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先生-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怨他,他心里可恨死元安平了,根本听不得元安平的名字,听到就忍不住要骂。
  霍阳生瞪了霍富贵一眼,“大人说话你小孩子插什么嘴,老老实实的吃饭!”
  霍富贵悻悻的闭嘴扒拉碗里的饭,一旁看着的刘氏立刻护着说:“阳生,富贵又没说错话,你吵他做什么。来,富贵多吃点,吃得多长得壮。”
  霍阳生不理会他娘,对着大家说,“我听说元安平到里正那里批了宅基地,还跟张旺家换了地,看样子来年是要造房子了。你们猜,元安平是不是还从章老爷那里得了不少的银子?”
  霍香香一旁听着,在他心里元安平就是个瘦瘦巴巴还不爱说话的人,一直不太能看得上他,跟李墨那样的读书人根本没法比。却发现这些天来,大家好像都在说着关于元安平的话,忍不住好奇起来,“哥,那元安平真发财啦?”
  霍阳生点了点头,“看起来,应该得了不少银子。”
  霍夏生听了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要我说,还真不一定。他要是真的得了那么多银子,还不老早就得瑟起来啦。要是我得了银子,肯定会大把的往家买东西,能配个丫头小厮过老爷般的生活就更好了。”
  霍香香听了遮嘴笑了,“或许元安平藏得深,不是那爱显摆的人呢。”心里却也认同霍夏生的话,觉得元安平即使得了银子,却也不会太多,不然怎么还依然住在那个破房子里,有能耐老早就去城里生活了。
  韩氏听霍香香这么说,故意打趣取笑她,“哟,香香怎么突然为元安平说起好话了,不会是看上他了吧。”
  霍香香听她说那话,很不屑的说道:“哼,就他那癞蛤蟆的模样,全天下的男人都没了我也看不上他!”
  刘氏在一旁骂道:“韩氏你个嘴碎的婆娘乱说什么,元安平那死犊子连给香香提鞋都不配,咱香香只有李墨那样的人家才能配的上!”
  霍香香听他娘这么说,立刻娇羞道:“娘,您胡说什么啊,这要是传出去,我还怎么见人呢。”
  韩氏在一旁陪着笑脸:“像妹妹你这般标志的姑娘那该是过有钱人家太太那般日子的。放眼整个村子,也就李家的李墨勉强能配的上妹妹你了。”
  刘氏听着高兴,“你大嫂说的是,李墨要是真能娶着你,那也是他烧高香求来的福气。你也别气,咱们就只是在自己屋里说说,哪能传出去啊。”
  霍夏生意见则不一样,“那李墨要是能得个秀才的功名才能配得上香香,不然,香香还是嫁到城里有钱人家去的好。毕竟李家虽然有点钱,但总比不上那大富人家。咱们香香细皮嫩肉的,怎么能在农户里操劳。”
  霍香香被捧的心里很得意,她觉得三哥说的不错,虽然自己心里对那长相俊秀很有书生气的李墨有好感,但没有功名,要自己陪着在乡下住,她心里是不乐意的。在霍香香的心里,她就该过锦衣玉食有丫鬟小厮伺候着的生活。
  霍香香长得确实不错,不过才十三、四岁还没完全长开的女孩,最多也就显得白净灵动一些,很有些小家碧玉的感觉。但若说有多美,还真看不出来。只不过一直被家里人捧着,让她觉得自己长相出众,气质不凡,才会这般的心比天高。
  那边厨房里吃饭的霍小寒把自己的饭分给了元氏,又拿出一个白面馒头和一个两和面的馒头递给元氏。
  元氏接了,把白面馒头掰开一半给了霍青青,其它的则收了起来,留着明天早上吃。
  元氏看着女儿吃着白面馒头高兴的模样,跟霍小寒说:“如今他日子过得好了,你也跟着享福。”
  霍小寒笑笑没说什么。
  元氏见他这幅模样也不再说什么,在她看来,要是有这么个对自己好的人,自己肯定是拼了命也要抓住的。只可惜,自己命不好,摊上了这家人。在她心里,霍家这么一大家子的人,也就霍小寒是有良心的。真是歹竹出好笋,不容易。


第31章 又收孩子
  章霖奕舒服的躺在布置华丽的大床上,看着手中收集的关于元安平的信息,以及元安平写的那几首诗和他送给几个孩子的字。
  章霖奕有些意外的说:“真没想到他还是个先生呢,还真让人觉得意外!不过从这几首诗可以看出,他还颇有些才华。他这字体我好像没有见过,还有他那什么千字文,什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好像也没听过,是哪位圣贤的大作?难道我这么孤陋寡闻了?”
  他的床边忽然出现一个身穿黑衣的人,声音冰冷,“我让人查了,那千字文和他写的字体都是他独有的。”
  章霖奕见他出现,表情-魅-惑的勾了勾手指,黑衣人面无表情的躺下,把他搂在怀里。章霖奕笑着捧着他的脸亲了一下:“这么说来,这个人还不是一般的有才华呢。可这样说来就更加奇怪了,你有查出什么端倪没?”
  黑衣人:“没有。”
  章霖奕呵呵笑了一声,颇有兴味的说:“还真有意思。这表明,要么他真的没什么问题,要么他掩藏的本事能骗过你的眼睛。你觉得是哪种可能呢?”
  黑衣人声音冷冰冰的,“我只能说,我没有感觉到危险。”
  章霖奕手指滑过他的下巴,轻笑道:“野兽的直觉啊。”说着坐到他身上,居高临下的看着黑衣人,一边开始解对方的衣服,一边说:“我真好奇那镜子究竟是哪里来的?”
  男人冷声道:“抓来逼问就是了。”
  章霖奕装模做样的摇头,“太血腥了,我可是个正经商人,怎么能做出那种事呢。”说的好像那些血腥的事他没做过似的,“况且,我还挺欣赏那个元安平的。我让人仔细检查了那面镜子,没有发现什么有毒的东西,我打算把它送去给王妃。”说着一副很不舍的样子,“那镜子简直太迷人了,每次从镜子中看我自己,都让我觉得自己更加美丽动人了,想想还真舍不得呢。”
  男人伸手摸着他的脸,“没有那面镜子,你也很美丽动人。”
  章霖奕嘴角勾起一个-魅-惑的微笑:“用你这张面无表情的脸说出这种情话来,听着真让人觉得兴奋。”说着拉着人滚做一团。
  这边元安平还不知道自己躲过了被抓捕被审讯的危险,此刻的他正躺在被窝里思考着一个问题:明天要不要把空间里的调味料拿出来,骗霍小寒说那是他在城里买的。他在思考着若是骗成功了,那么以后吃完了,是不是要继续骗对方说,东西难得,没有买着。真头疼,明明空间里有那么多吃的,却没办法拿出来!他盘点着空间里都有些什么东西,慢慢地也睡着了。
  第二天,依旧一大早的被吵醒,反应了一下,知道是高老头带人来了,快速起床把自己收拾好,去开了门。本以为只会有一两个孩子的他,一看,好嘛,那身后站着的得有十几个孩子吧,大人也来了九个,六个年长的,三个年轻的。
  高老头见了元安平,十分歉疚的说:“元公子,我昨天回去高兴,喝了点酒。嘴跟没把门似的,把送孩子学字的事给说了出来,我这几个老伙计就硬是要跟着一起来。真是对不住了。”
  其他五个年龄跟高老头相仿的人连忙请求元安平也收他家孩子。元安平被烦的没法,还没洗脸刷牙的他哪里有心思跟他们啰嗦,不耐烦的说:“好了,好了,都先进来等着,我还没洗脸呢。”他烦的是那么多孩子怎么塞-进房间里,想着也不知道能不能挤得下。
  元安平态度那么差,其他人都觉得应该的,听他说要等着,就乖乖的进了院子等着,还约束着孩子别乱动乱说话。元安平看着叹气,心想着要是现代的老师这么被人尊重着,也不会把好好的一个教师职业给弄成了只剩职业俩字了吧。
  心想着让人在院子里喝冷风真有点过分,元安平便让他们先进了教学的屋子,呵斥了吼叫的小狗后,留他们在屋子里呆着,自己先去洗脸刷牙。
  这边进了屋子的老人,见着墙上写着的字,一个个的都觉得就该厚着脸皮跟着来的。然后开始小声训自家孩子,让他们待会儿好好表现。
  元安平收拾妥当之后,刚一进教学的屋子,便被六个老人笑脸迎了上来。
  “元先生,这是我们家小崽子,脑子好使,你想考啥随便考吧。”
  “元公子,这俩是我们家娃娃,很是乖巧听话的。”
  “元先生,我们家孩子也机灵,希望您能收下。”
  ……
  元安平连忙拦住,“打住,别说了,我这就……”还没说完,听到身后有人叫自己。转头一看,是李字在门口探头探脑的。立刻训斥道:“要进来就进来!你那伸头伸脑的,是个什么样子!”
  李字被说的不好意思,红着脸抬脚进了院子,顺手把大门给关了。
  李字先跟几位老人打了招呼,然后跟元安平说:“安平哥,我来找你帮我看字的,见你院子里有人,所以没敢上前打扰。”
  元安平也懒得揭穿他那点来看热闹的小心思,跟几个老人介绍了李字,“他是我教的那些孩子里的班长,负责帮我管理那些学生。”然后对李字说,“你来得正好,这里有十五个孩子,你帮我考校他们一下。记录下评分,然后报给我。”他这甩手掌柜当得很利索。而且李字去考,对于那些紧张的小孩来说也能觉得轻松些。
  李字笑嘻嘻的说:“没问题。我先给这几位老爷子搬凳子坐下。”
  元安平点头许了,然后跟几位老人说:“就让李字负责考他们,你们放心,以前我收孩子时也让他帮着考过。”
  几位老人自然没什么意见,元安平见安排妥当了,便去堂屋烧水,顺便跟李字安排说,“你给他们好好探探底。”
  李字立刻笑着说:“明白。”
  元安平烧了热水,泡了茶,端给几个老人。见李字进展的不错,便去忙自己的了。早餐他不想吃了,但看着三只跟在他脚边来回跑的小狗,只能动手做饭。想着既然做了,索性多做些,馒头肯定不够吃,起码让人喝口热汤。
  等他把早饭做好,李字也都考校的差不多了。元安平过去看了下李字的记录,发现这些孩子不愧是匠人的孩子,数都学了不少。
  元安平对九个神色紧张的大人说道:“这十五个孩子都是合格了,至于你们要留下哪个孩子跟我学,就看你们自己的决定了。”
  几个大人一听都合格了,十分高兴,至于元安平所说的留下哪个孩子,连忙表示他们家孩子都跟着一起学。元安平见这状况,一想也对,这些人又不缺钱,不用像村里人那样,一家就只出一个孩子。
  想想这十五个孩子,再想想这个不是很大的屋子,真挤。但见那一个个脸上带着开心笑容的孩子,他还真没法说因为房间不够大,所以不想收那么多。心想,让他们挤挤吧,冬天挤挤还暖和。
  元安平说道:“我做好了饭,你们跟着吃些暖暖身子。”
  老人连忙推辞,“不用了,太打扰您了,我们先回去了。”
  元安平拦住说:“我饭都做好了,不吃浪费了,吃了再走。”
  几人便道了谢,带着孩子挤到客厅里吃饭。元安平顺便把自己的规矩给讲了下,让大人和孩子都记牢了。同样的,他也不会帮这些孩子补上落下的课,而是让李字负责教他们。也规定了一定的时间要考试,若是结果让他很不满意,依然是从哪来回哪去。安排他们做沙盒,即使他们买的起笔墨纸砚,还是要按着他的规矩来。他不想在这上面体现贫富差距。
  李字一看又要带十五个人学习,心里想着找谁帮忙分担些。
  元安平在那些孩子走时,每人送了写有他们名字的纸条,让他们回家照着学。因为这些孩子都住在城里,来村子里也算的上路途遥远了,不过不管他们会怎么安排,元安平还是要求他们明天来他这里正式上课。
  把大门关了,挡住外面探究的目光。元安平觉得自己教孩子习字也有一个好处,村里人好像对自己有些敬畏,一般没什么事绝对不会来打搅自己,也不会拉着自己说长道短的,就像现在,他们会好奇,却不会上前来从他嘴中打探什么。
  回到屋子里,见李字一脸羡慕的看着屋子堆得满满的东西,拍了他一下,“别那么没出息,口水都流出来了!”
  李字连忙回神,然后跟元安平感叹,“那么多东西,他们好有钱啊!”
  元安平笑了笑,这些人相比村里人确实挺有钱的,但却算不得太富有。要真那么有钱,肯定早找到门路送孩子去上学了。至于送那么多东西,还是为了孩子学字,舍得下本钱。
  元安平:“别感慨了,帮我一起收拾。”
  送礼嘛,那是真送不出什么花样来的。不是布匹,就是点心茶,要么就是肉,因为他算个读书人,所以还收到了两块墨。他对这没什么研究,不懂得好坏,反正都是人家的心意,他也没心思去比较谁比谁送的多。查看了一下,他又收了六匹布,十包点心,十只鸡,五块茶饼,两块墨以及不知道有多少斤重的猪肉,还都是肥多瘦少的那种。没办法,这里人崇尚吃肥肉。
  元安平翻看了一下,切了十多斤的猪肉,拿了一包点心,让李字帮他送到元根盛家去,嘱咐李字让他送了东西回来找自己。而他则提着一包茶饼和一包点心去里正那里坐了会儿。这些人来他家,村里人肯定都看着呢。他带着东西到里正这里,也算是表明对里正的尊敬。在他看来跟里正维系好关系,是件很有必要的事。
  里正夫人见他送来的是茶,对他笑的极为热情。要不是元安平还有两年的孝期,都忍不住想把自己娘家的一个侄曾孙女介绍给他了。
  元安平回了家,给李字拿了些点心,还想给他切些肉时,李字赶忙跑了。元安平看得忍不住笑骂道:“我要切猪肉,又不是要切你的肉,你至于跑那么快吗!”说着正好瞄见从门前走过的元林,高声喊道:“元林,过来。”
  元林还是那张没啥情绪的脸,放下肩上背着的柴,进了元安平的院子。
  元安平可算逮着人了,对走到门口的元林说:“就站在那里不许动。”然后挥刀割了八斤多的肉,那绝对肥的不行,递给元林,“给,拿着回去炼油吃。”
  元林板着脸不伸手。
  元安平斜眼看着他,一脸的不高兴,“怎么,敢不听我话了。你给我记住,你只要一天还跟我学字,就得必须听我的话。除了杀人放火之外都得听。”说着把东西塞在他手里,“别跟我倔,让你爷爷吃好点。快拿着,别耽误我时间,我还得给我大奶奶家送东西呢。”
  元林提在手里站着不说话,元安平又道,“你等一下。”他拿了几张大的草纸把肉给包上,然后还拿了一包点心给他,“这些你都拿着,走吧。”
  元林握着手里的东西,顿了一会儿,“谢谢。”
  元安平对他笑了下,“不客气。你快回家吧,我得出门了。”元安平看着元林走了,他之所以对元林好,是因为觉得这孩子跟自己小时候很像,都没了父母,都倔强的可以。


第32章 画
  元安平切了很多肥肉下来,十多斤的样子,虽然他不喜欢吃肥肉,但这里的人可喜欢。用草纸包了,放进篮子里,又拿了一只鸡,一些点心放进去,然后提着往大-奶奶家去。
  大-奶奶家住在村子东头,离村口很近,所以就离元安平家挺远的。他提着东西,一路走过村子遇到不少人,大家打个招呼,有人问了下他往哪里去,听说要去他大-奶奶家,便也没再拦着他说话。
  元安平来到大-奶奶门外时,见元福远正在门前拿着个小木棍写字。抬头见是他,立刻高兴的跑到他身边,“安平哥,你是来我家的吗?”
  元安平笑着说:“是啊,人都在家吗?”
  元福远走在他身侧,详细的回答了下家里人的去处,“我大伯和两个哥哥去张大爷家帮忙修房子,其他人都在家呢。”
  元安平从篮子里拿了快糕点给他,“拿着吃吧。”
  元福远摇头,“咱们先进去吧,我等会儿再吃。”
  元安平也没再劝他,把糕点放到篮子里,一起进了院子。
  刚进院子便看到元小山在院子里编篮子,而大-奶奶和孙媳妇及两个儿媳在做绣花。元安平知道,他们编篮子和绣花都是用来换钱的。
  元安平跟几人都打了招呼,把篮子递给了元秋的媳妇,自己得叫嫂子的方氏,然后坐在大-奶奶旁边跟他说话:“我平日不大出门,今日得了闲,来看看您。”
  张氏笑着说:“有心了。你平日里要教那么多孩子读书识字,肯定很费心思,你来不来奶奶也念着你的好。”
  元安平笑着说:“奶奶这话可是折煞我了。我可是来蹭饭的呢。”
  小张氏在一旁笑道:“安平来,什么时候都管饭。”
  张氏也笑着说:“你伯娘说的对。”
  元安平笑着问道:“伯娘你们绣的这是什么?”
  小张氏抬手让他看看,“鸳鸯被面,一套的喜被。跟你婶嬷嬷一起从彩云坊那里拿的秀活。”
  元安平真心称赞道:“你这鸳鸯绣的漂亮,看着很有灵气,像是活的一般。婶嬷嬷绣的画眉也漂亮。”
  韩青米含笑着说:“没有大嫂绣的好。”
  小张氏听着乐道:“你们就会哄我开心。”
  元安平立刻表示自己是真心实意的夸赞。小张氏的绣功确实很好,那鸳鸯绣的也漂亮,“我说的可是真心话,还想着让您帮着绣个钱袋呢。”
  小张氏听了一口答应道:“那有什么不行的。”
  元安平觉得这绣品看起来真不错,便说:“那好,明天我让福远给您送布来,顺便把花样画给您。”他不太会画山水花鸟,但却会画些漫画卡通。不过家里没有颜料,也只能画只黑白色的小狗了。
  小张氏笑着说:“还等什么明天,下午福远放学的时候让他带回来就好。”
  元安平觉得也行,便点头应了。等元大山和他的两个儿子元秋和元冬回来,又是一阵的寒暄。中午一起吃了顿饭,饭后元安平就告辞了。因为元安平要教孩子学字,便也没强留他。
  元福远陪着元安平往家走,小孩虎头虎脑的,笑容里带着些憨憨的,很可爱。
  元福远昂着头跟元安平说:“安平哥,我爹亲说下次赶集就给我买支笔,到时候你教我写字吧。”
  元安平答应了,“行啊,不过你要记着,要是学就要下苦功,努力练。等将来写得一手好字,也能在城里谋一份差事,让你父母过上好日子。”
  元福远用力的点头,“嗯!让我们全家都过上好日子!”
  元安平摸摸他的头,“有志气!”
  等两人来到院子门口,已经有好些孩子在那里等了,三五成群的凑到一起说着话,一见元安平回来了,立刻凑到院门前,等着元安平开门。
  元安平开门,让他们进了屋子,按照往常一般,先背之前学到的东西。而他则趁机休息一下,顺便在各个时间点对正在背书的孩子进行突击检查,抗不过的自然是要打手心的。打手心他也不致力于让他们疼,而是让他们体会一种羞耻感,那是没有做好的惩罚。
  教完八个新字,让学生练习的时候,元安平去剪了一块天蓝色的布,然后尝试着用毛笔在纸上画小狗。比照着砚台的模样,画了个趴在地上很委屈的图画。试了好几次才画成功,然后又画了一个蹲坐在地上歪着脑袋卖萌的画面。他看了看,觉得很满意。钱袋有两面,正好一面一个。等孩子放学了,元安平把东西给了元福远。
  一群小孩从元安平院子里走出来,李字几个眼尖的看到了元安平给元福远东西。
  李字,“福远,安平哥给你什么了?”
  元福远亮了下手里拿着的东西,“布和画。安平哥要我大伯娘帮着做个钱袋。”
  李东风伸手,“画拿来我看看。”
  元福远把卷成筒的纸递给他,“你小心些,别弄坏了。”
  李东风拿过来一边展开一边说:“放心啦。”胖墩,大河他们几个小脑袋都凑了过去。
  胖墩看了忍不住指着上面说:“这是砚台吧,画的真像。”
  元大河看着不住点头,“真像。砚台看起来好像要哭了。”
  几个孩子都很认同的点头,李东风又把另外一张打开,“这个砚台高兴。”
  “安平哥画的真好看。”
  胖墩看着念叨说:“我也想让安平哥给我画一张,我回家去拿纸。”说完一溜烟跑了。
  李东风把画换给元福远,“我也回家拿纸。”
  家里没买宣纸的孩子只能看着羡慕,元福远拿着两张画,一路高兴的回家了。
  这边胖墩离元安平家最近,他一路狂奔回家,见自己娘在院子里扫地,连忙喊:“娘,我爹给我买的纸呢?给我裁一张,我要让安平哥给我画张画。”
  蔡小花听儿子一阵乱叫,停下手中的动作,“什么画啊?你可别浪费纸。”
  胖墩听了连忙解释说:“我是让安平哥给我画画,又不是我自己画。安平哥画画可好看了,我也去让他帮我画一张。娘你快给我裁纸,我得抢在别人前面,让安平哥先帮我画。”
  蔡小花听明白了儿子的话,起身去屋里拿了张纸出来,也就半张a4纸大小。胖墩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