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宋先生也不知道这本书的影响力。但里面的内容深入浅出,语言通俗,确实很值得普及。
如今宋先生拿着这本书沉默了一会儿,小二就适时的凑上前来:“客官可看好了这一套?这本书的校对乃是本省的解元大人,上面还有知府印章,官家认证了的。
最近卖的很是火爆,不仅适合家里有良田的人,里面还有很多农桑方面的算学题,书院的学生大多也都收了一套。”
宋先生:“……买了。”
黎锦:“……”一套接近一两呢!
但小二已经兴冲冲的把书包起来,黎锦只能去付了钱。
花自己的钱买自己编的书,黎锦还是略微有些尴尬,不过幸好这不是宁兴书肆,掌柜的和小二也都不认识他。
之后黎锦又和陈西然一起把宋先生送上回镇子的马车,同行的还有黄秀才和他的两个学生。
黄秀才显然也知道了农桑算经的事情,一路上看黎锦的眼神都很复杂。
直到他坐在马车上,才跟宋先生说:“这下我彻底比不过你了。”
宋先生淡淡笑道:“年轻时我俩常竞争,如今都一把年纪了,何苦还在意这些?”
黄秀才也知道是自己执拗了,但这么多年都是这么比来比去的,一般也都是风水轮流转。
结果出了黎锦这个变数,他也只能认输。
宋先生安慰说:“学生们各有各的福气,你的学生也不差,此次院试很可能名列前茅。”
黄秀才道:“可他们不会编书……”
良久,马车里余下的只有沉默。
初春来临后,宁兴书院也会举办一些活动,来丰富学生们的生活。
陈西然一听有活动,表现得十分积极,在同窗们提议的‘投壶’和‘蹴鞠’中,他非常支持后者。
投壶虽然好玩,但输了得吟诗作对……
陈西然对自己的水平心里有数,再加上此次是书院的学生一起,不止他们丙班的学生,还有甲班的,陈西然可不想在关公面前舞大刀。
所以他觉得还是蹴鞠好,输了也不会有惩罚。
黎锦和邹秀杰倒是无所谓选哪个,但陈西然的队伍少人,就把他们友情拉进来了。
每日午后,黎锦做完一部分注解,就跟着陈西然的队伍在去半山腰的空地上练球。
这时候的蹴鞠跟黎锦上辈子的足球还是有很大区别,一般情况下不设立球门,踢法叫‘白打’,说白了也就是炫技。
除了可以用脚接球外,头,肩膀、臀部、胸、腹、膝盖等部位均可接球。'注'
只要不让球落在地上,参加蹴鞠的人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技艺。最后评判优胜的标准也是参加者表演的花样多少。
当然,若是两队的话,还是会规定一块区域,得让人把鞠投进去才算赢。
黎锦听陈西然说了规矩后,突然沉默了。
他虽然对蹴鞠挺感兴趣,上辈子也加入过校内足球队。但他却没玩过这种完全炫技的‘蹴鞠’。
陈西然队伍里除了邹秀杰外,还有两个人。他们看着黎锦到来,笑着跟他打招呼,让他来表演一段。
黎锦谦虚道:“我对蹴鞠并不在行,让各位见笑了。”
陈西然笑道:“这件事我清楚,我跟阿锦同窗这么久,就没见过他蹴鞠。”
顿了顿,他继续道,“那就来玩个简单点的花样……”
说着,他在把准备好的绳索拿出来,在地上围了个一米见方的圈。
“阿锦,只要你能让鞠落地时候第一个点在圈里,就算你今天训练合格。”
邹秀杰说:“这也太难了吧。站在八米开外,不用手把鞠投进去,就算训练过后的人也很难做到吧,你让阿锦一下午就做好?”
陈西然挠挠头,看看邹秀杰,又看看黎锦,他说:“我这也不是为难阿锦,咱们与‘跳蛙队’的比赛时间就在七日后,每个人都得高强度训练啊。”
思及此,邹秀杰也不好说什么,他其实也在高强度训练。
虽然他要练习的技法比较基础,但操作起来可并不简单。
那就是‘滚弄’,不让鞠离开身体,但也不难用手指捏鞠。反而凭借着控制肌肉的动作,让鞠在肩膀乃至全身起伏。
这样的话,只要邹秀杰不失误,那鞠在他们队伍的时间就能多呆一会儿,比赛指不定还能赢。
黎锦说:“那我们就先练习了。”
陈西然显然也是为了照顾黎锦和邹秀杰,他和其他两个队友表演的更加高难度。
有的动作黎锦都叫不出名字,但看上去就很炫技。
陈西然今儿状态好,与队友配合表演了一下,给黎锦解释:“刚刚那个叫‘流星赶月’。”
其实就是一个人用足面把鞠高高的踢起,然后陈西然用脑袋接住鞠,却又得控制着角度,让鞠抛得更高的同时,落点在第三个队友面前。
三个人都用不同的身体部位接鞠,但却又一个比一个抛得高!
黎锦看着他们在场上奔跑着蹴鞠,感觉自己也有些热血沸腾。
于是学着他们的样子,脱去长袍,用腰带重新束在里衣外,这样就不妨碍他活动。
黎锦拿起陈西然准备好的备用鞠,看着上面一团看不出具体图案的毛线,说:“咱们队伍叫什么?”
陈西然跑的出了汗,一边蹴鞠一边说:“咱们叫‘鲤鱼队’,对手是‘跳蛙队’。”
黎锦沉默一下,仔细想了想,现在大家应该还不知道转发‘锦鲤’这个梗,所以,这个队名大概只是个巧合吧。
话是这么说,但黎锦再次把鞠放在脚面上,他的身体仿佛也唤醒了记忆。
微微用力后,绣着‘鲤鱼’图案的鞠往上高高抛起,黎锦跑上前几步,用胸膛接住,然后又迅速的抬起膝盖,在鞠落地之前,把它再次抛高。
就在这时,黎锦看着不远处那个圈,抬脚一个横踢,鞠稳稳地抛物线下落,第一个落点正好压线!
陈西然那边的队友瞅到这一幕,张大嘴巴:“不是吧?黎锦真的第一回 蹴鞠?”
陈西然:“……我、我以为是的啊!”
不过,之后黎锦抛出鞠后,接起来就没那么轻松,好几次都因为角度不对,鞠偏偏的飞出去,完全不给人反应时间,直接落在地上。
但只要能被他接起来的,最后都能落进陈西然圈出的那个圈里。
“阿锦,你这个准头真的不错啊!”
黎锦笑道:“我努力不能给大家拖后腿。”
其他人:“……”不,我们现在担心给你拖后腿。
=
蹴鞠比赛的前一日,宁兴书肆的小二又来了黎锦家。
“先生,掌柜的有要事相商。”
黎锦当时刚从书院蹴鞠回来,还穿着长袍,并不用更换。但他却说:“劳烦等我一会儿,我拿点东西。”
院试过后,黎锦终于有时间把秦慕文的‘日常生活小甜饼’整理出来。
从去年七月到如今,整整七个多月的时间,秦慕文每日写三百字左右,一月就是九千字。
七个月那就是六万多字,已经可以整理成一册话本子了。
黎锦也正是拿着整理好装订成册的话本子去找的掌柜。
掌柜照例在二楼等候黎锦,他见面先给黎锦比了一个‘V’。
黎锦一愣,没明白其中含义。
掌柜的笑着给他倒茶,说:“阿锦,我就直接开门见山了。此次邀你来,是有两件事要说。
其一,《农桑算经·简化版》要继续加印了,分成依然照旧。
其二,《蒙学算经》一套两册,第一次暂定印刷两千套,一共就是四千册,也给你四成的润笔费。”
黎锦对《蒙学算经》的事情虽然震惊,但面上却一点都不显。
毕竟这本书才呈给山长不足一月,山长甚至都没跟他交流,如今掌柜的却直接告诉他《蒙学算经》可以出版印刷了!
黎锦淡然道:“多谢掌柜。此次,晚生来也是有一事相求。”
掌柜的摆手:“求就不必了,贤弟尽管吩咐。”
黎锦把话本子推在掌柜面前:“这是晚生偶然所得,还请……”
作者有话要说:
【宋先生的宗族就在下滩村,之前镇上的卖猪肉的宋掌柜与宋先生也是同族。】
【有的小天使说文中一个人说话不要分成两段,但我担心这样的话一段太长,影响体验。其实看双引号就能分辨出来这是不是个人说的啦~~】
第94章
黎锦并没有说出著者的真名,只说其拟名叫梦寐。
书肆掌柜起初还以为这是黎锦投稿自己写的话本子;毕竟此前来他这里投稿的;还是有不少与黎锦一样;寒门出身的读书人。
比起种地、去蒙学教书,抄书、写话本子算是利润最大的做法了。
掌柜的甚至还见过一位府试未考过;但因为其话本子卖的火,最后终于发家在府城定居买房的寒门子弟。
掌柜想,可黎锦分明没这个时间啊!他难道还能一边编撰算经,一边写话本子?这得多消耗精力。
再说了;黎锦眼底没有熬夜的青黑,反而双目有神,棱角分明,让人看了就心生好感。
掌柜的想跟黎锦打好关系;于是就依言拿起了黎锦推过来的这本书。
入目小巧精致的簪花小楷顿时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掌柜的仔细看了几段,已经可以肯定笔者是位哥儿。
这不单单是视角的问题,还有心理上的描写和关注点;掌柜的识书这么多年来;已经甚少看走眼了。
掌柜的很想出版这本书,与黎锦有更深一层的结交。但这本却与府城的主流话本子不符。
他语气中稍微有些为难:“阿锦,我跟你也就不卖关子。这话本子文笔细腻;每一段都写的引人入胜,但却没有一个故事最重要的高潮转折……”
全程都在撒糖,读者不会看腻么?
掌柜的说:“出版也不是不行,但首次发行;最多五十册。”
五十册,这也确实太少了点,根本用不上印刷,雇上五个人,抄十天就能完成。
掌柜的没提,五十册这种超低数额的出版数量,费劲搞来一个书号都不值当。
但因为坐在自己对面的人是黎锦,掌柜的拿捏不准笔者‘梦寐’跟黎锦的关系,他为了以后更多的合作,他还是答应出书了。
黎锦却笑说:“其实冒昧提出来这句,有些为难掌柜了。但晚生有个提议,府城小报一周一印,买者众多,其最后一版却空空如也。不若我出钱把这一版包下来,每周只截取这话本子中的一段印上去,等攒够了名气,再商议是否出书。”
府城小报在整个府城名气甚大,除了来赶考的读书人偶尔会买外,府城但凡能叫出名字的家族,每次都要买五六份回去。
内宅识字的姑娘、新妇们几乎人手一份,大家举办诗会偶尔也会从中选题。
府城小报除了前两个版面分析府城最近发生的大事外,后面的则全都是投稿趣闻。
甚至每个节气该玩什么,去哪儿上香,都给府城的姑娘们挑好了地方。
黎锦想,府城小报有一半的受众都是内宅姑娘或者新妇,秦慕文的切入视角也是新嫁进来的夫郎。
但他整篇文章都是第一人称,没具体写明性别,除了经验老道的人外,其他人倒是很难看出笔者的真实性别。
不过,有切入视角就够了,这会让受众们有足够的代入感。
她们若能看进去一段,后面的话,就只瞧小甜饼的内容是否吸引人了。
掌柜听了黎锦的说法,完全没看他竹篮中的银子,一口答应了。
“最后这个版面原来是有印刷东西的,但因为很多人不会翻来覆去的看,这一页就经常被忽略,后来我索性也不让底下人印刷这段了。
既然阿锦这么说了,咱们就先试试,若是效果好,就继续放在这一版面。效果不好的话,下次我再把这内容往前调整。”
黎锦赶紧说,“多谢掌柜抬爱。”
两人一来一往又聊了几句,掌柜笑道:“天色已晚,阿锦回去小心。”他送黎锦下楼后,还给了黎锦一份最新的府城小报。
黎锦拿回去给小夫郎看,自己则去健身和练字。
洗完澡,黎锦发现秦慕文还靠在床头坐着,这府城小报才翻了一页。
黎锦问道:“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秦慕文听到声音,要下床为黎锦褪去衣服。黎锦没让他动,自己快速的脱了衣服,上床把小夫郎抱在怀里。
秦慕文唇角抿出了小酒窝,指着第三面上的一行小字,说:“这里写阿锦参加蹴鞠队了。”
黎锦沉默一下,等他仔细看完这一段,才发现府城小报果然神通广大。
这上面不仅报道了宁兴书院初春的活动,甚至还把参加蹴鞠和投壶之人的名字都列了出来。
黎锦说:“参加蹴鞠队这件事,我不是早就告诉了小管家。”
秦慕文依然笑着:“但从小报上看到后,还是感觉不一样。”
说着,他又看了几遍那段话,唇角的小酒窝一直若隐若现。
黎锦眼看着该到睡觉的点,把小报收起来放在床头,又吹灭了油灯。
屋子里一片漆黑后,黎锦把秦慕文搂在怀里:“后日就是比赛了,场地就在宁兴书院上面的半山腰。到时候你带着包子和小茶一起去,踏青游玩。”
秦慕文习惯性的把脸埋在黎锦肩头,隔着一层薄薄的单衣,温热的呼吸洒在他颈窝。
“好。”
黎锦在被窝里托着小夫郎,把他往前推了一点,让他脑袋不要全埋在被子里。
这本是一个很简单的小动作,但秦慕文脸却渐渐红了起来。
两人夫夫这么久了,一个小动作就能明白对方所想,黎锦索性也不再忍耐。
第二天一大早,秦慕文早早的爬起来洗亵裤,昨夜的荒唐还历历在目。
时隔九个月,他再次主动提出想生个孩子的打算,在皎白的月光下,他能看到阿锦漆黑的眸子,里面仿佛带着滚烫的热度,要把他灼烧殆尽。
“好。”阿锦答应了。
哥儿难以自然受孕,所以想要尽早怀上宝宝,最好辅助一些物理方法。
其中最有效的就是之后给腰下垫个枕头。
黎锦见他坚持的辛苦,索性直接把他抱在怀里,说:“睡觉。”
但早上这些东西还是不可遏制的流了出来,秦慕文失望之余,却也知道这件事没这么快。
所以才有了早上洗裤子这一幕。
如今小包子接近两岁,家里也有了二百多两积蓄,完全有条件再生个孩子。
只是黎锦之前担心秦慕文身体受不了,才没说这些。
但其实秦慕文的身体一点也不比其他哥儿弱,二胎也确实该提上日程了。
翌日下午,书院彻底给学生们放了假,组织活动的学生除了忙着训练,还得商量着划分场地。
黎锦麻烦陈西然给自己留个风景好点的位置。
陈西然是个聪明人,毕竟他们参赛者都有专门的休息场地,他说:“弟媳要来?”
黎锦:“嗯。”
陈西然:“包子呢?小包子会叫叔伯了吧!”
邹秀杰一听,也来了劲头:“是啊,小包子现在走路应该利索一点了!”
黎锦:“……”不是很想跟你们说话。
但除了他俩,一起训练的另外两个伙伴闻讯也凑上前来:“阿锦成亲了?”
“孩子都有了?”
“羡慕啊!”
黎锦脸上的笑容都要挂不住,终于再次体会到老父亲的心情。
再一日,学生休沐,黎锦先牵着小包子在院里溜达了一会儿。看着小包子迈着短腿嗒、嗒、嗒,一步一步的走。
等小夫郎收拾好东西,才把行囊挂在身上。又把日益渐重的包子抱在怀里。
包子如今一岁零八个月,十八斤重,抱着走这么久也是个体力活儿。
不过黎锦平时鲜少能抱着包子这么久,小包子很是开心。
小包子穿着鹅黄底上绣着小鸭子的衣裳,软软的发丝柔和的伏在前额,继承了黎锦的黑眸配着纤长卷翘的睫毛,眼神像一只可爱的小鹿。
他搂着黎锦的脖子,软软的说:“嗲嗲,春、春天!”
“是的,春天来了。”
“小包几看嗲嗲……”
这些都是秦慕文昨儿教给小包子的,在小包子记不住的时候,他适时的补充,“蹴鞠。”
长大了的小包子还是喜欢捏着爹爹的发丝,但他乖巧,知道不能吃,也不能拽。所以他只是捏在手心里。
小孩子没怎么出过门,对外面陌生的街道和形形色色的人群,带着与生俱来的恐慌,他大眼睛一会儿瞅瞅抱着自己的爹爹,一会儿又瞅着阿爹。
一脸的宝宝很委屈很怕,但宝宝就是不说。
秦慕文安抚的拽着他另外一只小手,说:“包子不怕。”
小包子果然被安慰到,给阿爹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出了城,就能看到山,小包子扭头去看山间抽芽的枝叶,还给两位爹爹说:“春天!”
黎锦松了口气,道:“差点担心小包子被吓哭。”
秦慕文说:“小包子只是刚刚出门不习惯,小时候在村里多少人看他都不怕。”
秦慕文、小包子和小茶不属于书院学生,所以不能从书院穿过去直接到半山腰。
黎锦就带着他们从旁边的小路往上绕,一路上倒是没遇到什么熟人。
但黎锦完全没想到,自己‘鲤鱼队’的其他四个人就在昨儿陈西然安排好的地方等候着。
黎锦还没走到,就听到陈西然的大嗓门说:“小包子简直太可爱了,你们看一眼就会喜欢上。”
其他两个人说:“黎锦的孩子多大啊?他今年才弱冠吧……”
读书人大都是考上秀才再娶妻生子,不然长辈担心他们年岁小,沉迷床笫之事,反倒误了学业。
再说了,能考上秀才的话,也算光耀门楣,这时候成亲就是双喜临门。
陈西然说:“孩子都会叫人了。不过也别拿阿锦的成亲时间说事,阿锦跟他夫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再说了,人家娶夫郎生子完全不会耽误学业啊。”
陈西然话音刚落,邹秀杰就眼尖的看到了黎锦一家人。
“你们快看,小包子来了!”
第95章
小包子大了后记性好,见到陈西然就甜甜的叫:“伯伯。”
然后陈西然把直接小包子从黎锦怀里拔出去了;完全不给他拒绝的机会。
不过;陈西然也没时间抱小包子多久;蹴鞠就比赛即将开始了。
他只能恋恋不舍的把孩子还给黎锦,再由黎锦转给秦慕文。
秦慕文第一回 跟着黎锦见如此多的同窗;他有些紧张,感觉这些人一个个都气度不凡。被他们悄悄地打量着,秦慕文手心都有些出汗。
黎锦反握住秦慕文的手,无声的安慰他。
其实;在其他人眼里,秦慕文跟黎锦站在一起,十分般配,就好像一对壁人;真是应了陈西然说的那个词‘天造地设’。
此前,鲤鱼队不知道黎锦成亲了的其他两个队员还在想,哪家的姑娘能配上黎锦啊。
在看到黎锦的夫郎后;他们完全没这个念头了。
——在黎锦刻意的影响下;秦慕文身上属于少年的率真气质尽显,一点都没有被生活抹平。
而他却又因为带孩子,眉目中多了几分柔和。与略显严肃的黎锦相辅相成。
比赛还没开始;黎锦有夫郎有孩子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宁兴书院。
如今的黎锦,说是宁兴书院的风云人物也不为过。
年纪轻轻的双案首,每次月末考核排名稳坐第一把交椅,知府大人钦点《农桑算经》的编撰者;更是跟万解元交情很深……
再加上黎锦刚刚参加了院试,不出意外,他至少也是廪生的位子。
非要给黎锦挑刺的话,那就是他出身太低,家底太薄。
但不也有句老话叫‘莫欺少年穷’么?
很多跟黎锦不熟悉的同窗都以为他打算院试过后再娶妻生子,指不定能结识一户家境殷实的好姑娘,这对黎锦以后考乡试,可是非常大的助力。
所以说,黎锦这次带着夫郎孩子前来踏青,简直让无数人目瞪口呆。
黎锦这就成、成、成亲了?孩子都会走了!
陆长冬也是一脸的震惊,他坐在甲班的位子上,悄声问黎锦:“你家孩子几岁了?”
黎锦说:“三岁。”
真实年龄是一岁零八个月。但在这个时候,孩子出生的那个年头就算一岁。
黎锦前年六月混穿过来,包子正好出生,去年二月他考了县试,今年年后又考了院试,所以说,这已经算第三个年头了。
陆长冬沉默了,一副很受打击的样子。
起初他知道黎锦,是因为黎锦是府试案首,他则被贬为乙等。后来,他处处跟黎锦作比较,发现自己比不过后,就端正心态,拿黎锦当自己努力的目标。
陆长冬想,娶妻生子算人生大事之一,他怎能与榜样拉开这么大距离?所以,他现在娶妻生子还来得及吗?
陆长冬还没来得及再说什么,蹴鞠比赛的鸣锣声就响起来了!每队的队员下去准备,换上准备好的衣服,就连头发上的绑带也换了颜色。
黎锦所在的鲤鱼队队旗是偏暗一点的枣红色,所以他们统一连绑带和外面罩着的短打都是枣红色。
跳蛙队则全都是深绿色。
黎锦看后沉默了一下,有点庆幸自己选择了陈西然的队伍。
围观的人群环绕了一个大圈,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