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民-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七十六章 瞪眼看书
  
  元嘉终于知道,为什么樊浩轩能够十项全能了。
  事实上,樊浩轩一旦下定决心要学什么事情,不是说钻研精神,而是那种专注度,是很少有人能够企及的。
  将精神长时间集中在一样事情上面,不说枯燥,还是一件非常消耗体力的事情。至少元嘉就做不到连续半天时间保持相当的注意力。
  元嘉将汤勺放到樊浩轩的嘴边:“张嘴,啊。”
  从元嘉平平如气运珠的语气中,就不难听出,这不是夫夫之间甜蜜的喂食。
  樊浩轩在听到声音后也只是张开嘴,等元嘉将汤倒进他的口中后,也不知道尝出什么味道了没有,直接就吞咽了下去,眼睛半分都没有离开过眼前的书上面。
  元嘉几乎要对着书运气了。可是这书也是他编的。
  战后重建是一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学问。元嘉现在正在做,编纂起来倒是不费劲,因为是要教樊浩轩的,上面的数据也很详实。
  另外还有关于物流方面的事情。
  物流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之前樊浩轩叫来的人,不仅是以鲁全为代表的樊家人马,还有麻师爷和军队方面的一些相关人员。
  元嘉知道的只是现代物流的一些框架,这些人花了好几天时间,将这个框架做了一些填充。直到现在,各方面的信息还在反馈中。这些信息全都源自于珍贵的实践结果。元嘉等人用这些结果不断修正着框架内容。
  另外,从顺源港至饶城的航线也正式开通,每周往来一次。
  幸好,曲阳城的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民生建设问题,樊浩轩也有意接手,元嘉倒是也没有多忙,还能抽得出时间来给樊浩轩投喂。
  他对樊浩轩投喂着投喂着,突然就将樊浩轩手上的书抽走。
  樊浩轩的眼神跟着书走,愣了一会儿才将将视线投到元嘉的脸上,眼神里全是疑惑:“元元?”他家元元这是怎么了?“谁惹我们家元元生气了?”
  元嘉斩钉截铁:“你!”绝逼不能承认自己吃醋了,不然这货得多得意?不对,得意肯定不至于,但绝对会被压得三天起不了床。
  虽然元嘉心里面这么想着,但是还是毫不犹豫地低头吻住了樊浩轩。
  这不是一个交换亲昵的亲吻,樊浩轩虽然还有些不解,但是对于这种事情他是很乐意配合的。书房是一个很私密的场所,完全不用担心有人会闯进来。
  尤其樊浩轩其实已经好几天没有纾解了,欲望一旦勾起,点火的元嘉又在身边,又是这样的一种状态,结局几乎不做二想。
  樊浩轩点了灯。微微摇曳的火光下,元嘉的眼角微红,还带着一丝泪痕。他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丝泪痕,又俯身在上面印下轻吻。激情平息之后,他就知道为什么元嘉会是这副表现了。
  他这些天确实冷落了元嘉,所以他的元元不高兴了,还用这样的方式来争夺他的注意力。
  不得不说,他被取悦了。嘴角的笑容完全掩不住,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幸福的感觉在胸口几乎要满溢出来。
  他禁不住地轻声呢喃:“我的元元……我的……”原本心里还有的一丝摇摆,完全消失了。
  哪怕他还会再质疑,为什么元嘉会看上他,他也不会再不安心,这次真的确定了,元嘉的心里不仅是有他的,不仅是把他当成可以依靠的兄长,是真的将他这个人当做契兄来看待的。
  如果元嘉醒着就会发现,樊浩轩看着他的眼神,比看着书本的眼神要专注得多。那种眼睛里完全只有他一个人的存在的感觉,完全没有任何掩饰。
  但是,元嘉睡着了,并且成功预言了三天起不了床。
  元嘉起不了床没关系,樊浩轩干脆将学习地点搬到了床上。
  之前他看起书来那叫一个废寝忘食,但是现在床上躺着一个元嘉,他倒是将大半的注意力全放到元嘉身上了。
  元嘉由着樊浩轩一手照顾着他的饮食起居,完全不假他人之手,也不知道该怎么表示。他心底里面肯定是高兴的,但是这样一来,樊浩轩的学习进度下降了,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元嘉能够起床的时候,曲阳城迎来了秋收。
  曲阳城地界上虽然也是一年三熟,但是收获的时间相对西南三州还是要晚一些。
  樊浩轩主持了这次秋收。
  在这种时候,格外容易出事。
  曲阳城因为元嘉的缘故,虽然也是干旱,但是并没有减产多少,相比较往年,减产大概一至两成。但是因为苛捐杂税去除了,只收一些基础的税,老百姓们倒是比往年最终获得了更多的粮食。
  西南三州并没有遭逢旱灾,虽然这一季的良种还没来得及推广,但收获也和往年持平。
  一时之间,西南三州突然就变成了人间乐土。在夏王派出的人马的宣传之下,吸引了一大批移民。
  西南适合耕地的地方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至今为止还有不少荒地。无论是开垦,还是各行各业,人永远都不嫌多。
  可惜的是,这一批人被济州截流了一小半。
  济州的平稳安定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梁禄作为前太子,身边哪怕没有了易雪峰,没有了樊浩轩,也是人才济济。济州地界又不算大,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
  西南三州地处偏远,如何丰衣足食还只是传闻;但是济州的平稳却是眼前马上就能够看到的。
  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不仅夏王掀了桌子,夏睿诚也同样掀了桌子。夏王妃倒是也想掀桌,无奈弱女子力气不够,夏王府的桌子都厚重结实,最后只能砸了个杯子。
  而作为虞州的一部分,曲阳城一城迎来的流民数量,几乎和济州一州的数量相当。
  并不是说这么多流民曲阳城消化不了。事实上,曲阳城欢迎还来不及。作为当初被流寇严重肆虐的重灾区,哪怕几个城内并没有怎么受灾,但是周围的很多村子都遭受了不小的灾祸。现在不说是荒地,就是现有的农田都有许多无人耕种。
  再加上防线的建设,和根据元嘉的各种规划的建设,曲阳城太需要人了。
  在知道大量流民的涌入之前,衙门内所有人都严阵以待。
  流民,在代表着人口增加的同时,还有伴随着许多问题;诸如最常见的疾病,还有安全问题。流寇也是从流民中来的。
  整个曲阳城地区,对流民完全没有好感。几乎所有人哪怕不反感敌视,也保持着相当的戒心。
  在气运珠标识技能之下,流寇这个大问题反倒变成了能够最优先解决的问题。但是剩下的问题也不少。
  麻师爷带领着一干人,不断在确认各项资源:“大夫有多少?妙手堂的大夫们还没同意?”
  “药材呢?我们现在的药材都安置好了没?”
  “北门!全都在北门!说了多少次了,谁让你们搬去东门的?东门有地方放吗?”
  “北门那边的老百姓闹事了?衙役都是死人吗?还不过去!不想住的就搬,城里空房子多得是,差不多的给换了。”
  “杂粮杂粮杂粮,不是陈米!看看这些是什么?全都是沙子,当咱们是傻子吗?这是谁家做的‘善事’?”
  樊浩轩看了一会,也跟着上手指挥起来。
  麻师爷一看樊浩轩上手,心不由得一提。这位爷之前处理庶务拖后腿的印象太深刻,让他有些提心吊胆;说是跟着元嘉在学吧,可是这才几天?
  结果樊浩轩的表现让麻师爷刮目相看。樊浩轩的命令下得并不算快,但是在忙乱的眼下,却没有一丝出错的地方。反倒是麻师爷因为分神去看樊浩轩,险些出了错。
  元嘉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出来。他这会儿并没有像在衙门里一样,直接接手樊浩轩的工作,而是一言不发地看着樊浩轩渐渐上手。
  流民的到来就像是植物大战僵尸·无尽模式。他们总是一大波一大波地过来。
  整个曲阳城的衙门忙得团团转,不得不做了一次扩招,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来专门负责流民的安置工作。
  在接待了三批流民之后,衙门也总结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流民们身无长物,但是吃饭用药各种生活相关,全都不是免费的。
  那流民们吃什么呢?用工来抵。
  都是一些很辛苦的工作,但是只要努力,无论男女都能不饿肚子,不挨冻。
  甚至樊家还借着流民的“东风”,暗搓搓地开办了几个小作坊,算是工厂的雏形,招工进行集中流水线生产。哪怕暂时还没看出多大的效益,但是社会秩序并没有发生动荡。
  曲阳城当地人也并没有因为流民的到来,而降低生活质量。尤其是富户们担心的,为了要养活这批人,他们是不是要开仓救济的问题。
  确实,很多富户们哪怕是在战乱年代也是不愁吃穿的,甚至还会做一些慈善,譬如说开个粥棚施粥之类的。
  但是在流民们到来之前,衙门内就特意对有条件做这些善事的人家,进行了挨家挨户的劝告,不要施粥不要施药,所有东西一律不免费。
  这种看似不近人情的作法,其实却是为了让流民们没有不劳而获的想法。
  反正现在这样做,也没人饿死。
  方法传回了西南,夏王看着信良久,低喃:“……元嘉……”
  
  ☆、 第七十七章 盘龙镇
  
  一套新的方法在行之有效之前,都会有一段磨合期,长短不定。
  安置流民的方法已经确认可行,整个西南也就照章办事了。至于什么作坊工厂,还是物流之类的,樊浩轩暂时还没有公之于众的打算。
  他这次将手上的势力拿出来的部分,差不多已经占到了能动用的八成。
  “他们吃太多了。”樊浩轩一本正经地对着元嘉说道,双手还不忘将元嘉揽着腰举起来,“走路注意点水塘。”
  元嘉任由樊浩轩把自己“轻拿轻放”,再像个小喷油一样被牵着走。
  曲阳城刚下过雨。雨势不大,却连绵下了一整晚,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停了。
  正好是休沐,樊浩轩就带着元嘉出门逛逛,顺便看看城内整治过的街道。
  元嘉大概计算了一下樊家拿出来的那些军队的人数,绝对不是一笔小钱。这还不光是吃的问题,还有各种军械等等。不过,哪怕吃着夏家的口粮,人还是姓樊的嘛。
  元嘉就想着怎么样将自家的军队打造成精锐中的精锐!只是他对军队也只是了解了一个大概,具体还要问樊浩轩。
  两个人就这样在街上小声一问一答,路过一个早点摊,元嘉拉着樊浩轩吃了一碗豆花,分着慢慢吃完。两个人都是吃过早饭出门的,多也吃不下。
  雨后的曲阳城,两个人都是头一次看到。樊浩轩完全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他们住的地方在城中心位置,周边设施完善。这地方无论是距离元嘉重点整治的那些泥地街道,还是樊浩轩格外看重的城墙修复重建,都有一些距离。
  元嘉倒是想在那些地方走走,但是想当然樊浩轩是不会同意的。
  “泥地又脏又滑的,有什么好走的。在车上又不是看不到。”
  元嘉想想也有道理。他虽然不是什么享乐主义,但是也没有什么自找苦吃的念头。不过难得天气好,两个人逛逛街也不错。
  说起来,他们两个都成亲了,竟然还没约会过!
  樊浩轩见元嘉走着走着就不动了,忧心地问道:“脚疼?”刚下过雨,寒气重。他本不应该就这么纵着元嘉,这人总是面上答应得好好的,也往往能守着规矩两三天,但是一旦有事情发生,立刻什么都抛下了。
  元嘉摇头:“不疼。”他该怎么跟樊浩轩说呢?这年头有约会这件事情吗?
  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倒还挺像,但他们的目的是去巡视街道城墙,哦对了,还有河堤。
  哪个时候的工程都一样,建完了不算完,还得时时维护保养,才能保证使用寿命。
  不对,他怎么又想这些事情,他不是在想约会么?所以,他这么一个没情趣的家伙才会一直骗不到小姑娘吧?
  元嘉转头看樊浩轩的眼神有些忧伤,也不想走路了,双手往樊浩轩脖子上一挂,樊浩轩就秒懂,直接将人抱起来放进驴车。
  他们两个私底下习惯了没觉得什么,旁观的人看了都有点脸红。
  世道乱了,对于女子也没多大讲究什么能不能抛头露面的问题,尤其在西南本来这方面就比较宽松。但是在外面,哪怕是夫妇,也都是守礼严谨的,连牵个小手都不怎么看到。像樊浩轩这样直接把人抱起来的,那可谓绝无仅有。
  这时候还早,但是街上已经有了不少人。
  拜大批的流民所赐,衙门内的资金虽然减少了不少,但是人多了,绝大部分又有工作,多少都能够攒上点小钱。流民来的时候身无长物,几乎什么都要重新置办,倒是让曲阳城的经济迅速恢复了起来,竟然还在短时间内繁华起来。
  大定的衰退不是最近这一两年的事情。除了极个别的地方还能保证表面的繁华之外,许多诸如曲阳这样的小城,早就已经开始衰败了。
  这些日子,樊浩轩没少往外面跑。原本曲阳人对这个攻破他们城池的那方的人,没什么好感,还有着一定的敌意。但是,曲阳人突然发现,自从樊浩轩来了之后,他们的日子竟然一日好过一日。不仅治安好了,现在连钱都能赚到了。
  元嘉的名气倒是比樊浩轩还响亮一些,但是元嘉在外面走动的时候不多,因为腿伤的问题被樊浩轩盯得紧,出门基本都是坐车。元上师倒是没人能认出来。
  不过看着樊浩轩对元嘉的亲昵态度,众人自然也是明白的,言论里也带着善意,多半是说夫夫恩爱之类的话。
  曲阳城不大,两个人坐车绕城转了一圈,又去了一趟应水河边,有一些小问题,但是已经有人在处理了。
  驴车不显眼,上面又没什么特殊标识,也没人注意到他们。樊浩轩将那些人的脸暗暗记下,准备有机会的话提拔一下。城内的岗位上虽然已经填满了,但目前很多都是樊家人。这些樊家人也只是过来救救急,长做肯定是不行的。樊家人最终会撤掉一部分,把持住关键的几个位置就足够了。
  两个人回来的时候,心情都不错。一场雨下来,旱情也能缓解;看这情况,下一季的粮食产量也不需要太过担心。
  两人没想到回家的时候,竟然有客人等着了。
  鲁全迎了出来,低声说道:“是盘龙镇的梅家人。”
  元嘉对盘龙镇的梅家人倒是印象深刻。还记得当初他和樊浩轩的婚礼上面,那个打破他的珊瑚树的熊孩子的娘温氏,就是出自盘龙镇。
  盘龙镇作为梅家的地盘,当然梅家是一家独大。但是在这一家独大之中,也就是一个温氏能不将那么大一株珊瑚树放在眼里,直接开口说赔偿的,可想而知作为老大的梅家该是何等巨富。
  更何况,盘龙镇不过是梅家的一个据点,而非老巢。
  元嘉不知道自己其实和梅家嫡系已经有过一次正面接触,不但打劫了人家的船舱,还直接将人扔回海里去了。
  元嘉还想着梅家人来干什么,就听樊浩轩低声问:“为了饶城到顺源港的航道?来的是谁?”
  鲁全同样低声回答:“梅家人没提,不过恐怕是的。听他们叫十二少。”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和梅家人有关的了。
  梅十二,那就是嫡系了。樊浩轩倒是有些奇怪,不过是一条没多大油水的航道罢了,怎么就能劳烦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梅家嫡系呢?
  梅十二还真不是为了这么一条航道来的,或者说不单是为了这个来的。
  元嘉看着梅十二的样子有点眼熟,再一看人头顶黑色的气运值,就想起被他打劫了扔水里的那一行人,顿时就有些心虚。
  樊浩轩还在奇怪今天的元嘉怎么话有点少,就低声问了句:“累了?要不先回房休息?”
  元嘉还真不想在这里继续坐下去,干脆就顺水推舟:“我去照看一下厨房,安排一下饭食。”
  这顿饭肯定是要吃的。按照往常,还得有娱乐表演。但是现在这条件,也就吃好喝好罢了。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也没人差这一口吃的。
  梅十二看夫夫两个咬耳朵,也不说话,等元嘉走了才切入正题:“十二此番前来,来意想必二殿下也知道一些,是为了那条航线。”
  这在意料之中,樊浩轩点头:“不知道十二少是何打算?樊某粗人,还望直言不讳。”
  梅十二爽朗一笑:“那十二就直说了。梅家希望海船在盘龙镇上靠一靠。”
  一艘海船能装载多少物资?而且海运的成本比陆路运输更低廉。在周边海盗已经清理干净的当下,只是近海的短距离航运,风险已经降至最低。西南三州虽然相较于整个大定来说并不大,但单论面积的话,其实已经抵得上一个小国。西南虽然偏远了一点,但要说如今没遭到什么破坏的,也就是西南和梅州了。
  至于其它几个州,要不就是天灾人祸,要不就是本身就贫瘠。而梅家对于大定并没有太大的野心,梅州是祖庭不能丢。
  盘龙镇虽然繁荣,但也只是作为一个镇的繁荣;想要再进一步,却很困难。
  而当顺源港至饶城的航线一开,梅家豁然开朗。定期航线的意义,对于梅家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盘龙镇可以比的。甚至在梅十二说让船停靠一下盘龙镇,几乎是在给樊家送钱。
  航线固然可以带活两地经济,但是饶城和曲阳的市场都太小了。在元嘉的规划中,前期也确实是砸钱的。但是有了盘龙镇的加入就不一样了。盘龙镇的市场很大,盘龙镇本身就有着非常多的航线,关键的一条是到兰粟岛,而兰粟岛是大定最大的海外通商口岸。
  樊浩轩听到这个天上掉下的馅饼,并没有马上接住:“十二少的来意,樊某不明白。”
  梅十二放在袖子里的手指搓了搓,面上还是一副偏偏佳公子的样貌:“刚才不好意思问,令契弟可是元上师?”
  樊浩轩的眼神倏然一紧。
  梅十二看着樊浩轩的脸色,心下叹了口气,手指搓得更勤快了:“家里兄弟碰上点麻烦,还希望元上师出手相救。若是元上师肯出手,无论事情成与不成,梅家也必然承情。一些元上师不方便做的事情,梅家也可代劳。”
  元嘉走到门外的时候,听到的就是这样的话。所以说,只要他走一趟,以后就能有人帮忙销赃了?反正如果和梅家接触的话,他打劫了海盗的事情也是藏不住的。
  
  ☆、 第七十八章 撞大运
  
  救人什么的,樊浩轩是肯定不会同意的。哪怕他知道自家的契弟并没有外表看着那么柔弱,甚至如果元嘉愿意的话,在气运值足够的前提下,这世上大概不会存在什么能够威胁到元嘉的人或者事物。
  但,谁能保证没有万一呢?
  而且但凡牵扯到了救,肯定是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更何况梅家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连梅家都搞不定的事情,寻到和梅家全无干系的元嘉头上,樊浩轩眼露不善。
  梅十二在袖子里搓得手指头皮都快破了,手心都在微微出汗。他知道这是自己有些强人所难,但是他们已经试过了所有的办法。这次来找元嘉,几乎是抱着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心态来的。
  元上师的名头在饶城、云州、曲阳城都有流传,最起码元嘉手上应该有几分真本事。只是这些地方几乎都在西南的控制之下,西南的那位又有逐鹿之意,刻意宣扬一些这样的事情,这样的把戏实在是太常见了。
  梅十二也不知道这一次来,究竟是对还是不对。
  梅十二直接变成了不受欢迎的客人,但还是留下来用饭了。
  饭后,梅十二也没走,而是将事情说了清楚:“想必两位也知道,梅家已经移居海外多年。”
  梅家从来就不乏探索精神,在先人将版图扩大到了海域之后,梅家人一直致力于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如今梅家的造船技术完全领先于这个时代。盘龙镇上的那些货色,都是梅家玩剩下的。
  大海之上尽管风险很多,但是也充满了发现的惊喜。这一回,梅家人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岛屿。乍一看,是一个很正常的岛屿,但是发现这岛屿的航线却是梅家已经探索过了的。尽管这条航线并不经常跑,但是这航线上面,哪怕是这周边,也绝对不存在什么岛屿,还是一个那么大的岛屿!
  不是一个伴随着落潮会出现的礁石之类,而是一个草木丰盛的大岛。具体可以参照兰粟岛,不下一州之地。
  如果发现这岛屿的人是那些梅家的老人,肯定会将消息传递回梅家之后,再做打算。但是这一次事情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和元嘉照过面的梅十九和梅廿一两兄弟。
  两兄弟岁数不大,好奇心强烈得很。这岛屿虽然出现地奇怪,但是怎么看都没什么危险。两兄弟一面将消息传递回本家,一面就组织人登岛。
  岛上大量的奇珍异木几乎闪瞎人的眼睛。而且岛上并没有太大的危险。在一切顺利,并且等来了本家派来的船队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岛不见了?”元嘉问这问题的时候,语气中并没有惊讶,眼中闪烁着感兴趣的光芒。
  “是,整座岛突然就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