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黎锦穿上了许久没穿过的短打和裤子,最近在引水灌溉,他把裤腿挽到膝盖,一路走回来也没把裤子放下去。
  秦慕文觉得新奇,这几年来黎锦大多时日都穿着长袍。
  周身气质也从最开始温和的书卷气,变成了带着威严生人勿近的书卷气。
  现在黎锦做这身打扮,刚刚跟乡亲们说话时唇角带着的笑意还没压下去,让人很想亲近。
  黎锦见秦慕文如此看他,心里突然一跳,问道:“我又晒黑了吗?”
  他今日早上写了会儿书,等午时过后,才下地干活。
  晒黑……肯定是会的,只是看晒黑多少了。
  至于黎锦的话里为什么加了一个‘又’,自然源于三四年前,他考会试之前,整日跟祝善往工部跑,晒黑后被年仅四五岁的包子嫌弃的事情。
  秦慕文也听懂了黎锦话里的弦外之音,他抿着唇笑,摇了摇头。
  黎锦说:“这就好。”
  秦慕文:“包子现在懂事了,知道爹爹辛苦,不会说的。”
  黎锦道:“他现在嘴上不说,心里门清。”
  秦慕文笑着看他:“包子性格还是随了你。”
  黎锦:“……”这是夸赞吧?他就把夫郎这句话当夸赞了吧。
  不过,现在的包子最多也就是知道爹爹晒黑,并不会再嫌弃爹爹了。
  他们俩在院子里说了几句话,包子和小山豹也从厨房把饭菜端进屋。
  小山豹见到黎锦开口就是流利的家乡话称呼‘大(da二声,参考白鹿原)’。
  黎锦反应倒是很快,脸上的表情也不带惊讶,只是自己也切换到了家乡话状态,问他今日学了什么。
  山豹见阿爹的家乡话也说的很好,比他还要好,于是更开心了。
  一家人吃完饭,包子用家乡话问爹爹:“您不因为我和弟弟学了家乡话生气吗?”
  黎锦笑道:“不生气。”
  顿了顿,他问,“为什么觉得我会生气?”
  包子说:“之前在京城,包子见到有举人前来赶考,拖家带口,他们往往来自不同的地区,孩子们说的也都是当地方言。隔壁的伯伯教谕他家大郎说不要跟这些孩子一起玩,因为他们不会说官话,很是粗鄙。”
  黎锦:“那你们觉得家乡话粗鄙吗?”
  包子摇摇头,“一点也不,包子觉得家乡话很亲切,伙伴们也都很友好。”
  山豹:“哥哥说的对!”
  黎锦眼眸中带着赞赏,说:“你还记得历史上第一次举国上下统一语言是什么时候吗?”
  山豹还没学到这一块,包子回答道:“始皇时期,商鞅变法,车同轨、书同文。”
  黎锦又问:“始皇建都哪里?”
  包子突然意识到爹爹为什么这么问,他张大嘴:“就是我们这里!”
  黎锦颔首:“虽说现在距离始皇时期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当时这里的语言已经跟现在大有不同。但若是放在当时,这里的话才算是官话。只是时代不一样,所以才稍有改变。不过,毋庸置疑的是,语言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地方语言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我们对此的态度不应该是轻蔑,而是尊重。”
  包子点点头,显然是听懂了。
  山豹眼眸中带着思索,黎锦和秦慕文都没说话,等他眼中思绪明晰,才问山豹:“还有哪里不明白?”
  山豹说:“我懂了,爹爹的意思是各地语言都值得尊重,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秦慕文看着山豹那酷似黎锦的小脸,没忍住捏了两下。
  山豹见捏的人是阿爹,不敢怒也不敢言,嘟着脸,眼巴巴地瞅着他阿爹。
  而包子见到阿爹的动作,没忍住也捏了弟弟一下。
  山豹:“……”两位都惹不起,委屈。


第148章 番外·包子
  与此同时,宁兴府。
  皇帝派来宣读圣旨的太监和侍卫都到了府衙; 现任知府庞大人亲自接待了众人。
  庞大人看着太监的腰牌; 还有他身后侍卫气宇轩昂的模样; 更是一点都不敢怠慢。
  不过他原本也没对来者抱任何轻视的态度,现在也只是更加恭谨,生怕自己言行出错,白白耽误了自己的晋升之路。
  前来的太监倒不像庞大人想的那样嚣张跋扈; 他年纪不大; 兴许是在宫里当差久了,就算是太监,不笑的时候也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庞大人对京中之事不甚清楚; 唯有当年殿试的时候才进过皇宫。
  对宫里太监们的权势更是不了解,只在流言中听说了不少腌臜事。说公里的太监们有多嚣张,还整日给陛下吹风,甚至在宫外收养义子等等。
  庞大人原以为自己面对的这个太监也是如此; 他本着得罪不起那就自己做小伏低,忍一时风平浪静。
  却没想到太监下了马车后; 见到在府衙门口迎接的他; 唇角直接挂上了笑容。
  “庞大人,久仰。”
  “公公远道而来,下官已备好酒宴,为公公接风洗尘。”
  此前庞大人还担心来人嫌弃他们宁兴府的菜品单调、食材不算上乘,毕竟昨儿他才收到消息,能准备到这个地步; 已经实属不易。
  府衙跟京城到底没得比。
  但若是放在嚣张惯了的人身上,才不管其他人的不容易,一点不好就觉得别人怠慢了自己,那样的话,知府大人真的没法子辩解。
  幸好舟车劳顿的太监并没有挑刺,也并没有让他准备多少银子的‘孝敬’,而是休息一晚后,直接步入正题。
  “敢问庞大人,黎先生最近可在府城?”
  庞大人听到了他对黎锦的称呼,赶紧回答:“先生尚在府城,只是上月回了老家,如今人应该在村子里。”
  因为黎锦不是官身,所以请辞回家也没报备的有多仔细,只说了‘回乡’两个字。
  乡这个字就有多重含义,往大了说可以是府衙,往小了说那就是村子。
  毕竟黎锦回乡三年,他也不能保证自己三年内都呆在村子或者府衙,更是事先也没料到皇帝居然会派人给他封赏。
  所以前来宣读圣旨的人也就从大往小了找,先来府衙,若是没寻到黎锦,那就再去县城或者村子。
  庞大人又说,“公公可是找黎先生有事?下官这就派人送先生来府城。”
  知府心想,黎锦就算被他们称之为黎先生,但到底没有官身,让一个三品的公公去村子里找他,未免有点不合情理。
  所以他才想着自己派人把黎锦送过来。
  再说,黎锦如今二十六七,放在官场上,这年纪已经算很小了,爬的再快也不可能到从三品。
  官大一级压死人,无论怎么说,黎锦都应该主动过来才是。
  结果没料到这话一出,那公公直接放下手中茶杯。
  ‘铛’的一声磕在桌面上。
  “庞大人此言差矣,黎先生醉心编书,这是造福咱们子孙后代的大事,这一来一回得浪费多少天。咱家当然得亲自拜访。”
  庞大人很想沉默一下表现自己的震惊,但他到底在官场上混迹许久,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赶紧改了口并说自己说错话了。
  不一会儿,衙役进来说黎锦最近一直在鸿雁村,这位太监也就准备再次动身出发。
  太监走后,庞大人身后的少尹说道:“咱们倒是没想到,黎先生居然可以做到这种地步。”
  庞大人也是这会儿才来得及感慨:“是啊,别说其他,就是咱们府衙的船,都比以前快上不少,也安全了很多。”
  少尹又笑道:“那位公公的话是没错,但说道子孙后代,他们有……”‘
  庞大人突然沉下脸:“少尹。”
  “少尹说错话了。”他赶紧跪下道歉。
  幸好那太监已经走了,不然他这句话一出,庞大人都保不下他。
  这恐怕也就是太监们外出后就很嚣张的原因,大部分人当着他们的面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
  他们也能察觉出其他人看不起自己,所以才用嚣张掩饰自卑。
  不过今次来的这位从三品太监,年纪不大,更是从不跋扈,以后恐怕是个大人物。
  一天多的行程后,知县陪着太监和侍卫一起到了镇上,天色已晚,他们决定休整一晚上。
  第二日他们出发,乌泱泱一大群人,穿着打扮和气质都十分出挑。有百姓认出来更在旁边答话的那位是他们的县太爷,震惊之余更是不敢多瞧,等他们走后才敢看上几眼。
  陈西然也是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消息,他看着这群人前去的方向,喃喃自语:“不会是去找阿锦的吧?”
  陈西然预料的没错,果然都是去找黎锦的。
  封赏的银钱稍后送来,圣旨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人到的时候,黎锦还在地里干活,家里只有秦慕文。
  村里人赶紧派人叫黎锦和两个尚在玩耍的孩子。
  包子先进的人,他打眼一看就跟村子里的孩子们气质不一样,太监也能瞧出这就是黎锦的孩子。
  但山豹就不一样了,他虽然跟黎锦长得像,但最近玩得疯,满身的尘土,率领一大群孩子冲进屋子的时候,满口土话,侍卫把他们堵在门口。
  “里面有大人说话,你们先出去玩。”
  村里的孩子们见到侍卫,有些畏惧,毕竟这些人比他们的爹还要高,看起来还要凶啊……于是他们悄无声息的后退了几步。
  山豹则完全不慌,他昂着头,不笑的时候还真的有几分黎锦严肃的感觉。
  “我现在不想玩,想进去。”小孩听他说官话,回应的也是流利又标准的官话。
  侍卫总感觉他有点眼熟,但却又想不起来在那里见到过,再看看这孩子穿的也很普通,依然拒绝了他。
  “去跟你的小伙伴们玩,不能进去打扰。”
  到这时,他还没反应过来面前这孩子刚刚说的是官话,沉浸在被土话洗脑的魔咒中。
  山豹义正言辞:“这是我家,我哥都进去了。”
  侍卫:“……?”
  正好黎锦由远及近的走来,他刚刚大概在干农活,衣服看起来也不是多么光鲜,倒是跟面前小孩子有点……形似和神似。
  侍卫当然是认识黎锦的,他一个愣神,小山豹就哒哒哒跑进去了。
  侍卫恍惚中想,总算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这个小孩眼熟了……


第149章 番外·回京
  村里的百姓们可能不认识县太爷,村长肯定是认识的。
  他不用干农活儿; 原本蹲在门口抽烟逗孩子们; 见一群人直接朝黎锦家里走去; 一时间嘴里的烟杆‘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在他看到人群中诚惶诚恐回话的人是知县的时候,整个人腿都要软了,然后赶紧跟上去。
  果然,一群人停在了黎锦家门口; 居然没有直接闯进去; 反而停下来轻轻的敲了几下门。
  带路的李柱子差点喊出一声‘阿锦——’,见周围没人说话,瞬间把话憋回嗓子眼儿; 只留下吸气的声音。
  身边的知县大人听到了他声音,含笑道:“无事,这是你们的习惯,不必拘谨。”
  “多谢大人; 俺、紧张了。”
  随后秦慕文开了门,李柱子就留在了外面没进去。
  村长会说点官话; 侍卫见他是一村之长; 让他进去了。
  他进去的时候看到秦慕文身边站了个与他同高的男人,说是男人,也只是因为他脸上没有朱砂痣。
  但村长奇怪的是,这人身量居然和他身边的秦慕文差不多。
  看起来像个哥儿。
  可在场这么多人,包括知县大人在内,很明显; 都是以那个人为首。
  村长也只是大概瞧了一眼,就赶紧收回目光。
  同时他心想,黎锦这会儿还没赶回来,只让夫郎接待达官贵人,未免有失妥当。
  不过那人却是一眼都没看这边,一直跟身边的秦慕文说话。也不知道他们俩说了些什么,秦慕文唇角的笑意一直都没下去过,唇角挂着两个浅浅的酒窝。
  但他却没注意到那笑容中的牵强。
  村长离得远,只是隐隐约约听到几个词‘姐姐’‘赎身’……其他的完全云里雾里,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他再次看向知县,那可是本地的父母官,这会儿也规矩的站在一边,看到他后倒是对他微微颔首。
  村长突然有些激动,但知县大人很快就收回了目光,静静等待为首的那人说话。
  村长激动过后,就发现自己站的位置有点尴尬。
  他站在一个侍卫前面,周身气场都被压住,手都不知道要往哪里放。只能小步的往知县身边挪。
  包子进来后,先叫了‘阿爹’,然后就是各位叔伯,村长也在称呼之列。
  这完全缓解了村长的尴尬,那位一直跟秦慕文说话的男人好像这才注意到他,夸赞他管理村子有功。
  有了这句话,知县也站在了他身边。
  村长就算神经再大条,这会儿也想出了缘由,看来他之前猜的没错,跟秦慕文交流的那人果然地位很高。
  可秦慕文能跟这样地位的人平等交流,这不正从侧面反映了他自己也今非昔比了么?
  然而,等到黎锦回来,村长看着这群人的态度,震惊的话都说不出来。
  可是黎锦分明告诉过他,自己已经辞官回乡了啊。都辞官了,为什么连知县都得看着脸色行事的人居然对他如此恭敬?
  村长心想,幸好自己没有因为黎锦不是官身就对他态度有任何差池。不然,这会儿打脸的就该是自己了。
  但就算这样,他内心也只剩下深深的庆幸。
  此前他还以为黎锦辞官是因为不适应官场,或者被人排挤……当时还安慰了黎锦一番。
  现在想想,黎锦恐怕真的是他说的那样,自己想要辞官,可怜他还以为黎锦拉不下面子,才不愿告诉自己实情。
  之后的事情村长就不知道,因为包括知县和他,都被请了出门。
  村长还想请知县去自己家坐坐,知县却完全没有排场,就跟他站在门口说话。
  “家里尚且有清茶几盏……”
  “不用了,万一一会儿大人们出来见不到我。”
  村长:“……是我欠考虑了。”
  “无事,听说你最近教村子里的孩子念书?”
  “只是认一点字,教些算学基础。”村长挠挠头,“这些书也都是阿锦编好的。”
  知县听着他对黎锦的称呼,态度变的更好,说:“茶叶,你对茶也略有研究吗?”
  村长:“……”这个话题是怎么变过来的?
  =
  当晚,黎锦对秦慕文说:“既然你姐姐已经被赎身,我们就回去京城吧,他是你的亲姐姐,于情于理都该见上一面。”
  秦慕文抱着他,过了许久才闷闷的说:“可是……”
  他顿了一下,说道:“可你不喜欢去京城。”
  黎锦还以为他要说什么长篇大论,亦或者抒发情感,没想到最后只有这句。
  这句话完全冲散了他对圣旨内容的愤懑,满心只余柔情。
  “京城也更适合我发展,我们回去就是。”


第150章 番外·返京
  黎锦之所以稍微有些愤懑,还真不是因为他不喜欢京城。
  只是想比起京城; 他更加喜欢宁兴府的自由自在。
  但若是有非去不可的事情; 黎锦自然不会迟疑; 直接返京。
  说实在的,虽然这身体就是黎锦的,但他还是跟土生土长的古代人有所不同,体现在对皇权发自内心的畏惧上。
  最早庞老看过他的字; 就说他字体中透露出来的锐气太多; 不讨上位者喜欢。
  后来黎锦专程学了草书,把锐气藏进去,才练出了一手好看的‘馆阁体’。
  皇帝这封圣旨; 看似在给黎锦各种赏赐,但这赏赐中却多了一条赦免秦慕文的亲族。
  赦免——这可是天大的恩赐,但这比起皇帝给黎锦的其他赏赐来,甚至都排不到前面。
  但也就是因为这条; 那公公宣读完圣旨,笑着道:“咱家就算常年在皇宫里; 也听闻尚书府的其他少爷小姐们早年对郎君很是照顾; 郎君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回京了?”
  秦慕文知道太监的身份,只是含笑点点头。
  这才有了傍晚秦慕文对黎锦说的这番话。
  如今,皇帝这封圣旨皇帝虽然没明言让他回去,但秦慕文的亲姐姐在京城,再加上尚且不知道秦慕文那些流放的哥哥们是否还在人世,这才显地独剩的这位姐姐更加重要。
  按照礼法; 秦慕文这次必定得回京去看望他那受苦的姐姐。
  可黎锦难道能放心秦慕文一个人奔波三四个月往返?
  不可能的,他们必定举家返京,到时候还能不能这么顺利的回来,可能……都不是掌管都水清吏司的工部尚书能决定的了。
  所以,在分明是喜事的封赏上,让黎锦碰了一个软钉子。他那会儿从田地赶回来,陡然听到圣旨的内容,心里有些愤懑也不是怪事。
  可这种情绪被夫郎一句话就给吹的烟消云散,丝也不剩。
  =
  黎锦一家人此次返程,跟着太监和侍卫同行,增加安全成度。
  那位太监见黎锦松口,自己心里也舒了口气,当时他出宫之前,陛下可是下了死命令,让他这次一定得把黎锦请回来。
  若是完不成任务,他自己也就不用回宫了。
  太监已经想好,若是黎锦不松口,他就得厚着脸皮一直过来磨了。
  之前黎锦干农活还没回来的时候,他就想着先让秦慕文松口,毕竟获救的人是他的姐姐,之后他再给黎锦吹几句耳旁风,这件事也就不难办了。
  没想到,秦慕文之前就一口咬定等夫君回来定夺,言语中完全没有恃宠而骄的态度。
  最让这个太监吃惊的是,黎锦宠爱夫郎的名头果然不是虚话,答应的如此爽快。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愈发觉得两人般配。
  这两人分明只为对方着想,简直羡煞旁人。
  太监惦记着皇帝对黎锦的态度,心中也有与他结交的意思,可这次他当了这个恶人,自然得慢慢的刷好感度。
  等到一行人赶到府城的时候,知府庞大人在渡口迎接,他看到那位高高在上的太监坐在船头与小包子手谈,整个人身形一晃,差点往前栽倒。
  包子的围棋技术还有待练习,但基本功扎实,围绕着基础的‘金角银边草肚皮’,也能为自己守住一些‘疆域’。
  让那位太监都忍不住想要夸赞他。
  原本若是急着返京,那自然不必下船,直接继续前行就是。
  可这次不急,太监还派人询问黎锦可还有想要道别的好友,他们一行人可以在此休整几日。
  黎锦原本也有这个打算。
  主要是庞老爷子虽然身子骨还康健,但年岁已高,六十三岁的他在古代算是高龄了。
  经此一别,再见恐怕物是人非,黎锦这次当然也得慎重的道别。
  宫里来人很有眼色,他们都留居在客栈,完全不去打扰黎锦一家。
  庞老爷子这回跟黎锦想到一块去了,他坐在竹椅上闭目养神,黎锦在一旁给他打扇。
  老爷子说:“宫里派人要把你抓回去了?”
  黎锦沉默了一下,解释道:“……不是抓。”用‘抓’这个字形容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老爷子眼睛眯成一条缝瞅他:“你以为我看不出来你不想去吗?”
  黎锦把圣旨的事情给老爷子说了,但老爷子还是不信。
  “怎么可能?了慧老和尚之前一直告诉我这个皇帝有多吝啬,怎么可能赏你这么多东西?”
  黎锦索性直接把圣旨的内容背下来,他说:“您要是还不信,赶明儿我把圣旨拿过来让您过目。”
  庞老直接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黎锦有些担心他的腰。
  之前庞老就说他腰痛,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现代医学都没有一个预后十分优良的根治技术。
  放在物资匮乏的古代,也只能按摩敷膏药调理了。
  庞老完全没管自己的腰,不知道是不痛还是震惊到忘记了这件事,他问道:“皇帝怎么会突然赏你这么多东西?我听人说,那个随行的太监可是从三品,地位高着呢。”
  黎锦笑道:“您忘了,我回来时就跟您说过我在工部做了点东西出来,有成果自然有赏赐。”
  庞老心直口快:“我那会儿不以为你心高气傲在京城混不下去,才辞官返乡,以为那些话都是你编出……”
  黎锦:“……可您那会儿的态度分明是信了我的话。”
  庞老解释:“不是,我那不也是担心戳穿你你会接受不了么?”
  黎锦:“……?”
  庞老感觉自己解释起来简直越描越黑,他说:“早知道这样,我当时就该信了你啊。”
  黎锦继续沉默。
  庞老:“来,明日家宴,我把你介绍给宗族之人,你记得把圣旨带上,让我好好拿出去显摆显摆。”
  黎锦:“……”


第151章 番外·圣旨
  古代所谓的一家人是真的一大家人,遇到什么大喜事; 整个家族的所有族亲都会聚在一起。
  有的家庭里人数甚至会多达四五十人。
  庞老的家族也不例外; 在他尚且还是个少年的时候; 他们家在村子里就算大户。
  那时正逢战乱,饿殍遍野,家族里倒是没人考科举,更多的是上山砍柴卖体力。
  因为他们家祖上有人练字出名; 流传下来最基本的功夫就是得学会用胳膊用劲儿; 而不是单凭手腕力气来写好字。
  庞老一大把年纪了,当时教黎锦写字的时候,不也一手一个一般年轻人都抓不起来的石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