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之上门女婿-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罢了,你跟哥哥都是有主张的,我就跟着嘻嘻哈哈得嘞。吃饭罢,这虾滑真不错~”
  “微臣不敢!”
  “我说吃饭,堂哥。”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的章节被锁了,真的很抱歉,我去研究下怎么改正才能让它解锁哈


第15章 新年
  进了腊月,天气越来越冷了,窗外飘着鹅毛大的雪花,不一会儿地上就铺了薄薄的一层,张经纬在厨房支了个小石磨,泡好了豆子用手推着磨豆浆,伙计小虎手脚麻利,帮着在旁边续豆子,忙了会儿,有些支支吾吾的问道:“老板,这个豆腐也不难做,您不怕别家也学了去?”
  张经纬听他一讲,不由得一笑,随即说道:“这倒不担心,豆腐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咱们自己做也费时费工,我正想着那天找上几家愿意做的,教教他们,也算是一门营生,咱们店里直接买来也省点时间。”
  小虎听闻,惊喜道:“真的吗,老板?”
  “我哪里有说话不算数的时候。怎么?你们家有这意思?”
  小虎摸摸头,不好意思的说道:“啊,我娘亲闲在家里,想这个小营生试试,老板要是不嫌弃,能不能…额”
  “哈哈,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也不到饭点,要不请你家母和左邻右舍想学的都来看看?”
  “真的吗?!谢谢老板!”小虎惊喜道,在围裙上擦擦手就兴奋地跑回去喊人。
  不一会儿,后厨的小石磨就为了好几个大妈,挤着向前要看个究竟,张经纬只得轻咳一声,说道:“各位街坊不要着急,我们家包教包会哈~”
  “那这要学费吗?”左边的一个大妈问出来
  “这当然不要钱~和盛记多靠各位乡邻街坊照顾,这豆腐的方子又不算什么难事,自然是免费学,大家会做了就可以开店直接卖,只不过到时候还希望给我这小店一点优惠哈各位。”
  “张老板真是个好人呐~”“没错没错!”“谢谢老板!”
  “客气了各位!”张经纬赶紧拱手还礼,说:“这做豆腐不难,就是磨好豆浆之后点卤需要控制时候和用量,我这里给大家配好了比例,只管跟着写好的比例调配,就没有什么问题~至于这豆干豆皮,大家有时间了来看看,也就会了。”
  不少大妈仔细听着,眼睛紧紧盯着石磨,还在手心里比划。
  几个心细的看了一次也学个七七八八,不一会儿豆腐成型,张经纬一人送了一碗热豆腐,配上酱油汤,众人尝了更是不停感谢。
  送走了大妈们,张经纬来到柜上,周可意正拨拉着算盘记账,嘴里念念有词,两只手露在袖子外边,被门口的冷风吹得又红又糙,还不时得吸下鼻涕,鼻尖都有些红红的,张经纬见状赶紧上前捂住周可意的手,“歇会儿再算,要不晚上算?这大冷天的,疼不疼额?”张经纬有些心疼,心里责怪自己没注意着门口漏风,怕是跑堂的伙计都比自己老婆少受些冷。
  “这有什么~自己生意当然得上心呢~相公,我不冷,这都快算好了,咱们进了腊月挣了有一两多银子呢!”周可意忙回应道,眼里亮晶晶的说着自家的账目。
  张经纬笑道:“老婆真能干!”说着低头吻上周可意的脖颈。
  “别…”周可意脸色一红,忙推开周可意,佯怒到:“大庭广众的…”
  “哈哈,咱们都成亲了呢~明日腊月二十三了,咱们是不是得放年假,家里过年总得准备准备,嗯?”张经纬不懂这里过年的风俗,只得试探问道。
  “嗯嗯,也差不多了,别的店里都要撑到二十七八才关门,咱们自己做主,我都听相公的。”
  “都听我的?那~亲我一下,亲这里”张经纬坏笑的指了指自己的嘴唇,周可意脸色微红,说道:“我去后厨看看…”转身就走。
  想着第二天就要歇业,张经纬从账上支了五钱银子(一钱五百个铜板),下午就做了一大桌饭菜,犒劳了店里的几个伙计,又发了红包,各个伙计哪里见过这么大方的东家,他们一个月工钱不过五百文钱,这一下子就得了一次月钱银子的红包,自然个个十分感激,忙说着些吉祥话。
  收拾好店里,张经纬和周可意就早早回了家。
  临近年下,有不少东西需要准备,见张经纬一头雾水,周可意解释道:“咱们家里没有什么亲戚,准备些各色贡品祭祖,再买点果子点心送给街坊村长啥的也就行了,不用他们家似的这样麻烦。”张经纬不由得松一口气,记得小时候过年总得屯下来不少东西,好多吃到出了正月还没吃完,听周可意一讲,自家少了这些步骤,自然放松不少。
  话虽如此,该准备的还是得一样不落地收拾妥当,过了二十三,王家村的人都爱去旁边的白庄赶集,这集市会热热闹闹的办四五天,供村里的村民置办年货。一大早,张经纬和周可意收拾妥当就出门,买些家里需要的年画,春联,祭祖用的香料,点心,还有各色吃食,村里东西便宜,两人提了满满四大篮子东西,才花了不到五百文钱。张经纬还买了个小绵羊羔,雪白可爱,想着等它长大了还能薅羊毛,产羊奶,就讨讨价带回了家。
  过年用的东西讲究多,张经纬不敢胡乱插手,只得由着周可意一人忙活,自己就打扫房子做做饭,日子平淡倒也过的挺快,眨眼到了三十儿。
  按这里的风俗,年夜饭饺子,鸡鸭鱼肉得样样不少,还得有几道甜食,带个好兆头。周可意忙活的好几天,张经纬主动揽活要准备着年夜饭,自信满满。
  家里就是三个人,他打算多做几样菜,菜量减少,尝尝新鲜。周可意和周大娘都爱酸甜口的吃食,张经纬心里盘算着菜谱,又看了看原材料,心里打算,八道大菜加两种馅儿的水饺,凑个十全十美,也算个好兆头。
  糖醋里脊、蘑菇炖鸡、脆皮烤鸭、红烧鱼、地三鲜、八宝饭、拔丝地瓜、醋溜丸子、上汤白菜、排骨煨藕汤,再加上白菜猪肉和鱼肉的水饺,着实花了张经纬不少心思。张经纬买了点儿菠菜,这都是菜农秋天囤到地窖的,价格很高。菠菜煮熟捣碎活进面里,个个水饺带点儿绿色的褶儿,跟翡翠似的好看。鱼肉饺子打馅儿的时候加进了一大碗熬制好的高汤,花椒葱姜祛除了腥味儿,尝起来只觉得鲜嫩多汁。
  周可意见张经纬变戏法似的在厨房里忙活了大半天,端出来不少新鲜菜色,十分惊喜。“相公,这都是你做的?!闻着可真香!”“可意,快过来尝尝,这拔丝地瓜你一定爱吃。”说着张经纬要下筷子喂给周可意,“周可意忙推脱:“这哪儿行~还是等娘亲一起吃。”
  张经纬听罢,觉着也是,放下筷子开始收拾餐桌。
  不少人家已经开始放鞭炮准备祭祖了,张经纬也加快速度,在满是雪花的院子了摆好饺子香炉,喊周可意出来,放了鞭炮,冲着堂屋里摆好的排位磕了几个头,张经纬这跪拜的真心实意,虽然不是拜的张家的祖先,还是心想着:“感谢各位列祖列宗,保佑我大难不死还有个好媳妇儿。”
  周可意磕了头站起来,见张经纬还跪在那里念念有词,只得过去拽他起来“怎么啦相公?”
  “没啥,这不是感谢老祖宗给了我个好媳妇儿嘛~”
  “相公当着老祖宗的面儿还乱说话。”周可意忙说道
  “又没说假话,怎么也不行了。”张经纬起身环抱住周可意,吻在他的耳廓,轻声说道,院子里很凉,周可意的耳朵冻得有点红,张经纬嘴唇中喷出的热气让周可意觉着一阵酥麻,脸色不由得发红,他赶紧推开张经纬:“别…吃饭呢相公~”
  张经纬请薛木匠新打的桌子高度很合适,周大娘坐着轮椅正好够到桌子,不觉劳累,周可意给周母布菜,周母很喜欢糖醋里脊,吃了好几块,还吃了几个饺子,听周可意说都是张经纬操办的年夜饭,对自家女婿更喜欢了,不由得握住张经纬的手,嘴里嗯嗯啊啊的表达着满意。
  吃完饭,周母回屋歇息了,张经纬和周可意还要守夜,之前就周可意一人的时候周家也没这规矩,只是今年不一样了,家里有个爷们儿,老祖宗的规矩还是得捡起来的。张经纬也准备了不少瓜子零嘴儿,在堂屋八仙桌上摆了几盘,周可意有些怕冷,穿着新做的棉袄还是抽鼻涕,张经纬赶紧去点了炭盆,周可意见他忙活,忙拦住,说:“相公,我不冷,别浪费炭了,这都不便宜呢。”“买了不就是用的,还能让自家媳妇儿挨冻不成。”说着张经纬又起身去厨房拿了个黄铜手炉,做工不算精细,但是里边埋了草木灰和银霜炭,用起来不呛又保暖。张经纬把周可意冻得通红的手捂在手炉上,自己的手握着他冰凉的手指,问道:“好点儿吗?穿的不少呢,怎么手这么凉。”
  “我不冷了相公,手有点麻麻的,一点都不冷了。”周可意赶忙说道,心里也不由得暖暖的。
  “嗯,不冷就好。”说完,张经纬从怀里拿出一小罐脂膏拧开。
  “相公,你拿它做什么?!这…堂屋里…这…。”周可意以为是干那事用的香膏,看起来一样的油润滑腻,不由得面红耳赤。
  “小脑袋里想什么呢~这是我买来擦手的,店里的伙计都说这蛇油膏擦擦手,这手上的小口子就好的快些。”张经纬哈哈笑了两声,拉过周可意的手,从小罐子里挖出了一块,仔仔细细的给他涂好,又按摩吸收。
  “我…我没见过…”周可意听罢红这个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好啦,可别沾水啦。”张经纬给他涂好,把蛇油膏放进周可意的衣襟里,又说道:“都怪我不够努力,老婆大人都不满足了呢。”
  “哪有!”周可意面色通红地说道。
  张经纬赶忙安慰:“哈哈哈,一说就脸红,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给你剥瓜子吃。”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了,瑞雪兆丰年,明年许是个好年头。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支持


第16章 改方子
  开门这天白雪纷飞,好似故作飞花。紫河两岸积雪未消,却也有赶着天南海北做生意的赶着车马从老龙马码头附近的官道出城,和盛记初五就开张了,人来人往的,生意不难做。
  张经纬两人来店里很早,他买了张大红纸,让周可意写了几个字,“今日上新!暖胃羊肉汤,麻酱火烧,八宝饭,咸鸭蛋,小菜不限量。欢迎新老顾客品尝!”天没亮就贴在大门口的布告板上。
  周可意学会了八宝饭,赶紧生火下米煮粥,别家早上也有卖粥的,只不过和盛记的八宝饭真材实料,用了各色粮食,还给了足足一大汤匙的红糖,一碗下去,暖和又管饱,张经纬则开始切羊肉,劈骨头,他找村里的屠户买了只小山羊,收拾干净,剩下些肋骨和羊腿,就熬羊肉汤,放足了胡椒生姜,不显膻气,再放上特制的油泼辣子,一大碗下去,浑身发暖。那麻酱火烧用了自家磨的芝麻酱,再裹上一层炒熟的芝麻,外酥里软,喷香扑鼻,大早上的,店里就有不少赶路的客人。“老板,给我包上五个火烧,路上吃!”“我也来两个,再要几个鸭蛋!”“好嘞好嘞!稍等!”
  一早上卖出去一大锅羊肉汤和八宝饭,麻酱火烧三百多个,店里客人走得差不多了,周可意在柜台数了数早上收的铜板,足足有五钱银子!周可意面露喜色,刚想给擦桌子的张经纬说,就见门口的棉帘子被掀开,那个叫青松的伙计浑身冷气走了进来,张口说道:“张夫人打扰了,张先生在吗?”周可意忙喊张经纬,“相公,来人了!”
  张经纬擦了擦手,见只有青松一人来,不由松了口气,说道:“原来是青松先生,快快请坐,小虎!上茶!”
  “不必了张先生,这是主子让我转交给张先生的信,先生务必仔细看看,青松还会前来,希望到时就有个答复。”青松说罢递给张经纬一个密封好的信封,张经纬接过,谢过青松,待他走后,直接打开,这是白穆青的手书,还有工机局的□□配方,这可是机密,这个白大人还算是用人不疑。
  张经纬读了信件,主要是催自己赶紧着手改良配方,造□□,在末尾处附上了林神医三月初一要到江州城坐诊的消息,张经纬心想果然二人关系匪浅,只是不知道这个林神医到底是什么来头…
  拿起那张工机局的方子,扫过一眼,张经纬就发现了问题所在,这黑□□的主要配料是硝石,木炭和硫磺,配方里三者比例直接一比一比一,这只能是冒烟熏熏家里的毒虫,真打起仗来真是够呛,张经纬记下这个问题,又看了看硝石的来源,硫磺木炭还好说,这硝石的制备需要专门的设备,效果差也可能是硝石提纯不够的问题,看完方子,张经纬记在心里,立即进厨房点火烧了这两张信纸。
  到了中午,客人渐渐增多,不少都是奔着火锅来的,有早上就来过的客人喊道:“老板!你家的油泼辣子真不错,给一碗当蘸料吃罢!”
  “好嘞!就来!”
  不少客人好奇,也点了一碟油泼辣子当蘸料,纷纷尝罢赞不绝口。
  “老板!这中午有没有什么新菜啊?我听说可是有不少家大酒楼都上了这火锅了呢。”有客人好心给张经纬提醒。
  “哈哈,不瞒老主顾,今天上了新菜,酸辣汤,糖醋里脊,羊肉火锅,还有芸豆蜜糕,各位点几样尝尝?”
  “那还说啥,赶紧上菜罢!”那客人豪爽大方,直接点单。
  也有客人问道:“老板,还有羊肉汤吗?火烧也来点!”
  张经纬故作愧疚,说道:“真对不住了,这羊肉汤靠时候,得熬半宿,这不早上卖完就没了,要不您明儿一早来,准有!”
  “行吧!那张老板明儿可得留好座哈!”
  这种饥饿营销限时供应的游戏张经纬可经历太多了,多多不一定宜善,有客人就喜欢这种稀缺感!
  也有不少赶路的客人来店里吃饭,点了鱼肉饺子,酸辣汤,那饺子皮自然是翡翠饺子的模样,吸引了不少客人要点一盘尝尝新鲜。
  店里伙计都是顶用的,张经纬也雇了个厨子,是伙计小虎的表哥,看着憨厚老实,张经纬放心教他做菜,罢了跟周可意交代几句,就出门去了白府。
  老管家亲自迎他进门,也不多嘴问询,只是引他进了议事厅。
  议事厅内已有三人,均是仪表堂堂,白穆青已经气势逼人,坐在主座的那位更胜一筹,少了煞气却更显得贵气,静湖流深。见张经纬进来,三人放下茶杯,张经纬行礼,也只倒:“草民拜见白大人。”白穆青道:“张先生请起,可是有什么困难?”说罢盯着张经纬看了一眼,眼神晦涩不明。
  张经纬也不管这些,只管说道:“小人仔细拜读了大人的信件,对着黑□□也有些想法,便赶紧来向大人说明情况。”
  听张经纬这样说道,那个之前见过的元公子兴奋地站起来,说道:“真的?赶紧说来听听!”
  “琛儿,不得无礼!”主座那位开口道,“穆青,还不叫人准备纸笔。”
  “大公子有所不知,这位张先生不会写字,我看还是听他直接说,我来代笔吧。”白大人听张经纬说完倒是十分淡定,从容的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摊开白纸,提笔准备写字。
  张经纬倒是不慌不忙,隐隐约约猜到这几位的身份,便直接说道:“两个问题,第一,这方子里硝石有问题,硝石的纯度不高,可能混有芒硝,造出来的□□自然质量不好,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制备好的硝石进行检验,提高纯度即可,草民不才,知道些小伎俩,可以一试。第二,这□□配料的比例有问题,最佳比例应该在硝石占七成五,硫磺占一成,木炭占一成五,如此才能发挥□□的威力。还有个小问题,这□□要是用在枪炮上,还是用块状的比较好,粉末状的不安全也容易受潮。”
  张经纬说完,除了白大人低头猛记,那两人已经有些惊呆,还是大公子开口道:“张先生果然聪颖过人,只是不知道,先生如何得知这最佳比例和检验方法的呢?”
  张经纬早有准备,哈哈一笑,道:“草民来自塞外,看过几本讲着奇闻异术的杂书,真真假假还不曾分辨,可这手里也没有材料,无法替大人们直接实验了。”
  那大公子思索一下,直接开口:“原是这样,正好这白府里有些材料,不妨请张先生一试,我等也开开眼界。”
  MMP…。张经纬暗骂一句,不能找个专业的来嘛!老子还有一家子人呢啊喂!这□□虽说纯度不高,一不小心爆炸了也是人命关天的事儿,这当官的怎么就…这么…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支持哦~么么


第17章 实验
  张经纬无法推辞,只得答应下来,便说:“能为大人效劳,草民荣幸之极,只是今日这天色已晚,恐怕…”
  白大人开口道:“这倒无所谓,张先生不妨在我府上留宿一晚,明日也好实验,不知张先生意下如何?”
  张经纬听得心中百万羊驼奔腾,唾骂了官僚主义一万遍…面上不露声色,说道:“白大人盛情难却,草民也不能不识抬举,只是拙荆今晚还要回家,实在是放心不下,这个…”
  “先生不必为难,自会有人去通知张夫人,张先生安心住下便是。”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张经纬只得拱手道谢。
  周可意见日落西山也不见张经纬回来,心里十分焦急又不知如何是好,算好了账目,查看了店里,也不见门外有啥动静,正等的焦急,有个小厮跑进店里,说那白大人留自家相公住了下来,见他手里有相公常带的香囊,心里虽有些不放心,还是回家去了,第二天再赶回来开张做生意。
  张经纬第二天天一亮就醒了,自有小厮引他来到白府的后山,那里有个小草屋,屋里有几个工匠正在提炼原料,张经纬赶紧过去,打声招呼,要了一份硝石查看,他先从锅炉里夹出一块烧的通红的木炭,把那粗炼的硝石粉放上去,那粉末直接熔化,后又烧干成干粉,根本不具有硝石的助燃性,张经纬立刻确定了这对原料提炼的根本不是硝石,而可能是芒硝。他又查看了硫磺,看上去色泽鲜黄,闻过还有刺鼻气味,应该是没有大碍,如此说来,问题就出在这硝石上。
  还没来得及仔细问过这几位工匠如何提取的这等粗劣的硝石,白穆青和那两人就来到草屋,张经纬只得向前行礼,说了下自己的发现,那白穆青不置可否,只和那二人对视了一会儿,便说道:“那不知张先生有何方法可以快速制备这硝石呢?”
  张经纬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有两种方法,一是从人或者牲畜的粪便中提取,这种费时费工,但是原料易得;二是找寻硝石矿,但是恐怕要费些时日。建议先从这粪便里提取部分,以供实验□□,白大人要是心有余力,不妨抓紧时间派人寻找硝石矿,以备不时之需。”
  “嗯,先生说的有道理,只是不知先生如何确定这硝石就是我们需要的那种呢?”
  “这个说来简单,硝石溶于水,但是具有很强的助燃性,把硝石粉洒在热炭上,起火的就是真硝石,不能起火的就不是。”
  那两位公子相视一笑,不由得点头。
  张经纬见他们没有意见,又说道:“不知府里有没有猪圈什么的,要是有的话,今日这□□就能成了,还请带路,让张某去瞧瞧。”
  白穆青听罢自然十分高兴,忙让管家带着张经纬去养猪的后院。
  那地方肮脏,几个公子自是不会前来,张经纬不怕这些,亲自挖了不少猪圈角落里结白霜的土,放进篮子里又回了小草屋,他把那些土放进铁锅,加了不少水,搅拌成泥汤,又赶紧过滤出液体,那滤液蒸发结晶,在锅底留下白白的一层,张经纬把它们挂下来收集好,见木屋里有些明矾,便让工匠帮忙,准备了新的铁锅,加了开水,明矾和萝卜片一同和那白色晶体熬煮,过后再次析出结晶,张经纬去了一些晶体洒在热炭上,刚刚还将灭未灭的炭火一下子冒出炽热的火焰,张经纬笑道:“成了!”感谢高中化学课!
  不敢耽误时间,张经纬让工匠秤好相应比例的硝石,硫磺和木炭,把三者混合均匀放在一个铁皮薄筒里,穿上一根占了麻油的棉线,用火折子点燃棉线,赶紧跑开。
  那两位公子和白大人站的远远地看那棉线上的火苗不断地逼近铁筒,面色凝重,张经纬倒是面色轻松,跟几个工匠站在另一侧观察,棉线全烧完了,把火苗引进铁筒里,大约过了两秒钟,那铁筒“嘭”地一声炸开了,周围的人能看见爆炸产生的红色的火球,那铁筒成了碎片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只留下地上的大坑,灰黑一片。
  那个小公子高兴地大跳起来,大喊着:“成了!哥哥!你看!”
  那位大公子不由得扶额,淡定地拉住自家傻弟弟的手,声音中带着微微的激动说道:“琛儿!稳住!没个大人样子!”
  过后又侧身对白穆青说道:“这张经纬还真是个人才,穆青,这次多亏有你。”
  白穆青赶紧拱手道:“微臣不敢!为殿下分忧是微臣的职责。”
  那个大公子哈哈一笑,拍了怕白穆青的肩膀,笑道:“你呀,就是太重这些虚礼。”
  张经纬见这次顺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