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唐朝来种田-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军队的粮食就有着落,商业税发展到了全大唐,做为补充国库。”

    唐品问了个重要的问题道:“那要是天灾什么的,朝廷会救济吗?”

    官老爷一连叹了好几口气道:“朝廷让天灾什么的,都来富贵城。”

    唐品再次傻眼,皇上也太不负责了吧,这样当皇帝真的没有问题吗?

    官老爷道:“现在皇上最担心的就是外敌,边关战乱不断,国家富足不起来,每天都有很多兵在战场上死亡,大唐想要把粮食搞好,却没有足够的壮年,这几年下来,大唐早就顶不住了,要不是有新的粮食的出现,全国又要死去大约一半的人口。”

    唐品震惊,一半的人口,那不得到处是死尸,吃人肉什么的,在战场上堆成山的死人,唐品脑袋里晃过后世电视上看到的画面,摇了摇头,只有身处在这个时代,才能真实的感受,那些都是正的,不是演员假死,真的是活生生的人。

    阿牛看着唐品的脸色瞬间苍白,怕再吓到唐品,就道:“今天喝了酒,要先去休息,大人失陪了。”

    阿牛拉着唐品回房,官老爷摇头叹气,说出这些,就是想让唐品知道,大唐不是眼前看到的一片大平,皇上想让唐品想想办法,官老爷苦着脸,皇上怎么会觉得唐品会有办法,这样逼唐品,官老爷心虚啊,觉得对不起唐品,老是把最大的难题丢给唐品。

  ☆、圣旨不直钱

    唐品坐在桌子上发呆,阿牛倒了杯茶给他,唐品握上手上,一口都没有喝,还在想着战场上死去的人数,阿牛将人拉进怀里轻拍道:“别想了,那上朝廷该想了事。”

    唐品仰起脸道:“每年死在战场上的人,有多少?”

    阿牛捂住唐品纯净的眼睛,露出苦笑道:“没有人数的清。”

    “大唐现在有粮食,有布做衣服,还有盐。”唐品道:“为什么还会被外敌欺负?”

    “他们强壮,还有很多武器,是大唐所没有有的,大唐是个大国,却没有足够的粮食,也没有马和武器。”阿牛道:“都靠瘦弱的兵前去肉搏,多年来,也就勉强守住了大唐。”

    唐品拉开阿牛的手道:“大唐也能制造更好的武器,这个时代都用的冷武器,打造出来,还怕了外敌不成。”

    阿牛抱紧唐品,轻声道:“武器的制造太慢了,都不够军队用,等大唐粮食足充时,有了马,才能把外敌打退。”

    “那得多久啊。”唐品问题:“还要让士兵去送死吗?”

    阿牛不愿让唐品知道的太多,就哄道:“朝廷会想办法,现在,快去睡觉,让皇上和满朝文武大臣去烦恼。”

    唐品睡不着,拉着阿牛的手道:“我知道怎么制造更好的武器出来,大唐只有铜和铁,都是不好保存的东西,也不够坚硬,还很笨重,生产的也慢,要是让我去教他们,能加快速度生产,战场死亡就会减少。”

    阿牛猛的盯着唐品道:“你会制造武器?”

    唐品点头:“在读书时有试验过。”

    阿牛脸色很疑重,看着唐品道:“这话对谁都不能说,连家里都不能说,会要你的性命的。”

    唐品吓一跳,制造武器还能要性命,阿牛严肃道:“把制造武器的细节念给我记下来,就把这事忘掉,谁问都不能承认。”

    唐品道:“是怕被人知道,会招人来抢吗?”

    阿牛点头:“制造武器比粮食重要的多,都是最秘密的事,各国都在寻找制造武器的人,得不到就杀掉,就连皇上,都不能全信,会为了制造武器,把你关起来,永世不得见外人。”

    唐品这会紧张了,抱着阿牛的手道:“你不会告诉皇上吧,我不想被关起来。”

    阿牛坚定的摇头:“我怎么舍得让你有危险,真想把你藏起来,脑子里的东西,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唐品仰高脑袋道:“但一定是大唐人的幸福。”

    阿牛好笑的亲了亲唐品,是啊,是大唐的幸,却不是他们的幸,还能放开心的事,到现在皇上没有把他们带入皇宫,也没有带入京城,不在那个圈子里,还是自由的,阿牛道:“关健时候,要保护自己先,其它的,就不要想太多,不希望你拿命来换。”

    唐品笑道:“怎么会呢,还有你在,我要活到长命百岁。”

    阿牛摸着唐品的脸道:“嗯,活到长命百岁。”

    让了保护唐品,阿牛亲自去制铁的地方,在哪里呆了一个多月,唐品想去看阿牛,都被拦住,不得出村子,唐品要是不听,老子姑姑还有村民们就会坐着大哭,紧跟在身后,唐品被烦的不行,只好乖乖的呆在家里。

    阿牛一个多月时间里,只回来过一次,吃了几大碗唐品煮的饭菜,一夜疯狂后,天刚亮又走了,唐品咬着被子哀怨,没有阿牛在身边的日子,特别的难过,度日如年啊。

    姑姑改行在酿酒,订单多的接不完,酿酒又要一定的时间,姑姑恨不得十二个时辰都不睡,就为了能多酿酒出来,一个多月后,阿牛回来了,在家里呆了五天,主要是回来跟唐品谈论制铁的事,新的铁制出来了,但跟唐品说的还有点出入,阿牛手里拿着一大堆纸,都是记录的制铁事项,唐品皱眉着了一夜,知道早一天完成,就能多救几个人。

    唐品补充了很多,铁的制造引起了皇上的关注,都被阿牛顶了下来,就算是皇上怀疑,也不能直接来问,阿牛接手了制铁的发明,官老爷跑富贵村跑的更加的多,恨不得住在富贵村,官兵都调了一半来保护,阿牛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唐品的安全,官老爷为了配合阿牛,也是尽心尽力了。

    唐品做了很多点心,打包好让阿牛带上,在外面不比家里,生活都要差很多,不管官老爷怎么配合,生活方面也是跟着大家一起,而且现在那里还是重点守护,就连官老爷都进不去,被军队接管,任何事情,都直接快书到皇上手里。

    阿牛背着点心,亲了亲唐品,牵着的手怎么也不舍得放开,唐品一直送到了大道上,都送出第三个村了,唐品还没有要回去的意思,阿牛扯紧唐吕的衣服,抱在怀里深呼吸,温柔的道:“回去吧,制铁的事完成,第一时间就回来富贵村。”

    “秋收很快又要到了,地里的事就不要去干。”阿牛道:“天冷就少出门,不要让我担心。”

    唐品很乖的道:“我等你回来。”

    阿牛又抱着唐品很久才放手,头也不回的快速离开,生怕回头后,就不想走了,官老爷带着官兵不是护送阿牛,是护送唐品,老头和姑姑紧跟在身后,伸长了脖子望向阿牛离去的背景,唐品傻傻的站在原地,等完全看不见了,这才一步三回头的往回走。

    大家都以为唐品性格娇弱,却不知道,唐品在大唐唯一能说真心话的人,就是阿牛一个,到这里见到的第一个人,也是阿牛,唐品总归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阿牛的依赖很深,能快乐的活到现在,也是因为有阿牛在身边。

    唐品每天坐在家门口,都不怎么说话,看着天空发呆,看着外面忙碌的村民发呆,看着放学打闹的学生发呆,有时一坐就一整天,没有人会打扰唐品,姑姑把家里的都交给仆人,专心守着唐品,小家伙学着爬,时不时的会爬到唐品面前来,流着口水对唐品笑。

    秋收时,饿民们拿到了工钱和粮食,纷纷往家里赶,成堆的粮食让村民们笑开怀,皇上更是急,早早的就调来军队,把税收走了,粮食一夜之间少了一半,富贵城的村民都瞪着眼睛,恨不得把军队手里拿着的粮食瞪出来。

    官老爷十里八乡的去说情,挽回皇上的脸面,还好大家都是气一下就算了,也没有真的要跟皇上过不去,这粮食也是老天给的,只要能这样收成到粮食,皇上要收就来收吧,留下的够吃还能拿去卖。

    军队的做用变成了收税,全大唐收上来,把粮仓第一次装满,这是开国以来的第一次,皇上在上朝时感动的连连说是老天开眼,让大唐丰衣足食,其实离这个丰衣足食还很远,但对几千年来,这是饥饿到温饱的转折,不下几年,全大唐都将有存粮。

    今年的秋收,在大唐上下都欢庆三天,皇上在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吃地瓜土豆,白米饭更是吃了两碗,皇上都带头吃了,还有谁敢不吃,文武百官家里一时间都采买地瓜土豆大米等粮食,为大唐的多种粮食打开了市场。

    富贵城里得到了皇上的美赞,一长串的美名,就是不见银子,连一粒大米都没有赏下来,官老爷拿着圣旨直叹气,累死累活的,就一些虚名,学者读书人更是对富贵城写了不少的美文,一开始大家还高兴的睡不着,觉得被皇上美赞是顶天大的事,慢慢的,圣旨收的多了,大家都觉得没意思,还没有家里多几粒米来的有用处。

  ☆、朝廷官员的到来

    富贵城对道路和河道都花了不少的心思,商业对道路很重要,没有一条宽大的道路,有商品都拉不出去卖,富贵城这两年来的饿民都多的数不清,都叫去修道路去了,河道更是重要,开荒出来的土地,要是下场大雨就把粮食淹没了,都没处哭去,还有浇地也要用到水,水系的修建更是马虎不得。

    因为开荒有点多,山里的树木也砍了不少,唐品让官老爷把山面都建起一面石墙,不会有水土流失这些问题,整个富贵城都在两年的时间里成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干旱不怕,有藏水,洪水不怕,有水系完善,商业的发展更是繁荣,人口直超京城。

    官府贴纸招工,要女工,每月有工作有吃食还有放一天假,富贵城里的人都种地去了,不然都是忙着自家的生意,真的抽不出人,官府的招工贴到了领城,招收了五千名女工,都是做羊毛衫的,大量的羊毛被运进了富贵城,就这一项收入,就比过两城的税收,朝廷没有收回这项产业,而是让富贵城来完成,交换的事都朝廷拿去了,却留下了羊毛产业,官老爷不止一次来阿牛和唐品面前哭诉,朝廷送来的一车羊毛的价格就要了羊毛布的一半,阿牛和唐品时,羊毛差不多是白送,朝廷这是看准了官老爷不敢吱声,把麻烦事都丢过来,只管收银子走。

    年关将近之时,有朝廷的官员前来富贵城查看,官老爷穿着官服,早早就等在城门口,这两年来,还是第一次有朝廷官员进入富贵城,平时就连路过都没有,皇上重视富贵城,朝中官员是能躲就躲,出点差错都能怪罪在他们身上,官老爷以经不知道自己的上司是谁了,两年时间就换了不下十名上司,有事也不能通报上司,而是上报朝廷,直接送到皇上手里,官老爷连巴结上司的机会都没有。

    官老爷也是想着这次见见自己的上司,朝廷官员来信说今早会到,还真是,官老爷才等了一小会,就见前面来人,朝廷官员从马车上出来,还离的很远,就下车走过来,官老爷还在不解中,朝廷官员先见过官老爷,这把官老爷吓了一大跳,按官级算,官老爷才是个最小的七品官员,别说是朝廷官员,就他的上极都有一大堆。

    官老爷脚软的扶着朝廷官员进了官府,没想到朝廷官员马上拿出礼物,讨好的笑道:“一点手礼,都是京城的特产,听说大人在富贵城呆了七年都没有离开过,这次前来,特意带来给大人品尝。”

    官老爷都不会说话了,接过礼物,感动的,都快要流泪了,皇上都没有一点特产赏下来,还是当官的了解当官的需要,京城的礼物啊,能一样吗?官老爷让厨子多加几样富贵城的吃食,点心糕点都排着上,茶水冒着清香,在冬天里,大厅里摆着几棵长的很好的西红柿,西红柿红果果的挂在枝上,朝廷官员眼睛都不够看了,这也好奇,那也新鲜,对桌上的吃食,更是一样都不放过。

    晚饭时,一大桌的菜,青菜让朝廷官员惊呼连连,烤鸭更是吃了半只,卤味都想着打包了,官老爷笑笑,让朝廷官员随便吃,富贵城不比京城,吃食会差很多,朝廷官员脸都红了,不好意思的道:“在皇城里,在皇宫里,都吃不到这样的美食,在富贵城当官,比在皇城当官好啊。”

    官老爷听了都快哭了,这富贵城就是皇上丢麻烦的地方,不升官不赏银,还整天想着怎么把富贵城的银子都拿走,说出来都是一把心酸泪,还有数不清的饿民们会来,粮食收成都不够救济的,充儿流浪汉乞讨都往富贵城里送,军队粮草不足让富贵城帮着点,几千年来,哪个当官会遇到这样的事,官老爷连饭都吃不下了,直摇头。

    朝廷官员一点架子都没有,是不敢有摆架子,官老爷的七品官在皇城都能横着走,没有人敢得罪他,皇上不止一次的称赞官老爷,称赞富贵城的人,这是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朝廷这次下来官员,都是皇上亲自挑选,一切以不打扰富贵城的生活来查看,很多地方,还进不准朝廷官员过问,就了解富贵城的生活条件。

    朝廷官员第二天,比官老爷起的还要早,不打扰人的情况下,简单吃过早饭,带着一些官兵上街,城里的大街在大早上都很热闹,商人们等着城门打开,就进来拉商品,叫卖声也传的很远。

    街上的商品比京城的还要多,朝廷官员吃了几份早餐,都觉得不错,一路跟着商人前往,朝廷官员混在中间,没人会因为这是官员而多看几眼或是让开路来,都是为了生活而劳作的人,都把官员当一般的人看。

    朝廷官员问道:“这是去哪里?”

    商人道:“去富贵村拉商品,上次来拉了一车粉条,卖的不错,现在再来拉多几车,在家里开了一间小店,专门来卖富贵村的粉条。”

    朝廷官员问后面的商人道:“你又是去哪里的?”

    另一名商人道:“也是去富贵村,订了一车茶叶,拉回老家去卖,那里读书人多,都喝这茶叶,其它地方没有。”

    朝廷官员望着后面一排的商人道:“每天去富贵村拉商品的人很多吗?”

    “是啊,在大唐就富贵村的商品最好卖,保准不会亏,大家都喜欢这里出的商品,价格也便宜,又好吃,领城的都来这里拉商品。”商人道。

    朝廷官员点头,跟着商人一起,走了三个时辰的路,来到了宝贵村,刚好是学生们上学的时间,学生们在大道上跑来跑去,有商人的车子卡住了,学生们就跑去帮忙,有商品重的,也帮着推一下,还有好奇的学生跑过来问朝廷官员道:“你是官老爷的上司吗?”

    朝廷官员笑着点头,学生们很有礼的问好,欢快的跑去上学,一名老头在学生的身后喊着大家要小心,手里还牵着比较小的孩子,一路上摇晃着去学堂,朝廷官员也走进学堂,学堂很大,里面还住着很多学生,先生们守在门口,清点着前来的学生,老头送来学生后,就去后面准备吃食,先生们看到朝廷官员,也只是点个头算是招呼。

    第一堂课是教的数学,朝廷官员坐在最后面,听着先生们提出各种问题,下面的学生都能答出来,很多算法,就连朝廷官员都算不出来,吃惊的望着学生们,这都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就能有这般的学问。

    第二堂课是背书,先生们泡了一杯茶放在桌子上,学生们一个一个的上去背,先生们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们答,不管答对还是答错,都不会受到处罚,先生们有时对背出课文和答出的学生训话,朝廷官员很是不解,对学生们背的课文,更是听都没有听过,一编文章中,都是佳句,能在皇城里当官,还能被皇上亲自选定来富贵城,学问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可是跟这些学生们背的课文来,朝廷官员却从来没有读过。

    到了下课,朝廷官员上前问先生,先生道:“背出来和答出都是他会的,从他背书来看,昨晚上没有听话回去再重新背过,而这些文章,都是阿牛先生写出来的,出处在哪里,没有人知道,教学的方法,是按照唐品先生提出,不能死板的教学。”

    朝廷官员道:“先生们都接受?”

    先生咬牙道:“进入学堂的先生们都得接受才能来教书,很多是输给了唐品先生,自愿教学一年,真是污了读书人。”

    朝廷官员傻眼,不敢再问下去,先生甩着衣袖,对口里的唐品先生和阿牛先生很是有怒言,对他这个官员,更是没有多看一眼,没有巴结,没有讨好,更没有忙着结交关系,好像呆在这个学堂比去皇城当官还重要。

    第三堂课却是什么生物课,让学生们去学种田,观察粮食的生长,研究果树的果子,对动物也有研究,包含了很多,在朝廷官员眼里,这就是放养呢,好好的书不读,跑去学什么种田。

    先生看上去是个学问高深的学者,朝廷官员上前问道:“为何让学生前来种田?”

    先生黑着脸道:“是唐品先生提议,读书人就该坐在学堂里上课,种田有村民们来种,摆了,等粮食研究出来,吃饱了肚子,也算是对读书的用处。”

    朝廷官员听着新鲜,道:“读书人的用处?不是为国家效力吗?”

    先生道:“只会写几个字,背几编文章,念几首寺,能对国家有什么效力,读书识字除了这些,就要把学到了用出来,粮食的生长要是没有识字之人来记录,就不知道粮食的生长要求,这一年来,学堂对粮食的记录多很多种,分出了粮食的习性,对粮食生长要的环境和时间都有把握,现在村民们都按照这份记录来种地,过个几年,还会有更多的成果。”

    朝廷官员吃惊:“让读书人来研究粮食?这从来没有过的事。”

    先生道:“是啊,都是阿牛先生提出来的,就是污了读书人,也摆,有这份功劳,也不算是太难听,最多出去不说是教生物的先生。”

    朝廷官员往学生们研究的作物里看去,连浇的水量都有记录,几个学生围着作物观察,种值的方法各种各样,还都写上了不认识的字,也就朝廷官员不认识,一名村民经过,指着其中的一棵作物道:“二号的快干死了,得多浇点水。”

    学生抬起头来道:“这是花生,要干旱一点的沙地长出来才好吃,二号的研究就是看它能坑干到什么程度。”

    朝廷官员别过学生,正是大中午的时候,学生们都放学去吃饭,有一些往村里跑,朝廷官员往前走,去最热闹的地方,小商街里人头蹿动,各种美食香味飘过来,朝廷官员买了好几份吃食,都吃的直点头,小商街后面就是一排大大的房子,里面有村民们走进走出,还拉出来好多的商品,朝廷官员想往里看看,被拦在了门口,很多商品只要富贵村里生产,没有教会大家,所有算是商业的机密,就是官员也不能看。

    朝廷官员往小商街里去,就见学生们扒了一碗饭,就开始帮着商人们清点商品数银子记账,速度都很快,记的也很快,一个树枝串着几个珠子的长方形盘子,把打的啪啪响,商人和村民们都笑眯眯的看着学生记账,记完的账,就全部放起来,写上名子,说是每个月按这个记录来收商业税的。

    大唐的商业一直都是不重视,可说是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可是在这里,还有官兵守着,收了商人商业税,官府不能不做为,得来看管,下雨天商品拉不出去,官兵们还要来帮忙,交易大的,还能请官兵来做证。


  ☆、养不起官员

    在银子的做用下,商业得到了官府的许可,唐品当初交上商业税,绝不是单纯的给皇上送银子,而是寻求保护,让朝廷大力支持商业的发展,显明很成功,朝廷发起的商业税,收到了不少的银子,也让商人的地位提高了不少。

    前往富贵村的村民家里,朝廷官员见到村民们正在吃饭,小孩子的碗里都能见到肉片,厨房里挂着羊肉干,家门口养着十来只鸡,蓝子里堆着鸡蛋,老人吃着炖烂的猪肉,壮年们揣着大碗扒饭,都是干饭,现在秋收刚过去,本来是无事可做等着过冬,可现在不一样,村民们还有很多事要忙,粮食堆在家里只会发霉,只有做成商品才能换回银子。

    身上穿的都是羊毛布,小孩子也没有光着脚走路的,朝廷官员走了好几家,都能肉吃有干饭吃到饱,小孩子嘴里都能念出几编文章来,最迟到了十岁,都要送去学堂,本村的孩子都免费,但不包午餐,外村的孩子包午餐还免费,城里的都要交学费才能来读书,领城的更是收的贵,都赶过京城的学堂。

    朝廷官员抬头往山里看去,一大片的茶树和果树,还有数不清的鸡在山里走动,听说是放养鸡,喂点粮食什么的,长的很快,也是宝贵村的一项收入,在富贵村里的中间,有一大户人家,是村里最大的院子,听说就是唐品先生的家,朝廷官员没有上前去,皇上不准任何人进入,就是朝廷官员都不许。

    一名妇人抱着小孩子出来,手里挽着蓝子,蓝子里放着药草,一名穿着有点破的妇人前来,接过蓝子,谢过这妇人,转身离开,没有见到银子,朝廷官员上前问拿药的妇人道:“这是何药?”

    妇人道:“村长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