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枣儿沟发家记-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小家伙并不放弃,一直在吭哧吭哧地努力着。
厨房里的家伙们一边干活一边拿人家取乐,连个伸出援手的都没有。
江逸把小家伙抱到怀里,逗弄道:“小黑呀小黑,你是不是又胖了?莫非是跟小宝他们住得太舒服了?”
说起来小黑熊从自下雪后就正式登堂入室,彻彻底底成了他们家一员。
因为,自从下了雪之后小黑熊越来越蔫,江逸推断小家伙应该是要冬眠了。可小宝不知道啊,就算江逸再怎么跟他讲小宝都不信。他固执地以为小黑熊是冻病了,并固执地磨着江逸把他的小伙伴挪到屋里住。
江逸被他缠得没脾气,于是让他去请示同屋的人,只要别人没意见就行。孩子们都喜欢小黑熊,怎么可能有意见?
于是,小黑熊就这样过起了它熊生中第一个冬天,一个违背本能、没有冬眠的冬天。
小黑熊闻到江逸的气味,注意力暂时从蜜罐上转移。
它伸出肉肉的鼻头去嗅江逸的脸,厚实的熊掌在江逸肩膀上啪啪地拍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亲昵,喉咙里还发出“呜呜呜呜”的声音,显然是在冲着江逸撒娇。
大伙都忍不住乐了。
小六嘴上向来没把门的,他在那一边卖力搅拌面糊一边调侃道:“这下可是见着亲妈了,刚刚怎么也爬不上去的时候可没见它叫一声!”
“去你的吧!你是它哥呀?”江逸毫不客气地反击。
“呵!小秀才也学会占人便宜了?”小六笑着说。
江逸毫不示弱地反击,“被你污染的。”
大伙听不懂“污染”这个词,却挡不住他们一起乐呵。
江逸正逗着小黑熊玩,小宝带着一身雪粒进了厨房。
“逸哥,好想你!”小宝抱着江逸的腿撒娇。
“小宝乖,逸哥也想你。”江逸笑眯眯地说。
众人默——刚刚吃饭时才见过。
“外面下雪了?”江逸把小黑熊放下来,一边给小宝拍打着一边问。
小宝乖乖地答道:“就下了一些雪粒子,很小。”
江逸和小宝说话的时候,小黑熊又颠颠地跑到灶台边够蜜罐去了。
小宝不知道罐子里是什么东西,但并不妨碍他帮自己的小伙伴一把。小宝一手掀开蜜罐的封盖,顿时清甜的气味逸满了整个屋子。
小黑熊被这香甜的味道吸引,更急了,它努力了几把还是上不去,干脆反过身来一只爪子扒着江逸的裤腿,一只爪子指向蜜罐的方向,嘴里发出急促的“呜呜”声。
“逸哥,是什么?”小宝也馋得舔了舔嘴巴。
江逸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拿出一个干净的勺子,舀了一勺喂到小宝嘴里,笑眯眯地说:“小宝尝尝。”
小宝赶紧含住,眼睛一亮,“是蜂蜜!好甜!”
小黑熊更急了,抓着江逸的衣服就要往爬。
江逸又舀了一勺,小黑熊早早地张开了小嘴巴去接。
江逸故意逗它,每当它快够到的时候,江逸就把勺子往上提一提,小黑熊缩回脖子后江逸又拿勺子引它。几次之后,小家伙终于炸毛了,“呜呜”叫着,生气地拍打江逸。
江逸赶紧把蜜塞进它嘴里。
小黑熊是个贪心鬼,吃了一勺还要第二勺。
小宝却不干了,他拉着小黑熊的爪子,一本正经地说:“小黑不可以再吃喽,逸哥要拿来做糕糕的,做了糕糕要卖钱,小宝、小宝也不吃哦!”虽然嘴上这样说,可是那双亮亮的眼睛却忍不住直往灶上瞥,小嘴巴也在一动一动地回味着甜蜜的味道。
江逸看得有趣,故意抱着手臂不说话。
小黑熊被小宝拉着,小屁股却执着地住灶台的方向拱。
小宝飞快地看了眼蜜罐,狠狠心,说:“小黑,不如咱们去外边玩吧,看不到的话就不想吃了!”可是,他的身子却不由自主地被小黑熊带着往灶边走。
江逸的心都萌化了,赶紧拿出一个大碗,大方地盛了一整碗蜜,泡上松松软软的枣糕,让小宝带着小黑熊去和小十三他们一起吃。
一人一熊高兴得“嗷嗷”乱叫。
等到把两个小家伙送走了,江逸也转身出了厨房,去前院找于大壮。
彼时于大壮正在台阶下尽职尽责地挖枣核,江逸在台阶上大爷似的一坐,居高临下地说:“你就自己招了呗!”
于大壮挠挠头,懊恼地嘟囔道:“就知道瞒不过你们……”
江逸挑挑眉,“偷的?”
于大壮支支吾吾地不说话。
江逸皮笑肉不笑地看着面前的人,认真地说道:“大壮啊,这么得来的东西,你觉得我能用?”
于大壮看着江逸阴沉的脸色,赶紧解释道:“小逸你可别生气,说起来这蜜也不算偷的,你们说的‘于老头’……他是我外公……”
江逸眉毛一挑,转头看向一旁的于婆婆。
于婆婆微笑着点点头。
“亲的?”江逸还是忍不住问道。
“我还能拿这事儿骗你不成?”于大壮有点急,生怕江逸不信他。
江逸突然就笑了,一改刚刚的高冷状态,笑眯眯地凑到于大壮跟前,小声问道:“还能再偷点不?”
“啊?”于大壮一时没反应过来。
江逸兴奋地说:“咱们要做的枣糕不少,光这些蜜可不够,不然今晚你再去一次,把二牛和小六都带上,人多还能多背些,你说是不?”
于大壮愣愣地看着他,愣愣地点了点头。
于婆婆在一旁长长地舒了口气,忍不住笑了。
第88章 赚一笔
于老头在知道蜂蜜丢了的时候,第一个怀疑的就是于家寨的人——寨子里的孩子们都知道他的蜂蜜藏在哪儿,也会像小黑熊似的时不时过来偷嘴。
但是,有一点他怎么也想不通,谁会拿十罐那么多?
要说是外人偷的吧,这重山崇岭的,谁会为了区区几罐蜂蜜费这么大劲?
说起来他还真没怀疑江逸,看人的经验告诉他江逸不是会使这种伎俩的人。
人总是这样,越想不通越闹心。
于是,于老头大半夜不睡觉,披着茅草趴在岩石后面,非要抓住这个偷蜜贼不可。
他也不想想,万一人家偷了一回就不来了,岂不是白等?
于大壮确实是打算只偷一回的,可他架不住江逸贪心啊,也因此于老头才没有白白冻上大半宿。
此时于老头正在茅草里趴着,两个眼皮直打架,身子险些冻僵。就在他又冷又困险些受不住的时候,突然听到些不寻常的动静。于老头一个激灵,瞬间清醒过来。
“就在前面,那里有个石洞,坡陡,小心些……”于大壮压低声音提醒道。
小六和二牛在后面紧紧跟着,双双点头。
于老头一愣,这声音听着耳熟,可是山上风大,离得又远,他一时也想不起是谁。
三个人又走了一小段,在放蜂蜜的山洞前停了下来,这时候他们离着于老头的藏身之处不足十米。
小六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低声说:“你们俩先搬着,我把钱给人放过去。”
于大壮拦住他,急道:“放什么钱啊,说了是自家的东西,不要钱。”
小六笑笑,“这可是我家小逸吩咐的,你拦着我没用,回去跟小逸说。”
于大壮拉着他不松手,有些生气地说:“这蜜是我外公酿的,怎么也没有拿钱买的道理,你把钱收起来,回头我——”
于大壮还没说完,于老头噌地一下跳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于大壮跟前,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个败家的崽子!有你这样的吗?帮着外人来算计自个儿家的东西!”
在场的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愣了一瞬,尤其是二牛和小六,脸上不由地带上了凝重之色——在如此近的地方藏着一个人,他们竟然没有发现!
于老头的注意力只放在于大壮身上,此时他气得直哆嗦,跳着脚骂:“你娘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就不学好,啊?从哪里交了不三不四的朋友,怎么就学会了做这等腌臜事,你也不怕伤了你娘的心!”
于大壮被骂急了,忍不住反驳道:“他们不是不三不四的朋友,他们都是小逸家的兄弟!”
于老头眉头一皱,逼问道:“小逸?哪个小逸?竟然还有个背后主事的,我看你是被人卖了还帮着人数钱呢!”
“小逸不是坏人,他是我的恩人!”于大壮梗着脖子嚷道。
爷孙俩在这吵架,小六和二牛在一旁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着实尴尬。
于老头一时间被“恩人”两个字惊到了,暗自琢磨着这傻小子是不是被骗了。
于大壮也冷静了些,解释道:“前天夜里我娘身子疼,眼看着就不好了,我当时急疯了,背着她到了枣儿沟,原本是想借辆车去镇上的,却被小逸拦了下来,让他爹给看好了。”
于大壮喘了口气,继续道:“后来想想我就一阵后怕,要是那晚我真就不管不顾到了镇上,就算这病要不了我娘的命,我们也得冻死——外公,您说,小逸算不算我的恩人?”
于老头瞪大眼睛,张口结舌地问:“你说的可是真的?”
于大壮闷闷地说:“我还能拿我娘的事骗你不成?”
于老头一把抓住于大壮的手,急道:“你娘现在怎么样了?”
说到这个,于大壮高兴了些,“说来也奇了,江叔给我娘身上按了几下,让她打了些嗝,当时我娘身子就不疼了。这两天在小逸家住着,吃得好又暖和,她竟跟个好人没两样了。”
于老头松了口气,思量了片刻,突然问道:“你说的小逸,可是先前到咱寨子上收山货的那个小秀才?”
于大壮点点头,“可不就是!”
于老头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于大壮也有些不高兴,也不管是不是有外人在场,耿直地说道:“外公,我知道你为什么不把蜜卖给小逸,不就是你心里那点子事么?都过去多长时间了,就你还记着那个做什么!”
于老头瞪眼,“国仇家恨,我能忘?”
于大壮暗地里撇撇嘴,说得还真像那么回事儿似的!
于老头继续瞪眼。
小六见俩人又有吵起来的趋势,赶紧插嘴道:“老人家,您有所不知,我家小逸用这蜜可不是光为了自己赚钱。不得不说,您这蜜是好东西,整个枣儿沟的老老小小就指着这个过个好年呢!”
他说着,把手里沉甸甸的荷包递过去,“今天这样不声不响地过来确实是我们不对,可我们也没想着白拿——您先别急,我知道您不图钱。可是,您不妨想想,于家寨上下百余口要渡过这个年关,还有来年开春青黄不接的当口,有这钱和没这钱能一样不?”
于老头黑着脸,梗着脖子不说话,对那钱更是看都不看一眼。
于大壮看不过眼,一把将荷包拿过去塞到于老头手里,瞪着眼睛嚷道:“我说老头你见好就收吧,你再固执,小心我把我娘叫来,看她怎么说你!”
大壮说完,也不管于老头的反应,对小六他们挥挥手,豪爽地说:“走,搬蜜去!”
小六和二牛忍着笑跟上。
于老头被他气憋红了脸,双手颤抖着恨不得把那钱摔到他脸上。然而,不知道是被小六的话说动了还是顾虑自家女儿,他终归是没那么做。
就这样,江逸用十两银子买了于老头的五十罐蜜,转头做成枣糕,一屉就能卖到五两,刨去红枣、面粉等原料钱以及手工费,从余文俊那儿拿到的少说也得有个四、五百两。
江逸脑海里飘着白花花的银子,光是想象着就能忍不住笑出声来。
苏云起捏了捏他的鼻子,无奈道:“明天不是要早起吗?怎么还不睡?”
江逸裹在被子里像个虫子似的卷来卷去,一边卷一边笑嘻嘻地问:“你说,我是不是有点黑心?”
不用问苏云起就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当然,他还知道怎么回答能让江逸更开心。
他学着江逸的口气,一本正经地说:“你赚的是‘黑心大皇商’的钱,这叫为民除害。”
“哈哈哈哈!对!”让余文俊好好出点血什么的,江逸想想就全身舒坦。
******
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段日子,枣儿沟上空日日夜夜弥漫着一股香香甜甜的味道。馋得附近村子的小孩们天天到枣儿沟村边上玩,运气好的还能讨些边边角角吃。
别人二十文才能买上一块的点心,枣儿沟的老老少少们算是吃了个够。当然,大伙即使再嘴馋也只是捡着掉落的边角吃,屉上完整的点心是要按斤数上交的。
枣糕蒸的时候是一屉一个,圆形,直径有半米多,一乍厚。正常情况下是出屉就切割。但是,考虑到运输与保存问题,江逸交给余文俊的时候是一屉屉整个装到扁筐里。
说起来,为了这个他们可是费了一番心思。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拿点心当贡品送给皇帝或藩王。一来运输困难,路途颠簸容易损坏;二来冷硬、发干都会影响口感。试想一下,哪样点心能长途跋涉十来天还能保持最初的松软?
然而,既然朱棣点名要,余文俊就得硬着头皮供,江逸就得绞尽脑汁想办法。
好在,最后还真让他给想出来了。他找人做了上百个直径一米左右的扁圆形的箩筐,正好是一口锅的大小,里面垫上细软的棉布(反正花的是余文俊的钱),还做了盖子防止风干。
等到枣糕从锅里起出来后,就直接放到筐里,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再去掉外面的硬皮,切成小块。
这样一来,直到上桌时枣糕依旧是松松软软的,稍微热一下就跟刚出锅时差不了多少。
就像苏云起料想的一样,朱棣要这个东西只是为了敲打他们而已,他并没抱什么希望。等到腊月十五宴请幕僚之日,连他自己都忘了还有这么一样点心。
在朱高炽的运作下,江逸家的枣糕正正经经地被端上了王府的宴会厅。
不足两岁的朱瞻基,歪歪扭扭地迈着小步子,举着一块枣糕递到了朱棣跟前,软软糯糯地说:“祖父,呲……”
朱瞻基是朱棣的嫡长孙,自然爱重。即使是平日里不苟言笑的铁血帝王在这一刻也不由地露出了笑脸。
朱棣当着一干幕僚的面,把小娃抱到腿上,毫不犹豫地把那块不知道被小家伙捏了多久的点心咬到了嘴里。
男人大多不爱甜腻,朱棣甚至做好了随便嚼两下就吞进去的准备。
没想到,他嚼了两下之后却发现并不像他想象中的甜腻难忍,反而带着股清香之味,吃到胃里也有明显的暖饱之感。
朱棣忍不住问:“这是张氏新做的点心?”这话自然是冲着朱高炽说的,张氏,是朱高炽的正妻。
朱高炽恭谨地站起来,回道:“回父王,这是蔚州余家年下送上的节礼。”他特意没有当着众人的面拆穿朱棣健忘的事实。
朱棣自己却是清楚的,朱高炽这么一说他就想起来了。更何况此时余文俊就在外厅,对于这个年轻有为并且第一个公开站在自己这边的皇商,朱棣着实有几分欣赏。
此时此刻,朱棣满意地顺着朱高炽铺的台阶往下说:“本王尝其松软鲜香如同新做时一样,猜想或许是你府上的。没成想竟是一路从蔚州送来的。德心——”
“奴婢在!”
“去,给各桌都送些。”
侍从恭敬地领命而去。
朱棣回头一看,朱高炽还在那儿躬身站着,他心里一阵熨帖,于是大手一挥,道:“你身子弱,以后这些虚礼就免了。”
“谢父王。”朱高炽恭恭敬敬地行了礼,端端正正地坐下,脸上却依旧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淡然之色。
群僚虽在品着枣糕,眼睛和脑子却一点都没闲着。这小小的一幕,不知又让多少人心里多了几分思量。
表面上,文武群臣夸得却是碟中的点心,文人细细品着,纷纷吐出“甚善”二字;武将们的评价可就直白多了,“好吃!爷们儿都不觉得腻,我家那娃子肯定也爱吃!”
内厅里的情况自然有人时刻往外边传,仅仅是一顿饭的工夫余文俊就成了众人的恭维对象。即使是那些自视甚高的文人也会主动向他打个招呼,商人们更感兴趣的则是枣糕的来历,同时探探口风,看看有无合作的可能。
一夜之间,江逸家的枣糕彻底出了名。
这一晚,可谓是各有所得。
第89章 送灶君
余文俊掏钱掏得很痛快,人还没从北平回来就让余文德先给江逸把银子送过来了。
因此,忙活了大半个月的村民们得以在小年之前拿到工钱,多给孩子们买些糖瓜吃。
为了这个,江逸决定以后不再偷偷叫余文俊“黑心商人”了——前提是他不再“勾引”苏云起。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无论是跑商的还是唱戏的都要结束一年的辛苦赶回家过年。
家里的人们也得准备起来,送灶君、扫尘、剪窗花、蒸花馍、杀猪煮肉、包饺子,这些都得赶在除夕之前做完。
腊月二十三,江逸做主厨,准备晚上送灶君的酒菜,大海和老徐头领着家里所有的孩子上了趟镇上,买了足量的贻糖和糖瓜。
他们还遇到了吹糖人的老人,回来的时候一人手上举着一个鼓鼓的糖人,非要江逸看过后才吃。幸亏天气冷,不然走这么一道早就化了。
江逸抓着糖瓜一边往碟子上摆一边跟苏云起嘟囔:“这叫糖瓜吗?一点都没有瓜样子,还黄乎乎的,也不知道甜不甜。”
苏云起拿起一个塞到他嘴,“你尝尝。”
江逸顺着说话的力道“嘎嘣”一下咬碎了,一边嚼一边含含糊糊地说:“还行吧,比我想象得好吃。”至少没有后世那种掺了各种材料的杂味,不过跟外婆做的相比还是差很多。
苏云起看嚼得两颊鼓鼓的样子,觉得可爱,想继续给他塞,却被江逸偏开头躲过去了。
“不吃了,味道还行,却不够酥,卖相也不好,改天我自己做。”
苏云起看看江逸的脸,又看看手里的糖瓜,有些遗憾地放了回去,顺口问道:“这个你也会做?”
“那是!”江逸骄傲地抬起小下巴。
苏云起凑到他耳边,嘴唇似有似无地蹭过他脸颊,暧昧地说:“媳妇儿真是贤惠。”
“去你的吧!”江逸佯装生气地踹了他一脚,回过头来自己却忍不住笑了。
夕阳射进木窗,微光中,江逸带着笑意的侧脸变得愈加柔和。
苏云起被他的小模样勾得不行,伸出爪子就要去环他的腰。
江逸拿胳膊肘顶他,十分嫌弃地说:“一边去,不帮忙就算了,还在这儿捣乱。”
苏云起固执地掐住人家劲瘦的小腰,瞟了眼满桌子贡品,豪爽地说:“你说吧,要我做什么?”
“去把屋顶扫扫,还有院子。”江逸随意指派道。
“有大海他们。”
“那你就去喂驴喂马。”
“大山在喂。”
“那就去听我爹说说今晚的安排。”
“小叔在,我怎么好打扰?”
“那——”
“小逸……媳妇儿……”苏云起突然从背后贴住江逸,下巴重重地搁在他的肩上。
江逸看出苏云起有事儿,因此也没计较他的称呼,“怎么了?”江逸放柔声音,扭头问道。
“我打算去北边一趟,明天出发。”苏云起不甚平静地说。
江逸登时愣住了,半晌,才问道:“怎么这么突然?”
苏云起紧紧抱着他,不说话。
其实这件事他们早就商量过,只是后来出了朱棣这边的事就给耽搁了。江逸忘到了脑袋后面,可是苏云起却没忘,他不仅没忘,还一直在做着准备。
江逸低着头,紧紧抓着环在自己腰上的手,轻声问道:“你……怎么走?带谁去?”
“我和大山、小川骑快马走飞狐道,先到宣府,再从大宁进辽东。”
江逸突然有些生气,他都计划好了,现在才说!
即使看不到江逸的脸,苏云起也准确地感受到自家伴侣的糟糕情绪。
他把人往怀里拢了拢,低声下气地哄道:“别生气,好么?我这次去就是探探路,除夕前回来。”
江逸撇了撇嘴,十分怀疑地说:“你回得来吗?”
苏云起刮刮他的鼻子,故意玩笑道:“说的什么话?还咒你夫君回不来么?”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江逸赶紧转过身子,看着苏云起的脸,解释道,“我是说路途遥远,又是异族之地,能赶得回来么?”
苏云起郑重地点点头,保证道:“我一定赶回来。”
江逸还是有些不高兴,“年后去不也一样吗?”
苏云起低头亲了亲他的额头,耐心地解释道:“现在南北关系紧张,各个关卡都查得严,咱们想谋的事又不小,更得做好万全的准备。过年这段时间两边休战,守关的兵士也比往日松懈一些,正方便我们行事。”
江逸非常想任性地说你不许去,我不让你去,可是,他是个爷们儿,苏云起也是,他知道一个爷们儿该做的事,也理解一个爷们儿想做的事。所以,他不能拦着苏云起,即使是因为担心,即使是因为……爱。
江逸深深地叹地口气,双臂环着苏云起的腰,把脸埋在他的怀里,悄悄地,湿了眼眶。
苏云起抚着他的脑袋,抬头看向屋顶的横梁,不让任何人看到自己发红的眼。
******
月亮升起来后,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