了足足一个时辰。
看完后,他眸中只余赞叹和欣赏,说:“异想天开!但又无比绝妙!”
黎锦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自己这种大胆的想法,会被万教谕直接批判一顿。
但万云却话锋一转,“黎锦啊黎锦,你这想法也太大胆了,明日我为你引荐山长,这件事我做不了主。”
黎锦的心又悬在了嗓子眼儿,他觉得自己还是操之过急了。
若是在他有点名望的时候,推出这算经启蒙就好了。
但他也不后悔自己的这个决定,稳妥固然是重要的,他这个身体如今还未及弱冠,年轻就得有年轻人的冲劲儿。
有什么想法就得大胆的提出来,要不然一直思前想后、畏手畏脚,老了后才发现少年时居然无一件‘年少轻狂之事’可以值得怀念。
山长看了黎锦的纲目,沉吟半晌,只给了他一句话:“你尽管做就是了。”
黎锦如今院试在及,若是山长觉得这个想法不好,那就不会让黎锦放手做了。
但就算是山长,也没有当场给黎锦任何保证。
可有他这句话就足够了。
百年后,有人从工部尚书万云的晚年回忆录中看到《蒙学算经》的由来,翻成大白话就是‘山长对他说你尽管做,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独立编撰出一本简洁易懂的蒙学算经。那时,他还仅仅是个刚出村子不久的童生,未及弱冠。’
=
编书和去田间地头实访问都得亲力亲为,黎锦一个人分身乏术,他也就暂且搁下了在府城买地的念头。
把这些钱放在家里先存个个把月,等考完院试,有了功名在身后,买了地还能免租。
在黎锦去宁兴书院之前,每次月末考核的第一名都是‘风水轮流转,今月轮我当’。
但黎锦来了后,第一个月大家瞧着这第一名黎锦,感觉这名字挺陌生,人群中有人问这人是谁,只有寥寥数人回答‘是今年的府试案首,跟我同年考的’。
第二个月瞧着黎锦的名字占据首位,大家都说‘这人运气太好了,策论截词那么厉害,他肯定考前刚好背过这一段’。
第三个月,众人沉默了,之后都打起精神看第二名是谁。
自从黎锦在书院出名后,想要跟他结交的人有不少,有些甚至在府城都有头有脸。
黎锦也挑着合适的时间参加过一些文会,不过大多时候他都在算学部,因此接受的邀约不多。
随着黎锦在府城读书人圈子里的名声越来越大,此前院试的考官也注意到了他。
但这考官心眼儿也没那么坏,知府大人把那个学生贬出‘甲等’,本就是对他的警告。
他自己堂堂一个儒教学的儒官,在府试中动手脚已是即为不光彩的事情。
知府大人给他面子才没公开处置他,他也懂得见好就收。
倒是那个位列乙等的学生对此很不忿,因为他府试成绩‘乙等’,只能被分在乙班。
偏偏他也是有真才实学的,连续三次排名在甲班内,就可以进入甲班。
第四个月,这位名叫陆长冬地仁兄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甲班。
接下来,他以为自己就可以与黎锦一教高下。府试排名已经无力回天,但他要证明自己才是最厉害的那个。
别看黎锦平时话少,可讲堂辩论上他却引经据典,数据都列的清清楚楚,甚少有人能跟他辩论到最后。
等到十二月的时候,陆长冬已经忘记自己的本意的是什么,反而每当他可以跟黎锦辩论到最后,他下学后都会笑得像个两百斤的胖子。
陆长冬想,那件事总归是自己和老师的错,黎锦完全无辜。
再说了,黎锦也用实力让陆长冬输的心服口服。
就在陆长冬以为这就是黎锦的全部实力后,《农桑算经·简化版》突然在整个书院引起了轰动。
这本书原先是按照知府大人的要求,每村的村长至少买一套回去,给村里的人合理安排农耕时间和耕种方法。
但其中却有不少的算学题,与科举考试息息相关。
书院中有个学生的父亲就是他们村村长,他趁着休息的时间回了趟家,看到他爹在研究《农桑算经·简化版》。
这个学生当时直接笑道:“爹,这算经对我来说都很难,您得研究到什么时候啊。”
话音还没落下,他就被亲爹用鞋底揍了屁股。
他爹很生气地问:“难?这我都能看懂的题,你跟我说难?你这样还考秀才?干脆回来给村里幼童启蒙算了!”
这学生觉得他爹在开玩笑,拿过这本书一看,惊呆了。
“爹,您别揍了,这跟我的算经书不一样!”
最后还是他把自己的算经书掏出来,他的村长爹一看那些拗口的解释,这才发现孩子确实没撒谎。
但老子还能给儿子道歉?
村长说:“你们考秀才的人,就是应该学的难一点,把我的书还给我。”
“爹,这书哪儿来的?能买到吗?买不到让我抄、抄……黎锦?!”
后来,经过这位学生的介绍,乙班的大部分学生都买了一套回来研究。
过年前最后一次月末考核中的算学题也恰好就是雨水、引流灌溉、排水时间和排水量的变化。
算法不难,但理解和想通思路很难,很多甲班的学生都栽进去了。
要不是书院规定得三次连续排名靠前才能换班,要不然甲班得裁员一大半。
陆长冬得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没脾气了。
心中想与黎锦结交的念头从没这么强烈过。
但那会儿已至腊月,马上就要过年,期间会放一旬假期,陆长冬在书院没见到黎锦人,只能悻悻作罢。
黎锦那段时间正好卡在编纂《蒙学算经》的最后一章,他频频拜访万教谕,讨论其中解法的多样性。
万云对看了后直接大加夸赞,“每道题都列了至少三种思路,黎锦啊,你这本书算是绝了!”
黎锦谦虚道:“教谕谬赞了。”
万教谕家里没多少人,也没娶妻,过年有些冷清,但他不在乎这些,只说:“黎锦,你写完后我正好趁这段时间给你校对,之后呈给山长过目。”
“多谢教谕。”
黎锦给万云送去终稿的时候,还带了不少年货,里面甚至还有秦慕文做的糯米鸡和粉蒸排骨。
万教谕索性留他用饭,吃到排骨的时候,他说:“这手艺真的绝了,你这小子真有福气。”
听他提到秦慕文,黎锦被风雪刮得冷硬得眉目都柔和起来,唇角不自觉带了笑意。
“确实是我的福气。若您有空,我和内子必扫榻相迎。”
一向不接受任何邀约的万教谕一口答应:“好,我一定去。”
第90章
因着过年;陈西然和邹秀杰一个回了镇上,另一个回了县城。
原本黎锦也有回村的打算,但下雪了水路不能走;坐马车回去至少得三天;旅途劳顿。
考虑到包子才一岁半,寒冬腊月这么来回折腾,小孩子的身体可能会受不了,再加上家里已经没人,他也就不回去了。
黎锦修书一封;让陈西然回去的时候顺便带到镇子里;再由李柱子带回给村长。
当然,书信也少不了宋先生的。
“阿锦今年就弱冠了。”
黎锦给陈西然送行的时候,他拍拍黎锦的肩膀;说;“宋先生之前还念叨着想给你取字。”
黎锦愕然;心中却是一暖;“院试过后,我就回去亲自拜访宋先生。”
陈西然笑道:“那可不,你到时候肯定衣锦还乡。”
两人又并肩走了些许路程;他说,“阿锦别送了,咱们兄弟俩也就分别几天,离别也不甚伤怀,过几日我就回来了。”
黎锦看着天色不早;点头:“那我就送到这里,天寒地冻,西然路上小心。”
送走了陈西然后,府城里年味儿已经很足。
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黎锦也写了一副,自己搬着凳子贴在大门前。
内院的主屋门前的春联则是秦慕文写的,他的字迹清秀工整,不露锋芒,也不像黎锦的字那样规矩中透着铮铮风骨。
黎锦站在院子里端详了好一会儿,才说:“文文的字写得更好看了。”
打眼一看就透着乖气。
秦慕文则趁黎锦一个不注意,就蹲下去抓了一捧雪,他本意是想捏个小雪球给黎锦看。
结果在黎锦黑眸转过来的时候,秦慕文一个紧张,把雪球从手里掉了出去。
正好落在自己的鞋面上。
雪球破碎,雪花四溅。
他站在原地,不敢看黎锦,像个做错事被抓包的小孩子。
黎锦走近几步,却没关注他玩雪的事情,只说:“穿的这么薄?”
秦慕文解释:“只是出来看阿锦贴春联。”
原本打算看完就回去的,可指尖、鞋面还有雪花的痕迹,这就真的无从辩解了。
黎锦倒是一直穿着单衣,他最近在锻炼自己耐寒的成度,也颇有成效。
他直接把秦慕文整个人捞进怀里,单手抱着他的膝弯。
秦慕文的视线陡然升高,他赶紧搂住黎锦的脖子,指尖上挂着的雪花融化在黎锦的发间,秦慕文很不好意思的微微松开手。
黎锦脖颈处传来冷意,他也没在乎,直接把秦慕文抱回主屋,进门的时候一手压低他的脑袋,免得撞到他。
秦慕文进去后,才想,小茶应该没看到这一幕吧……嗯,应该吧。
屋子里烧了地龙,刚进入就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秦慕文被黎锦放在床上,他有些昏昏欲睡,但这时候他还记得一件事。
那就是黎锦的生辰。
去年八月,阿锦给他庆了生,但他那会儿却还不知道夫君的生辰。
后来问了阿锦,阿锦说他的生日在三月末。
说来也奇怪,原主的生日和名字,都跟穿越而来的黎锦一模一样。
黎锦在这个世界呆的越久,发现他居然没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就好像……这天生就是他应该归属的世界一般。
黎锦坐在床边看了会儿书,秦慕文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已经快要睡过去。
但他强打起精神,一只手臂伸出被子,搂着黎锦的腰。
不一会儿,黎锦就听到身边少年均匀的呼吸声。
他的手落在秦慕文的手臂上,原本是想给少年调整一个舒服的睡姿。
但突然间他却不想移开少年的手。
以前的黎锦虽然态度温和,但却不怎么喜欢这种粘人的小动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愈发偏爱少年的拥抱和依赖。
秦慕文睡得迷迷瞪瞪,却以为黎锦要起身出去,他赶紧反手握住黎锦,眼睛都没睁开:“阿锦,你想要什么样的生辰礼?”
二十岁,也是阿锦的加冠礼,一定得送个好东西。但秦慕文思来想去都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
此刻,也不知道自己是在梦中还是出现了幻听。
秦慕文感觉自己耳边传来阿锦的话:“我想,画一幅文文没穿衣服的画。”
秦慕文醒来后,黎锦已经不在屋里了,小茶在哄小包子看雪。
他没让小茶忙活,自己打了水洗脸,把脑海中的‘邪念’压下去。
那句话怎么可能会是阿锦说的,一定是他出现幻听了。
嗯,一定是这样的。
=
眨眼间就到了除夕,秦慕文给每个人都添置了新衣服。
黎锦也给秦慕文买了带着翻毛兜帽的大氅,笑说:“初四我们给万教谕拜年去。”
秦慕文‘啊’了一声,这是黎锦第一次带他出门面见师长。
黎锦安抚他:“别怕,万教谕很好相处。”
古人的礼尚往来讲究的更加彻底,就算此前黎锦跟万教谕约好了要见面。
但也得黎锦先拜访了教谕,之后教谕去他家算是‘回礼’。
这么一来,黎锦索性也就带着秦慕文出门一趟。
落了雪的府城,好像一幅画卷,古朴静谧,黎锦很是喜欢。
赵双这边,那几摞游记终于被秦慕文念完了。
他虽然还想继续听一遍,但最近天冷,再加上天黑的早,秦慕文也没那么多时间给他念。
赵双只能趁着黎锦不在的时候,让秦慕文给他念那即将要投稿的‘话本子’。
虽然里面的男男主人公都是化名,但赵双看着秦慕文唇角的笑,就知道这些事情肯定不是秦慕文杜撰出来的。
而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实,最多就是在主人公的身份上加了一层美化。
秦慕文的话本子写得确实很有灵气,语言通俗易懂,平仄节奏朗朗上口,故事内容更是甜的让人羡慕。
赵双居然在短期内变成了秦慕文的忠实听众。
随着两人关系越来越好,再加上又是过年期间,秦慕文经常也登门给赵双送一些自家做的菜。
赵双父母也都知道隔壁姓黎的一家人都是读书人,很乐意赵双跟秦慕文结交。
但就在最近,赵双母亲看着秦慕文,眼眸中会不由自主地带了些愧疚。
秦慕文对此不明所以,就主动开口与赵双母亲打了招呼。
这下不用他问,赵双的母亲就把憋在心里的话一股脑倒了出来。
原来之前赵双有个从小玩到大的伙伴,也是个哥儿,长相很是明艳,性子软,讨人喜欢。
赵双和那个哥儿说好了两人要一起出嫁,结果成亲那天赵双的未婚夫出了意外。
他的小伙伴因此很是难过,与新郎商量着推迟婚期。
就是这推迟的几个月期间,赵双有次孤身去城外河边找未婚夫的时候,发现自己小伙伴的夫君居然养了一个外室!
而且那个外室肚子滚圆,看样子马上就要临盆!
赵双把这件事告诉伙伴,可伙伴完全不信他,说:“双双,你心里难过我知道,但你也不能诬陷他。他是我的良配,不嫌弃我哥儿的身份,要娶我为正房呢。”
赵双无奈,甚至还发现好友的夫君几次登门来说是接好友,可那目光却分明看的是披麻戴孝的他自己!
赵双借口把好友支出去,自己与他夫君见了面。
他一脸的嫌弃:“你这样恶心的人,配不上他!”
那男人兴许是被赵双刺激到,居然解开裤腰带打算强要了赵双。
“正好你把人都支走了,你再怎么恶心我,也只能让我给你开苞了。”
后来那男人自然是没有得逞,因为赵家父母和他的好友都及时赶来了。
但赵双衣衫凌乱,显然被吓得不轻。
那男人恬不知耻的说:“你家赵双找不到下一个愿意娶他当正房的人,就来勾引我。”
当时赵双的好友上前几步就给了他两巴掌。
虽说赵家父母不相信这鬼话,但赵双一脸受伤的看着好友,一句辩驳都没有。哀莫大于心死。
后来,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再也没有联系。
赵双母亲说完这段,更是愧疚了。
“阿文,双双接近你没别的想法,但他被我们宠坏了,经常做出很大胆地决定,我们担心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秦慕文轻声呢喃:“原来是这样……”
起初他跟赵双还没完全熟悉起来的时候,赵双就完全不在乎自己名节的做出试探黎锦的事情。
原来他是被这件事刺激到了,行事才会变的如此乖张。
赵双母亲:“阿文,你在说什么?”
秦慕文说:“多谢伯母告诉我这件事。”
赵双则完全不知道母亲还在担心自己做出伤害秦慕文的事情,但幸好之前黎锦一直不在家,赵双母亲也没提这件事。
可过年期间黎锦出门时间很少,赵双都是守着黎锦出门后,才跑去找秦慕文。
他的母亲以为赵双要在黎锦面前刷存在该,怕三年前那样的事重蹈覆辙。
“阿文,我会多管着双双,你是个好孩子,我不会再让那样的事情发生。”
秦慕文当时解释了半天,说他认识赵双这么久来,他都没有做出格举动。
再说了,三年前那件事,赵双也是其中的受害者啊。
可这个时代对哥儿和女人就是这么残酷,与男人拉拉扯扯后,罪名都是女人或者哥儿承担。
比如长得好看、眼神多瞥了男人几眼,都可以统称为——发骚。
赵双母亲说:“你心地善良,但三年前那件事怎么能说双双没错?
他把人都支开,这不就很让人误会了么?!”
秦慕文居然无从辩驳,他跟黎锦在一起,已经鲜少觉得自己作为哥儿,就低男人一等。
因为黎锦给了他足够的尊重,甚至鼓励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当然了,现在秦慕文很想再生个孩子,下次一定要跟阿锦提做了后不要把东西导出来……
跑题了。
秦慕文对赵双母亲说:“我知道伯母出发点是好的,但我相信双双,我也更相信阿锦。”
说完,秦慕文就放下东西,回家给黎锦准备晚饭了。
年很快就过完,还不到初十,学生们就自发的回了书院。
这时候算学部也已经开门,助教的任务就很繁杂了,不仅得自己看算经、写注解,偶尔还得为同学答疑解惑。
此前,问潘又丰问题的学生比黎锦的要多不多。
毕竟黎锦虽然成绩好,但终究不是秀才;而潘又丰考中秀才已久,为了争取讲郎的名额,给学生答疑更是一点也不藏私。
潘又丰开始还担心这种情况下,黎锦会生气,毕竟他也知道,真正在算经方面有真才实学的人,还是黎锦。
他悄悄地跟黎锦说过这件事,语气中一点炫耀都没有,毕竟他现在完全没有跟黎锦一争高下的想法了。
黎锦态度很淡定:“无妨,我不在意。”
可自从去年年底那本农桑算经出来后,今年再次开学,潘又丰孤零零的坐在黎锦对面,看着黎锦身后的一群学生,感觉自己好凄凉。
第91章
黎锦面对内三圈外三圈的学生;面色不变,但内心却并不像表面上那么轻松。
他解答了一部分题后,就发现后面的学生其实意不在问题;而是为了瞧瞧能编写出简化版《农桑算经》的人长什么样。
一下午;黎锦案头上的文书都再没动过。
终于等到可以回去的时间,黎锦才对大家说了声抱歉,收拾自己的竹篮往外走了。
但就算这样,依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