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人都爱容氏子[穿书]-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容连见状,遂不再多言,自发回屋继续读书。
  翌日,天公作美,阳光普照。
  沈谊亲自引秦恪等人,至城郊玻璃窑炉。容奚与胡玉林早已于外等候。
  见车马至,容奚迎光抬首望去,恰与秦恪目光对上。
  两人怔愣几息,均移开目光。
  待沈谊眼神示意,容奚与胡玉林向官员们行礼。
  此次工部派遣数人至濛山讨教经验,工部侍郎程皓就在其中。
  他自小热衷造器,不愿读书。经家中长辈教育之后,便只能割舍爱好,投入学业。
  后科举入仕,他凭借自身能力,跻身工部官吏之列。
  此次濛山之行,他本不应前来,索性软磨硬泡,工部尚书杨千牧只好将名额予他。
  “郡王,此处便是窑炉。”沈谊在旁解说。
  秦恪冷淡颔首,后目光看向容奚,“既容小郎君在此,便由你替我等释明玻璃制法,如何?”
  一书吏备好纸笔,于旁记述。
  郡王发话,其余人自然不敢反驳,只在心中困惑,为何郡王会与一匠人相识。
  他们以为,容奚乃匠人之辈。
  容奚神色坦然,未见丝毫紧张之态,引众人入内,腹稿早已备好,如今信口拈来,语调平和,逻辑顺畅。
  秦恪与他并肩而行,其余数众坠二人身后,认真听讲。
  “容小郎君才思敏捷,巧技如夺天工,可造福天下百姓。若令尊知晓,定甚慰。”
  解惑完毕,秦恪忽开口赞道。
  包括容奚在内,其余众人皆有些莫名。
  谁人不知秦郡王乃冷面阎罗?如今却对一小匠人如此礼遇,并大加赞赏,实在令人困惑。
  他们皆为朝廷重臣,不闻流言蜚语,故未曾想到容奚乃容尚书之子。
  “郡王谬赞。”容奚双眸微弯,唇红齿白,“百姓之福,亦是某之福。”
  “甚善。”秦恪眸光落于他面颊之上,复杂难辨。
  玻璃窑炉参观完毕,姜氏铁铺亦受造访。
  书吏详细记于纸上,只待回京后研究。
  不论如何,容、胡、姜三人,定会受朝廷嘉奖。
  及未时,众人即将归衙。
  “容小郎君,”秦恪忽止住容奚去路,当着众人之面,“我尚有不解之处,可否请你单独为我解惑?”
  容奚微讶,却道:“郡王言重,奚自当尽力。”
  二人相携离去,往临溪方向。
  人群中,陈川谷不禁翻了个白眼,秦某人竟抛下自己,要去吃独食!
  秋日,草枯花零,落叶纷飞。
  容奚与秦恪并肩而行,气氛沉闷,唯余马蹄声响。
  “就这罢。”秦恪忽驻足启口道。
  容奚仰首瞧他,知他单独寻自己,必非解惑,而是另有其事。
  “昨日你言不擅马术,我教你。”秦恪眸色浅淡,长睫低垂,注视面前的少年郎君。
  容奚忽笑道:“为何?”
  他们身份悬殊,志向迥异,本应毫无交集,皆互为过客。然昨夜赠马,今日传授马术,堂堂秦郡王有这么闲?
  “你可知,你信中所言马蹄铁,于魏国而言,是何等功绩?”秦恪认真问道。
  原是因此。
  容奚心中遂明,笑道:“我定尽力学习马术。”
  赤色神骏陡然喷出鼻息,似不欲让旁人靠近。
  秦恪抚摸马首,须臾,赤色神骏安静下来,瞅一眼容奚,蹄足动了动。
  容奚见它足底已钉上蹄铁,微微一笑。
  “它名为赤焰。”秦恪伸出手掌,作势邀请,“来。”
  赤焰大眼睛瞥一眼容奚,似鄙视于他。容奚颇觉有趣,绽开一抹笑容,问:“它若欺负我,该如何?”
  秦恪轻笑,“有我在。”
  得他承诺,容奚慢悠悠上马。他并非不会马术,毕竟前世亦去过几次跑马场。
  然那些马俱温顺乖巧,即便有教练陪同,他也只能驱使马儿散步,真要尽情奔跑起来,断不行。
  见他非丝毫不会,秦恪眸中含笑,仔细授他马术。他神色冷峻,语调淡漠,看似不易接近,若是旁人,定忐忑不安,唯恐自己做错什么。
  容奚却听得极为认真,清楚记下他所言。
  “你试试。”将马术一股脑儿传递过去,秦恪说道。
  他非良师,容奚却天资聪颖。他依言驱使赤焰,好在赤焰给他面子,缓缓抬足前行。
  渐入佳境,容奚夹紧马腹,手握缰绳,回首看一眼秦恪。男人长身玉立,橘轮与他并肩,微风吹拂而过,他衣袍翩跹,好似在发光。
  赤焰围绕秦恪奔跑起来,马蹄声于旷野清晰入耳。
  容奚渐渐沉醉于奔跑的快意中,神情兴奋至极。
  与平日气质迥异,略显几分孩子气。
  不过半刻,赤焰渐缓,至秦恪面前停下,蹭蹭他的肩膀。秦恪赞它一句,它尾巴摇了几摇。
  容奚缓缓下马,脸颊因跑马而泛起红晕,如白玉飘红,秀色迷人。
  “多谢肆之兄。”他诚挚感激。
  秦恪定目注视他须臾,复于襟内取出一物,递至容奚面前。
  “此荷包是否为你所有?”
  荷包陈旧,上绣一兔,白色毛发纤毫毕现,憨态可掬,极为可爱。
  除绣工不俗外,毫无奇特之处。
  容奚却仿佛如遭雷击。不是他自己,而是一股极陌生的情绪,自脑海深处,蓦然迸发,其中酸涩苦乐,混乱复杂,令他几欲落泪。
  少年神情大恸,眼眶通红,悉数落于秦恪眼中。
  他并未打扰,只静待容奚平复情绪。
  须臾,酸楚之意渐渐消散,脑中记忆闪现,容奚平静下来,双眸微弯,笑着接过荷包,慎重藏于衣襟内。
  “我弄丢了它,本以为再也见不到。”少年似强颜欢笑,观之颇显可怜,“肆之兄此番恩情,奚无以为报。”
  心脏处微微一刺,转瞬即逝。秦恪眉心若蹙,此种感觉,甚是奇怪。
  他有意忽略,神情淡淡,“你之功绩,已算报答。”
  容奚忽绽放笑颜,“我亦有礼送予肆之兄,肆之兄可愿同往寒舍观之?”
  “荣幸之至。”秦恪未及思索,便利落上马,向容奚伸手。
  手极修长,掌心指腹遍布薄茧。容奚无丝毫犹豫,与他交握。
  少年之手,温热软乎,触之细腻如暖玉,秦恪长睫微垂,手臂使力,轻易将容奚拉至身后。
  “抱紧了。”男人清冽嗓音随风吹拂耳际,磁性好听,容奚耳朵微动。
  他双臂环住秦恪腰腹,松松的,未多触及秦恪身体。
  然,赤焰陡然加速,他情急之下,紧紧抱住秦恪,半张脸俱贴在男人背上。
  淡淡冷香,幽然入鼻。
  赤焰速度极快,不过须臾,二人便至容宅。
  容奚嘱咐刘和将白马牵出,与赤焰一同玩耍,自己则领秦恪去往书房。
  昨夜天色黑沉,玻璃之益尚不明显。现观之,确实通透明亮,采光充足。
  秦恪心中思量,回京前,当采购一些玻璃,将府中纸窗换下。
  “肆之兄,”容奚从木匣中取出一圆筒状器物,笑意满满,“随我来。”
  两人复出容宅,一人一骑,并行至旷野处。
  容奚下马,问秦恪:“听闻习武之人耳聪目明,肆之兄立于此地,可看清山上之物?”
  他们此时距山丘颇远,除凋零树木聚集,便再看不清其它。
  秦恪不知其意,却认真回道:“除树木丛生,看不甚清。”
  容奚笑,将望远镜置于眼前,忽道:“借我手中之物,可看清树上鸟巢。”
  如此神奇?
  秦恪自诩目力不俗,连他都看不清树上是否存在鸟巢,仅凭这圆筒之物,便能看清?
  见他神色有异,容奚将望远镜交于他手,“你透过此镜瞧瞧。”
  秦恪依言置望远镜于眼前,当真看到远山树上的鸟巢,心中极为震撼,换目观看许久,方放下望远镜,眉眼俱生光芒。
  “容大郎,”他眸色极深,声线极沉,“你究竟,还有多少天才之思?”
  “你可知,此物之功绩?”
  容奚微微一笑,“那你可知,我为何送予你?”
  少年目光诚挚,气度悠然,似这般神奇之物,于他而言,不过清风明月,不过江河入海,无甚稀奇。
  “魏国疆土,由将士浴血奋战,拼尽全力守护,我之功绩,怎堪与你们相比?”
  少年肺腑之言,令秦恪心脏乍然砰动,心跳强烈,几欲冲出胸腔。
  他手握望远镜,眸光震颤不已。
  良久方歇,蓦然展颜道:“你可有想要之物?”
  秦恪以为,一匹马,一些朝廷的赏赐,根本不足以衡量容奚之功。
  他亲历战场无数,深知望远镜之能。正因如此,他才想给予容奚更多。
  容奚愣住,他想要什么?或许连他自己也未知。
  “并无,只求平安喜乐,一生顺遂便可。”
  如此,便是最大的幸运。
  秦恪深深看他一眼,“若你想,我定保你此生无虞。”
  只要他活着一天,容大郎便由他保护。
  “此物名为望远镜,若于你有用,我可将制法写下。”容奚知晓望远镜于战事有利,一个定当不够。
  若此物被归为军事用品,交予秦恪再合适不过。
  秦恪并未拒绝,他心中暗赞容奚之慷慨豁达,道:“大郎情谊,恪铭记于心。”
  言毕,两人忽相视一笑。
  及申时,二人归宅,恰与容连撞上。
  容连曾于盛京见过秦恪几回,秦恪之容,常人难忘之。故见到秦恪出现容宅,容连极为震惊,怔愣之后,忙郑重行礼。
  “容二郎不必多礼。”对待旁人,秦恪稍显冷淡。
  然于容连而言,秦郡王如此,已算温和之态。
  阿兄怎会与秦郡王相识?且看似竟极为熟稔。
  贵客至宅,容奚着容连作陪,自己于灶房烹调晚膳。
  容连与秦恪坐于正堂,气氛极为冷凝。
  良久,容连壮胆问道:“敢问郡王寻阿兄何事?”
  他担心是因梁司文之事。
  因梁司文,秦恪对容连有些印象,但也只是模糊印象而已,如今细观之,见其容貌气度确实不俗,可堪为友。
  “圣上听闻玻璃一事,令我领工部数人至此学习技艺,大郎为首创之人,我自要寻他。”
  他避重就轻,容连并未听出,只觉正应如此。
  阿兄技艺造福千秋,如今入圣上之眼,他实在替阿兄感到高兴。
  话题毕,堂内又陷入沉寂。
  一人神情冷峻,不喜言辞。一人沉默寡言,且为秦某人气势所慑,不敢多言。
  见容连微显局促,思及他乃容奚之弟,秦恪神色温和些许,寻了个话题,“司文与你交友多年,感情甚笃。然数日前他当众殴打容四郎,确实冲动,可事出有因,望你二人莫要因此出现罅隙。”
  容连受宠若惊,忙道:“是舍弟有错在先,梁弟无辜受牵,生气出手也是应当。只是可惜,阿兄之物,竟被四郎抛掷不见。”
  “并未。”秦恪忽道。
  容连疑惑看他。
  秦恪低眉饮茶,暗觉自己似在邀功炫耀,迅速转换话头,“他当街殴打旁人,不论是否有因,确实不该,我已罚他十鞭。”
  “什么?”容连顿时惊急出声。
  后觉自己失态,忙端正坐姿,然心中实在担忧,问道:“他如何了?”
  秦恪正要回答,就见门外容奚身影,遂止言。
  “肆之兄,二弟。”
  容连也不再问。
  刘氏祖孙与洗砚捧食置案,而后退下。
  三人安静用膳,屋内只余碗箸之声。
  食毕,秦恪告辞,在容奚、容连目送下,骑马离去。
  容连观院中白马,忽问:“阿兄,此马是郡王所送?”
  他瞧秦郡王对待阿兄,似颇为温和可亲,且能送得起这般神骏的,除秦郡王,再无他人。
  容奚微笑颔首,“方才归家时,听肆之兄言及,梁小郎君被罚十鞭,颇有些可怜。二弟素来与他交往甚深,不如去信一封,以表关怀?”
  他由衷建议道。
  虐恋什么的,他是真的不忍心啊!
  秦恪归衙后,健仆来禀,言工部侍郎程皓求见。
  他颔首应允后,便见程皓面色匆忙,由外入内,还未站稳,就道:“下官见过郡王。敢问郡王,打算何时归京?”
  “程侍郎以为呢?”秦恪知其性格,将问题抛掷回去。
  程皓面露忐忑,却依旧回道:“郡王,下官以为,仅一日走马观花,并不能习得精髓。下官欲多留几日,与工匠一同,亲手制出玻璃等物,如此方不负陛下之令。”
  他是真的技痒了。
  屋内沉寂良久,就在程皓以为秦恪不会应允之时,秦恪忽开口道:“可。”
  声音竟意外有些柔和。
  得到允诺,程皓高兴至极,忙行礼道谢,退离屋子。
  秦恪摸出望远镜,无声笑起来,他本就欲多留一些时日。
  后数日,工部侍郎程皓,领众位工部官员,频繁出入玻璃窑炉以及姜氏铁铺,甚至与匠人一同打赤膊,造器物。
  惊呆匠人一地下巴。
  作为狂热造器者,程皓在濛山县的窑炉中,寻到了人生真谛。
  与匠人熟识之后,程皓听多匠人对容奚的夸赞,思及之前容奚见郡王,亦无丝毫紧张惧怕之态,心中对其极为赞赏。
  “那容郎君之技可是祖传?”他问身旁匠人。
  若容小郎君愿意,他可向杨尚书举荐,替他于工部辖司谋个职位。
  匠人一脸惊奇,“祖传?程侍郎不知容郎君身世?”
  程皓确实不知,他虚心请教道:“容小郎君是何身份?”
  匠人见他果真不知,遂小声道:“容郎君从盛京而来,是容尚书嫡长子哩。”
  什么!
  程皓顿时愣住。盛京除了吏部容尚书,也没有哪个尚书姓容吧?
  他恍然想起,似乎自家夫人曾提及,容尚书怒遣其子回祖籍。他当时并未留心,数月过后,已全然忘却。
  故不知容奚身份,实属正常。
  容尚书居然不识嫡子天才之资!程皓心中憋屈难受至极。
  至濛山后,容奚之能令他震惊,他早就想与之结交,然除却第一日,后数日,容小郎君俱未出现,他这才同匠人打听。
  若他真是容尚书之子,自己还怎么“拐骗”至工部?容尚书知晓,定要寻自己算账。
  然任由天才明珠蒙尘,他实在做不到。
  回衙后,程皓闷闷不乐,至房中,记下今日造器经验。左思右想,决定去寻秦恪。
  可惜的是,秦恪并不在衙内。
  他正在教容奚更高级别的马术。
  雪泥是容奚替白马起的名字,比起赤焰,雪泥明显更加温顺,但速度与耐力不比赤焰差许多。
  “你何时回京?”驭马之术不易,容奚粗喘着从马上跃下,问秦恪。
  赤焰凑近雪泥,秦恪亦下马,让它们自去玩耍。
  “要看程侍郎欲留几日。”他眸中暗藏笑意,长睫似流光拂过,瞳色略浅淡,易生无情冷漠之态。
  即便如此,也美颜盛世。
  容奚以前不在意他人相貌,到如今,方觉颜色惑人,实非妄言。
  思及程侍郎对器物的热衷,容奚情不自禁笑起来。
  身上赘肉逐渐消失,缓现其俊俏轮廓。只因容奚年纪尚小,稚嫩未褪,观之颇有几分可爱。
  唇红齿白,眉目秀致,仿若年画中的童子,虽微胖,然喜庆。
  秦恪也从未留意他人容貌,此时却恍然觉得,面前少年,笑起来的模样,相当令人赏心悦目。
  心便跟着柔软几分。
  方才流了些汗,如今歇下,寒风一吹,忽觉几分凉意,容奚不禁抚了抚臂上寒栗子。
  “回罢。”秦恪瞧他可怜,瞬间上马。
  容奚慢吞吞骑到雪泥背上,与秦恪并骑归家。
  秦某人蹭饭已经习以为常,陈川谷也厚着脸皮,于容宅蹲守。
  见两人至,他笑容盛极,“大郎,今日有何菜式?”
  因招待客人,容宅每日菜式俱不相同,但都美味非常。
  容连主仆、刘氏祖孙,因沾贵客之光,每日吃得满嘴流油,恨不得将舌头吞下。
  至容宅已有一段时日,容连突觉自己似乎胖上些许。
  大魏选官,容貌亦在评判之列。若过于胖硕,削减美感,是很难谋求一官半职的。
  惶恐之后,他立刻缩减膳食,颇为痛苦。
  晚膳毕,容奚送秦恪、陈川谷离宅。
  他沉吟半刻,见二人即将乘马欲行,忽道:“肆之兄,奚有一事,欲询问于你。”
  秦恪神色顿肃,“你说。”
  “我知铁为官营,”容奚鼓足勇气,说道,“然若冶铁之法改进,产铁量增加甚多,民间需求随之增长,仅凭官府,应无法满足百姓所需。”
  秦恪闻言,颇感兴趣,“大郎但说无妨。”
  容奚赧然笑道:“朝廷不如放出特许经营权,官府可指定辖内铁匠代为经营,朝廷从中收取税利。”
  大魏幅员辽阔,官府事务繁多,朝廷无法顾及方方面面。
  一些官营司等,许多官吏不通俗务,下达政令往往不切实际,长此以往,生产无法发展扩大。
  若有匠人可得特许,因寻求利益,定竭尽全力冶铁,且心存竞争,只会越发创新。
  他未详细解说,秦恪却已明其意。
  “此法确实可行,”男人轻笑,眸色转柔,低声道,“然此法触及某些人的利益,恐难实行。”
  容奚亦知,但事在人为。
  “奚以为,天下能工巧匠者无数。若朝廷可设特殊奖励,保障创新者之利益,大魏何愁不繁荣?”
  利益,永远是激发创造的动力。
  他有此宏愿,已于心中埋藏良久。正因信任秦恪,才与他提及。
  秦恪非迂腐之人,且少年皇帝登基,致力于变革,试图改变朝廷腐败颓化之现状。
  容奚之言,或正合他意。
  “你所言,我已知。”秦恪忽伸手抚其发髻,“你且宽心,等我消息。”
  “好。”
  归衙后,秦恪正欲浴身,程皓又来寻他。
  “下官见过郡王。”他匆匆行礼,端正的脸上似有为难。
  因容奚之故,秦恪对他印象不错,便温言道:“寻我何事?”
  “郡王有所不知,”程皓沉叹一声,“下官仰慕容小郎君之技艺,本欲与他结交,邀他至盛京,今日却忽得知,他竟是容尚书之子。”
  秦恪唇角微扬,“所以?”
  程皓只觉秦郡王愈发温和,遂壮胆言道:“下官以为,天才不应被埋没。虽容小郎君不擅读书,然于造器一道上,极具天赋,濛山偏远,恐使明珠蒙尘哪!”
  他一副痛惜模样,俨然比容尚书更像亲父。
  思及容奚的提议,秦恪沉吟出声,“你欲如何?”
  “下官以为,以容小郎君之才,可胜任虞衡司主事一职。”程皓倒也敢说。
  大魏以科举选官,但不排除举荐之途。虽容奚未有功名,然若得秦恪、工部数众推举,也可担任某职。
  “若他不愿呢?”秦恪思及容奚之字,断定他并非不学无术之人,“程侍郎,你可自去询问于他,瞧他愿是不愿。”
  他尊重容奚的选择。
  程皓微愣,后回神道:“下官明白。”
  言毕,遂离。
  秦恪注视他的背影,程皓乃造器狂热之徒,容大郎之思,或可得他支持。
  翌日,程皓果然来寻容奚。
  见少年郎君俊眉星目,面如冠玉,谈吐文雅,气质高洁,心中顿生好感。
  容尚书实在老眼昏花,竟将这般妙质郎君遣至偏僻祖宅。
  他目光慈爱,神情莫名,容奚忽觉背后生寒。
  “小子见过程侍郎。”他正欲行礼,却被程皓虚扶阻拦。
  他咧嘴一笑,短须随之颤动,眯眼成缝,“小郎君不必多礼,我寻你是为一事。你可愿入工部任职?”
  容奚闻言,震惊之余又生些许无奈,“小子多谢程侍郎厚爱,然我暂无回京之念。”
  更遑论入工部任职。
  他只想安心做研究,不愿陷入官场纷争。
  程皓见他心坚意定,只好作罢,不再赘言。
  真的舍不得啊!
  归京之期已定,程皓于前一日,终凭己力,造出完美无瑕的玻璃,他兴奋至极,晚膳多饮几盏清酒,醉得不省人事。
  醒来之时,发现已身在车内。马车正晃悠着驶向盛京。
  工部众人已知他性,一旦沉迷造器,便不顾及朝廷命官之身,胡乱作为。
  紧赶慢赶回京后,秦恪与程皓同入宫述职。
  秦恪不咸不淡,讲述濛山之行,少年皇帝听得昏昏欲睡。
  “程侍郎擅于此道,造器之事,不如由程侍郎向陛下详述。”
  程皓早已按捺不住,被秦恪点名,得皇帝允许后,便慷慨激昂,将造器之事说得妙趣横生。
  皇帝听得来劲,微微倾身,双眸发亮。
  “程卿技艺不俗,竟已能制出玻璃。”他朗笑赞赏几句,复问,“濛山百姓已享玻璃之福,朕这宫殿,何时可换玻璃?”
  程皓明其意,立刻答:“微臣已掌握玻璃制法,待匠人齐聚,便可广造玻璃。”
  “朕静待卿之消息。”
  少年皇帝与两人商谈良久,未曾忘却封赏之事。
  “濛山匠人技艺造福千秋,朕欲嘉奖之,明日朝议,朕当询众卿之意。”
  秦恪眸色微动,陛下此举,一是为嘉奖,二是为试探朝臣态度。
  商贾匠人为九流,重赏之事,或可引发争议。
  此前,陛下令他携工部数人至濛山,一些迂腐之臣已颇有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