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枣儿沟发家记-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池宴他爹叫江大,原配死了好几年,原本没心思再娶,可是突然有一天,当时的族长,也就是现在的老族长把他叫到跟前,非要给他做个媒,对方正是临村一个叫胡小花的寡妇。
江大虽然没见过胡小花,但他考虑到当时年幼的江池宴也确实需要个女人照顾,另一方面又觉得是族长做媒,应该差不了,因此也就欢欢喜喜地应了。
谁知道,这个胡小花嫁进门没七个月就生下了江林,可是看那孩子壮壮实实的模样又实在不像没足月的。当时村里着实传了些闲话。
也许就是因为这件事在心里堵着,江大没几年就去了。
按说胡小花连续没了两个丈夫,怎么说也应该憔悴些才对,然而恰恰相反,人家虽不下地,却从来短不了吃喝,姿容也更加娇俏了。
有些心思多的人暗地里留意着,发现老族长时不时地就会接济他们母子,刚开始还背着些人,后来干脆就明目张胆起来,表面上却说是喜欢江林那孩子。
这件事年长些的都知道,只是后来胡小花突然死了,江池宴又考上了状元,江林也渐渐在村里站稳脚,人们也就不提了。
如今,江林一死这些事又被翻了出来。
江林死前还说江逸不是江池宴的亲儿子,也免不了有人私下里拿出来传。可是,这件事一被翻出来,江林之前的话就真真正正成了笑话。
别管是有仇没仇的,大家都少不了人笑话江林。
还有脸说别人呢?自个儿是谁的种还不知道呢!可不是入不了祖坟么?你说是把你埋在江大怀里,还是埋在老族长怀里?真是可惜了老老实实的江大。
这些话,江逸也多少听到一些,却也没放在心上。只是庆幸江池宴不在,不然心里多少会有些不舒服吧!
老族长前些日子原本就病着,又经过了这件事,眼看着就出气多进气少了。
如果他就这么安安生生地走了,也算是为儿为女积福了,谁知,这老家伙临死前突然精神了一回,抓着他家大儿子的手,旁若无人地说江林是他亲儿子,一定要葬在自己身边。
殊不知他家大儿子也是六十多的人了,孙子都快娶媳妇了,听了这话气得脸都白了,直接当着一干小辈的面甩开了他爹的手。
老族长最终是瞪着眼咽气的,即使后来让内行的人扒拉了许久也没合上眼。名符其实的死不瞑目。
大伙儿心里再不痛快,还是按规矩置了口厚棺材,在灵堂整整停放了三天,才把人埋在了祖坟,祠堂里也升了牌位。
至于江林和江二,在此之前就被人用席子裹了,扔到了后山的乱坟岗。
此事过后,但凡江家要点脸面的,臊得大半年没出村。
原本族里一连没了三个人,理应通知江池宴。可是,无论是族里还是江逸,都选择性地忽略了这件事。直到后来江池宴返家,才从旁人嘴里知道发生了这么多事。
江家一大家子的人忙忙乱乱地过了好几天,才有人反应过来,竟然一直没见王小雪。
英花顾着脸面,带着族里几个体面些的媳妇去江林家找人,还真没找着。不仅人没有,家里的财务也被搜刮一空。
英花又带着人风风火火地去了江二家,秦翠儿倒是老老实实地在光秃秃的床板上坐着。
秦翠儿倒也老实,问什么就说什么。大伙从她嘴里才知道,王小雪早就跟镇上一个皮货商勾搭上了,听说八月十四那天就跟着人跑去了南方。
众人心里一思量,八月十四,不就是出事那天吗?呵,江林这头只顾着给别人使坏,却不知道自己媳妇都跟人跑了,真是报应!
王小雪跑了也就跑了,也没人出面给江林作主。至于留下的这个,倒让人犯了难。
英花抿抿嘴,最终也只是敲打了秦翠儿几句,只说让她老老实实过日子,也没说把她赶走的话。
秦翠儿木木呆呆地应了,直到英花她们离开,她也没动弹一下,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村里的这些事,说是跟江逸家脱不开关系,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老族长停灵的那几天,江逸碍着面子守了一日,之后就被三叔公作主赶回了家,让他赶紧去收拾山上和地里的活——江林占着的地收回来了,若再耽误就会错过播种的时机。
这在村里人看来是比人命还大的事,倒也没人挑他的理。
再说蛇岭那俩山头,江逸分别给它们起了名字,叫一号枣山和二号枣山。
之前被烧的是二号枣山,同时也是江逸花心思最多、打算当作实验田的那个山头。
如今二号枣山上的树虽然被毁了大半,却也因祸得福,山顶上被雷劈出来一个泉眼——不知道是地下暗河还是什么,反正让江逸高兴得做梦都要笑出来。
就在前一天,他还发愁怎么浇树呢!
自己打理的枣园,目标无疑是高产,肯定不能靠天收。这样一来,灌溉就成了大问题。
如今倒好,泉眼虽不大,但水流汩汩不断,若是自上而下挖几道沟渠,整座山都能浇遍。
“如果另一座山上也多这么个出水口就好了。”江逸托着下巴做白日梦。
苏云起好笑地敲了下他的脑门,“贪心鬼!没有泉眼也不用担心,怎么也得让大海那几个活动活动筋骨。”
“以后干活的地方多着呢!”江逸晃了晃脑袋,“我说,你也别老剥削人家,小六都自责死了,你这惩罚什么时候能结束啊?”
“连家都看不好,受点罚还不是应该的?”苏云起板着脸,瞅了撅着屁股挖沟的小六一眼。
小六不由地打了个哆嗦,偷偷看了看苏云起,又赶紧埋下头,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江逸会心一笑,又对苏云起道:“还有脸说别人,你自己呢?每次出去家里就出事,你以后就给我老老实实地在家待着吧!”
江逸原本是玩笑话,苏云起却一本正经地说了声“是”,倒弄得江逸有些不好意思。
第47章 买小鸭
风波过后,枣儿沟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人们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至于曾经出现的人和事,不过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及长辈教育子孙的反面教材。
江逸怀着复杂的心情,把断成两截的小木牌放进床头的百宝箱里,却久久舍不得盖上。
耳边传来兵器相撞的声响,江逸扭头,正好看见窗外给大兵们喂招的苏云起。
苏云起对着江逸露出一抹帅气的笑,江逸手一抖,小铁匣“啪”的一声自动合上。
十亩地要下种,山上的枣树正等着稼接,新盖的房子里连张床都没有,针线坊的活也越来越多——江逸长长地舒了口气,这日子啊,还得慢慢过。
“逸哥!逸哥!”小宝从外面跑进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江逸。
“怎么了这是?一脑门的汗。”江逸把小家伙拉到屏风后面,用干毛巾给他擦了擦脸。
“小鸭子!”小宝脆生生地说,“大槐树那儿,好多!”
江逸脑子一转,猜道:“有人在村口的大槐树那儿卖小鸭子?”
“嗯!”小宝重重地点头,一脸期待地看着江逸。
江逸笑笑,“小宝想要?”
小宝继续点头。
江逸故意皱起眉头,一脸为难地说:“可是家里人都很忙,没时间养怎么办?”
“小宝不忙、小宝养!”小宝紧张地抓着江逸的衣摆,一脸恳求。
“那小宝每天要带小鸭子洗澡,给小鸭子喂食,等它们吃饱了还要带它们回家,小宝还有时间玩吗?”
“没有空闲玩儿?”小宝惊愕地反问。
“嗯,每天要和小鸭子在一起,不能再上山摘果子,也不能再跟小黑去找蜂蜜,小宝还要养吗?”江逸一本正经地说着唬人的话。
小宝一听,不由地皱起小脸,似乎是纠结了很久,然后坚定地说道:“要养!和小鸭子玩,小黑一起。小鸭子下蛋,给逸哥吃。”
真是可爱又懂事!
江逸忍不住把小家伙抱起来,笑道:“那咱们就去看看吧!”他说着,随手从床边的木厢里抓出两串铜钱交到小宝手上。
小宝两只手抓着钱串,捧在怀里,小脸绷得紧紧的,生怕有人抢似的。
江逸又是忍不住一阵笑。
出了屋门,苏云起看到两个人的样了,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都多大了,还让抱着?”
小宝害怕地缩了缩脖子,不情不愿地从江逸身上滑下来,率先跑出了院子。
江逸不满地瞪了苏云起一眼,“就你事儿多!”
苏云起无奈地笑笑,“要出去?”
江逸原本不想搭理他,想了想又说道:“去村口买小鸭子,你要不要一起?”
苏云起摆摆手,“不了,我待会儿上山。”买小鸭子什么的,那是爷们儿干的事儿?
江逸当然不知道他的心理活动,料到他也不会去,跟其他人打了个招呼,就迈开步子出去追小宝了。
小宝并没有走远,正躲在门口的大树后面等着江逸。小家伙脖子上挂着两串铜钱,那偷偷摸摸的样子又把江逸逗笑了。
江逸戳戳他的小脑门,“哪里来的小贼?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偷我家的铜钱!”
小家伙丝毫没有害怕的样子,举起两只小胳膊,“逸哥,抱!”
江逸把人抱起来,捏了捏脸,“你个小机灵鬼!”
“最喜欢逸哥了!”小宝咧开嘴,露出一口小白牙。
江逸不喜欢都不行。
******
江逸到的时候,村口已经围了一圈人,有真心买鸭子的,也有看热闹的。
外围的妇人们看到江逸后纷纷打招呼:
“小逸来啦!”
“买小鸭子啊?”
“看着挺壮实,我也刚刚买了两只。”
“英花在里边,正好让她给你挑。”
江逸婶子大娘地叫了一圈,嘴里说着:“正好家里有闲地方,买几只鸭子养养也费不了多少工夫。”他可不敢说是给小宝买来当宠物玩的,不然肯定得让人说闲话。
英花听到江逸的声音,站起来朝他挥了挥手,“小逸买鸭子啊?上里边来,大娘给你挑!”
“好咧!”江逸嘴上说着,腿却没挪地方。实在是人群太密集,根本没下脚的地儿。
江逸视线扫了一圈,惊悚地几乎整个村子里的结了亲的女人们都出动了,还有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此时大伙都在看着他,就像在看什么稀罕似的,那直勾勾的眼神都不带掩饰一下的。
英花“扑哧”一声笑了,扬起嗓门道:“我说你们没见过俊哥儿是咋地?看把我们家小逸给臊的!小逸别怕,到大娘这儿来!”
女人们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还有人凑热闹似的喊着:“小逸别怕,到婶子这儿来!你婶子我可比你英花大娘还厉害。”
又是一阵笑。
江逸这下是真臊了。
大伙玩笑归玩笑,都不约而同地给江逸让出一条路来。
江逸硬着头皮走到里面,看到一个黑黑瘦瘦的汉子正蹲在一个扁长的藤筐前面。
英花脸上依旧带着笑,嗓门清亮,“张小黑的小鸭子不错,买了没亏吃。”
江逸点点头,拉着小宝蹲了下来。
“谢您的夸奖!”黑黑瘦瘦的汉子道了声谢。
“谢什么?你的鸭子好我才这么说,不然你就是谢上一万句我也不会夸。”英花爽朗地说。
“那是!那是!”汉子连连点头。
张小黑今天心里也高兴,这枣儿沟原本是县城以南最穷的村子,他年年都到这一片卖小鸭,枣儿沟的人从来都是只看不买。偏偏这个村子还在最北边,他要往南去就必须经过这里。
今年好了,这还没出枣儿沟呢,就先卖出了一大半,兴许再到上花沟一趟就能全卖完。张小黑这样想着,也就不介意英花叫这个小少年过来瞧热闹了。
他不知道的是,今天他的生意好归根到底得感谢眼前这个“瞧热闹”的少年。今年枣儿沟有余钱的人家,多多少少都是沾了江逸的光。
这里有的在江逸家做虎头鞋,每个月都有工钱拿,平白的多了份收入;有的家里男人帮忙盖房时在江逸家一连吃了大半个月的饭,吃不完的还能往家带,自然省下不少粮食;还有的帮着收拾枣山,江逸也没亏待他们。
最重要的还是江逸给他们挂名田地,免去了一大笔税,人们手里这才有了余钱。
大半筐毛绒绒的小鸭子顶着一身黄毛蜷着小翅膀挨挨挤挤的小模样,别说小宝,就是江逸看着都忍不住喜欢。
“小宝也来啦?小宝喜欢哪只跟大娘说,大娘给你捉?”英花知道江逸看重小宝,也不由地对这个懂事的小家伙多了几分热情。
“谢谢大娘,逸哥……赚钱辛苦,小宝也要帮忙……从养小鸭……开始。”小宝乖乖地说。虽然长句子说得还是有些慢,但已经跟正常孩子差不多了。
旁边的妇人们都露出了善意的笑,英花更是笑得欢快,嘴里直夸着小家伙惹人疼,可不是村里那群毛孩子能比的。
江逸把小家伙往身边搂了搂,心里得意地说:真是给哥长脸!
“小哥想挑几只吗?剩下的这些有精神的,也有缺了水发蔫的,都没大毛病,您看看。”张小黑从大家的话里听出来江逸有心买鸭子,也上了几分心。
他敲了敲藤筐,让小鸭们动起来,方便江逸挑选。
“这位大哥人还挺实在。”江逸暗暗想着古代人真淳朴。
“这个张小黑,从他爷爷那辈就来咱们这片卖鸭子,人要不实在早卖不出去了。”旁边有个上了年纪的大娘接口道。
江逸对着人家笑笑,然后对英花说:“我也不懂眼,大娘帮我挑几只吧!”
“行,要几只?我给你找找。”英花说着,已经眼疾手快地抓出五只放到了身边的空篮子里。
江逸看到竹篮,才想起来自己连个装小鸭的家什都没带。“大娘,你不买吗?”
“不买,我家里有那些个鸡,养不了鸭子。”英花爽快地说。
小宝忍不住扯了扯江逸的衣袖,晶亮的眼睛渴望地看着大筐里的小鸭子。
江逸心领神会,笑着说:“小宝也来挑几只吧!”
英花闻言顿了一下,接着笑道:“小宝想要哪只,大娘给你抓,可别让小鸭子啄到你的小嫩手。”
小宝点点头,迫不及待地朝着他早就看好的那几只指去,“这只、这只,还有这只……”
小宝指到哪儿,英花就准确地抓到哪儿。
旁边原本正在挑选的妇人们自动让开位置,让他们先选。
张小黑也不急,英花是村长媳妇,她看中的人也不是会赖钱撒泼的,左右是这么些小鸭,卖给谁不是卖。
刚刚赶来的江春草看到这一幕,亲昵地点了点江逸的脑门,笑道:“你呀,就是惯孩子,这还只是弟弟呢,等以后有了自己的还不得让你宠上天去?”
江逸也笑,亲亲热热地叫了声:“春草姑姑!”姑姑宠侄子,比婶子大娘更近一层,再心眼多的妇人也不会觉得他们之间的亲昵有什么不合适的。
有人在旁边接口道:“小逸长得这么俊,脾气又好,真不知道什么样的姑娘才能配他!”
“要我说他家还真是什么都不缺,就缺个当家的女人。你看这买鸭子的事儿都得他一个大小伙子出面。”英花一边帮忙小宝抓鸭子,一边笑着调侃。
“婶子大娘们都给张罗着点儿,有好的就帮我这个侄儿费心说和说和。”江春草笑盈盈地说。
妇人们在一旁纷纷应着。江春草原本就聪慧有能力,如今自个儿能赚钱了心思也放开了,在村里更多了些底气。大伙也服她。
江逸在一旁尴尬地笑笑,别人只当他是害羞,殊不知他正自娱自乐地在那儿暗搓搓地吐槽:呵呵,gay是不会有孩子的,春草姑姑您多虑了。
呵呵,gay是不会娶姑娘的,婶子大娘们还是省省吧!
第48章 办学堂
村里多了些小鸭子,也多了几分生气。每天一大早就能听到河边稚嫩的叫声,还有孩子们的嬉闹声。
出来放鸭子的都是半大的孩子,平时上山捣蛋下水摸鱼的事做熟了,放个鸭子算不上什么,江逸可不放心还没有野草高的小宝整日往河边凑。
江逸干脆在对着侧门的空地上挖了个半米深的小水塘,引进河里的活水,又种了些水草,就成了小宝放小鸭子的地方。反正从院门口往北一直到河边的地全是他家的,就算他挖个大坑别人都说不上什么。
于是,小小放“鸭”郎的生活就开始了——小宝每天一大早就自己打开侧门,把小鸭子们赶到水塘里,傍晚的时候再点好数,从侧门把它们赶回来。这样让小鸭子们形成习惯,以后自己就能按时回家。
通过这件事,江逸发现了一个他一直忽略的问题——小宝早该启蒙了。他都五岁了,竟然从一到一百都数不清。
现在他家有二十只小鸭子,小宝也就跟着学会了从一数到二十。不知道以前是不是因为口吃的问题,小宝在学习上竟然被忽略得彻底。
江逸跟苏云起说这件事的时候,苏云起心里也正琢磨着。
如今小宝过继到他已故父母的名下,可以说是正正经经的长房嫡子,名义上就是他的亲弟弟。苏云起父母早逝,然而长兄如父,他对小宝的要求自然会比以前要高上许多。
江逸想给小宝找个学堂读书,他首先争求了一下小宝本人的意见,没想到小家伙对读书异常期待。
“你现在要放小鸭子,还要帮小黑洗澡,还要拉着小灰去吃草,如果再加上读书的话,就一点儿玩的时间都没有了。”江逸拿话逗他。
小宝一本正经地想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坚定地说:“要读书。”
江逸带着笑意摸摸小家伙的小脑袋,满意极了。
可是,当他打听过后悲催地发现,村里压根就没有学堂。不仅枣儿沟没有,整个银坊镇从南到北十来个村子,没有一个有学堂的。
至于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都是自小上族塾,考过童生之后就送到县里的书院。
江家以前也是办过族塾的,先后也出过几个秀才。可是这几年枣儿沟越来越穷,即使族里拿得出钱也请不来先生。
小宝这么小,总不能送到县里吧?江逸听说古代读书规矩可多了,吃不好住不好,没准还得挨师兄们欺负,想想就舍不得。
江逸挠着脑袋琢磨了半天,还是没想到好对策。
最后,苏云起看不惯他连日里神色恍惚的样子,把人按在饭桌前,强硬地说道:“你好好吃饭,吃完我给你支个招。”
江逸仰头看了他半秒钟,果断端起饭碗,认认真真吃完了大半桌子菜——他心里明白,苏云起说的“好好吃饭”可不是随意扒几口就能应付过去的。当然,他也不会怀疑苏云起会骗他,他说有招儿,就一定有。
“吃好了,现在能说了吧?”江逸亮了亮一粒饭都没剩的碗。
苏云起满意地点点头,这才说道:“你不是发愁给小宝找先生的事吗?要我说,这先生也不用找了,现成的就有。”
江逸一愣,“哪有?”
苏云起看着他,勾起嘴角,“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说这话时,云舒恰好从堂屋经过,江逸看到他眼睛一亮——他怎么没想到,这不就是现成的先生吗?实打实的案首啊!可比某些不知根不知底的酸秀才们强多了。
江逸情不自禁地勾着云舒去商量小宝的教育问题了。留下苏云起一个人站在桌边,看着江逸的背影无奈地揉揉额角。
自幼读书,少年成名,家学渊博,先帝盛赞——我说的那个人明明是你。
江逸当然不知道原身还有那样辉煌的过往。在他的宝贝疙瘩小宝的问题上,他表现出了少有的强势,威逼利诱地镇压了云舒的谦虚和推诿之后,强势地规定了教学的一应细节。
所谓能者多劳,云舒原本活也不少,做鞋盒的事主要是他管着,他每隔一两天还得帮着英花她们打袼褙,空余时间还要帮着夏荷管账。
江逸把这些一细算,发现云舒还真是大忙人。
最后,他跟苏云起商量了一下,干脆把小六从地里揪回来,顶替了云舒的一些工作,这样云舒每天能抽出上午的时间给小宝上课。
不得不说云舒的确是个好先生,他在课堂上完全卸下了那副兄长架子,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有时候习字,有时候讲地理名物,甚至有的时候还会讲些志怪故事。
别说小宝,就连江逸有时候都会听得入迷,完全不是他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只让学生摇头晃脑背文章的情景。
教了五天之后,云舒列出了一个单子交给江逸,“需要这些东西。”
江逸乐呵呵地接了,拿眼扫了一遍,有启蒙阶段用得着的书籍,还有不同功用的纸张和笔墨,在哪里买,买多少,写得清楚明白。
江逸又细细地看了一遍,不由地竖起大拇指,“你就是天生当先生的料!”
若是云舒一开始就将这个单子交给他,他还不会有这样的感叹,而云舒在观察了小宝几天之后才列出这张单子,无疑就多了层因材施教的心思。
云舒不好意思地咳了一声,补充道:“这些得在县里买,镇上不一定有。”
江逸点点头,“明天我跟你大哥去趟县里,正好也买些蔬菜种子。”
这是让江逸忧心的另一件事。他家冬小麦种得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