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枣儿沟发家记-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逸、云舒、小宝、小山以及夏荷她们三个姑娘坐在马车里。大山和大海四兄弟坐在前面的驾驶们,虽然有点挤,却也坐得开。
苏云起骑着追云在一旁悠闲地跟着。大家都嫉妒地看着他。
尤其是小宝,他想把小黑和小灰带着逸哥都不让!大哥却可以带追云!
还有就是江逸,他超级想跟苏云起换换,坐马车太逊了,骑马多拉风。可是,追云不让他单独骑,除非他坐在苏云起前面让他搂着。
如果是在枣山旁的小路上还能将就一下,反正也没人看见,可是官道上来来往往这么多人……江逸想想还是算了。
第55章 露馅了
算起来,这是江逸第二次来县城,想到第一次无功而返的倒霉经历,他的心情不由变得低落起来。
“怎么了?”苏云起敏感地察觉到江逸的情绪变化。彼时他和云舒换了位置,正坐在江逸身边。
江逸转头看到这个人,心没由来地踏实了几分。
苏云起没有追问,只是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今天的县城,从城楼开始一路都挂着红红的灯笼,有些店铺门楣上还绑着红绸,来往行人脸上也带着掩不住的笑意,处处都透着喜庆。
江逸的心情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
唯一不好的是,住店的人也太多了,一路走过去,每家客栈门前都挂着“客满”的牌子,掌柜们迎来送往,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苏云起对县城还算熟悉,干脆带着他们去了城东一家客栈。
那里离着庙会远些,好在他们有马车,也不在意多走这两步路。
门前的小伙计正眯着眼打瞌睡,冷不丁被大山拍醒,吓得一激灵。
“小二哥,大白天的偷偷在这儿打盹儿,你也不怕掌柜责骂?”大山调笑道。
小二一见是生人,偷偷松了口气,苦着脸告饶:“您行行好,可别给我告状,掌柜厉害着呢!”
大山笑笑,“那小二哥你可得好生伺候着。”
“放心吧您!”小二揉了把脸,不着痕迹地看了眼大山身后的马车以及马上的苏云起,更是打起几分精神,“几们客官这是要住店?”
大山“嗯”了一声,回头看苏云起。
苏云起从马上下来,把缰绳递到小伙计手里,“东边的小院可曾住人?”
“没,就给您留着呢!”小伙计赶紧把缰绳抓在手里,艳羡地瞄了眼威风的追云,想摸一把,又不敢。追云不屑地打了个响鼻,歪着脑袋往苏云起的方向蹭。
“小二哥倒会说话,你怎么知道他会来?”江逸从马车上跳下来,笑着说道。
“这……”小伙计愣愣地看着他,一半是不知道怎么回答,一半是被他的好相貌惊的。
“别逗他了。”苏云起揽住江逸的肩,不着痕迹地挡住小二直愣愣的视线,带着些冷意说,“带路吧!”
小伙计赶紧回过神儿,朝屋里喊了一声:“三子哥,贵客去东院。”
“稍等!”里面应了一声,然后立即小跑着出来个年长些的伙计,穿得也更体面。
“各位客官,这边请。”大伙计躬着身引路。
江逸把夏荷几个叫出来,跟着伙计往东院走了。
小伙计牵着追云,和赶着马车的小六一起走向相反的方向,他走了好大上截,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他从十三岁开始就在这里守门,南来北往的人见得不少,这么俊俏水灵的客官还真是少见。
大概是从南边过来的吧!小伙计偷偷地想。
小六似笑非笑地看着小伙计,得意地说:“好看吧?我家大嫂!”
小伙伴神色一怔,结结巴巴地问:“女、女的?”
“不懂了吧?”小六神秘地嘿嘿一笑,扬长而去。
留下小伙计一个人风中凌乱。
追云不满地长嘶一声,把他拽了个踉跄。小伙计回来神儿来,傻傻地笑了笑,追了上去。
******
苏云起挑的这个小院子类似于四合院,除了北边有道月亮门和主院相通外,其他三面都是套房。
正好,夏荷、梅子、小杏三个姑娘住东面的里屋,云舒和大山住他们外面,也有个照应。江逸和苏云起自然而然地继续住一起,这回加上了小宝和谭小山。西边那套就留给了大海四兄弟,自由组合。
江逸对这个小院子满意得很,尤其是苏云起自掏腰包付钱的时候。
“你还有钱呢?”江逸不怀好意地上下打量。
苏云起宠溺地笑笑,把荷包递给他,“就这些了。”
江逸挑着眉掂了掂,哼道:“这还差不多。”
大家都习惯了俩人旁若无人的亲昵,也不管他们,都自顾自准备去了。
只有夏荷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们,脸上的表情说不上是悲是喜。
“咦?夏荷,你怎么还在?”江逸扭头看到夏荷,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开玩笑似地说,“快去洗洗脸,打扮得漂亮点儿,过会儿就出门。”
彼时苏云起正把一片落叶从江逸头上摘下来,似乎根本没看到夏荷。
夏荷收敛住闪动的眸色,露出一个温婉的笑容,款款地迈着步子离开了。
江逸戳了戳面前的人,感叹道:“喂,你妹妹可真不错,温柔又漂亮,什么样的男人才配得上?”
这时候,苏云起才转过头,看了眼她的背影,脸上带着似笑非笑地表情,道:“反正你配不上。”
“切,你还配不上呢!”江逸幼稚地回了句。
等一切都安排好的时候,已经过了午饭时间。大家早饭就早得仓促,这时候已经饥肠辘辘了。
“先找个地方吃饭吧?”江逸跟苏云起商量。
旁边的伙计适时说道:“客官不如就在店里吃吧,庙会期间我们后厨一天到晚都不封灶。”
江逸礼貌地笑笑,说:“明天吧,今天我们得出去吃点儿特色小吃。”
作为一名吃了十几年食堂的人来说,江逸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小吃摊上的饭最有滋味!
正好这条街转出去就有个吃面的小摊,年轻的摊主正跟旁边的人聊得起劲儿,看到有人经过也没在意。
桌上有客人正在吃面,黄澄澄胖嘟嘟的豆嘴儿撒在汤里,白中带绿的杂面条一看就筋道,把江逸馋得不行。
“咱们吃这个吧?”江逸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随你。”苏云起毫无异议。
“逸哥吃什么,我就吃什么!逸哥说的,都好吃。”小宝抱着江逸的腿拍马屁。
云舒忍不住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三个姑娘也跟着点头。
江逸又看了看大海他们。
“俺、俺没意见,俺吃啥都香。”二牛憨笑道。
“小逸,不用问我们了,就按你说的来吧!”大海稳重地说。
江逸笑着点点头,让他们先去找坐,又嘱咐大山顾着点三个女孩子。
然后,他自己跑到摊主那招呼:“师傅,生意来喽!”
摊主拿眼一看,十来个人整整地坐满了一条长桌,心头一喜,脸上立刻就堆上了笑。
“这位小哥,那些都是您的家人吧?来几碗?”摊主热情地问道。
江逸笑道:“你数数呗,一人一碗。”
“小孩儿算不?”
“算,不比大人吃得少!”
“好嘞,一共十三碗。”
“多加些豆嘴儿呗!”
“不叫事儿!”摊主爽快地应了一声,就熟练地忙碌起来。
添柴、揉面、切条、搓圆,然后下到滚水里,边煮边搅。再次沸腾后打冷水,捞出来,撒豆嘴儿,点卤,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看着就是享受。
眼看着他跟别人有来有去说得尽兴,苏云起嘴上有点儿酸,“你对这个倒是熟悉。”
“那是!”江逸眼睛不离摊主,顺嘴回道,“我小时候外婆常做,我最爱吃了。”
苏云起一愣,不着痕迹地看了一圈,其他人都在兴奋地聊着,并没注意他们这边。
江逸还在自顾自地说着:“你不知道吧?这种面条是用杂面做的,得把黄豆和绿豆用村头的大碾子碾成面儿再掺到一起,我小时候……”
“小逸!”苏云起蓦地抓住他的手。
江逸猛地回过神儿来,愣愣地看着面前的人,恍如隔世。
苏云起也盯着他的眼睛,眸中带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我……”江逸心“呯呯”地跳了起来——他刚刚都说了什么?是不是露馅儿了?
苏云起调整了一下凌乱的呼吸,勾起嘴角,拍拍他的手,“吃面吧,都等着你呢!”
江逸偷眼瞅了一圈,发现大海他们都在暧昧地看着自己,三个姑娘更是羞红着脸低下了头。
他也顾不上露馅不露馅了,赶紧把手抽回来,埋着脑袋“呼噜呼噜”地吃起面来。
其他人也“呵呵”地笑着开动了。
这样一闹,原本江逸向往了许久的面吃得没滋没味。
其他人倒是一直夸着“香”,尤其是大山和大海几个,还不好意思又十分坚决地添了一碗。
小宝也揉着小肚皮凑到江逸跟前,软软糯糯地求着他回去做。
江逸的纠结也就持续了这一碗面的时间,吃完他就想通了。
他心里想着,实际上自己的变化苏云起应该早就有所觉察,如果他问起来,他就干脆承认得了。
反正喜欢男人那么惊悚的事都能那么大方地跟他说,至于其他的,他应该也能接受吧?
呵呵,应该能。
江逸乐观地想着。
******
古代庙会果然比现代要热闹很多。不,确切说是不同角度的热闹。
现代去逛庙会就是人挤人、人看人,古代却不同,好看的东西多了去了。
有卖各种吃食、稀罕玩物的,有街头杂耍、舞龙舞狮的,甚至还能看到拉着活人出来卖的,还有穿着怪异的外族人。
江逸可算开了眼了。他原本觉得自己来自大天朝,五千年的文明,什么没见过,没想到一过那个牌楼,整个人的兴奋劲儿就被瞬间点燃。
苏云起在一边小心地护着,免得他被车撞到、被不怀好意的人碰到、被偷儿偷去。同时还给大海几个使了个眼色,让他们大海他们也分了工,护着些姑娘们和两个孩子,确保他们玩得尽兴。
几个人一会儿走散,一会儿又重聚,高兴得很。
江逸看到一个卖糖人的小摊,兴致勃勃地拉着苏云起说:“我也会吹糖人!”
苏云起挑挑眉,“回家以后做来试试。”
江逸脑子一转,神秘地笑笑,拉着苏云起就往一堆孩子里挤。
苏云起缀在他后面,无奈地跟着。
孩子们“哎呀、哎呀”地往两边躲,等看清了挤他们的是两个大人后,纷纷刮着脸对他们吐舌头羞羞。
江逸忍不住笑道:“你们现在羞我,待会儿我做好了糖人你们吃不?”
近旁的几个孩子听清了他的话,纷纷睁大眼睛,脆生生地问道:“你也会做糖人?”
“我逸哥什么都会做!”小宝挤进来之后,脚还没站稳就这么喊了一句——完全肯定的、毫不结巴的声音。
小孩子们愣了一下,然后又撅起嘴巴喊:“骗人!”
“才没有!”小宝紧紧抓着谭小山的手,鼓起勇气喊回去。
“小宝……不说谎。”谭小山也在一旁帮腔。
江逸这个祸水完全没管小孩子们的“斗争”,他看了看卖糖人的摊主,抱歉地笑笑,“对不起,搅了您的生意。”
摊主是个和和气气的小老头,他忙摆手说:“不碍事、不碍事,娃子们就是看着解解眼馋,盼着老头子能送他们一两个,呵呵……”
遇到这样好说话的人,江逸更有信心了些,他看了看麦秸把子上插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糖片,不由地赞了句:“真好!”
老头腼腆地笑笑,“小哥买一个?”
江逸点点头,亲手挑了五个,分给小宝、谭小山还有三个姑娘。
“怎么还有我的?我比逸哥儿还大……”夏荷局促地抓着手帕,犹豫着不好意思接。
小六一把帮她接过来,塞到她手里。
夏荷的脸悄悄红了,惹得梅子两个在一旁吃吃笑。
旁边一群小孩子看到刚刚还和他们吵架的人转眼就有了糖片儿,羡慕得眼都红了。
江逸好笑地看了看这群小斗鸡,慢悠悠地说:“你们待会儿乖乖看着我变魔术,兴许我会请你们吃糖人哦!”
小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相信地问:“你说的是真的?”
江逸笑笑,掏出一串铜钱,“哗哗”地甩了甩,“放心吧,钱足够。”
小孩子们乐得“哇哇”叫,转而收起敌对的表情,期待地看着江逸。
大海同情地看了看苏云起——遇到这么没戒心的大嫂,大哥也挺辛苦的吧?
苏云起抱着手臂站在一旁,目光温柔地看着那个仿佛发着光的人,乐在其中。
第56章 吵架了
江逸看着老汉身前的小炭炉和一应用具,眼里放出了光,“大爷,能借您的东西使使不?做好了算您的,做坏了就当我买的。”
“说不着这个。”老汉慢悠悠地把地方让出来,笑道:“有你这么个俊俏小哥在这儿待着,我这摊子上还能热闹些。”
此时,老汉并不觉得江逸真会做糖人,只当是有钱人家的小哥看着稀罕闹着玩儿。
等到江逸把烧火的小风箱一抽一拉,把装糖稀的勺子一转,老汉的眼神儿一下子就变了。
“哟,还真学过!”
江逸笑笑,可不真学过嘛,当年他们村有个走街串巷卖糖人的大爷,姓刘,孩子们最喜欢追着他,边跑边喊:“刘大爷,买个兔子糖人!”
“刘大爷,你给我做个孙猴儿的,大个儿的!”
“……”
全村的孩子几乎都买过他的糖人,最不济也拿牙膏皮换过。唯独江逸从来不买,也不换——十个牙膏皮能换一个碗呢,换了碗能用好久,换了糖人吃了就没了。
刘大爷心眼儿好,兴许是可怜他,就哄着江逸跟他学着做,做不好就挨罚,做好了就让江逸自己吃掉。
刘大爷手艺不错,也有耐心,江逸还真学到了不少东西。
后来江逸思量,当初刘大爷这样做,未尝没有给他谋条生路的意思。
可是,直到把刘大爷送走,江逸都没开口叫句“师父”,小时候是因为不懂,刘大爷也没要求,长大后懂了,反而叫不出口了。
江逸之前就发现了,老汉的摊上都是画出来的片状糖人,没有吹出来的立体的糖人,想来这手艺还没传到这里。他不介意把这事儿提前些。
看着周围一脸渴望的孩子们,江逸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他闭上眼睛,脑子里回忆了一下曾经做过不下千遍的步骤。
然后,就开始了。
江逸在手上抹了层滑石粉,舀了勺糖稀放到手里,动作明显不甚熟练。
他快速地揉搓着那团糖稀,一边揉一边慢慢寻找着曾经的感觉。等到糖稀均匀了之后,熟悉的手感也慢慢找了回来。
江逸松了口气,用嘴将糖稀一衔,一吹,原本厚实的糖稀就被吹得胀了起来。
“咦?”这是老汉的惊疑声。
“哇!”这是孩子们的惊叹声。
小宝紧紧抓着谭小山的手,紧张得小脸都红了。
苏云起也不由地挑挑眉,多了几分兴趣。
江逸悠忽着劲儿,小心地转动着手上的糖泡,同时也变换着气息大小,不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小鱼模型就出现在了江逸手里。
这时候还不太像,等到江逸又挑了些糖稀给小鱼勾上几层鳞片,又画上几笔尾鳍,那精致的样子,仿佛放到水里,下一刻就能游动起来。
江逸满意地看了一会儿,托起来给苏云起看。
没想到,周围突然爆发出一阵掌声,把江逸吓了一跳,险些把小鱼扔到地上。
他并不知道,就在他全神贯注吹糖人的时候,周围已经围了一圈人。
“小哥,可别!”老汉心疼地叫了起来,“这么好的东西!”
江逸把小鱼交到老汉手里,笑着说道:“没事儿的大爷,做多少有多少。”
“哎,没想到你这个小公子竟然真会做这个,比老头子做得好哇!”
老汉百般不舍地把小鱼还给江逸,江逸转手又递给小宝。小宝想想又给了谭小山,谭小山宝贝似的捧在手里。
一群小孩子的视线就随着那只胖肚子小鱼转移,转移,再转移。看着就怪好玩的。
江逸收起笑意,手上又忙活起来,依然是那些步骤,再一次做明显轻车熟路了许多。
这次的成品是一只小公鸡。小公鸡吹起来简单,需要点缀的东西却多。
江逸一边勾画一边跟老汉闲聊:“您老是行家,看一遍就会,以后也能给孩子们多增添些样式。”
“这可使不得!”老汉忙说,“这是小哥的手艺,即便老汉看会了也不能拿出来显摆,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老人说得严肃,江逸却忍不住笑了,“我也是跟人学来了,既然我能用,您也能用。况且我也不指着这个养家,无妨的。”
老汉显然有些被说动了,他忍不住问道:“不知小哥是……”
“俺家大嫂,不,俺家小逸是会念书的小秀才!”二牛粗生粗气地抢着说,那神态,那语气,要多自豪有多自豪。
至于二牛刚刚的口误,大海只瞪了他一眼就没再追究,谁叫他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呢!大嫂能文能“武”,多才多艺,真是长脸!
“哎哟,这么年轻的秀才,前途不可限量、不可限量啊!”
“小秀才厉害呀,不光会读书,竟然还会做这么精巧的糖人儿!”
“耕读传家久啊,将来必有大成就!”
不仅是老汉,就连周围的人也纷纷夸赞起来。
倒弄得江逸有些不好意思,他看到糖人想起了许多从前的事,还真没存什么显摆的心思。
江逸暗自叹了口气,收敛心神,又连着做了几个分给周围的孩子们,然后扔给老汉一串钱就拉着苏云起走了。
那速度快得就像逃难似的,就连老汉在后面一个劲儿喊他都没听见。
老汉抖着手,看着那串铜钱,脸上满是愧疚,“学了人家的手艺还拿人家的钱,天下再没有这样的事儿了!”
“老头儿你就别啰嗦了,给你你就拿着。”旁边一个穿着破旧的小孩举着小公鸡糖人,小大人似的说道。
“对呀,别啰嗦了!”周围的小孩们也跟着叫,显然都是他的小跟班。
老汉佯装生气地骂道:“你们这群小叫花子懂什么?成天就知道琢磨老头子的糖人。”
小孩儿知道老汉不是真嫌弃他们,于是大度地没有计较,反而提醒道:“我认识那个人,他家不缺钱,人也好,你就别多想了。”
“对呀,别多想了!”周围一群应声虫跟着重复。
老汉看着这群穿着破烂却又实在惹人喜欢的孩子,不由地露出笑脸。然而他还是忍不住问道:“那位小哥也是咱们银坊镇的?”
小叫花子点点头。
老汉“咦”了一声,纳闷道:“老汉天天在镇上待着,怎么没见过他?”
“他家里忙,又有学堂又有针线坊,听说还买了俩山头,哪有空儿去镇上?”
老汉恍然大悟——莫非是枣儿沟的江家?!
怪不得!
老汉心里踏实了些,想着此时在县里,人多眼杂的也不方便,等上完庙回了镇上,再去找江逸答谢。
老汉看了看旁边的几个孩子,用小木棍挑了些糖稀递给他们,还不放心地嘱咐道:“你们几个讨饭或者送信的时候都小心着些,别得罪了人。”
“知道了!”为首的小孩带头答应了一声,就领着一群小孩子呼啦啦地跑走了。
不过他们这回跑起来的速度明显放慢了许多,生怕把手里的糖人弄掉似的。
******
江逸一家边走边逛,收获颇丰。
三姐妹买了香扇,大山买了个剑穗儿,云舒给孩子们买了几支中号羊毫笔,大海几个也在江逸的极力怂恿下各自买了样东西。
最奇怪的是,小六竟然偷偷地买了盒胭脂。江逸发现了,拉着苏云起看,把小六臊了个大红脸。
后来转到一家木雕摊上,一直没收获的小宝拽住江逸的衣摆就不肯走了。
摊主十分有眼力地招呼:“几位看看木雕?十二生肖,保平安的。”
这些木雕刻得精致,大的有一尺多高,小的不过巴掌大小。有的保留了原木的颜色只在表面打了层蜡,有的刷着红漆,颜色细腻光亮。造型也是多种多样、灵动可爱。
江逸忍不住问:“这都是你做的?”
摊主点了点头,谦虚地说:“一些粗糙玩物,若有看上的不妨拿回去给孩子们玩玩。”
江逸却是伸出大拇指,点了个赞——民间工艺,不容小觑。
其余几人也都兴致勃勃地挑了起来,一边挑一边讨论着各种木质的优缺点,就连三个女孩都多少懂些。
江逸和摊主搭完话也加入其中。
苏云起趁他聊得兴起,状似无意地问:“有喜欢的么?你属什么?”
“我属龙,我得挑个威风八面的大龙!”江逸眼睛不离木雕,顺嘴回道。
说完江逸就反应过来被乍了,有些生气地看着苏云起,“你到底想问什么?你问啊,你敢问我就敢说!”
苏云起带着笑意说道:“我不问,我等着你说。”
江逸冷哼一声,“那你就等着吧!”腹黑什么的最讨厌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