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书]男主给我滚远点-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淑妃,顾修远,齐子平,谭为和太医们都在外间,听到里间动静,院判赶紧带着几名太医进去了,其他人也随后跟了过去。

    几名太医又一次轮番给颜邵号脉后,一脸的忧色,淑妃示意去外间说话,颜邵却想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用力哼哼想让太医留下,太医们却根本不知其意,随着淑妃去了外间。

    颜邵折腾出一头的汗,也只有高三和还在,他用沾湿了的布巾给他擦拭,还端来一杯水,将他上半身扶起来,慢慢喂到嘴里,只是那小小一杯水,多一半都顺着嘴角流了下来,湿了衣襟和锦被。

    高三和眼中闪过心疼,手脚却利落给他换了中衣和被子,又将他放平躺下。

    他语带哽咽:“圣上,您好生将养,不要着急,一定会好的。”

    颜邵却闭上了眼睛,他心中害怕,却无法诉说,只能希望这只是暂时的,还可以好。

    外间,淑妃一脸担忧看着几名太医商议过后,将院判推出来回话。

    “启禀淑妃娘娘,圣上是中风了,这种病轻则瘫痪,重则要命,微臣等也只能尽力疏通血脉,至于康复……”

    “就说你们能不能治好吧。”顾修远早就不耐烦等在此处了,他已经好几天没有见多韩小天了,要不是淑妃压制,早就跑出皇宫了。

    “臣等医术微末……”

    “行了,尽人事听天命,你们去开药吧。”淑妃听到此处,哪里还不知道太医们的意思,这些人最会的是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小病上还可以,但凡大病可真是靠不住,不过,也没指望他们就是了。

    院判和几位太医得偿所愿,下去开方抓药去了。

    淑妃却转头看向齐子平:“首辅大人,您看这以后该怎么办?”

    齐子平往内室看了看,叹息一声,他这个老头子还能健步如飞呢,那个意气风发的学生却已经老态龙钟躺在了床上,世事无常。

    “好在太子已经认祖归宗,现在圣上身体微恙,只有请太子监国,代掌国印了。”

    淑妃朝齐子平微微屈膝:“如此,就有劳首辅大人了。”

    齐子平连忙避开:“此乃臣之本分,娘娘不必如此。”

    如此一来,就要通知各部此事,而颜邵需要静养,不能打扰,御书房不能为太子所用,只好在勤政殿另辟一处,为太子办公所用,称之为“小书房”。

    这下顾修远就更离不开皇宫了,好在没人阻挡他传信,洋洋洒洒将这几日发生的事,写了信让人稍给韩小天。

    韩小天收到信,诧异于颜邵的心思和结局,心中不无感叹,当初颜邵与顾齐泰相恋,受逼才开始娶妻纳妾,广开后宫,二人的爱情分崩离析,如今他竟然重蹈覆辙,强逼顾修远娶妻,真真是不痛在自己身上就不痛了?

    好在,他中风了,韩小天不无恶意的思讨,报应啊!

    他突然觉得入京后的担心,那种无法宣之于口的重压,一下子都卸掉了,浑身舒爽。

    只是,好像有哪里不对啊?

    

    第九十章 5。4晋江独家发表

    

    韩小天想了半天,才惊觉,顾修远已经是太子监国了,颜邵已经中风瘫痪了,那个御史家的小姐也被顾修远毙掉了,可和书中写的也差太多了吧。

    要知道,就算是那本书倒数第二章韩小天死前,顾修远皇子的身份都没有被捅破,颜邵也好好的活着,难道他这一只小蝴蝶,将结局扇得歪到姥姥家了?

    可是,这个结果他喜欢,这样他就不用死,也就没人再来横插一杠,要在他和小远之间塞人了,虽说他信任小远,不会背叛他,可隔段日子就出现个女人,也是够腻歪人的,还是现在的结局好。

    韩小天思索一番,决定不管书中的剧情了,现在活在这里的是他,而不是那个他,当然要按照本心来活。

    心思放下,把精力投入到麦收当中,就算给派来的那十来个举人都是麦子韭菜傻傻分不清的大少爷,可人不傻,旁边麦田长什么样,院长家的麦田长什么样,那只要有眼睛的都能分得出好赖,心思活络的已经能觉察出一条青史留名的好路来,就是稍稍不会钻营的也将心中残存的那点对韩小天的不满消除了。

    跟着韩小天,好像还不错!

    韩小天见那些人神色平静之下,对自己的态度却有些微妙的改变,更加尊重和诚心了,暗自高兴,如此一来,他教的知识那些人会更加用心,省得教不出来还得另找他人。

    因为宁元青一直惦记着韩小天的麦子,等朝中稳定后,就带着左右侍郎又来了,正好韩小天正看着人将已经打好晒好的麦子称重入库。

    宁元青根本就不顾及自己二品大员的身份,挤到韩小天身边,开口就问:“多少,多少?”

    韩小天回头一看,是他,得意的笑了笑,左手伸出一个巴掌,右手伸出一根大拇指,冲着宁元青晃了晃。

    宁元青生平第一次失态,张大嘴巴,瞪大双眼,深吸一口气,才吼出来:“六,六石?”

    见韩小天点头,他急忙去看左右二位侍郎,只是那两位也早已呆住,瞪着场中的麦子不动。

    宁元青踹了二人一人一脚,三人一块扑到场上正在装袋运走的麦子上,看着那颗粒饱满,古铜色的小麦,那眼神,就仿佛是在看情人般火热。

    “得了得了,你们再看它也开不出花来,人家还等着装袋呢。”韩小天看不下去,出声提醒道。

    三人抬头一看,果然庄户们正拘谨的立在一旁,冲着他仨憨笑呢。

    宁元青倏的觉得脸上发烫,好在多年的历练下来,脸皮已经很厚了,等他清清嗓子的功夫,脸上的温度已经降了下来。

    他这才真的相信,允新府的税收不是政绩工程,强征多收的,是真的按照十税一的标准收上来的。

    “青山伯,这些麦子……”

    “留一部分作为研究用种,剩下的会卖出去。”

    “可不可以给户部,你知道……”

    “宁大人,这是我的私产!”

    “买,户部买!”

    “市场价,一斗半换一斗。”

    “青山伯,你不能坐地起价啊。”

    “宁大人可以去青山县打听,看他们买我的麦种是什么价。”

    宁元青和两位侍郎走到一边商量,那左侍郎曾和时越有过交集,听到他提过这事,就和宁元青说了,宁元青一听,得,人家还真没蒙他,当下和韩小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将麦子直接拉到户部常平仓里了,倒省了韩小天不少事,他还真没地存下那么多的麦子。

    韩小天又指导着将玉米种下,这才回了京城青山伯府。

    而宁元青领着车队运的那几大车麦子,京城不少人都看到了,好事人一打听,就知道了,那么些麦子竟然是青山伯用二十亩地种出来的,据说还不是全部,我的老天爷,那亩产得多高啊!

    多高?整整六石!

    还有呢,听说这些麦子将做为麦种,发下去让老百姓种呢!如果能种上这种麦子,一家子还愁什么吃喝?

    所以,韩小天回城,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凡是知道那就是青山伯的,都立身站好冲他微微躬身,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福星啊。

    韩小天对此察觉到了,也浑不在意,反正他是挣了银子的,他现在一门心思的是看到顾修远,说起来二人都快一个月没见了,以前顾着地里的事,想不起来,这一空闲下来,别说,还真挺想的。

    可是,青山伯府哪里还有顾修远等着他呢,他是一腔热水被人从头浇了一盆冷水,躺在卧室的床上,想努力嗅出一丝顾修远的气息,也只是徒劳罢了。幽幽叹口气,把身体往被子里缩了缩。

    正似睡非睡间,察觉外间有异动,想看看是怎么回事,又不想起来,挣扎间,只觉一具滚热的身体钻进他的被窝里,他一下子彻底清醒了。

    坐起来一看,顾修远那厮已经只着中衣,正手忙脚乱帮他脱衣服呢。

    “小远?”

    “嗯,是我,乖抬手。”

    韩小天乖乖抬手,顾修远趁机将他上衣全部扒了下来,他身上一凉,就想用被子遮住身体,却被顾修远挡住。

    “别,让我看看。”说完,不等韩小天同意,就亲吻上他红润的双唇,双手迫不及待在他胸前游走。

    “你可真狠的心,一走就是一个多月。”顾修远放开韩小天的嘴,在他胸口用力咬了一口,恨恨说道。

    韩小天哪里还顾得其他,早已神乱魂迷,伸出双臂搂住顾修远的脖子,双腿自觉勾住他的腰,扭动着的腰肢无声的催促着他。

    顾修远喘息一声,挣开韩小天的纠缠,快速的把他的衣物脱下,又压到韩小天身上,草草开拓了一下,就将那物埋进了他的体内。

    “呜。”冷不丁的一阵钝痛,让韩小天痛呼出声,很快就又埋没进无边的快感中。

    过后,韩小天慵懒的躺在顾修远的怀里,用脚趾头在他的腿上打着圈圈:“你怎么现在过来了?”

    “怎么?不欢迎?”

    “欢迎,只是,以后我们都要这么着么?”韩小天心情有些微暗,从两人结契后,二人一直是睡在一起,早已习惯在彼此的怀抱中睡着醒来,而顾修远现在却成了颜阳远,一个住皇宫,一个住伯府,见个面还得搞的跟偷情似的,真是厌烦。

    “不用,明天你就搬到皇宫,我的寝殿里住。”

    “开什么玩笑!”韩小天蹭的坐了起来,却牵动身后,又“嘶”的一声躺下。

    顾修远急忙帮他揉了揉腰,一边慢条斯理说道:“我说的是真的,你明天就搬。”

    “不行,让那些腐儒们知道了,还不得把你喷死,顺带喷我。”

    “我看谁敢!”

    翌日,不待韩小天睡醒起床,顾修远就吩咐人将他惯常用的衣物收拾起来,只等他一起床就回宫。

    韩小天虽则晚上不同意,但他也不愿和顾修远分开,半推半就的就跟着顾修远上了马车,住进了太子的宫殿,东旭宫。

    这里可不像是伯府,他们不喜人伺候就没买近身的丫鬟小厮之类的,这东旭宫里一切都按制来,光伺候颜邵起居的宫女太监就十来个,还有打扫的,小厨房的,传话的,林林总总,这一个宫殿就百十来个宫人。

    韩小天别别扭扭,感觉走到哪里都有人看着他。

    活着么大,还真是第一次觉得他自己会怕被人看。

    顾修远察觉他的心结,勒令只要他二人在,殿内就不许人进,这才缓和了他的紧张感。

    转而又开始得瑟,咱也是住上皇宫的人了。

    果然,前脚韩小天住进东旭宫,后脚就有人参他,还有人直谏的,他们也不敢说的太过难听,谁不知道太子把伯爷揣在心口里疼啊,可你俩偷偷的就和皇上和顾齐泰一般得了呗,也没人非要管,你非得正大光明的腻乎在一起,这不挑战人臣的道德底线吗?

    结果,顾修远眉不抬,嘴不翘,板着一张脸,“好啊,跟本宫说风俗,这契兄弟不住在一起,难道是结契玩的吗?”

    老臣面面相觑,又有一自认为是诤臣的站出来说道:“那结契兄弟,本事穷苦人家,养不活孩子,才将孩子结契给兄长,现在殿下已然是太子之尊,这契兄弟一说,也早该解除了。”

    “如此说来,你是要本宫做那只能共患难却不能共享福的小人了?”

    “微臣不敢,只是太子也该娶妻了,养一个男宠在宫中,臣恐怕……”

    “男宠?来人,去给本宫将他的臭嘴洗干净再来说话。”顾修远怒不可遏,谁都不能阻止他和韩小天在一起。

    见他软硬不吃,人们的眼睛就开始往齐子平身上飘,可齐子平早就见识过顾修远为了韩小天,那战斗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接住的,没看皇上还在床上躺着连话都说不成吗?只当没看到,低眉垂眼,不说话。

    见齐子平的路不通,又开始戳唐文斌,唐文斌正高兴于顾修远没有忘记本分,信守诺言,对韩小天深情一如既往,怎么会说让二人分开的话,坚决不能,和齐子平不同的是,他是微昂着头,笑看这些人闹腾。

    朝臣这才心不甘情不愿错过这个话题,别以为他们就这么结束了,既然大臣的话不听,那么皇上呢,你想坐稳太子的位子,总要听皇上的话吧。

    就有那么几个老臣,求到了颜邵的寝殿。

    高三和见颜邵艰难的点了点头,心里也是明白,自从太子监国后就再也没听到过朝上的事,恐怕他心中还是记挂的,就将那几位老臣请了过去。

    老臣一看颜邵如今的情景,被高三和扶着靠坐在床上,嘴角歪斜,手指僵硬变形,费了半天的力气才说出一个“起”字,伏在地上就是老泪纵横,唏嘘不已。

    

    第九十一章 5。4晋江独家发表

    

    即便如此,那几人还是将顾修远的做派,告诉了颜邵,一番陈词激昂,添油加醋,特意往重里下描述的话,把颜邵气了个仰倒,差点往下出溜坐不住,好在高三和一直在他身旁,及时扶住了他的手臂。

    颜邵此时,头摇手抖,刚开始能单字崩的舌头也僵直了,心中恼怒想要将那个逆子召来打骂一顿,却无从表达,反而口水一时回吸不及,顺着嘴角流了下来,即使高山和及时的将之擦去,也遮掩不住,高高在上的皇帝,在臣子面前彻底失仪的事实。

    这更加剧了颜邵的愤怒,可是,他现在连一个瞪眼睛的动作都调配不动了,又能怎么样呢?

    还是高三和见状,说了句皇上知道了此事了,会处理的,把朝臣打发出去了。

    高三和叹一口气:“皇上,您现在紧要的是把病治好,这前朝后宫的事,就放开手吧,待到您身体好转,不论是想要管太子爷还是青山伯,也不迟啊。”

    颜邵闻言,颓然的躺在床上,看着床顶不语,他知道,顾修远是故意的,他越是要他娶妻,他就越与韩小天纠缠,为的是给顾齐泰出气,可是,当年的事他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他怎么就不能体谅呢!

    其实,颜邵也太把自己当一盘菜了,顾修远故意气他不假,可也不会为了气他委屈自己,把韩小天接到皇宫,大部分还是为了他自己的打算。

    先让大臣和百姓知道,他有这么一位契兄,然后等人都接受了,他就能实施心中的计划了。

    然而,大臣们犹有不死心的,不几日,京城中就悄悄传出,韩小天为攀富贵,不惜以色侍储君,名为青山伯,实为男宠之类的,那话说的有多难听就有多难听。

    本来有不明所以的人听了就开始乱传,就连世家朝臣大员家人也都隐隐约约听到一些传言,此事传到齐子平眼中,他只是挑了挑眉毛,冷哼一声,这些人还真会作,那他就等着看顾齐泰养出的那只小狼羔子怎么处理此事了。

    唐文斌心中一阵焦急之后,就冷静了下来,武英侯景剑掌管京城治安,此事传得如此沸沸扬扬,他不信景剑不知道,既然他没插手,那就是小远另有后招,只管将他吏部的人看牢,不要参与进去,就可高枕无忧,找人喝茶下棋去了。

    宁元青没有这么些弯弯道道,直接在户部大发一顿脾气,将韩小天的才干大肆夸奖一番,言道,大兴有韩小天实乃大兴之福,若再让他听到有人侮辱韩小天,那人也就是一个短视没有判断力,人云亦云的蠢货,他宁元青不用蠢货,自己麻溜的滚出户部。

    户部的隔壁,已经升至工部尚书的韩华摸了摸鼻子,宁元青的暴脾气还真是够给力,对着一干工部下属,指了指户部的大门:“我亦如宁大人所言。”徒留一干人等大眼瞪小眼,也没见大人与韩小天有交啊,怎么对他也这么维护?

    而被安排进兵部历练的颜阳林,将手中□□在院中一横,“我看谁嫌舌头长,本世子帮你们割掉!”

    至此,韩小天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然攻陷了六部中的四部,而刑部尚书是个一心工作的主,除了他刑部内部事务和各类案件,其余的事一概无心插手,官场上也就剩下了礼部的人和一些言官御史们蹦跶。

    而他们所期待的,老百姓的舆论逼迫事件也没有发生,一旦有人在茶馆酒肆大放厥词侮辱韩小天,就有人言说,韩小天的功劳,从惩治贪官污吏,到推广优良麦种,说的是有鼻子有眼,比那些一味说韩小天贪慕虚荣,媚主祸国的有力的多,也更让人信服。

    茗香茶馆,大厅中是热闹非凡,缘由却是有人提出青山伯不知检点,恬不知耻住进了皇宫。

    “也不看看,青山伯在太子还只是举人的时候,就凭自己的本事挣到了伯爵的爵位,说他凭借姿色魅惑太子,别笑掉人的大牙了。”那人话音一落,就有人出言讽刺。

    “就是,前些时候,宁大人拉着那些麦种你们都知道吧,这还不是最厉害的,厉害的是现在只允新一府,种了青山伯的麦子,税收就抵东山道一道的了,你们算算如果全国都种了青山伯的麦子,咱大兴得多出多少的税收?”那人姐夫在户部做一个主事,因而他说出的话,大家还是信的,闻言又是一阵惊叹。

    另有一书生模样的点头:“就凭这,青山伯的爵位就该升一升。”

    “还不止呢,听说青山伯建立了一个农科院什么的,要将自己的法子传授给弟子,让更多人能种上好的种子呢!”

    “青山伯可真是个一心为民的好人啊。”

    “就是,就是。”

    “我听说太子都是被青山伯养大的,二人又是契兄弟,接青山伯住进宫里也算合情合理。”

    “就是,以前青山伯可受不少苦,现在也该是太子让伯爷享福的时候了。”

    一众人,将那人轰了个没脸,只好灰溜溜离开,先前说话的几人对视一眼,继续品茶听曲,间或在别人说起青山伯时插上一嘴,把舆论都引到对韩小天好的一面。

    在顾修远肆意操纵下,这些言论并不局限于京城,开始慢慢往外扩散,不说其他地方不知道青山伯的,光是允新及附近几个府的人,那说起韩小天的好来,恨不得在家里给他供上一个长生牌位。

    允新知府又听从指挥,牵头在这几个府之间,给韩小天送了一把万民伞,当这把伞送到京城,那些诋毁韩小天的言论彻底歇了菜。

    还有什么能赛过一把万民伞更得人心的呢?

    朝臣们这下知道了,有太子护着,想动韩小天还不是时候,那么,太子你都十六了,该太子妃了,那什么长公主家的闺女人品才情真是淑女的典范,正好亲上加亲,您就娶了吧。

    顾修远斜瞪一眼:“怎么,你是想害本宫?”

    这怎么敢呢,臣一片真心为太子着想啊!

    不知道近亲成亲生傻子吗?你是想让我大兴落到一个傻子身上后取而代之吗?

    天大的冤枉啊!臣也是为了太子的子嗣着想啊,长公主的闺女不行,那您看王家的女儿,巴拉巴拉……

    顾修远气定神闲听完,之后在龙椅下的座位上,对着一众朝臣,幽幽说道:“本宫一想到小时候差点被女人害了命,看到女人就恨,为了避免本宫不知道什么失手就会掐死枕边人,这太子妃的位置还是空着吧。”

    “这,这,可是皇嗣……”

    “不是还有安亲王世子和武亲王世子吗,让他们生,回头给朕一个就行。”

    朝臣们瞬间哑火,就是他们再想扒上太子的外戚这层关系,可一想到自家女儿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被太子掐死,还是死了心了,再说,要不是因为有太子,皇上都差点从宗室中立太子,这种事也不是没有的,算了,算了,只要大兴安然无恙,何必为这种事惹怒太子。

    而听了说顾修远说的话,时越不满的骂了一声顾修远,你推脱就推脱吧,干嘛把他家的颜阳昌拉下水。

    顾修远得意一笑,就凭安亲王那个心思,一准要着急让颜阳昌成亲生子好给他过继,嘿,你们现在看我的笑话,过会儿我就看你们的大戏。

    这下,朝臣们以及百姓们都如了顾修远的意,韩小天却没如他的意,东旭宫不过住了十余天,就又跑到京郊庄子上住着去了,盖因大兴农科院就在他的庄子旁边,那十来个学生在眼巴巴等着先生教授知识呢!

    三年过去,颜邵本就中风瘫痪的身子,又不能言语,偏还神志正常,又想掌控住顾修远,每每被顾修远气个半死,高三和劝慰也越来越没有效果,反而被他迁怒,只好沉默着伺候这个越来越衰弱脾气越来越暴躁的皇帝。

    最终,他没能熬过这年冬天,昏睡了五天后,睁开眼流下两行泪,就又闭上眼,悄无声息的去了,陪在他身边的,只有从小陪在他身边的高三和。

    皇帝殡天,顾修远就是对他有再多的气,也消散了,给他办了个隆重体面的丧礼,紧接着就即位了,年号为信。

    而经过三年的时间,韩小天的优良麦种早已普及到整个大兴的麦产区,高收产带来的高税收,以及鼓励商业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大兴巍然成为国力第一的强国,而丰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