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先生-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根盛刚听方子卖了心里还有些失落,一听有别人盯上了,觉得卖了也对。他可听说过不少强取豪夺的事,可不是什么人都像章老爷那样办事讲究的。
银子的事,元根盛推辞道:“安平,方子卖了也好,免得招惹了咱们应付不了的人。不过这钱我不能拿,这方子是你的,卖了钱也该是你的。”
元安平跟他解释:“大伯,这钱该是你拿的。如果不是您出去卖菜,章老爷也不会得知消息来向我买方子,我也拿不到这笔钱。我本来想着这生意由您来做,只是没想到生意这么快就做不下去了,这一百两也算补偿些损失。”
元根盛拒绝:“不行不行,这一码归一码,这钱我不能拿。”
“大伯,你拿着。你不拿,我心里不安。”
“不行,我要是拿了,我也难安。安平,你收起来吧,我不会要这钱的。”
元安平把钱递给周香芝:“大娘,你收着。来年柱子哥和小雨姐成亲,可都需要钱。”
这么一大笔钱,周香芝哪敢收:“不成不成,安平,我跟你大伯知道你的心意,可这笔钱我们真不能收。”
元安平看得出他们真不愿意收这笔钱,想想觉得可能是一百两在他们看来是很大一笔钱。
“大伯,您看这样行不,一百两不收,五十两怎么样?”
元根盛忙摇头:“一两也不收,这是你的钱,我怎么能拿你的钱。”
元安平无奈,同时也挺欣慰,不贪财有底线,他也放心相交。他掏出钱来:“大伯,这五十两你必须拿着,要不然这一百两我都扔这,你别想还给我。”说着起身就走。
“安平,这哪成,你快拿回去。”元根盛抓起银子就要追。
周香芝一把拉住他:“当家的,就算要还回去,也不能就这么拿着啊。财不露白。”
元根盛一听有道理:“小雨,去找个钱袋。”
“先别急,咱们去屋里谈谈。”说着拉着元根盛进了里屋。
几个孩子还有些懵,他们刚才可是看了出一百两银子的推来让去。
元大河小声问身旁的石头:“二哥,五十两银子能买什么?”
“能买很多很多东西。村长家的那头牛,买的时候说是花了十四两银子。要是能留下……咱家也能有牛。”石头没想到元安平会那么大方,舍得给他家那么多银子,如果不是他爹不要,就是一百两。一百两得是多少钱啊!
里屋内,夫妻俩一番商量之后,元根盛决定留下那五十两。虽然妻子说的对,如果自己不收,安平心里不安。可他收了,心里也是不安,总觉得不该收这笔钱。但是有了这笔钱,他儿子能娶妻顺利些,他女儿能嫁的好看些。最终,为了家里的孩子,元根盛决定留下这笔钱。
再说,章霖奕回到府上,一番纠结之后,终于想到了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见过仲孙连珏:“原来是他啊!没想到他竟然会在这里!”
一旁的小厮仗着是跟前伺候的,开口问了一句:“老爷说的是谁?”
章霖奕凌厉的眼神看过去。
小厮吓得一抖,忙跪下求饶:“老爷恕罪,小的以后再也不敢了!”
章霖奕语气冰冷:“不准有下次。”
小厮谦卑地低着头:“是!”
第56章 各自的盘算
霍小寒没想到元安平又回来了; 一般他去元大伯家都会被留饭的。
元安平喝了口茶,感慨:“我是没想到,给人送钱也这么麻烦。”
仲孙连珏闻言问道:“怎么; 他们不愿意收?”
元安平点头:“推来让去的,最后逼得我把银子扔下跑回来,数量还减半了。”
仲孙连珏听后忍不住夸一句:“品性倒是不错。”
元安平笑了笑,把没送出的五十两银子拿出来:“这五十两先生收着吧。”
仲孙连珏没想到他会来这一手,笑问:“怎么; 你这是要考验我的品性?”
元安平咧嘴笑道:“我哪有这个闲情逸致。收下吧; 用来买笔墨。知道你就算需要什么; 也不好意思问我要钱。现在给了; 也省得麻烦; 反正是意外之财。”
仲孙连珏想了想; 还是收下了; 询问道:“安平; 你想不想做官?”
元安平有些意外:“怎么又问这个话题?我不是都说过,我这性格不适合做官。”
仲孙连珏语含无奈:“做官有坏处,也有好处。今天这件事,想必你也有所参悟。”
元安平想了想; 社会地位确实很有必要,有钱没有地位,哪天有祸上门; 恐怕只能任人宰割; 所以:“看来; 只考个秀才是不行了。”
“你要做官?”仲孙连珏心情有点复杂。
元安平表示:“我决定了,我的目标学历从秀才提升到举人。”
“……举人就满足了?”果然没啥大志向。
元安平说的理所当然:“是啊,举人已经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了,至于当官,太麻烦。”
仲孙连珏觉得:“也有几分道理。”
这两人的谈话要是被人听到,指不定会怎么嘲笑他们。毕竟,这二人言谈之间把做官说的仿佛探囊取物一般容易,旁人听了一定会觉得两人太过自负了些。
章老爷的出现,使得村子里很多人都忍不住羡慕元安平的好运。之前只不过是听说,有那眼红的还可以说元安平是吹的,如今真人上门,那酸水是止不住的往外涌。元根硕家自然在此行列。
方花放下筷子,想到章老爷去了元安平家,心里还有些不平静,问元根硕:“当家的,你说说,这章老爷为什么去找元安平?”
“这我哪知道?”元根硕夹了一筷子菜,盘子里顿时空了不少。元大富见状,赶忙夹了些菜放碗里,以防待会儿没菜吃。
方花脑子里转了转,问:“你说会不会跟豆芽有关?”
元根硕不怎么在意的说:“可能吧,要不然元安平哪值得人家章老爷亲自上门啊。”
方花一听,忍不住瞪大眼睛:“这么说来,这豆芽还真是挺了不得的东西,不然人家章老爷能看得上?”说着忍不住泛酸:“元安平对你大哥家可真够好的,有这么个生意都给他们做。咱们怎么就没这个运气呢?”
元根硕不说话,他自己知道自己做的事,元安平半点好处都不会给他。
“你说,元安平这次会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会又怎么样,咱们又捞不着一文钱。吃饭,别瞎想些没用的。”
方花心里憋气,凭什么好事都让元安平占了,他们家就只能干看着。
方花眼珠子一转,心里有了主意:“当家的,咱们去跟他借钱。”
元大富听了觉得不靠谱:“娘,元安平那么坏,怎么可能愿意借钱给咱们。”
元根硕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别瞎想些没用的,借钱,肯定借不来。”
“我有主意。”说着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给元根硕听,“你觉得这主意怎么样?”
元根硕有些怀疑:“你这主意能行吗?”
方花很有自信:“你看好吧,肯定能行。不过,这事得等腊月以后再办。”
元根硕一家想点子算计元安平,霍家人听说章霖奕去了元安平那里,心里同样也不平静。
霍夏生一想到元安平又得了什么好处就心里痒痒,以前元安平跟他家一丝关系也没有他最多泛酸水,但如今霍小寒住那里,他自觉元安平跟他们有些关系。虽说霍小寒都跟他家断亲了,可在他看来,那一张薄薄的纸条就能让霍小寒不认爹娘了?他可不这么认为。
“不知道元安平这次又得了多少好处,那可是章老爷啊,他漏漏指缝,也够咱们这样的人家吃不了喝不尽的。当初只花那么点银子就让他把小寒给要走了,真是便宜他了!”霍夏生心里想着能不能用什么方法再要些钱。
刘氏听他这么说开口呵斥道:“闭嘴!霍小寒已经不是咱家人了,别乱打什么主意,元安平可不是什么软柿子。过两天你就要定亲了,要是闹出什么事把亲事给毁了,看我不抽你。”
“哦,知道了。”毕竟关乎着自己的亲事,霍夏生自然听话,只不过想要占些便宜的心思可不会轻易熄灭。决定等吃完饭跟大哥商量商量,他自觉大哥点子多。
元安平自然不知道有人心心念念的从他身上捞好处,几人吃了顿清淡些的晚饭。至于中午剩下的食材,按照勤俭持家的霍小寒的打算,留着明天再吃。
所谓饭后一杯茶,快活似神仙。至于饭后饮茶对身体好不好,只要不加茶叶就行。
第二天。
吃完早饭,元安平回了自己家。把炕烧上,窝在屋里看书。仲孙连珏又给他布置了任务,他不专心些,就等着被打吧。
正背诵着,听到外面有人敲门,去开了大门,见是李字和胖墩。这俩简直孟不离焦,焦不离孟。
“今天天气那么好,怎么有空来找我啊?”这样的好天气,村里的孩子一般都三—五成群的玩耍,好学些的也会凑在一起边学边玩。
李字笑嘻嘻的说:“我们来找你玩啊。”
元安平表示:“没空,我要背书。”
胖墩好奇:“安平哥哥,你的先生厉不厉害啊?”他们虽然也经常见到仲孙连珏,可并没怎么和对方说过话,毕竟那可是先生的先生,下意识的有些敬畏之心。
“厉害。”
“有你厉害?也打手板?”李字好奇。
打手板什么的,那可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啊,有的时候想想真是现世报,他打学生,然后他自己被先生打:“……比我厉害。”
三人进了屋,李字看了眼元安平的书:“那么厚的书啊!”
“是啊,需要完全背完。”元安平坐到床上,把书亮给他们看,“等你们将来要考秀才时,也得背。而且还另有几本,都跟这本差不多厚度。”
李字咋舌:“需要背那么多啊!”
“那当然,你以为秀才是那么好考的啊!你们现在先努力学字,以后再背。”
胖墩看着那么厚的书:“安平哥哥,我不考秀才了。”
元安平笑着问:“因为要背的书太厚?”
胖墩诚实的点头:“我肯定背不下来。”
想了想,元安平忍不住说教:“所谓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背书也一样。这本书是厚,但如果让你一年背完,你肯定还是能做到的。所以,即便将来考秀才,需要考十本,你可以用十年背完,何况,也不需要考那么多本。你现在才多大啊,还不到七岁,就算背十本,十年后不过才十七岁。”
胖墩想想,觉得挺有道理:“那我还是考秀才吧。”
元安平看向李字:“如果你真想有一番作为,想要靠科举晋身,就要足够勤奋刻苦。愿望什么的,都是需要努力才能达成。”
李字点头:“我爷爷想要我读书。”不只是学会识字那么简单,他是长孙,爷爷对他期望很大。
元安平明白他的意思:“既然你家决定了,那等学完千字文后,你就跟我读书吧。到时候,我这几本书让你拿去抄。”
李字真心道谢:“安平哥,谢谢你。”
还有些懵懂的胖墩笑呵呵的说:“安平哥,我也谢谢你。”
元安平笑笑。
李字想到自己来的目的:“安平哥,你得小心些霍家,他们好像还想打你的主意。”
元安平也知道霍家人不会那么容易就消停了:“你听说什么了?”
李字想了下那时听到的话:“我恰好听到霍阳生和霍夏生商量怎么跟你再要些钱。”
“跟我要钱?他们准备怎么要?”
李字摇头:“我没听太清楚,他们好像提到了霍小寒。”
元安平沉思,确实,想要从他这里得好处没那么容易,所以他们想要通过霍小寒来占便宜他倒是能理解。说是断了亲,可到底是彻底断绝还是只是名义上的,就要看霍小寒的态度。说实在的,如果霍小寒的亲人里,哪怕有一个真心对他好的,元安平也不会真的一定要他跟亲人断绝关系。亲人跟朋友不同,那是血脉之情。哪怕这种感情是单方面的,但对霍小寒而言确实很重要。有的人觉得亲情是理所当然的存在,甚至会很任性的挥霍亲情,认为怎么做,家人还是家人,不会像朋友那样彻底分开,但没有的人才知道亲情到底有多么的珍贵。而他自己,正是因为缺失而最为了解其重要的人。
可是,在霍家人眼里,霍小寒是那个可以为别的孩子而牺牲的存在。为了其他孩子,而泯灭感情似的压榨其中一个,这种人他见过,这种故事他看到过。从情感上剥离掉对方是亲人的认知,而肆无忌惮的压榨对方。至于会不会内疚和后悔,他不得而知。
霍家人想要钱,肯定会去找霍小寒,不可避免的,霍小寒会再次受到伤害。这是早晚会发生的事,元安平也阻止不了。
元安平看着手中的书,低声说道:“有些人,早晚,会受到教训。”
第57章 教学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冯陈楚魏,蒋沈韩杨……”
元安平站在前方,对于各个学生的表现看得一清二楚。等到所有学生背完百家姓之后; 元安平说道:“和以往一样; 在正式学习之前; 我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故事。今天的成语故事,名为; 滥竽充数。”
元安平话落之后,他坐到桌案前,跟下面的学生讲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有个叫齐崖的人。”当然; 名字是他胡诌的,成语故事内容他记得,如有需要可以改编; 但姓名什么的; 他没那么好的记性。
“齐崖他不学无术; 生活过的贫穷而潦倒,但他却有几分小聪明,而且胆子也比平常人大些,所以总能靠着自己的小聪明占些便宜; 得些好处。但是,即使如此; 他过的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他看向下面认真听故事的学生; 用他们能够听得懂的大白话来讲故事; “这一天,他听说有个王爷要招乐师。乐师,就是会演奏乐器的人,他们有的会吹笛子,有的会弹琴,当然也有会弹琵琶的。乐器有很多,乐器用的好的,便被称为乐师。而这位王爷,喜欢听竽声,竽也是一种乐器。齐崖听说这个消息后,和其他人一样,也跟着去看了下热闹。他看到很多的乐师被招收后,脑子里出了个主意,虽然他并不会吹竽,但他冒充乐师也跟着进了王府。”
有人举手:“他不会吹竽,那他怎么进到王府里去的?”
元安平点点头:“这个问题问的好。我前面说了,齐崖有几分小聪明。那在什么情况下,他这么一个并不会吹竽的人,却以乐师的身份进了王府呢?这个问题留给你们来思考,你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想,齐崖,为什么能够混进王府内,这个作为课后作业,明天我要听你们的想法。”说着便让李字记下他布置的这个作业,免得他自己把这事给忘了。
“我继续讲。齐崖为什么要混进王府?他又怎么敢混进王府内?毕竟他并不会吹竽。”元安平继续讲道:“齐崖之所以敢这么大胆是因为因为他发现,王府招收了很多的乐师,而那位王爷又喜欢许多人一起吹竽给他听。所以齐崖觉得这里边有机可乘,而事实上,正如他所想的那样,他成功了。当别的乐师在吹竽的时候,他也摆出在吹竽的样子,因为其他乐师都是有真材实料确实会吹竽的,所以他混在其中,别人并不能发现他其实并没有在吹竽。在他进了王府之后,生活自然变得更好了,再也不必为吃穿而发愁,而他每天需要做的是,只要在那位王爷想要听竽的时候去装装样子就可以。而他就这样度过了两年,而在这两年内,没有一个人发现,他其实是不会吹竽的。听到这里,大家应该会觉得他的运气非常好,而且,没什么本事却可以享受到王府乐师的待遇让人十分羡慕。到这里,我想问一下大家,如果你们是齐崖,在明知道自己不会吹竽的情况下,好运的混进了王府当了乐师之后,心里会有什么想法?”
元安平先点了胖墩,“元小胖,你来说一下,如果你是齐崖,混进了王府还顺利的当上了乐师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胖墩有些情况不太清楚,于是问道:“当乐师很好吗?”
“是的,那里毕竟是王府,拿的工钱都比别的地方多,每餐的饭菜都比别的地方好。”
胖墩幻想了一下美好的情景,然后表示:“我要把饭菜跟我爹娘分着吃,然后把钱交给我娘攒着,我娘说,娶媳妇要花好多好多钱。”
其他学生听后哈哈笑了起来,元安平咳嗽一下忍住笑意:“嗯,不错,你这个想法很实在,也挺有孝心。霍小西,你来回答一下。”
霍小西站起来:“我会害怕被发现,要是他们发现我不会吹……吹竽,肯定会打我的。”
元安平点点头:“一般情况下,开始的那段时间肯定会害怕,害怕被人发现,那里可是王府,如果被人发现他并不会吹竽,那他就是欺骗了王爷,下场一定很可怕。可如果过了几个月都没人发现,那么,他的胆子会大起来,然后慢慢觉得,一定不会有人发现的,这就是人的侥幸心理。在做了坏事之后,总会不停的告诉自己,别人不会发现的,不会发现的。如果做了一次坏事没有被发现,又做了一次坏事也没有被发现,他就会觉得,自己是不可能被发现的。可你们要记住,只要你做坏事,第一次没被发现是运气好,第二次没被发现,也是你的幸运。可你们要知道,幸运这种事情,可不是每次都会降临,有些倒霉的,平生第一次做坏事就被抓,那么,就算他之前是再好的人,以后别人也不会再信任他了。所以,做坏事一定会被发现,区别只在于是早还是晚,为了避免不好的下场,坏事不能做。”说完后,他看了眼表情有些羞愧的个别学生后,没说什么,而是继续提问:“元林,如果你进了王府,你会怎么样?”
元林站起来,回答的很冷静:“这份工很好,我不想失去,如果欺骗就能呆得住两年,那我会在这两年内学会吹竽。”
“哦。”元安平挑了下眉头:“那你要怎么学?向别的乐师请教,会有露馅的危险,自学的话,吹竽的声音会被听到,依然有露馅的危险。”
元林皱眉:“偷偷摸摸的学,总有出王府的时间,总有不在王府的乐师。”
元安平点点头:“那你有没有想过,在没学会之前就被抓到了呢?这可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丢了性命。”
元林很坚毅的说:“两年的时间,我一定能学会。”
元安平继续追问道:“如果学不会呢?”
“一定能学会。”
元安平笑了笑:“你是在拿命来赌一个机会。”
元林停顿片刻:“如果值得赌,我愿意赌。”
元安平看向元林,这个还不多大的孩子,对方的性格让他有些担心:“元林,我没办法评论你的想法到底是对还是错。但记住我一句话,如果当你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是对还是错的时候,你考虑下后果,别只想你会得到什么,想一下你会失去什么。如果失去的东西会让你非常后悔,那就别去做。你或许还不明白我说什么,但你记住我今天说的话。”
元林点头:“好。”
靠在墙边晒太阳并听到里面说话内容的仲孙连珏睁开眼睛感慨:“此子不凡。”谁也不知道他说的是元林,还是元安平。
元安平又点了几个学生让他们说下他们的想法,他并不是想要听他们说出多么高大上的道理来,他想要的是,他们有思想,懂思考,是非对错不由他来说,而是由这些孩子自己去想。
不再提问之后,元安平继续讲故事:“齐崖在王府里待了两年,因为总是自以为有几分小聪明,总觉得能骗过所有人,不会有被发现的那一天。所以,他并没有如元林那般想着去学吹竽,如果他真的有这份勤学好学的心思,他就不会是个不学无术的人,也不需要靠蒙骗而进入王府。不过后来,王爷病逝,世子继位成为新的王爷,他和他的父亲一样,也喜欢听竽。不过,和原来的王爷不同,他并不喜欢让所有乐师一起吹,而是喜欢一个一个的听,因为他觉得,每一位乐师擅长吹的乐曲不一定相同。而齐崖在发现这种状况之后,他只能连夜逃走。”
李字疑惑:“他就那么轻松的逃走了?”
元安平笑了笑:“没有人可以一直幸运,高高在上的王爷根本不会在意一个小乐师的存在,但底下管事的发现了,当然不会轻饶他。管事当然不会像王爷那样有权随意杀害他,但却狠狠地揍了他一顿。说一句:你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竟然敢在王府里骗吃骗喝!”
李东风举手疑问:“管事为什么不把齐崖的事告诉王爷,王爷当着众人的面处罚他,那以后就不会有人再敢做这种事了。”
元安平笑了笑,问李字:“你觉得呢?”
李字想了想,说:“管事的应该是怕自己会被王爷责罚。他没做好自己的工作,害得王爷被骗了,他也有错。要是王爷知道了,肯定很烦齐崖,会处罚他,但管事的也逃不了干系。所以,管事的只会偷偷出口气,不会上报的。”
李东风听后说道:“齐崖能混进王府,全都是因为管事没有做好,要是他仔细检查了,齐崖一定没法混进王府。”
李字不这么认为:“那可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