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三国当神棍-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清拿他实在没脾气了,见着这副欲求不满的模样,就忍不住拍拍他屁股,警告道:“别闹了。”
吕布吧唧吧唧嘴,也不反对,光搂着他,这会儿其实也心满意足。
燕清随他抱住,闭上眼睛,准备入睡时,唇角带了一抹连他自己都未曾注意到的清浅笑意。
第123章 猜忌多疑
忙活了大半宿的郭嘉,可不知自己无意中成全了什么,但成功叫西凉军营乱起来了。
徐荣白日公然投敌,不免使人心惶惶,董卓震怒之下,命人在军中四处盘查。
要不是徐荣没甚么心腹部下,而多是上官牛辅拨过来的、办事也不尽心之人,还不得激起一片腥风血雨。
李傕瞅着这风雨飘摇的不安情景,心里发虚,也一时间不敢有什么动作。
他一面咬牙暗骂徐荣拍拍屁股就走、太不讲道义,又一面盘算着得等多久才能叫这波风头过去,再奔新的前程。
熟料大晚上的,他正在帐中歇着,又一波如狼似虎的董卓亲卫蛮横地闯了进来,把他的物品翻了个底朝天,冷着脸收走了柜里所有的文书信件,就撇下他跑了。
李傕心里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是什么个情况?
他这会儿才深刻意识到,地位不同以往的滋味究竟如何——若换作在虎牢关大败之前,他是绝无可能半点消息都无法提前得到、彻底被打个措手不及的。
李傕拍了拍胸口那放着燕清亲笔信的位置,强自镇定地询问卫兵,才知晓原来有人向董卓告密,道军中高阶将领因知他撤军不战的用意,怨他耽误了他们前程,多生出通敌之心,宜速盘查之。
李傕心忖这还得了。
哪怕燕清的信件不在被搜走的其中,谁还没点不好叫主公知道的秘事?这下一股脑地被收走了,又正巧赶上董卓心情恶劣,最为多疑的节骨眼上,纵使没事,也能轻易被当成大事。
李傕不可避免地想起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就因袁绍出逃而背上了‘或会里应外合’的嫌疑,而被董卓亲自率人,冷酷无情地屠了满门的太傅袁遗。
那不正是个前车之鉴么?
外头动静纷杂,李傕一边不安地倾听着,一边焦虑地在帐里踱来踱去,犹如惊弓之鸟,但凡是靠近的整齐脚步声,就能让他心惊肉跳。
他浑然不知,自己已完全踏入了囚徒困境的心理,从而落入了燕清的圈套。
而在史书之上,这种恐自己被害,宁可选择先下手为强的心态可谓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且不说燕清所知的历史轨道中,吕布同董卓翻脸就是唯恐跟婢女私通之事会东窗事发,不如铤而走险;就连英明神武的曹操,都曾被这坑得不轻:他曾经同张邈是生死相托的铁交情,哪怕面对着当时势如中天的袁绍的压力,也不曾动摇过这肝胆相照的情谊。
只可惜张邈得知后,感动不见有几分,更多的是惶恐不安,总忧虑曹操早晚有一天会撑不住来自袁绍的施压,取了自己性命,索性趁曹操远征徐州陶谦时,联合陈宫等人来一出背后捅刀,把他整个家底都给端了大半。
凭曹操同张邈间的深厚友谊,尚且在性命的威胁下难逃图穷匕见的一日,更何况是从头到尾,就靠利益粗暴维系起来上下级关系的李傕和董卓呢?
只会更加薄弱苍白,经不得猜忌的挑战。
李傕撩起帐帘,往外一看,无处不是戒备森严,要仿效徐荣那般偷溜出去,也是不可能了。
这么一来,要想保全自身,赫然只剩一条道路。
李傕闭了闭眼,将心一横,先配上宝剑,再将涂毒短匕藏于腰间束带之内,又把那信从怀里取出,指头沾水,把名字糊去,就收拾下难看脸色,大步流星地朝主帐的方向去了。
董卓力大,又是久经沙场的悍将,哪怕近来多养尊处优,不复当年奋力挣升迁时的勤勉,在膘肥体壮之间更倾向于前者许多,也依然不容小觑。
此时此刻,董卓正独自坐在帐中,着带甲兵士在外围得严严实实,面色阴沉地读着一封封自将领处搜来的信件。
说来讽刺,徐荣背叛投敌之前,并未有人多往他立过的战功上看过一眼,也从不当他是甚么紧要人物。
如今他不声不响地跑了,倒叫人忍不住想起他也是个厉害角色的事实来。
董卓性情本就偏激,过去只是知道自己在京城百姓中不得人望,现徐荣一走,他才悚然而惊,明白这军中也非他想象的忠诚听话了。
李儒要在这里,不说识破燕清图谋,也定会拼死劝住董卓,好让他莫要在大敌当前时,大张旗鼓地清算和搜查细作,导致军心惶惶,将领不安。
可李儒却被刘晔以伪造书信临时骗走,未能及时劝阻,牛辅还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积极得很,去搜各个将领军帐的人,就是从他麾下出的。
董卓这下谁也不肯全信,宁可费些功夫,也要自个儿把这一封封的给审查完。
还没看到李傕的,就听兵士在外通报,道他求见。
“进来罢。”
董卓当李傕同之前来过的郭汜等人一般,或来表忠心,或来小心翼翼试探的,倒也想听听他有甚么说辞。
但要想单独会见,眼下那是绝无可能的。
李傕清楚董卓向来惜命,对此早做好了心理准备,是以带着一脸讨好的笑,掀帘入内时,对随他入内的两个人高马大的卫士熟视无睹,谦卑地俯身就拜道:“多谢主公接见。”
董卓连个眼神都吝于赐予,冷淡道:“起来罢。”
李傕却不忙起身,而是压低了声音,急促道:“末将方才截获密信一封,是打……”他往左右卫士身上一扫,含糊了一下,才接着道:“将军帐中出来的。观那送信人行踪鬼祟,疑为通敌之用,不敢妄拆,特带予主公过目。”
董卓皱了皱眉:“拿来。”
“只是,”李傕不安道:“末将虽是为谨慎起见,可若落得误会一场,虽是好事,但此后传出去了,同僚怕就——”
“解了你的剑,”董卓着急看信,见他磨磨唧唧,顾虑重重,也就不耐烦地一挥手,屏退左右:“你们可先退下了。”
李傕在准备作殊死一搏的时刻,燕清正在吕布和郭嘉的陪伴下,其乐融融地用着午膳。
吕布规规矩矩地坐在距燕清有一臂之遥的位置,背脊挺直,眼神难得地毫不乱瞟,只专心对付身前的夹肉饼。
这般反常,倒使得郭嘉感到奇怪,忍不住多瞧他几眼。
燕清恐吕布矫枉过正,让郭嘉这人精看出什么端倪来——即使光是生出几分探究之心,也足够他头痛的了。
他想了想,索性笑吟吟地亲自给二人布菜。
他尤其关照郭嘉这边,一会儿就将那盘子堆得小山高,使郭嘉回过神来,看得嘴角抽搐,也没心思再关注闷头猛吃、特别老实的吕布了。
三人都不是恪守礼仪、严谨自持之辈,放松下来,也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燕清道:“这会儿,先头部队应已到洛阳了罢。”
郭嘉颔首:“近来需多加留意卓营动态。”
吕布竖着耳朵听着,嘴里嘎吱嘎吱地嚼完一根酸萝卜,又顺手挟了一条。
燕清眼皮一跳,若无其事地继续道:“据文若所报,陈王近来暗中纠结人马,怕是离举兵起事不远了。”
郭嘉嗤之以鼻道:“乌合之众,不足挂心。”
燕清道:“他毕竟是汉室嫡系,自身能征善战,不是善茬。”
郭嘉好整以暇道:“那主公认为,肯追随于他的,不说幕僚武将,单指兵力基础,将从何而来?”
燕清略作思忖,徐徐道:“他早年有些积累……”
郭嘉轻哂,轻蔑道:“不过一县之众。”
燕清接着道:“聚宗室之正统,合袁绍之名望,想必是世家名门的心头好。”
要能联合起士族私养的部曲,无疑是一股极大的战力了。
“荀文若坐镇,他能掀起甚么大风浪来?”郭嘉不以为然地放下筷箸,刚要开口,就一脸严肃地捂了捂嘴。
燕清紧张道:“你怎么了?”
他担心是昨日的虎鞭汤补过头了,却见郭嘉只随意摆了摆手,身体一抖,就打了个小小的饱嗝。
燕清:“…………”
郭嘉揉了揉鼓起的肚子,慢慢道:“现士族之首,无非汝颍荀陈袁。若袁绍往北地逃,投靠家中故吏,或是往老家跑,集资招募士兵,肯沉心静气,凝聚可为己用的势力,渐渐筑起根基,还能有些气候。可他急功近利,竟然选择依附刘宠,试图借势夺取冀州……”他摇了摇头,似笑非笑道:“哪怕主公广开门户,任他进出,幽州忙于龙争虎斗那俩人,也断容不得他做个得利渔翁的。”
见燕清若有所思,郭嘉笑道:“主公现为天下第一雄主,行的又是公正无私、匡扶汉室之事,待您击败董贼,普天之下,怕是只剩旁人畏惧您的份了。区区毛贼,怎能威胁到您呢?”
燕清叹道:“若真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许是刚开始谈恋爱,对方身份又如此特殊的缘故,他虽强令吕布保持清醒,留意距离,却也忍不住多留意吕布一些。
见一向无肉不欢的吕布,居然就着酸萝卜条送稀饭,也吃得津津有味,脑海中涌出的头一个念头,居然是……酸儿辣女。
燕清被自己雷得猛一激灵,赶忙摇了摇头,将它从头中驱散,端起茶盏来,匆匆抿了一口。
眼角余光却瞥见,吕布竟然趁着郭嘉低头,冲他飞快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来,才赶忙恢复面无表情。
燕清:“……”
笨蛋呐。
郭嘉刚抬起头来,就愣住了:“主公?”
燕清心不在焉:“嗯?”
郭嘉挑了挑眉:“……无事。”
燕清毫无自觉的是,他此时眉眼弯弯,眸中含笑,哪儿是无事的样子。
第124章 神奇逆转
这一顿饭刚吃完,就传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董卓死了!
这消息来得太过突然,显得额外不真实,燕清在愕然之余,比起欢喜,还是怀疑居多。
他冷静道:“且慢,这消息查证过了么?”
不会是李儒悄悄回来给董卓出谋划策,或是董卓忽然智商暴涨来个将计就计,要跟周瑜那般假死一波来请君入瓮吧。
郭嘉不动声色地看向马探,吕布则不自觉地站起身来,双眼放光。
马探满面红光,闻言颤声道:“回主公,确定无误!那西凉军营已乱成一团,郭汜樊稠他们正奋力清整军势,封锁消息……”
吕布立马跪下请命:“敌军已然大乱,此为出兵的大好时机,还请主公下令!”
燕清下意识地看向郭嘉。
郭嘉正沉浸在自己思绪当中,未能察觉到燕清的注视。
燕清只得轻咳一声,再征询道:“奉孝认为如何?”
郭嘉微微颔首:“可。”
燕清便笑着看向吕布,允道:“去罢,注意安全。”
吕布大声应下,一飞就飞远了。
郭嘉小吁口气,难得一脸佩服地看向燕清,心悦诚服地揖了一礼:“主公奇计制敌,人心算尽,嘉,恐不如也。”
燕清哭笑不得:“若我说这不过巧合一桩,你肯信么?”
郭嘉回以露齿一笑。
在燕清看来,他的意思非常明确了——这小白兔一样的笑可爱归可爱,但明摆着就一个回答。
——不信。
燕清一时无语,他怎么说清,有时谦虚是习惯为之,有时则是为了装逼,还有时,是真没想到?
见郭嘉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一脸揶揄,燕清索性板起了脸,配合地摆出高深莫测的神色,一摇雪白羽扇,似笑非笑道:“仙法玄妙,俗人,安得其法?”
燕清以为郭嘉会毫不客气地嘲笑出声,他也好顺着台阶下来,谁知郭嘉却在极短促的惊讶之后,露出深信不疑的慎重神色来,还小退半步,谦声道:“是嘉冒昧了。”
燕清:“………………”
他是真没想到啊!!!
依董卓惜命又小心的厉害程度,李傕哪怕有这决心,在并无外援的情况下,能制造出的麻烦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燕清的设想中,李傕能激怒董卓,叫董卓忍不住大开杀戒,做出自断臂膀的举动来,就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只要西凉军内部乱起来,他们就有可乘之机,不再据守不动,而能占些便宜。
熟料李傕心比他想得要狠得多,径直在董卓有机会对他下手前,用腰带中所藏得淬毒匕首,来了个先下手为强。
他追随董卓多年,自然清楚所谓忠心不二的嫡系也就那些。只要身为核心的董卓本人一死,剩下那些群龙无首的部曲大多就会心神大乱,不知如何是好,而他只消登高一呼,再以利益拉拢郭汜樊稠等人,先发制人地铲除掉牛辅李儒,就能收服大半西凉军,让他们从此听命于他了。
要真能这般顺利发动兵变,那自个儿就能当家做主,去寻觅一安身立命之地,天高海阔何处去不得,哪儿还需要投效燕清,谋个不知会如何的前程?
李傕心思向来活络,一拿定主意,顿觉这风险固然极高,收获也极为优渥。
西凉兵多擅骑射,轻骑加重骑兵,共有三万之数,余下多是弓卒步卒。李傕只打算带走机动性最强的人马,这些足够他用来雄踞凉州,余下的,就全丢下用来阻拦燕清追击的脚步。
横竖燕司空善良仁厚,也不会做出无端杀光俘虏的恶事。
可惜李傕千算万算,却无意漏了守在主帐边上的卫士。
这些人全是经董卓精挑细选出来,予以厚待,同史上的吕布不同,绝对称得上是忠心耿耿的护卫。
他们听得董卓死前的怒吼,想也不想地就一拥而入,根本不等李傕大声发号施令,就把他当场格杀了。
只是杀了李傕之后,他们也不知如何是好,便去询问平日最得董卓信重的牛辅。
牛辅得知后大惊失色,他虽蠢笨,却不可能不知道事态严重,就要控制局势,再派人快马加鞭,去寻回李儒。
然而他手下人极擅泄密,刚一出帐门,就被怀有同样心思的郭汜樊稠等将围住,两派战成一团,哪儿还顾得上不远处扎营的关东盟军?
燕清虽是世人眼中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但对付豺狼虎豹的时候,可不会讲究不趁人之危的道义,而是在确定董卓真死了、西凉军内部大乱后,即刻叫吕布率兵出击,直接趁他病要他命了。
西凉军分裂出的两派正忙于内讧,见大敌杀来了,也知道大事不妙,但在慌乱之后,却从未想过要一笑泯恩仇,暂时联手抵抗来势汹汹的燕清军。
不只是因为燕清军是董卓还活着时都极为忌惮的强悍存在,就算真的联合,谁知道哪方会出力更大,折损的人马更多,被来个过河拆桥又如何是好?
他们在这点上倒是空前地有着默契——都清楚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也都不乐意吃亏。
于是等吕布带兵一杀到,就发觉他们轰地一声,一个个脚底抹油,套上盔甲抢匹马,跑得飞快。
吕布正逢情场得意,无奈这莫大欢喜还不能同旁人分享,必须憋在心里,就攒了一身气力愁没地儿使去,见状才不管他们是逃是战,而生怕跑得多了没法交出漂亮的战绩,当下毫不犹豫地提着方天画戟,一马当先,直冲过去。
燕清站在高处遥望,就见那赤红骏马一骑绝尘,根本无人追得上那风驰电掣的神速,所有人都被甩在后头。
大多数人才冲至半途,那身着狮蛮铠,两条鲜红长缨甩得飞起的大将军,已似虎入羊群一般,威风八面地驱赶收割着敌兵了。
燕清看得不住摇头,好笑又好气。
关系的转换,让他的想法也多少有了变化:此前见吕布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尽管会在之后为他身上伤痕累累感到心疼,更多的还是有悍将至猛、所向披靡的与有荣焉。可现在,他只想吕布少些身先士卒,多些坐镇中军,省得遭遇什么连他都救不急的危险来。
燕清虽这么想,却从未准备跟吕布说。
吕布对他满心爱慕,情意浓重,只要他一开口,定会千依百顺,满口应承。但这样的做法,同喜虎之勇,囚虎于牢有什么区别?
武将的天职和夙愿,便是上阵杀敌,他终究是不愿束缚住吕布的。
燕清叹了一声,不可避免地联想到同史上一样,哪怕没了吕布的反叛,也仍然是滑稽地死在了亲信手里的董卓。
纵观史书,不少大战都有着充满戏剧性的转折点,总叫看似无望的艰苦战况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无功而返的关东盟军喜闻董卓死于义子吕布之手也罢,官渡之战的许攸临阵叛了献计曹操奇袭乌巢也好,在蜀道上遭逢了持续一个多月的狂风骤雨导致未战就伤亡惨重的曹真,都是如此。
燕清没想到幸运会如此眷顾于他,在已做好万全准备,无论冒多大风险也要将董卓诛杀的时刻,会因他一时心血来潮出的一招借刀杀人,而迎来了奇异的莫大收获。
即使是现在,由于这战果来的太过轻松,他也始终有置身梦境的怪异感。
这也太简单了罢?
“主公。”郭嘉意味深长地提醒道:“卓虽伏诛,然乱局方始。”
燕清倏然清醒过来,叹道:“然也。”
群雄并起的乱世已然开始,罪大恶极的董卓,其实也不过是个引子。
旁的不说,单是收拾董卓留下的烂摊子,就够忙个大半年的了。
一方无心恋战,专心逃窜,还留下几万没来得及抢到马的人,单是被自己这边的人踩踏,就已造成伤亡颇多。
吕布见这惨状,也不好滥开杀戒,只有在不甘心地追了一段后,望着远处的烟尘,悻悻地回头收拾残局了。
他没想到的是,除了残枝坏躯,伤兵颓将外,在一顶灰扑扑得毫不起眼的军帐中,居然藏着个穿着粗陋黄袍,哭得眼泪鼻涕糊一脸的小毛孩。
卫兵早已跑个精光,各奔生路去了,丢下手无缚鸡之力的两人没人搭理,只有战战兢兢地抱作一团。
吕布听得底下人回报后,亲自来查看时,就在细看下发觉这小孩的衣袍不但做工粗糙,偏大而明显不合身,还脏兮兮的,不知多少天没洗了。蓬头垢面,被一身敌血,凶神恶煞的吕布吓得不轻,死死抓着军帐一角不肯放开。
边上还有个拼死张开双臂护在他前头,下巴上白净无须,嗓音尖锐的小宦官。
吕布挠了挠脸,满是不可思议。
他娘的,这小屁孩子,该不会就是所谓天子罢?
震惊之余,吕布却半点不觉稀奇。
纠结暗忖起来,他才意识到,打自他投效燕清后,光皇帝都见了两位了。
一个是窝窝囊囊的刘辩,一个是形同乞丐的这位新帝。
好歹是天底下同一时间只能存在一位的稀罕玩意儿,哪怕再不当回事儿,也不能落下任何话柄,或使主公为难。
吕布脑海中心念电转,然后当机立断,先微微俯身小拜一下,道明身份,再解下披风,体贴地将他落魄的形容盖住。
最后将他客客气气地抱到赤兔背上,由他亲自护着,往主公所在的后方驾着跑。
燕清的声誉,显然比无恶不作得都懒得掩饰的董卓的要好上无数倍,哪怕是这个不知事就沦为傀儡的小天子,在听到吕布所属的主公的名字时,都不由止了哭泣,一脸得救了的如释重负来。
第125章 心知肚明
吕布见到这名叫刘康的小皇帝时,反应十分寻常,燕清的态度,则更是淡定到了极点。
即便这天子到底有多少分量,天底下明眼人都心知肚明,在众目睽睽下,燕清仍是毫不轻慢,而是尽到了臣子该有的礼数,并不留下任何话柄。
待入了帐中,燕清便随意些许,笑吟吟地向刘康伸出手来,亲自解开那早被他看不顺眼的、脏兮兮且尺寸大得能把这小不点皇帝包成春卷的披风,让人洗干净了送回给吕布那去,又让人准备暖汤热水和干净衣裳,好叫刘康能先暖暖肚子,再洗去一身污垢。
燕清的想法很单纯——经过挑明,吕布这会儿可是他的爱人了,任谁都不愿意叫爱人的随身衣物包在别人身上,还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的。
刘康却有些受宠若惊。
在貌若天人,笑靥温和的燕司空面前,被赶鸭子上架的这位汉室天子,不由自主地开始为自己的形容狼狈而感到羞耻,无措地抓住自己的衣角,怯怯地低着头,不敢同他对视。
燕清亲手燃起安神宁息的熏香,淡淡香气萦绕帐内,配上暖橘灯光,使万分紧张的二人一点一点地放松了下来。
“汤来了,陛下请用。”
燕清明白刘康如今就是一头惊弓之鸟,并不让多余的人进到帐内,听得亲兵在门口报出后,便自己去接了过来,递给刘康。
刘康木愣愣地接了过来,目光不经意地同燕清那充满善意和鼓励的眼神接触,顿时一激灵,赶忙撤了回来,耳根也跟着发红。
他为了掩饰这莫名其妙的心脏狂跳,匆匆忙忙地就饮了一口,好在燕清事前就有吩咐,不然这下铁定会被烫着。
燕清微讶,禁不住提醒道:“陛下,不必饮这么急的。”
“喔,喔。”
刘康心神不属地应了,老老实实地停住。
看着这弱气得一个口令一个动作,跟被虐待着大的小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